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和公主是不同时期的称呼,这两个有何不同?

格格和公主是不同时期的称呼,这两个有何不同?,第1张

格格是满清政府的王公贝勒的女儿的称呼,公主是汉族皇室对女儿的称呼。在满洲人进入中原,建立大清帝国之后,大清帝国的皇室也开始学习用汉族皇室的礼仪规格,对皇室的女儿也改称为公主了。在古代的时候,对于皇室女儿的称呼有很多种,汉族的皇室会称自己的女儿为公主满清的皇室会称自己的女儿为格格,但是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帝国之后,都会或多或少的学习中原国家的礼仪和称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格格和公主的不同。

一、在满清政府还没有入主中原之前

在满清政府没有进入中原之前,中原的国家还是明朝,明朝皇室对自己的女儿称呼为公主。满清政府在关外的时候,由各个部族组成每一个部族的首领,都将自己的女儿称之为格格,这里也包括,当时满清政府的统治者的女儿,也称之为格格。也就是说,格格在关外,公主在关内。公主和格格是不同民族的贵族给自己的女儿的称谓。

二、在满清政府刚刚入主中原之时

在满清政府刚刚进入中原之时,中原的明朝政府已经灭亡。这个时期已经不存在什么公主了,整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贵族的女儿,都称之为格格。也就是说,满清政府皇室的女儿和贝勒的女儿,还有王爷的女儿是没有称谓上的区别的,都称之为格格。

三、在满清政府,入主中原,扎稳脚跟之后

在清政府,扎稳脚跟之后,清政府的皇室开始学习汉族的文化。在皇室学习中原文化的同时,要将自己的女儿和贝勒王公的女儿区分开来,所以清政府也开始将自己皇室的女儿的称谓,改成了公主。而王公贵族,贝勒爷的女儿,继续称之为格格。

“格格”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常用于王公贵胄之女、地位尊贵的女子和亲王的妾等,而“公主”则特指皇帝的女儿。相信经常看古代影视剧的朋友应该会听到“格格”和“公主”这样的称呼,一般能够被这样称呼的都是王公贵族,基本上平民百姓是不能够有这种称呼,大家比较熟悉的《还珠格格》中的格格就是讲述的是皇帝女儿的故事,但是皇帝的女儿应该叫公主才是,之所以叫《还珠格格》是因为琼瑶阿姨觉得还珠公主不太好听,所以就叫做还珠格格,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格格”与“公主”有什么区别。

一、格格这个称呼最开始是女真人称呼自家的女儿。

格格最开始是由大金国的女真人称呼自己的女儿,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仅限贵族的子女使用这个称号,而且当时的贵族女子也不一定都是用这个称号,只是限制了平民女子使用,而且到金国后期也没有出现“公主”这一称号,一直到了皇太极统治的时期,“公主”这一称号才开始出现,并且使用。

二、公主这一称号等到了清朝才出现,而且明文规定,满清皇室之女都要称作“公主”。

“公主”这一称号一直到皇太极开始建立政权的时候才开始使用,并且明文规定了皇室之女都要称作“公主”,而“格格”这一称号则是用于其他王亲贵族的女儿,此时“公主”和“格格”这两个称号才开始出现差别,就是“格格”是王公贵胄之女的称号,而“公主”则是王室之女。

三、“公主”的级别相对要高,“格格”的应用就广泛许多。

“公主”与“格格”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两个称号的使用对象不同,“公主”的级别相对要高贵一些,而“格格”的应用相对广泛,总之在古代能够有这种称号的都是非常高贵的。

格格在满语里是姑娘的意思,所以在最早的时候,格格是对所有满族姑娘的称呼。和所有的称呼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后金时期,格格着作为贵族女性的正式封号使用普通姑娘不再被称为格格,这一时期,汗王或者贝勒的女儿被称为格格。之后随着满族人入关,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清朝又重新规定了格格的等级,把皇帝的女儿称之为公主,并规定正宫皇后所生的女儿为固伦公主或者固伦格格。其他妃子或者是皇后的养女所生的公主为和硕公主或者和硕格格。从这时开始格格才称为皇宫,贵族之女的专称。

另外一群被称为格格的女性就是清朝皇族子弟后院品级比较低的妾室们。比如我们熟知的乾隆皇帝的亲生母亲钮祜禄氏,电视剧甄嬛传的原型甄嬛,在刚刚进入四皇子府时,身份就是格格,格格在皇子府中的地位低于皇子的福晋和侧福晋。

所以清朝的格格主要是指两类人群。所以说如果细究起来,清朝对贵族女性的称呼是有一些许的混乱的。在我们小时候看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女主小燕子和紫薇分别被称为还珠格格和紫薇格格。当时年幼的我们,还以为格格就是公主的意思。其实格格和公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公主这一称呼中,我国周代开始就一直被各朝各代运用,而且其他的国家也都有公主这一称号。且公主专指皇帝的女儿或者是其他受到皇族受命的女性。

而格格更多的是对地位比较崇高的贵族女性的称呼,在清朝即使不是皇帝的女儿,作为其他大臣或者是王公贵族的女儿,有时候也会被尊称为格格。此外亲王的低级妾室也会被称为格格。今天的我们无从得知,在当时到底哪类女性被称为格格的时候更多一点,不过把格格二在舌尖仔细研磨,总觉得和现代人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公主是汉制王朝对皇室的女儿的称呼。格格是满清政府对贵族女儿的称呼,上至皇上的女儿,下至贝勒王爷等大户人家的女儿。在满清入关之后,也慢慢效仿前朝对皇上女儿的称呼,把皇上的女儿的称呼改成了公主,贵族子弟女儿的称呼依然是格格。公主和格格之间的地位悬殊,一个是正统皇上的女儿,一个是王公大臣的女儿。在清朝的制度里,王公大臣都是皇上的奴才。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电视剧里,满族的大臣在见到皇上的时候都会称呼自己为奴才,称呼皇上为主子。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在古时候公主和格格的区别。

一、在满清政府之前的朝代里,公主和格格之间的区别

在满清政府之前的朝代里,公主都是中原大地的统治者女儿的称谓,是皇亲国戚的象征,是特权主义的象征,是尊贵的象征。格格是外族番邦对自己贵族和大王女儿的称呼,区分的并不细致,对身份的体现也不是很强烈。这时候的公主和格格一个尊贵,一个地位相对要低。

二、在满清政府前期,公主和格格之间的区别

满清政府的前期还没有效仿明朝政府对王公贵族女儿的称谓。所以,这时候的格格依然是所有的王公贵族,包括统治者女儿的共同称号。而公主这个称谓,只能是前朝欲孽的称谓了。这个时候的公主和格格,一个不敢说出口,一个可以拿来炫耀。

三、在满清政府效仿前朝政府的制度之后,公主和格格之间的区别

在满清政府效仿前朝政府的制度之后,皇上的女儿才可以称之为满清国的公主,而大臣们的女儿只能称之为格格。所以这个时候的公主和格格,一个是主子,一个是奴才。

因为“公主”和“格格”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它们代表不同的意思。“格格”是皇室亲王等职级他们女儿的名字,所以皇帝的女儿不能叫“格格”。“公主”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称谓,古代帝王的女儿一般都这么叫。在西周时期,周王就给女儿取名王姬,而不是公主。后来在战国时期,天子的女儿开始被称为“公主”。从那时起,这个名称就被历代国王使用,而“格格”是满语的翻译,在清朝被用来代表“**”的意思。

在清朝初期,贵族的女儿可以这样称呼,没有任何特别的规定。直到皇太极继承皇位,他才开始遵循明朝的制度,称他的女儿为“公主”,并赋予她特殊的称号。如果王上和王后生下一个女儿,就叫“固伦公主”,代表高贵的意思。如果王上和其他妃子生下的则称为“和硕公主”。由此也可以看出,即使是公主,由于名字不同,地位也不同。

顺治时期,对“格格”的称谓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对等级制度作了详细的划分。亲王的女儿,被称为“和硕格格”。如果她是郡王的女儿,人们就叫她“多罗格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公主并不等于格格,公主的地位明显高于格格。

与此同时,“格格”有时也代表着亲王的妾侍,也就是说要比正室要低的位置。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格格”。在清朝公主出嫁的时候,皇后会在皇宫中精挑细选一个侍女陪嫁到驸马的家里,送她去做什么它主要是在新婚之夜和驸马试婚,这就是清朝所谓的“试婚格格”。综上所述就是我们所说的公主和格格的区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5641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3
下一篇2023-09-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