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秘史》中大玉儿的29个造型,美丽又霸气的宁静谁不爱呢?

《孝庄秘史》中大玉儿的29个造型,美丽又霸气的宁静谁不爱呢?,第1张

看完《乘风破浪的姐姐》之后,被静静子惊艳到的我又去看了一遍当年的《孝庄秘史》。果然,我又爱上了当年美丽又霸气的大玉儿。

剧中,宁静扮演的大玉儿从科尔沁格格到最后扶持康熙登基,一共有29个造型

第一个造型

这个造型是大玉儿刚出场的时候的造型,那时候的她,穿着科尔沁的服饰,毛毛头饰上有很多串珠流苏,搭配着她的小辫子,满蒙第一美人果然名不虚传。

第二个造型

被哲哲带在身边的大玉儿,一身**的衣服,肩膀处还有毛毛做搭配,这样的大玉儿也是不要太少女呢。

第三个造型

这个造型是大玉儿嫁给皇太极的新娘造型。

喜庆的大红色旗装造型,耳环也很有特色,虽然新娘兴致不高,但是这个造型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

第四个造型

成亲之后的大玉儿的造型多以旗装为主。

紫色的旗装,之前的编发也被盘了起来,两边还各戴了一朵花,这样的大玉儿谁不爱呢?

第五个造型

跟上面的造型差不多,甚至连绢花都是同一对,不过把紫色衣服换成了粉色的。

第六个造型

**的旗装造型,不得不说,这个造型的大玉儿安静下来作女红,那也是十分温婉娴静了。

第七个造型

橙色的旗装,心形空气刘海,传说中的旗头开始出现,这个造型的大玉儿在美丽之余,霸气开始显露出来了。

第八个造型

旗装外面搭配了一件立领半袖外套,旗头上除了珠翠之外,还多了绢花和红穗子。

第九个造型

**的旗装造型显得大玉儿格外霸气

第十个造型

大玉儿的这个造型以素雅为主,不管是绢花还是服装,都是蓝色和白色互相搭配,看上去格外清新,难怪会让洪承畴心动了。

第十一个造型

这个造型是皇太极驾崩之后大玉儿的造型,明明一身素衣,却还是遮不住大玉儿的美。

第十二个造型

同样是旗装+立领的造型,但是已经是圣母皇太后的大玉儿选择了放弃空气刘海,这也让大玉儿的气场强大了起来。

第十三个造型

紫色+**的旗装造型,皇太后大玉儿依旧霸气无敌

第十四个造型

上面这个造型的基础上加了一件深色的披风,衬得大玉儿更加沉稳大气

第十五个造型

蓝色的旗装造型,配上大玉儿水汪汪的大眼睛,谁不心疼?

第十六个造型

随着年龄的增加,大玉儿开始选择一些深颜色的服装

第十七个造型

外套颜色深了,但是配上浅色的披风,大玉儿还是那个风姿绰约的大玉儿。

第十八个造型

作为圣母皇太后,大玉儿怎么能少的了穿朝服的时候呢?

蓝色的朝服,搭配上红白两色的朝珠和头上挂满珍珠流苏的帽子,这样的大玉儿雍容华贵又端庄大气

第十九个造型

换成了我们熟悉的旗头的大玉儿

第二十个造型

福临登基的时候大玉儿的造型

第二十一个造型

康熙登基时候大玉儿的造型

两个造型差不多,但是大玉儿的状态可是完全不同

第二十二个造型

**的朝服造型,旗头上戴的珠翠也是很有看点了

第二十三个造型

戴帽子的**朝服造型

第二十四个造型

这个造型是大玉儿唯一一次的汉人造型

一身粉色的薄纱裙,长长的耳环,头发也成了常见的半披发状,这样的大玉儿别说皇太极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很难不动心啊。

第二十五个造型

为了阻止多尔衮娶太后(也就是大玉儿本人),大玉儿穿上了民间女子的服装,换上民间女子的发型,这个造型的大玉儿你给几分呢?

第二十六个造型

这个造型是大玉儿嫁给皇太极当晚的睡衣造型,美人之所以是美人,就连没有头饰、耳环的衬托也还是美人。

第二十七个造型

这是穿汉人服装被皇太极再次宠幸之后的大玉儿的睡衣造型

第二十八个造型

翻领睡衣,做噩梦都能美美的大玉儿

第二十九个造型

同一件睡衣,不过内搭成了外套

宁静用了29个造型诠释出大玉儿传奇的一生,从刚出场的时候无忧无虑的少女大玉儿,到雍容华贵的皇太后,宁静的大玉儿一直霸气又美丽,请问这样的女子谁不爱呢

皇太极的妃子哲哲生了几个孩子

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孝庄文皇后的姑姑。生于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

哲哲皇后无子,生三女。分别下嫁下嫁额哲、奇塔特和巴雅思祜朗。 谢谢,望采纳! 哲哲皇后为什么同意皇太极娶自己的侄女为妻

这位知友,"哲哲皇后为什么同意皇太极娶自己的侄女为妻",这是因为清初皇帝们的婚姻,大都充满了政治色彩。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妻妾共有十四人,其中七位妻妾的纳娶,都是因为政治联盟。清初满蒙政治联姻盛行,据《清皇室四谱》第二卷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蒙古妻妾七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一半左右,清世祖福临有蒙古妻妾六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三分之一。

皇太极在22岁时,,太极也受命于努尔哈赤,在1614年带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远地迎娶了博尔济吉特哲哲,也就是孝端文皇后。那么后来自己的两侄女嫁给皇太极,这姑侄三人共侍一夫,背后又有什么真相呢?

要说起这三个姑侄必须要从她们的家族说起,她们都姓博尔济吉特,那博尔济吉特是满语的音译。他还有另外一个更让人熟悉的音译便是孛儿只斤,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姓氏成吉思汗的后代。这个博尔济吉特家族在十三世纪的曾经称霸整个亚欧大陆,但到了明朝末期已经衰弱了,但却时时不忘祖宗的荣光,为了保住黄金家族的荣华富贵,他们开始广结善缘,几乎跟周围的所有强大部落都通婚。

光有政治基础是不行的,关键是孝庄的姑姑哲哲皇后,与皇太极过着浪漫的生活之后,原来她换上一种不会生育的病,和皇太极在一起七八年都无一子,七八年无子的时光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被爱情滋润的哲哲皇后,有时欢喜有时忧,喜的是有个自己深爱着的丈夫,忧的是始终不能为他生下一子。那时候婚姻并不是光靠爱情来维系的,在后金时代,是以封建领主承袭制的,倘若哲哲再不能生子,她女主子的位置是很难维持的,那么自然她的婚姻也会受到波连。更重要的是,在皇太极以后,旗主以及大贝勒,还有汗位,恐怕会由侧室所生的豪格继承。到那时,自己和背后的家族在被侧室地排挤下,最终会落得个撒手大权,名落孙山。

这种情况下,博尔济吉特哲哲没有儿子,她自己的地位是很难保证的,最重要的是,科尔沁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如果和汗位继承人没有血缘关系,那么就很难保证科尔沁家族的利益。命十年,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子吴克善又送自己的妹妹与皇太极为妃,此女即庄妃。而这庄妃也是皇太极宫中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的亲侄女。

这位庄妃可了不得,13岁就嫁给了皇太极,一生辅佐了三个男人,培育了两个皇帝,有一个当皇帝的儿子顺治,还有一个当皇帝的孙子康熙,她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

哲哲是怎么死的

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在清宁宫溘然长逝,走完了自己南征北战的戎马一生。顺治帝即位后,哲哲被尊为皇太后,并随清廷迁都到北京,住在皇宫紫禁城里,过着轻松悠闲自在的生活。顺治六年(1649年)的四月十七日,哲哲病逝,享年五十一岁。顺治帝为她举行了隆重的丧礼。恭奉她的梓棺在宫中正殿,文武百官及其夫人们都穿上了丧服,男摘冠缨,女去首饰,以示哀悼。按照皇太极去世时的规格进行了初祭、大祭、绎祭、月祭、百日祭等一系列祭奠礼仪。次年(1650年)二月,哲哲的梓棺被运回沈阳,与她的丈夫皇太极一起长眠,合葬在昭陵,即现在的沈阳北陵

皇太极的妃子哲哲生了几个孩子?

哲哲皇后无子,生三女。分别下嫁额哲、奇塔特和巴雅思祜朗。

孝端文皇后(1599年05月31日-1649年05月28日):

1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朝开国皇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

2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中宫皇后。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为母后皇太后,无徽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葬清昭陵。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3皇太极统治的17年间,孝端文皇后主持内宫事务,很使皇太极满意。每遇蒙古诸部远道来京朝贺,或送女来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众妃举行盛大宴会,亲自迎送。由于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亲族亦受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太妃屡次来朝,皇太极均以盛大礼节迎送,宴赏优厚。

4孝端文皇后无子,生有三女。福临(即顺治皇帝)继位后,尊其为母后皇太后,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哲哲逝世,年五十一岁。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将其梓棺运至沈阳,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即今沈阳北陵。顺治皇帝为孝端文皇后撰了祭文。雍正、乾隆累累加谥,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山河恋哲哲做皇后了吗

做成了。 在第27集

皇太极听玉儿说如果小阿哥认哲哲为母亲,就即保了阿哥也能立哲哲为皇后,两全其美,心中一动有所考虑,答应祭祀让上天来决定封皇后的事。玉儿祈祷明天开始就是风平浪静,有新的开始。祭祀开始皇太极说听到上天安排要让小阿哥认哲哲为额娘,和玉儿一起照顾他,并宣布上天安排明日吉日正式封海兰珠为皇后,哲哲、玉儿、娜木钟晋封为妃。  众大臣见皇太极如此坚定也都敢怒不敢言。海兰珠身穿凤袍大笑为卓林报了仇,哲哲突然出现告诉海兰珠,杀死卓林的幕后真凶是皇太极,因为不想失去她,海兰珠大惊。  册封仪式正式开始,海兰珠却一直未到,皇太极赶去见海兰珠正在为卓林烧着纸钱,皇太极被逼承认自己是杀害卓林的凶手,海兰珠抱起儿子夺门而出。海兰珠欲抱着儿子跳楼自尽,被皇太极抢回阿哥,珠却失足掉下城楼倒在血泊之中。哲哲终于穿上凤袍,母仪天下,但册封时皇太极却回避不到 皇太极为什么如此喜欢海兰珠,而不是哲哲和大玉儿?

皇太极是一位历史上非常了不起的皇帝,开创大清,眼光智慧何等厉害,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26岁了,在当时来讲是个大龄青年,势必有什么原因的,但是海兰珠在嫁给皇太极之前在历史上找不到相关记载,给后人很多遐想,要说海兰珠美貌是肯定的,也一定有过人之处、才会让皇太极这样的伟人爱上,那么皇太极也是痴情,海兰珠在死后不久,皇太极也死了,他们肯定是有爱情的。也不失为一段历史佳话。那么为什么皇太极这么喜欢海兰珠呢?

首先得从皇太极的上半生说起,皇太极上半生实在是太苦闷了,几乎没有享受过什么温情,早年的时候征战沙场几乎是从死人堆中爬出来的,后来又是为了自己的帝位、大清的天下征战不休,以前的婚姻都是政治上的结合,根本没有感情可言。

而这个时候宸妃出现了,她和别的女人不一样,别人都是先考虑到利益,而她对他则是很单纯的爱情,(恋爱中的女人,魅力无穷)所以这一生都缺爱的皇太极被感动了,这可能也是皇太极宠爱宸妃最重要的原因。再来宸妃确实是有着和别人不同的韵味,当时皇太极宫中的妃子大多是来自于政治上的结合,在皇太极面前展示的都是强势的一面,而宸妃不同,虽然已经26岁了,但是肌肤洁白、貌美如花的宸妃楚楚可怜的样子反而更能引起皇太极的保护欲。

说起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都有一个表达,那就是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深爱,超越了生死,甚至可以说超越了极限,海兰珠虽然嫁过人(史上无载),但皇太极对她的宠爱甚过了任何一个娘娘,任何一个贵妃,包括漂亮,华贵,又善解人意的皇后,海兰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宸妃,他给海兰珠的爱使他倾尽了他所有的真情,这是一段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皇太极共有后妃8人(不含庶妃),其中5人系蒙古人,占了多一半,这就是皇太极“抚绥蒙古,进攻明朝”国策的政治需要。但皇太极最宠爱的三位后妃(皇后、庄妃和宸妃)又都是蒙古人中的一家人,这已带有一定的感 彩,而他对宸妃海兰珠的宠爱更可以说是达到了痴心痴情的地步。

第一:因为兰珠命运坎坷,海兰珠曾经嫁过人,而海兰珠原来的丈夫对她并不好,因此皇太极第一次见到海兰珠那楚楚可怜的眼神,便深深的爱上了海兰珠,这可能就是由怜生爱吧!

第二:海兰珠只把皇太极当成男人,单纯的爱情,因此皇太极作为一个男人,当然会偏向全心全意深爱之家的女人了。

第三:因为海兰珠一举得男。在古代生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被封为关雎宫宸妃,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皇后哲哲。

第四:感情因素。海兰珠即将迎来自己作为女人的人生巅峰时,老天却跟他开了个大玩笑,孩子还没有取名,就于崇德三年夭折,不满周岁。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弥留之际,皇太极从前线返回,日夜兼程赶回盛京,然而海兰珠已经去世,终年33岁痛失爱人,皇太极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每况愈下,最终死去。

海兰珠是一位知书识礼、贤惠端庄而又十分秀美的姑娘。然而在诸多蒙古族姑娘中更加显得苗条清秀,白皙娇嫩,抚媚动人。而且,当时姑娘多在十几岁就出嫁,海兰珠时年25岁,据说海兰珠曾经嫁过一次人的,但是在任何历史资料中都没有关于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之前的资料,究竟嫁没嫁过不详。不过海兰珠更具一种成熟的美。自古英雄爱美人,皇太极对海兰珠一见钟情。

最终原因是态度,海兰珠无依无靠唯一能依靠的是皇太极。所以海兰珠把皇太极当成唯一,当成了真正的丈夫。哲哲,大玉儿等都是有身份的人,皇太极不是她们生命的全部,离开皇太极他们依然过的很好。而海兰珠只有皇太极一人。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福晋为啥都叫哲哲

并不是都叫哲哲,努尔哈赤的福晋叫孟古哲哲,皇太极的福晋叫哲哲。

1、孟古哲哲

孝慈高皇后(1575~1603年),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生于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在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岁时嫁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孟古庄敬聪惠,端庄贤德。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1603年10月31日)病逝,享年二十九岁,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迁葬东京陵,天聪三年(1629年)二月十三日迁葬福陵。

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尊其母为孝慈皇后,经累朝加谥,最终谥号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2、哲哲

孝端文皇后(1599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朝开国皇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

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清朝首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册封)。首位皇太后。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中宫皇后。

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为母后皇太后,无徽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葬清昭陵。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扩展资料:

清朝早期,关外有两个出美女的地方,一个是海西女真的叶赫部,涌现出了像叶赫老女(传说中的布喜娅玛拉)这样的美女,另一个是蒙古的科尔沁草原,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庄妃)就是来自于这个地方。

早在1588年,年仅14岁的孟古哲哲便在哥哥纳林布禄的护送下来到了费阿拉城,这一年她嫁给了努尔哈赤。

孟古哲哲不但长得相貌出众,更拥有许多优点,比如说有气度、能容人,即使别人出言中伤自己也不生气,对待努尔哈赤更是始终如一,谨小慎微,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迅速征服了努尔哈赤,很快便坐上了大福晋的位子。

1592年,孟古哲哲生下了她唯一的孩子,即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她感到无比幸福,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孩子让她在百年之后享受到了无上荣耀。

当时,努尔哈赤与叶赫部关系恶化,孟古哲哲想在临终前见一下自己的母亲,努尔哈赤立刻派使者迎接岳母,但是却遭到了拒绝,于是孟古哲哲在1603年抱憾而终,年仅28岁。

后来,皇太极继承汗位,追封母亲为孝慈高皇后,孟古哲哲由此成为清朝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

十一年后(1614年),年仅16岁的科尔沁草原美女哲哲远嫁皇太极,皇太极从赫图阿拉北行三百余里迎接自己的漂亮新娘,两人在扈尔奇山城喜结连理,哲哲从此成为了皇太极的侧福晋。

1624年,大金国四贝勒皇太极的大福晋乌拉那拉氏(豪格生母)因乘轿闯入汗宫,受到了努尔哈赤的训斥,皇太极趁此机会将乌拉那拉氏休弃,哲哲迅速被扶正,成为皇太极大福晋。

十二年后,皇太极于盛京称帝,建立大清国,哲哲入主清宁宫,称国君福晋,相当于皇后,由此哲哲成为清朝第一位皇帝亲自册封的皇后。

1643年8月,皇太极突然暴崩于盛京,年仅六岁的福临继承大清皇位,哲哲以嫡母的身份成为大清的母后皇太后,这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由是,在清朝的后妃史上,哲哲必定占据重要的地位。

海兰珠与大玉儿是姐妹关系,其中海兰珠要比大玉儿年长四岁。大玉儿的名字是布木布泰,她虽是妹妹却更早嫁给皇太极。大玉儿嫁给皇太极的时间是1625年,当时的她年仅十三岁。大玉儿加入皇太极府中的身份是侧福晋,大福晋则是她的姑姑哲哲。就在她嫁给皇太极的第二年努尔哈赤逝世,皇太极于众人的拥戴之下继任汗位。之后哲哲被提升为大妃,而大玉儿则为西侧妃。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间是在1634年,要比大玉儿晚九年。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之时已是“旧人”的大月儿已经不如初时那边受宠,而身为“新人”的她则在短时间内宠冠后宫。1636年皇太极正式登基称帝,后金也自此变更为大清。因为称帝而心情大悦的皇太极开始大封后宫,其中大玉儿被封为西侧福晋(也称庄妃),而海兰珠则被封为东宫大福晋(也称宸妃)。

当时皇太极的后宫之中共有五大福晋,其中地位最高的是哲哲,为国君福晋。被封为东宫大福晋的海兰珠,她在后宫中的地位则是仅次于哲哲。大玉儿虽也是这五大福晋的一员,但是她的地位却是五人之中最低的。1637年海兰珠产下一子,因此欣喜不已的皇太极还为此颁布了首道大赦令,但是这个孩子仅存活了半年左右的时间便夭折了。而第二年大玉儿虽也产下一子,却并未引发皇太极的重视。由此可见,海兰珠确实要比大玉儿更得盛宠。

待皇太极于1643年逝世之后,大玉儿的儿子福临继任为帝,即顺治帝。福临登基之后大玉儿被尊为皇太后,而此时的海兰珠已经去世两年左右。先后辅佐了顺治帝以及康熙帝两任皇帝的大玉儿,她身任皇太后以及太皇太后期间的地位要远胜于皇太极在世之时。此外,她在后世之中的知名度也要比海兰珠更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244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