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氧化性是指某种元素得到电子的能力特别强,或者说是易使别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如F元素,它非常容容易夺取电子,所以具有强氧化性。一般处于高价态的物质都具有强氧化性,比如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氧气,臭氧,二氧化锰,浓硫酸等物质。
判断氧化性强弱的方法
1、根椐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2、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同周期:从左到右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同主族:从上到下还原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
3、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比较判断
(1)常见金属元素活动性顺序:从左到右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2)常见非金属元素活动性顺序:(F、Cl、Br、I、S)从左到右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一般条件越低,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强氧化性是某种元素得到电子的能力特别强,或者说是易使别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如F元素,非常容易夺取电子,所以具有强氧化性。一般处于高价态的物质都具有强氧化性,比如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氧气,臭氧,二氧化锰,浓硫酸等物质。
常见金属元素活动性顺序是从左到右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常见非金属元素活动性顺序为(F、Cl、Br、I、S)从左到右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易燃试剂在激烈燃烧时也可引发爆炸,一些固体化学试剂如:硝化纤维、苦味酸、三硝基甲苯、三硝基苯、叠氮或重叠化合物,霍酸盐等等,本身就是炸燃,遇热或明火,极易燃烧或分解,发生爆炸,在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绝不能直接加热,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也要注意周围不要有明火。
还有一类固体化学试剂,遇水即可发生激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也可产生爆炸。这类化学试剂有金属钾、钠、锂、钙、氢化铝、电石等,在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一定要避免与水直接接触。
-氧化性
名称来源
氧化反应最早是指金属或非金属与氧结合形成氧化物的反应,这类反应中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总是升高还原反应最早是指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被提炼出来的反应,这类反应中金属的化合价总是降低
再如工业炼铁的反应:
Fe2O3+3CO=高温=2Fe+3CO2
这个反应中,三氧化二铁是氧化剂,而一氧化碳是大家熟悉的还原剂三氧化二铁中的氧元素给了一氧化碳,使后者氧元素含量增加变为二氧化碳铁由3价变为单质0价(降低,为氧化剂),而碳由2价变为4价(升高,为还原剂)
另外,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例如:
Na2CO3+CaCl2=2NaCl+CaCO3(沉淀)
其中钠元素保持1价,碳酸根保持-2价,氯元素保持-1价,而钙元素保持2价
总结: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有氧化性,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有还原性,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记法:氧化还原不可分,得失电子是根本失电子者被氧化,得电子者被还原
失电子者还原剂,得电子者氧化剂氧化剂 还原剂,相依相存永不离
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性质
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
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
例:一物质还原性很强=失电子的能力强
一个反应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1、还原剂2、还原产物
一个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1、氧化剂2、氧化产物
金属性在本质上就是还原性,而还原性不仅仅表现为金属的性质
非金属型在本质上就是氧化性,而氧化性不仅仅表现为非金属单质的性质
一切氧化还原反应之中,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一切氧化还原反应之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性的强弱只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金属得电子不一定变为0价 例:2Fe+Cu=2Fe2+ + Cu2+,Fe3+—Fe2+ 匿名 回答采纳率:272% 2009-07-19 02:36 物质与氧反应,生成氧化物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有含氧的化合物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比如如果生成的化合物虽然含氧,但不是氧化物的话,就不叫氧化反应
如果你是高中的,氧化反应就是指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氧化、还原概念久已为人们所认识和应用了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是逐步深化的氧化反应本来的意思是指燃料在空气或氧气里的燃烧,金属的灼烧和锈蚀,生物的呼吸,等等还原反应被描述为从金属矿石中提炼出金属来,等等所以得氧就是氧化反应,失氧就是还原反应但是,又发现在有些反应里,氧化并没有得氧,而是失去了氢如硫化氢溶液暴露在空气里跟氧气反应,生成硫和水
2H2S+O2=2H2O+2S
在这个反应里,H2S的被氧化是失去了氢,氧气的被还原却是得到了氢这样,氧化、还原概念又有所扩展,氧化反应就是得氧或失氢,还原反应就是失氧或得氢这个概念虽然是浅显的,但到今天也仍然没有失去它的意义许多有机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常常是更直接地以失氢、得氢来衡量,如在光合作用里,水的被氧化是失氢,二氧化碳的被还原是得氢
氧化、还原的概念后来又进一步扩展到除氧气以外的非金属,如氯气、硫等的反应FeCl2的溶液容易在空气里被氧化为FeCl3,这是氧化反应
12FeCl2+6H2O+3O2=8FeCl3十4Fe(OH)3↓
但是,FeCl2也很容易跟Cl2起反应,生成FeCl3
2FeCl2+Cl2=2FeCl3
研究了这二个反应的实质,发现氧化、还原与电子转移的关系失去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必然同时发生的这一现象自然更深刻地被人们所认识了,因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必然同时为氧化剂所获得
对于离子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来说,电子是完全失去或完全得到的但是,对于共价化合物来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偏移,但还没有完全的失去或得到,那么用氧化数来表示就更为合理例如
H2+Cl2=2HCl
这个反应的生成物是共价化合物,氢原子的电子没有完全失去,氯原子也没有完全得到电子,只是形成的电子对偏离于氢,偏向于氯罢了这样,氧化数的升高就是氧化,氧化数的降低就是还原在氧化还原反应里,总的来说一种元素氧化数升高的数值总是跟另一种元素氧化数降低的数值相等
氧化剂: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氧化剂易于得到电子,具有氧化性还原剂易于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所谓氧化性,是指具有氧化别的元素的能力,即夺取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具有还原别的元素的能力,即失去电子的能力一般地说,强氧化剂,它的氧化性强,自身易被还原;强还原剂,它的还原性强,自身易被氧化
金属元素的原子易于失去电子,因此,它具有还原性越活泼的金属元素的单质,是越强的还原剂,具有越强的还原性由此可见,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跟它的还原性强弱是一致的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也就是还原性顺序
许多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于得到电子,因此,它们具有氧化性越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是越强的氧化剂,具有越强的氧化性由此可见,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跟它的氧化性强弱是一致的
由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分别跟元素的还原性、氧化性强弱相对应,因此,元素周期表反映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规律的同时,也反映出元素还原性、氧化性的变化规律
还原性,是指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相互转换而得到。上图的化学方程式中:CO(一氧化碳)+CuO(氧化铜) =Cu(铜)+CO2(二氧化碳),CO+CuO进行化学反应会生成Cu+CO2,反过来Cu+CO2进行化学反应会生成CO+CuO,这就是化学上说的“还原性”。换一句话说,就是一个化学方程式中,既可以从等号左边进行化学反应得到等号右边的物质,也可从等号右边进行化学反应得到等号左边的物质。
氧化性,这与元素化学活性有关,比如含有某种元素的物质,该元素有很强的活跃性,那就很容易与空气中氧进行化学反应,这就是氧化性。例如,铁(Fe)这种物质,因为Fe元素是活性元素,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生成氧化亚铁。这个例子只说明了氧化性这个概念。
具体到你的问题上,是指CO2具有氧化性,而没有反还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