为什么口红总是莫名其妙蹭到下巴?

为什么口红总是莫名其妙蹭到下巴?,第1张

像是啃水果什么的,会把嘴撑大,然后就是下嘴唇会受外力影响往外翻,口红会折叠到下巴上。

也有一种情况是嘴凸,吃东西的时候外翻就会把口红粘在下巴上,这个就要注意了,不要张嘴呼吸,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做矫正。

口红

世界上的第一支口红在约五千年前的苏美人城市乌尔被发现,古埃及人会使用黑色、橘色、紫红色的口红,古罗马时代一种名为Fucus的口红是以紫红色含水银的植物染液和红酒沉淀物制成。

中国古代称为唇脂,有制成筒状,有些是粉状,粉状口红是将色素涂于纸的两面,用嘴唇抿住后颜色自然附于唇上,中国唐朝贵族妇女和教坊歌妓喜欢以檀(赭红)注唇,后世沿用。

因为苏丹三染液其实是苏丹三固体颗粒溶于高浓度乙醇(70%-95%,多用95%)配制而成的,而脂肪同样较易溶于高浓度乙醇,所以染色时间长了就会让样品中的脂肪溶解,洗浮色的时候被洗掉,就观察不到了。

苏丹染液可以用来鉴别脂肪的原因是脂肪和苏丹染液有比较强的亲和力,容易和脂肪微粒结合而显现出一定的颜色。

扩展资料:

脂肪的生物合成包括三个方面: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场所是细胞液,需要CO2和柠檬酸的参与,C2供体是糖代谢产生的乙酰CoA。反应有二个酶系参与,分别是乙酰CoA羧化酶系和脂肪酸合成酶系。

首先,乙酰CoA在乙酰CoA羧化酶催化下生成,然后在脂肪酸合成酶系的催化下,以ACP作酰基载体,乙酰CoA为C2受体,丙二酸单酰CoA为C2供体

经过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几个反应步骤,先生成含4个碳原子的丁酰ACP,每次延伸循环消耗一分子丙二酸单酰CoA、两分子NADPH,直至生成软脂酰ACP。

-苏丹染液

-脂肪

口红的历史

考古学家发现,世界上的第一支口红在苏美人的城市乌尔被发现,约五千年前。古埃及人会使用黑色、橘色、紫红色的唇膏,男性也会使用;古罗马时代一种名为Fucus的口红是以紫红色含水银的植物染液和红酒沉淀物所制成。

男性也会涂口红。中国唐朝贵族妇女和教坊歌妓喜欢以檀色(赭红)注唇,后世沿用。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口红被视为是妓女的用品,使用口红是一种禁忌。根据文献记载,伊丽莎白一世以口红抹粉来对抗死亡。

中国古代称为口脂,有制成筒状,也有些是粉状,粉状口红的用法是将色素涂于纸的两面,用嘴唇抿住后,颜色自然会附于唇上。

大约在1660-1789年,欧洲的法国和英国男士间流行涂口红。

十八世纪美国的清教徒移民并不流行涂口红,爱美的女人会趁人不注意时以丝带摩擦嘴唇,以增加红润,这样的情形直到十九世纪,十九世纪流行苍白,口红和化妆品被视为禁忌,而转为以药品型式贩售。

法国娇兰(Guerlain)将管状口红引进美国,贩售对象主要为少数贵族,第一支金属管口红是由美国康乃狄克州沃特伯里的毛里斯李维和史柯维尔制造公司(Maurice Levy and the Scovil Manufacturing Company)于1915年制造,属于大众化产品。

1912年纽约市妇女参政权论者的示威活动中,著名的女性主义者都抹上口红,把口红示为妇女解放的象征。1920年代的美国,由于**的流行,也带动了口红的流行,其后各类口红颜色的流行都会受到影视明星的影响,而带动风潮。但当时的口红是以肥皂为基底,使用起来并不让人感到舒适。

1940年代的美国女性受到战争的影响,会以化妆来保持好脸色,当时最大的口红厂商之一Tangee,曾推出一个名为“战争、女人和口红”的广告。

1950年战争结束,女星们带动将唇形显得饱满、魅惑的流行。1960年代,由于流行白色与银色等浅色的口红妆,鱼鳞被用来制造出闪动的效果。1970年迪斯科流行时,紫色是一种流行的口红颜色,而朋克族喜爱的口红颜色为黑色。

一些新世纪奉行者(New Ager)开始将自然植物的成分带入口红之中。接着摇滚乐手的装扮带动了男人使用口红的风潮。特别是1980年代的乔治男孩乐团。1990年代的口红开始出现咖啡色的口红,在某些摇滚乐团中也出现了使用黑、蓝色的唇色。

1990年代末期,维他命、药草、香料等材料被大量添加于口红之中。2000年后,潮流走向展现自然美感,较常选用珍珠色及淡红色,颜色不夸张,色彩自然而有光泽。

扩展资料:

简介

口红是一类唇用美容化妆品,其主要功能是赋予嘴唇以色调,强调或改变两唇的轮廓,显示出更有生气和活力。早在公元前3500年,人类便已开始使用一些带色的矿物和植物色素涂抹在面颊和唇上,以达到美容的目的。

随着美容化妆品的发展,口红的色调、配方和功能都有较大的变化。口红的色调与女性的发型、指甲油色调和服装变化密切相关,变得更具有潮流色彩。

特别是近年来各种珠光粉和处理颜料的使用,使口红的色调更加多样化,质感更加舒适。与其他美容化妆品的发展趋势相似,它继续保持美容为主,兼顾保湿、滋养和防晒功能。口红配方、原料和工艺的进展推动着口红工业的发展  。

使用方法

1、直接涂于唇上

2、在唇的中间点上几点颜色,用手指向两侧推向嘴角。

3、先上粉底,以唇线笔勾出轮廓,涂上口红,以面纸抿去多余的颜色,在唇上抹粉、再涂一层口红,以面纸抿一下,再用唇线修整、涂上唇彩。

4、使用唇刷沾口红颜色,擦于唇上,在唇刷保养得当的情形下,这是一种比较卫生的做法。

参考资料:

-口红

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泰勒说过,女人一生拥有的第一件化妆品,就应该是口红。

口红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前。当时在西亚的苏美尔人、北非的埃及人、中东的叙利亚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地中海沿岸的希腊人,古罗马人,以及东亚的中国人就已经很流行唇色了。

口红成份: 铅粉和红色矿石。属于金属加矿物质

世界上的第一支口红是在西亚苏美尔人的城市乌尔被发现。距今约公元前3500年,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畔的乌尔城邦皇后已经开始使用白色铅和红色岩石制成唇彩。

口红成份: 铅粉,孔雀石,加红赭石 ,有的会混合 树脂树胶 以增加粘性,黄金时期开始使用动物色素。 主要成份是矿物质,加上黏合剂和色素

古埃及人民全民热衷化妆,涂上口红,并且用硫化铅画浓黑的眼线,除了美观,也一定程度上起到 隔离紫外线 防止蚊虫叮咬 的作用。

说到埃及,就必须提到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她是古埃及克罗狄斯·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更出名的一个称呼是“埃及艳后”。

她钟爱将 甲壳虫、蚂蚁 碾碎后搅拌均匀,再加上一种 蚂蚁的蛋 ,调出一种黄褐色,涂抹在嘴唇上,风靡一时。

她还特别偏爱一种用骆驼从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而运来的 雌胭脂虫的脂肪和卵中提取的洋红色 ,正是她的这个喜好让洋红成为口红最经典的色系,影响至今不辍。

女王的心思应该没有白费,她最终征服了罗马帝国最著名的皇帝凯撒,而凯撒的名言则是“我来,我见,我征服。”也许口红起到了应该有的作用吧。

古埃及中后期,埃及人对口红颜色的 探索 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蓝黑色、橙色、紫红色……可以说已经集齐了 彩虹色

可以看到,除了矿物质和金属调和成的口红外,纯生物无毒性无副作用的口红也早已经开始应用。

早期口红的成分是: 绵羊的汗液,人的唾液,鳄鱼的粪便。

这个画风转变得有点过于奇怪了,实际是否如此存疑。

希腊文明中期,配方升级为由 蔬果汁液(如桑葚和海藻),紫草根和朱砂 来制作。这是 纯生物和矿物质 的组合体,看起来还比较靠谱。

口红成份:

高级品选择如 桑葚、海藻、紫草根、朱砂 等。

次级品则选择如 紫红色含水银的植物染液或红酒沉淀物 等。

仍然以 矿物质与生物颜料混合 为主。

古罗马因与古希腊地理毗邻,交流密切,二者的配方都如此地相似。

口红成份: 胭脂虫,阿拉伯树胶,蛋清,无花果等混合。这是一种纯天然生物的混合体。

在黑暗的中世纪,由于教会的禁令口红一时成为禁忌。

直到1500年,顶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又掀起了口红的时代新风尚。

伊丽莎白一世脸色白皙圆润,搭配上鲜红的嘴唇,成为第一个在欧洲带动口红流行的人。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话来说,伊丽莎白一世也是个妥妥的人气美妆博主,也许仅凭代言费都可以支撑整个大英帝国海军的开销

她也是个口红控,不过她喜欢的不是洋红色,而是用 胭脂虫、阿拉伯橡胶、鸡蛋蛋清、蜂蜡、无花果乳做成深红色的口红

划重点,这里终于加入了新成份 - 蜂蜡

时至今日,这还是作为大多数口红中的基质成分,可以说现代口红配方师的最早的祖师娘正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所谓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女王开启了美妆行业大门,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文艺复兴带来了全新的思潮,17世纪的法国路易王朝流行大红妆。

18世纪,美国的清教徒移民并不流行涂口红。

19世纪流行苍白, 时尚 风潮更趋保守,以纤弱秀气、文静娴雅的淑女形象为美,口红被视为禁忌。

1867年,纽约BAltman百货公司开业,一种可以上腮和唇上红色的化妆品获得了发明专利。这款产品的颜色来自 胭脂红、草莓汁液、甜菜汁和蜀葵的根茎(纯天然无添加) 口红开始成为正规商品,而这家公司也成了史上第一家销售化妆品的百货公司。

1870年,娇兰推出世界首款以 为基底的管状唇膏。

1884年,娇兰出品第一支商业口红,奠定了现代口红的外形。配方是由 葡萄柚提取物,油脂和蜂蜡 等调配而成。

1910年,第一支 管状口红 研发成功。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改进。

1923年,詹姆斯·布鲁斯·梅森(James Bruce Mason Jr) 创造了第一款旋转式的唇膏,这款口红名为“ 梅森管 ”(Mason tube),这种旋转式的口红管设计一直沿用到现在。 这是口红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次结构改进,大幅提升了易用性并方便保存,产品几乎进化到了终极形态。

口红配方没有太多变化: 昆虫粉末、蜂蜡、橄榄油、黄油,猪油 等成分。

缺点很明显, 太容易变质 ,使用几个小时之后就失去效果。

自二十世纪以来, 社会 文化风潮不断变迁,口红的流行色也在不断变化回归。

巴尔莫勒尔口红,饱满、魅惑的流行,小麦色成为时髦的标配,金属色、透明色、浅裸色、淡粉淡紫等成了最流行的唇色,各种颜色粉墨登场,各领风骚。

而 科技 的发展,已经使得口红的主要成分基本固定下来:

基底: 油、蜡、软化剂,使口红能够凝固、持久

蜡: 棕榈蜡、蜜蜡最常被使用的,棕榈蜡较不易熔化。

油: 矿油、葱麻油、羊毛脂,石蜡油。

软化剂, 可增加颜色附著到唇上的能力,也可滋润,唇蜜含有较多的油,较少的蜡。

着色剂: 含有颜料或染料,口红使用的颜料须为较细的颗粒,才能均匀附著于唇上。

香料和调味 ,可掩去上述成份的味道。

成分比为 :葱麻油65%,蜜蜡15%,棕榈蜡8-10%,羊毛脂5%,些许着色剂和香味。一些具闪烁效果的口红也包含了云母、氧化铁、二氧化钛等成份。某些较鲜红或暗红效果的口红,成份中可能含有 寄生在仙人掌上干胭脂虫 (cochineal),也包含了一些防腐的成份。

胭脂虫数千年来一直在为我们的美丽持续付出,心疼

口红,自诞生以来,便使人流光溢彩,让美流入人间五千年。

在可预见的未来,口红依然会作为引领 社会 变迁的风向标,继续美丽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今日的彩妆店,口红琳琅满目,挑选适合自己的款式色号,并非易事。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 认识生命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它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湿度等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P15、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互助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6、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7、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8、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它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9、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10、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1、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第二单元显微镜的结构P36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的图要掌握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观察的物像是实际图像的倒像)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37-39

1、切片、涂片、装片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P34-36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气。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小羊多莉的身世。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胚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玉米种子外面也有厚皮。但这一层实际上是由两层组成的,外面一层是果皮,里面一层是种皮。因玉米种子成熟后,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不易分开,故看上去只一层。所以,玉米的籽粒实际上是果实,只是习惯上称之为种子。)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有足够的供胚发育的营养储备,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3、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8、花的结构(彩图15)

9、传粉和受精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它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光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

产物 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

能量变化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相互依存

第六章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场所是叶绿体,具体部位是叶绿体的细胞

棉制品的牛仔裤,它用的染料是直接染料,而牛仔裤浸泡在盐水中,起到固色作用。

1、牛仔裤多采用直接染料染色,染色过程中染料分子由染液扩散至纤维表面,然后不断向纤维的无定形区扩散,与纤维大分子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力的结合,完成上染过程。但氢键和范德华力毕竟不是化学键结合,因此水洗的过程染料容易解离,导致织物脱色。

2、水洗过程加盐主要是因为,牛仔裤织物多为纤维素纤维,纤维表面显负电性,而直接染料多带有磺酸基等其他水溶性基团,其溶于水后也显负电性,加入食盐,有助于中和纤维表面的负电性,减小染料分子与与纤维表面的库伦斥力,促进解离的直接染料分子向纤维表面及其无定形去扩散,是染料分子重新上染纤维,达到固色的目的。

3、可以知道盐水本就不具备防褪色的功能,只是在棉布用我们传统的用煮蓝等染时,具有增加色牢度的作用。就好比催化剂,对其类织物,盐水就不具备这种功能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418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2
下一篇2023-09-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