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现今中国哪些女性可以称之为“名媛”?

你认为现今中国哪些女性可以称之为“名媛”?,第1张

才女徐静蕾。绝非是奢侈品的附属品,没有灵魂,是我看过某圈最具有才貌的女艺人之一(其实我还真的没找到第二个)。她是兼演员,导演,教师为一身的艺人。作为演员获得中国**华表奖最佳新演员,中国金鸡奖最佳女配角等多项奖项。作为导演2010年7月20日执导的第四部影片《杜拉拉升职记》,并获得中国大陆一亿的票房,成为大陆首个票房破亿的女导演。在当时来讲是个了不起的成绩。这些不免还是让人感觉她像个花瓶,厉害之处,老徐从小练习书法,背诵古诗,2007年因其书法清冽而又优雅被开发出“方正静蕾简体”。这在某圈绝无仅有的事情。她还在2008年创办了《开啦》杂志。

其实文娱圈中还是有很多不老女神的,由于颐养得不错,就算是40岁照旧美如少女,比方说陈乔恩,她如今曾经38岁了,但是给人的觉得照旧是年轻漂亮,似乎岁月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再比方说刘晓庆,她如今都65岁了,出演了一个20多岁的少女,让人看上去丝毫没有违和感。不过给大家说的是台湾第一名媛孙芸芸,也是一位传奇人物。

     

孙芸芸这个名字可能看过《康熙来了》的朋友就晓得,她固然不是文娱圈内的艺人,但是其名媛的身份在台湾可是众所周知,她凭仗超强的商业头脑+雄厚的家族财力,26岁就成为文娱界的“时兴风向标”,并创建了本人的品牌,女明星们都封她为本人的护肤偶像,所以放眼众多的豪门新闻中,孙芸芸绝对是人生赢家。

     

当然,孙芸芸不只仅有“台湾第一名媛”的身份,更有着“最美少奶奶”的标签,缘由是孙芸芸固然曾经41岁了,但是比年轻时分更漂亮,刷到她的庆生照,假如配文不说,还以为身边的是她老爸。

孙芸芸的丈夫叫做廖镇汉,在孙芸芸15岁的时分,廖镇汉就喜欢上了她,不过当时孙芸芸的年岁还小,等到她21岁的时分,廖镇汉才向她表白,两人在相恋7年后终于步上红毯。同年结婚后,22岁的孙芸芸就当上了母亲,与丈夫一同打理夫家的事业。

     

文娱圈中的很多女星在嫁入豪门之后都选择做家庭主妇,但是孙芸芸不同,她在结婚之后并不打算做全职太太,所以哪怕是结婚生子,她也没有在家做闲着,而是搞起了本人的个人事业,除了给丈夫做代言之外,各种活动也是经常列席。很多人都觉得孙芸芸可以到达现往常的位置,都是由于她的老公,但是又有几人明白,假如孙芸芸没有好好努力,怎样会遇到本人的老公呢。所以说一切都是定数。

     

现往常的孙芸芸曾经41岁了,但是由于健身和颐养的缘故,她的身体和颜值相较于年轻的时分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倒是照片中的丈夫衣着笔直的西装面带笑容,一头青丝却引人瞩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得到相应的提高,成为人类社会的支撑点。女性有和男性同样的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权利,从家庭走向社会。我们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在这个社会里,首先要塑造一个美好的女性形象,即气质。因为,一个优秀的女人不是以她华丽的衣服和漂亮的容貌取胜于人,而是气质 。

我们都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客观现实的各种因素通过我们的各种活动,不断的影响我们。这些影响不断地积累着,充实着,丰富着人的内部世界,使人成为完整的具体的现实的一个社会单元。也就是个性。要塑造鲜明的个性,首先,我们要客观的了解自己,对自己的气质,能力,性格各方面能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判断出自身性格中的优缺点;从自己的能力出发,去改正性格中那些不足之处,还要有较强的自控力;不要改变自己性格中的主要方面,保持一定的风格。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想培养自己的气质,就必须注意思想品德的修炼,情操的陶冶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的个性。因此,我们必须有广博的学识,深刻的理解力,良好的审美观和丰富的联想力。比如,一个医务工作者她只对与医疗诊治方面的知识感兴趣,而其他的一概不知,这样往往会造成文化素养上的偏缺,不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专业上的提高。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文化修养,要多看书,多学习,经常为自己充电,以大气典雅的气质和倔强与温柔交织一身的个性赢得这个社会对我们的认可。

在生活中,我们要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用我们自己主观的信心和力量去战胜和克服各种不利因素,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自己对社会的影响。在可能的情况下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现代女性对人生应有的态度。这样才能为自己塑造出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贵气质。

有气质的女人从不对时尚发高烧。时尚总是为女人披上小资、BoBo、中产等外衣以博芳心,而有气质的女人对这些富而堂皇的名称的温度永远是36`C——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决不会削足以适之或狂热以追之。千万不要认为她不解风情,有气质的女人会从时尚中冷静地发掘适合自己的因素。或者屏弃时尚,而崇尚自我,谁说这又不是一种时尚呢?有气质的女人懂得如何装扮自己。看似平常,稍不注意就会从眼前飘然而过,但当你止步注目,总是有一些看似不经意的雕琢会让你细细品味。看有气质的女人的衣着就如同看日本文学——一碗清澈见底的水,品过之后才知道里面是加了盐的。

有气质的女人钟爱音乐。不是让自己看似某一类人而附庸风雅。听音乐就象呼吸空气一样自然,并且不可缺少。当大多数人争先恐后地要冲入“神秘园”时,当每条大街上都有马修 -连恩的低吟时,有气质的女人总会莞而一笑。仿佛想起了儿时吃过的水泡饭——现在已经不会再用它来充饥了。她知道如何加强自己的营养。如果把听音乐比喻成吃饭,晚宴通常是郑重的:正餐是《图兰朵》,卡拉丝或者波提切利演唱的歌剧片段做背景音乐。如果要有酒那就要《蝴蝶夫人》——浓烈的味道象一杯苦艾酒,虽说使眼泪忍也忍不住,但让人心甘情愿地去感受。饭后的甜点不妨来一点格里格的钢琴小品,轻柔抒情的琴键敲遍全身,在每一处都印上静谧的音符。于是,我——一段婉约的乐章——在华灯初上之时,演奏着幻想。如同花儿绽放。

有气质的女人爱书。正是因为有书的浸染,才有温润、雅致的女人。女人的抬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流动着书的气韵。书与女人相映成辉。睿智的你,总能感受到她与诗经中的哪个女子相象,或是谁的化蝶在她扑朔迷离的眼睛中再生。盈满暗香的她,比唐诗浅,又深于传说。有气质的女人是一道风景,你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要是你才情出众,志趣相投,才有幸与之结得梅兰之交。与有气质的女人共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只觉心脾清凉静谧,所有恶俗的浊气侵入不得只能流离于九霄云外。有气质的女人就是一本好书。她不会任人翻阅,也不是每个人都读得懂。

有气质的女人懂得生活。任何人的生活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烦恼、焦虑、失望……总是悄无声息地从潘多拉的盒子里跑出来,伺机侵占我们惬意的心。凡尘中的你是不是被搅得焦头烂额了呢?而有气质的女人会先把它们尘封,暂时“生活在别处”。待到心平气和、神清智明时在杀一个漂亮的回马枪。“诗意地生活”是她恪守的准则。所以,她总是生活的诗意盎然。清晨醒来,摘一朵白云放在衣袋里,于是一天的心情都会轻盈曼妙。即使工作繁忙她也能忙里偷闲,适时地放飞心情:窗下的小草终于钻了出来;滴在纸上的墨迹象一只小狗;晚霞的色彩变幻莫测,想不出由哪些颜色来调和;雪花飘下来的时候一点秩序都没有,随意改变着方向……正是因为有这些小亮点,日子才不会阴沉。

有气质的女人可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答理起生活来秩序井然,又别有情趣。如果时间允许,会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一边听着花腔女高音的歌剧唱段,一边在厨房煎炒烹炸。收拾停当后,一幅色香味俱佳的油画跃然于桌上:烛光摇曳,格子台布与兰印花磁盘映衬出的典雅色调忽浓忽淡。觥筹交错,暗香浮动。细心品味的不只是菜肴,还有心情——吃饭不再是件简单的事情。

有气质的女人时刻让心保持温润。某个夜半十分,她会在枕旁的老公呼吸均匀之后悄然起身,捻亮书房的台灯,看一段杜拉斯,或李渔的《闲情偶寄》,或者,只是冥想。望着窗外如水的月夜,淡淡地任思绪在时空里飞舞,也许是想起了某段馨香的往事,一丝微笑绽放在唇边,晶莹的一如天上的新月。

有气质的女人还有很多好的品质;有气质的女人的类型也很多。也许,她就在你的身边。

经得起,买得起,花得起,秀得起。

美可以天生,但气质却是后天的修炼

1、 站:站一定要挺,抬头挺胸收腹,头别仰上天,胸别挺出去了,一切要平,这是最起码的站姿,而且不管在哪里,在哪种场合,只要是站就要保持这种形态,长久下来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如果你说不行,我站不出那效果,那就回家,脚跟、臀部,两肩、后脑勺贴着墙,两手垂直下放,两腿并笼做立正姿势站上个半小时候,天天如此,不相信你站不出那效果来。

2、 坐,坐姿一定要雅,上身要正,臀部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腿可以并笼向左或向右侧放,也可以一条腿搭在另条腿上,两腿自然下垂。但切忌不能两腿叉开,腿也不能翘椅子上,如果你还没习惯的话,就利用工作中休息的时候来锻炼一下自己。

3、 走:走先用一下站的词,抬头挺胸收腹,别总是低头数自己的脚指头。走在路上就把路当你家的,你的T型舞台,但也不是要你走的横行霸道,要走的旁若无人,目不斜视,走出自己的气势,不要急步流星,也不要走的生怕踩了路上的蚂蚁,不快不慢,稳稳当当。剩下的就是走姿了,可以纽,臀部的纽动更显你的腰姿,但不要上身全跟着动起来,给人看上去轻浮感,两手垂直,轻轻前后摇摆,别是走军姿,也不是走正步,要自然。

4、 外型上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服装了,不一定要非是名牌,但是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年龄,身材,要穿出自己的个性,一件好的衣服穿人家身上很好,但不一定就非适合你穿。

6、 说到脸那就要说说脸部表情,要微笑,记得是微笑,不要呆若木鸡,也不要笑的花枝乱颤。做不到笑不露齿,那就轻轻上扬一下你的嘴角。最重要的就是你的眼睛,听别人说话,或者跟人说话时一定要正视着人家,不要左顾右盼的,记得有本书上说女人的眼睛是她心的一道闸门,那就好好的利用这到闸门,把你的自信表现出来。

好了,一切具备了,不管你是高的矮的,还是美的丑的,给自己一点信心,相信自己就是最有个性的,展现你们的自信,给自己多加一分气质。

差点忘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要有修养,要有内涵,千万别被人在背后说,那人看上去很有气质,但一张嘴脏话连篇,记得,不管是做美女还是有气质的人,千万不要骂人,那样会毁了你所有的形象。 气质由心生,保持自己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吧。

1多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嘛!

2关注一些关于时尚、服饰、配饰方面的信息

3平时言谈举止要注意,避免粗俗何谓网络双重人格简而言之,就是动作及口语

4走路是尽量做到抬头挺胸收腹,可能初期会觉得不自在,但持续常时间后会无意识的做到这些多穿高跟鞋有助于这一点5有意识的主动与那些气质好的人交谈,次数多了你就会发现紧张及拘谨的情况会消失或减少,你也会应付自如,我们称之为脱敏

我们对社交名媛的最早记忆似乎都锁定在十里洋场的旧上海滩,当时名噪一时的名媛多是出身政界、商界的豪门女,凭借自己的背景与才识在上流社会与社交场获取一席之地,成为中国名媛中的佼佼者与代表。

  除了姣好的容貌和显赫的家庭背景,名媛后天的培养也是必备的。昔日的名媛受到全面的中西文化的调理。她们不仅持有著名女子学校的文凭,家庭的名师中也是前朝的遗老遗少举人学士,或举止优雅的贵族夫人。她们既懂中国诗词又会讲英文,从小学跳舞弹琴,因此气质高雅内蕴十足,单一个“名门闺秀”已不足以显示她们的贵族气息。引进西洋文明的“名媛学堂”就是培养名媛的摇篮,时髦的洋名、流利的英语、良好的社交能力,使“名媛学堂”的女生成为上海滩现代生活的亮点。陆小曼就是从北京的名媛学堂——圣心学堂毕业的,宋氏三娟妹早年也都曾在上海就读于中西女塾,后来先后去美国留学。

  周旋于上流社会

  社交名媛的交际圈主要在上流社会。她们的闺中密友可能是李鸿章的孙女,可能是美国第一夫人的妹妹,她们的母亲也可能陪过日前刚过世的英国百岁玛丽皇太后饮下午茶。她们8寸常在社交party中穿梭和舞动。巴黎的成年礼舞会是巴黎传统本土贵族女儿进入上流社会社交圈的活动,是唯一一个向全世界开放的贵族舞会。 PS:不过本人认为现在的社交名媛估计和老鸨、拉皮条的差不多。

揭开首富掌上明珠的面纱,看名媛怎么炼成

提及“中国首富”,很多人要么想起马云,要么是王健林;事实上,“闽南出过大商人,这商人多大呢?比今天的任何一个商人都大,起码比马云、王健林大,他们俩加起来都没黄奕住大。”

很早就想写一下100年前就进入了世界商业名人录、富可敌国的黄奕住家族,起因倒不是马未都的一席话,也不是央视《远方的家》拍过“走进印尼前首富——黄奕住家族”,而是舒婷的一篇散文《大美者无言》吸引了我。

很多人对一些出镜率高的豪门名媛很有兴趣,这是个很大的误会,不少亿万富豪的掌上明珠,充其量是“炫富版”富家女,看不出有啥名媛风范。一个“媛”字,就那么几笔,没有几代世家之风的熏陶,光靠钱是炼不出来的。

女性的细腻、诗人的敏感,让舒婷的行文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她笔下的名媛黄萱是这样子的:“黄萱的容貌应当不算太沉鱼落雁吧?无论在她养尊处优的豆蔻年华抑或是艰难困苦的抗战时期,她都绽放着最纯朴最率真的笑容,一览无遗地袒露洁白无垢的心地,恬淡内敛的聪慧,以及荣辱不惊的阅世方寸。”

黄萱,生于1910年,祖居福建,父亲黄奕住是位在南洋打拼出的大富翁,厦门鼓浪屿岛上那座最为豪华、号称“中国第一别墅”的黄家花园,主人就是黄奕住。

身为大富豪黄奕住长女黄萱的名字,是因了许多人自发的怀念和怀想而逐渐被关注。不少人知道的黄萱,就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助手黄萱,认为这就是她一生最大的功劳,其实论黄萱的文学造诣,也是有深厚的积累和相当的才气的。翻开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即使一个标点,一条注释,都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准确无误,这需要付出多少诚心、细心、耐心,也需要付出多少智力、毅力、精力。

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因目盲多病而无法阅书,其人生最后的十三年,在黄萱的协助下,他完成了《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著作。对于助理黄萱,陈寅恪十分感念地说:“总而言之,我之尚能补正旧稿,撰著新文,均由黄先生之助力。若非她帮助,我便为完全废人,一事无成矣。”

身为岭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夫人的黄萱,最早出现在大师目前是1951年11月,失明多年的陈寅恪竟然从这位从未谋面试任助手的发音和吐字习惯,迅速地判断出她的“门风家学之优美”, 立刻请揖进门。

陈寅恪是个秉性耿介、很倔的老头,一是一、二是二,向来不阿谀奉承、虚情假意,对初等家门的黄萱给予如此高度的评价、赞赏有加。

黄萱的母亲,是黄奕住的元配王夫人,一个送错门的童养媳。当年,黄家很贫寒,据说风水先生看出此家将来会发达,故将女儿送上门当童养媳。王氏比黄奕住小8岁,老公在海外拼搏,她与婆婆二人在贫苦中相依为命、亲如母女。黄家发达后,王氏常常教育女儿,“差(指使)猪差狗,不如自己走(做)”(闽南话)。事事自己动手,平等待人,朴素真诚,母亲造就的黄萱,在外人眼中,太不象巨富家的大**。今天不少所谓的富家名媛,摆着一副“家富势足,目指气使”,天壤之别呀!

从王氏到黄萱,二代女性一脉相承的是什么?舒婷说“无力深入研究,不敢妄言”,我想,孝顺贤惠的家族传统,对黄萱后来的“门风家学”影响很大。

1919年,51岁的黄奕住不堪荷兰殖民政府的勒索苛剥,严拒改变国籍,携资2000多万银元,从印尼三宝垄回到阔别35载的中国,并将经营大本营迁回故土,这在当时华侨社会也是罕见的。

黄萱的童年,是在闽南农村度过的,幼年亲近土地的经历,培育了她不慕虚荣、平实低调的性格。父亲回国后,9岁的黄萱随着母亲和奶奶搬到了鼓浪屿,正好是读小学的年龄。

黄萱是黄奕住最大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儿,自然是黄家豪门倍加钟爱的掌上明珠。父亲黄奕住虽出身乡间“剃头担”,文化程度不高,却是一位头脑敏锐、性格坚韧、能筹谋、善经营的人,他决心要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位真正的名媛淑女。

由于家境极为优越,注重文化修养的黄奕住,决定以中国传统的“闺阁教育”方式教育女儿,在家中聘名师,最多时竟有高薪聘请的四位名士名儒,分别教授国文、英文、音乐等课程。很多人至今不明白,黄奕住本人到东南亚发展那么多年,见多识广,又遵照母训,捐款建设了厦门岛和鼓浪屿的多所小学、中学、大学,还捐助了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岭南大学等高校,却不让女儿上公众教育的大学。

不过,正因为私教时,特别强调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国学,让黄萱由此打下了坚实深厚的学识根基,尽显一派才女风范。

当上国师陈寅恪助手之前,黄萱的角色是一名“相夫教子”家庭妇女。旧时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黄奕住的择婿标准却民主开明,完全尊重女儿的选择。

出落成大家闺秀的黄萱,对婚事有自己的坚持,绝不考虑有钱人家的少爷公子,一定要有学识有见地的正派青年。经亲戚们推介,后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兼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周寿恺,成了黄萱几乎不加思索地芳心暗许的“意中人”。

周家比起当时财势倾天的黄家,毕竟清贫些,但也是世代书香门第。周寿恺父亲中过殿试甲等,辞官回厦门后,曾任厦门第一任图书馆馆长,同文中学第一任华人校长,还组织“鹭江诗社”。 周寿恺本人,可以说是青年才俊,在京城接受燕京大学等高等教育,很年轻就成了国内知名的内科专家,1933年就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

本来是美满姻缘,可两人婚礼却颇具戏剧性,成婚那天,新郎竟没有到位!黄氏家族顿时一片哗然,到处是各种愤慨、声讨、猜疑,甚至还谣传新郎已在上海娶妻生子。此时,豪门千金黄萱显示出孤行决断的一面,她并没有感情用事,而是给周寿恺发去一封言简意赅的短笺,表示一心认定伊人,毫不动摇。

周寿恺当年为何“临门退却”,至今未解,多次迟疑和动摇后,1935年9月,两人在上海正式举行婚礼,时年新郎29岁,新娘25岁,都已是大男大女了。

成立于1921年的中南银行,是继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之后,由当时国民党政府批准发行钞票的第三家中资银行,黄奕住是主要的创办人。婚礼上,黄奕住公开邀请爱婿到他创建的中南银行任副总经理,但被一口回绝。次日,黄萱就与夫君联袂北上,开始相濡以沫的共同人生。很多年后,丈夫发自肺腑地对妻子说:“如果在众多的教授夫人中重新选择,还是会选择你!”

如此来看,成为一位成熟为雍容脱俗、优雅内涵的名媛,是要经过岁月锤炼的。陈寅恪大师对黄萱有过的一句定语:“拿得起,放得下”,其实都是在说如何以度量人的待人处事原则。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先生坚持一生的治学准则,傅斯年称“教授的教授” 陈寅恪是“三百年才出一人”。 如果没有黄萱的出现,很难想像双目失明、一身疾病的陈寅恪生命最后的十几年,竟还有学术上老而弥辣的“第二春”。难怪他会如此评价黄萱:没有她,我完全是废人。可自从1955年被中山大学正式聘任为助教,到1973年退休,直至2001年去世,她始终将自己定位为助教,淡泊名利在这位名媛身上渲染得淋漓尽致。

什么是名媛的品质和精神?我想应该和贵族精神一脉相承。有人说“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其实不无道理,学者刘再复就给贵族精神归纳4点:一是自尊、二是自明、三是自律、四是淡漠名利。当下,几乎所有的人谈的只是挣钱,学点贵族、名媛气质,也不错!

黄萱是贵族吗?当然不是,父亲黄奕住后来虽为商界巨贾,可也是“剃头匠”出身,“下南洋”也是因为与当地豪绅口角而躲避“秋后算账”。用今天的话,黄萱是个典型的“富二代”,可不是贵族的后代,何以能向世人展示“门风家学之优美”的贵族气质,成了一个让人仰慕的名媛?

一、将人文传统融入门风家教

“耕读传家”是几千年来底层民众代代相传的人文传统,这是浸透在国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文化传承,更体现在门风家教之中。黄奕住虽出身贫寒,也深受这种人文传统的影响,“闺阁”教育虽与时代不入流,可在教育初衷上是朴素的。没有“耕读传家”家教的浸养,也就无法培养名媛的贵族气质,更无法协助陈寅恪完成泱泱近百万字的史学专著。

二、传统品德是名媛炼成的基础

在积弱积贫的旧社会乱世,一代巨贾对儿女的教育如此煞费苦心,可今日国强和平时代,那些富豪们对子女往往不是纵容就是娇养。“富不过三代”现象,很难三言两语说得清答案,有一点却可以肯定,那就是对传统的摒弃,过于非追名逐利不能立足于世。

从黄萱的身上,可以看到传统品德的光芒,而从财富传承上,有钱而无“功德”(立言、立德、立功),往小一点说,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往大一点说,可能你的企业也祸必不远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1546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