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已远去

故乡已远去,第1张

如席大雪,铺天盖地而来;朔风呼啸,卷起一道道雪条,东奔西突,鞭子一般,抽打在行人的身上、脸上。一位壮士,头戴毡笠,肩挑花枪,大踏步向着沧州城东的草料场,匆匆而去。

提起故乡沧州,最有画面感的,大概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了。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故乡的风雪,是极有气势的。天色阴沉下来,像是老天给你换了一个世界,偌大的雪花,和风搅在一起的,漫天飞舞,像是在上演着一场浩大的视觉盛宴。你被茫茫的大雪,隔进天地之间,仿佛自己早已小得不复存在了。你独自感受着大自然的气魄,那真是十分震撼的。

大自然渲染气氛的能力,是任何技艺高超的能人术士,都不及万一的。那真是天为道场、地作底色,风、云、雷、电作调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手笔。

燕赵大地上的古沧州,自古以来,就在这样不可预知的风霜雪雨中,日夜涤荡着。

沧州所在的华北平原,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平原。

小时候,姥爷骑自行车去接我,车子一出村,偌大的原野里,除了风,便很少看见几个会动的物件了。我坐在自行车前梁的小椅子上,看着车轱辘下面的路,向着远方,没完没了的延伸出去。路两边,除了光秃秃的田野,和田垄边的树,还是没完没了的田野,和田垄边的树。

看得久了,我蓦然发现,天边的树,都像是在一个大圆圈上,一点点向后转过去。我问姥爷:为什么我们向前走,天边的树,就都一圈圈的向后转过去呢?姥爷答不上来,只是说:还真是这样啊。

麦收的时候,是田野里能看见人最多的时候。

灼灼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地面是烫脚的,人像在蒸笼里,汗不断地从脑门、脖颈淌下来。天气响晴,麦秆晒得干脆,最容易收割,正是抢收的好时候。

我拿着镰刀,站在地头,往地那头望,真远啊。大人们把腰弯进麦田里,他们的手臂长,手里的镰刀如有神助,左手拢了四、五垄麦秆在臂弯里,右手刷刷刷地割下去,没几步,就把我落在后面了。

割了一会儿,我的腰便酸疼起来。直起身往前看,父亲的汗衫,后背已经湿透了,黏在背上。他弓着腰站起来,甩甩手腕上的汗,往手掌心里吹两口气,又弯下腰,默默地往前割去了。

远处全是一片一片泛黄的麦田,满天满地,都被小麦的**铺满起来,一直连到天边去,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那景象,是极为单纯、却又极为壮观的。风一吹,金色的麦浪,一波一波的,涌向不见边际的远方去了。起起伏伏的人影,淹没在麦浪里,像浮在波涛间的小木筏,时而露出水面,时而沉没到浪涛下,不见了踪影。

从外地回来的大哥,大概技术不太熟练,镰刀不小心划到胳膊上,血一下子渗出来了,"哎呀,"我心里一阵紧张。大哥不以为意地抓了一把土,摁在伤口上。我的心一下子抽紧起来:"快回去上点药吧"。大哥若无其事地笑笑:"哪有那么娇贵,止住血就行了"。

黄昏的时候,割下的麦子,都打成捆,摞在牛车上。我被大人们推举着,爬上车顶上的麦捆堆里,顾不得麦芒扎人,一下将自己瘫放在上面。头一躺下去,就像躺在了一个大大的摇篮里,摇啊晃地往回走。白天的烦热散去,汗也出透了,傍晚的风一吹,浑身的疲累,慢慢的散去,麦秆秸上的余热,温暖着身体,眼皮慢慢的沉起来。天边的晚霞、云朵,都在温和的夕阳里,优哉游哉地摇荡着。

冬季农闲的时候,村里便请来了河北梆子的县剧团。每年必唱的,是《王宝钏》、《秦香莲》、《辕门斩子》那高亢苍凉的唱腔,不是吼出来、也不是喊出来的,它是拼尽了力气和精气神儿,将积郁在人内心的悲愤和决然,一丝丝抽净、挖尽,又一点点抽离出来,推到心尖儿上,再从胸腔里挤压出来,直向天地之间抛甩出去的,听的让人既揪心,又痛快。

小孩子听不懂戏文,但那悲怆的唱腔,还是真真切切的,灌进耳朵里去了。

不知何故,河北梆子的曲调一起,我常会不由想起,曾经听过的悲怆的故事:《荆轲刺秦王》、《赵氏孤儿》、豫让吞炭漆身,刺杀赵襄子总觉得,那些甘愿赴死的人物:荆轲、樊於期、公孙杵臼、程婴,他们决绝的气质,和家乡戏凄怆耿烈的风格,十分契合。

女子的故事,也一样刚烈。传说赵襄子宴请代王,派人用铜斗暗中杀死了代王,并兴兵吞并了代国。代王的夫人,是赵襄子的姐姐。她听到消息后,泣天而呼,说:"为了弟弟而轻慢丈夫,不仁;为了丈夫而怨恨弟弟,不义。"于是用簪子把自己刺死了。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些故事,都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燕赵大地上的燕国和赵国的故事。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戏的人生故事,在燕赵大地上,似乎是俯拾皆是。

据说北宋的时候,常山郡(今河北定县)唐河店村,有一名老妇人,赤手空拳,智杀了契丹的骑兵。当时的文学家王禹偁,不禁感叹说:"一妪尚尔,其人人可知也。"

人说"慷慨悲歌、好气任侠",是燕赵大地的特有的民风。

我想,也许是自古以来,燕赵大地上的战乱,太过频繁了,人们游离在生死边界,很多事,反而看得开、看得平常了,反倒生出一种义气来。对于生生死死的抉择,人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据说豫让伏剑自杀前,赵襄子问他:"你以前为范氏和中行氏做事,知氏后来灭亡了他们,你不报仇,反而委身于知氏。现在我把知氏灭了,你却三番五次找我替他报仇,是什么道理?"豫让说:"我给范氏、中行氏做事的时候,范氏、中行氏,像普通人一样对待我,所以,我也像普通人一样对待他们。知氏以国士对待我,所以,我也以国士的所作所为对待他。"

也许,这正是当时人们心情的写照吧。

正月十五,是每年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咚咚哐哐,敲锣打鼓的声音响起来,"落子"跑起来,节日气氛就出来了。

"跑落子"是家乡一种特有的秧歌。说是跑落子,其实是以秧歌为主,掺杂着舞龙、舞狮、小车子会、高跷等的大型表演。表演队伍吹吹打打,排成一条长龙,绕着村子演出。到了宽绰场地,就停下来,撂个场子。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凑个热闹,来感受下节日的气氛。

打头的一般是舞龙的队伍,有点儿龙头老大的意思。尤其是到了晚上,龙身内的灯光都点亮起来,一条金色巨龙,在夜空中奔驰游动,蜿蜒回旋,变幻多姿,把整个天空,编织出了梦幻神异的色彩,甚是好看。

众人看得开心,但看上去,更为开心的,似乎倒是舞者。队友们的力量协调得好,劲儿使到了一起,长龙游走得顺畅,衔接的自如,效果就格外的惊艳。大家把各自的好力气和协调性都使出来,谁也不掉队,就舞出一场又一场的精彩来。舞者的自豪感,自然没得说,这种快乐,又是几十个人共同汇聚起来的,于是无形中,它便又扩大了;又有那么多人来分享,这种快乐,就又加了倍。

如果说,舞龙是靠团体的力量,舞狮,就有点像单打独斗了。舞狮者要抖擞精神、显出它的英武劲儿才好看。舞狮者们都极尽闪转腾挪,上下腾跃的功夫,比着将全身的劲儿使出来。看他们将狮子的那份勇猛、可爱,展示得淋漓尽致,狮子仿佛也有了灵魂,就会觉得:那哪里是在舞狮呀,分明是在舞自己呀。

踩高跷,几乎就是秀难度。表演者双脚绑在两根木棍上,走得很是随意,正如在平地上一般,走到得意处,还动不动翻个跟头,那种居高临下的轻巧劲儿,明摆着就像是告诉你:你说还有什么做不到的,我都可以做一做,给你看看。这种敢为常人所不能为的胆量,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跑落子不刻意追求高难度,它胜在有唱、有跳、有快板,还有队形变化,形式上更为丰富。跑跳的间隙,也会穿插展示技能的环节。身怀绝技的小伙子们,依次跑到场地中间,或倒立行走、或打连续的前桥、后桥,或是高而飘的空翻、旋转的旋子,各自亮个相,又跑回到跑跳的队伍中去了。

小车子会以演故事的形式,表演滑稽的世态人情。有骑驴的、有坐轿的,有跑前跑后扮丑耍宝的。好的演员,能把人物的丑态,演到极致,那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样子,带着点儿讥诮意味,真是极为鲜活。有时演员演着演着,自己也被自己逗得忍俊不禁了。他们的服装、道具鲜艳,人物诙谐、逗趣,表演滑稽可笑,逗人开心,是最活跃节日气氛的。

我最喜欢看的,是利落的翻跟头,还有小车子会的滑稽不拘的表演。

翻跟头,是普通人也能学得来。大着胆子使使劲儿,就把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了,谁不想试试呢;而扮丑,则把人的丑态,放大到十分滑稽,用嬉笑戏谑的方式,诙谐地表现出来,实在是一种乐观洒脱、笑对人生的生活态度,是能让人在生活的沉重中,难得透透气的机会,又有谁会不喜欢呢。

可惜节日的表演,只持续三天。小孩子总感觉看得不尽兴,就只好自己来模仿。小伙伴们凑到一起,比着打倒立,翻跟头。我自觉柔韧性挺好的,前桥、后桥、都练得挺自如,可空翻就不行了,怎么都翻不起来。就想着,要是能找到个武术师傅,拜师学艺就好了,练上一身功夫,再练个飞檐走壁。不过,听小说里讲,高手师傅都是隐居的,哪里会那么容易遇见呢。

后来上学的时候,从市内经过,见一所大院门口的牌子上,写着"沧州武术院"几个大字,心想:原来是有教武术的地方呀。后来又听说,传说中的大刀王五、燕子李三,还有当年家喻户晓的霍元甲,原来,都是沧州这块大地上的武侠人物。说是从明朝设立武举,沧州就出过很多武状元。不知现在的武术院里,还有多少习武的年轻人,他们的武功,又练到了什么程度。

林冲发配的古沧州,在现在的沧州市东南二十余里,又称旧州城,是古沧州的旧址,是座千年古城,现在还能看到一些断壁残垣。

我每次去姥爷家,都从旧州城的北关和东关经过。据说林冲刺配的草料厂,就是在旧州城的东关镇。

每次走到东关的时候,都能看到一座铁狮子,立在野地里。有时,姥爷的自行车就顺带拐个弯,带我到铁狮子跟前看一下。铁狮子的身形非常高大,比一般建筑门前的狮子,大约要大上十来倍。虽然它的头部有些破落了,但姿态昂扬,雄风仍是在的。

早些年,铁狮子孤寂地站在地上,少有人理会。过了些年,它就被架到了一个高的方形台子上。又过了几年,上面又搭了个小亭子。后来,小亭子被拆掉了,铁狮子的底部支上了不少柱子,像是伤残了的样子,威武感减弱了不少。

那时候常常看到铁狮子,没觉得有什么稀奇。后来去过别的地方,看各地遗存的古代文物里,狮子的体型,真还没有这么大的。据说,这是国内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铸铁工艺品了,就觉得有些不一般了。

铁狮子站在这块土地上,也有一千多年了。它脖子的右侧,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个字,也就是说,它铸造于后周的公元953年。

林冲发配沧州的时候,铁狮子应该已经伫立了很多年了。不过它的存在,可能也不太为外地人所知。而且,林冲来去匆忙,作者也没有闲情,安排他去看一眼草料场旁边的铁狮子了。

有人曾推断,这座铁狮子,是后周皇帝柴荣亲率大军北伐契丹,驻跸沧州时铸造,以镇州城的。

我从没想到过,铁狮子还会有这么辉煌的 历史 ,不仅和契丹有关系,还和当年的后周皇帝,有直接的关联。

后来听说,这说个法,似乎不大可靠。

一来,公元953年,铸造它的时候,柴荣还不是皇帝,还没有北伐契丹呢。

二来,铁狮子的背上,还有个莲花巨盆,据说是文殊菩萨的莲座;腹内还刻有隶书的金刚经文。而世宗皇帝柴荣,是主张禁佛的。佛教内容的体现,和他的价值取向,应该也是不太一致的。

不过,在铁狮子的周边,确是发现了古城墙、铁钱库、皇宫台等遗址。"皇宫台"据说就是世宗皇帝柴荣北征契丹时,在此驻扎留下的。

继承皇位的柴荣皇帝,于954年开始了北伐契丹,取得了非凡的战绩。想来,当年世宗皇帝把北伐契丹的大旗打起来,古沧州的英豪,一定也是云集响应的吧。

"杨家将"的故事,在家乡广为流传。我一直以为,那单纯是刘兰芳的演绎太精彩了。现在想想,是否也有可能,是那些故事自古在家乡代代相传,人们听得熟悉亲切,相关的故事,也就更乐于接受了呢。

记得小时候听爷爷说过,五代时,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国。那时古沧州一带,大概就成了边境。据说宋太宗的时候,杨六郎就曾经长期驻守在这里。河北梆子《辕门斩子》、《杨门女将》等剧目,讲的都是那时的故事。

在铁狮子附近,还有一块炕面大的地方,长着一种奇特的红衰草,传说能治百病。这草据说也有来历,说是当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时,她已怀胎十月,即将临产,但一百单八阵,已破了一百零七个,只剩下最后一个了,战况紧急,只得将杨文广,生在了这片草地上。于是,有了这块红衰草。

现在想来,当年皇帝动不动就将人"发配沧州",应该也不单是他们的个人喜好,实在是因为古沧州,是一个战乱频发的边境城市的缘故。

曾经帮助过林冲的柴大官人,当时似乎有着特别的影响力,据说也是因为他是周世宗柴荣的后人,赵匡胤篡夺了人家的皇位,心里不安,所以对他的后代格外优待的缘故。

沧州市区分为两大区:一个是运河区,一个是新华区。

所谓运河区,就是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地方。

京杭大运河,是从市区中心穿流而过的。冬、春季节,河里没有多少水,更没有什么船,它好像只是作为一条河的形式,在那里存在着;夏、秋季节的时候,河里的水多一些,它也和一条普通的河道一样,任由河水,或多或少地流着。偶尔会有一两个垂钓的人,在河边默坐,让人感受到一条河应有的样子。大概更很少有人知道,这条河的存在,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了。

我多少次从运河桥上走过,从未想过,这条河,就是 历史 上有名的京杭大运河。当年乾隆下江南的盛况,也是应该在这里上演过的。

我更想象不出,这条航线上,当年多少镖局,小心护送着货物,沿河行走。而"镖不喊沧州",是南北镖行共同遵守的行规:南来北往的镖车,不管是黑道白道,也不管是水运路行,一到沧州地界,必扯下镖旗,不再喊镖,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界的尊重。

如今,那些盛景,都已烟消云散,怕是少有人知了。

市内运河边上,有一座清风楼,古色古香,改建得十分规整。史书记载:"清风楼在沧州公馆内,建于晋永康中",我猜想,它应该也是当年大运河航路上的一个官方馆驿的一部分,也算是一处古迹了。

史传元萨天锡元统录囚至沧州时,曾题过一首《清风楼》的诗:"晋代繁华地,如今有此楼。暮云连海岱,明月满沧州。归鸟如云过,飞星拂瓦流。城南秋欲尽,寂寞采莲舟。"真是笔力不凡。也说明在京杭大运河的航路上,清风楼,是曾经有它的存在感的。

在大运河边长大的纪晓岚,曾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一个"河中石兽"的故事,说是沧州南一座河边的庙宇,庙门倒塌,门前的两座石兽,被洪水冲走,人们从下游找不到,反而从上游找到了。

我总觉得石兽的故事,来源于旧州城的铁狮子。

铁狮子所在的位置,正是在古沧州南。有传说,铁狮子原在旧州城开元寺门前,也是一对;还有说当年周世宗柴荣的皇宫台门前,也有两座铁狮子,似乎与铁狮子的渊源,更接近些。

不过,现在的铁狮子,只剩了一只。那些传说,哪一个更与它更有关联,似乎也已经无据可考了。

我去姥爷家,看到沿途的古迹,和生活在那片遗址上,曾经生龙活虎的人们的踪迹,都日渐一日的销蚀、散失于大自然的风霜雪雨之中了。如今,政府也采取了不少保护、恢复措施,但它于现世的生活,似乎也还是越来越远了。

春节回家,听父亲提起一段往事。

父亲说,他的爷爷,也就是我的太爷爷在世的时候,有一天,正套车下地干活儿,邻居进门来,说:"叔,我想借你家的牛犁犁地,行不?"太爷爷二话不说,卸下车,把牛交给那人说:"牵走吧,我正好还有别的活儿。"父亲说:"其实,那个车,都已经套上了。但是你太爷爷说,正是农忙的时候,没有牛的人家,会更为难,跟人张个口,也不容易,咱自己家早一天、晚一天,不要紧的"。父亲说的动容,我听得心头,也有一些暖暖的东西在涌动。

我想,当人把一些东西,看得比活着本身,更为重要,对一些不如意的解读,可能也就不太一样了,内心的自适安然,也会多一些了吧。

我也想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和后人听,不知道他们是否和我一样,也会有一些感动。

故乡的那些惨烈的、悲凉的、欢乐的、温暖的记忆,一点点地渐渐远去了,我们也会随着它,消失在遥远的 历史 深处。许多年之后,在后人的记忆中,我们的生命,会留下怎样的印记呢?

  鲁迅

  周作人(1885116~19675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等。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秋瑾

  (1875~1907)民主革命家。女,字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绍兴人。官绅家庭出身,通经史,工诗词,善骑射击剑。光绪三十年(1904)抛儿别女,东渡日本留学,办《白话》杂志,创"共爱会"、"十人会"。翌年三月,回绍省亲,筹措学费,参加光复会。七月又赴日,会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任评议员、浙江分会主盟人。同年冬回国,在《中国女报》鼓吹民主革命,又先后在绍兴、湖州女校任教,并在江浙一带联络会党,建立秘密组织,武装起义。三十三年(1907)初,接任大通学堂督办,联络会党,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约期分头于浙皖起义。七月六日,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牺牲,秋瑾于七月十三日在大通学堂被捕,十五日凌晨慷慨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后由好友吴芝瑛、徐自华按其遗愿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亲笔为秋瑾写了"巾帼英雄"4个大字及楹联一副。为纪念秋瑾,绍兴建"秋瑾烈士纪念碑"于古轩亭口

  王曦之

  303~361,又作303~379,307~365,321~379)晋代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酓(今山东临沂)。西晋末,随晋室南迁,慕会稽山水,定居山阴。后随从王导去建康求学。学成,初为秘书郎,后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又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任内,关心民众疾苦。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已节),与谢安、孙绰等修禊兰亭,畅饮赋诗,撰写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后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隙,耻为其下,遂称病辞官,自誓永不出仕,尽山水游弋之娱。其书法博采众长,被誉为"书圣",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传世作品有《丧乱帖》、《奉桔帖》等20余种。

  蔡元培

  (1868~1940)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字鹤卿,号孑民。绍兴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早年任绍郡中西学堂监督。后在沪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学社、爱国女校,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与陶成章组织光复会,任会长,并加入同盟会。嗣后留学德国。1912年回国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曾与吴玉章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后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科学与民主,主张文学革命,反对北洋军阀,同情学生爱国运动,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后被迫辞职。1924年当选为国民党一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后又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2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司法部代部长等职,延揽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晚年主张抗日,不满当局的黑暗统治,与宋庆龄、杨杏佛、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7年上海沦陷,移居香港,力主国共合作抗日。1939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毛泽东致唁电,称誉蔡元培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有《蔡元培全集》行世。

  马一浮

  中国学者、诗人、书法家。名浮,字太渊,后字一浮。号湛翁,晚号蠲叟、蠲戏老人。浙江绍兴人。生于四川成都,六岁返籍。早年应县试,旬列榜首,又至上海习英、法、拉丁文。十九岁与谢无量、马君等创办《二十世纪翻译世界》,介绍欧美学说。旋应清政府驻美使馆之聘,赴圣路易斯任学生监督公署文牍,其间游历英德,博览《四库全书》,潜心儒家经典。贯通文中哲,融会儒释道。倡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之说。抗战时避难所地江西、广西有《秦和会语》、《宜会会语》之作。1939年于四川乐山创办复性书院,任主讲,撰有《复性书院讲录》六卷,并刊行诗集《避寇集》。1942年起辍讲,专家刊记得宋明理学著作。建国后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浙江文中馆馆长,全国政协特邀委员。著作辑为《马一浮集》。

  钱三强

  1913~1992)核物理学家。原籍湖州,生于绍兴。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次年赴法国留学,在约里奥·居里夫妇指导下从事原子核科学研究,发现铀核三分裂现象,深化了人类对核裂变的认识。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德巴微物理学奖。先后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导师。1948年和夫人何泽慧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加入中国***,参加中国科学院和中科院学部及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的组建,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所长,计划局副局长、局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副院长、学部委员,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浙江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等,是全国人大代表。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事业,特别是为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原子弹、氢弹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

  竺可桢

  (1890~1974)地理学家、气象学家、教育家。字藕舫,又名绍荣、烈祖、兆熊。绍兴上虞市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及唐山路矿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191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开大学。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国际百科全书》编辑室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等职。1936年4月任浙江大学校长,立"求是"为校训。抗战开始,带领浙大师生西迁,途经赣、湘、粤、桂,到达遵义。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以其卓越的治校才能使浙江大学不断发展壮大。1949年前夕,拒绝去台湾,只身潜赴上海,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协会名誉理事长等职,还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和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主任等职。1962年加入中国***。当选为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始终坚持"求是"精神,为研究解决我国水土流失、沙漠治理、盐碱土改良、沼泽开发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脚踏实地,调查考察,足迹遍及全国除西藏、台湾外的所有地区,对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74年2月6日逝世,著有《竺可桢文集》。浙江大学塑有竺可桢铜像。

  周建人

  (1888~1984)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原名松寿,字乔峰,笔名克土、高山等。鲁迅三弟。绍兴人。早年从事教育、出版工作。1932年12月,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调查、揭露国民党迫害政治犯的罪行,参与营救***员和爱国志士。1945年,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1948年4月加入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北平后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委会副主任。1949年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浙江省省长,第九、十、十一届中共中央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4年7月29日病逝于北京。著有《科学杂谈》、《进化与退化》、《鲁迅回忆录》、《鲁迅故家的败落》,译有《生物进化论》、《生物学与生问题》、《优生学》等。

  许寿裳

  (1883~1948)教育家。字季黻,号上遂。绍兴人。早年就读于绍郡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学日本,与鲁迅相识,后成挚友。曾主编《浙江潮》。三十年(1904)冬,加入光复会。宣统元年(1909)回国,在杭州任教,1921年任教育部佥事、科长、参事和普通教育司司长,此后历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中央研究院干事兼文书处主任和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等职。1912年起,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成都华西大学。鲁迅逝世后,珍视鲁迅文稿和遗物的征集保护,积极筹备出版《鲁迅全集》、筹建鲁迅纪念委员会,并多方筹集鲁迅纪念文学奖金。1945年任台湾编译馆馆长、执教台湾大学。1948年2月18日,在台北寓所惨遭暗杀。著作主要有《章炳麟传》、《鲁迅年谱》、《中国文字学》、《俞樾传》、《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等。

  马寅初

  (1882~1982)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绍兴人。幼年随家迁回祖籍嵊县。光绪二十七年(1901)入天津北洋大学,后赴美留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国银行总司券、浙江省政府委员、南京政府立法委员会委员长、金陵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重庆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教授、重庆大学教授、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教授等职。抗战期间,因抨击四大家族而遭国民党政府监禁和软禁。1949年后,历任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7年发表《新人口论》遭到不公正的批判。1979年9月恢复名誉。1982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主要著作有《马寅初经济论文集》、《经济学概论》、《马寅初演讲集》、《中国关税问题》和《新人口论》等。

  邵力子

  (1881~1967)政治活动家、学者。原名夙寿,字仲辉,笔名景墨、闻泰。绍兴陶堰人。清末举人,同盟会会员。曾任上海大学代校长,提倡革新文学,主持上海《民国日报》,辟《觉悟》副刊。1920年5月,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转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加入中国***。1925年任黄浦军校秘书长,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1926年蒋介石反共后,接受陈独秀、瞿秋白建议脱离***。1927年后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中国公学校长、甘肃省政府主席、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驻苏大使和国民参政会秘书长。1949年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后,脱离国民党政府,留在北平。应邀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出版有《邵力子文集》上下集。

  陶成章

  (1878~1912)民主革命家。字焕卿,笔名汉思、巽言,化名起东、会稽先生。绍兴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学日本,倡导革命。翌年离日返沪,参加革命活动。三十年(1904)与蔡元培等组织光复会,翌年五月与徐锡麟、龚宝铨等人在绍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三十三年(1907)皖浙事败,避居东京。后下南洋,先后任新加坡《中兴日报》、仰光《华光日报》主笔、记者。三十四年(1908)在日本主编《民报》。宣统二年(1910)与章太炎重建光复会,任副会长。翌年又到南洋募款,支援国内武装起义。回国后在沪建立光复会秘密机关锐俊学社,积极筹划光复杭州、南京。浙江光复,被推举为省临时参议会议长。1912年,被陈其美指使的人暗杀于上海广慈医院。著有《浙案纪略》、《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陶成章集》等。为纪念陶成章烈士,建陶社于绍兴东湖,孙中山等莅绍,曾专程到陶社致吊,后毁于战火,1982年陶成章殉难70周年时重建

  任伯年

  (1840~1895)清代画家。初名泣,又名润颐,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字伯年,以字行。绍兴县人。自幼得父指授,14岁去上海扇庄学徒,画技大进,未成年即有名声。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克绍兴,他参加太平军为旗手。太平天国失败后,留居家乡,又流寓宁波,得名师任熊、任薰教授,于同治七年(1868)二月随任熊去苏州。中年后长居上海,以卖画为生。其画师法陈洪绶、华岩,擅画人物、花鸟,重视写生,勾勒、点簇交施互用,别具一格,成为"海上画派"重要创始人之一。与任熊、任薰、任预并称画坛任门"四杰"。有《三友图》、《蕉荫纳凉小像》、《八仙祝寿》、《祝福》、《蟠桃会》、《关河一望萧索》、《钟馗》、《倒骑驴图》等名作。

  徐锡麟

  (1873~1907)民主革命家。字伯荪,别号光汉子。绍兴东浦人。早年从事教育活动,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日参观,在留日学生民主思想影响下,立志革命。三十一年(1905)经蔡元培介绍加入光复会。同年九月与陶成章、龚宝铨等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培养革命志士,并以开展军体为名,购买大批武器,图谋起义。翌年,为掩护革命活动,捐资入官,赴任安庆,先后任陆军小学堂会办、安徽巡警处会办与巡警学堂会办、陆军小学堂监督。后与秋瑾约定,三十三年(1907)七月中旬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事先被清政府觉察,遂趁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之际,提前在七月六日发难,枪杀巡抚恩铭,被清军包围,寡不敌众而被捕。审讯后惨遭剖腹挖心酷刑,大义凛然,从容就义。

  徐树兰

  (1838~1902)近代图书馆事业开创者。字仲凡,号检庵。绍兴县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授兵部郎中,后改知府,补用为道花翎盐运使,因母病告归,致力于建闸筑塘、平粜赈济等地方公益。光绪二十三年(1897),倡捐巨资,在府城创办绍郡中西学堂,任校董。同时,捐银3万余两创古越藏书楼,又捐入古今中外书籍7万余卷。光绪三十年(1904)正式开放,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供公众阅读的图书馆。开办后,又每年捐钱1000元,作馆内工作人员工资及经费。

  赵晔

  生卒年待考。东汉学者。字长君。绍兴人。早年为县吏,奉檄迎督邮,耻于斯役,弃官去犍为郡资中(今四川资阳)拜经学大师杜抚为师,学习"韩诗"。一去20年,音讯全无,家人误认为他已亡。回乡后,闭门著述,写就《诗细》、《历神渊》和《吴越春秋》,后蔡邕到会稽,读其《诗细》、《历神渊》,以为优于《论衡》,惜此书已佚。《吴越春秋》原书12卷,今存10卷。前5卷叙吴,起自太伯,迄于夫差;后5卷记越,始于无余,终至句践。从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起,比《越绝书》更详细地记述了句践战败,向吴称臣,3年后回国,具体部署复国措施,终于灭吴称霸的过程。该书糅合正史、稗史、民间传说等资料汇集而成,虽非正史,却可补遗缺,后人注释《史记》、《文选》、《水经》等书,引用了该书不少记载。

  王守仁

  (1472~1528)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先祖世居山阴,后徙余姚,幼年全家迁回山阴。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早年因反对宦官刘瑾,遭廷杖,贬为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后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但不予铁券与岁禄,乃回山阴,辟稽山书院讲学,又立阳明书院于西郭门内,环坐听讲者300余人,前后讲学5年余,创"致良知"学说。嘉靖六年(1527)起用为原官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翌年,因病上疏乞归,卒于归途南安舟中。穆宗隆庆初,谥文成。其故宅原在城区光相桥侧,后在王衙弄新建府第,人称"伯府",墓在绍兴城西南花街鲜虾山。生平著作由门生辑成《王文成公全书》,共38卷。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是其主要哲学著作。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巨大,且流传至日本,朝鲜及东南亚。

  徐渭

  (1521~1593)明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阴布衣,或署田水月。绍兴人。20岁中秀才,屡应乡试不第,曾任塾师小吏等职。37岁时,闽浙总督胡宗宪招为幕僚,对抗倭军事多有策划。曾一度精神失常,因误杀继妻下狱7年,经同乡张元忭营救释放。此后,纵情山水,游历南北各地,以鬻书卖画代人撰文谋生。其画,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为明中期水墨写意画派创始人,对后世画坛影响极大。书善行草,涉笔飞动,纵逸恣肆,气韵畅旺。还写过大量诗文,曾参与编撰地方志书。能操琴,谙音律,73岁时贫病死去,草藁简葬,凄凉而终。族人将其葬于绍兴木栅姜婆山。其著作有《四声猿》、《南词叙录》、《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佚稿》、《徐文长佚草》等。

  姚长子

  (1522~1555)明代抗倭英雄。绍兴独山村人。是位连名字也不为人知的贫苦农民,因身材魁梧高大,人称姚长子。嘉靖三十四年(1555)一股倭寇由诸暨流窜绍兴柯桥,正在田间作业的姚长子,挥稻叉只身与寇搏斗,寡不敌众,执为向导。他佯装带路,引寇到柯桥四面临水的化人坛,用方言告诉乡人:"等我过桥,你们就把前桥、后桥均拆掉。"村人按其吩咐,断敌退路。倭寇知道中计,便将他剁成肉酱。官兵与村人赶到,将被困的130余名倭寇尽歼。乡里为纪念姚长子,将"化人坛"改名为"绝倭涂",前后两桥分别命名为"得胜桥"和"万安桥",并在绝倭涂上建3间砖木结构平屋的"姚长子纪念祠"和一座高65米的"姚先烈绝倭纪念碑",文学家张岱写了墓志铭。

  王端淑

  生卒年待考。明末清初才女。王思任次女,字玉映,号映然子,又号青芜子。绍兴县人。自小酷爱读书,过目不忘,尤精史学。诗文诸体,靡不涉笔,与人论文,终日不倦。其父赞道:"生有八男,不及一女。"成年后,与钱塘丁肇圣结为伉俪,曾随夫寓居京都。清世祖闻其才名,欲将其召入宫中教授嫔妃公主,被婉言谢绝,并举家南归,一度居于青藤书屋,后迁居杭州吴山,吟诗作画,著书立说。其画、诗、词俱佳。工画花草,风格疏落苍秀。著作颇丰,著有《吟红集》30卷、《玉映堂集》、《史愚》、《留箧恒心无才宜楼诸集》、《历代帝王后妃考》,辑有《名媛诗纬》、《名媛文纬》、《秋虫赋》、《荷赋》、《菊赋》等。享年80余岁。

  章学诚

  (1738~1801)清代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原名文酕。文镳,字实斋,号少岩。绍兴人。幼年资质鲁钝,记忆力弱,被人视为"朽木"。但他"好深湛之思,隆冬盛夏读书,恒至午夜不倦,每有所得,辄笔之于书"。对文史有浓厚兴趣,立志追求学问。26岁肄业国子监。28岁在京师事大学士朱筠,得以尽览其丰富的藏书,并与往来朱门的名流学者研讨学术源流及异同,学业大进。乾隆四十二年(1777)应乡试中举,翌年中进士。自以为"迂流"不合世用,不愿入仕,在保定、定州、归德等地书院讲学。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开始撰写《文史通义》,20余年从不中断。还应聘纂修过和州、永清县、亳州、常德府和荆州府等地方志,参与《湖北通志》的修订。一生穷困潦倒,从32岁起,因父亡而靠讲学和修志所得维持生活,十分拮据。他学识渊博,史学理论有独到见识,因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所限,未能充分施展才能和抱负。他刻意编辑12年的《史籍考》也未问世。《文史通义》生前只刻印了篇目,道光十二年(1832)其次子首次刊印了8卷。去世120年后由刘承干搜集整理出版了《章氏遗书》。

刘备见赵云 是在 公孙赞和袁绍打仗时 遇见的

周瑜和孙策 是孙策主动请周瑜出山的

赵云是公孙瓒的下手 刘备在讨董卓之后 就是寄宿在公孙瓒那的,所以他们是那时认识的。周瑜与孙策是同窗,就是同学了。

刘备与赵云是在初平二年于公孙瓒的帐下相识的;而周瑜与孙策从小就是是挚友,当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家小移居舒县。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有无通共。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

初平二年,赵云受常山郡人民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公孙瓒对赵云说:张大可《三国史》赵云画像“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 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赵云感动之余,向刘备辞别说:“我永远不会背叛您的恩德。” 建安五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二人同床眠卧。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部曲,袁绍并不知道此事。赵云从此便追随刘备,后来随他至荆州。(罗开玉《二十五史新编·三国志》:赵云身高八尺,姿颜雄伟,早年在郡衙当差。初平二年,袁绍称冀州牧后,与公孙瓒相争,常山郡人公推赵云为头目,率领大伙去投奔公孙瓒。也在这一年,刘备亦来投奔公孙瓒。刘备对赵云非常亲热,常给以帮助。赵云亦视刘备为长者,为知己,有心相依。经过几年的奔波和反复观察,赵云对公孙瓒的表现明显感到不满意,感到他胸无大志,不识大体,只顾自己,不是可以依靠的主人,便寻机离去。不久,赵云因兄丧请假回家。刘备知道他不会再回来了,依依不舍。赵云告辞时说,我终不会背叛您对我的恩德。建安五年春,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去投袁绍。当时,刘备单身逃出,狼狈不堪。在邺城遇见赵云,与云同床眠卧,密派其外出招募队伍数百人,对外皆称刘左将军部曲。从此,赵云追随刘备,转战南北,终身不渝。) 这是刘备与赵云。

周瑜与孙策是挚友。当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家小移居舒县。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有无通共。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 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周瑜从父周尚为丹阳太守,周瑜去看望,时孙策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将要东渡,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吾得卿,谐也。”(《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于是,二人协同作战,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当利(今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今江苏江宁秣陵关),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今江苏江宁湖熟镇)、江乘,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逼走刘繇(参见孙策平江东之战)。时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阳。”(《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 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发现周瑜有才,便欲收罗周瑜为已将。周瑜看出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居巢县长,欲借机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建安三年(198年),周瑜经居巢回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孙策闻周瑜归来,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给他士兵两 千人,战骑五十匹。此外,孙策还赐给周瑜鼓吹乐队,替周瑜修建住所,赏赐之厚,无人能与之相比。孙策还在发布的命令中说:“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阳时,他率领兵众,调发船粮相助于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论功酬德,今天的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他在关键时刻给我的支持呢!”周瑜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 因庐江一带,士民素服周瑜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春谷长。不久,孙策欲取荆州,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随军征讨。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得到桥公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小乔。(注:大乔、小乔本姓桥,后桥、乔二姓不分,都作乔,通称二乔。演义中为了抬高二乔身份,把她们的父亲叫做乔国老。)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也有说法,流离做光彩焕发貌讲。)接着进攻寻阳,败刘勋,然后讨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周瑜留下来镇守巴丘。 这是周瑜与孙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155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