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
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
扩展资料:
三七(学名:Panax notoginseng (Burkill) F H Chen ex C H):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主根肉质,呈纺锤形。茎暗绿色,指状复叶,轮生茎顶;叶柄具条纹,叶片膜质,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100朵左右;
总花梗有条纹,苞片多数簇生于花梗基部,卵状披针形;花梗纤细,小苞片多数,花小,淡黄绿色;花萼杯形,稍扁,花丝与花瓣等长;子房下位,果扁球状肾形,种子白色,三角状卵形,7-8月开花,8-10月结果。
三七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药,其性温,味辛,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常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
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中药大辞典》
作 者: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
出 版 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3-1
版 次:2
页 数:3875
字 数:10667000
印刷时间:2006-3-1
参考资料:
本草网-三七
中药大辞典-三七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主根肉质,呈纺锤形。
茎暗绿色,指状复叶,轮生茎顶;叶柄具条纹,叶片膜质,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100朵左右;总花梗有条纹,苞片多数簇生于花梗基部,卵状披针形;花梗纤细,小苞片多数,花小,淡黄绿色;花萼杯形,稍扁,花丝与花瓣等长;子房下位,果扁球状肾形,种子白色,三角状卵形,7-8月开花,8-10月结果。
扩展资料:
三七粉的作用:
血液系统:
1、止血作用:三七素有"止血神药"之说,为伤科要药。其止血的主要成分是三七素,是一种特殊氨基酸,止血效果随着药量的减少而降低。其止血作用可能与肝脏有关。临床上对于出血性疾病,三七常常作为首选。
2、补血作用:“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有抑制血小板功能及促进纤溶作用,从而促进骨髓粒--单系统细胞团的增殖作用,使外周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增加。
3、活血作用:三七的活血功效主要是三七总皂苷、人参三醇型皂苷等活性成分在起作用,在临床上出现既有瘀血又有出血时, 三七更是作为重要药被选用。三七的特点是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因此决定了三七是一味最理想的活血、止血的良药。
循环系统:
1、降低血液粘度,抗血栓:三七被誉为"血管的清道夫", 可以明显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并能对抗凝血酶诱导的从纤维蛋白原到纤维蛋白的转化,激活尿激酶,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
2、三七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功效:三七总皂苷对于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具有减少心肌氧耗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3、降血脂作用: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g1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作用。
4、降血压作用:三七能抑制钙离子通过心肌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使平滑肌松弛,周围阻力降低,从而达到降压、 抗心绞痛作用。
5、保护脑组织,改善脑血循环:三七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三七总皂苷能增加脑血管的流量,扩张脑血管,改善多发性脑梗死,促进脑软化灶的胶质细胞反应,对迟发性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可降低缺血后脑组织钙的含量,减少死亡神经元的数量,增加神经元的密度。
免疫系统:
1、调节免疫作用:当三七的活性物质进入人体和血液后,当正常的免疫功能遭到破坏时,能重新构筑一套有效的防疫体系,主动代行各免疫功能,因此它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其作用机理独特,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医学专家们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发现三七具有非常神奇的抗癌、抗辐射、抗病毒、抗突变作用。从而能达到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智商,消除疲劳,延缓衰老,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性能。
2、抗炎作用:三七总皂苷能明显的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细胞增多和蛋白渗出外,还具有显着的抗炎作用。它对组织水肿以外炎症后期肉芽组织增生也均有抑制作用。
-三七
从上看像滑头三七,但不敢百分之百肯定,毕竟是不是实物。
滑头三七是去掉剪口和根须的最粗壮的部分的三七,也叫三七头子;剪口三七是包含剪口部分的三七。二者的主要区别如图:
相信很多人虽然见过、吃过三七、三七粉,但基本都是成品,而三七新鲜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是不清楚的,更有人经常会问三七是不是在上树上的?它是像水果一样从树上结籽长在树上的吗?
三七当然不是叫三七树的植物结出来长在树上的果实,而是从地里面挖出来的三七植株的根。这与红薯一样,我们吃的是红薯的块跟,还与花生相似,以为花生长在地面上,其实花生是从地里挖出来的。
其实,三七比这些植物还要复杂一些,因为三七是要种植三年的。第一年的时候就只是一粒白色的种子开始种到土里面。可能有人会说三七的种子不是叫红籽吗?看的的也是红彤彤的,怎么是白色的种下去?这是因为红籽其实也还是有一些果肉成分的,种的种子会充分把这些去除后只留下白色的那颗真正的种子。
前面两年三七在土里都比较小,药效也不足,但是还是会挖出来卖,特别是第二年的三七也经常在三七上市的时候能买到,不过既然药效不足,大多人只是购买来做菜吃。
第三年的三七若是照管得好个头就会大很多,可以挖出来处理晒干后售卖了。当然,有人会把三七种植到第四年,这样会更大,遇到价格上涨的话能卖更好的价格。但是市场不景气的话甚至可能多种一年还亏本,这也是四年三七少,五年三七更是少得稀有的原因,更长年份的三七基本就不要想了。
希望大家对三七是地理面挖出来的而不是树上长的有一个认识,也对买多少年的三七有了解,不要被人家说自己的三七种植了多少年而欺骗。
叶为掌状复叶,4枚轮生于茎顶;叶柄长4-5厘米,有纵纹,无毛;托叶小,披针形,长5-6毫米;小叶片3-4,薄膜质,透明,倒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中央的长9-10厘米,宽35-4厘米,侧生的较小,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下延,边缘有重锯齿,齿有刺尖,上面脉上密生刚毛,刚毛长15-2毫米,下面无毛,侧脉8-10对,两面明显,网脉明显;小叶柄长2-10毫米,与叶柄顶端连接处簇生刚毛。
:
三七叶,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ne exC Chow的叶。分布于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
1、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
2、筋条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
3、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或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绿色或白色,边缘深绿色或灰色。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
2、《本草求真》:专入肝胃。兼入心大肠。又名山漆。时珍曰。或云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
3、《本草从新》:散血定痛。治吐血衄血。血痢血崩。目赤痈肿。
4、 《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
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产于中国云南东南部、广西一带,生于海拔1200-1800米地带,高可达60厘米,主根肉质,呈纺锤形,茎暗绿色,至茎先端变紫色,光滑无毛,具纵向粗条纹,其根部还可入药,药用价值较高。
三七与田七是一样的,田七是三七的一个别称,又可称为人参三七、金不换等。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其根部可以入药,药用价值较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