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结膜急性炎症。由于结膜或鼻腔内炎症蔓延至鼻泪管内造成阻塞,致泪液不能流入鼻腔,随泪液流出的细菌就滞留在泪囊内繁殖,使泪囊黏膜受到感染,产生化脓性炎症。
二、临床表现
1、眼睛不红不痛,但长期流泪是本病特征。结膜充血,局部皮肤发生湿疹。
2、指压泪囊部有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排出,积液多时可见泪囊区微肿起。
3、由于经常排出带菌分泌物,故常有睑缘炎或慢性结膜炎并存。
三、治疗
如患病不久,鼻泪管未完全堵塞,可用抗菌素液05%氯霉素液冲洗泪囊,部分患者可能治愈。如经上述治疗无效,须手术治疗。原则上作泪囊鼻腔吻合术以恢复泪道功能,但要检查有无萎缩性鼻炎或强度鼻中隔弯曲,鼻息肉等。不能行此手术者应摘除泪囊。
四、预防与保健
一时发现有泪溢病时,及时治疗,使泪道恢复通畅。否则,长期泪道不通畅,易引起慢性泪囊炎。
治疗方法
慢性泪囊炎对眼睛的危害极大,因此一旦发生慢性泪囊炎要及时治疗,以保护眼球。患泪囊炎后,可以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在滴眼前反复按压泪囊处,使脓液尽量排空,药物可直达病所。也可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眼药水冲洗泪道。但目前慢性泪囊炎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手术前,一定要进行泪囊冲洗。经药物治疗和泪道反复冲洗后,若分泌物消失,可进行泪道探通术,以打通堵塞的泪道,但要防止用力过猛而形成假道,加重病情。在探通后为保持通畅,可在泪道中置丝线、肠线、马尾等线,或干脆放入硅胶管等,也可在阻塞处手术切开后置入直径15~3mm的金、银、铂合金、硅胶等材料的义管,以解决泪液排泄的问题。若泪囊很小,或有严重的萎缩性鼻炎,可以把发炎的泪囊摘除,泪囊摘除后,炎症彻底消失,也不会流脓,但造成泪道不通,所以仍然流泪,因此这是一种破坏性的手术,一般适合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年轻人则不太合适。还有一种方法,是从大眼角的鼻根部切口,把鼻骨打一个小洞,把泪囊壁和鼻腔粘膜吻合在一起,使泪液不再经鼻泪管,而是从新开的小洞处直接进入鼻腔。这就好比河流改道一样,既解除了泪道长期积脓的问题,又恢复了排泪的功能,这种手术叫泪囊鼻腔吻合术。现在可以用YAG激光从鼻腔内做泪囊鼻腔造口术,先用导光纤维通过泪小管进入泪囊照明,从鼻腔中观察,以确定泪囊部位,用YAG氩激光切除鼻粘膜、骨壁和泪囊内侧壁,形成直径5~7mm的孔道,使泪液进入鼻腔,消除炎症,恢复排泪的功能。
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是包括泪囊和泪管的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外眼病,属于中医学的“漏睛”。
未病先防
注意眼部卫生,以防毒邪深入或病变反复,定期检查眼睛。
对椒疮重病,流泪症及将行眼部手术患者应注意检查是否患有本病,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忌过食辛辣炙煿等有刺激性的食物,特别是素患眼疾者,更需注意,以免脾胃蕴积湿热,引发眼病。
既病防变
本病为邪深久伏所致的顽固性眼疾,对眼球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不积极防治,细菌会侵入泪囊周围组织,易破坏泪囊壁,并发漏睛疮,致疮口难收,脓汁常流而成瘘管,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故必须积极治疗慢性泪囊炎。
(一)内治
1.风热外侵。症见:大眦头皮色如常,或睛明穴下方稍显隆起,按之不痛,见有粘浊泪液自泪窍溢出,自觉隐涩不舒,时而泪出,或觉涎水粘睛。治宜:疏风清热。
方用白薇10克、石榴皮10克、防风9克、白蒺藜10克、羌活8克、蒲公英15克。如头晕眼花,腰膝酸软者,为肝肾不足之象,可加菊花、枸杞子、补骨脂各12克。
2.心有伏火,脾蕴湿热。症见:大眦头微红潮湿,脓液浸渍,拭之又生,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心利湿。
方用柴胡9克、栀子11克、羌活9克、升麻6克、甘草6克、黄芩9克、黄连5克、大黄6克、茯苓10克、草决明12克、赤芍12克。如脓多粘稠,可去羌活,加天花粉10克,漏芦10克,乳香、没药各9克,以加强清热排脓,祛瘀消滞的作用。
(二)外治法
1.八宝眼药水点患眼内眦角,一日三次。
2.泪道冲洗,可用黄连水冲洗泪道,每日一次,以清热排脓。
3.漏睛久不愈,可考虑手术治疗,彻底根治。
(三)民间验方
1.经冬桑叶1O克煎水,倒入净杯中熏洗患目,每日两次。
2.青鱼胆一个、孩儿茶10克,一起煮熟,侯冷,用青鱼胆汁水点眼内,一日2~3次。
一方面是泪液的分泌量太多,除了精神受到刺激和异物等的反射刺激外,由于某些药物的作用,如胆碱能药物和抗胆碱酯酶剂等;或某些眼病,如青光眼,眼睑、结膜、虹膜等疾病;或三叉神经、面神经受到刺激,都会使眼泪的分泌过量,来不及蒸发或排泄,导致流泪不止。另一方面是眼泪的排泄系统出了故障,如泪小点位置异常、狭窄、闭锁或缺如,泪小管至鼻泪管狭窄、堵塞,或泪道功能不全等,都可导致泪液无法下泄,造成经常流泪,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迎风流泪,在寒冷气候下症状加重,甚至不分春夏秋冬、室内室外经常流泪。所以如果出现流泪不止,还是应仔细诊断一下,找出问题之所在,好对症治疗。 眼睛迎风流泪由于下眼睑皮肤松弛,眨动眼睛时,输匝肌无足够力量压迫泪囊,不能将眼泪送入鼻腔所致。不是由于泪道堵塞或泪点外翻的原因。 眼睛迎风流泪可分为冷泪和热泪两种类型。1。冷泪:眼睛不发红,经常流泪,迎风时更甚,眼泪清稀,如不治疗,时间久了,会使眼睛昏暗,辨不清颜色。2。热泪:眼睛红肿疼痛,怕见光,眼泪黏浊,多与其他眼病并发。 眼睛经常流泪大致有3种原因: 1.泪点外翻。下泪点离开眼球,眼泪不能流入下泪点,因此发生流泪症状。 2.泪点狭窄或闭塞。因睑缘炎、烧伤、其他外伤或睫毛进入泪小管引起。也有先天性的症状。 3.泪小管狭窄或闭塞。多因砂眼感染后的瘢痕组织、结石或睫毛进入而发病。 诊断时的典型症状: 1.迎风流泪。单眼或双眼,当气温下降或有冷风刺激时,眼泪很快流出,伴有 发 痒和眼睛发涩的感觉。 2.经常流泪。眼睛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常常流泪,眼泪稀清,没有痛感也不红肿。 迎风流泪非小病 □文/天津市河东区钟山医院 眼科主任王素敏 在眼球的外上方有一个泪腺,平时它不断地分泌泪液,以湿润眼球表面,使角膜保持透亮,视力清楚。 人们长时间患沙眼、慢性结膜炎或慢性鼻炎,就会累及鼻泪管粘膜,造成鼻泪管阻塞。泪液积聚于泪囊中,眼泪就会不断流出。如被冷风一吹,泪腺分泌会增多,所以流泪也就会更多了。中医认为,迎风流泪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肾气不纳,外受冷风刺激所致。泪为人身五液之一,若久流泪不止,难辨物色,甚至失明。可见,迎风流泪并非小病,应及早就治。 临床上采用高效浓缩纯中药有效成分,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清肝泻火、明目止痛、活血散结,达到促进眼球内部新陈代谢、增强晶体抗氧化能力的目的,从而抑制晶体蛋白质变性的发生和发展,改善晶状体的混浊程度。
参考资料:
希望采纳
泪囊炎是因沙眼、鼻窦炎、结核等原因引起鼻泪管阻塞、泪囊里泪液潴留并继发细菌感染所致。证见经常流泪及视物模糊、眼部烧灼感等,用手指压迫泪囊处,常有脓液或粘液由泪点流出。急性泪囊炎的泪囊区皮肤红肿、疼痛,数日后化脓穿破,可遗留瘘管。本病属中医学的“眦漏”、“漏睛”等病范畴。多因肝火风热或心火旺盛,或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而致。 泪腺炎由感染,不明原因的肉芽肿性病变或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引起泪腺炎性肿大。急性泪腺炎可分别或同时累及泪腺的睑叶或眶叶。睑叶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眶部疼痛,上睑水肿并可呈S形弯曲变形,耳前淋结肿大,触诊时可触及一个压痛的包块,结膜充血及水肿,有粘性分泌物。病程通常短暂,可自行缓解,但也可能化脓。慢性泪腺炎一般无疼痛,泪腺肿大,有上睑下垂,在眶外上缘下可触及较硬的包块,眼球可向内下偏位,向上、外看时可有复视,但眼球突出少见。
1,唾液腺损伤和涎瘘,腮腺及其导管位于面颊部皮下,表浅而易受到创伤,下颌下腺,舌下腺由于有下颌骨的保护,受到创伤的机会较少,腮腺损伤的主要原因是面部裂伤。涎瘘是指唾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向面颊皮肤表面,腮腺涎瘘根据瘘口所在的位置,可分为腺体瘘和导管瘘。临床上涎瘘的表现是饮食,咀嚼时唾液流出量增多,每日流出量可多达2000ml以上(正常为1000-1500ml),液体分析其中含有淀粉酶。
2,舍格伦综合征,舍格伦综合征又称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存在遗传易感性,柯萨奇病毒可能是其发病诱因之一,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眼干,口干,唾液腺及泪腺肿大,舍格伦综合征一般呈良性过程,极少数患者可发生恶变。
3,唾液腺瘤样病变
(1)唾液腺黏液囊肿
广义的唾液腺囊肿包括小唾液腺黏液囊肿及舌下腺囊肿,是较为常见的唾液腺瘤样病变。唾液腺黏液囊肿根据其病因及病理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外渗性黏液囊肿及潴留性黏液囊肿,外渗性黏液囊肿占80%以上,是最常见的小唾液腺瘤样病变,好发于下唇及舌尖腹侧,这是因为舌体运动受下前牙摩擦以及不自觉的咬下唇动作使黏膜下腺体受伤,囊肿位于黏膜下,表面仅覆盖一薄层黏膜,呈半透明,浅蓝色的小泡,状似水泡,当囊肿破裂后,流出蛋清样透明粘稠液体。小唾液腺黏液囊肿的治疗可在抽尽囊液后,向囊腔内注入2%碘酊,停留2-3min,再将碘酊抽出,目的是破坏上皮细胞,使其失去分泌功能而不形成囊肿。另外一种是手术方法,将囊肿取出。
舌下腺囊肿,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单纯型舌下腺囊肿,囊肿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上的舌下区,囊壁菲薄并紧贴口底黏膜,呈浅紫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状似“重舌”,囊肿因创伤破裂后,流出粘稠而略带**或蛋清样液体,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残留部分囊壁不致造成复发。
腮腺囊肿,腮腺囊肿分潴留性和先天性两大类,前者很少见。腮腺潴留性囊肿是由于导管弯曲或其他原因造成部分堵塞,分泌物在局部潴留,导管呈囊状扩张,随着病程延长,囊肿体积不断增大,临床表现为腮腺区无痛性肿块,穿刺为无色透明液体。腮腺先天性囊肿分:皮样囊肿,鳃裂囊肿和先天性腮腺导管囊状扩张三类,腮腺部位的鳃裂囊肿经常从瘘口溢出黄白色豆渣样物。
4,唾液腺肥大
唾液腺良性肥大又称唾液腺肿大症或唾液腺退行性肿大,是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慢性,复发性,无痛性肿大的唾液腺疾病,唾液腺良性肥大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多为双侧肥大,偶见单侧,多见于中老年,腮腺区无压痛,导管口无红肿,挤压时仍有清亮液体分泌,舍格伦综合征也可有唾液腺肿大,抗高血压药也会引起唾液腺肿大,有肿胀症状者,患者可自行按摩腺体,排空唾液或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