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怎么养殖?

竹子怎么养殖?,第1张

竹子养殖的注意事项如下:

养护要点:

竹子一般都是室外栽培,所以最好能有个院子,没有院子也没关系,可以用盆种在阳台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花花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盆栽竹子的养护方法:

水分:

竹子喜湿怕积水。装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以后保持盆土湿润,不可浇水过多,否则易烂根。如果盆土缺水,竹叶会卷曲,此时,应及时浇水,则竹叶又会展开。阴雨天切忌雨淋和积水,防止根系腐烂。

肥料:

竹子喜肥,但盆栽的竹子不能多施肥。盆栽竹肥料主要以装盆时拌入盆土中的有机肥为主,竹子成活后适当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水施05%尿素或10%的复合肥。尤其是少施氮肥,对矮化盆竹有利。出笋长竹期不宜施肥。

修剪:

去老留嫩、去密留疏、去弱留强。每年换盆时,应适当去除枯枝,保持株型优美。

竹子的分类:

竹分为三大类:丛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丛生型:就是母竹基部的芽繁殖新竹。民间称“竹兜生笋子”。如慈竹、硬头簧、麻竹、单竹等等。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称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等等。

混生型:就是既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竹鞭根上的芽繁殖。如箭竹、苦竹、棕竹、方竹等等。

散生型竹类有紫竹、方竹、毛竹、淡竹等;丛生型的有佛肚竹、凤凰竹、青皮竹等,而混生型的有茶竿竹、苦竿竹。

繁殖方法:

一般竹子都是使用埋枝法繁殖的,首先需要摘取一条健壮的竹子,当中需装满水然后用泥土将其堵住,插入适合生长的土壤里,保持土壤湿润就可以了,等待竹子在土壤里生根发芽就好。

养护管理:

1、土壤需求

竹子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一般生长在疏松、肥沃度高、具有酸性的土壤里生长更好,平时可直接将竹子种植到腐叶土、园土混合的基质里,如果当中适量的添加一些细沙,可使其根须更好的生长。

2、光照需求

竹子在生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放在阳光充足处细心养护,千万不要放在阴凉处,会使竹子枝条直接衰弱,叶片失去色泽,降低其观赏价值,盆栽竹子夏季上可以做好遮阴防晒,避免阳光直射竹子。

3、水肥管理

其实竹子的耐旱性特别强,但是却特别的怕涝,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浇水量,可每隔3~5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使土壤湿润就好,当土壤中的养分充足时不需要施肥,如果不足需每隔一个月施一次磷钾即可。

4、病虫害防治

竹子生长过程中,很容易患上叶枯病、遭受到蚜虫等病虫的危害,所以一定要做好病虫防治,平时最好及时将其修剪,并清理周围的杂草,然后放在通风处养护,当患上病虫需及时喷洒对应药剂防治就可以了。

如何让竹节海棠开花十个月竹节海棠的养护方法

我们来说说竹节海棠,竹节海棠又叫慈姑秋海棠、红花竹节秋海棠、法国海棠。茎节肥厚,呈明显的竹节状。喜散射光照。竹节海棠为四季观赏花卉,一年四季都开放出暗红色花朵,花色艳丽。茎干绿色粗壮有节犹如竹竿,故名竹节海棠。竹节海棠喜爱温暖湿润、阴蔽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也不能暴晒、炎热和水涝,生长适温15-25度,抗旱、尤其怕积水。所以要求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1-2年换盆1次,可于4月进行,换盆同时要修剪。

夏季应遮阳,生长季节10天浇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施肥应在盆土干时划锄进行,施肥后浇水,以便于植株吸收。茎叶不旺或新翻盆植株忌施大肥。春季10-15天施1次稀薄液肥,注意是稀薄液肥!!夏季植株停止生长,应减少施肥。开花期和冬季暂停施肥。

竹节海棠喜阴怕暴晒,适宜长年南阳台内栽培。春、秋、冬季宜给予充分的阳光。夏季避免强光照射,否则植株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生长多年的植株,下部叶片脱落,株形不美观,可结合春季换盆修剪,以利植株萌发新枝。10月上旬入室,让植株早晚见光,盆土不干不浇,冬季室内温度不能低于12摄氏度。

如何让竹节海棠开花十个月繁殖以扦插为主,5-6月剪取开过花而生长健壮的枝条,3-4节一段,插于粗沙中,沙子最好消毒为保持成活率,每天喷水1次,20-24°C的温度时,半个月后即可生根。

潮湿郁蔽时,竹节秋海棠易发生病虫害,可半月喷1次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

竹节海棠喜散射光,光照过强,易引起叶片干尖焦边甚至落叶。因此,夏季养护应注意遮阳,让其接受散射光;但过于阴暗,叶与花数量减少,植株易徒长或黄叶落叶甚至死亡;保持盆土湿润,忌积水,否则沤根。气候或盆土过干时,除浇水外,可向叶面及花盆周围喷水,以增湿降温:7-10天施1次稀薄的腐熟的有机肥液,孕蕾期多施磷钾肥开花期少施或停止施肥。花后立即剪去残花,修剪枝条,促其萌发新枝,使其多孕花蕾、多开花。

竹节海棠喜中性和微酸性土壤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微酸沙壤土,培养土可用红壤6份,废弃蘑菇培养基渣2份,河沙2份,草木灰、骨粉、磷肥混合肥1份混合配制。一般1-2年换土1次,可于早春进行。竹节海棠生长适温18-21摄氏度。冬季应入室,放于向阳处,保持室温5-12摄氏度,6月以后,让其接受散射光,注意通风。这样,可打破休眠,继续开花

上盆半月后施1次沤熟的液肥肥液宁薄勿浓,施肥第二天浇水施肥时肥液不能溅在叶片上,以防腐烂脱落。保持盆土湿润,冬季少浇水,保持盆土偏干,忌盆内积水,并常松土,以利根部呼吸。

修剪应在早春进行。修剪时注意要有四面出枝的骨架,以利于采光、通风。 同时对萌头封顶,以刺激花芽形成。

  竹子种植管理方法 为保证盆栽竹成活、健壮生长及翠绿雅致,必须加强养护管理,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1水分管理

 竹子喜湿怕积水。装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以后保持盆土湿润,不可浇水过多,否则易烂鞭烂根。从装盆至成活阶段还要经常向叶片喷水。如果盆土缺水,竹叶会卷曲,此时,应及时浇水,则竹叶又会展开。夏天平均1至2天浇水一次,冬天少浇水,但要保证盆土湿润,以防“干冻”。

 2肥料管理

 盆栽竹肥料主要以装盆时拌入盆土中的有机肥为主,竹子成活后适当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水施05%尿素或10%的复合肥。

 3病虫防治

 盆栽竹虫害主要有蚜虫、介壳虫等,可用80%敌敌畏乳剂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洒;病害主要有煤污病、丛枝病等,要加强管理,及时修剪病株。

 4其他管理

 高温季节,应把盆栽竹移至阴凉处,避免烈日暴晒。大棚要覆盖遮阴网,并向叶片喷水,保持叶色翠绿。冬季须将盆栽竹移至背风向阳处或室内,大棚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

竹子的养殖方法

 竹子生长有其特殊性,它是依靠地下茎(俗称竹鞭)上的笋芽发育长成竹笋,再长成新竹。新竹在1~4个月内即可完成高度、直径生长,以后不再增加。竹子年年均会发笋长竹。因此,观赏竹子种植技术也有别于 其它 苗木,早园竹、刚竹、金镶玉竹、黄槽竹、黄杆京竹、紫竹、箬竹等竹类的种植方法大体相同。

 一、种植时间

 1散生竹

 散生竹通常是在春季3~5月开始发笋,多数竹种6月份基本完成高生长,并抽枝长叶,8~9月大量长鞭,进入11月后,随着气温的降低,生理活动逐渐缓慢,至翌年2月,伴随气温回升,逐渐恢复生理活动。根据这一生长节律,散生竹理想的栽竹时节应该是在10 月至翌年2月,尤以10月份的“小阳春”最好。冬季11~ 12月种竹,尽管雨量少,天气干燥,但此时竹子的生理活动趋弱,蒸腾作用不强,栽竹成活率也较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梅雨季节正常年份采用移竹造林。但只宜近距离移栽,且根盘带土多方能保证高的成活率。北方地区由于冬季严寒,宜在秋季10月及早春2月栽竹。值得注意的是,春季3~5月出笋期不宜栽竹。“种竹无时,雨后便移”。只要保证母竹质量,精心管理,保持水份平衡,一年中除炎热的三伏天和严寒的三九天外,其余时间均可栽种。如果采用容器竹苗,则南北地区均可四季种竹,保证成活。

 2丛生竹

 一般3~5月竹秆发芽,6~8月发笋,且丛生竹不耐严寒。所以丛生竹种植最好在春季2月竹子芽眼尚未萌发、竹液开始流动前进行最好。同样,如果管理条件好或采用容器竹苗,也可四季种竹。

 3、混生竹

 混生竹生长发育节律介于散生竹与丛生竹之间,5~7月发笋长竹,所以栽竹季节以秋冬季10~ 12月和春季2~3为宜。

 二、种植地整理

 竹子生长要求土层深度50~100cm(中小径竹50cm即可,大径竹如毛竹则要求80~100cm),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微酸性或中性,PH 45 ~70 为宜,地下水位1m以下(毛竹)或50cm以下(中小径竹)。 整地是竹子种植前的重要环节,整地好坏直接影响到造竹质量的高低和成林速度的快慢。整地方法采用全面整地最好,即对种植地进行全面耕翻,深度30cm,清除土壤中的石块、杂草、树根等杂物。如土壤过于粘重、盐碱土或建筑垃圾太多,则应采用增施有机肥、换土或填客土等方法进行改良。 整好地后,即可挖种植穴。种植穴的密度和规格,根据不同的竹种、竹苗规格和工程要求具体而定。在园林绿化工程上,一般中小径竹每平方米3~4株,株行距 50~60cm,种植穴的规格为长、宽各40cm、深30cm。

 三、母竹的要求

 母竹质量对造竹质量影响很大。优质母竹种植容易成活和成林,劣质母竹不易栽活或难以成林。母竹质量主要反映在年龄、粗度、长势及土球大小等方面。

 ① 母竹年龄:最好是当年至2年生。因为当年至2年生母竹所连的竹鞭,一般处于壮龄阶段,鞭芽饱满,鞭根健全,因而容易栽活和长出新竹、新鞭,成林较快。老龄竹(3 年以上)不宜作母竹。

 ② 母竹粗度:中径竹(哺鸡竹类、早园竹等)以胸径2~3cm为宜,小径竹(紫竹、金镶玉竹、斑竹等)以胸径1~2cm为宜。

 ③ 母竹要求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无病虫害及开花迹象为宜。

 ④ 土球直径以25~30cm为宜。土球过小,母竹易过度失水,降低成活,且竹鞭短,根系少,成林慢。土球过大,则不便运输。 中小型观赏竹,通常生长较密,因此,可将几支一同挖起作为一“株”母竹。具体要求为:散生竹1~2支/ 株,混生竹2~4支/株,丛生竹可挖起后分成3~5支/ 丛。母竹挖起后,一般应砍去竹梢,保留4~5盘分枝,修剪过密枝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种植成活率。 母竹远距离运输时,如果土球松散,则必须进行包扎,用稻草、 编织 袋等将土球包扎好。装上车后,先在竹叶上喷上少量水,再用篷布将竹子全面覆盖好,防止风吹,减少水分散失。母竹近距离运输不必包扎,但必须防止鞭芽和“螺丝钉”受损及宿土震落。

 四、母竹的种植

 母竹运到种植地后,应立即种植。竹子宜浅栽不可深栽,母竹根盘表面比种植穴面低3~5cm即可。首先,将表土或有机肥与表土拌匀后回填种植穴内,一般厚 10cm。然后解除母竹根盘的包扎物,将母竹放入穴内,根盘面与地表面保持平行,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壤密接,然后先填表土,后填心土,捡去石块、树根等杂物,分层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相接。

 填土踏实过程中注意勿伤鞭芽。然后浇足“定根水”,进一步使根土密接。待水全部渗入土中后再覆一层松土,在竹秆基部堆成馒头形。最后可在馒头形土堆上加盖一层稻草,以防止种植穴水分蒸发。如果母竹高大或在风大的地方需加支护架,以防风吹竹秆摇晃,根土不能密接,降低成活率。

竹子的繁殖方式

 竹子多采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种法繁殖。

 竹鞭萌芽力与丛生性都很强,早春发芽前剪断竹鞭,连同竹竿分别栽种,当年夏季就可长出新竹。竹子开花后的种子也可以播种。

 栽种竹子宜选背风向阳、潮湿的环境。竹子生长快,生长量大,对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湿,但亦要排水良好。要求土质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常见的庭院栽种有毛竹、凤尾竹、淡竹、旱园竹、刚竹等。

 1、埋鞭育苗

 适用于散生竹种和混生竹种。方法是:挖取壮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将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平理于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湿润。埋鞭时间宜选择在早春竹笋出土前一个月。埋鞭后注意旱天淋水,多雨排水。出苗后适时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和腐熟人粪尿等,还要及时除草。只要管理得当,一年后每条鞭可长出2-3条竹苗,供翌春造林用。

 2、埋竿育苗

 适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选2年生健壮竹竿,连蔸挖起或不带蔸砍断,竹竿每一节上的枝条保留一个枝节,,剪断并去掉竹竿梢头,每隔1~2节,在节中间砍或锯一缺口,将竹竿浸入净水中,竹腔内浸满水后用粘土封住切口。苗床开水平沟,将竹竿平放(切口向上),然后覆土5~10厘米,保持苗床湿润。约1个月左右,竹竿节的芽陆续萌发出苗。经半年至一年,即可挖竹竿截成单株竹苗,用于造林。埋竿育苗最佳时期是竹子发芽前1个月左右。

 3、埋节育苗

 此法亦适用于丛生竹种,尤其是侧枝基部具有潜伏芽的丛生竹,如撑篙竹、青皮竹、大头典竹、吊丝竹等。方法是:将竹竿逐节或每两节锯成一段,再将其移埋于苗床中并覆土、保湿, 其管理要求与埋竿育苗相同。

 4、侧枝育苗

 此法亦应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从2年生以上的竹竿节上取下侧枝(次生枝),剪掉过多的枝梢与竹叶,保留5~8个节,保护好基部的芽。将侧枝插入苗床中并露出上半部枝叶,苗床架设荫棚,并经常喷水保湿。1~2周后次生枝基部长根,枝节上长新芽,逐渐发育成独立竹株。一般在竹子生长最旺盛时期进行侧枝扦插效果最佳。侧枝苗经一年培育,分蘖成竹丛,即可进行造林。

 竹子通过任何一种无性繁殖方法都是一种突变,从而导致开花。

竹子的用途

 竹子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一般竹子造林5—10年以后,就可以年年砍伐利用。

 在农业方面,竹子的利用更为普遍。竹子可编制各种农具,如箩筛、簸箕、扫帚、晒垫等。竹子还被作成一种乐器——竹笛。将竹子的竹节打通当作水管,供农田灌溉和引水之用。四川自贡盐区用竹管输送盐卤,费用低廉,经久耐用。大竹秆削去竹青,扎成竹筏,吃水浅,浮力大,至今仍是我国南方内河上游传统的交通工具。在水利工程上,劈竹成篾,编成石笼,内装石块,围在岸边用来防止河岸冲刷,巩固堤坝,修建水库,在都江堰等全国著名水利工程上被广泛使用。在渔业生产中,竹子也广为利用,从简单渔具到复杂的器具,水产养殖的固定支架和漂浮物均要用竹子制成,渔船的网架、桅杆、船篷、船篱也都离不开竹子。

 在园林绿化观赏上,竹子的利用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广州富韵竹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首创园林绿化观赏竹子的设计、施工、养护和返收购一条龙服务。竹,虽无梅的俏姿,菊的艳丽,兰的芳香,松的雄伟。然而,竹的高节心虚,正直的性格和婆娑,惹人喜爱,受人赞诵。所谓“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菊、竹”四君子,构成中国园林的特色。纵观古今,爱竹、书竹、画竹、诗竹之士,不仅喜竹之外形,更爱竹之内涵,无不把竹子当作做人之楷模。因此,人们喜欢在房屋周围、庭园、公园里种植竹子。园艺 爱好 者用竹子制作盆景。宜作盆景的竹子品种很多,如盆景中被列为十八学士之一的凤尾竹、娟秀文雅的观音竹、潇洒飘逸的佛肚竹,情韵幽深的湘妃竹、骨节劲奇的罗汉竹、秆紫古朴的柴竹等。

 竹笋是我国人民传统的素食品种之一,用现代工业化方法将各种鲜笋加工成罐头食品,不仅可满足无竹地区人民食笋的需要,而且竹笋加工业已成为我国重要出口创汇行业。竹笋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学家认为竹笋是天然的保健食品,它纤维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能促进肠胃消化和排泄,常食竹笋可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滞留和吸收,具有防癌和减肥的功效。红竹、黄秆乌哺鸡竹等优质笋用竹,竹笋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产量高,红竹等竹种在农村中已开始推广种植。

用腐叶土

堆肥

沙土配制的培养土栽植

喜欢温暖湿润,怕干旱,忌阳光直射,温度不得低于6度

水分要充足,盆土不可见干每天一次浇水,夏天早晚浇,冬天三四天一次

生长期每月施肥两次,以氮肥为主

防止介壳虫危害,手工摘除后擦杀虫剂

每年三四月分换盆,剪掉枯根,上盆用底肥,最好是马掌片或腐熟的有机肥

竹竿是使用历史最长的钓竿.是传统的钓竿。根据文字记载,竹竿在我国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了。竹竿有单节和多节之分.市售竹竿以直插式多节为主,竹竿价格低廉.强度较好。但重量较重,体积较大,竿体不够平直,弹性也较差,现被多数垂钓者所弃用。由于竹竿取材制作方便,所以人们喜欢自己动手做。在自己制作竹竿时,最女子选用紫竹、斑竹、纹竹、水竹、小毛竹等。竹子一要充分成熟;二要充分风干;三要管薄重量轻;四要节短通直;五要富有弹性,具有一定的负荷,最好是两三年的竹子。竿梢用山竹.有虫蛀裂缝的不能用。遇到弯曲的竹竿,先将竹竿置于火炉上温烤,由粗节慢慢转动烘烤扳直,节疤上的倒刺不要削得太深,以免失去外皮而伤竿-每节竿的长度以17 5—180米为宜,然后用砂纸打光,不要把竹皮去掉,尤其在两节竿的插头处,要细心打磨.直到互相吻合紧凑为止。套头处用细线或细铁丝缠绕,至少缠绕10厘米以上,竿的内节打诵细竿可分别插入。如需钓大鱼,可在钓竿的末节竿上装上渔轮。感到全部满意后,用清漆将竿的内外涂一遍,晾干。以后每隔一两年油漆一次。经过这种方法处理后,一副不怕雨淋、虫蛀,经久耐用的钓竿就做好了。每次钓鱼后,要用布擦干净,晾干,放入布袋内,平放或挂起以防止变形和受潮。

竹竿的制作

(1)选材 竹竿一般用淡竹、水竹、紫竹、楠竹、苇竹,以后三种为佳。不 沦选用什么竹子,既不要当年的新竹,也不要四五年以上的老竹。 要选用不老不嫩、竹节密、表面无虫蛀、无刀伤的竹子。竿梢选用 山竹为好,这种竹生长在丘陵或大山腰中,有的生长在石缝中,采 集较为方便。

(2)制作 先用锉刀把竹节疤尽量锉平,然后用砂纸或碎玻璃片打磨光滑。但不要刮去竹皮,尤其是在两节竿的插头处,要细心打磨,直到插进去不紧不松为止。若发现竿不直,可在地上用干树叶、树枝燃一堆火,把竹竿放在火上慢慢烘烤,烤到竹的表面出汗时,再慢慢用手将弯处扳直,边烤边扳,不能操之过急,直到满意为止。套头处用细线或细金属丝缠绕,至少在竿上缠绕5厘米以上。如想更坚固,可在绕线外边再缠上塑料带。 竿的内节,有入主张打通。打通与否,各有利弊。打通的,细竿可分别插入,使数节竿变成两节竿。这样,外出携带方便,而且细竿插入粗竿中,可以得到保护。有入主张竿的内节不要打通,说打通内节不不坚固。我们认为,论坚固性不打通为好,但使用不方便,若是五节竿,合起来就是一小捆,加之其他辅助渔具之类,不便携带。再说,打通的鱼竿,在钓鱼时被折断的很少。最细的一节梢竿虽易断,但也不是因打通内节

所致。所以,权衡利弊,还是将竿的内节打通为好。 每节竹竿的长度以不超过1.80米为宜。这样在车船上横放或竖放都很方面,竿的总长度可因时、因地制宜。春天可用短一些的竿,秋天,夏天、冬天需用长竿。在小塘口垂钓可用短竿,在大塘口,湖泊,水库垂钓需用长竿。

为了适应钓大鱼放长线的需要,可在手竿的末节竿上安一绕线轮,将 一部分鱼线绕在线轮上,遇着大鱼可以任意放线。 一副好鱼竿应当在插接或拉伸后笔直,浑然一体。使用前可悬垂一定量的重物做试验。竿的弓形力点应在全竿1/2前部的 1/2~1/3处,去掉重物后应恢复原状。

竹竿怎么保养

在制作鱼竿时,可用桐油(或清漆)将竿的内、外涂遍,晾干。隔一两年油漆一次。这种鱼竿,不怕雨淋,不怕虫蛀,经久耐用。竿子用后用布擦净,晾干,放人布袋内平放或挂起,以防变形。

佛肚竹竹秆的部分节间短缩而膨胀,富有观赏价值,尤宜盆栽。竹枝叶秀丽,幽雅别致,四季常青,深受大众之宠爱。

佛肚竹与其他竹类一样,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水分十分敏感,既要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一旦盆土干涸,几小时之内竹叶就会卷筒。所以盆土须保持润而不湿,半干则需浇水,但又忌积水。空气干燥时,还应经常向叶面喷雾,以使竹叶四季青翠。

盆栽用土宜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可用腐叶土、菜园土及有机肥各1份进行配制。每年初冬追施1次有机肥,以利保温越冬,促使鞭根生长。要防止施肥过多所引起的笋变、竹节伸长、节间平直不膨鼓等现象。盆栽2~3年的植株应进行分株更新,去除老竿及缺乏生机或虫蛀笋,保留培养幼嫩竿,使植株充满生机。

分株于每年的3~4月在竹笋未出土前磕出,选壮竿留于原盆,其余的分成个体,将竹竿短截,另行栽种。切竹鞭时最好带有宿土,保护好笋尖。

亦可进行压根繁殖,结合换盆进行,选无病虫害的粗壮竹根顶端,长10~15厘米,横埋于盆中,覆土10~15厘米,踏实,浇足水,移至避风向阳处,床面盖上5~6厘米厚的落叶或杂草保湿。新笋出土后扒开落叶让其自然生长。

金针虫在地下可为害竹鞭、嫩笋,造成退笋或孔洞折断。可于早春用5%辛硫磷1000倍液浇根,另外辛硫磷液可兼杀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多种地下害虫。也可用5%西维因粉加细土制成毒土撒入盆中,杀灭成虫或幼虫,常用的比例为1:1、

每年竹笋出土前后常有蚜虫为害嫩叶,可用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或马拉硫磷1000倍液杀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5307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