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子,中医认为是热毒侵入皮肤而发病,属于疮疡热证,所以又称“热疖”。细小如钉而反应较重的疖子,则称为“疔疮”。疖子以头、面、颈、背、臀等处最为多见;疔疮主要见于颜面及手指、足趾。疖子虽小,但也不可忽视对它的预防和治疗。
首先,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否则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脂腺及皮下组织,就会化脓而发病。
平时用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绿豆衣各12克,甘草6克,煎水代茶饮用,也有助于预防疖子的发生。也可少量服用六神丸。
一旦发生疖子,宜内外兼治。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可用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水煎服用。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4次,对尚未化脓的疖子效果较好。已经化脓的,必须让疖子成熟溃破,脓液流出,才能逐渐愈合。
非常同情你的遭遇,也同情你的孩子。
你只说了看病经过,唯一说到病情的是肿瘤医院的检查结果:不是肿瘤,是炎症。所用的药是 消炎药,清热解毒膏(估计是外用)。
最好把病情详细说一下,年龄,什么时候长的,具体有什么症状,长在什么位置。能配上那个奇怪疖子的照片就更好了。
或许真有网友给你提个治疗建议呢。
看了照片,结合你在肿瘤科的检查结果,很可能是个疖子,长到这个程度,用手一按会很疼的,是不是这样啊!
疖子属于感染性肿块,人的自身能产生抗体。抗体生成速度大于细菌生长速度,可以不治自愈。抗体生成速度小于细菌生长速度,疖子里面会化脓,然后破头流脓。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两个多月了,说明自身已经产生抗体,限制疖子的生长,化脓。只是抗体生成不足,缠缠绵绵到现在。
以上是疖子的说法只是估计,孩子年龄太小,两岁多一点。仅凭照片很难给你提供具体治疗方案。希望你能理解。
如果能确定是疖子,在饮食上不要吃辛辣鱼腥之类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有加重感染的可能。
用蒲公英泡水,让孩子喝。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吃几次油炸蝎子,蝎子有促进抗体生成的作用,有杀菌的功效。但是蝎子有一定的毒性,吃之前一定要咨询医师或药师,那麽小的孩子,安全是第一位的。
如果不是疖子,还是要带孩子去看的,尽管求医路上有坎坷,又有什么办法呢?毕竟孩子更重要啊!你说是吧。
祝孩子早日康复!
你这种情况可能是脓毒没排干净,可以用针消毒后刺之,挤一下,会出来一些脓水,再用我的拔毒散敷一天,第2天硬块就会消了。
我的拔毒散由20多种中药制成,有一粒胶囊大,用时和醋研磨,敷在炎症部位,有脓的破头出脓,无脓的1~2天就消肿。专治无名肿毒,疔疮搭背,痈疽,对口,疖子,痄腮等症。要的话可以找我。
我前几个星期也是长了个火疖子,半个屁股都不敢坐,有直径两厘米的硬块,去医院,医生开的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也可,但他说那个效果差一点,不过便宜很多)内服,加红霉素软膏外用,一周后硬块被吸收了。注意不食辛辣,不要用水洗。经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到你。
脓溢出来了哦。如果有肿块很大,用鱼石脂软膏涂以圈围着疖子周围,把中间空出来,这样疖子里的脓就会往中间聚集,用纱布粘住,每天换一次,有几天就会好了。切
关于制度成本的一则小故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等等这些俗语或古训无不在阐明一个道理:无论是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还是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都必须靠一定的制度来维系。这里,制度设计的合理与否是社会能否良性、有序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出现由于制度设计的缺失所引发的种种尴尬:以北京为例,从个性化车牌到公交车排队进站再到市政交通一卡通……似乎每一条制度在设计时都有着“利国利民”的初衷,但实施的结果却令制订者无颜、执行者无措、受用者无奈。
上述现象表面看来只说明制度制订者在可操作性方面考虑得不周全,但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反映出的另一问题关于制度成本,也应引起重视。本期我们特选择的下面一则小故事及所做的相关点评,说明一个设计得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考虑其实施成本,那么到头来只会“瞎子点灯白费蜡”、“竹篮打水一场空”,“折腾了一阵,又回到原来的制度安排”(文中作者语)。更何况还会有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新制度的实施“进行设租、索租或寻租”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