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虫长什么样蜈蚣虫是什么虫

蜈蚣虫长什么样蜈蚣虫是什么虫,第1张

1、蜈蚣又作吴公,又称百足虫、百脚虫、_蛆、天龙,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黑头三种。红头的背部呈红黑色,腹部现淡红色,足为淡橘红色或**。青头的背部和足部呈蓝色,腹部淡蓝色,体型小,长度约为红头蜈蚣的二分之一。

2、黑头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体型更小。

3、蜈蚣是肉食性动物,食谱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喜欢捕食各种昆虫。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药用。适宜人工饲养。本草纲目曰:“蜈蚣,西南处处有之,春出冬蛰,节节有足,双须岐尾。”通常身体很长,并且有许多对步足。本草衍义称:“蜈蚣背光黑绿色,足赤,腹下黄。”蜈蚣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

蜈蚣呈扁平长条形,长9cm~17cm,宽05cm~1cm。全体由22个环节组成,最后一节略细小。头部两节暗红色,有触角及毒钩各1对;背部棕绿色或墨绿色,有光泽,并有纵棱2条。

腹部淡**或棕**,皱缩;自第二节起每体节有脚1对,生于两侧,**或红褐色,弯作钩形。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而微咸。质量以身干、虫体条长完整、头红身绿者为佳。

蜈蚣为节肢动物。喜栖于潮湿阴暗的地方。人工饲养多模拟自然环境,让其栖息于腐木石隙下和荒芜阴湿的茅草地上。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等地。

主产湖北荆州、宜昌、孝感、郧阳等地市及老河口、襄阳、荆门、枣阳等市的部分县,全省年收购量占全国80%以上,产品销全国并出口;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亦有少量收购,多为自产自销。

蜈蚣的雌雄鉴别

蜈蚣是雌雄异体动物,雌雄鉴别对雌雄合理搭配饲养,减少饲养雄蜈蚣的支出,提高繁殖率有重要意义。蜈蚣的雌雄鉴别比较复杂,需从头部、体型、体质等方面综合分析才能确定。

头部呈扁平状而较大,第21节背板后缘较平圆、体型较大、较宽,腹部肥厚,体质较软,用手挤尾部生殖区无生殖肢外露的为雌性。

头部隆起呈椭圆形,第21节背板后缘稍隆起,尖形,体型较小、较窄,腹部较瘦,体质较硬,尾部生殖区有l对退化的生殖肢的为雄性。

蜈蚣是扁平长条形,全体共22个环节。

头部暗红或红褐色,有头板覆盖,前端两侧有触角和颚肢一对;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4~20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自第二节起,两侧有步足一对,多为**或红褐色,呈弯钩形。蜈蚣得名与其产地有关,因该虫产于吴地,又属虫类,故名。

蜈蚣为节肢动物。喜栖于潮湿阴暗的地方。人工饲养多模拟自然环境,让其栖息于腐木石隙下和荒芜阴湿的茅草地上。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等地。

生活习性

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

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惊蛰后(三月上旬),随着天气转暖又开始活动觅食。

蜈蚣钻缝能力极强,它往往以灵敏的触角和扁平的头板对缝穴进行试探,岩石和土地的缝隙大多能通过或栖息。密度过大或惊扰过多时,可引起互相厮杀而死亡。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饵料及饮水充足时也可以几十条在一起共居。

以上内容参考-蜈蚣

1、地蜈蚣

外形为中宽头尾较窄,虽然叫蜈蚣,但是不属于一般蜈蚣,属于我国地蜈蚣目。所以网络上最大蜈蚣目中没有它。毒性较小,喜潮湿,一般以小型昆虫为食物,不会主动攻击人。

2、大理地娱蚣

大理地娱蚣体长约50毫米,头后一段约22毫米宽。头、颚肢及触角和第一节均栗褐色,身体其他部分淡黄或黄褐色。步肢49对。前额板及首数节触角远端,都有极细网状。

3、黄尾屿蜈蚣

黄尾屿蜈蚣主要盛产于钓鱼岛附近的黄尾屿,钓鱼岛本岛也有分布。黄尾屿蜈蚣归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唇足纲蜈蚣目的蜈蚣科。身长约20-30厘米(约半尺),有红色、黑色两种,都生长在阴暗的石缝中,在阳光下行走时,闪闪发光。

扩展资料

蜈蚣生活习性: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

一般在10月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惊蛰后(三月上旬),随着天气转暖又开始活动觅食。

-蜈蚣

-黄尾屿蜈蚣

-大理地娱蚣

-地蜈蚣

蜈蚣小时候长得跟大蜈蚣样子没有什么不同,颜色很淡,呈白色,通体白嫩、纤细。蜈蚣为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叫天龙、百脚虫、少棘蜈蚣、蝍蛆等,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

蜈蚣小时候长得跟大蜈蚣样子没有什么不同,颜色很淡,呈白色,通体白嫩、纤细。蜈蚣为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叫天龙、百脚虫、少棘蜈蚣、蝍蛆等,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

蜈蚣为节肢动物。喜栖于潮湿阴暗的地方。人工饲养多模拟自然环境,让其栖息于腐木石隙下和荒芜阴湿的茅草地上。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等地。主产湖北荆州、宜昌、孝感、郧阳等地市及老河口、襄阳、荆门、枣阳等市的部分县,全省年收购量占全国80%以上,产品销全国并出口;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亦有少量收购,多为自产自销。

1、蜈蚣为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叫天龙、百脚虫、少棘蜈蚣、吴公、蝍蛆等,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黑头三种。红头的背部呈红黑色,腹部现淡红色,足为淡橘红色或**。青头的背部和足部呈蓝色,腹部淡蓝色,体型小,长度约为红头蜈蚣的二分之一。

2、黑头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体型更小。上述三种以红头蜈蚣最佳,体型大,产量高,性情温顺,适应性强,生长快。一般在农村较为多见,常位于潮湿的墙角、砖块下、烂树叶下、破旧潮湿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较为常见。蜈蚣是肉食性动物,食谱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喜欢捕食各种昆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5374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