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帮助解答!

历史题!帮助解答!,第1张

文成公主入吐蕃后与松赞干布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松赞干布还为文成公主修建一座华丽的王宫,就是今天布达拉宫的前身。文成公主和随从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过去吐蕃没有文字,受文成公主的影响,松赞干布下令创造文字,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40多年。

隋唐之际,即公元七世纪前期,吐蕃族出现了一位杰出领袖名叫弃宗弄赞,西藏的佛教史则称之为松赞干布,后来的历史文献均用此名。他年纪很轻就当了赞普,性格骁勇,足智多谋,勇敢善战,带领他的部下,用武力征服青藏高原的许多部落,连实力与之相等的羊同国(有大小二羊同国)也俯首归顺,其余较小的部落无不影从,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成为青藏高原各部落的霸主,以逻些(今拉萨)为首都。那时内地正是唐太宗贞观时期,声威远震,万国朝宗。而松赞干布又素慕唐朝的文化,景仰唐朝的文明,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派遣首批使者来到长安,唐朝亦遣冯德遐回访吐蕃,成为汉藏民族友好关系的开端。此后,松赞干布多次遣使来长安朝贡,欲效吐谷浑及突厥之先例,娶唐朝公主为妻,唐太宗没有允许。使者回到吐蕃谎称:“初到长安,唐朝十分优待,允许通婚。正好碰上吐谷浑国王入朝,在唐太宗面前离间我们的关系,遂罢通婚之议。”松赞干布闻之甚怒,与羊同等部落连合出兵,攻击吐谷浑。吐谷浑招架不住逃至青海。吐蕃攻击党项及白兰两个部落之后,屯兵20万于松州(今四川松潘县)之西,遣使送金银币帛至长安,声称是娶公主的聘礼。由使者传话威胁说:“若大国不嫁公主,当即进攻内地。”这种以重兵逼嫁,胁迫成婚的无礼要求,自然遭到唐太宗的反对。不久,松赞干布果然率兵进攻了松州。唐太宗当即遣吏部尚书侯君集率兵5万分四路合击,斩首干余级,松赞干布大败,引兵遁逃,遣使谢罪,复求婚约,唐太宗这次才答应通婚的要求。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遣他的大相(职同宰相)禄东赞送上黄金5000两,珠宝数百件到长安聘婚,唐太宗答应将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相传唐太宗在答应之前曾经“五难婚使”。五件难事之一就是要使者认出百匹母马与百匹驹马的母子关系。这意味深长的难题含意婚使心领神会,即汉藏两族通过公主出嫁要建立永久的母子亲情。据说禄东赞运用吐蕃人丰富的牧畜经验,将母马和驹马分别圈起来,并暂时断绝驹马的饮水和草料,过了一两天之后,把母马与驹马同时放出马厩,顿时出现了母觅子,子寻母,母子偎倚一起的动人景象。禄东赞就这样地一一解决了五个难题,唐太宗十分高兴,允许他立即迎娶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对文成公主出嫁西藏之事十分重视,不仅为她准备了很多妆奁,其中包括诗文、经史、农事、医药、天文、历法等书籍,还有谷物、蔬菜、果木种子以及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除此之外,还带去了各种技术工匠和一支宫廷乐队。当时唐朝盛行佛教,文成公主是一虔诚佛教信仰者,所以还带去了一尊佛像。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率领侍从和卫队从拉萨前往柏海(今青海的鄂陵湖和札陵湖区域)等待,然后再到河源(今青海兴海县一带)迎接。松赞干布拜见李道宗,恭谨地奉行子侄之礼,不断叹服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之间均表现出一种愧沮之色。与公主回到拉萨之后,举行了盛大婚礼。松赞干布对自己能娶文成公主为妻十分高兴,他说:“我的父祖辈没有一个人能和上国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为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在公主到达西藏之后,命人仿照唐朝建筑模式修造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给她住,真可谓是“金屋藏娇”。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西藏,和松赞干布同心协力发展吐蕃的经济和文化。当时藏族没有文字,记事用绳子打结或以木刻划记号来表示。在文成公主的主张下,松赞干布派人进行专门研究,创造了30个藏文字母和拼音造句文法,结束了藏人无文字的历史,从此汉文书籍可以译成藏文,对藏族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西藏过去无完整的历法,以麦收的季节(约为夏历三月)作为一年的开始。文成公主入藏后推行夏历制,大大便利了藏族历史文化的纪年和著录。文成公主带去的宫廷乐队,丰富和繁荣了藏族的民间音乐、提高了藏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她带去的许多工匠使藏人深得其利,从此藏民掌握了汉族的先进工艺技术,推广了汉族的农业生产工具,大大发展了藏族的农业生产力。文成公主带去的各种植物种子,也在西藏土地上生根、开花、结实,改变了藏民的食品结构,丰富了藏民的食物品种。文成公主信佛,松赞干布在她的影响下,大力提倡佛教,还特地在拉萨修了大昭寺,这对西藏人的精神生活影响之大,的确难以估量。在文成公主的倡导下,松赞干布不断派人到长安留学,学习汉族优秀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还聘请汉人到西藏掌握文书,传授知识。此后唐朝又不断送去蚕种,帮助发展养蚕事业。送去酒曲,派人帮助发展酿酒事业。还有碾磨、造纸、造墨等等,也派专人传授。文成公主本人还亲自传授了刺绣、纺织的技术。松赞干布本人对文成公主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在她入藏之前,藏人喜欢用一种矿物赭石的色彩涂面,公主讨厌这种化妆品,使人面目可憎,松赞干布马上下令全国禁止使用赭石涂面。公主喜穿汉族轻质的纨绮服装,松赞干布也就脱掉传统的藏民皮褥毡裘,身着丝绸服饰,真是做到了妇唱夫随啊!

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汉族和藏族的往来,发展藏族的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藏族人民至今在布达拉宫里还安置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塑像,还保留了二人结婚时的洞房遗址,西藏民间还广泛流传歌颂文成公主的民歌,歌颂她给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湖泵动式榴弹发射器

中国湖(英语:China Lake Model;全称:中国湖泵动式榴弹发射器,英语:China Lake Pump-Action Grenade Launcher)是一种由美国军队特别项目部之一的中国湖海军武器中心于1968年开发和生产的手提型泵动式连发型榴弹发射器,并且向海豹部队提供这款武器,发射40 × 46毫米低速榴弹。

由于美国海军海豹部队不满意M79和XM148的单发式设计,而连发式设计的T148E1榴弹发射器的设计并不可靠,所以他们向中国湖武器工程师提出了新武器的要求。海豹部队感到高兴和满意的是,由中国湖所产生的泵动式榴弹发射器,和霰弹枪相近的枪管下方的管式弹仓可以装填3 发40 × 46毫米低速榴弹,如果加上膛室内部装填的1 发榴弹,此武器在需要重新装填以前可以迅速地发射4 发榴弹。事实上,在经验丰富的射手使用时,可以在第1 发落地(并且爆炸)以前瞄准并且发射4 发榴弹。此榴弹发射器在大小而言是非常轻,因为大部分零件都是由铝所制成。实际上这款武器在空枪时比起M79空枪的重量还要少1—1⁄2 磅。装填了4 发8 盎司(023 公斤)后,这款4 发的武器的重量也只是比单发的M79多1⁄2 磅。尽管拥有火力上的优势,它确实并有其设计的限制,因为它不能可靠地装填并且发射更多特别种类和形状的40毫米榴弹。

这款泵动式榴弹发射器的特色是类似于M79的机械立式标尺。标尺折叠时的前方装有一个固定的方形缺口式设计的照门。无论标尺折叠与否,后方的方形缺口式照门可以固定或调整(从75—375 米(8202—4101 码),每一行增加25 米(2734 码))。

虽然表面上只有海豹部队使用,并有少数被美国海军陆战队侦察部队和美国陆军第五特种部队小组所使用。由于来源不同,这款武器未知生产了多少枝。某个声称一共是20至30 枝的。然而,根据另一个来源,却只有16 枝的。[1]而原来最高的接收数目是50 枝,但它有可能永远不会被制成一个实际使用的武器。[2]由于当时这款武器是以一个临时地装备特殊作战部队,这不是正式通过,也没有正式的命名。它有时被称为“中国湖NATIC”(英语:The China Lake NATIC)或错误地称为“EX-41”。EX-41是一种建立在1980年代中期的武器设计概念,建基于早期型的中国湖泵动式40 毫米榴弹发射器。EX-41的原型是在中国湖榴弹发射器生产了二十年以后才制作的。中国湖NATIC的命名本身也是错误的,因为武器是从来就不知道其命名为什么。

目前至少有2 枝榴弹发射器是在博物馆展出。其中一枝,编号为4,是在佛罗里达州匹尔斯堡的水下爆破队/海豹部队博物馆内;而另一枝,编号为13,是在越南的战争遗迹博物馆内。

为了尽力地改进这种武器,在1992年开始,专业的军用枪械类武器作家塞缪尔·“达奇”·希伦堡(英语:Samuel "Dutch" Hillenburg)与主机械师布莱恩·大众(英语:Brian Fauci)开始合作起来。直到2003年,他们取得了突破,并能说服同样是作家和枪械爱好者的卡普登·蒙蒂·门登霍尔(英语:Captain Monty Mendenhall)来资助他们的研究工作。到了2004年,他们有这款武器机构的原型,并且创立了三叉戟企业有限公司(英语:Trident Enterprises Ltd),并继续他们对产品改进的项目。后来,布莱恩·大众为美国商业上的生产商市场提供的这些数量有限原型,并命名为终极M79(英语:Ultimate M79);这种武器使用枪管下方的4 发管式弹仓供弹,并且标志为管状备用枪(英语:Canal Side Guns)。根据美国法律和美国烟酒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英语:Bureau of Alcohol, Tobacco, Firearms and Explosives,简称:ATF)条例,终极M79被视为是一枝“毁灭性武器”(英语:Destructive device),并且通过位于宾夕法尼亚州里奇伯勒的国际装备服务公司(英语:Armament Services International Inc)出售。

2007年6月,他们正在有限量的生产,并准备向军用市场推出这款武器。当时,他们正与Airtronic USA进行了磋商(目前为美国政府生产M203的公司),以获得向军队生产和销售的许可。

2007年7月,Airtronic USA宣布,他们正在让这款武器进入大量生产,并且预定在初期向美国军队500 个部队提供这款武器。该公告在关于流行的军事技术节目现代武器(英语:Weaponology)的其中一集的录音之中播出。截至2009年,Airtronic USA将开始生产改进型的NATIC发射器,主要的改进就是在原来的型号装上MIL-STD-1913战术导轨、手枪握把和M4卡宾枪的伸缩式枪托。

然而,2009年10月,美国公司已取消了生产任何中国湖泵动式榴弹发射器改进型的合同。

世间事,当年看都是必然,回头看全是偶然。

把时间倒回到1972年,年轻的导演吴思远正在街上逛街,看到一个小子在街上打架身手很是了得,问明情况才知道,这小子三次参加全港搏击比赛,两获冠军、一次亚军。更了不得的是他还曾街头独斗10多名持械匪徒不败,是真正的少年英雄。

当年正是港产武侠片开始崛起的时候,好极了,正好带着他进入演艺圈拍片,后来这小子打出名堂,和李小龙、狄龙、成龙等并称四小龙,他就是梁小龙。

也是这一年,另一个小子报名加入邵氏的**电视艺员训练班学习。

他12岁习武,师从叶问,擅咏春,是李小龙的师弟,后来又学了洪拳和空手道,其形象近似当年正当红的姜大卫狄龙,属于标准的正小生。

形象好身手好,进入邵氏第二年,吴思远就让他上了《饿虎狂龙》,初次拍**他就展现出不俗演技,当年《华侨日报》更是夸他:“身手是力与美的结合,既够劲又潇洒”。他就是黄元申。

时也命也,距离他们凭一部剧响彻中国,还要等8年,他们要用这8年,积累足够的资格,从而在8年后,在剧中站稳主角的位置。

1980年,时候到了,当年正是无线和亚视前身丽的收视大战如火如荼的时代,为了打垮亚视,无线一口气挖走了亚视最核心的编导,其中包括未来将成大器的程小东,无线还向金庸先生买了版权,开始启动一系列武侠剧拍摄,丽的如临大敌,只能临时启用一批年轻编导,迎战无线。

当年丽的也想拍武侠剧,但金庸的版权已经被无线买了,古龙的版权也在邵氏手里,怎么办呢?

正在头疼的时候,一位年轻编导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买什么版权,我们自己原创一个故事不就行了。高层说那拍个什么故事呢?年轻编导说,不如拍霍元甲。这位年轻编导就是徐小明。

正是从这个当年在丽的高层眼中荒谬绝伦的创意开始,一场港产武侠剧的风暴开始酝酿。在此之前,所有的港产武侠剧讲的都是个人恩怨,江湖儿女,没有人想到武侠类型,竟然还能和家国联系在一起,其中也包括那几年拍了不少武侠剧的黄元申和梁小龙。

谁能想到,他们终将凭借一对正气师徒的角色,让自己的名字响彻华夏的每一个角落,并最终让饰演的角色成为大侠的代表。这部剧就是《霍元甲》。

剧集在中国香港开播两年后,广东台向央视要剧,央视把这部剧给了广东台,广东台迅速编辑排播。

然后在1983年的剧集播出的每个夜晚,许多家庭全家老小会集体带上板凳,到有电视的人家或者露天去等待剧集主题曲响起——“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一直到30多年后的2020年央视春晚,成龙还会再次唱响这首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

那时的黄元申梁小龙当然不会知道,这部将轰动一时万人空巷的电视剧,将会彻底改变他们两人的命运,也将影响很多人的命运。

现在的观众很难想象,《霍元甲》原本是一部清装剧。而令剧集变成现在观众看到的样子的,则是黄元申一个任性的决定。

霍元甲的故事最初出现于 “平江不肖生”向恺然的《近代侠义英雄传》中,他第一个将霍元甲的故事写成传奇小说。

1972年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中,倪匡又虚构了霍元甲的弟子陈真。

徐小明决定将真实 历史 和演义故事结合在一起,再结合陈真的形象,拍摄《霍元甲》,但在一开始,并没有“霍元甲”三部曲的计划。

毕竟丽的连一部都不想投拍。

因为在1972年李小龙的《精武门》之后,再没有一部民国题材的功夫片大卖过,能卖钱的全部都是古装武侠片。何况上一部以霍元甲为原型的**《迷踪霍元甲》票房彻底扑街,再拍不是找死?

但徐小明并不认同这个说法,他认为《迷踪霍元甲》没人看,绝对不是霍元甲的故事不吸引观众,而是拍法错了,霍元甲生平最厉害的根本不是武功,而是武术家难得的爱国情怀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拍来拍去都是打功夫老一套当然会失败了。

他要拍,就要拍一部壮怀激烈的有情节有人物有情怀的作品。

丽的高层还是觉得徐小明在画大饼,但必须感谢无线帮忙,把丽的能拍的导演几乎挖光了,除了拍过《大地恩情》的徐小明,丽的手上的确已经没有能打的牌。

就这样,高层妥协了。

搞定了高层,徐小明立刻马不停蹄开始筹拍,他心中霍元甲的人选只有一个——黄元申。

当年黄元申已经凭《少年黄飞鸿》等片成为人气小生,但徐小明找他也不全是因为他的人气,而是看中他身上那股豪迈与儒雅兼具的气质,这简直是扮演霍元甲的完美人选。

但黄元申的人生其实和霍元甲毫不沾边,他祖籍重庆,1948年生于上海,后随父母移居中国香港,住在九龙调景岭,也就是传说中穷人住的九龙城寨。

当年他家里有5个弟妹,黄元申是大哥,活脱脱就是一部《乔家的儿女》,为了养家,他打过很多份工,甚至曾自嘲说:都说七十二行,我已经做到七十三行了!

或许是苦日子磨砺出黄元申忠义节孝的个人气质,无形中与霍元甲的角色完美适配了,但黄元申一开始并不愿接戏。

因为徐小明原本的规划是拍一部辫子戏,霍元甲的发型是前面全部剃光,后面留一根辫子,可是急着赚钱养家的黄元申不想剃掉头发,就婉言拒绝了徐小明的邀请。

但徐小明铁了心要黄元申演霍元甲,最后心一横,不剪就不剪,直接大笔一挥,把清装戏变成了民国戏。

正是这个决定,既成就了后来经典的短发霍元甲,也歪打正着让剧集跳出了当时过于泛滥的清代戏的窠臼,离成功更近了。

为了让故事更好看,徐小明还虚构了霍元甲在剧中和俄国大力士打斗的场景,实际上虽然 历史 上霍元甲两次接到外国武师的公开战书,但一次都没真打过。

第一位挑战者是来中国混吃混喝的,一听霍元甲真的武功了得,直接被吓跑了。第二位多少会点功夫,但和霍元甲谈不拢对战规则,也溜号了。原本霍元甲真正的对决会发生在与一位日本武师之间,可他却在决斗前被日本人下毒不幸去世了(并非虚构,后来媒体报道证实了影视剧的猜想)。

但徐小明将这些原本就很传奇的 历史 故事都改编得更加戏剧化了,而这一版故事,也成为后来郑伊健、李连杰、赵文卓等多版霍元甲故事的蓝本。

有了霍元甲,徐小明又虚构了女主角赵倩男,找来的女主角是凭借《神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大热的新晋女神米雪

当年有个武师出身的新功夫演员正在疯狂地追求米雪,名叫陈港生,后来演**,**公司觉得名字不够响,为他改名——成龙。

据成龙自己透露,他苦追了米雪8年后,她才终于同意在一起。

不过刚把米雪追到手的成龙,被邀约前往好莱坞拍摄**《杀手壕》。有一次去海滩玩轮滑时,不小心撞到了又一个女神——邓丽君。

转眼之间,新人就换了旧人。 真是应了周董歌里的那句词: “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不过这都是后话,拍霍元甲时的米雪,正是拼事业的时候,形象气质俱佳。

徐小明又找来从中国香港首位职业骑师转战影视圈的董骠,饰演霍元甲他爹,阵容基本就配齐了。

但仿佛命中注定,另一位重要主演,自己送上门了。

当年梁小龙刚好受到好友邀约,到《霍元甲》的片场探班,听说拍的讲大侠的功夫片,一下来了劲,在片场就说自己很有档期,能不能让导演赏脸安排个小配角过过瘾。

这句话传到了徐小明耳里,他立马跟演陈真的演员说了抱歉,然后把剧里敢爱敢恨,穿着学生装打功夫的陈真改由梁小龙主演,

所以若非那位梁小龙好友邀约他来探班,后来观众看到的陈真,大概率就是另一个演员,那还会不会有陈真这个角色的大火,以及后面的衍生三部曲呢?

经典背后的传奇故事,总是偶然地如此玄妙。

不过,一切了不起的抱负,都需要时间酝酿。 那些灿烂的美梦,都要等一个契机。

《霍元甲》的成功,在于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

人和首先是徐小明,当年徐小明认为,一部真正好的武侠剧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有血有肉,重情重义的英雄,而不是整天喊打喊杀的莽夫。

现在回头看来,由徐小明主导创作的这部剧绝对是一部超前的作品,如今国产剧强调的多类型融合,根本是徐小明当年玩剩下的。

剧集开场霍元甲文弱书生会盖世武功,是典型的TVB反转大戏,陈真真假拜师是悬疑戏,日本女间谍潜入是谍战戏,后来日本女间谍爱上了中国侠客又有了爱情戏元素,霍元甲被害后,又加入了陈真最后的复仇戏。

堪称爆点、爽点、燃点兼具。

但除了徐小明厉害,一个重要的天时是港产功夫类型开始崛起,大量武术人才进入影视行业,所以剧集邀请到了袁仁祥担任武术指导,加上黄元申和梁小龙都是一身真功夫,虽然当年的动作场面还不乏套招,但两位男主演的动作都是标准武术家的风采,所有动作独立完成,根本不需要替身,况且替身能比他们打得好吗?

如今再看梁小龙在剧中展现的腿法,黄元申硬桥硬马的功夫,依旧感到酣畅淋漓。

而在功夫和商业元素之外,徐小明最成功的还是为剧集注入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剧中霍元甲和陈真的成长,也都与家国情怀联系在一起,最终两人都跳出了传统武侠剧主角报仇雪恨成功之类的窠臼,成为了侠之大者。

加上黄元申无论形象,气质,武打动作等方面都彻底演出了"霍元甲"一代爱国武术家的风范,剧集想不爆已经不可能了。

但徐小明又在火上添了一把柴——那就是找到了黎小田和“词坛圣手”卢国沾创作主题曲。

要求很复杂,必须要带有唤醒国人的同时还要有抵御外敌的感情在里面,这个远远超过了当年武侠主题曲常规创作的要求提出来,反倒激发出了黎小田和卢国沾的创作天才。

后来徐小明听到黎小田创作的大气磅礴的曲子已经满意不已,看到卢国沾第一句歌词就更炸裂了,这句歌词你们都会——就是“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如果说剧集的巨大创作能量已经足够创造一部爆款,那么再加上这首震撼人心的主题曲,剧集在内地放映时的成功,已经不再能以爆款来形容。

据说《霍元甲》第一次在广州播放,当时广州街头都没人了,全都跑回去看《霍元甲》去了。

剧集不但火遍大江南北,而且在大江南北都创造了万人空巷,这样的轰动场面,这届年轻人不可能有机会碰到了。

剧集大获成功后,根本不用徐小明再据理力争,丽的高层已经催着他趁热打铁拍续集,徐小明顺势推出了《陈真》、《霍东阁》。由梁小龙主演的《陈真》继续创造了收视神话,不过钱小豪主演的《霍东阁》就差了一大截。

剧集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功夫武侠文化热潮,更无形中促进了粤语的普及和粤语歌在内地的流行。

而黄元申则一度成为了“侠义”的代名词,当年农村有电视的家庭还不多,只要《霍元甲》一播出,人们就打着手电筒,带着小凳子,跑去十几里外的地方围坐在一起看剧,每次看到霍元甲痛打反派的时候,男女老少一齐拍手叫好,孩子们现场就舞起霍元甲的迷踪拳。

梁小龙也成为最火的武打明星。

由于剧集太受欢迎,《万里长城永不倒》还被更名的亚视定为台歌,并由吕念祖唱上了春晚。

可是人间万物,总不可能一直在巅峰,太早达到巅峰的,也可能为日后的命运,埋下重重伏笔。

因为这部剧迅速达到事业巅峰的主角们,悲欣交集的人生故事,这才真正开始。

当年的黄元申梁小龙米雪,当真是鲜花着锦,但也是烈火烹油。

凭借黄元申当年的声势,只要假以时日,他也完全有机会也成为像成龙、李连杰一样的功夫巨星。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已经有了家室的他却突然在1989年宣布退出影视圈,不仅推掉10多部影视片约,还于同年遁入空门,成为圣一法师的弟子,法号衍申,在中国香港大屿山宝林禅寺修行。

正处于事业巅峰的黄元申忽然落发为僧,也由此成为港娱一大未解之谜。

坊间最著名的猜测,就是被当年的八卦港媒极力渲染的为情所困说。

因为1989年,赵雅芝前夫黄汉伟找到一个媒体朋友,哭诉这几年自己的境遇。提到他当年捡到了一封黄元申写给赵雅芝的信。

结果第二天这一切就都出现在港媒上。

人们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黄元申因为迷恋赵雅芝”,为了不让赵雅芝难做而遁入空门。

但这个说法可以说漏洞百出,首先当年赵雅芝已经再婚了,其次就算黄元申为了保护赵雅芝,忽然遁入空门不是进一步让事情闹得满城风雨?

事实上更靠谱的还是媒体的另一种推测,即他在1984年主演《边城龙虎斗》,认识了对佛法有一定见解的林国雄,之后的几年里,他已经经常和林国雄待在一起,去庙里带发修行,还带着妻儿一起食素。

谈起为什么出家的时候,黄元申自己说的是:“出家全是佛缘所定。在剃度前我早已倦怠世相,厌弃虚荣,后逐渐染濡佛法,感到心中豁然开朗,令我充实平静,遂萌发了出家皈依佛祖的决心。”

如果没有出演霍元甲,事业没那么快抵达高峰,黄元申会这么快倦怠世相吗?

无法考证了,但当年有人主动皈依佛门,也有人被动了却部分尘缘。

仿佛宿命一般,同在80年代的尾声,梁小龙也因为一些原因在中国香港接不到戏了,被迫暂时退出了 娱乐 圈。

90年代,他来到内地做生意,与东北女孩宋骧结缘,两人1995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对儿女。

至于从《霍元甲》中获益相对较少的米雪,则在这部戏后不久等到了成龙的分手。

成龙后来回忆这段感情,仍然觉得自己对米雪有所亏欠。

但若非如此,米雪也就不会遇到她的一生挚爱尹志强。

不过要说演完《霍元甲》后人生故事最像一出戏的,还是饰演陆大安的杨家安。

陆大安在剧中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虽是霍元甲的徒弟,却是标准的战五渣。

不过以如此身手,这个角色却一直挺过了这个系列三部曲的最后。

但杨家安本人却没角色这么好的运气,他80年代后期淡出影视圈经商。

2002年11月30日中国香港中环陆羽茶室发生一起命案,商人林汉烈被职业杀手射杀。

不久买凶者和行凶者共8人都在深圳被捕,杨家安正是主谋之一。

后来杨家安被判处无期徒刑,据说因表现良好,曾获得减刑2次,但至今仍在狱中。

王安忆在《长恨歌》里怎么说来着? “时间最具腐蚀力,那夺目的荣耀,终会成过眼云烟,留不住的风景。”

人生,不过是聚散。

2006年,米雪曾组织《霍元甲》剧组重聚,剧组的人几乎都来齐了,唯独缺少了“霍元甲”黄元申。

但而是这次聚会米雪曝出消息:“黄元申在2005年就已经还俗了,现在居住于美国”。

黄元申已经告别红尘,但还有人在红尘打拼。

梁小龙2001年曾复出拍过《陈真后传》,依旧演陈真,同剧还有陈宝国、何晴等知名演员,可惜时势已经过去,加上剧集质量平平,并没有任何风浪。

直到2004年,梁小龙才凭借《功夫》里的“火云邪神”真正重回观众视野,但梁小龙在《越光宝盒》等少数院线**登场后,就从此混迹于网络**,往日的声名,终成消耗品。

至于米雪,与男友经历26年的爱情长跑,感情一直十分稳定,可惜尹志强2010年因癌症去世。

此后11米雪并未释怀,把男友灵位设于家中,外界盛传她还办了一场冥婚,虽然她本人否认,但如今已66岁的她依旧单身。

虽然命运崎岖,但她也没有怨天尤人,不时有新戏推出,

50多岁还和黎耀祥对戏演慈禧。

最近66岁的她频频素颜爬山,属于她的风头过去了,安然快乐老去也不错。

魏秋桦饰演的日本女间谍王秀芝当年人气更胜女主,一大关键是魏秋桦演出了一个悲剧人物外冷内热的气质,加上她人长得美,“秀芝头”一度成为80年代发廊的流行发型。

可是这部剧终究没有带给她太多红利,后来她转战台剧,回归无线时已是中年女星,最知名的角色在1995年古天乐版《神雕侠侣》中饰演的黄蓉。

这些年这位女星已经隐退,更多是出现在八卦新闻中了。

至于饰演云英的陈婉薇,当年的美貌如同惊鸿一瞥。从此观众就再也没有在荧幕上见过她,就连消息也全无。

而当曾经的美貌少女都已渐渐老去,曾经的老者许多都已经远去。

饰演秋野的吴回,后来最著名角色是《九品芝麻官》中包龙星的老爹,演完这部戏不久老人家就去世了。

演霍恩弟的董骠曾是成龙的老搭档,出现在《警察故事》系列、《红番区》、《醉拳2》、《奇迹》等片中,还和沈殿霞搭档创造过《富贵逼人》喜剧系列,可惜这位港片喜剧老戏骨 2006年去世了。

演刘镖师的曹达华早在粤语片时代就凭借《黄飞鸿》系列、《如来神掌》等成名,到90年代还演出了《逃学威龙2》的重案组之虎曹达华等,这位一生奉献给港片的老戏骨也在2007去世。

同样告别我们的还有饰演王希文(田中)的麦天恩,饰演冯志高的凌礼文,饰演龙绍基的司马华龙等。

离开时最年轻的则是饰演龙海生的黎汉持,虽然在剧中他饰演丧尽天良的小人,观众看到就想揍他,但现实中的黎汉持却是踏踏实实的老戏骨。

他留给观众最深的印象,还是在金庸剧中,比如梁朝伟版《倚天屠龙记》的杨逍、朱茵版《射雕英雄传》和古天乐版《神雕侠侣》的一灯大师、《笑傲江湖》的曲洋等等,可惜这位正反派皆宜的好戏之人,62岁就离去了。

但人世间的告别,就是这么突然。

多年以后,我们只能在《霍元甲》,在《九品芝麻官》,在《倚天屠龙记》里再见他们的身影, 那呼啸而去的记忆,仿佛应了那句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至于在80年代正处于事业巅峰之时急流勇退的黄元申,还俗后最终从美国移居内地,住在儿子黄吉梁家中。

但他的生活低调无比,不仅少有消息,再无复出打算,就连聚会也很少参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有他红尘往事全不放在眼里,就这么任凭当年的风光隐没尘埃。

至此,《霍元甲》已走过漫漫四十年光阴。

当年的顶流红星,或主动皈依佛门,或被动从巅峰跌落,或失意于事业,或失去了爱人。逝者已逝,活着的人,40年间,吃过的苦,已经可以说成笑谈;当年的恩怨情仇,在江湖上没了声迹。

个中滋味,有姹紫嫣红,也有满目疮痍,最后都已化作一声叹息。

红尘翻滚,人世苍凉,四十载风雨坎坷,到头来如大梦一场。

2005年黄元申还俗,他的一首诗也回答了众生之疑:生命托化三世通,死神来去无影踪;事主不论贫与富,大限忽来戏即终。

所谓人生如戏,一半剧本是老天给的,一半是自己的选择。

黄元申拿到的人生剧本是巨星的命,却选择了归隐,从此超然物外。

米雪拿到的人生剧本是苦情戏,但却被她演出了豁然开朗。

果然,人生并非平滑的直线,而是波折的曲线。

有些人“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自创人生固然精彩纷呈,但像黄元申这样,说归隐就归隐,从此再无塌房的可能,让他演的霍元甲成为一代中国人的记忆。

这自然也是另一番有趣的人生。

日本知名漫画家富坚义博的代表作之一《全职猎人》中主角小杰在非正常暴怒状态下那长得非常夸张的发型到了现实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吧。在一个漫展上,有一名小哥就cosplay成小杰非正常暴怒后强制成长的样子,小哥这发型还真是长得够可以的,拾部君并不清楚这名小哥是用什么材料还原小杰非正常暴怒状态下的发型的,如果是那种比较重的材料的话,小哥的头顶肯定会倍感压力吧。当小哥那一柱擎天的发型出现在漫展中时,全场最大的焦点一定就是小哥了。

是当时最流行的海魂衫喇叭裤

邋遢大王是上海美术**制片厂出品的动画作品《邋遢大王奇遇记》中的主角。

作品讲述了一个绰号为“邋遢大王”的男孩,由于不爱干净误食了老鼠投了药的果汁,而后身体缩小,被骗到了老鼠王国经历万难逃回地面的故事。

其中主人公“邋遢大王”的人物形象十分符合80年代的时代潮流,原来小邋遢竟然还是个潮流boy!

海魂衫

海魂衫最早的由来可追溯到法国西北方的布列塔尼地区,它的最大实用功能是,当有人不小心从甲板掉入海中,可以快速发现。

70、80年代,海魂衫在中国十分流行,从大街小巷到电视荧幕,海魂衫的身影随处可见,俨然是潮流的象征。

喇叭裤

喇叭裤,因裤腿形状似喇叭而得名。80年代,喇叭裤在中国十分流行,谁穿了一条喇叭裤出门,就是紧跟时尚潮流的象征。

非主流的老祖宗正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其中以哥特摇滚风(Gothic

rock)和视觉摇滚风(Visual

rock)为代表。朋克文化属于后现代虚无主义,以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奇异装扮表现愤怒,破坏,死亡等情绪,风靡于摇滚音乐人和爱好者之间。

90年代末,由Punk文化衍生出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融合了Pop流行元素,在视觉的表现手法上更加多元化,并且开始表达一些忧郁,悲伤的主题,于是便产生了Emo文化,Emo即是Emotional的缩写。Emo文化同样发源于音乐领域,但很快变成了一种时尚风格,风靡于全球的青少年中间。中国当下兴起的非主流也就是Emo文化,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欧美,日本,以及中国本土的非主流。

欧美是Emo文化的发源地,他保留了Punk风格的许多元素,但是在着装的色彩上更加多变,款式上也打破了以哥特紧身衣或皮衣为主的局限,发型比较不那么突兀。

染发和烫发都是最为常见的美发项目,很多人都在染发和烫发之间纠结,到底做哪一个比较好看呢,下面介绍染发好还是烫发好?染发烫发如何选。

染发好还是烫发好

烫发染发都不好。

烫发染发的过程中,会致使头发表层的鳞片遭到破坏。使头发内部结构处于无保护状态,会使内部的水分和营养成分流失,有害于头发、头皮和毛囊,会或多或少地使头发的角质蛋白发生变性,使头发容易发黄、发脆,易脱落,没有光泽、没有弹性。

烫发中危害最大要属其中的药水,市面上很多烫发药水中都含有碱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一旦接触到头皮,容易破坏毛发中的小皮,造成头发中的水分流失殆尽。很多有点了解烫发的女性朋友可能都知道,烫发还有一大危害在于,会造成头发的干枯无光泽,枯草的头发确实很苦恼。对于那些皮肤原来就有过敏的人们,烫发的危害会更大,因为烫发中的药水是最容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请大家在烫发前先做过敏性的检查,保护好自己的头发。避免危害到身体健康。

染发危害大还是烫发危害大

先说染发:

一般染发剂可分为4类:暂时性染发剂、渐进式染发剂、半永久性染发剂和永久性染发剂。暂时性染发剂,只会留存在头发的表面,用洗发精就可以将这类的染剂洗净,所以暂时性染发剂通常是无害的。渐进式染发剂是一种金属性的染剂,多数含有铅、硫等成分,需要每天涂抹在头发上。这些金属会逐渐沉积在头发上,使头发变色。因为这类染发剂像是乳霜又可以取代发油,所以几乎清一色是男士在使用。1980年,美国药物管理局曾宣布此类产品对使用者是安全的,然而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些染发剂所含的铅可能造成家具的污染而影响幼童的安全,所以家中有幼童者要特别小心,以避免引发铅中毒。

半永久性染发剂所使用的染料分子量较小,可以穿透头发的硬角质而造成发色的变化,半永久性染发剂使用后,在洗头发时常可见到颜料被洗出,但通常可以抵挡12次以上的洗发过程而不至于褪色。

永久性染发剂则先经由无色的先趋物进入发干中心,再经由氧化作用造成永久性的发色变化。但是永久性染发剂中常含有P-phenylenediamine(PPD),极易造成过敏性接触皮肤炎。另外由于国人的发色是黑的,在染发前常先要把头发漂白,这种漂白过程需加入过氧化氯和过硫化物,这两种物质也很容易引起过敏性接触皮肤炎。

慢性的过敏性接触皮肤炎,会引起长期的头皮痒,甚至掉发,而急性反应更会引起红肿和流出、渗出液体,除了头皮外,有时甚至连脸和眼皮都会红肿,所以有过因染发剂引起接触性皮肤炎病史的患者,需避免使用。此外,有些研究认为长久接触PPD会造成膀胱癌,但这种理论至今还未被证实,消费者仍然可以安心使用,不过孕妇或者皮肤上有伤口的人,暂时不要接受染发。

爱美是人的天性,偶尔改变发色,的确会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然而追求时髦、美丽的同时,染发一族更要注意皮肤健康的维护。

再说烫发:

一般来说头发特别软的、干燥的尽量去修剪,而不要选择烫发,容易造成脱发。肿瘤、白血病、皮肤病患者更加不能烫发。

发型师的技术水准比药水的好坏都能影响烫发的效果, 再好的烫发水也会损伤头发,只是损伤的程度相对低一些。烫发不伤头发是不可能拉直或卷曲的。因为烫发是通过改变发质结构来达到头发改变形态的效果,只有先破坏发质的链接才能重建新的结构。而烫后受损头发的毛鳞片组织结构已被破坏,头发才发毛、干燥。所以不要轻信“ 进口药水,绝不损伤头发”的说法,烫发后通过护理为头发补充营养。

从专业角度看,烫发分为电钳烫、化学烫、离子烫和生物烫。电钳烫比较原始,容易损害发质,烫伤皮肤,不安全,但很容易造型;化学烫也叫氨水烫,氨的味道比较重,容易造成皮肤损伤;离子烫发是从日本引进的,是电子与化学方法相结合,相对温和,不易损伤皮肤;而生物烫是用桑树桑梓的提取液,经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异味,不伤皮肤。

要知道,发质差时表面呈多孔状,此时烫发更易伤发。烫发的原理在于用强碱性的烫发剂破坏头发的组织键,形成新发型,本身就具有损伤性。在发质不佳时烫发,药水对头发的侵害将更大。

头发先烫后染还是先染后烫

正确步骤是先烫发后染发。

原因在于:烫发有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冷冻液,如果你先染了头发再烫头发的话,冷冻液就会将附着在毛鳞片里的颜色拿掉,于是你得染发就白染了,所以应该是先烫发再染发。 但如果不是非常必要,还是建议分开进行,先烫,两周之后再去染。 染发烫发一次做会让头皮和头发容易老化。

拓展:烫发是一种美发方法,分为物理烫发和化学烫发,现在用的最多的是化学烫发。 烫发的目的其实有2个:使头发更丰富(有卷曲的效果);改变头发的形状、走向(卷度不是很大的效果)。

如何减少染发伤害

染发肯定损伤发质

一般人染发最大的顾虑就是染发剂对头发的伤害。漂染、挑染过大量头发的KingLee说,在染发过程中由于有大量碱性物质进入毛发中,破坏了原有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染后的头发会变得干枯、失去光泽和弹性,所以对头发的损伤在所难免,尽量使用含碱性低的染发膏。在染发时一般会加一些护发成分,这就是时下流行的护发染——护发和染发同时进行。

赖维认为对头发最大的损伤是,染发剂中含有过氧化氢,这种物质除了氧化,还具有漂白的作用。以前是白发染成黑发,不需要漂白,只要颜色形成即可。现在流行染成不同的颜色,**、酒红色,这就需要特殊物质如阿摩尼亚先把黑发漂白,再加人工颜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4097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