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大泽乡起义、汉末黄巾起义、唐初瓦岗起义、盐徒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起义。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之祸,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了威望,信众多达数十万。张角利用他在民众中的威望,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
611年,震动全国、以翟让为首的瓦岗寨,有著名的瓦岗寨四十六友,农民大起义就这样暴发了。公元613年,韦城人翟让便带领一支起义军在此举兵兴事,号称瓦岗军。
李暠[hào](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自称西汉将领李广十六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隆安元年(397年),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升为敦煌太守。隆安四年(400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建立西凉政权,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义熙元年(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东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义熙十三年(417年),李暠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谥号武昭王,庙号太祖,葬于建世陵。唐朝李氏亦称李暠为其先祖。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753年)追尊为兴圣皇帝。李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自称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十六世孙。李暠家族世代都是豪门大族,他的高祖父李雍、曾祖父李柔,都在晋朝做官,历任郡守之职。
李暠的祖父李弇,在前凉张轨幕下担任武卫将军,封爵安世亭侯。李暠的父亲李昶,从小有美名,但很早去世,李暠是他的遗腹子。早年经历李暠少年时十分好学,性情沉静聪慧,宽厚谦和,器度优雅,通读经史,特别擅长文辞。李暠年长后,精通武艺,研读《孙子兵法》。隆安元年(397年)三月,后凉建康太守、京兆人段业自称凉州牧[3],建立北凉政权,任命敦煌太守孟敏为沙州刺史,委任李暠为效谷县令。李暠的同母异父弟宋繇则为段业做事,担任中散常侍。孟敏死后,敦煌护军郭谦、沙州治中索仙等人认为李暠性情温和坚毅,能够施行仁政,就推举他担任宁朔将军、敦煌太守。不久进号为冠军将军,并向段业称臣。段业任命李暠为安西将军、敦煌太守,兼任护西胡校尉。
连丹,京兆凌渡人,新朝王莽时期司马雍部牧。林赤眉起义后,又以将军身份起家,与王匡一起镇压赤眉军,奸*烧杀。当时有一首民谣说“遇赤眉不如遇姓。”一个姓也行,重新开始打死我。"。红军攻破长城后,连丹被杀。“新起点”将军冯真被推举为义军将军,先后由浪迹、孔勇、侯府、戴慎接替,连丹被列为“新起点”第六位将军。
王莽率军东进,一路上,烧杀抢掠,老百姓非常愤慨。当时的评书“遇赤眉不如遇太师。太师可以接受,但李新功杀我”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对赤眉军的支持和对莽军的仇恨。10月,王匡率军至金都无盐,击溃梭罗本部一万余人,梭罗本部响应赤眉军调遣。当时,西安赤壁学堂董事会活跃在无盐区西南的梁底。王匡率领大军南下,一举攻克董贤卜。这时,樊冲率领赤眉军主力来到长城附近的无盐地区。莽夫军出无盐不久,在长城遇到赤眉军。王匡、连丹第一次被万余人歼灭,惨逃。红军一直追击到没有盐了。王匡仓惶逃离洛阳,与连丹决一死战。红军打死了连丹队长和他的部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莲花曾经是益州都城马勇的牧业。辛莽三年冬,赤眉军在长城击败王莽的泰王师旷,在丹的陪伴下,共十余万人。当年,范崇义的军队已经发展到一万多人,直接危及王莽的统治。王莽不得不调动他的军队,加紧镇压并把注意力集中在东方。2004年4月,王莽派大将王匡、连丹率领10万士兵镇压范崇义的军队。樊冲闻讯后,命令士卒用朱砂刷眉毛,以便在战斗中分清敌我,因此被称为“赤眉军”。
秦将章邯(音hán)。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音hán)率秦军镇压而失利。
起义不到三个月,赵、齐、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陈胜派出周文率领的起义军向西进攻,很快攻进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逼近秦朝都城咸阳。秦二世惊慌失措,赶快派大将章邯(音hán)把在骊山做苦役的囚犯、奴隶放了出来,编成一支军队,向起义军反扑。原来的六国贵族各自占据自己的地盘,谁也不去支援起义军。周文的起义军孤军作战,终于失败。吴广在荥阳被部下杀死。起义后的第六个月,陈胜在逃跑的路上被他的车夫庄贾设计杀害了。最后庄贾带着陈胜的首级去向秦军邀功请赏去了。
1方 耀: 广东普宁人晚清名将, 曾以所部八千人大破太平军兴王的十万大军, 被誉为“谋勇将军”,并被赐号“展勇巴图鲁”。在中法战争中,方耀以广东水师提督守虎门,防备森严,赢得"粤有方耀, 可高抌也" 的赞誉 方耀在治潮间修桥铺路,大办乡学 时人称赞"世上难寻此等好官" 方耀死后被民间奉为神灵, 建有方大人庙祀之。
2许仁道空军少将 (1941—,广东普宁人)东海舰队航空兵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1990年7月晋升海军少将军衔,1992年6月改空军少将军衔。
3李统厚少将 1945年3月出生,广东普宁人。甘肃省军区政治委员,甘肃省委常委。
4巫志远:(公元1922~今),原名巫捷响,曾用名江平;广东普宁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原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三军武官。
巫志远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十六岁参加入中国***领导的潮汕青年抗敌同志会,并积极参加救亡宣传、救护训练班等活动。当时,巫志远还只是个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学校里,他被推举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在同学们中很有威信。1938年秋,因组织学生参加请愿、示威游行、罢课,反抗所在小学国民党校长阻止学生参加救亡运动,巫志远和其他几位同学被学校开除。但是,第一天被开除,第二天就参加***了。就这样,正式走上革命道路。
1939初,由亲戚推荐,经党组织同意,他到揭阳县石牛埔南侨中学继续上学。在那里,他既学习文学、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也经常秘密上党课,学习游击战术、开展群众运动、军事技能训练、刻蜡纸,写标语、大字报,晚上到处张贴,还散发传单,样样都干!
1942年,中共“南委事件”发生后,遵照党组织的指示,巫志远以教师的身份隐蔽下来,坚持开展斗争。1944年12月底,巫志远前往揭阳县石牛埔地区集中,参加组建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工作。1945年1月26日,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成立了。游击队编成两个突破队。巫志远被编入第二突破队统战组,负责做地方实力派、伪维持会及国民党乡、保长的统战和筹粮筹款工作。
突击队成立不久之后,巫志远和手枪队的十几位同志来到普宁马公栅乡公所筹款。刚进门就发现敌情,一个小队十多个日寇在屋里面!还有一些伪军!巫志远和手枪队的同志处变不惊,马上占据有利地形,拔出手枪投入战斗。正在附近扎营的突击队闻讯赶来增援。一看这阵势,日寇和伪军吓破了胆,夹着尾巴从后门落荒而逃。
1945年3月,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进行整编,巫志远被派到潮(安)揭(阳)丰(顺)县委工作,任副特派员,主要负责恢复地下党组织,搜集情报,动员地方武装参加韩江纵队。虽然不见刀光剑影,但其实整天也处在危险之中。巫志远置生死于度外,千方百计开展工作。
日寇无条件投降后,1946年6月,包括巫志远在内的韩江纵队的四十八名干部和东江纵队主力一起撤至山东解放区。巫志远从此告别家乡,并在外工作至1985年以副军职离休。
虽然离家多年,但巫志远一直牵挂家乡的建设。1985年10月,他被聘为汕头经济特区顾问。1993年7月,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成立,他被选为副理事长,1994年11月被选为理事长。他几乎每年都回汕头,为家乡的建设出谋出力,为家乡的建设成就鼓与呼。
之所以汉废帝刘贺如此荒唐,可能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缺乏管教,导致他长大了以后,我行我素,狂妄放纵,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节制,成为了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甚至在做了皇帝以后也不知道收敛,依旧我行我素。
汉废帝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是西汉的第9位皇帝,他之所以可以当上皇帝也是非常意外的事情,当时汉昭帝刘弗突然间就去世了,因为他膝下无子,所以一时间皇位空虚,引来了其他人的觊觎。后来是在当时的权臣大将军霍光的推举下,刘贺当上了皇帝。
当时刘贺非常的激动,在去参加葬礼的时候,就开始特别的荒唐,连假装伤心都不愿意假装一下,后来他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以后,仅仅在位27天,就做下了1127件荒唐的事情。他让自己以前的狐朋狗友全部去皇宫里陪他玩,还让他的家人穿上官服横行霸道,甚至还觊觎先皇的女人。
在汉废帝刘贺在位的27天里,总的总结就是“行*乱”,平均下来,他每天起码做40件荒唐的事情,全部都是贪财好色的事情,后来刘贺的行为受到了朝廷百官的批判,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就连当初推举他为皇帝的霍光也非常的恼火,本来是想利用刘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但是谁知道刘贺竟然这么的荒唐,引来了很多的反感,无奈之下刘贺就被废了,后来一直在监管之下生活。
人物生平 回乡募兵
鲍信年少时有远大的志向,宽厚爱人,沉着刚毅有谋略。
中平元年(184年),鲍信受大将军何进所征辟就任骑都尉,受命回乡招募兵卒,鲍信招募了一千多士兵,归途中到达成皋时何进已经死于政变。鲍信赶回洛阳时董卓已经进京。
鲍信知道董卓必然祸乱天下,于是劝袁绍袭杀董卓,对袁绍说:“董卓如今手握重兵,肯定心怀不轨,我们如不趁机动手,日后必然吃亏,趁他刚到京都,士卒疲惫,我们对他发动袭击,一定可以擒拿董卓。”但袁绍畏惧董卓而没有行动。鲍信于是带兵回乡,征召了士兵两万人,骑兵七百人,运载粮草物资的车辆五千多辆。
讨伐董卓初平元年(190年),袁绍因废帝问题与董卓决裂,在渤海通告天下讨伐董卓。曹操也于此年十二月在己吾起兵。鲍信于是以济北相身份与其弟鲍韬起兵响应曹操。讨伐军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担任奋武将军,曹操与袁绍又上表推举鲍信担任破虏将军,鲍韬担任裨将军。
当时袁绍势力很大,天下豪杰都推崇他,只有鲍信对曹操说曹操日后必然能统领天下群雄以拨乱反正。
董卓焚烧洛阳迁都长安,袁绍等人不敢贸然进军,曹操于是和鲍信、鲍韬以及张邈部将卫兹等人进兵荥阳汴水,被董卓部将徐荣迎击,双方激战一天,曹操、鲍信负伤,鲍韬、卫兹等人战死。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胁迫韩馥,夺取冀州,鲍信对曹操说:“现在奸臣乘机出来颠覆皇室,英雄豪杰愤然对抗,而天下响应的原因,是因为大义所在,现在袁绍当盟主,利用权利为己谋私,看来将要发生变乱,看来另一个董卓就要产生了。如果我们对抗他,恐怕力不从心,如果跟他同流合污,那又怎么说得过去?不如现在待在黄河以南,静观其变。”曹操深表赞同。此后曹操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于是上表让鲍信担任济北相。
迎接曹操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打算派兵迎击,鲍信劝阻说:“现在敌人众多,百姓恐惧不安,士兵毫无斗志,显然我军不能马上和敌人相抗,据我观察,敌人家属很多,军中粮草物资极为缺乏,靠抢掠维持给养。如今对策,与其贸然出击,不如让部队养精蓄锐,先采取坚守,敌人无法求战,强攻又徒增伤亡,等其气势低落,我们在派精锐出击,就能打败他们了。”刘岱不采纳鲍信的意见,结果兵败被杀。
曹操部将陈宫听说刘岱战死后,向曹操提议自己前往劝说兖州别驾、治中拥立曹操为兖州牧。后陈宫到达州府协商后,鲍信便与州吏万潜等人到达东郡迎接曹操担任兖州牧。
战死沙场曹操认为黄巾军得胜后骄傲轻敌,于是设奇兵在寿张迎击黄巾军,曹操与鲍信先到达战场,而步兵未到。这时候敌人已经遇见曹操,于是开战。鲍信拼死救出曹操,但鲍信自己被黄巾军杀害,时年四十一岁。后来大军赶到,勉强打败黄巾军。曹操悬赏寻找鲍信的遗体,没有找到。大家于是用木头刻出鲍信的模样,曹操洒泪祭之。曹操再进兵破黄巾军,同年冬天迫降黄巾三十余万,平定山东。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追记鲍信功绩。上表封鲍信之子鲍邵为新都亭侯,征召鲍信之子鲍勋担任丞相掾。
历史评价《魏书》: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
《魏书》:虽遭乱起兵,家本修儒,治身至俭,而厚养将士,居无馀财,士以此归之。
蔡东藩:良谋不用便还乡,智士见机幸免殃;若使后来常匿采,沙场未必致身亡。
家族成员八世祖:鲍宣,汉朝司隶校尉。
父亲:鲍丹,东汉少府侍中
弟弟:鲍韬、鲍忠(仅见《三国演义》,正史无记载)
子:鲍邵、鲍勋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鲍信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里字允诚,有谋多智,善武能文,官拜后军校尉,十常侍之乱时,
鲍信与袁赵萌、淳于琼等一起寻找汉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的行踪。董卓入京后,鲍信求见袁绍,说董卓有异心,劝袁绍除之,袁绍不同意,鲍信又找王允商量,王允也不同意,鲍信于是引本部军兵投泰山。后以济北相身份参加讨伐董卓的义军,鲍信因为怕孙坚抢头功,暗中令其弟鲍忠出战,结果鲍忠为华雄所杀。李嗟热丝刂瞥廷后,以献帝名义命曹操与鲍信镇压青州黄巾起义,于是两人在寿张迎击黄巾军,鲍信深入重地,为黄巾军所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