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剪短了几天能长出来?

刘海剪短了几天能长出来?,第1张

刘海剪短了,大约2个星期左右就能长出来。

因为我们的头发是在不断生长的,刚刚剪完头发之后,也会促进头发的生长速度,再加上刘海本就不需要太长,所以即便是剪残了,2星期左右就可以长出来。

当然根据每个人的发质不同,头发的生长速度不同,时间上还是会存在一点细微的差别的。如果有的人头发长得快一些,大约10天左右就可以长出来,如果有的人头发长得慢一些,需要20天左右才能长出来。但大多数人,在2个星期左右就可以长出来。

刘海剪残了的补救办法

如果刘海剪残了,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发型师补救。因为现在很多刘海也是比较长的,如果剪了八字刘海,觉得不是那么适合自己的脸型。可以让发型师帮改改成稍微短一点的空气刘海,或者A字形刘海,亦或者特别洋气的狗啃刘海。当然也只有刘海长度足够的情况下,才可以选择这种补救方式。

除了及时补救以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给自己戴一个假的刘海发片。如果觉得自己的刘海剪得实在是不满意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尝试戴一个假发片,来掩盖原本剪残了的刘海。

刘海剪短了,大约2个星期左右就能长出来。

我们的头发是在不断生长的,刚刚剪完头发之后,也会促进头发的生长速度,再加上刘海本就不需要太长,所以即便是剪残了,很快也可以长出来。

当然根据每个人的发质不同,头发的生长速度不同,时间上还是会存在一点细微的差别的。如果有的人头发长得快一些,大约10天左右就可以长出来,如果有的人头发长得慢一些,需要20天左右才能长出来。但大多数人,在2个星期左右就可以长出来。

刘海太短的补救方法

1、我们还可以用小夹子把头发位置的头发装饰一下。小夹子不需要选择太朴素的款式,可以利用小夹子的时髦度来转移视线,让大家的眼光从剪残的刘海转移到漂亮的发饰上来,也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小技巧。

2、可以选择给自己戴一个假的刘海发片。如果觉得自己的刘海剪得实在是不满意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尝试戴一个假发片,来掩盖原本剪残了的刘海。相对而言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直接的方式。

第十三期:《国风·召南·小星

夏夜星河灿烂,当我们抬首仰望繁星时,这些星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旅人而言,星是指引方向的坐标;对于学者而言,星是闪烁的谜题;对于千年前的某位夜行者而言,它是忙碌生活中的匆忙一瞥。星本身是沉默的,但每个人都会在星光中找到不同的含义。今天我们要读的诗名叫《小星》,千年前的星空下,一位孤独行走的小吏,咏叹出了这首歌谣,千年之后,我们仰望着同一片星空,不由得感叹,宇宙何其广大,我们的生命何其渺小。

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shí)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shēn)与昴(mǎo)。肃肃宵征,抱衾(qīn)与裯(chóu)。寔命不犹!

词句注释

嘒(huì慧):微光闪烁。

三五:一说参三星,昴五星,指参昴。一说举天上星的数。

肃肃:疾行的样子。宵:指下文夙夜,天未亮以前。征:行。

夙(sù素):早。

寔:“实”的异体字。是,此。或谓即“是”。

维:是也。参(shēn申):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昴(mǎo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柳星。

抱:古“抛”字。衾(qīn钦):被子。裯(chóu绸):被单。

犹:若,如,同。

译文

微光闪闪小星星,三三五五在东方。匆匆忙忙连夜走,早晚奔忙为官家,只因命运不相同。

微光闪闪小星星,还有参星和昂星。匆匆忙忙连夜走,抛开被子和床单,都因命运不相同。

《国风·召南·小星》全诗只有短短四十个字,但它生动的勾勒了一位生活在西周与东周之交的夜行人,在星光闪闪的冷寂中忙碌不休的身影。诗中提到了二十八星宿中的参宿和昴宿,二十八星宿又称二十八星,是中国古人在研究星空时对星区的划分,“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表示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所在的位置。这些大小不等的星宿又以方位被区分为东南西北,参宿和昴宿都属于西方七宿。

在民间传说中,日月星辰都具备神奇的力量,也被赋予了很多传奇故事。例如西方七宿第一宿的奎星。著名的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曾出现一位黄袍怪,这位黄袍怪神通广大,颇为难缠。在一番斗智斗勇之后,取经师徒终于得知了黄袍怪的真实身份,他便是奎星私自下凡。而话本小说中《三侠五义》中,断案如神的包拯也被描绘为奎星转世。在传说中,奎星还是掌管文运之神,因此,在科举兴盛之后,中国民间修建了很多魁星楼,供奉的星君尊神,被受天下考生敬仰和供奉。

那么,在《小星》中,天空中零落的点点繁星又预示着什么呢?“三光者,日月星”这是后世启蒙读物《三字经》中的一句,它很简练的陈述了古人对日月星辰的感官,古人以视觉大小来判断日月星的主次,日最大,月其次,星最小,而诗题为小星,更是星辰中微茫一点了。作者以小星自喻,大概是在表达自己的身份低微,需要围绕着日月辛勤付出。而这位作者究竟是什么身份,历来众说纷纭。

《毛诗序》云:“《小星》,惠及下也。夫人无妬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于君,知其命有贵贱,能尽其心矣。”在这种说法中,贵族夫人与侍妾们相安无事,夫人大度地把侍奉君主的荣光让给侍妾,而侍妾也知贵贱尊卑,尽心侍奉绝不骄纵。因为这种解释,后世的古人往往也会以小星来称呼侍妾。

还有一种说法,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吏,官职不高工作辛苦,他奔波在为朝廷做事的路途上。这种说法的赞同者不少,不过他们也存在一些内部分歧,主要的差别在于这位小吏奔波在路途上,怀着一种怎样的情绪。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概括《小星》为:“小臣行役自甘也。他觉得这位小吏夙夜在公,勤于王事,他充分理解分工的不同,对自己的命运和所处的状态安之若素,颇为敦厚。而陈子展、程俊英等人则认为这位小吏在自伤劳苦,怨恨着自己的苦累不幸。

也有些观点与众不同,他们认为这是一首情诗。胡适别出心裁的将这首诗解释为风尘女子入店陪客的情景,他受到《老残游记》的启发,认为小星是”写妓女生活的最早记载“。闻一多也认为这是一首情诗,他也认为诗歌描绘了小吏奔忙的场景,但重点应该在”抱衾与裯“的解释上,抛下衾禂,难得安寝,为了工作,小吏被迫与他的妻子分离,眷恋和不舍的情绪是这首诗要表达的主旨。

也有人从民俗的视角出发,认为《小星》反映了先秦的婚姻求偶,季节在仲春二月,女子在夜幕星光之下等待着心上人来求爱,换了几个地方也没有遇到心仪的人选,于是感叹自己命运不济。还有人联系《小星》之前的《采蘩》、《采苹》两章,其中都出现了”夙夜在公“,这是贫苦的劳役被压榨时发出的哀叹。

《小星》的解读角度颇多,如果非要总结一个规律,那就是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思维视角,所以这篇《小星》才常读常新。在清代以前,人们普遍倾向于”贱妾御于君“的观点,因为厚人伦,美教化是彼时人所看重的。而到了清代,训诂学的兴盛让当时人更看重考据的”真相“,因此小吏奔忙的观点在当时备受推崇。而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各色新颖观点开始层出不穷,也许这些观点并不一定能立住脚,但新奇的观点和新颖的方法本身,就是尝试所带来的巨大收获。新中国成立之后,阶级矛盾成为学术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因此《小星》突然增长了一些”反骨“,无论故事的主角是谁,主题都是在表达下层对上层的控诉。在阶级斗争的风潮逐渐远去后,人们对《小星》的解读就再次恢复了平和。

夜空中的星辰,在人们眼中,还是那颗星辰,星辰不变,改变的是人所立足的世界。我们就算无法得知那位夜行人的身份,也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收获。思索,探究,感动,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也是我们阅读和学习文学作品的意义。

本期配乐剪辑自贾鹏芳《夕暮れ》、姜小青《月光》以及王俊雄《秋夜》

第十四期:《诗经·小雅·鹿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梅花鹿呢?即便没有见过,也一定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见过很多与鹿相关的事物。比如说要给长辈祝寿,寿星的坐骑就是一头梅花鹿;比如说形容一个女孩春心萌动,会说她心中有如小鹿乱撞……总之,鹿在中国的文化中是一种充满灵性的动物,它们温顺、优雅,明亮的眼睛中藏着祥和。鹿是诗经中的常客,在很多篇目中都有它们的身影。而因为后世曹操的化用,我们今天要读的这首《鹿鸣》,在诸多与鹿相关的诗篇中,显得格外经典。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háng)。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tiāo),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áo)。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dān)。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

呦(yōu)呦:鹿的叫声。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苹:藾蒿。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藾蒿,叶青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

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

承筐:指奉上礼品。毛传:“筐,篚属,所以行币帛也。”将:送,献。

周行(háng):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孔:很。

视:同“示”。恌:同“佻”。

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

旨:甘美。

式:语助词。燕:同“宴”。敖:同“遨”,嬉游。

芩(qín):草名,蒿类植物。

湛(dān):深厚。《毛传》:“湛,乐之久。”

译文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鹿鸣》是《诗经•小雅》的开篇诗歌,为《诗经》“四始”之一。司马迁在编写《史记•孔子世家》时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也就是说,如果风诗首篇《关雎》,是男女相悦之情的开端,那么雅诗首篇《鹿鸣》,就是礼乐和睦之情的开篇。这样一来,《鹿鸣》在诗经中的地位,以及它的诗歌主旨就非常清楚了。

《鹿鸣》在文辞上并不复杂,它以清亮的鹿鸣兴发,描绘了一幅琴瑟歌咏,宾主之间互敬互融的和乐宴饮场景。想要把握住这首诗的精髓,关键是要了解“礼”、“燕”、“鹿”三字背后的内涵。

《鹿鸣》中,宾主双方的身份历来有些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君臣相欢的宫廷场景,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场轻松和谐的民间宴会。但无论是宫廷雅宴,还是民间盛会,宴会都只是一种形式,吃吃喝喝开开心心并不是诗歌想要表达的主题。实际上,诗歌的主题在第一章就已经很明显了。伴随着宴饮,我们看到了诗、歌、乐、舞各种元素,其实在先秦时代,诗歌乐舞本就一体,礼贯穿于其中,潜移默化。席间的音乐不仅可以助兴,同时也是礼仪的一部分,乐曲的形式、演奏的乐器,在礼仪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有人“承筐是将”,将礼物放在竹筐中恭敬的承上。如果在乡间,呈上礼物的是主人自己,而在宫廷之中,则为负责管理日常事务的宰夫代劳,《礼记·燕义》云:“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说的就是这样的场景。在宴会中向宾客发放礼物,这在现代的宴会中也并不少见。

接着,主人愉快的高歌“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这是非常礼貌谦虚的说辞,大概是在表达“承蒙诸位宾客的厚爱,希望各位不吝赐教,教导我大道”。如果宴会的主人是某位国君,那么这番礼貌的话,实际上传达了国君的两重意愿,一重是求贤纳谏,希望大家为国家举荐贤才提供好的方策,另一方面也是在劝诫在场的官员,希望大家清正爱民,不要辜负国君对大家的信任和坦诚。整首诗三章内容中,宾客之间的来往和乐自然,又不乏尺度,人们恭敬守礼,彼此相得益彰。

诗中的燕,便是宴会。朱熹《诗集传》中说:“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也就是说,平日里朝廷礼节森严,以恭敬为常态,而如果日常的相处只有恭敬严肃,那么在人情上又未免有些压抑。所以国君宴饮,是为了君臣同乐,以达到张弛有度,上下和谐的目的,这样国家才更容易长治久安。今天,上下级之间、合作者之间、亲戚族人之间、乃至国宾交往之间,依然会沿用宴礼来交流情谊。所以这种宴会,本质是为了友善相交,既明确宾主之分,又亲近向好之情,吃吃喝喝开开心心只是宴会的表象。

诗歌以鹿鸣兴发,这是借由鹿来表达情感的手法,鹿在中国古代的形象寓意美好,以不与人争、天然和顺的鹿为起兴,这是传达着主人礼贤来宾、与人为善的意思。正如《击鼓》首章的“击鼓其镗”陪衬出征战杀伐之意,而《鹿鸣》开篇的“鹿鸣呦呦”鸣唱出友好善交之情。

另外,鹿也是纳贤、纳吉的代表。当“呦呦鹿鸣”开宴的时候,只有嘉宾如云,才得基业如厦;雄鹿头上生角,头角如柴,柴是“才”和“财”的谐音,昭示着宾客们的德才兼备;况且根据鹿的字面谐音,鹿鸣的颂唱,也是在祝祷禄祚福祉的兴盛。

除了吉庆,鹿还有权位的寓意。”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鹿比作天下江山。因此,《鹿鸣》一诗也可能隐含着一种掌控天下的意义。

《鹿鸣》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曹操在东汉末年吟诵了一首《短歌行》,比《诗经》吟唱的年代晚了数百年,他的文辞表达更为豪迈直白。他直言期望“天下归心”,从而愿以“呦呦鹿鸣”之诚心善意来广纳“我有嘉宾”,但是他的思想渊源、表达来源,都是继承自《鹿鸣》,巧妙地表达出对成就王业而众星拱月的渴望,同时也不忘礼纳贤才而雅意温存。

唐代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提到过“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在道教兴盛的唐代,鹿这种动物,也是和神仙、修道等联系紧密的。《西游记》中那个要吃小孩子心肝的比丘国国丈,本来是南极仙翁的坐骑白鹿,而这个南极仙翁,其实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寿星老。

而自唐以后,鹿鸣宴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习俗。由于和科举考试有着紧密的联系,鹿鸣宴也成为了士子们心目中最神往的宴会。鹿鸣宴一般在发榜之后举行,地方官员联合士绅们举办宴会,邀请金榜题名的士子们赴宴,以彰显文教美德,宴会要演奏《鹿鸣》乐,共同吟唱《鹿鸣》诗歌,这种活动一直从唐朝延续到明清。

本期配乐剪辑自罗启瑞《幽静沁人心》、王鹤《枫叶(箫与古筝)》、王俊雄《浮云天关》

第十五期:《国风·秦风·无衣》

《诗经》三百零五篇,其中《国风》传诵最广,这些来自十五国的一百零五篇诗歌,共同构筑了对先秦的宏大叙事,也在中华文明脉络中留下了恒久的诗性精神。这些诗歌有愉悦有哀伤,有柔美也有刚健。今天我们要读的《无衣》,被称为中国史上第一首军歌,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这首诗歌的豪迈,体会千年不衰的壮怀激烈。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王:此指秦君。一说指周天子。于:语助词。兴师:起兵。

同仇:共同对敌。

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作:起。

裳: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行:往。

译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在《诗经》中,有两首以无衣为题的诗歌,一首属秦风,一首属唐风。我们今天所读的这首是《秦风•无衣》,它以高亢激昂的境界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名传后世。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章句之中所蕴含的雄浑力量。这种力量感透过“重章叠唱”的形式,如澎湃的浪潮般冲击着人们的心灵。

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重章叠唱技法的诗歌,就出现在《诗经》当中,《无衣》就是其中的典型。所谓重章叠唱,就是指全篇各章在结构和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几个字,有时甚至只换一两个字,通过每章的重复出现,反复咏唱,从而形成了《诗经》在结构和表达上的独特形式。这种形式的出现,是由《诗经》合乐歌唱的性质所决定的,汉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的说法。重章叠唱,常常用于表现人物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

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在《秦风•无衣》中,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描绘,将士们拥有了共同的敌人,便是众志成城;二章结句“与子偕作”,在万众一心的氛围中,将士们结下了深厚的情感,他们可以进退如一,信任并肩的彼此了;三章结句“与子偕行”,是终于到达了前线,在反复的气氛渲染中,一切变得顺理成章,仿佛前线的厮杀便是日常的谈笑,纵然刀山火海,和身边的伙伴在一起,也有胆气闯一闯。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将旧时的血火征尘定格在人们心中。

读《秦风•无衣》,我们很容易在词句中感受到令人心驰神往的英雄气概。但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创作主旨却不像诗文一样简单明了。对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的推测大致为三种:第一种以《毛诗序》为代表,认为《秦风·无衣》是讽刺秦君穷兵黩武、崇尚军力的作品,“《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第二种认为《秦风·无衣》是秦哀公应楚臣申包胥之请,出兵救楚抗吴而作,是哀公征召秦民从军,士卒相约之歌;第三种认为《秦风·无衣》是秦人攻逐犬戎时,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偕作并行、准备抵御外侮的歌声。

由于时代的久远,诗歌的简洁,我们已经很难判断哪一种说法才是孕育《秦风•无衣》的真相。但秦人诗歌中所展现的慷慨壮烈的气度却流传后世。当时的秦国,位于今天的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秦人奋勇善战。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直至明末,孙传庭所招募的秦军依然可以成为岌岌可危的明王朝,最为倚重的战斗力之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当我们每一次重新阅读这首诗歌时,都能感受到如烈火般燃烧的激情,它正侵染着我们的情绪,让我们的血液为之沸腾。闭上眼睛,我们似乎能听到一声远古的呐喊,“岂曰无衣”!这一声喝问,激起了千万人的豪情,志气与决心如山雷的呼啸席卷而来,“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戈矛闪耀着寒光,衣甲团绕着杀气。勇士们即将踏上征程,美酒已备在家乡。

《秦风·无衣》为后世留下了“袍泽”这个情谊深厚的称谓,也留下了“同仇敌忾”这个团结的成语。更留下里礼乐文治之外,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也许,血与火的时代距离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遥远,但勇敢的面对,热忱的信任,却是任何时代都不应遗忘的。

本期配乐剪辑自刘德海《霸王卸甲》、王三溥《长干行》

刘海是很多人想尝试的,不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留刘海,刘海的款式也很多,不同的刘海造型适合不同的人,刘海也可以自己剪,想修剪出漂亮的刘海要注意。

刘海多久剪一次

每个人的头发生长速度不一样,刘海多久见一次要根据个人头发生长速度来决定,一般半个月到一个月剪一次最好。剪头发的频率会影响头发的健康生长,根据男女性别不同,还有发质和发型的不同修剪头发,一般男人一个月剪一次,女人半个月到三个月剪一次。

剪刘海的注意事项

剪刘海要看自己的头发情况和自己想要的发型效果决定,根据自己的脸型分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刘海区域,用梳子梳理清楚,找一下自己想要的刘海长度,拿剪刀到梳子的位置剪出刘海。看大家自己的需要来剪,剪好之后用卷发棒进行卷烫效果更好,把刘海烫出一个弧度会更自然更好看。剪刘海的时候一定不能抓多了,刘海厚厚的不好看,飘逸轻薄的效果最好。

直发适合什么刘海

直头发是最常见的头发,直头发适合的刘海很多,直头发可以弄偏分刘海、中分刘海、空气刘海、齐刘海、公主切刘海等。不一样的刘海造型给人不一样的感觉,适合自己的刘海最好看,偏分刘海和中分刘海都很有女人味,给人温婉大方的感觉,还能修饰脸型的作用,御姐范十足。空气刘海和齐刘海都是可爱甜美的,很有少女感,给人青春活力的感觉,适合学生党。公主切刘海是动漫里的标配刘海,黑长直配公主切很挑脸型,但是非常时髦有个性。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它使人们不仅能反映由感觉器官所直接感知的事物,还能够反映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这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来进行的,是一种用推理或判断间接地反映事物本质的认识活动,它是凭记忆、想象以处理抽象事物,从而理解其意义的过程。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有关思维的 文章 ,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

什么是形象思维

思维,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 逻辑思维 和形象思维。简单说,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形象思维,又称艺术思维,是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事物或思想感情,它是文艺工作者从观察生活、吸收、积累创作材料到创作艺术形象全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和 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的特点是不脱离具体的形象,而这个具体形象,必须代表事物的本质。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是相互排斥的。二者的区别在于,逻辑思维是用抽象的概念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述认识现实的结果;形象思维是在选取具体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甚至幻想,再伴随作者强烈的感情和鲜明的态度,运用高度集中、概括的 方法 来反映认识现实的结果。现以大家都熟悉的地理教科书描述的长江三峡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为例。

地理教科书:

三峡在长江上游,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西起四川省(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两岸重岩叠嶂,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者比较,前文用的是逻辑说理,是对三峡的客观描述,运用的写实手法。它简明扼要的概述了三峡的范围、长度、形成的原因以及险峻的山势和急流,并提示所蕴含的丰富水力资源。后者用的是形象描绘。

首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写在曙光灿烂时,从彩云之中辞别白帝城,既为我们揭示了三峡起始地白帝城地势的高耸,又表现了诗人欣喜之情。我们知道,李白因受李璘事件牵累,流放夜郎,押解至四川白帝城遇赦,惊喜交加,随即放舟东下,其畅快之情可想而知。

第二句,用“千里”“一日”等词,写出了始发地和目的地空间的遥远(386华里)和到达的时间短促。船行如离弦之箭,两地相距千里,瞬间即达,运用夸张手法,形象的描述了“江流湍急”,也表明了作者轻快喜悦的心情。

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正是“两岸重岩叠嶂,悬崖峭壁”,人迹罕至的形象描绘。也进一步印证了船行之速。

第四句的“万重山”,说明了三峡的“重岩叠嶂”是“由地壳上升河流深切而成”的。用“轻舟已过”,再次表明船行快捷,更是诗人历尽艰辛,终于解脱的欢畅情绪的写照。

这首诗没有抽象的概念、推理、定义,只是对三峡舟行图的具体形象描绘,一方面表述了三峡的神奇和壮伟,一方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这些具有本质意义的内涵,就是形象思维的结果。

古人运用形象思维的手法十分高明和娴熟,如,贫富不均,杜甫用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概括得淋漓尽致;再如,感情很抽象,如喜怒哀乐怎么表现南唐后主李煜、宋代的李清照,都是写“愁”的高手,李煜在《虞美人》中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硬是把“愁”写到了极致。这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形象思维在琵琶演奏中的作用

形象思维是人类一种最为鲜活和生动的思维形式。琵琶演奏中的形象思维就是演奏者在直觉、心象、想象、投情、设想等思维模式的作用下,将琵琶曲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思维形式,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和意象性等特点。著名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说:“大量证据表明……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视觉思维》)。形象思维以已有的直觉形象来认识和解决问题,贯穿于琵琶演奏过程的始终。

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演奏者首先对乐曲以往演奏情形、音乐形象、乐曲意境等产生具体的、形象的认知。以此为基础,演奏者不经过逻辑推理就可以敏感地、直接地领会到乐曲的内在情感,这就是直觉。直觉以已经获得的 经验 积累为前提,与灵感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演奏者在内心对看到的、听到的音乐形象进行 总结 ,形成心象。心象贯穿于演奏思维过程的始末,是一种含有 抽象思维 因素的形象思维形式。当演奏者大脑中的心象达到一定量时,大脑就会把原有心象的某些部分人为的组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心象,这就是想象。想象是演奏思维的主要活动力量。只有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联想,才能正确而充分的投情,这是情感表达最重要的环节。经过直觉、心象、想象、投情等思维模式作用后,才可以对演奏情形和过程进行全面的设想,最终将乐曲形象、生动地演奏出来。在这里,形象思维是一个动态的作用过程。

作为一种鲜活和生动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在琵琶演奏和学习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运用形象思维去认知和记忆前人的演奏情形,有助于自身琵琶演奏中的情感表现。

琵琶演奏是一种寓个人情感于演奏之中的技巧性表演,其终极目的就是要使演奏者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与乐曲所蕴含的情感合二为一,并有所创新与发展。然而琵琶曲是以无声的乐谱形式保留下来的,演奏者一方面要在抽象思维的作用下对其进行理性认知,另一方面则要在形象思维的支配下去认知前人,认知一些演奏名家或不同派别的演奏情形,尤其是认知一些重要的精彩片断,并将其记忆下来。当这些音乐记忆痕迹汇集到一定的饱和量时,就会激发起演奏者的内驱力,触发其灵感,最终把铭刻在记忆中的积累、认知在演奏中更强烈、更集中地倾泻出来,真正实现乐曲的二度创作。

例如《十面埋伏》是琵琶武曲中最富代表性的曲目之一。琵琶艺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诸多艺术流派。浦东、平湖、崇明、汪派等不同流派对《十面埋伏》的演奏技法和风格各异,具有各自的特色。我们在学习和演奏前,要对这些流派的演奏音像资料进行反复听辨和记忆,以获取更多的情形感受和记忆痕迹,最终为我们自身真实而形象的演奏奠定基础。如“埋伏”一段,各派在开始的每句处大都作由慢渐快的速度处理,长音大都用“长轮”奏法。崇明派则用“滚”法,加用张力滑音;平湖派采用“长轮”和“划拂”为主的技法,而浦东派则在长音上用“轮”、“滚”等指法。本段的末尾各派都有长时值音符,表示汉军千军万马集中到指定地点埋伏下来,准备伏击楚军,渲染大战前特有的寂静和紧张气氛。又如“大战”一段主要表现溃散声、炮声、楚歌声、箫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的非凡气势。崇明派在本段中运用了“绞四弦”指法;浦东派在这里有马啸声,用了并两弦同时配“推”、“挽”、“吟”的指法,在本段中部,炮声与楚歌箫声间,先用“夹扫”空弦表示奔驰中的马蹄声,再在四条弦上做弦数变化的滚奏,这是浦东派善用指法之一:汪派开始用“夹扫”,接着用绞弦与扫轮,描绘戈矢相击声,又接炮声、箫声以及绞子、中弦、做炮声时左手指甲须作马蹄声。只有对不同派别的演奏情形反复听辨和记忆,才能汲取各派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为自身最终的形象演奏奠定基础。

(二)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演奏者依次借助直觉、心象、想象、联想、投情、设想等模式,可以使自身情感与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完美的融合,最终进行形象的演奏。

借助形象思维,表演者在琵琶演奏中往往会根据乐曲的意境,凭直觉“看”到某种场面,并在内心进行视觉和听觉感受,形成心象,其后大脑又在原有的心象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心象,即进行想象。在此基础上,演奏者才能调动起心理生活的那种感情,并将其投射到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世界中去,实现真正的投情。之后,演奏者就可以对演奏的全过程进行生动、具体的形象设想。这是一个动态的作用过程。

想象和联想是演奏思维的主要活动力量。想象是将演奏者自身投射到另一精神世界中的能力,是一种由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所引起的自由想象,而联想则是由描绘性的音乐所引起的对相关生活形象和意境的想象。通过想象和联想,演奏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去领略作品的美感,将大脑中的观念性形象具体物化,促使审美由经验向未知的新意象过渡,使演奏真正地进入到自己所描绘的境界中去。想象和联想还可以调动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并将其投入到乐曲的演奏中去,进行合理的投情。

需要注意的是,形象思维中的心象和想象并不是在舞台上表演时,头脑中同时有意识地主动联想和显现出乐曲中的音乐形象与画面,而是在练习阶段通过熟练的、“动力定型”式的演奏将相关的技巧程序式地在乐曲中付诸实施。这时,演奏者心中的“形象”已经通过“物化”了的表现形式转化成了手中的各种技巧组合与不同的音响。形象思维活动在演奏中的体现应该是在乐曲的练习和而后的音乐处理过程当中,不是在舞台演奏的一瞬间。

想象和联想对理解和表现乐曲的意境,最终进行形象的演奏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琵琶独奏曲《草原**妹》由刘德海、吴祖强作曲,全曲分为“草原放牧”、“与暴风雪搏斗”、“党的阳光照心间”、“千万朵红花遍地开”四大段。

1、“草原放牧”:采用类似于马头琴音调的引子使我们联想到一个朝气蓬勃,辽阔的蒙古大草原,然后乐曲进入节奏,出现主题:

2、“与暴风雪搏斗”:乐曲用琵琶多弦轮指、滑音的效果,使我们联想到天空顿时黑云翻滚,霎时间,暴风雨夹杂着 大雪 呼啸而来,直刮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羊群受惊四处奔跑……

3、“党的阳光照心间”是一段抒情的音乐,深刻表达了党的关怀和温暖,表达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乐曲主要运用长轮指和摇指两种手法,使人联想到风雪过后,阳光照耀大地,冻僵的**妹慢慢苏醒过来,领导和群众从各处赶来,给英雄的**妹带来了党的温暖与关爱……

4、“千万朵红花遍地开”再现并展开第一主题,欢快活泼的旋律和琵琶左右手指法的巧妙变化,表现了草原**妹的英雄 事迹 传遍中国大地,孩子们像花朵一样点缀在祖国的原野。

在学习和演奏这首曲子时,表演者可以借助想象和联想思维模式,去感受乐曲的整体和各段落的意境,最终对乐曲进行形象的演奏。

(三)形象思维有助于培养琵琶演奏中的空间感受和动觉感受。

琵琶演奏是一项精神高度集中的音乐行为。演奏中,为了保证音乐的连贯与变换及乐曲情感表达的需要,作为主要动作器官的左、右手在琵琶弦、品上的空间位置不断的变动。为了保证手指动作位置变动的准确性,除了通过平日多练习,形成动作的自动化和肌体运动的记忆痕迹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大脑中建立清晰的品位图像,保证演奏时能在大脑中“看到”琴面,“看到”手在琴面上的位置及位置移动,培养良好的空间感受和动觉感受。这时,如果演奏者两眼紧紧盯住琴面,反而会成为演奏的累赘,影响动作和情感的连贯表达。另外在劳累休息时,演奏者还可以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在大脑中通过意念来想象演奏中具体的指法与动作,延续演奏中的空间和动觉感受。

例如协奏曲《祝福》中的快板部分,有一段大跳技巧的运用:

演奏中,左手需要在Ⅰ至Ⅳ把位之间进行大幅度地跳动。为了保证手指位置变动的准确性,除了平日的大量练习外,就更需要在大脑中建立清晰的品位图像,培养良好的空间和动觉感受。

(四)形象思维有助于演奏技巧的训练和提高,对减轻因技巧困难带给表演者的精神束缚有积极作用。

一般来说,琵琶演奏技巧的获得主要通过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从手段求目的;另一种则是从目的求手段,演奏者把对音乐形象、意境的理解转化为对声音效果的具体意象,然后通过有意或无意识地对动作方式的选择、调整,自内而外,由表及里,逐步使动作方式符合声音效果的要求。由于音乐形象的最终体现是要靠各种不同演奏技巧来完成。因此,在形象思维活动的驱动下,精益求精的将各种所需演奏技巧反复加工提炼,更加准确和更有把握的获得真实的音乐感受。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形象思维的积极作用,使演奏者在将意境转化为声音效果的同时,自然地消除音乐表达与技巧手段之间的障碍,达到手心一体,缓解因技巧困难而带来的精神束缚。

因此,作为琵琶演奏中一种最为鲜活和生动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调动起了演奏者丰富的思想情感,经过心象、想象、联想等模式,使其内心的表演情形、动作与乐曲所要表达的感情达到一致,使演奏在继承的基础上对琵琶曲又进行了一定的创新,真正的实现了琵琶曲的二度创作。

形象思维与语言训练

语文情境阅读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中,教师自身被作品所深深打动,对课文所描写的形象有创造性的想象,因此能更好地感动学生,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由想象的参与产生审美的艺术感受。这样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积极活动,并使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综合,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内部语言也随之跳跃式地迅速进行着。李吉林老师说:“有了这样的基础,应及时引导学生把内部语言顺势过渡到外部语言。因此,在情境强化后,需设计语言训练,引导表达,促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晰,感受更加深刻,为运用课文词语或句式提供可能。”

例如,李吉林老师教学《我是什么》一课,她先让学生回忆到平时看到的白云、红霞、乌云的情景,随即剪贴出示了三幅相应的图画,然后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描述看到的云, 说说 它们在天空飘浮的情景。于是,学生用晴天的“一朵又一朵白云在蓝天飘浮”到“天要下雨了,一团团乌云从天边涌向空中”这样的语言表述,使已经呈现的课文描写的情境更加清晰。课文教学的最后环节,李老师设计了让学生担当讲解员的情境,从童话形式中抽象出“水”是怎么变化的内容并加以说明,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课的主要内容。

《我是什么》这篇课文,李老师用两课时教学,前后共设计五个训练,贯串全过程。请看教学片段。

训练①

师:课文上说,“我”在池子里怎么样,“我”在小溪里怎么样,你们想这个“我”是谁呢池子里有它,小溪里有它,江河里、海洋里都有它,这是谁 (生答:是水)

池子里的水怎么在睡觉,小溪里的水怎么在散步呢江河里的水又怎么能跳舞 唱歌

[提示句式,通过语言训练,理解课文内容]

谁能说说:

池子里的水, ,就好像人在睡觉。

小溪里的水, ,就好像人在散步。

江河里的水, ,就好像人在奔跑。

海洋里的水, ,就好像人在跳舞唱歌。

(由图画的直观,唤起想象;再由语言的提问,唤起想象。从直观的图画过渡到提问的语言,情绪在跳跃,形象在变化,语言同样也在不断地改变。情境阅读始终没有离开师生拟人的想象,在对话的语境里思维与语言始终结合在一起。)

师:大家知道了,“我”就是“水”,现在读第三节,读时把“我”改成“水”读。(主语的改变让学生一下子理解了课文)

“(我)水会变。太阳一晒,水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水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有时候水……

(“我”改成“水”,似乎是不经意的一个提示,然而却让学生产生了角色的变换,叙述语言由象征的比喻改为直观的解说,文章表达的角度也因此而有所改变,随之相适应的是语言表达方式的改变。由此,课文变得易于理解, 儿童 的想象能力和语言修辞能力同时得到培养。)

指导朗读:(我)水在睡觉,静静的,要轻点;水在散步,要比“睡觉”响一点,应该由弱到强,(教师示范)但是还比较轻,比较慢;在江河里奔跑了,怎么读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又该怎么读

(朗读语气由弱到强,语言节奏由慢到快,让语言与表达的对象、对象的不同状态紧密关联。教师的提问激起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产生了一种形象的代入感,他们似乎已化身为水的不同情态,在睡觉,在散步,在奔跑,在歌舞。教师的话语唤起儿童的想象,也让他们放飞自己的想象,在对水的不同形象的体悟中,儿童加深了对词语和语境的理解,语言水平的提高与形象思维的发展相得益彰。)

训练③

师:水变成云,在空中飘浮着。我们先说说,大家都看到过云,你们看到过哪些云

[随着学生回答出示剪纸,用图画激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继而进行语言训练]

看到这些情景,你会说一句话吗

[结合进行 句子 训练]

① 天气晴朗, 。

② 天要下雨了, 。

③ 傍晚,晚霞 。

④ 早晨,朝霞 。

结合指导读好课文,突出“白”“黑”“红纱”,而且要读出恰当的语气。

(语言训练伴随着浓厚的情感,情感给想象以内驱力,使思想插上翅膀,得以自由地翱翔,创造出美的意境。想象则使内在情感有外化的可能,使情感能附丽于美好的事物,其感染力能得到突出和强化。回想、图画,语言,朗读使三者勾连起来;朗读的语气,既倾诉着情感,也塑造着形象。)

训练④

师:云在空中飘浮着,有时候变成小硬球,有时候变成小珠子,有时候又变成小花朵,真会变。现在老师让小朋友来做游戏,帮助词语“找到自己人”。这儿有9个词语,谁能把它们排一排,谁和谁是一个东西,把它们摆在一条线上。

[出示:“小珠子、小硬球、小花朵”,将“雨、雹子、雪、落、打飘”6个词语卡片交给学生,让学生排列,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明确词语相互之间搭配的关系]

将卡片先后排列成下图。

小珠子 小硬球雹子 小花朵

雨 雪 雪

↓ ↓ ↓

落 打 飘

(游戏性的活动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这一情境的创设,使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语文学习 因此而有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抽象的语词概念因此而有形象化的呈现,儿童对词语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对语音应用的把握也就会更自如。)

训练⑤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做讲解员,说明水是怎么变的,不用“我”的口气。(通过说明性口述,进一步掌握常识性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口述。

总结

师:学了这一课我们知道了,课文中的“我”原来就是水。水很会变,云、雨、雪,雹子都是水变成的,水可以在小河里,还可以在大江里、海洋里。水为人类做了很多好事,但也会做坏事,我们要研究水的脾气,让它为人类尽量多做好事,少做坏事。

情境阅读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活跃起来,为他们语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的思想越是深刻,情感也就越是丰富。这种情感一旦在内心成熟,便会积极地去寻找某种方式呈现和表达出来。

李吉林老师通过创设 教育 的情境,让学生在感受丰富的情况下,有意识地把训练语言与发展思维结合起来。由于学生是先感受后表达,加上情绪的作用,往往会处于“情动而辞发”的跃跃欲试的状态。李老师说:“每次语言训练,实验班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他们总是那样兴致勃勃。我想,那是因为语言训练加深了学生的感受,促使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发展。”情境阅读具有开放性、人本性与前瞻性,它的根本宗旨在佐助儿童的精神生命成长。因此,思维与语言的训练,始终围绕着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例如教学《鱼和 潜水 船》,有学生提出:“如果潜水艇在海底遇到鲨鱼怎么办”学生因为好奇,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李老师意识到无视或挫伤儿童的好奇心,会扑灭儿童智慧的火花。同时,她又考虑到,这篇教材能让学生接触一些仿生学,从而唤起学生的想象,促使他们将来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她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一下,觉得这对学生创造性、 想象力 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李老师认为,学生提问似乎有些离开了课文,但是结合这篇课文的具体教学要求做一些讨论,是有益的。或许这次讨论会在某些孩子的心灵里播下一颗运用仿生学发明创造的种子。

形象思维所带来的好处相关文章:

1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别解析

2 抽象思维所具有的特点介绍阅读

3 创新思维的作用及其意义

4 关于运用思维导图的好处和右脑开发的好处

5 幼儿进行思维训练的好处

6 2020想象力对人类的影响意义

7 写作对思维训练的作用

8 如何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9 左脑和右脑之间的作用

10 关于开发右脑的好处与坏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1186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