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头饰,发型,服饰。
先 秦
这一时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的形成、发展,直至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过程。人类发式在这一时期,已经从原始时期的披头散发,逐步演变到梳辫、挽髻的阶段。发式的妆饰品也随即出现。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众多出土文物中所显示的资料,足以说明这一切。春秋战国时期所流传至今的有玉雕人形所展示的垂髻。湖南长沙陈山大队楚墓中出土的帛画中描绘了梳椎髻的楚国妇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玉人,塑造了结发至顶、脑后垂辫的商代人物。洛阳金村出土的弄雀青铜女孩则梳理着分垂两边的双辫。还有安阳殷墟出土的石人,蓄长发,并将发梢拧在一起后而盘至头顶,再戴上帽箍。这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较为流行的一种发石妆饰,且商代以后的部分史料亦反映出当时所流行的帽箍已经出现了装饰品和装饰纹样。这就足以说明其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带有强烈的装饰性,并进一步侧重于装饰性,成为一种发式妆饰品。
据考远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使用“ 发器”来梳理头发,其功能与当今所用的木梳相等同。
1商代的发式辫发局部(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从形象资料来看,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本图为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
商代的发式之二
商代的发式 辫发盘顶的商代男子,此图为商代陶俑。(河南安阳股墟小屯出土,原件现在台湾)。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从形象资料来看,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
商代的发式之三
商代的发式 左图为梳辫发、穿华丽服装的商代贵族,身上有明显的图案花纹,前胸饰有龙纹,两臂饰有降龙纹(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右图为梳辫发的商代奴仆(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在殷墟遗址里,曾发现出大批玉器,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风尚的珍贵资料。其造型优美、题材广泛、姿态生动,足以说明这时期的玉器工艺水平。更难得的是在这一些玉器玉佩上还雕刻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发式衣着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衣冠服饰的典型特点。
商代发式骨笄之一
商代发式 商代骨笄(传世实物,原件现藏上海博物馆)。笄是我国在新时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 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栓住。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商代发式骨笄之二
商代发式 商代笄饰男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图中人物似孩童形象,身上刻有清晰的纹样,可能是早期的文身,头上插的饰物,可能是一对发笄 ,由此可见商代发笄的安插方法。笄是我国在新时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栓住。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商代的冠饰之一
商代的冠饰 戴帽箍的商代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石人双手抚膝、跪坐。头饰较有特点:长发,并将发梢拧在一起,盘在头顶、戴圆箍形冠。这种头饰是当时较为流行的式样。
商代的冠饰之二
商代的冠饰 戴高冠的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佩璜)。佩璜是一种玩赏性的佩玉,与礼器上的璜无关。商代的佩璜已由素面无纹演变为人纹璜、鸟纹璜、鱼纹璜、兽纹璜等等。一直流传到西周后期。
商代的冠饰之三
商代的冠饰 戴卷筒式冠巾、穿华丽服装的贵族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身穿交领窄袖衣,衣着华丽,衣上布满云形花纹。腰束宽带,腰带压着衣领下部,衣长过膝。腹部悬有一块长方形“蔽膝”。下穿鞋。左腰插有一卷云形饰物,似乎是佩带着一种刀剑之类的武器。
商代的冠饰之四
商代的冠饰 头戴高巾帽、穿右衽交领窄袖衣、腰束绅带、佩带蔽膝(前身腰间系有一条象征权利的下垂物,物的下端呈斧口形,寓有斧能断割之意,后世将其加阔变为蔽膝)的贵族男子。(西周玉人,传世实物,原件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弗格美术馆)
秦、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历经战乱,终于达到了“六王毕而四海一”的目的,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综合各国文化,化异为同,为今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汉承秦后,基本沿袭了秦代的体制,废除了秦末的苛政,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中国社会出现了繁荣昌盛得景象,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发展和提高。
汉王朝的政治进步、经济繁荣又促进了与外国和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流,社会风尚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也日趋提高,发式妆饰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宫廷贵族的发式妆饰则更是奢侈,华丽。
据迄今为止的文物史料所表明,秦汉时期大多流行平髻,日常生活中,髻上不梳裹加饰,以顶发向左右平分式较为普遍。高髻只是见诸于少数贵族女子的一种发式。秦有望仙九鬟髻、凌云髻、垂云髻等。汉有坠马髻、盘桓髻、分髾髻、百合髻等。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发式妆饰也已日趋流行。
九鬟仙髻:自秦代开始在贵族女子中盛行。鬟意为环形发髻、九鬟之意是指环环相扣、以多为贵。仙髻之名则来自于神话传说,汉武帝时王母下凡,头饰仙髻,其美艳超群。故这种美与仙所结合的产物,自然为当时的贵妇所青睐,奉之为高贵华丽的发式之一。
坠马髻:“坠马髻者,侧在一边”。“髻式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状,坠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古人描绘此种发髻既有妩媚之色,又具娇柔之态。其式样如同骑马坠落之态,故名之坠马髻。这是当时最具特色,且历史上最富生命力的一种发式。自汉始,直至清代亦有之,只是历代的形式略有不同而已。如今我们在西安任家坡西汉墓出土陶俑中,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彩绘木俑上就能见到汉坠马髻的形象。
分髾髻:此种发式形近垂云髻,始于汉代。在髻尾留髾或结辫式,并加装饰带。梳分髾髻行走时,左右晃动,上下跳跃加之于装饰带似锦上添花,确实活泼可爱。现时一般认为此发式可能是受少数民族辫发的影响,并佩上装饰带来进一步强调该发式的个性美。
在同一时期,与发式相配套的各种妆饰也开始流行开来。“步摇”乃是一种附在簪钗上的装饰物。《拜名》:“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由此而得名。今天我们可以从一些汉代石刻及帛画中一睹其风采。“步摇”一经出现就风行开来,直至唐代贵妇仍偏爱将步摇作美发的装饰物,而且其华丽程度大有发展。
“巾帼”是当时的另一类型装饰物,是用假发编制成为形似发髻的头套。使用时只需直接将其套在头上即可。现今从广州市郊东汉墓出土陶俑上就能见到“巾帼”。
汉代妇女的曲裾深衣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本图为穿三重深衣的妇女(陕西西安红庆村出土加彩陶俑)。
魏晋、南北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前后达369年之久的动荡时期,连年战乱,经济、文化及人民生活都遭到很大的破坏。自东汉末年起,各路豪强频繁征战,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进而由司马氏建立了统一的晋朝。然而,只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太康之治”又陷入了诸王混战及北方少数民族割据的局势。晋灭之后,就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形势。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南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北方各族人民大融合的时期。
由于连年的天灾人祸,老百姓贫病交加。大批的北方人背井离乡向南方迁徙。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与当地广大的汉族相互杂居,增加了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的机会。北南文化的交流,不同民族风俗的融合,促使这一时期的民风与民俗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发式妆饰,自然也较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发展。
到魏晋南北朝时,以往随军慰劳军中将士的军妓,逐步流向民间。这些人对自己的仪容专事修饰,发式妆饰极尽奢侈,传统的审美观念受到挑战。由质朴而趋于豪华,由自然而趋于雕琢,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发式造型崇尚高与大,“太之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曰假头。至于贫家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头。”《晋书·五行志》详细记载了为达到发式造型高与大的目的,而不惜借用假髻,假头,甚至于借头,其形式同我们今天在戏剧化妆中使用的假头套相类似,只是外观上要求假头套高大得多。其中的“蔽髻”是最富于代表性的一种假髻,髻上镶有诸多饰件,在宫中还以饰件的数目多寡,来区分宫女的尊卑,且规定非命妇不得使用佩饰。与此同时,受各种不同文化及习俗相互交融的影响,发式及妆饰多种多样,无奇不有。杂记中曾记录:魏有灵蛇髻、反绾髻、百花髻、芙蓉归云髻、涵烟髻;晋有缬子髻、坠马髻、流苏髻、蛾眉惊鹄髻、芙蓉髻;宋有飞天髻;梁有回心髻、归真髻;陈有凌云髻、随云髻;北族室韦有叉手髻;北齐有偏 髻等。
灵蛇髻:《采兰杂志》载:“甄后既入魏宫,宫庭有一绿蛇,……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拟之,十不得一二也。”因蛇的形与神给创作者以启迪和遐想,将其仿之为给。且不论传说十否臆造,然而此髻可拧可盘,旋扭于头顶,头侧或头前则始终生动优美,变化无穷,决不雷同,故谓之“十不得一二也。”侧也许就是不仅为当时的妇女所偏爱,而且为后世所流传的主要原因吧。
反绾髻:属高髻中的一种发式,《国宪家猷》载:“魏武帝令宫人梳反绾髻。”因此可以认为这种发式是当时宫中贵妇的主要髻发,其梳理法是将头发向后聚拢,并用丝带结扎,再分成若干股不等份,然后再翻绾成各种式样不同的反绾髻。如编梳成惊鸟展翅欲飞的“警鹄髻”,编梳成单刀式及双刀式的“翻刀及”,将多股头发翻绾而成的“百花及”等,其样式之多,全凭各种编梳,反绾的手法不同则样式各异,手法百变则样式万千。另在反绾的及下留一条发尾,使其垂于背后,一称“燕尾”亦称“分髾髻”,与汉代所流行的相似。
十字髻:因其发型呈“十”字型而得名。其梳理顺序是先于头顶正中将发盘成一个十字型的髻,再将余发在头的两侧各盘成环形,下垂至肩,上用簪梳固定。此发式独特而庄重,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贵族妇女之中。西安草厂坡出土的北魏彩绘陶俑中,就有极为形象生动的记载。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发式,与前代有所不同。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普通妇女除将本身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不过这种假髻比较随便,髻上的装饰也没有蔽髻那样复杂,时称“缓鬓倾髻”。此图为戴假髻的妇女(江苏南京中央门外幕府山出土陶俑)。
魏晋妇女发式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妆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发式,与前代有所不同。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普通妇女除将本身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不过这种假髻比较随便,髻上的装饰也没有蔽髻那样复杂,时称“缓鬓倾髻”。另有不**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习俗,将发髻挽成单环或双环髻式,高耸发顶。还有梳丫髻或螺髻者。在南朝时,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谓之“飞天髻”,先在宫中流行,后在民间普及。此图为梳双环髻的妇女(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妆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发式,与前代有所不同。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普通妇女除将本身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不过这种假髻比较随便,髻上的装饰也没有蔽髻那样复杂,时称“缓鬓倾髻”。另有不**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习俗,将发髻挽成单环或双环髻式,高耸发顶。还有梳丫髻或螺髻者。在南朝时,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谓之“飞天髻”,先在宫中流行,后在民间普及。在发髻上再加饰步摇簪、花钿、钗镊子、或插以鲜花等。本图为在发髻上插步摇的妇女(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北魏漆绘屏风局部)。
魏晋妇女发式之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妆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发式,与前代有所不同。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普通妇女除将本身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不过这种假髻比较随便,髻上的装饰也没有蔽髻那样复杂,时称“缓鬓倾髻”。另有不**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习俗,将发髻挽成单环或双环髻式,高耸发顶。还有梳丫髻或螺髻者。在南朝时,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谓之“飞天髻”,先在宫中流行,后在民间普及。在发髻上再加饰步摇簪、花钿、钗镊子、或插以鲜花等。本图为梳环髻或丫髻的妇女(河南邓县出土南北朝彩色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妆饰 顾恺之《女史箴图》,彩色绢本,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女史箴》一文而绘。全卷共九个部分,这是其中一个部分,画面为一贵妇席地而坐,一侍女为其理发梳妆。侍女(站立者)头梳高髻,上插步摇首饰,髻后垂有一髾。这种发式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魏晋以后,再度流行,成为广大妇女的主要发型。在顾恺之的另一幅图卷《列女图》里也有描绘。(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隋唐帏帽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帏帽是妇女出行时,为了遮蔽面容,不让路人窥视而设计的帽子。此图为戴帏帽、穿襦裙的妇女(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彩绘陶俑)。
隋唐妇女的面部妆饰 唐代妇女的化妆顺序大致如次:一敷铅粉;二抹敷脂;三涂鹅黄;四画黛眉;五点口脂;六描面靥;七贴花钿。古时妇女常将原来的眉毛剃去,然后用一种以烧焦的柳条或矿石制成的青黑色颜料画上各种形状,名叫“黛眉”。唐代妇女黛眉名目甚多,从细而长的“蛾眉”到宽二阔的“广眉”,应有尽有。《簪花仕女图》中贵族妇女的眉饰,就是一种广眉。所谓“花钿”是两眉之间的装饰。据说在南北朝时,一日,寿阳公主卧殿檐下,一朵梅花正落其额上,染成颜色,拂之不去。宫女见之奇异,乃争相效仿。到了唐代,花钿除了用颜色染绘之外,还有用金属制造者。至于面靥,是因为有个贵妇,面颊上有块斑痕,特点此作为掩饰,众人觉其妍丽,便竞而效之,遂成一时风气。
唐代妇女发髻演变
妇女发髻的演变 唐代妇女发式有半翻髻、反挽髻、乐游髻、愁来髻、百合髻、蹄顺髻、盘桓髻、变环望仙髻及各种鬟式等。大体看来,隋代发式比较简单,变化较少,一般为平顶式,将发层层堆上,如帽子状。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式的,只是顶部不如隋代那样平整,已有高耸趋势,大多作成云朵型。到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也日益丰富。左1图为隋代妇女的发髻;左2、3图为初躺妇女的发髻。左4、5图为盛唐妇女的发髻;左6图为中唐妇女的发髻。左7图为中晚唐妇女的发髻;唐代大袖衫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本图为中晚唐宽袖对襟衫、长裙、披帛穿戴展示图。这是中晚唐之际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如朝参、礼见及出嫁等。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宋
唐灭后,经历了五代十国,至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建立宋朝,史称北宋,恢复了中国的统一。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封建经济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纺织、造纸、印刷都是当时十分兴盛的产业。此后由于国内矛盾的激化,相继爆发了一系列农民起义,北方女真族乘机征服北宋,自此中国又分裂成宋、金二个对立的政权,历经320年,至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
宋代妇女发式多承晚唐五代遗风,亦以高髻为尚。在福州南宋黄升墓中曾出土了高髻的实物,此种高髻大多掺有从他人头上剪下来的头发,加添进自己的髻发中。甚至直接用他人剪下的头发编结成各种不同式样的假髻,需要时直接戴在头上。其使用方法类似于今日的头套。时为“特髻冠子”或“假髻”。各种不同式样的假髻,可供不同层次的人物,在不同场合选择使用。由于假髻使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和普及,因此在一些大都市,已经设有专门生产和销售假髻的铺子。
此外,宋代发式仍可谓丰富多彩,无奇不有,亦颇具特性。
朝天髻:是富有时代性的一种高髻。《宋史·五行志·木》:“建隆初,蜀孟昶末年,妇女竞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在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宋代彩塑中可以见到此种发髻的典型式样。其做法:先梳发至顶,再编结成二个对称的圆柱形发髻,并伸向前额。另还须在髻下垫以簪钗等物,方使发髻前部高高翘起,然后再在髻上镶饰各式花饰、珠宝,整个发式造型浑然一体,别具一格。
包髻:在山西太原晋祠彩塑中,我们还能见到一种别具时代特色的发式——包髻。《东京梦华录》载,中等说媒人者戴冠子,黄包髻。它的制法是在发式造型已经定型以后,再将绢、帛一类的布巾加以包裹。此种发式的特征在于绢帛布巾的包裹技巧上,将其包成各式花形,或做成一朵浮云等物状,装饰于发髻造型之上,并饰以鲜花、珠宝等装饰物,最终形成一种简洁朴实,又不失为精美大方的新颖发式。
双蟠髻丫:又名“龙蕊髻”。髻心特大,有双根扎以彩色之缯。宋代得此髻名,苏轼词有“绀绾双蟠髻”句。我们在宋人所绘《半闲秋兴图》中可以见到双蟠髻。
三髻丫:将髻发分成三髻至头顶,或梳理三鬟亦可。范石湖歌:“白头老媪0篸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宋李嵩《听阮图》中有所髻式。
面饰:宋承前代遗风,好在额头和脸颊粘贴花钿。这是一种用极薄的金属片和彩色纸做成的小花、小鸟、小鸭等花样。用通常粘合羽箭的胶水粘贴。因用此胶来粘贴花钿,只须用口呵嘘就能溶解贴用,故得名为“呵胶”。以后又有用黑光纸作团靥妆饰面部。还有一种“鱼媚子”是用鱼腮中的小骨来做妆饰物的。《宋徽宗宫词》所述“寿阳落梅妆”则更为传奇,引以为时髦,以至相互仿效。
明
公元1368年,名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称帝,立国号明。初基本承袭了宋元的发式,待嘉靖以后妇女的发式起了明显的变化,“桃心髻”是当时较时兴的发式,妇女的发髻梳理成扁圆形,再在髻顶饰以花朵。以后又演变为金银丝挽结,且将发髻梳高。髻顶亦装饰珠玉宝翠等。“桃花髻”的变形发式,花样繁多,诸如“桃尖顶髻”、“鹅胆心髻”及仿汉代的“堕马髻”等。
双螺髻:明代双螺髻,其状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螺髻。时称“把子”,是江南女子偏爱的一种简便大方的发式,尤其是丫环梳理此髻者较多,其髻式丰富、多变,且流行于民间女子。
假髻:又称鬏髻,为明代宫中侍女、妇人所仲爱。当时有“宫女多高髻,民间喜低髻”之说。此类假髻形式大多仿古,制法为先用铁丝编圈,再盘织上头发即成为一种待用的妆饰物。明末清初特别时兴,在一些首饰店铺,还有现成的假髻出售。
头箍:又名“额帕”。明代无论老妇、小女都非常盛行。一说头箍是从原“包头”演变而来,最初以粽丝编结而成为网住头发而已,初时尚宽而后行窄,其实用性为束发用,并兼之装饰性,取窄小一条扎在额眉之上。此装饰物自明代始有。
牡丹头:高髻的一种,苏州流行此式,后逐渐传到北方。尤侗诗:“闻说江南高一尺,六宫争学牡丹头。”人说其重者几至不能举首,形容其发式高大,实际约七寸,鬓蓬松而髻光润,髻后施双绺发尾。此种发式,一般均充假发加以衬垫。
明代妇女发簪
明代妇女首饰 明代妇女的发式,虽不如宋代丰富,但也很有特色。明初女髻变化不大,基本为宋元时的样式。嘉靖以后,变化较多。有“挑心髻”、“桃尖顶髻”、“鹅胆心髻”、 “堕马髻”、“金玉梅花”、“金绞丝灯笼簪”等等。另还有假髻(又称鬏髻)。在这些发髻上还根据不同喜好插有各种挂佩及发簪等。本图为明代妇女所戴的嵌宝珠翠发簪。
明代妇女首饰 簪珠翠发饰的贵妇及挂玉佩的侍女(陈洪绶《夔龙补衮图》)。陈洪绶是明朝末年的重要画家,尤其擅画仕女。他的创作态度认真,随时吸收唐宋绘画的优良传统,而又不断创新,所绘作品勾勒精细,设色清雅,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夔龙补衮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共三个仕女,前面一个年事稍大,穿着比较华丽,可能是一个贵妇,另外两个年龄幼小,似宫女身份。其中一人手中托着一件衮服。三个妇女的服装,样式基本一致,都是宋代时期的典型装束,有的肩上还搭有云肩。明代妇女在腰带上往往挂上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 宫绦的具体形象及使用方法在本图中反映得比较明确,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作用与宋代的玉环绶相似。另外,贵妇的发髻之上还插有簪钗头面,这些都是明代妇女常用的饰物,其质料随人的身份而定。
清
清统治者在关内建立政权以后,强令汉族遵循满族习俗,剃发留辫是其中之一。清初妇女发式及妆饰还各自保留本民族的特点,以后逐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发髻上的装饰物,不用金银,而多用珠翠,这是崇祯年间的特点。中期崇尚高髻,如模仿满族宫女的发式,是将头发均分成两把,谓“叉子头”,在脑后垂下的一绺发尾,修剪成两个尖角,称“燕尾”。此后又流行平头,谓之“平三套”或“苏州撅”。此髻老少皆宜,一改高髻风俗。头发装饰亦有特色,“冠子”即是一例,老年妇女多好之。还有“一字头”豪华奢侈,高如牌楼,皇室偏爱的大拉翅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支。
高髻:清代高髻都以假发掺和衬垫梳理而成,如康熙、乾隆年间流行的牡丹头、荷花头、钵盂头即属此类。其样式豪华,高高耸立达七寸余,犹如盛开的牡丹、荷花。脑后梳理成扁平的三层盘状,并以簪或钗相固定,髻后作燕尾状,钵盂头则形如覆盂,因此类髻发梳理繁杂,故待到清末剪发风盛行时,就逐渐趋于淘汰了。
大拉翅:又名“旗髻”,是清代满族女子最具特色的、集发式造型与妆饰于一体的著名发式。其梳理方式特别繁复,是受汉族妇女“如意头”影响而演变而成的,为清宫廷贵妇所钟爱。
冠子、纂:清代老年妇女多在髻上加罩一硬纸和黑色绸缎制成的饰物,绣以吉祥纹样、寿字等,用簪扦于髻上。中年妇女则多戴用鬃麻编成、再裱以绸缎的“纂”,然后饰以鲜花等,更显其秀美与华丽之色。纂的形状象一只鞋帮,仅有二壁,以后又演变为不直接用纂,谓之“真纂”,实际就是在头上盘一元髻而已。
古代发型各朝代梳法各有不同
先秦
已从原始的披头散发,逐步演变到梳辫、挽髻的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垂髻。
商代结发至顶、脑后垂辫。女孩则梳理着分垂两边的双辫。
秦、汉
秦汉时期大多流行平髻,高髻只是见于贵族女子。
魏晋、南北朝
发式崇尚高大。《晋书·五行志》记载,为发型高大,不借用假髻,假头,髻上镶有诸多饰件。
隋、唐、五代
唐代发式极为丰富多彩。据现有资料记载:
隋有发式迎唐八鬟髻、翻荷髻,唐有倭坠髻、望仙髻等。
唐时一些发式取名为云髻、云鬟、云鬓等,鬓式又与发式相配,各式鬓角厚薄不一,疏密有致,大小不等。
宋
宋代妇女发式多以高髻为尚。
高髻大多掺有从别人剪下的头发,加添进自己的髻发中。甚至编结成各种假髻,需要时戴在头上。
辽、金、元
辽的男发式按契丹习俗多梳髡发。
女发式则较前代相接近,一般都梳高髻、双髻、螺髻等,有少数披发,额头处以巾带结扎。
金代男发以辫为时尚,男辫垂肩,女辫盘髻。
元代都梳成一种名为“婆焦”的发式。
明
明女发式明显的变化,“桃心髻”当时时兴,发髻梳理成扁圆形,再在髻顶饰以花朵。以后又演变为金银丝挽结,且将发髻梳高。髻顶亦装饰珠玉宝翠等。
清
清代剃发留辫。发髻上的装饰物,不用金银,而多用珠翠。中期崇尚高髻,将头发均分成两把,谓“叉子头”。
清代高髻以假发衬垫梳理而成。样式豪华,高耸达七寸余,犹如盛开的牡丹、荷花。脑后梳理成扁平的三层盘状,并以簪或钗相固定,髻后作燕尾状,钵盂头则形如覆盂。
簪子等头饰可以网购 买到。
唐代妇女发式多姿多态。唐段成式在《髻鬟品》中写道:“高祖宫中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明皇帝宫中,双环望仙髻、回鹘髻、贵妃作愁来髻。贞元中有归顺髻,又有闹扫妆髻。长安城中有盘桓髻、惊鹄髻,又抛家髻及倭堕髻”。另外在《妆台记》,以及《新唐书》、《中华古今注》等书中,也有对唐代妇女发髻式样的记述。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分别在唐代墓葬出土的陶俑,以及石椁线雕、壁画中见到一些如古籍中描述的发髻式样,但都没有我发现的西安东郊唐长安平康坊、西郊醴泉坊三彩窑出土陶俑发式实物这么集中和多样。现将我发现和收藏的唐长安三彩窑陶仕女俑及其发式分别予以介绍,以便从唐代妇女多姿的发式这一侧面窥探唐代社会的兴旺和开放程度。
1.结鬟式
这类发型,皆是结鬟而成,有的耸立头顶,有的倾向两侧,有的平展,有的垂挂,妇女自身头发有限,往往加上‘假发”,首饰,巍峨华丽。据记载:相传汉武帝时,瑶池王母来会,诸仙女之发髻皆异人间,高环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号为“高鬟望仙髻”①,再饰有各种珠宝,金簪风钗或步摇,就更华丽高贵。这种高环发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贵的发式,多用来表示神话中之仙女,皇后贵妃与贵女流的发型(从八十七神仙图卷与永乐宫壁画的玉女等发式亦可见证)。未出室的少女也可采用,但装饰不宜过分华丽,这种发式秦汉两代及秦以前各代颇为盛行,汉以后各代多崇为仙女发型,名流仕女也有采用。
其形式有高鬟,有乎鬟,有垂鬟,有在头顶,有在两侧,鬟数也可随意结扎而定,变化很多,可灵活运用。
2.拧旋式
这是汉代末期始创的一种发式,据记载为甄后所刨,后相互崇向而流行。这种发式的编法是将头发分成几股,象拧麻花似地把发蟠曲扭转而缠盘在头上。据记载甄后入魏宫时,宫中有一绿蛇,甄后每日梳妆时,此蛇则盘缠成形,甄后仿效而梳成为髻,每天皆因蛇形变化而梳髻不同,因而号为“灵蛇髻”①。
这种发型灵活生动又饶有风韵,为神女与未出室的名贵女流所好用。这种发式变化的形式很多,可拧可盘,旋扭于头顶、头侧,头前,变化生动舒美,在古代仕女画中尤为多见。造型时可灵活运用。
3.盘叠式
4.反绾式
5.结椎式
6.对称式
公元1368年,名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称帝,立国号明。明朝建国后,采取了一系列讲求实效的措施,以利恢复生产。由于生产力获得了提高,市场进一步扩大,新型工业不断涌现,一些工业城于是随之形成,统一后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明从蒙古族统治的元朝夺取政权后,注重对不符合汉族习俗的礼仪进行了整治,多采用和恢复了唐宋时期的制度和习俗。从所收集的资料看,明代妇女的发式,虽不及唐宋时期丰富多样,但也具有其本时代的一些特色。
明初基本承袭了宋元的发式,待嘉靖以后妇女的发式起了明显的变化,“桃心髻”是当时较时兴的发式,妇女的发髻梳理成扁圆形,再在髻顶饰以花朵。以后又演变为金银丝挽结,且将发髻梳高。髻顶亦装饰珠玉宝翠等。“桃花髻”的变形发式,花样繁多,诸如“桃尖顶髻”、“鹅胆心髻”及仿汉代的“堕马髻”等。
双螺髻:明代双螺髻,其状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螺髻。时称“把子”,是江南女子偏爱的一种简便大方的发式,尤其是丫环梳理此髻者较多,其髻式丰富、多变,且流行于民间女子。
假髻:又称鬏髻,为明代宫中侍女、妇人所仲爱。当时有“宫女多高髻,民间喜低髻”之说。此类假髻形式大多仿古,制法为先用铁丝编圈,再盘织上头发即成为一种待用的妆饰物。明末清初特别时兴,在一些首饰店铺,还有现成的假髻出售。
头箍:又名“额帕”。明代无论老妇、小女都非常盛行。一说头箍是从原“包头”演变而来,最初以粽丝编结而成为网住头发而已,初时尚宽而后行窄,其实用性为束发用,并兼之装饰性,取窄小一条扎在额眉之上。此装饰物自明代始有。
牡丹头:高髻的一种,苏州流行此式,后逐渐传到北方。尤侗诗:“闻说江南高一尺,六宫争学牡丹头。”人说其重者几至不能举首,形容其发式高大,实际约七寸,鬓蓬松而髻光润,髻后施双绺发尾。此种发式,一般均充假发加以衬垫。
明代宫女髻发式、戴莲花冠、簪花
清朝发型解析
清代的祖先,为原先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满族。明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满族贵族乘虚而入,于1644年在北京建立清王朝,自此至1911年清灭,这 237年间,清王朝经历了三个阶段。前期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获得了巩固,中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末期步入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和瓦解。
图在下面: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r=&pv=&ic=0&z=0&word=%B9%C5%B4%FA%B7%A2%D0%CD%CA%E1%B7%A8&s=0&oq=%B9%C5%B4%FA%B7%A2&f=3&rsp=2
古代男人发型一般较简单,多为年幼未冠,或农夫、庶民,野老,逸叟之类所采用,据记载有童髻,有发分两髻,有顶留一髻,有剃落发,有顶留髻余发皆除,有拔除发,有剪发,有编发,有披发,有剪前披后令圆①等发式,清制还有梳长辫之发式
1.发分两髻 .
主要是婴童,幼年和少年之发型,这种发型将发平梳分为两侧,以丝线结扎,挽成两髻,放置于头部之两侧,挽髻余下之两股尾髯令其自然垂下。
2.顶留一髻
这种发型最为普遍,是一般布衣庶民,与未冠青年之主要发式,这种发型是将其发上梳,拢结于顶,再盘结挽髻,并以簪贯之,使其牢固稳定。
3.弟:J落发
主要是僧尼发式,农夫、野叟也有采用,可适当参用。
4.编发
在秦汉时代,编发甚盛,此图发型是据秦始皇陵之土俑而绘制的,多为武士、庶民,商贾等所采用,清制编发则将发拢结于脑后,再编梳成辫而垂于背后。
5.披发
此种发式多为术士、老叟与隐士所好用,在人物造型时,可适当参考。
6.剪前披后令圆
这种发式多为老人所用,‘布衣庶民、农夫商贾等等也常采用,其制是将头前剃落,留下后发,令之披圆。
古代按礼仪规定,二十岁为成人,士戴冠,庶人则束巾,据记载秦汉以前,庶民或“卑贱执事者”多不戴冠而束巾,因此在秦以前巾多被庶民、仆役、卑贱人所用,到汉王莽因头秃才裹巾,于是戴巾便被上层士大夫在家宴居所采用,后来逐渐被通用,到汉末则更崇尚束巾,以戴巾为雅尚,为文人与武士所好,于是束巾才广被采用,据记载当时的袁绍、诸葛亮、关羽等皆戴巾,黄角聚众起义也全戴巾,俗称“黄巾”。带巾的形式到唐代发展为四脚,两脚结在脑后,余下两脚结在顶上或使其自然垂下,这种巾式称为软裹,后来为使其定型与美观,内衬桐木,或以藤草织成,外覆纱并以漆漆之,称为硬裹巾,以后逐步过渡到幞头制。
楼上,你发的是现代的啊!人家要的是古代的
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尚不存在审美观念,同时也缺乏美化自我的能力。故而,男女老幼都披散着头发,任凭其自然生长,还未萌发修饰头发的念头,发型与发饰就更无从谈起了。直至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才渐渐萌发了追求美的意识,修饰头发的实践使得各种发型与发饰被创造出来。头发由自然披散演变到束发盘起,并用小树枝固定,这树枝便成为簪子的起源。
传说炎帝时,男女分工已经很明确,男主外,女主内,这为妇女追求美观的发型创造了物质条件。当时,妇女的发型主要有三种,即披发、椎髻和编发。
披发。披发亦称“散发”,是我国最古老的发型之一。我国青海柳湾出土了一个彩绘人像陶壶,壶上描绘了一个赤裸的妇女,其头发呈披散状,是典型的披发发型。披发这种古老的发型在时间和空间上皆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就时间上而言,直至建国以前,我国独龙族妇女仍然披发,前额齐于眉毛,左右齐于耳朵,后面披散在肩上,长则以刀截之。就空间上而言,披发在我国许多地方皆存在。如云南出土了一件西汉的青铜器,上面就有滇族妇女披发的图象。
椎髻。椎髻又称“椎结”,意为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也是我国古老的发式之一。《汉书陆贾传》后颜师古注曰:“椎髻者,一撮之髻,其形如椎。”魏学洢《核舟记》亦有关于“椎髻”的记载,曰:“居右者椎髻仰面。”
髻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发型,它的出现是中国发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为挽发成髻,头发自行缠绕,没有束发的头饰。《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载:“燧人氏时为髻,但以发相缠,而无物束缚。”二为以绳束发成髻。《事物纪原》载:“至女娲之女,以羊毛为绳,向后系之,后世易之,以丝及采绢、名头巾,绳之遗状也。”三为以笄贯发成髻。上个世纪70年代,在我国山西襄汾出土了一座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有一具35岁左右的女性骨架,头顶即插有一根骨笄,是为以笄贯发成髻之明证。
伴随着发髻的发展,原始的发饰出现了,束发的羊毛绳、丝、采绢、名头巾以及贯发的骨笄即为此类。传说舜帝为妇女创造了钗,有两只脚,可将多余的发尾叉住。《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载:“燧人始为髻,女娲之女以荆杖及竹为笈以贯发,至尧以铜为之,且横贯焉。舜杂以象牙、玳瑁,此钗之始也。”这段记载描述了我国原始发饰的发展过程,虽为后世之人的追述,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中国原始发饰的模糊的图画。
编发。所谓编发,即为将头发编成发辫。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编发。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大通舞蹈纹陶盆上即绘有梳着发辫的舞蹈者。
2三代时期
三代的手工业较之原始社会时期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意识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日益浓厚,这就为发型与发饰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笄是商代最常用的发饰。笄早在新时器时代就有,按材质不同可分为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妇女双用发笄,将之斜插于发髻两旁。笄的形式多样,有的雕成双鸟,状如鸳鸯。商代的妇女有梳双鸡双髻的习俗,是为吉祥的象征。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对玉人,即为商代笄饰之男女,他们所梳的发型就是双鸡双髻。
周代的妇女大都蓄发,将头发挽成髻鬟,用笄以贯之。河南光山出土了一座春秋墓葬,中有墓主人孟姬的发髻,髻上斜插有两根木笄。
周代的妇女还有梳高髻的习俗。传说周文王被纣王软禁时,还念念不忘再三嘱咐妇女要梳高髻戴翠翘,名为凤髻。武王建立周朝,推行礼制,规定妇女的髻式和装饰品。《周礼天官》载:“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这里的副、编、次是妇女头上的发饰,而追、衡、笄则是妇女发饰上的饰物。周代的皇太后梳大首髻,插戴多种珠宝、花朵、龙凤等。用真发梳成的髻承受不了如此丰富的头饰,于是以金属材料做成的假髻便出现了。
春秋时,出现了以假发梳起高髻以求美的风气。这种假发称作“髢”。《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卫庄公见吕氏之妻的长发很美,就令其剪下长发,给他的夫人吕姜制成假发,称为“吕姜髢”。
战国时期,妇女的发髻往往向后倾,近似后世的“银锭式”或“马鞍翅”式样。下图为1949年2月在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龙凤仕女图》,画的主题是祈求飞腾的龙凤 引导墓主人的灵魂早日登天升仙。画中妇女的发髻向后倾,是战国时期妇女发髻的典型式样。
有人认为,自战国到西汉末年,这种发髻的式样和位置相差无几。
3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帝国以后,要求宫中的妇女着桃花妆,梳神仙髻。神仙髻即是当时流行的回心髻,是椎髻之外的一种新髻式。于是,双鬟望仙髻出现了,后来演变成十二环髻。然而,此时的民间仍以椎髻和后髻为主流。后来双环髻成了未婚少女的主要髻式。此外,秦代的发髻还有凌云髻、望仙九鬟髻、参鸾髻等。我们虽无法看到这些髻型的形态,但从名称上亦可想象出其曼妙的美态了。
汉代以后,妇女的发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一是官服方面,汉代依据周礼制定了发型与发饰。比如皇太后仍以假髻来承载多种沉重而复杂的头饰,后来演变成沉重的凤冠。其二,富贵人家妇女的发髻形式逐渐由后倾向上推移成为高髻,并搭配上奢华的装饰品。如东汉明帝马皇后头发长而秀美,梳上四个大髻之后尚有余发,还可以绕髻三匝,成为一种新的高髻。又如外戚梁冀的妻子创制了偏在一边的垂髻叫堕马髻,成为当时的新时尚。其三,普通人家的妇女仍然喜欢朴素的裸髻。
汉代妇女发髻的式样丰富多彩,有推至顶端的,有分至两边的,亦有垂至脑后的。发髻的编梳方法不同,使得衍生出各式各样的发髻。下面便分别介绍几种汉代的发髻式样。
步摇。步摇早在战国时期即有,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宋玉的《风赋》,其辞曰:“主人之女,垂珠步摇。”汉代的妇女开始比较多地使用步摇作为发饰。《释名》解释步摇曰:“其上有垂珠,步则摇,故称步摇。” 《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以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步摇的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细相混杂,簪于发上。下图即为辽宁北票县出土的汉代的步摇。
堕马髻。堕马髻为梁冀之妻孙寿发明的一种发式,是汉代最流行的发式之一。《梁冀传》李贤注引《风俗通》曰:“堕马髻者,侧在一边,始自冀家所为,京师翕然,皆效之。”据说梳这种发髻,再加之愁眉、啼妆等装饰,能增加妇女的妩媚之态。为配合此种发髻形式,梳堕马髻的妇女走路也有特殊的姿势,名为“折腰步”。汉乐府《陌上桑》叙述了一个官员调戏采桑女子而严遭拒绝的故事。诗形容采桑女子罗敷的形象为“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倭堕髻即为当时妇女的流行发式。倭堕髻是由堕马髻演变而成的,髻歪在头部的一侧,似堕非堕。湖南长沙、陕西西安、山东菏泽等地出土的泥、陶、木俑中,就常见堕马髻或倭堕髻。
缕鹿髻。王先谦《后汉书集解》载:“汉妇人发髻有缕鹿之式。”薛琮解释缕鹿髻为“有上下轮,谓逐层如轮,下轮大,上轮小,其梳饰此髻时必有柱。”从薛琮的描述上看,缕鹿髻不可谓不复杂而华丽。
汉代妇女的发型丰富而精美。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之外,汉代妇女流行的发式还有瑶台髻、迎春髻、垂云髻、盘桓髻、同心髻、三角髻、三鬟髻、双鬟髻等。
4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追崇飞仙式的高髻,喜欢高而危斜的形式。此时,假发技术亦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各种式样的假髻。
假髻。魏晋南北朝时期,假髻为规定为命妇的首饰。《文献通考》卷一一四载:“魏制,贵人、夫人以下,助蚕,皆大手髻。”大手髻即为假髻。此时期,民间也流行假髻。《晋书五行志》载:“太元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曰假发。”北齐时,假髻之形式又向奇异化的方向发展下去,出现了飞、危、邪、偏等发式。《北齐书幼主记》载:“妇人剪剔以着假髻,而危邪之状如飞鸟,至于南面则髻心正西,始自宫内,被之四远。”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假髻有多种式样。魏晋时期流行的“蔽髻”,即是一种假髻。晋成公的《蔽髻铭》对蔽髻作了专门的描述,言“或造兹髻,南金翠翼,明珠星列,繁华致饰”。蔽髻上镶有金饰,有严格的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且不同等级的命妇之间亦不可僭越。而普通妇女除了将自身的头发挽成各种发髻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只不过这种假髻比较简单,髻上的首饰也没有蔽髻那样复杂和华丽,时称“缓鬓倾髻”。下图是江苏南京中央门外幕府山出土的陶俑,即为戴假髻的妇女。
灵蛇髻。灵蛇髻是曹魏文帝妻甄后所创。《采兰杂志》载:“甄后既入宫,宫廷有一绿蛇,口中恒吐赤珠,若梧子大,不伤人,人欲害之,则不见矣。每日后梳妆,(蛇)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拟之,十不得一二也。”灵蛇髻是一种富于变化的发髻式样,随着梳挽方式的不同而衍生出各种式样。
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不**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的习俗,将发髻挽成单环或双环的髻式,高耸于发顶。如下图为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的局部,图中妇女即梳双环髻。
还有梳丫髻或螺髻者。如下图为河南邓县出土的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图中为梳环髻或丫髻的妇女。
南朝时,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谓之“飞天髻”,先在宫中流行,后在民间普及。还可以在发髻上再加饰步摇簪、花钿、钗镊子、或插以鲜花等。
5隋唐五代时期
在历代妇女的发型中,唐代妇女的发髻式样最为新奇,既有对前代的传承,又有在传承基础上的刻意创新。唐代妇女发型式样之丰富和变化之迅速亦是前所未有的。大致而言,隋代的发型式样比较简单,变化亦不多,一般为平顶式,将头发层层堆上,如帽子状。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型的,只是顶部不如隋代那样平整,已有高耸的趋势,大多成云朵型。到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也日益丰富。唐高祖时,宫中流行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唐玄宗时,宫中则有双环望仙髻、回鹘髻、愁来髻等发髻式样。贞元年间,又创造出归顺髻、闹扫妆髻等式样。至五代时期,妇女的发型又开始回归简约,高髻为主要的发式。
唐代妇女的发型主要分为三大类,即髻、鬟、鬓。
发髻在唐代已经发展至顶峰,出现了极为丰富而精美的发髻式样。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花髻这种新奇而美艳的发髻。
花髻,顾名思义即是一种将各种鲜花插于发髻之上作为头饰的发髻式样。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即有“山花插宝髻”之句。唐代人重视、喜爱牡丹,认为牡丹是象征着富贵的花,是花中之王。贵族妇女喜欢用牡丹花作为簪插到发髻之上,借以显示其妖娆和华丽的姿态。唐代画家周昉的名画《簪花仕女图》所描绘的即是这种发髻式样。在周昉的画作中,仕女的发髻很高,乌黑光亮。发髻上簪之以艳丽的牡丹花,更显得仕女的妖娆多姿。
除了牡丹花之外,还可插以各种小花作为装饰。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了一幅《弈棋仕女图》,弈棋贵妇头束高髻,簪花耀顶。她所簪之花即为一种小花。小花配上高髻,显得整个发髻玲珑有致,别有一番妩媚之态。
6宋辽金元时期
宋代妇女的发型主要为发髻。宋代妇女常梳的发髻主要有高冠长梳、大梳裹、高髻、同心髻、朝天髻、芭蕉髻、盘髻、盘福龙、包髻、三髻丫、花髻等式样。下面只介绍高冠长梳和三髻丫两种发髻式样。
高冠长梳。高冠长梳简称“冠梳”,是高髻的一种。宋代城市经济发达,都市妇女非常喜爱高冠长梳这种发髻式样。都市经济的繁荣使得奢靡之风盛行,反映在妇女的发式上则表现为大都会的妇女特别喜爱高冠大髻大梳上。宋仁宗时期,曾下诏禁止以白角为冠,冠广不得过一尺,梳长不得过四寸,借以抑制奢侈之风。
三髻丫。所谓三髻丫是指梳三髻于头顶。宋诗中有“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之句。宋代的少女也梳三鬟的髻式。鬟这种发式俏丽、活泼,易于为少女所喜爱。
辽代妇女的发式不如宋丰富,一般为高髻、双髻式螺髻。披发这种最原始的发型在辽代亦存在,这是契丹族原始性的一种残留。金代的妇女则多编发盘髻,髻上裹头巾或装饰花环冠子。
元代的妇女多云髻高梳。盘龙髻亦为主要的发髻式样。杨铁崖《古乐府贫妇谣》有“盘龙有髻不复梳,宝瑟无弦为谁御”之句。此外,元代妇女的发型还有低鬟、垂髻等。元代的少女喜爱双髻式样,谢应芳诗有“只有女儿双髻丫”之句。
7明清时期
明代妇女的发式,不如宋代丰富,但是亦有许多独特之处。明初妇女的发髻变化不大,基本上为宋元时期的样式。嘉靖以后,开始有了较多的变化。明代妇女的发式主要有桃心髻、桃尖顶髻、鹅胆心髻、堕马髻、牡丹髻、盘龙髻、杜韦娘髻、风髻、花髻等。
假髻在明代仍人流行,亦是明代妇女常用的发式。家髻丰富了发型的样式,一般用铁丝织圜,外编以发,成为固定的装饰物,时称“鼓”。鼓比原来的发髻大概要高出一半,戴时照在发髻上,以簪绾住头发。顾起元《客座赘语》曰:“今留都妇女之饰在首后...以铁丝织为圜,外编以发,高视髻之半,罩于髻,而以簪绾之,名曰鼓。”假髻有“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等式样,在一些首饰店铺还有出售。直到清初,仍有妇女喜好假髻。
明代妇女的头饰极为丰富多彩,包括金簪、金花簪、金鬓花、凤钗等。明代妇女的头饰还有各种悦耳的名目,诸如“金玉梅花”、“金绞丝灯笼簪”、“犀玉大簪”、“点翠卷荷”等。下图左为嵌宝珠翠发簪,右为金玉珠翠发簪。
清代妇女的发型,有满汉两种样式,二者各不相同。清代初期,满汉两种发式还坚守着传统的习俗,保留着各自原有的形制。此后,二者在相互影响之下,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清代,妇女流行的发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且全国各地的风俗亦有差别,使得清代汉族妇女的发式极尽丰富而复杂。清代中叶,汉族妇女开始模仿满族宫女的发型,名目纷繁复杂,崇尚高髻。此后又流行平髻、圆髻、如意髻等样式。清代末期,汉族妇女开始崇尚梳辫,最初只是在少女中流行,以后才逐渐普及到中青年妇女当中去,梳髻的人也就日益减少了。
清代,汉族妇女流行的发型主要有松鬓扁髻、元宝头、平髻、燕尾、螺旋髻、抛家髻、牡丹头、芙蓉头、扬州桂花头、长髻、架子头等。
清代满族妇女发式多以钿子为装饰。钿子以铁丝或藤丝为骨架,外面裱以黑纱,上面镶嵌以各种装饰品。普通的满族妇女,多梳“叉子头”,也称“两把头”或“把儿头”。受汉族妇女发式的影响,满族妇女将发髻梳成扁平状,俗称“一字头”。咸丰以后,这种发髻愈高起来,逐渐发展成“牌楼式”的装饰,不用头发,单以绸缎制成,只需套在头上,再插一些花朵即可,名为“大拉翅”,俗称“旗头”。
最近很流行汉服,很多妈妈也会给自己的孩子买汉服,如果是女孩子穿汉服的话,最好要梳个古代的儿童发型,这样穿了汉服效果更佳好,否则穿着汉服搭配现代的发型是很不搭的。很多妈妈不知道儿童古代发型具体的梳法,其实古代儿童发型是比较多的,有些也是比较简单的。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古代儿童发型名称,儿童古代发型简单的梳法。
古代儿童发型名称有这些:飞仙髻、飞天髻、小两把头、凤冠、随云髻、倾髻、凌云髻、双平髻、单螺、双螺、燕尾、百合髻、双平髻、花冠、丱发、架子头、莲花冠、灵蛇髻、元宝髻、抛家髻。
儿童古代发型简单的梳法有多种:
第一种方法是这样的
1、先把头发扎成马尾,然后头发卷紧后向左边绕,再向下绕,盘成一个圆。
2、接着把发尾塞进盘好的头发中,再用发簪挑起一络头发,把发簪塞入头发里的皮筋内。
3、或者是把发簪另一端插出来,同时要压一络头发在下面,这样能盘的比较紧。
第二种方法是这样的:
1、同样也是先扎马尾,在把头发向右绕,不是以皮筋为中心,要在皮筋上面向左绕。
2、再向右绕,要持续绕来绕去,直到把头发都盘进去,再把发簪插到皮筋里,皮筋的位置要向上拉。
3、再把簪子向上插入头发中就好了。
古代男子的发型究竟是怎么样子?
很多人都知道清朝男子的独特发型,他们都有一条长长的大辫子,脑袋前面的头发都被剃掉。这样的发型可非常考验人的脑形,要是头长得不圆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能直接拉人的颜值。其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发型全是出自满人的统治意识。在清之前,男子们的头发从来都不舍得剃,别说长发及腰,就是长发及地都很容易。
汉人男子自小就有蓄发的习惯,一般人根本不会去专门修剪自己的头发。战国时期,男子们孩童时,会把头发简单的梳两个髻,等到成年后就会用发带把头发编好,然后盘在后脑勺偏上的部位。而一些达官显贵的发型则更庄重一些,还会在发髻处戴冠,这点从屈原的画像中就能看出来。
除了战国时期外,在中国历史的漫长岁月中,汉人对自己头发的执着是长期存在的,只是时代不同,人们在头发上的装饰稍有区别。
南北朝时期,男子们一般习惯头戴纱冠,头发一般会被盘成一个或两个发髻,除此之外,有的人还会在头发中插入一根细细的簪子。到了隋唐时期,男子们的发式也并没有太大差别,可以看出人们唯一坚持的就是整齐端庄,古人并没有像影视剧中的大侠一样披头散发,与之相反人们追求的美感实际是非常统一的,只有把头发整齐的束在头顶才是最有优雅的,为此男子们甚至会用油脂涂抹在头发上,以此来保持头发的整齐和亮度。
由于头发只蓄不剪,成年男子们的头发都非常长,所以不会像一些古装剧中的仙气装扮那么长短适中。首先男子们的头发不会有刘海儿,因为头发只要长长了就会直接梳成发髻,古人不舍得为了设计一个新发型就轻易减掉自己的头发,实在是因为头发在人们的传统思想中太重要了,保护头发既是维护尊严也是恪守孝道。
其次,由于头发多年不剪,长度已经非常可观,男子们长到18岁后头发的长度早就超过腰了。从晚清的一些照片中可以看到,成年男子的辫子编完后几乎拖到地上,而清之前男子们的头发都是高高挽起盘在头上,梳成一个整整齐齐的发髻。这种长度的头发如果披散部分或者全部,那么势必会影响到生活,如果剪短又不合礼数,因此只能一丝不苟的梳起来。
清朝之前,明朝时候男子们的发型也是中规中矩,人们不剃头、不散发,仍然是把头发挽成髻。社会上有些身份的知识分子和商贾贵族还会在发髻上固定上网布或绸带,因此男子们的发式不仅是一个朝代的特征,还是所处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都羡慕古代的发式和服饰,但是在古人的真正生活中,却并没有出现长发及腰的美感,因为这样的发型真的太不方便了。不论男人或者女人,为了日常生活便利都会把头发尽量打理的整洁利落。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认为长发及腰非常的帅气洒脱,但是古代男子们的头发真的不止“及腰”那么长,而是散落下来后能直接“及地”了。
然而,从明朝结束汉人统治地位之后,清朝的剃发令颁布下来,古代男子的发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当初的风流倜傥,变成非常丑陋的发型,实在让人遗憾。清朝男子的发型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前期的鼠尾辫,中期的蛇尾辫,后期的牛尾辫。清朝发型准确来讲应该是这样的:沿发际线四周都要剃光,只留着中间地区的头发,长得很长,编起麻花辫子。其中的含义为:削平四夷,定鼎中原。
丫鬟主要使用使用双挂式梳编法。古人女子及笄后即留发不剪了,要梳起左右对称的双髻,这双髻类似于树枝的丫叉翘于头顶,所以古人把这种发式叫做:“髻丫”,即双挂式梳编法。
双挂式梳编法是将发顶平分两大股,梳结成对称的髻或环,相对垂挂于两侧。
这种发式多用于宫廷侍女、丫环侍婢或未成年之少女。据记载从秦开始,延续及近代,其中最典型的是双丫髻及双挂髻,这种发式在存世的古画中特别多见。
敦煌千佛洞供养人之侍女与阎立本《列帝图》之宫侍,皆类似这种发式。其变化一般有“双丫髻”、“垂挂髻”、“双平髻”等。
扩展资料
历史中对此类发型的记载
宋代陆游《浣纱女》一诗中即有“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卷七中载有程宗洛的《扬州竹枝词》,其中云:“巧髻新盘两鬓分,衣装百蝶薄棉温。”
扬州邗江曾发现一座南朝时梁代的墓葬,这墓穴里有许多画像砖,砖上塑有各种女性供养人共二十个,其中有大像四个,小像十六个。大像的发式都是梳着高髻,看上去像是贵妇人,而小像则全部梳着双鬟,这些小像显然都是侍奉贵妇人的“丫环”了。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