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用什么束发?

古代男子用什么束发?,第1张

古代男子束发的工具名称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男子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

《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缨。”缨是五采丝绳,女子许嫁以后用它来束发。郑玄注:“著缨,明有系也。”就是说,缨是许嫁的标志,表示这一女子已经有了对象。这条束发丝绳,直到成婚的当夕,才由新郎解下,这就是《仪礼·士昏礼》所说的:“主人(婿)入室,亲脱妇之缨。”故缨始终是夫妻关系的信物。结发本指女子许嫁时的系缨束发,后移指成婚当夕的夫脱妇缨。这就是古诗中所说的:“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诗)、“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杜甫《新婚别》)。对结发的另一解释,即传统解释是:男子年二十、女子年十五分别举行冠礼和笄礼,都要把头发绾成髻,以区别于童年的发式,表示已经成人,可以结婚了。《文选》苏武诗注云:“结发,始成人也,谓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时,取笄冠为义也。”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们不分男女一般都将长发散披在肩上。以后,随着劳动生产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加,感到长发散乱颇有不便,就用绳带系束,以骨簪插别。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原始社会后期,人们也还是如此处理头发。

到夏商时期,人们开始以梳辫子来装饰自己,直至春秋战国。但男女之间的辫子略有差异。此后,女子开始挽髻于头。根据古书记载:“乃自我始祖黄帝制作衣冠以来,隐蔽形体,仅露首面,扑朔迷离,莫可辨识。后圣知其然也,乃命男辫女髻,以便一目了然,诚法良而美意也。”《礼记曲礼篇》注中,有女子许嫁则十五著笄,未许嫁者则二十著笄的记载。“笄”,原是梳髻盘头发用的簪子。“十五及笄”,也就是说女子十五岁就算是成年了,可以梳髻插簪,可以出嫁了。《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与诸侯同,十二而冠。”《大戴礼》云:‘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左传》云:‘冠而生子,礼也。’”又《仪礼士冠礼》:“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九:“冠礼是自家屋里事,有甚难行?关了门,将巾冠与子弟戴,有甚难?”《礼经正义序》:“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颁度昌于天下,所制之礼则《周官》、《仪礼》也。” 自周公“兴正礼乐”,冠礼就成为周代通行数百年的礼仪。

《国语》、《左传》、 《史记》 中都不乏周代天子、诸侯行冠礼的记载。

“彭名御戎,蔡景公为左,许灵公为右。二君弱,皆强冠之。”(《左传·成公二年》)

“赵文子冠。”(《国语·晋语六》)

“晋悼公冠襄公于卫。”(《史记·鲁周公世家》)

“惠文君三年,王冠。”(《史记·秦本纪》)

对于帝王而言,冠礼具有特殊的意义。周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在位之王去世,嫡长子无论年长或年幼都可以即位,但若未成年行冠礼则不可亲政。周成王幼年继武王之位,但周公摄政直至其成年。嬴政十三岁即秦王位,但也是直到二十二岁,“冠,带剑”,方才亲政。

从天子至士庶,冠礼都是“成人之资”,未行冠礼,“不可治人也”。

周代冠礼,士依《仪礼·士冠礼》,年二十而行,三加,初加缁布冠,象征将涉入治理人事的事务,即拥有人治权。缁布冠为太古之制,冠礼首先加缁布冠,表示不忘本初;再加皮弁,象征将介入兵事,拥有兵权,所以加皮弁的同时往往配剑;三加爵弁,拥有祭祀权,即为社会地位的

请问古代男子用什么束发?

男女都是先用发带把头发固定住,盘成男女不同式样的发髻,女的发型比较多,男子只有一种,类似秦俑的发型,然后 发簪。女子在头发上插一些装饰品,男子必须戴帽子或者头巾。秦汉时期,士大夫以上阶层的男子要先包上头巾,再戴冠。秦汉以后,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男子不再戴冠,而是戴由头巾变化的帽子。束发形伐几千年一直未变。

在古代男子中,什么身份都可以用白玉冠束发??求解 5分

孟珏,男,小说《云中歌》中的人物。作者亲口说过:"孟珏是毫无疑问的男主角"。孟珏在《云中歌》中的身份颇多:神医(师从孟西漠)、天下第一富商(产业遍中原、西域)、太子太傅(学识渊博、满腹经纶)、谏议大夫、通晓大义的臣民(以身维护汉族和平)以及浪迹天涯的逍遥客等多种角色。其翩翩公子的形象深入人心。

中国古代男子用来束头发的那个圆圆的东西叫什么

笄,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束发---用以束发的头饰。

我想知道古代的男子是怎么束发的,像帝王那种,或者像王爷那种,发冠怎么戴上去的,我希望有教程,

古代帝王蒙元、满清不算是发钗束发,王爷也是,皇冠、王冠戴在头上用带子系住。

古代男子束发的叫什么?像簪子一样贴在后面的那种

嵌宝紫金冠 金簪

古代男子用来束发的布条叫

“纶(guān)巾”,古时头巾名。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里不就有现成的例子么。“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谢谢采纳。

襁褓,垂髫,豆蔻,束发 各指多少岁

不满周岁:襁褓

婴儿:黄口

二三岁:孩提

七八岁:始龇

幼年:垂髫

幼年\童年:总髫\总角

童年\少年:总发\束发

女子十三四岁:豆蔻年华

女子十五岁(成年):及弈之年

男子二十岁(成年):弱冠

三十岁:而立

四十岁:不惑 揣 五十岁:知天命

六十岁:耳顺\花甲

七十岁:古稀

八九十岁:耄耋

百岁:期颐

中国古代男子的“束发加冠”到底是图下的哪种?

下图符合史实。

古代男子束发怎么带头盔

最早的是应该是扎起发髻,然后外边缠布 头盔顶部海以装下发髻 后来明清时代有很多就是散了头发直接带上头盔

一、秦汉男子发型

秦汉时期,男生多是束发,如果男子成年,就行冠礼。束发,顾名思义,就是将所有头发全部扎起来,用冠固定。

二、宋朝男子发型

唐宋时期男子会戴上幞头,幞头看上去形似帽子。唐朝时期的幞头是圆顶的,而宋朝时期则是平顶的,阶层和身份不同,戴的幞头也不同。

三、元朝男子发型

元朝作为游牧民族,很喜欢髡发留辫,就是将头顶的头发剔除,只留两鬓的头发,和如今的主流审美观是格格不入。

四、明朝男子发型

明朝男子通常是盘个发髻固定在头顶上,还要用网巾缠绕,起到固定头发的作用。

五、清朝男子发型

清朝男子发型一开始是鼠尾辫,辫子又细又小巧,后期才发展转变为清宫剧常见的长发辫,顶部头发则剃得很光滑。

  中国古代男子的发型是四方髻,不同朝代有所不同(满清除外)。

  战国、秦、西汉是前面类似中分,头上的发髻略向左偏。

  再就是不同的时期可能有些人上面的发髻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有的包块麻布,有的系条布带,还有时什么也没有,或者散成马尾辩状(一般是囚徒或者市井乞丐,绝非大侠、公子帅哥的发型)。

  大多数正常男子,都应该是束起来的,无论贵族、官吏,还是良民。

  什么人披散着后面呢?

  道 士,也不是何时何地的道士都这样的发型,南方天师道的道士们做法的时候,有时披头散发。

  江湖上的流浪汉,或者部分被称为游侠的家伙,好有乞丐,懒得或没人给他们收拾,于是披头散发,落得潇洒。

  还有就是未成年的少年,可能前面的头发束起来了,后面的还没长太长,不容易束到一起,于是暂时披散。

  真正的古代男子的发型也不可能像我所想象的那么标准规范,就是四周的头发都一丝不苟的盘在中央,包括 后面的,要知道有两个原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长出的头发不能经常剃掉,而且广大劳动人民是没有闲工夫使劲规矩头发的,差不多盘起来就是了,后面的头发也 像历史书插图那样(多是贵族、官吏造型)没有杂毛露出不太现实,但是绝不可能所有人装酷披散着头发,而且现在的影视剧中是从头顶一直披到底,

  头饰:古代男子头饰为束发冠笄。冠的形制有高冠、弁、梁冠、笼冠、小冠、幞头、帻、帢、帽等。其细别的各种冠帽之名,如委貌冠、通天冠、远游冠、进贤冠、大帽、圆帽、鹅帽、唐巾、席帽等,可达数十种。也戴各式头巾如四方头巾、万字巾、云巾、软巾、幅巾、葛巾、华阳巾等。还有的地区农民戴笠帽。

以下是几张古代成人男子的标准发型,大底都这样,主要看你能不能在头饰上玩出花儿来。

关于女子的发型:

第二张图,类似下图

第三第四张图类似下图的演化

第五第六章类似下面这几个发型的演化,垂髫显得年轻,是小孩扎的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古代男子的发型究竟是怎么样子?

很多人都知道清朝男子的独特发型,他们都有一条长长的大辫子,脑袋前面的头发都被剃掉。这样的发型可非常考验人的脑形,要是头长得不圆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能直接拉人的颜值。其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发型全是出自满人的统治意识。在清之前,男子们的头发从来都不舍得剃,别说长发及腰,就是长发及地都很容易。

汉人男子自小就有蓄发的习惯,一般人根本不会去专门修剪自己的头发。战国时期,男子们孩童时,会把头发简单的梳两个髻,等到成年后就会用发带把头发编好,然后盘在后脑勺偏上的部位。而一些达官显贵的发型则更庄重一些,还会在发髻处戴冠,这点从屈原的画像中就能看出来。

除了战国时期外,在中国历史的漫长岁月中,汉人对自己头发的执着是长期存在的,只是时代不同,人们在头发上的装饰稍有区别。

南北朝时期,男子们一般习惯头戴纱冠,头发一般会被盘成一个或两个发髻,除此之外,有的人还会在头发中插入一根细细的簪子。到了隋唐时期,男子们的发式也并没有太大差别,可以看出人们唯一坚持的就是整齐端庄,古人并没有像影视剧中的大侠一样披头散发,与之相反人们追求的美感实际是非常统一的,只有把头发整齐的束在头顶才是最有优雅的,为此男子们甚至会用油脂涂抹在头发上,以此来保持头发的整齐和亮度。

由于头发只蓄不剪,成年男子们的头发都非常长,所以不会像一些古装剧中的仙气装扮那么长短适中。首先男子们的头发不会有刘海儿,因为头发只要长长了就会直接梳成发髻,古人不舍得为了设计一个新发型就轻易减掉自己的头发,实在是因为头发在人们的传统思想中太重要了,保护头发既是维护尊严也是恪守孝道。

其次,由于头发多年不剪,长度已经非常可观,男子们长到18岁后头发的长度早就超过腰了。从晚清的一些照片中可以看到,成年男子的辫子编完后几乎拖到地上,而清之前男子们的头发都是高高挽起盘在头上,梳成一个整整齐齐的发髻。这种长度的头发如果披散部分或者全部,那么势必会影响到生活,如果剪短又不合礼数,因此只能一丝不苟的梳起来。

清朝之前,明朝时候男子们的发型也是中规中矩,人们不剃头、不散发,仍然是把头发挽成髻。社会上有些身份的知识分子和商贾贵族还会在发髻上固定上网布或绸带,因此男子们的发式不仅是一个朝代的特征,还是所处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都羡慕古代的发式和服饰,但是在古人的真正生活中,却并没有出现长发及腰的美感,因为这样的发型真的太不方便了。不论男人或者女人,为了日常生活便利都会把头发尽量打理的整洁利落。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认为长发及腰非常的帅气洒脱,但是古代男子们的头发真的不止“及腰”那么长,而是散落下来后能直接“及地”了。

然而,从明朝结束汉人统治地位之后,清朝的剃发令颁布下来,古代男子的发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当初的风流倜傥,变成非常丑陋的发型,实在让人遗憾。清朝男子的发型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前期的鼠尾辫,中期的蛇尾辫,后期的牛尾辫。清朝发型准确来讲应该是这样的:沿发际线四周都要剃光,只留着中间地区的头发,长得很长,编起麻花辫子。其中的含义为:削平四夷,定鼎中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3126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