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def struct node{
int a;
node left;
node right;
};
可以定义交换左右子树的函数如下:
void changeleaf(node anode)
{
if(anode!=0)
{
node tnode=anode->left;
anode->left=anode->right;
anode->right=tnode;
changeleaf(anode->left);
changeleaf(anode->right);
}
};
性质
二叉树是一个有根树,并且每个节点最多有2个子节点。非空的二叉树,若树叶总数为 n0,分支度为2的总数为 n2,则 n0 = n2 + 1。
满二叉树与完全二叉树
二叉堆:非常适合用数组进行存储,对于数组中的元素 a[i],其左子节点为 a[2i+1],其右子节点为 a[2i + 2],其父节点为 a[(i-1)/2],其堆序性质为,每个节点的值都小于其左右子节点的值。二叉堆中最小的值就是根节点。
性质
性质
平衡树是对二叉查找树的 改进 。一般的二叉查找树的查询复杂度取决于目标结点到树根的距离(即深度),因此当结点的深度普遍较大时,查询的均摊复杂度会上升。平衡树是使得所有叶子的深度趋于平衡。
各种平衡树
注:AVL树得名于它的发明者 G M Adelson-Velsky 和 Evgenii Landis,他们在1962年的论文An algorithm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中公开了这一数据结构。
注:鲁道夫·拜尔(德语:Rudolf Bayer,1939年5月7日-),自1972年以来一直是慕尼黑工业大学信息技术系的名誉教授。他因发明数据结构而出名: B-树(与Edward M McCreight合作)和UB-树(与Volker Markl合作)以及 红黑树 。他是2001年美国计算机协会SIGMOD Edgar F Codd年度创意大奖得主。
在树的结构中,树的定义如下。
树(tree)是n(n>=0)个节点的有限集,当n=0时,称为空树。在任意一个非空树中,有如下特点:
1、有且仅有一个特定的称为根的节点。
2、当n>1时,其余节点可分为m(m>0)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每一个集合本身又是一个树,并称为根的子树。
相关节点
树的最大层级树,被称为树的高度或深度。
树的每个节点最多有2个孩子节点。
树的一种特殊形式。树的每个节点 最多有2个孩子节点 。
二叉树的两个孩子节点,一个被称为 左孩子 ,一个被称为 右孩子 。这两个孩子节点的顺序是固定的。
二叉树有两种特殊形式: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
满二叉树 :一个二叉树的所有非叶子节点都存在左右孩子,并且所有叶子节点都在同一层接上。简言之,满二叉树的每一个分支都是满的。
完全二叉树 :对一个有n个节点的二叉树,按层级顺序编号,则所有节点的编号为从1到n。如果这个树所有节点和同样深度的满二叉树的编号为从1到n的节点位置相同,则这个二叉树为完全二叉树。
一棵树,若为满二叉树,那么一定是完全二叉树。反之,不一定。
在内存中存储 :
为什么这么设计?可以更方便的定位孩子节点、父节点。
若父节点的下标是parent,那么左孩子节点下标是2 parent+1,右孩子节点下标是2 parent+2。
反之,若左孩子节点下标是leftChild,那么父节点下标是(leftChild - 1)/2。
稀疏二叉树,用数组表示会很浪费空间。
二叉树的应用:查找操作、维持相对顺序。
1、查找
二叉查找树在二叉树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几个条件:
如果左子树不为空,则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小于根节点的值;
如果右子树不为空,则右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大于根节点的值;
左、右子树也都是二叉查找树。
对于一个节点分布相对均衡的二叉查找树来说,如果节点总数是n,那么搜索节点的 时间复杂度都是O(logn) ,和树的深度是一样的。
2、维持相对顺序(插入)
二叉查找树的特性保证了二叉树的有序性,因此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二叉排序树。
插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要二叉树进行自平衡,例如下图的情况:
如图所示,不只是树的外观看起来怪异,查询节点的时间复杂度也退化成了O(n)。
二叉树的自平衡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红黑树、AVL树、树堆等。
二叉树的遍历:
从节点之间位置关系的角度:
前序遍历:输出顺序: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
中序遍历:输出顺序:左子树、根节点、右子树
后序遍历:输出顺序:左子树、右子树、根节点
层序遍历:按照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层级关系,一层一层横向遍历各个节点。
从更宏观的角度:
深度优先遍历(前、中、后序遍历,前中后是相对根节点)
广度优先遍历(层序遍历)
二叉堆:本质上是一种完全二叉树。
二叉堆本质上是一种完全二叉树,分为2个类型:
最大堆 :任何一个父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它左、右孩子节点的值;
最小堆 :任何一个父节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它左、右孩子节点的值。
二叉堆的根节点,叫作 堆顶 。最大堆的堆顶是整个堆中最大元素,最小堆的堆顶是整个堆中最小元素。
二叉堆虽然是一个完全二叉树,但它的存储方式并不是链式存储,而是顺序存储,如下图所示:
假设父节点的下标是parent,那么它的左孩子的下标就是 2 parent + 1 ,右孩子的下标就是 2 parent + 2 。
二叉堆的3种操作(假设是最小堆):
1、插入节点:时间复杂度O(logn)
插入节点是通过“上浮”操作完成的:当二叉堆插入节点时,插入位置是完全二叉树的最后一个位置,将该节点与它的父节点进行比较,如果该节点小于它的父节点,那么该与它的父节点交换位置,直到比较到堆顶位置。
2、删除节点:时间复杂度O(logn)
删除节点是通过“下沉”操作完成的:将要删除的节点看作是堆顶,只看该节点及它下面的部分。因为堆顶元素要进行删除,将最后一个节点元素替换堆顶元素,将替换后的元素与它的左、右子树进行比较,如果左、右孩子节点中最小的一个比该节点小,那么该节点“下沉”,直到叶子节点。
3、构建二叉堆:时间复杂度O(n)
构建二叉堆,也就是把一个无序的完全二叉树调整为二叉堆,本质就是让所有非叶子节点一次“下沉”。
优先队列不再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而是分为两种情况:
最大优先队列 ,无论入队顺序如何,都是当前最大的元素优先出队;
最小优先队列 ,无论入队顺序如何,都是当前最小的元素优先出队。
二叉堆节点的“上浮”和“下沉”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logn),所以优先队列入队和出队的时间复杂度也是O(logn)。
https://blogcsdnnet/qq_28958301/article/details/9159054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