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因病去逝。大妃乌拉那拉氏和两个庶妃殉葬。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拥皇太极嗣汗位。代善的长子贝勒岳托和三子贝勒萨哈廉,对诸贝勒大臣说出了拥戴皇太极的原因:“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由于身为长兄的代善的鼎力支持,所以众贝勒乃合词请上嗣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被拥举为大汗。九月一日,皇太极在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
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时-1643年9月21日亥时),满族,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 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
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萨哈廉推荐皇太极不推举自己的父亲原因:
1、历史问题。皇太极并非真心不受,而是既然要做皇帝,就必须要给皇太极一个仪式。
2、个人原因。不仅是皇太极自己没有立储,父亲努尔哈赤当政的时候也没有立好储君。死后皇子围绕着皇位产生了激烈斗争。
皇太极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呢
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去世,临终前曾召见爱妻乌拉氏阿巴亥,似乎要授以遗命。但众贝勒早就担心多尔衮三兄弟力量迅速壮大,便在拥戴皇太极继位为汗之后,九个时辰,迫令阿巴亥自尽殉夫,声称是太祖的“遗命”。
可以看出皇太极也许并非是努尔哈赤心目中的继位人,但也不能确定就是他篡夺了多尔衮的汗位。也许只有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本人知道真相。 继位之谜:皇太极的皇位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关于皇太极是如何继位的问题,有不同的说法。
1:据朝鲜史籍《鲁庵文集》记载:“老汗(努尔哈赤)临死曰:洪佗始(皇太极)能成吾志。终无所命而死。”因而皇太极得汗位,是符合努尔哈赤临终之命的。 2: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汗位是从其幼弟多尔衮手中篡夺来的。 清人蒋良骐的《东华录》顺治八年(1651)二月己亥诏内载,多尔衮声称“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之位原系夺立”,暗示皇太极篡夺汗位。 据说,努尔哈赤生前已立多尔衮为嗣子,而皇太极用阴谋狡诈的手段从其幼弟手中夺取了汗位,为去除篡位障碍,还逼迫多尔衮生母大妃纳喇氏死殉。此说受到一些人怀疑,因为努尔哈赤痛恨多尔衮生母不忠,去世前特命她死殉。当时多尔衮才十五岁,既无功业,亦无威望,故不可能立多尔衮为嗣。皇太极即位后,对多尔衮“特加爱重”,大力培养提拔,多尔衮对皇太极的恩育万分感念,尽心尽力辅佐皇太极,勋劳卓著,成为皇太极最得力的助手。总之,皇太极与多尔衮兄弟感情较好,无法想像皇太极对多尔衮干下篡位、杀母的勾当。 3:皇太极的汗位是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与诸贝勒争夺汗位的斗争白热化,最后皇太极击败对手自立为汗。其间,皇太极与代善的争斗尤为激烈,代善有勋绩,有声望,也有势力,长期以来一直是汗位的有力竞争者,皇太极抓住一切机会打击代善,如利用代善与大妃纳喇氏的暧昧关系,推波助澜,借助舆论,促使努尔哈赤罢黜大妃,代善威望遭受损害。努尔哈赤死后,又逼大妃死殉,削弱代善的势力,最后压服代善,夺取汗位。 4:皇太极汗位并非夺立,而是由诸贝勒推举产生。 太祖努尔哈赤生前未立嗣子,而是确立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为汗者须请贝勒推举产生。 当时诸贝勒中,数皇太极实力最强,努尔哈赤死去当天,代善长子劝代善说:“四大贝勒(皇太极)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当速继大位。”代善表示同意。 次日,在诸贝勒大臣聚于朝时,代善提议举皇太极为汗,请贝勒“皆喜曰善。议遂定,乃合词请上即位”。《鲁庵文集》所记更富戏剧性:代善表示,按努尔哈赤遗愿,当立皇太极为汗。皇太极推辞,主张代善当立,并“相让走避”。国不可一日无一君,大臣们一会儿去请代善,一会儿去拉皇太极,“号呼奔走于两间者再三,凡三日”,最后还是代善使人“群拥”皇太极即位。 这里不见刀光剑影、不择手段的权力争斗,代之以和平友好的互相谦让。这与贯串清朝特别是其前期血腥的最高权力之争,形成强烈反差,令人难以置信。其中虽有言过其实之处,但按当时情况,民主推举皇太极为汗,还是有可能的。因为,当时人们相当崇尚武功,而皇太极的武功远远超过才十几岁的多尔表,与代善比也不相上下;此外,在政治识见、军事才能和个人威望上,皇太极都高出请贝勒一筹,由于君主专制制度尚未发展完善,遇大事须协商办理,因而推举才能卓著的皇太极即位,是不足为怪的。 皇太极把皇位传给谁了皇太极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这就导致了死后豪格与多尔衮两派的斗争。当时皇太极嫡出的子女只有长子豪格、五子硕塞、九子福临和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其余的都是庶子。清朝初期大福晋和侧福晋都是妻子,所生子女都是嫡出。只有庶福晋才是妾,所生子女是庶出。长子豪格生母为皇太极的第二任大福晋乌拉那拉氏,后来因为获罪被休弃,早死,豪格军功卓著,但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放弃地位,导致后来被多尔衮整得很惨。硕塞生母为皇太极侧妃叶赫那拉氏,此女也是皇太极的表妹,后来因为调整后宫关系被改嫁他人,硕塞势单力薄。这就只剩下了福临和博穆博果尔。福临当时6岁,博果尔2岁,首先福临年龄上占优势。其次,福临的生母庄妃来自蒙古科尔沁,归降已有二十余年;而博果尔生母贵妃来自蒙古阿霸亥部,归降仅九年,人心不稳,且贵妃前夫是蒙古林丹汗,并未林丹汗生有一遗腹子阿布鼐,当时已9岁,后来做了察哈尔亲王。朝中大臣怕博果尔当上皇帝他同母异父的哥哥阿布鼐会权倾朝野、颠覆大清的基业,后来阿布鼐在康熙年间果然获罪,因此权衡之下拥立了福临为帝。
皇太极是篡位得的皇位吗前清时期满清实行的是贵族共和制,皇太极应该是选出来的。八旗制度就是把国家分成八分,每个旗主各占一份。民政、经济、军事统统都是八份,但这八份不平均。但事实上并不是八王,而是十王还有左右翼各一王。努尔哈赤后期,他把自己的两黄旗分给了阿济格和多铎,实际上皇太极登基时多尔衮并不是旗主。而且他最喜欢的小儿子里面也不是多尔衮而是多铎。当时最有机会和皇太极争位的是代善,他是通过手段排挤掉了代善才登基的。皇太极99%是合法继位,就算是篡位,篡的也不是多尔衮的位。
皇太极是如何成功夺得皇位的?皇太极的皇位真的是从多尔衮手里抢走的吗?众贝勒在努尔哈赤死后担心多尔衮三兄弟的势力变大,便拥戴皇太极登上皇位。皇太极的皇位并不是从多尔衮手里夺走的。
皇太极是清朝的第二任皇帝,他本名其实叫黄太台吉,这个名字足以可见努尔哈赤对这个儿子不重视。他从小生活在父亲和母亲部落之间的矛盾中,处境十分尴尬 ,因此生活过得也不好。但他从小就勤奋读书,从哥哥弟弟们中就显得特别努力,但其实也因为没有什么人在认真读书了。年仅几岁,就在爱新觉罗这个家族中被人看好。后来他上位了,因为之前看的书比较多,里面的知识他也充分运用到了治理国家上面。
皇太极也是及其会演戏的人,他在他三个哥哥面前表现的傻里傻气的,让这三个人对她不予重视,直到最后,他都不松懈,一下子就干倒了哥哥们,最终丢掉了竞争皇位的机会和自己的性命。同时他也从书中明白了许多道理,运用的非常灵活,用来一步一步登上皇位。
随着贝勒的丑闻曝光,皇太极开始在努尔哈赤面前极力表现,提出了仁德治国的好举措,同时也悄悄让兄弟陷入他设计的陷阱里。 这一举措,让大臣们都对他有了好的印象,并且也让大家刮目相看。平时并没有注意到皇太极这个人的大臣也都十分看好他。
在哈赤努尔死后,后来在朝廷许多大臣们的举荐下,皇太极也就顺利登上了皇位。
皇太极的生母不得宠,为什么皇太极继承了皇位?虽然说皇太极的生母没有受到努尔哈赤的喜欢,但是皇太极这个人还是很受努尔哈赤喜欢的。当时努尔哈赤的儿子是非常多的,他的长子褚英曾经就被立为太子,但是褚英自己由于战功赫赫,年少轻狂。在被立为太子之后更加的猖狂,看不起任何人,
竟然逼着开国臣们和众贝勒一起向天发誓,他们会效忠自己,这个时候,大臣们就纷纷上书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知道了这个事情以后就废除褚英的太子身份,从那以后,努尔哈赤在太子的人选上就极为谨慎,皇太极是当时特别有实力的一个人,因为当时我们要知道,努尔哈赤是一个特别喜欢打仗的人,皇太极也跟随着努尔哈赤了不少战功,
而且皇太极是受大众所推崇的,等到皇太极上到皇位之后,他所做的也没有让其他人所失望。他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也疯狂的对外扩张。他命令军队建造最具有杀伤力的武器,红衣大炮,并且将单一骑兵兵种改成一支由骑兵,炮兵和步兵多兵种的军队,
皇太极十分重视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明朝降将降官的作用,对他们采取的贿赂收买的政策,不仅招募了很多人,同时也为他的皇位巩固做出了不少的基础,皇太极的种种行为都在预示着,当时努尔哈赤选他为下一任皇帝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努尔哈赤有十六个儿子,皇太极是怎么脱颖而出,夺得皇位的?皇太极在治国和军事方面的能力,确实令诸贝勒信服,有其过人之处,所以才能在推举汗位继承人之时脱颖而出。事实也证明了皇太极确实有治国之才,从他后续的处理袁督军和收降将就可以看出。
皇子中间,只有皇太极一个人会认真读书,而且又积极地向努尔哈赤表现。他从小跟着努尔哈赤打仗,作战勇敢,有计谋。而且人很聪明,在军中慢慢地累积很多的军功。一个王朝刚兴起的时候,只有打仗的军功能让八旗的人佩服。没有打过仗,别人也不会服你。
当时努尔哈赤的皇长子去世,皇三子、皇四子、皇六子、皇七子、皇九子、皇十一子、皇十三子、皇十六子为侧妃或庶妃所生,而努尔哈赤的嫡子们个个都英勇善战,谋略才能具备,怎么可能轮到这些兄弟继位。
剩下的嫡子们,老大被赐死,老二因为跟大妃阿巴亥私情失去了继位的可能。老五是个弑母争宠的不孝子,谁会支持他。老十为老五同胞弟,母亲获罪被休,哥哥又弑母,也没什么资格。老十二、老十四、老十五均为阿巴亥所生,阿巴亥生殉,她的儿子中十四、十五均年幼无战功,后因其母亲与代善的关系,导致代善之子一万个不支持他三个中的任意一个。所以这三个也没资格。
剩下皇太极,军功显赫,有勇有谋,深得其他三大贝勒中大贝勒及两个儿子、二贝勒努尔哈赤的义子阿敏支持,顺其自然继承汗位。
清初四大贝勒争位之谜:皇太极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女真族选择继承人与 不同,汉族的嫡长子继承制并不为他们认同,谁有才能,谁就有可能得到汗位。努尔哈赤最初挑选的继承人是长子褚英,褚英十八岁时因作战勇敢被封为洪巴图鲁,即大勇士的意思,深受努尔哈赤的器重。二十七岁时封为阿尔哈图·土门,意为有谋略之人,实际上是努尔哈赤赞赏他善于动脑子。不过,褚英性格急躁,年轻气盛,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得罪了不少人。不久,众贝勒及大臣有意发难,一再在努尔哈赤前说他的坏话,努尔哈赤渐渐对褚英有了看法。有口难辩的褚英焚表告天,诉说自己的冤情,又被人告发是在诅咒努尔哈赤,不明就里的努尔哈赤于1613年愤然下令处死褚英。这样一来,皇太极就有了继位的机会。据朝鲜史籍《鲁庵文集》说:“老汗临死前说:皇太极能完成我的意愿。”如此说来,皇太极的即位是努尔哈赤的意思,是顺理成章的。
不过有一种观点认为皇太极的继承汗位并不是努尔哈赤的意思,而是由诸贝勒共同推举的。努尔哈赤在褚英死后,未立嗣子,但确立了八旗制度和四大贝勒共理朝政的制度,即继承汗位的人必须由诸贝勒共同推荐。努尔哈赤死的当天,代善长子劝代善说:“四贝勒(指皇太极,皇太极在四大贝勒中年龄最小)才德冠世,特别得到先帝的看重,而且众人对他也诚心悦服,他应该继大位。”代善认为确是如此。第二天,诸贝勒议事时,代善提出动议,请皇太极即位,各位贝勒也表赞同。中间确有相互推让的局面,皇太极前后有三天不同意即位,而代善等人硬是拉着他登上了汗位。与各个时期刀光剑影的争抢形成鲜明对比的这种推举,并不是不可置信的,而是极有可能的。因为后金民族崇尚武功,而皇太极从小就出征打仗,努尔哈赤曾经说过:“皇太极将来是父兄的依赖,就像身体上一定要有眼睛一样。”这样看来,皇太极的军事才能确是超过其他人,谋略、威望也是在其他人之上,代善在诸贝勒中的资格最老,他一推举,其他人跟着呼应,才能卓著的皇太极就被推举了出来,这并不足为怪。
也有观点认为皇太极的汗位是从多尔衮手中抢来的,著名清史专家戴逸先生就持这种看法。朝鲜著作《春坡堂日月录》说:“努尔哈赤临终前,对代善说:九王(指多尔衮)应该继位,但他年纪很轻,你可以当摄政王,以后传位给九王。代善认为这可能会使他人认为自己有夺位的嫌疑,遂立皇太极为汗。”蒋良骐的《东华录》记载了多尔衮自己的话也说“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夺立”,意指皇太极是篡夺汗位的。一些人由此推断皇太极为了从幼弟多尔衮手中夺汗位,不惜让多尔衮的母亲大妃纳喇氏殉葬。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努尔哈赤痛恨多尔衮的母亲,多尔衮年纪又这样小,他无论如何是不会被立为继承者的,这恰恰是多尔衮在为自己后来的“擅作威福”寻找理由。皇太极继位后,对多尔衮这个小弟弟关心有加,尽力提拔,两人之间感情深厚,夺位之说是无从谈起的。
也有观点认为无论是多尔衮还是皇太极,都不是努尔哈赤生前立的嗣位者,皇太极之所以能登上皇帝,是他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四大贝勒之间,二贝勒阿敏是皇太极的堂兄,其父舒尔哈齐获罪被圈禁至死。阿敏自己也犯下大过,自然没有资格也没有条件争夺汗位继承权;三贝勒莽古尔泰是皇太极的五兄,有勇无谋,生性鲁莽,军力较弱。他的生母富察氏曾因过失获罪,莽古尔泰竟亲手杀死母亲。他的名声比较差,可做统兵大将,但不能做一国之君,更没有条件争夺汗位。大贝勒代善有资格、有条件也有可能继承汗位。代善性格宽柔,深得众心,且军功多、权势大。努尔哈赤曾预示日后由其袭受汗位,说:“百年之后,我的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收养。”大阿哥就是代善。皇太极虽怀大志、藏玄机、有帝王之材,但同乃兄代善争夺汗位的继承,各方面均处于不利的地位,于是不得不暗设机关。代善由于与纳喇氏的关系,被皇太极使了计谋,让他在努尔哈赤前失去了信任,所以实际上皇太极是夺了代善的汗位。
最后一种观点,实际上还是比较可信的,因为皇太极用贬低他人的办法取得了汗位,而即位后,不敢大意,又用尽心计对付三大贝勒。努尔哈赤规定的四大贝勒轮流执政,至皇太极时,因三大贝勒都是兄长,朝贺时,他们和皇太极都南面并坐,实际上仍是共同执政。公元1629年,皇太极以三大贝勒轮月执政,实在不好意思太辛苦三位兄长,让三大贝勒以下诸贝勒每人都按月理事,实际在削弱三大贝勒的权力。稍后,又设八大臣、十六大臣与诸贝勒共同议政。二贝勒阿敏因征朝鲜后不想回来,被皇太极历数十六大罪状幽禁起来,1640年死于幽所。三贝勒莽古尔泰在朝廷里与皇太极发生争吵,又拿出刀在手里摆弄,被削贝勒名号。不久又改各大贝勒朝贺时与皇太极并坐的体制,仅皇太极一人南面中坐,莽古尔泰忧愤而死。代善因为宴请了莽古尔泰的妹妹,使皇太极大为震怒,代善几乎被削去贝勒名号。其他各旗贝勒人人震恐,只得服从皇太极的威势。代善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皇权的威胁,1635年,皇太极宣布了代善的四大罪状,革去贝勒名号,削夺职位。至此三大贝勒全部清除,皇太极已没有对手了。
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机谋,皇太极的确比其他三位贝勒要技高一筹,因而成为赢家是必然的事情。1636年,皇太极众望所归地被拥立为皇帝,定国号为清。
太极(166)皇位(20)
皇太极和多尔衮是兄弟关系。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
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并没有留下传位给多尔衮的诏书也没有留下口喻就去世了,甚至连接班人也没有来得及选,所以皇太极是否篡夺多尔衮的皇位无法考证。
1、皇太极简介:
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时-1643年9月21日亥时),满族,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
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2、多尔衮简介: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之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或Hong Taiji,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1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2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清昭陵。
最近热播的《独步天下》让大家开始关注皇太极,他可以说是一个传奇的皇帝。他带领清军入关,提出“满汉”政策,在当时相当流行。这个亲自带兵打江山的皇帝有过怎样的传奇人生?
再说说皇太极的小传:
皇太极,清太宗第八子,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晋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十一年去世后,皇太极被推举为可汗,次年改为天聪元年。
萨尔浒之战是后金军队的决定性胜利。在战斗中,皇太极英勇善战,立下汗马功劳,战功卓著。
明朝在叶赫的参与下发动了这场战争。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消灭了三个胡伦书,只剩下叶赫。叶赫与明朝结盟,保存自己的实力,而明朝以叶赫为屏障,孤立努尔哈赤与西蒙古的联盟。
后金四年游牧民族兵分两路,攻取叶河东和二城。22日早晨,皇太极和他的兄长戴珊、阿敏、芒古尔泰率领精兵先到达步阳谷老巢的西侧,努尔哈赤率领的八旗也到达了金石氏占领的东侧。双方激战后,后金兵入侵东城。城里的军民投降了。入城后,皇太极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争取叶赫的民心,显示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从此叶赫去世,皇太极帮助父亲完成了女真的统一。
命运——十年十月初,正当东北大地冰封千里之际,蒙古科尔沁部被察哈尔力丹汗入侵,后金与蒙古科尔沁部长期友好结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儿子都娶过科尔沁部的女子,双方都表示愿意永远友好下去。后金与蒙古察哈尔的力丹汗有着很长的纠葛历史。李丹汗又依附明朝,以强凌弱,试图建立大蒙古汗国,对后金北方是一大阻碍。现在科尔沁有难,努尔哈赤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于是皇太极奉命率军赶往科尔沁,前往农安塔。察哈尔士兵听说后金援军到来,慌忙撤退,皇太极不战而胜。这次营救行动不仅加强了与科尔沁的友好关系,也为蒙古最终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努尔哈赤传位给了皇太极,在努尔哈赤死后,他的汗位由第八子皇太极继承,即清太宗。原来努尔哈赤确实立过继承人,他们分别是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可是后来,两人都被努尔哈赤废黜,长子褚英还被杀死。在处理完代善后,努尔哈赤再也没有立过继承人,还是采取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其中以四大贝勒为主。
1622年,努尔哈赤召集诸子,进行训诫,明确提出了选择汗位继承人的方法,那就是由诸王贝勒们推举,皇太极智勇兼备、屡立战功,因此威望很高。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政治素质,皇太极都高于其他人。努尔哈赤死后,代善的长子岳托、第三子萨哈廉向父亲提议拥立皇太极。
皇太极和多尔衮的关系
皇太极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多尔衮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孝庄皇太后是皇太极的侧福晋;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册封为永福宫庄妃。从血缘关系来看,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弟弟。
多尔衮17岁,跟随皇太极外出作战,因立下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1644年,多尔衮指挥清兵入关,清朝入主中原。1650年冬,多尔衮死于塞北狩猎途中。两个月后,顺治皇帝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