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发髻是唐朝的双环望仙髻
中国妇女自古以来就讲究发髻的变化,考古学家就商代,周代,秦汉等朝代的妇女发式作出归类,而唐代的发式不单承前朝遗风,更加入外族特色,发挥创意。根据中华历代服饰艺术一书指出,唐代时期妇女对头部的化妆十分重视,发式及发髻式样变化多色多样,头上戴簪钗珠玉宝石及鲜花,既承前代遗风,又刻意创新,可谓丰富多彩。
唐代发髻名称众多,有飞天宝髻,双鬟望仙髻,抛家髻等,我们可以从古墓的陶俑,书画等窥见当代服饰的一二。
发型
浑脱帽
凤帽当时妇女为了美观,以及遮蔽面貌等原因,都会戴上帽子,唐代称为羃离,此种头饰源于西北夷民族,由于北方风沙大,西北夷民族习惯于骑马,于是就以面衣或面帘盖蔽而不受风沙侵袭。我国古代,妇女出门,必蔽其面,先前有面衣,幂罗,以后有头巾、盖头,其意相近。帷帽也是妇女用来遮面的饰布,抵御风沙,其面料是半透明的纱绢等,使外人不可窥见,而自己可以略见其它东西,多数利用藤席或毯笠做成帽的骨架,糊表缯绵,有些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然后用皂纱全幅缀于帽檐之上,多用轻薄而透明的罗制成,可作为遮蔽全身的帽裙。
双环望仙髻
闹扫妆髻
抛家髻唐代妇女的发髻承袭前朝,并加以创做,如双环望仙髻是承袭秦汉遗风,留传下来的神仙方士之说;不少古墓,如西安唐开元十一年鲜于海墓女俑,或唐代绘画,例如有《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宫乐图》等,都保留大量唐代妇女发型的形象资料。唐代的妇女发型,直接影响五代到北宋年间,此时期的特点是竞尚高,大当时的妇女利用自己以及别人剪下的头发加添在自己的头发之中,或造成各种假发来装戴。而此等发型多为贵族妇女的专利,平民百姓极其只在婚嫁才会如此打扮。
飞天宝髻
簪花髻除了将头发束成髻以外,插上发钗,发簪等也是唐代常见的发型,唐晚期,高髻更与银钗,牙梳相配,据《入蜀记》记载,蜀中少女都梳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其它如鸾凤步摇,簪梳等,亦可在敦煌晚唐石窟第9窟、第10窟以及五代第98窟中的壁画可见。
发饰
唐代发饰可分为发钗,簪,步摇簪,梳篦,宝钗等,自凡魏晋南北朝起,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至唐更盛,我们可以从古墓中的遗物,观察当时妇女的打扮。
唐代铜梳,湖南长沙纸园出土,据残物复原
江苏杨州三元路唐代窖藏出土凿花金栉高125厘米,宽145厘米,重65克,杨州市博物馆藏
唐代骨梳,河南陕县出土
上三幅图为唐代古墓遗留下来的梳,所用的材料很多,例如有动物的骨头,铜、银等金属,由图中的花纹所见,雕工精细,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技术来说,是处于当时的领先地位,而图中的几何花纹,亦是由西域传入中土。自西汉张骞通西域以来,中外商旅络绎不绝,我们可以由唐代贵族妇女常用的日常用品得知,当时流行的图案式样,是源于波斯、身毒等国,由是观之,当时唐朝的皇帝被称为天可汗(共主),仍与外来文化融合,形成新的局面。
江苏邗江蔡庄五代墓出土银钗
属于发钗的一种,隋代时作双股形,呈一长一短,目的是方便插戴于发髻,中晚唐以后,发钗渐趋简单,亦有专供装饰用途,考古学家在江苏,陕西西安,浙江长兴等地的古墓也有发现不同类型的钗,如西妻郊惠家村唐大宗二年墓出土双凤鎏金银钗长37厘米,钗头有双凤及卷草纹。上图所示为江苏邗江蔡庄出土,用模压、雕刻、剪凿等工艺而成,每式钗朵一式两件,花纹相同而方向相反,分辨左分右分插。
安徽合肥出土南唐四蝶银步摇
金镶玉步摇簪 1956年11月安徽省合肥市农学阮南唐汤氏墓出土,金镶玉步摇簪,通高19厘米,宽9厘米,安徽省博物馆藏
四蝶银步摇簪 1956年11月安徽省合肥市农学阮南唐汤氏墓出土,四蝶银步摇簪,通高19厘米,宽9厘米,安徽省博物馆
上三幅图属于步摇簪,是簪的一类,始见于五代十国,从唐代遗留下来的陕西西安书洞墓壁画,以及陕西干县李重润墓石刻中可见插步摇簪的人物图象。《杨贵妃外传》中也有对步摇的描述,书中说到当时唐玄宗命人从丽水取最上等的镇库紫磨金琢成步摇亲自给杨贵妃插上鬓上,而"云鬓花颜金步摇"是时人对杨贵妃的描写,可见此类发饰的受欢迎程度遍及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以宫中贵族,达官贵人为甚。
唐代的冠帽制度
(一)幞头
秦汉时期华夏地区身份高贵的人,男子二十而冠,戴的是冠帽,身份卑贱的人戴帻,帻本是一种包头布,用以束发。在关西秦晋一带称为络头,南楚湖 湘一带称为帕头,河北赵魏之间称为幧头,说或称之为陌头。使用时就是用一块巾布从后脑向前把发髻捆住,在前额打结,使巾布两角翘在前额作自然的装饰,这在 当时青年男子中间,认为是一种美的打扮,所以乐府诗《日出东南隅行》有“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之句。东汉以来有些有身份的人士,则用较完整的幅巾包 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将幅巾戴法加以规范化,并以皂纱为之,作为常服。《北周书武帝纪》说,“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折角巾就是将幅巾叠起一角从前额 向后包复,将两角置于脑后打结,所余一角自然垂于脑后,就像现在有些女子包头巾的包法。但在陕西三原隋孝和墓、湖南湘阴隋墓、河南安阳马家坟201号隋墓 出土的陶俑,头上所裹幅巾,有两角于脑后打结自然下垂如带状,另两角则回到顶上打成结子作装饰,这种形式就成为初期的幞头了。宋代俞琰《席上腐谈》卷上, 说:“周武帝所制(幞头)不过如今之结巾,就垂两角,初无带。”正与上述的情况相符。更进一步的幞头是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所说:“幞头一谓之四脚,及四 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幞头为什么要在四角接上带子呢,原因是先前的幞头戴在头上,顶是平而起褶的,四角接上带子,两角在脑 后打成结后自然飘垂可成为装饰,另两角反到前面攀住发髻,可以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观。武汉东湖岳家嘴隋墓出土陶俑的幞头,已可见到发髻隆起的外观。到了唐 代,社会上流行高冠峨髻的风尚,所以又在幞头内衬以巾子(一种薄而硬的帽子坯架),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幞头之下别施巾;象古冠下之帻也。”宋郭若 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巾子裹于幞头之内。”这种巾子1964年已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就是一种帽坯架,它可以决定幞头的造型,开始是平头小 样,《旧唐书舆服志》谈到唐高祖武德时期流行“平头小样巾”。以后幞头造型不断变化,武则天赐朝贵臣内高头巾子,又称为“武家诸王样”。唐中宗赐给百官 英王踣(bó箔,仆倒)样巾,式样高踣而前倾,这种式样与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赐供奉官及诸司长官 罗头巾及官样巾子,又称官样圆头巾子。这些幞头式样,在出土唐代陶俑和人物画中都可找到。如西安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寿墓壁画、咸阳底张湾贞观十六 年(公元642年)独孤开远墓出土陶俑的幞头,顶部较低矮,里面衬的可能就是平头小样巾。礼泉马寨村麟德元年(公元664年)郑仁泰墓及西安羊头镇总章元 年李爽墓出土陶俑,幞头顶部增高,似衬高头巾子。高而前踣的式样,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戴令言墓出土陶俑中可以见到。天宝年间幞头顶部像两个圆球, 该式样在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豆卢建墓出土陶俑身上也能见到。到晚唐时期,巾子造型变直变尖。至于包裹巾子的幞头,唐以前用缯绢,唐代改用黑色薄质 罗、纱,并且有专门做幞头用的薄质幞头罗、幞头纱。
幞头系在脑后的两根带子,称为幞头脚,开始称为“垂脚”或“软脚”。后来两根垂在脑后的带子加长,打结后可作装饰,称为“长脚罗幞头”。神龙 二年(公元706年)章怀太子李贤墓石椁线雕人物中有这种形象。唐神龙年间(公元705年至706年)幞头所垂两脚形状变成或圆或阔,并在周边用丝弦或铜 丝、铁丝作骨,衬以纸绢,这种幞头脚就是能够翘起的硬脚,称为翘脚幞头。到五代时,翘脚幞头广泛流行,《云麓漫钞》说“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 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团扇,焦叶之状,合把于前。伪孟蜀(公元934年至960年,后蜀)始以采漆纱为之,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 长尺余,谓之龙角。至刘汉祖(公元917年至974年,南汉)始仕晋为并州衙役,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文中开始把幞头脚改称 幞头角,这种两只长角横直平展的幞头,叫作展角幞头,展角并不固定在幞头上,可以随时装卸。
幞头起初由一块民间的包头布逐步演变成衬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的完美造型,前后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最后形成帽身端庄丰满,展角于动势中扩 大视觉空间,使虚实动静结合,于平衡中求变化,脱戴方便,华贵而又活泼的华夏民族冠帽,因此,它能历久不变,一直流行到17世纪的明末清初,才被满式冠帽 所取代。明丘浚《大学衍义补》胡寅注指出,“古者宾、祭、丧、燕、戎事,冠各有宜。纱幞既行,诸冠尽废。稽之法象,果何所侧?求之意义,果何所据?”幞头 从民间实用的包头布起步,它的流行,没有法象作什么根据,也没有什么牵强的寓意,而它在中华服饰史中存在的时间竟那么悠长,这对于发掘民族服饰文化演变的 规律,是能够从中获得启发的。
(二)进贤冠
进贤冠也是中华服饰艺术史上重要的冠式,在汉代已颇流行,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戴进贤冠,魏晋南北朝继之,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但其 形式也在变化之中,到明朝演变为梁冠。古代礼制讲进贤冠,常说它前高7寸,后高3寸,长8寸。这里的长是指帽梁的长,与前高7寸,后高3寸的帽缘相接,就 成为前高后低的斜势,形成前方突出一个锐角的斜俎形,称为"展筒"。展筒的两侧和中间是透空的。在西汉,这种冠帽只罩套在头顶的发髻上,用帽頍系于颌下以 固定之,戴上之后并不牢固。东汉时期在冠帽下面加平上帻,等于在冠下加了帽座。帻在古时本是劳动人民用来扎裹头发不使散乱所用,两端有带子可以从头上系于 颌下。秦时武士用赤帕裹头,从前额向后脑包裹时叠出一条装饰边,称为"颜题"。西汉时戴帻并不把头顶全包住,因为帻也常是空顶的。据《续汉书舆服志》记 载,公元前48年刘#93;(shì音是)当皇帝(即汉元帝),因他的额上有壮发,常戴帻以为掩护,群臣仿之。这时的帻质料和做工当然就讲究起来。到公元9年王 莽篡汉,他头顶秃发,故把软帻衬裱使之硬挺,将顶部升高作成介字形的帽"屋",这样可以把秃顶掩住,这种有介字形帽屋的帻就是"介帻"。《续汉书五行 志》说延熹年间(公元158年至166年),"京师帻颜短耳长",就是前低后高的式样。《续汉书舆服志》又说魏孝文帝(公元471年至500年)时,又 把颜题增高、颜题延长到后脑部位时再升高立起,使两边缝接处竖立成三角形尖耳状,称之为"耳",在耳的下方即帽圈的后面缝上披幅,名为"收"。东汉的进贤 冠可说是展筒与介帻结合的冠式。从出土人物雕塑和绘画资料来看,晋代的进贤冠,冠耳已急剧升高,其高度与展筒的最高点相齐,展筒外廓由原来的〓形变化成∧ 形,及至唐代,冠耳逐渐扩大并由尖角形变成圆弧形,而展筒则逐渐降低缩小,把介帻的屋与进贤冠的展筒融成一体,形成一种由颜题、帽屋及帽耳组合的新冠帽, 即唐代的平巾帻。
(三)平巾帻和武弁
平巾帻是和介帻、平上帻一个系统的首服。帻本是古时一般人裹在额头上的布。王莽时做成有硬挺的顶部,可以覆罩整个头部,接着出现了顶部呈介字 形屋顶的帻,是为介帻。此外,东汉时用一种平顶的帻作戴冠时的衬垫物,称为平巾帻。西晋末年,出现了一种前面呈半圆形平顶,后面升起呈斜坡形尖突,戴时不 能覆盖整个头顶,只能罩住发髻的小冠,就是平巾帻(也称小冠)。《宋书五行志》讲到晋末舆台所戴的平巾帻很小,而衣裳博大,成为风流时尚。《隋书炀帝 纪》说大业二年规定,隋朝武官戴平巾帻、穿袴褶《隋书礼仪志》说平巾帻就是把武弁施以笄导。河南安阳隋张盛墓出土瓷俑,手按仪刀,着〓裆甲,头戴平巾 帻,是宝贵的形象资料,可知这时武弁和平巾帻是同一种冠式。唐代的平巾帻,帻身加大,帻后部的耳升高向外扩大,从正面角度看外廓像一个元宝的剖面,它与大 袖襦、大口裤、蹲裆铠配套,脚踏高头履,仪态威严。陕西礼泉唐李贞墓、陕西咸阳唐豆卢建墓出土陶俑,均有这种冠式和服饰打扮。其后更进一步增加纹样,同时 帻身中间的方形屋消失,变为弧状,如西安唐苏思勖墓门线雕武士所戴,形式渐与进德冠相近。
(四)笼冠与貂、蝉
汉代的武弁大冠,是古代形如覆杯、前高后锐,以白鹿皮所做的弁和帻的复合体。但汉代武弁大冠不用鹿皮制作,而用很细的繐(细纱)制作,作好后 再涂以漆,内衬赤帻。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西汉墓与甘肃武威磨嘴子62号新莽墓均曾出土漆〓纱弁,这种冠式在沂南东汉画像石墓门横额上也可见到。咸阳杨家湾 西汉墓从葬坑出土的戴弁陶俑,弁下有帻,也就是武弁大冠。西汉时武官一般不戴金属的胄,而戴武弁大冠,东汉时,武士多穿甲胄而不戴武弁大冠,但出现了笼 冠,就是以一个笼状的硬壳套在帻上,从造型看,是汉代武弁大冠的发展。南北朝戴笼冠的人物,在《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北朝各石窟礼佛图、供养人像, 陶俑中都可见到。隋代的笼冠,外廓上下平齐,左右为略带外展的弧线,接近一个长方形。唐贞观(公元627年至649年)到景云(公元710年至711年) 间的笼冠,外罩呈梯形,唐笼冠造型吸收进贤冠的特点而趋华丽,渐与通天冠、梁冠中的某些装饰靠拢,最后演变为笼巾。
汉代中常侍所戴武弁大冠,有黄金珰附蝉及貂尾的装饰。晋与十六国时期的金珰附蝉,据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及甘肃敦煌前凉汜心容墓,辽宁北票北燕 冯素弗墓等处出土实物,都是在金片上镂出蝉形,再焊上金粟珠。北燕冯素弗墓出土的金蝉,蝉形与几何纹组合镂雕成一个装饰牌,蝉目用灰石珠镶嵌,背面再焊上 一片大小形状相管金片,这金片就是所谓"金珰"吧。《隋书礼仪志》引董巴《舆服志》说:"内常侍右貂、金珰、银附蝉",则隋代蝉纹应该是用银制作的。簪 貂尾的图像,在敦煌莫高窟235窟唐垂拱二年壁画,湖北郧县李欣墓壁画中均有发现,但都是将貂尾直接插在平巾帻上的,平巾帻外未罩笼冠。在笼冠上插貂尾的 形象在北魏孝昌三年宁氏石室线雕人物中也有发现。到了宋代,不再簪貂尾而用雉尾代替,元明时期改插鹏羽。
(五)鹖冠
鹖冠在战国秦汉时期已经作为武官的冠帽,在洛阳金村出土战国金银铜镜上已有骑马执剑身披甲衣,头上戴弁,弁上插双鹖尾的人物形象,西汉砖刻骑 射人物也有于武弁上插双鹖尾的。山东嘉祥武氏祠东汉画像石孔子弟子图中的子路,于平上帻上戴一种雄鸡冠,为勇士冠。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 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的记载相符。敦煌莫高窟257窟北魏的武士头戴鹖冠,鹖鸟栖于冠顶,而唐代的鹖冠陶俑,把冠耳变作两只鸟翅形,而鹖 鸟自冠前顶部作展翅俯冲的姿势,颇为华贵生动,鹖的造型似雀。冠顶饰鹰的金冠,1972年在内蒙古杭锦旗战国时期匈奴墓已有出土。
(六)通天冠与进德冠
通天冠是级位最高的冠帽,在山东嘉祥东汉武氏祠画像石刻有身份榜题的王庆忌、吴王、韩王、夏桀等人物,头上所戴都应是通天冠,其形状与汉画中 的进贤冠结构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进贤冠是前壁与帽梁接合,构成尖角。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顶端更高出一截,显得巍峨突出。学术界认为通天冠正前方 高出的这块前壁就是金博山,《隋书礼仪志》称它为"前有高山",故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金博山向前倾斜,上面饰有蝉纹。唐代的通天冠,据新疆伯兹克利石 窟盛唐壁画和敦煌石室发现的唐咸通九年刊本《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卷首画所画,其特点之一是颜题成为很规范的帽圈形。其二是整个帽身向后旋转倾斜而不是向 前倾斜。其三是冠前的金博山缩小成圭形,上饰王字或附蝉。其四是在冠上饰有珠玉装饰。其五是帽身饰有等距离的直线纹,就是通天冠的梁数《旧唐书舆服志》 说通天冠有十二首,唐王泾《大唐郊祀录》卷三说十二首是天的大数,大概是应在12个月份的数字,也就是通天冠有12根梁。《新唐书舆服志》说通天冠有 24梁,这大概是晚唐时的制度。拿唐代的通天冠与汉代的通天冠相比,则汉时古朴简陋,而唐代则变成十分华丽了。唐代通天冠的基本造型,与宋明一脉相承。进 德冠比通天冠略次,但造型也很华贵,为重臣所戴。
(一)发饰
1假髻
隋唐五代妇女盛行高髻,不仅以假发补充,而且还像汉代巾帼那样做成脱戴很方便的假髻,称为“义髻”《唐书五行志》:“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 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杨贵妃常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时人为之语曰:“义髻拖河里,黄裙逐水流。”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张雄夫 妇墓出土一件木胎外涂黑漆的义髻,其底部小孔留有金属簪的锈迹,此墓出土女俑头上髻式与此相同,上绘精致花纹。该地唐墓出土一件纸胎涂漆描花的头饰,与峨 髻相近,南京南唐二陵俑也戴此种头饰,惟没有繁缛的花纹,出土时称为纸冠,也可能为义髻之一种。此外回鹘髻也是假髻,巾子则是衬垫头发所用。
2发钗
隋代发钗作双股形,有的一股长一股短,以利方便插戴,湖南长沙隋墓曾出土银质镶玉的发钗,钗首作花朵形,名为钗朵。中晚唐以后,安插发髻的发 钗钗首花饰简单,另有专供装饰用的发钗,钗首花饰近于鬓花。晚唐适应高髻的实用出现长达30厘米至40厘米的长钗,仅江苏丹徒就出土700多件,陕西西 安、浙江长兴等地也有发现。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墓出土双凤纹鎏金银钗长37厘米,钗头有镂空的双凤及卷草纹。另有镂空穿枝菊花纹 钗,形象丰美。广州皇帝岗唐代木椁墓出土金银首饰中有花鸟钗、花穗钗、缠枝钗、圆锥钗等,用模压、雕刻、剪凿等工艺做成,每式钗朵都是一式两件,花纹相同 而方向相反,可知是左右分插的。
3簪
五代时用细金丝盘花,1956年安徽合肥西郊出土一批南唐保大年间的金首饰中,有一件双蝶花钿簪,用金丝盘成两只相向飞舞的蝴蝶,两翅满镶**琥珀。
4步摇簪
唐代贵妇簪步摇,陕西西安韦泂墓壁画,陕西乾县李重润墓石刻都有插步摇簪的人物形象。《杨妃外传》说唐玄宗叫人从丽水取最上等的镇库紫磨金, 琢成步摇亲自给杨贵妃插于鬓上。“云鬓花颜金步摇”,是唐诗人对杨贵妃的描写。安徽合肥西郊南唐保大年间墓出土1件金镶玉长28厘米的步摇,上端像双翅展 开,镶着精琢玉片花饰,其下分垂珠玉串饰。另一件长18厘米,顶端有四蝶纷飞,下垂珠玉串饰的银步摇,制作都极精致。
5梳篦和宝钗
自魏晋在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至唐更盛,这种梳篦常用金、银、玉、犀等高贵材料制作。插戴方法,在唐代绘画如张萱《捣练图》、周昉《纨扇仕 女图》及敦煌莫高窟唐代供养人壁画中均能看到。《捣练图》所画插梳方法,有单插于前额、单插于髻后、分插左右顶侧等形式。《纨扇仕女图》仕女插梳方法有单 插于额顶、在额顶上下对插两梳及对插三梳等形式。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盛唐供养人乐廷瑰夫人花梳插于右前额,旁插凤步摇簪,头顶步摇风冠。至晚唐、五代, 头上插的梳篦越来越多,有多到十来把的。榆林窟五代女供养人壁画曹议金眷属头上都插有6把梳篦,金银花钗,金钿花及珠玉项链。元稹《恨妆成》:“满头行小 梳,当面施圆靥”。王建《宫词》:“归来别施一头梳。”正说明这种插梳风尚。汉代梳多为马蹄形,唐代把造型拉长成月牙形,五代以后,梳背变成压扁的梯形, 宋仁宗时,髻高有至三尺,白角梳长一尺二寸的。隋唐五代作为头饰的梳篦常用金、银、铜制作,上饰精细的花纹,湖南长沙南门纸园冲唐墓出土铜梳已残,背上有 清晰的纹饰,作双鸟徘徊旋飞。江苏扬州三元路唐墓出土金錾花栉,高125厘米,背部半圆形,中央刻镂卷草花叶和一对飞天,其中一个吹笙,一个持拍板,四 周绕以联珠纹,镂空鱼鳞纹及缠枝梅花与蝴蝶相间,极为华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古代也不例外。虽然古代的人们不能改变头发的长度和颜色,但是凭借着他们的智慧,在那一头长发已经能弄出花来了。其中最能代表中国女性婉约秀美、雍容华贵的古典之美的,在这么多朝代里面,唐朝可以说是异常突出了。唐朝女子发型时尚界,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发型现在很多都见不到了
上面这张展示的是初唐的上梳高髻。在唐朝初期因为社会风气比较积极向上,所以他们的发髻也相当的高耸。曾有记载“唐武德中,言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绾髻、乐游髻。”
上面这张展示的是初唐时期永泰公主墓前的壁画。那么古代人的发量真的有这么多用来弄这些发髻吗?那肯定是无法满足这个要求的。所以他们就会收集自己或者别人剪下来的头发放在自己的头发当中。或者利用头发和木头做成的假髻来装戴。当时的人们把它叫做义髻,说白了,也就是今天的假发包了。
上图展示的是出土的一个义髻,叫做单刀半翻髻。据说当时的杨贵妃就非常喜爱这些义髻,经常用假的发髻作为首饰。在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唐玄宗带领大家出逃。废弃的物品洒满的地面,这里面就包括了杨贵妃的义髻。所以当时有童谣唱道: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在现在的影视作品中,杨贵妃的形象是这样子的,甚是好看啊!现在我们熟悉的玉环飞仙髻,据说就是这个杨玉环带起来的潮流。她也是研究发型的狂热爱好者,据说一天曾经换过三次发型,这要是摆在今天,也是一个妥妥的时尚教主呀。
白居易曾经在一首诗中写过“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说明了云髻就是一代当时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发型。她是取发髻做成云朵的形状而得名的。同时在。阎立本的《步辇图》中,说话的九个女子都是输梳着这样的云髻。
而我们十分熟悉的辛弃疾的《水龙吟》中的“玉簪螺髻”, 其螺髻其实也是起源于唐初的,髻形似螺壳,这个发型也与武后时崇尚佛教有关,释迦牟尼佛的别称就叫“螺髻仙人”。
上图是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石椁线刻画(螺髻)。另外一种发型半翻髻,在唐朝初期的壁画陶俑中也是很常见的,也被叫做“翻荷髻”。因为它的形状类似翻转的荷叶,从而得到这个名字,非常的优美。
上图是西安市东郊王家坟村90号墓出土(半翻髻)。另外一种是反绾髻,从两侧各引一股头发向脑后梳理,也有编理成辩的,最后由下向,上的反缩到头顶。流行于唐代初期,在后期颇为少见。
另外一种叫做双环望仙髻。把头发从正中间分开,然后再两边各自梳出形状。这种发型都是少女所用,显得非常的青春、活泼。
在盛唐时期最为流行的发型是倭坠髻。在出土的一些盛唐女陶俑中很多都是这种发型,直到现在日本妇女穿和服时候所梳的这种发型,也是沿用了唐朝的这种发型。
三角髻是民间传上元夫人所弄的一种发髻。一般会将头发分为四个部分,前额有一髻,左右两侧分别有一髻,垂于耳朵后面,脑后的头发任其下垂。这种发型呢,会在脸的两边形成明暗阴影,具有修饰脸型的作用。
到了中晚唐的时期。服饰变得越来越大和飘逸,相对应的发型也开始追究散漫的病态美。在唐德宗贞元末年,长安非常流行坠马髻。这种发型呢,是把头发挽到头顶上做成一个很大的髻。然后使它偏向一侧,形成像偶然得到的发饰,非常的活泼,自然。
因为有了这些非常繁杂华丽的高髻,所以头发上的装饰也是不可少的。据说唐玄宗每年十月幸临华清言,杨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穿着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盛开。
除簪花外,也有钗、簪、步摇、钿、栉具几大类装饰品,分别与不同发式点缀装饰,更是多变繁杂。装饰品变得越来越繁杂了,唐朝的贵妇人每天都是顶着千金出门的,这可能就是爱美的代价吧。
除了上面所说的种种发型,还有乐游髻、愁来髻、 百合髻、 蹄顺髻、 盘桓髻、变环望仙髻等种种发型,使用梳、绾、鬟、结、编、盘、叠、警、接、拧、卷种种系列手法,在常见的发型中又有种种变种、创新。
这种发式到现在大部分已经遗失了,但是从现在出土的一些陶俑壁画或者文字记载中,还是能看到当时那种时尚自信,非常美丽的风貌。也只有非常强盛繁荣的大唐盛世,才能衍生出这么多美丽的女子,生活在这边安逸的乐土之上,用一种非常精致优雅的面貌享受着人生。
楼上是民间的发髻,据《大唐新语》卷一“俗尚高髻,是宫中所化”,唐代宫廷流行高髻,
盛唐时杨贵妃喜著假髻,对以后的唐朝宫廷影响也很大,唐诗云:“假髻抛河里,黄衫逐流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了唐朝假髻实物。
下面是唐朝的高髻
古代女子发髻的名称繁多,如:凌云髻,近香髻,节晕髻,半翻髻,愁来髻等等
唐代发式有髻、鬟之分,髻为实心,鬟为空心。髻名称众多,有倭堕髻、螺髻、双螺髻、反绾髻、半翻髻(单刀半翻髻和双刀半翻髻)、惊鹄髻、双鬟望仙髻、抛家髻、乌蛮髻、盘桓髻、同心髻、交心髻、拔丛髻、回鹘髻、归顺髻、愁来髻、百合髻、长乐髻、堕马髻、闹扫状髻、乐游髻、反绾乐游髻、丛梳百叶髻、高髻、低髻、凤髻、小髻、侧髻、囚髻、偏髻、花髻(髻上插花者)、云髻、双髻、宝髻(缀以花钿、簪钗等首饰者)、平番髻、飞髻、义髻(假髻)等。鬟有:云鬟、高鬟、短鬟、低鬟、双鬟、圆鬟、同心鬟、垂鬟等。
1 钿子头
这个也是清朝满族妇女们的发髻类型之一哦,之前由于篇幅有限,所以并没有讲完呢!钿子其实是一种类似于花冠的装饰物,也算是头饰吧。在制作上,钿子是用各种铜丝或铁丝经过缠绕而制成的一种骨架,然后再在外面覆盖上绸缎、绒缎的布料。钿子在外观上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倒扣的帽子,同样的,在钿子上也可以点缀许多的珠宝和发饰,看上去极其华丽。
在清朝时期,满族的妃子们大多会在参加重要的活动时梳上这样的钿子头发髻。所以,钿子头可以算是一种和礼服相配的发髻类型了,大家在平时可是不会梳这样的发髻的哦!毕竟谁也不想在头上戴那么重的发饰嘛~
相信大家在清宫剧里也能经常看见作这样打扮的妃子们或者皇后,看上去都是非常端庄华丽的,简直气场全开呀!
2 双丫髻
这种发髻类型就比较可爱清新啦,相信各位小仙女们在小时候也都梳过这样的发髻吧!既然双丫髻看上去这么清新减龄,大家是不是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宋朝呢?的确,双丫髻就是宋朝女子们常梳的一种发髻类型哦。双丫髻的大致位置就是在头的两侧或者额头附近,一般会配合齐刘海使用,看上去格外的可爱活泼~
相信大家在古装剧里应该也能经常看见这样的发髻类型,尤其是在主角小时候或者为了体现主角懵懂的心态时,大多都会梳上这样的发髻哦!在热播的《清平乐》里面,曹皇后也曾经梳过这样的发髻哦,而且正好是宋朝!
3 双螺髻
双螺髻的外观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像两个螺壳盘在头顶的两侧。这种发髻其实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在唐朝的宫廷中还比较流行。后来,一些下层的庶民们也开始梳这样的发髻,双螺髻也就慢慢的流传了下来,甚至在宋朝和元朝时期都还流行这样的发髻哦!
大家在看古装剧的时候,是不是也发现这样的双螺髻出镜概率特别高呢?两边对称的双螺髻往往能衬得女子十分可爱温婉,确实是女孩子们都会比较喜欢的一种发髻类型呢!大家在看《陆贞传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陆贞也梳过这样的双螺髻呢?
其实在《仙剑奇侠传三》里面,龙葵小可爱的发型也算的上是双螺髻呢!
隋唐时代国家强盛,文化发达,风气开放,隋唐仕女们是美艳的、充满自信的,发型、发饰也是千变万化,就象坦荡无羁的女儿的心,尽所能想到的一切可能来梳发、饰发,发型喜欢高大,发饰喜欢繁丽,抒发自己的追求,自己关于爱情、春天和天堂的幸福梦想,还有难以言说的一丝丝惆怅。所以有无数样式的发髻,无数神仙瑞兽、奇花异草的花样,奇光闪烁的珠宝,装点在发髻上。这是元气充沛的年代,令无数后代的妇女艳羡。 %A82{
j:<E=[Kl
)j6S<mn
;y HA }
隋炀帝时,后宫中多奢华的装饰,宫女梳有九贞髻、侧髻,还有坐愁髻,徐士俊《十髻谣》说它是:“江北花容,江南花歇;发薄难梳,愁多易结。”似是多个结状的发髻,反映了哀愁的姿态。 4jG@ #
YJ3970c/M
T( ;BEyc
Uit@
《髻鬟品》记述“炀帝宫有迎唐八鬟髻、又梳翻荷髻。”前者指发髻上有八鬟,翻荷髻则指一种卷曲的发髻,形如翻开的两瓣荷叶,唐代还有,西安市郊一件隋代女俑头上就是这种髻。 o<C~67o_
=3 -G
_k ~bH\(
;Vp&f%u+v
唐代妇女的发髻则更多。既继承了前代的高髻、灵蛇髻、盘桓髻、云髻、鬟髻、蝉鬓等,也创制了不少发髻式样。她们喜欢拥有丰满的身材,也以头发浓密、发髻高耸为美。这样的风气,连唐高祖李渊也感到奇怪,《旧唐书令狐德芬传》记载他曾向令狐德芬询问“妇人髻竞为高大,何也?”令狐认为人的头部最重要,把发髻梳得高大也有道理。后来皇帝也曾下令禁止高髻,如文宗时下令“禁高髻、险妆、去眉、开额”等,高髻流行却仍然如故。著名的周昉绘《簪花仕女图》上,几名穿纱衣的仕女都是梳着高髻,唐代叫做峨髻,高可达一尺以上,尽显女郎们的雍容华贵。 hP 9+|am%
JNMZn/
NEJ Nu_Z
:T'"%_d5
也有把椎状髻前倾在额前的,如唐代李宪墓的一幅壁画上就有,以红帛带系结。也有绾在脑后的,随意变化。如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五代《千手千眼观音图》上的一位女供养人,梳一个挽在脑后的椎髻,配插花钿、花叶形钗、白角梳,左右各插两搏鬓,显得更加华丽。 yq;gBIiZ
:L\@+}{(c
a&y%|Gs^f
g{a_{P
唐代有半翻髻,《髻鬟品》说:“高祖宫中有半翻髻。”是把头发梳向上、再倒卷下来的高髻,如长安县南里王村的唐代壁画就是,很有高耸俊伟的气概(图十一)。梳理时是把头发集在头顶,用帛带束住发束,再朝前或朝后翻绾,有的还梳成双髻后翻之形,又叫双刀半翻髻。头发很长的女子,则梳半翻髻后把余发长长地垂挂在脑后。还有交心髻,《杨太真外传》记载唐玄宗梦见了一位龙女,请她演奏音乐,龙女是“容貌艳异,梳交心髻,大袖宽衣。”这交心髻的梳法是把发分为两股,交叉盘绕而成。如永泰公主墓壁画的一位侍女就是梳交心髻。 E@[`y:P
L TO1LAac
~BZA_w"`1
~Jq<FVK
上元夫人梳的三角髻,在唐代也很流行,李宪墓壁画中有一位女官,呈侧面姿态,可见到她头梳三角髻,背后有余发散垂,用帛带系着。李贤墓壁画上的女官就也有梳高耸的三角髻,但是发髻式样微有扭转。敦煌出土的绢画中也有菩萨梳三角髻,再用珠宝围饰。(图十三)也有一种三角髻,类似于宋代苏汉臣的《冬日婴戏图》的女孩子梳的发型,额前垂一髻,耳边垂两髻。 r0S"}<8O
vsES`
ea7v:#O[S
oYqlN6n,=6
唐代仕女也吸收少数民族文化,装饰自己的发髻。如回鹘髻,是受回鹘族(今天维吾尔族的前身)妇女的影响。《新五代史回鹘传》说:“妇人总发为髻,高五六寸,以红绢囊之,既嫁,则加毡帽。”李贤墓壁画《观鸟扑蝉图》中的两位宫女,头上梳的正是回鹘髻的模样。李宪墓中的女陶俑,也有梳两个高耸的圆髻、下以缯束的,似乎是变形的回鹘髻。 bCE[oi6hb
=DF7l<&km
#PtV=Ee1
wRUpQ~=B2
高而尖的乌蛮髻,是唐代仕女吸收南方少数民族妇女发型创造的,即古代羌人梳的椎髻之类,后来传入中原,经过改造而成乌蛮髻。《苗俗纪闻》说:“妇人髻高一尺,膏以脂,光可鉴人,婀娜及额,累叠而锐,倘所谓乌蛮耶。”《太平广记》记载唐代英姿飒爽的女侠红线,“梳乌蛮髻,贯金凤钗。”乌蛮髻高而尖锐如剑,比较利落,符合红线作为剑侠的性格。再插上一只金凤钗,却别具女儿家的娇媚 G~^Pkl3%T
##yi^;3Y
v>0xHQD<M
eK3J9 ;X
有一种发髻,把头发聚在脑后、梳理成一个锥形髻再搭在额前,两鬓抱面,显得特别俏丽。今人也有叫它乌蛮髻的,又有叫它心字形髻的。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的两件少女唐三彩俑就梳这类髻,和少女的身份是相称的。它或就是同心髻,借以表现美好的愿望,《十髻谣》中有说同心髻:“桃叶连根,发亦如是。苏小西陵,歌声相似。”引用晋代王献之和爱姬桃叶相亲相爱,还有西泠湖畔的女郎苏小小追求爱情这两个典故,述说同心髻的含义。 !yg$e`
Q{mls
0 UlaB sv
0nA17^W
唐代妇女为了使发髻更加高大,还制造了假发髻,叫做义髻。这是由汉代的帼发展而来,用木或纸制作的,用时往头上一戴就行。 据《杨太真外传》说,杨贵妃就好戴这种义髻,“常以假髻为首饰。” 如安西都护府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一顶糊纸、加以彩漆绘画的假髻,类似于峨髻。阿斯塔那张雄墓出土一顶类似半翻髻的假髻,以木为骨、外加黑漆,再绘画白色忍冬花纹,底部有小孔,孔内还有铜锈,显然是张雄的妻子生前使用的,以铜钗固定。陕西长安的韦顼墓石椁上就有戴假髻的女子形象。有种闹扫妆髻,是随意盘绕而成,再加各式首饰。 1>l {c
[YJP
hIPDJ1a
"hpK8vQ
丛髻是把许多小发髻满头装饰,类似于扫闹妆髻。王谠《唐语林》说:“唐末妇人梳髻,谓‘拔丛’。以乱发为胎,垂障于目。”诗人王建的《宫词》说:“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须。”这种髻丛丛叠起,又重重簪插金玉的华丽光彩。这不是春日里的花丛,这是灵巧的女儿头上盛开的花瓣,是女儿的心花怒放。(唐代佚名《内人双陆图》梳的就是)
据唐段成式《髻环品》载,唐玄宗时宫中盛行双环望仙髻。三好的发髻与右图西安李爽墓出土的仕女像相似,将头发分为两股,用丝绦束缚成环形,高耸于头顶或头之两侧,有瞻然望仙之状。 vZhN% DfY
My,ki:Vg6
透额罗髻 9OiF-:n
y9pQ1H<F;
透额罗为一种用于束发的轻纱名称,据传是源于唐玄宗标新立异,对宫女发式的改良。钟雪霞将头发束成高髻,左右以团发辅助,两侧饰以珠花。与右侧的仕女发式异曲同工。 H2E!A2\m
"'^#I_Mf
堕马髻 O}Fp\"
Beiz2-}a
坠马髻出现于魏晋,流行于唐天宝、贞元时,不同时代微有变化,但其基本特点,偏侧和倒垂的形态未变。何惠妃高髻右偏,将坠未坠,但不及右图的出土仕女像偏得厉害,有九成相似。 ) $#ov-]
mxGa\{D# y
王贵妃的唐代妇人高髻插梳发式 >e>Q'g{
h<I:[oZ
百合髻 ~+q$TV
:G9}VrU
半翻发髻 z"Gk K T
I} kx;!b
朝天髻 dSS_^E[{
'2WYbcU
单刀髻 QG4#E$ c
z5=&qo|f9l
单刀髻 f]h99T
pV=X
回讫椎髻 "oF$7D!
Y 'Yoc
回讫椎髻 MV-fDqA(
PxM]3Aoa
警鹄髻 ;4z6="<Y
((SN We
盘恒髻 $Njvr7
exiCy 1[+
双环灵蛇髻 </>;PnzE
W~$YKBW
双髻 p o}Jwx!
; dPyhR
双髻 |bkgh
[]7l]XK
赞花髻 w^s|YF=c
02g}}{be8
赞花髻 Vahfz8~w/
`PXSQf
椎髻
[ 此帖被夏日祭在2009-11-26 20:0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