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一讲《东宫》太子之争
首先事剧里面的二皇子仰仗皇帝偏爱和私心先当上了太子,但他根基实在薄弱。
丹蚩一役他虽是主帅却空有名头,功劳和威望最后都归了老五。老五这个翊王和宣德王、荣王、允王都是王,却比他们更货真价实,背后是赫赫战功和卓越功勋,说对江山社稷有定鼎之功也不为过。剧中四位皇子,唯有宣德王和翊王可以入朝议政,前者靠的是年资,后者靠的是实力。二皇子手里只有两张牌:守卫京城九门、手里有点兵权的忠王,和皇帝的偏爱。对后一张牌他没什么自信能牢牢掌握,尤其皇帝同意让小枫陪老五修书后就更加不自信了。
二皇子一无宗室支持(太皇太后铁杆老五派),二无朝臣支持(朝臣文臣多是高相派,武将倾向翊王),三无坚实后盾(皇帝态度暧昧不明;他也未争取到张家、赵家的支持),四手里无兵(忠王未参与后来的谋反,说明他没打算把全副身家投资到二皇子身上;东宫羽林军在裴照手里)。因为手里牌太少,惶惶不安的二皇子才策划出造假铜钱的馊主意,想拿这些钱养死士及结交大臣收买人心。高相早看出来他这太子根本当不长,太子位最后肯定还是翊王的,所以他很轻易地顺从皇帝意思推举二皇子做太子。这样的形势,翊王这样的大聪明人当然也早看出来了,所以他也不慌不忙不着急争太子,借修书的机会翻查六部卷宗,筹谋后面对付高家赵家的大计划(高家人的职务涉及兵部、户部、工部,党羽更是遍布六部;赵家有朔阳军,势力在兵部)。翊王争太子位的最佳策略就是等待已经着急的二皇子犯错,然后慢慢收网予以绞杀。
为什么最后会弄得被诬陷下狱,甚至差点被流放黔州呢因为他着急了,所以铜钱案没等柴牧找到制钱地点、掌握能将二皇子忠王钉得死死的证据,他就想让皇后代替小枫去向皇帝提出佛像造假的事。没想到小枫先告诉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也着急了把事通知了皇帝。其实无论两边谁先告诉皇帝,铜钱案都是一-个失败的结局,不该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惊动有心偏袒包庇二皇子的皇帝。
铜钱案打草惊蛇已是不该,温泉宫他又没有控制住情绪与李酽起了言语肢体冲突,赤裸裸暴露了他的内心,让二皇子决定要彻底铲除他。这才有了小枫中毒、老五下狱。为什么一反常态这么着急为什么太皇太后这么稳的人也着急了因为再不弄出点什么事小枫马上就要嫁给二皇子了。他俩想先用铜钱案拖住婚事,没想到差点害死小枫。所以事后回想他才吓成那样,甚至没能在柴牧面前保持冷静自制,也才有了后面对小枫天罗地网、密不透风的保护。
二十八集。
1、《东宫》:西州国九公主小枫和中原太子李承鄞,为维护两国和平而联姻,就在两人感情渐入佳境时,小枫突然回忆起李承鄞杀害自己家人的事情,原来他们二人曾彼此深爱,但却双双落入忘川,忘记了彼此。
2、《东宫由李木戈导演,由陈星旭,彭小苒,魏千翔,斯琴高娃,罗嘉良,杨恭如,王志飞,张定涵,蒋恺,郑晓宁,姚安濂,王传一,吕行,邵峰,于滨,管乐,赵龙豪等演员主演,于2019年2月14日在优酷播出的中国古装电视剧。
天下长河第36集
太子纨绔无德,朽木不可雕。众皇子蠢蠢欲动,争储之势渐起。大皇子胤褆勤学兵法,苦练武艺,想要引起康熙注意,反而招惹太子妒忌。太子要和大皇子比试,康熙欣然同意,并且呵斥旁人不得干预。
原本胤褆是有回击之力,可他束缚于君臣之分,最终被太子揍得鼻青脸肿。如此看来,胤褆勇而无谋,亦无胆量,完全不符合康熙心里属意的太子。康熙将胤褆遣送回西山军营,交代他务必练好兵马,以彻底打消他的妄念。
二、太子一立与太子一废
首立太子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十三日,只有22岁的康熙帝亲临太和殿,参照汉族的“嫡长制”,册立刚满周岁的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清圣祖实录》卷五八)。设立詹事府满、汉詹事。詹事府是一个中央机关,主官为詹事,满、汉各一人,正三品(相当于副部级),本是皇帝的文学侍从、日讲官,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后,詹事汤斌等为皇太子老师、上书房师傅。
太子教育康熙帝特别关心皇太子的成长,比对众皇子的教育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太子幼小时候,康熙帝就开始亲自为他授课:“上在宫中亲为东宫讲授‘四书’、‘五经’,每日御门听政之前,必令将前一日所授书背诵、复讲一过,务精熟贯通乃已。”(章乃炜、王蔼人编纂《清宫述闻》)太子稍长,康熙帝向他传授治国之道,教导皇太子以祖宗为楷模,守成基业;又传授经史,借鉴历史经验,体察人心向背,并带他外出视察。
皇太子6岁拜师入学,先后有张英、李光地、熊赐履、汤斌等名儒任皇太子的老师。皇太子13岁时,康熙帝仿照明朝教育东宫的做法,正式让皇太子出阁读书,多次在文华殿为满、汉大臣讲解儒家经典。
皇太子天资聪颖,学业进步很快。史载:皇太子“通满、汉文字,娴骑射,从上行幸,赓咏斐然”(《清史稿》卷二二〇《允礽传》)。而且身体健壮,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康熙帝非常喜爱。
委以重任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三次亲征噶尔丹,先后有十多个月的时间不在京城,他命22岁的皇太子胤礽坐镇京师处理朝政:“代行郊祀礼;各部院奏章,听皇太子处理;事重要,诸大臣议定,启皇太子。”(《清圣祖实录》卷一七一)由于皇太子恪尽职守,“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康熙帝也很满意,他给皇太子的朱批说:“皇太子所问,甚周密而详尽,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与朕心相同,朕不胜喜悦。且汝居京师,办理政务,如泰山之固,故朕在边外,心意舒畅,事无烦扰,多日优闲,冀此岂易得乎?朕之福泽,想由行善所致耶!朕在此凡所遇人,靡不告之。因汝之所以尽孝以事父,凡事皆诚恳敦切,朕亦愿尔年龄遐远,子孙亦若尔之如此尽孝,以敬事汝矣。因稔知尔诸事谨慎,故书此以寄。”(《宫中档康熙朝奏折》第八辑《满文谕折》)这个时期,皇太子已经进入青年时期,康熙帝开始在实践中锻炼他,对他充分信任,寄予莫大希望。
这时,康熙帝自己进入中年,皇子们逐渐长大成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帝分别册封成年诸皇子为郡王、贝勒,其中:封皇长子胤禔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多罗诚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佑、皇八子胤禩,俱为多罗贝勒。受封诸子参与国家政务,并分拨佐领,各有属下之人。分封皇子,相对削弱了皇太子的力量,对皇太子是又一次考验。同时,诸年长皇子有权有势以后,加剧了与皇太子的矛盾,诸皇子及其党羽的共同打击目标是皇太子及皇。于是,在皇帝与储君、诸皇子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加剧。
索额图党康熙帝立胤礽为皇太子后,朝中就出现了拥护皇太子与反皇太子的两大政治势力。皇首脑人物索额图,是康熙幼年首席辅政大臣索尼之子、孝诚仁皇后叔父、皇太子舅老爷、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曾经是康熙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他担任中俄议定边界谈判的中方首席代表,主张尼布楚、雅克萨两地当归清朝,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但是他后来陷入了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的旋涡。康熙四十二年(1703)五月,康熙帝以索额图“议论国事,结党妄行”之罪,令宗人府将其拘禁,不久死于幽所。康熙帝又命逮捕索额图诸子,交其弟弟心裕、法保拘禁,并命:“若别生事端,心裕、法保当族诛!”大臣麻尔图、额库礼、温代、邵甘、佟宝等,也以党附索额图之罪,被禁锢,“诸臣同祖子孙在部院者,皆夺官。江潢以家有索额图私书,下刑部论死”(《清史稿》卷二六九《索额图传》)。就是说,只要与索额图稍有牵连者,都受到株连。
对索额图如此严惩的原因,直到五年以后废皇太子时,康熙帝才作了明确解释:“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到第二次废皇太子时,康熙帝更明确说皇太子问题根子在索额图:“骄纵之渐,实由于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清圣祖实录》卷二五三)就是说索额图之罪在于结皇,骄纵皇太子,图谋篡夺皇位。所以康熙帝严惩索额图,打击并削弱外戚势力,而给皇太子敲警钟。
矛盾激化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十一日,康熙帝巡幸塞外,命皇太子、皇长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五子、皇十六子、皇十七子、皇十八子随驾。在巡幸期间,发生了几件事,促使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激化。
第一件事。反对皇太子的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报告了许多皇太子的不良表现。比如,说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还有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种种不仁的表现,都令康熙帝非常不满。这些报告,有些是不实之辞,但是康熙帝深信不疑。最重要的是,他不仅为皇太子的暴行所气恼,而且不满皇太子的越位处事。他认为皇太子的行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三)
第二件事。康熙帝巡幸途中,刚满7岁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帝十分焦虑,皇太子却无动于衷。康熙帝一方面疼爱年幼的皇十八子,一方面又回想起十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件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乌兰布通之战前夕,康熙帝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与皇三子驰驿前迎。胤礽到行宫给皇父请安,看到天颜消瘦,竟没有忧戚之意,也没有良言宽慰。康熙帝认为这位皇太子“绝无忠爱君父之念”,让他先回北京(《清圣祖实录》卷一四七)。当时只有16岁的胤礽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皇父的不满,但是康熙帝认为这说明皇太子不孝,不堪重用。后来康熙帝在废皇太子时说已包容了20年,就是把这件事作为起点的,可见此事给康熙帝留下多么深的印象。当年君父生病,皇太子就不关心,现在幼弟生病,他还是这般冷漠。康熙帝气愤地责备皇太子:“伊系亲兄,毫无友爱之意。”但是皇太子不仅不接受批评,而且还“忿然发怒”(《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这件事使康熙帝觉得皇太子实在冷漠无情,缺乏仁义之心。
第三件事。在返京途中,康熙帝发现皇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立即怀疑皇太子可能要“弑逆”。这件事也刺激康熙帝下决心立即废掉皇太子。
初废太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初四日,康熙帝在巡视塞外返回途中,在布尔哈苏台,召集诸王、大臣、侍卫、文武官员等至行宫前,垂泪宣布皇太子胤礽的罪状:
第一,专擅威权,肆恶虐众,将诸王、贝勒、大臣、官员恣行捶挞;
第二,穷奢极欲,吃穿所用,远过皇帝,犹不以为足,恣取国帑,遣使邀截外藩入贡之人,将进御马匹,任意攘取;
第三,对亲兄弟,无情无义,有将诸皇子不遗噍类之势;
第四,鸠聚党羽,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伊每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窃视;
第五,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
罗列罪状之后,康熙帝说:不能让这不孝不仁的人为君。
康熙帝“且谕且泣,至于仆地”。谕毕,命将胤礽即行拘执(《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
同日,康熙帝为了打击皇太子集团的势力,下令将索额图的两个儿子格尔芬、阿尔吉善及胤礽左右二格、苏尔特、哈什太、萨尔邦阿等人“立行正法”。
就在同一天,皇十八子胤祄死。这对康熙帝来说,真是祸不单行,感情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康熙帝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不得不废斥皇太子。但废斥之后,又很难过,愤恨、失望、惋惜、怜爱,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一连六日“未尝安寝”,对诸臣谈起此事,“涕泣不已”(《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
九月十六日,康熙帝回到北京。命在皇帝养马的上驷院旁设毡帷,给胤礽居住。又命皇四子胤禛与皇长子胤禔共同看守。当天,康熙帝召集诸王、贝勒等副都统以上大臣、九卿、詹事、科道官员等于午门内,宣谕拘执皇太子胤礽之事。康熙帝亲撰告祭文,于十八日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将废皇太子幽禁咸安宫,二十四日,颁诏天下。
皇太子从康煕十四年(1675年)初立,至康煕四十七年(1708年)初废,长达33年之久。这时康熙帝55岁,皇太子35岁。为了培养皇太子,康熙帝可谓费尽苦心。废皇太子一事使康熙帝悲愤叠加,格外痛心,心力交瘁。此时,康熙帝已经进入老年,而接班人却变得渺茫。他哀求皇子们说:在同一时间里发生皇十八子死和废皇太子两件事,心伤不已,你们仰体朕心不要再生事了。然而康熙帝的儿子太多,他在位时间又长,“夜长梦多”,皇子们早已形成了几个利益攸关的政治集团。他们之间的争斗,不是争夺房子、银子、珠宝和土地,而是皇位。巨大的诱惑,使这种争夺由表及里,由隐到显,由缓到急,由温到烈,势不能止。康熙帝废掉皇太子的举动不仅没有制止这种争夺,反而让一些皇子仿佛看到了希望,因而储位之争更为激烈。
三、太子二立与太子二废
胤礽被废,皇太子位空缺,诸皇子立即为争夺储位而积极活动。
皇长子胤禔他的有利条件是:一则居长,二则原大学士明珠是其舅父,三则得到皇父的宠爱。为了争夺储位,他可谓煞费苦心:
第一,争取立长。他错误地估计形势,认为康熙帝立嫡不成,势必立长。
但康熙帝对他的野心已有所察觉。康煕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初四日,宣布拘执胤礽同时,即明确宣谕:“朕前命直郡王允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允禔为皇太子之意。允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
第二,请杀允礽。胤禔利令智昏,竟奏请杀掉胤礽,说:“今欲诛允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帝听了,非常惊异,意识到胤禔与胤禩结党谋储位,竟欲杀害胤礽,若是得逞,后果严重。康熙帝一再批评胤禔,指出其杀弟之念: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第三,推荐胤禩。胤禔见自己夺储无望,便想推荐与己关系密切的皇八弟胤禩(胤禩少时为长兄胤禔生母惠妃所抚养)。
第四,制造舆论。胤禔利用张明德相面事,为胤禩制造舆论,说:“相面人张明德曾相允禩,后必大贵。”康熙帝派人追查张明德相面之事,查出不仅有相面之事,而且有谋杀皇太子的企图。
第五,镇魇(yǎn)胤礽。皇三子胤祉向康熙帝揭发:皇长子与一个会巫术的人有来往。经查,发现胤禔用巫术镇魇胤礽,阴谋暗害亲兄弟,并有物证。其母惠妃出身微贱,向康熙帝奏称胤禔不孝,请置正法。康熙帝不忍杀亲生儿子,令革其王爵,终身幽禁,并将其所属包衣佐领及人口,均分给皇十四子胤禵及皇八子胤禩之子弘旺。同时又警惕以明珠为首另一支外戚实力的增长。
皇八子胤禩胤禩精明能干,在朝中有威望,党羽多,声势大。胤礽被废后,胤禩很有希望当皇太子。但康熙帝从相面等事发现他有野心,“党羽早相要结”,对张明德等谋刺皇太子事知情不举;又发现胤禩署内务府总管事时,到处拉拢,妄图虚名,将皇帝所赐恩泽、功劳归于自己。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帝痛斥胤禩道:“允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允礽。今其事败露,即锁系,交议政处审理。”胤禟告诉皇十四弟胤禵,胤禵进入,营救胤禩。康熙帝大怒,拔出佩刀,将诛胤禵。善良敦厚的皇五子胤祺上前,跪抱劝止,康熙帝愤怒少解。这件事情闹得宫廷乌烟瘴气(《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同年十一月,复允禩为贝勒。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十四日,康熙帝召满汉文武大臣齐集畅春园,令从诸皇子(皇长子除外)中举奏一位堪任皇太子之人,说:“众议谁属,朕即从之。”康熙帝的意思是复立皇太子。令诸臣推举皇太子之前,康熙帝曾找李光地,询问废皇太子病“如何医治,方可痊好”?试图启发臣下,复立胤礽。很明显,胤礽的病由废皇太子而引起,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对症下药,只有复立。李答:“徐徐调治,天下之福。”李光地为少惹是非,未向任何人透露此事,以致推举时,诸臣将胤禩推举出来。这次推举过程是:“集议日,马齐先至,张玉书后入,问:‘众意谁属?’马齐言众有欲举八阿哥者。俄,上命马齐勿预议,马齐避去。阿灵阿等书‘八’字密示诸臣,诸大臣遂以允禩名上,上不怿。”(《清史稿》卷二八七《马齐传》)时马齐为大学士,阿灵阿为领侍卫内大臣兼理藩院尚书。康熙帝指出:皇八子未曾办理过政事;近又罹罪,其母出身微贱,故不宜立为皇太子(《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康熙帝传谕李光地,提醒说:“前召尔入内,曾有陈奏,今日何无一言?”这时诸臣才恍然大悟。
大家注意,这时的皇四子胤禛不露声色,暗自韬晦,观察窥测,等待时机。
康熙帝深恶皇子结党,内外勾结,上下串联,蓄谋大位。他说:“诸皇子有钻营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容。”
再立太子储位空缺,诸子纷争愈演愈烈,使康熙帝认识到有必要把这个缺位补上,以堵塞诸子争储之路。鉴于朝中保奏胤禩的势力大、呼声高,康熙帝考虑惟有用嫡长子抵制一途可行。后来他说:“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无奈,将不可册立之允礽放出。”(《清圣祖实录》卷二六一)所以,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初九日,以复立皇太子胤礽,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次日,分别将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晋封亲王,七子胤佑、十一子胤晋封郡王,九子胤禟、十二子胤祹、十四子胤禵,俱封为贝子,胤禩在此前已复为贝勒。康熙帝试图以此促进皇太子与诸皇子以及诸子之间的团结。
实际上,康熙帝重新认识到允礽的罪名原多不实。当初,他最怀疑胤礽企图谋杀他,皇太子申诉说:“皇父若说我别样的不是,事事都有,只弑逆的事,我实无此心。”康熙帝听了,不但未斥责皇太子,反而认为说得对,令将胤礽项上的锁链取下(《文献丛编》第3辑,《胤禑胤禟》)。
本来,自废皇太子后,康熙帝就痛惜不已,无日不流涕,寝食不宁。他回想拘禁胤礽那天,“天色忽昏”,十八子胤祄病死;进京前一日,大风旋绕驾前;夜间梦见已故祖母太皇太后,远坐不言,颜色殊不乐,与平时不同;皇后亦以皇太子被冤见梦(《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月十九日,去南苑行围,忆昔皇太子及诸阿哥随行之时,不禁伤怀。终于在十月二十三日病倒。当日回宫,立即召见胤礽,并将召见胤礽事谕告臣下,谓:“自此以后,不复再提往事。”(《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此后经常召见胤礽,每“召见一次,胸中疏快一次”。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十五日,康熙帝召科尔沁达尔汉亲王额驸班第、领侍卫内大臣、都统、护军统领、满大学士、尚书等入宫,亲自向他们宣布:“皇太子前因魇魅,以至本性汩没耳。因召至于左右,加意调治,今已痊矣。”命人将御笔朱书,当众宣读。谕旨内容为:
前执允礽时,朕初未尝谋之于人。因理所应行,遂执而拘系之,举国皆以朕所行为是。今每念前事,不释于心,一一细加体察,有相符合者,有全无风影者。况所感心疾,已有渐愈之象,不但诸臣惜之,朕亦惜之。今得渐愈,朕之福也,亦诸臣之福也。朕尝令人护视,仍时加训诲,俾不离朕躬。今朕且不遽立允礽为皇太子,但令尔诸大臣知之而已。允礽断不抱复仇怨,朕可以力保之也。(《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这是一份昭雪文书,意向已极明白,将要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康熙帝召废皇太子、诸皇子及诸王、大臣、都统、护军统领等,进一步澄清事实,说胤礽“虽曾有暴怒捶挞伤人事,并未致人于死,亦未干预国政”,“胤禔所播扬诸事,其中多属虚诬”。接着,当众将胤礽释放。胤礽表示:“皇父谕旨,至圣至明。凡事俱我不善,人始从而陷之杀之。若念人之仇,不改诸恶,天亦不容。”(《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
皇太子虽复立,但原有的君储矛盾并未解决,所以很快就又发生了严惩皇的事件。这次抓的是步军统领托合齐。
严惩托合齐托合齐出身卑微,原为安亲王家人,后转为内务府包衣,曾任广善库司库。以其为定嫔之兄、皇十二子允祹之舅,故受到康熙帝信任,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六月出任步军统领。
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月二十日,以托合齐有病为由,将其解职;同时任命隆科多为步军统领。托合齐被解职七天后,即十月二十七日,康熙帝在畅春园大西门内箭厅召见诸王、贝勒、文武大臣等,宣称:“诸大臣皆朕擢用之人,受恩五十年矣,其附皇太子者,意将何为也?”于是当场逐个质问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等。众人矢口否认结党,康熙帝令锁拿候审(《清圣祖实录》卷二四八)。另外,命将已经解职的步军统领托合齐,拘禁宗人府。
至次年四月,议处户部尚书沈天生等串通户部员外郎伊尔赛等,包揽湖滩河朔事例额外多索银两一案。经刑讯取供:刑部尚书齐世武受贿3000两,步军统领托合齐受贿2400两,兵部尚书耿额受贿1000两。这在贪污大案中本是微不足道的数字,但因有皇一事,处罚特重。这三个人与主犯沈天生、伊尔赛等一样,俱拟绞监候,秋后处决。命将尚书齐世武“以铁钉钉其五体于壁而死”。另据《满洲名臣传·齐世武列传》记载:齐被判绞之后,又改发遣伯都纳,雍正二年(1724年)卒。十月二十九日,议托合齐将其“即行凌迟处死”,不久于监所病故,命将其“锉尸扬灰,不准收葬”。就是将托和齐的尸体剁了、烧了、扬灰了。其罪主要是:胤礽潜通信息,求托合齐等人,借助手中之权势,“保奏”他尽早即帝位(《清圣祖实录》卷二五〇)。这就是说,是皇太子在策划逼皇父尽早让位,因此,康熙帝怒不可遏。
再废太子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矛盾,终于又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康熙帝决定再废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帝巡视塞外回京当天,即向诸皇子宣布:“皇太子允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朕已奏闻皇太后,著将允礽拘执看守。”十月初一,以御笔朱书向诸王、贝勒、大臣等宣谕重新废黜胤礽的理由,主要是:
第一,从释放之日,乖戾之心,即行显露;
第二,数年以来,狂易之疾,仍然未除;
第三,是非莫辨,大失人心;
第四,秉性凶残,与恶劣小人结党。
康熙帝要求诸臣:“各当绝念,倾心向主,共享太平。后若有奏请皇太子已经改过从善、应当释放者,朕即诛之。”(《清圣祖实录》卷二五一)十一月十六日,将废皇太子事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
康熙帝第二次废黜皇太子,虽然并非如他自己所说“毫不介意,谈笑处之”,但确实不像第一次时那么痛苦。因为他发现,立皇太子就难免有矛盾;不立皇太子可能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皇储争夺的内斗。数月之后,针对有的官员奏请册立皇太子,康熙帝答复说:
宋仁宗三十年未立太子,我太祖皇帝并未预立皇太子,太宗皇帝亦未预立皇太子。汉唐以来,太子幼冲,尚保无事;若太子年长,其左右群小结党营私,鲜有能无事者。……今众皇子学问、见识,不后于人,但年俱长成,已经分封,其所属人员未有不各庇护其主者,即使立之,能保将来无事乎?(《清圣祖实录》卷二五三)
皇十四子胤禵 皇十四子胤禵在几位阿哥接连受挫后,积极活动,谋取储位。他讨好大臣,礼贤下士。历史给他提供了一个或吉或凶的机遇。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征讨策旺阿拉布坦。行前,康熙帝亲往堂子行祭告礼;亲御太和殿授印;胤禵乘马出天安门,诸王、二品以上文武官员都到德胜门外军营送行。胤禵称“大将军王”,用正黄旗纛。胤禟对胤禵说:“早成大功,得立为皇太子。”可见胤禵、胤禟等将这次出征立功,视为争取皇储的机会。但是,康熙帝病故时,胤禵恰巧不在宫廷,胞兄胤禛得以继位。所以胤禵挂大将军印出征,给他命运带来的不是吉兆,而是凶讯。
。
冠礼案1-4集
鹤剧就是好几个案子堆一起的。第一个是冠礼案。
鹤唳华亭第一季就讲太子年已20,要举行冠礼。齐王、贵妃、以及齐王的岳丈——中书令李柏舟一起设计陷害太子,太子反击的故事。
故事反转太多让很多观众第一遍不容易看懂。故事的情节其实是这样的。我给大伙来捋一捋。
三年前,皇后驾崩,太子守孝三年,现年20虚岁(实际年龄应该是18岁),按照古代的习俗,男子20岁都应该举行冠礼。但卢尚书去求皇帝皇帝一直没答应。所以才有开头的那一幕,一群大臣跪在雪地里。
(这里说明,太子还是不错的,有臣子愿意跟随他。不过,好像也就是老师卢尚书及他的门生。其它还真没有别的什么臣子与他来往。)
(那为什么皇帝不答应呢?既然是太子,又是习俗不是应该的吗?
但从政治角度来看,一旦举行成人礼接下来就会准备婚事,而太子“一党”就容易借助婚姻网罗朝中有权的大臣。这样皇帝更加不好制衡东宫的力量。
庶长子大王的王妃就是中书令李柏舟的独女。后面会看到,卢尚书想要推荐陆英之女却被皇帝否了,说不妥。但是娶刑部尚书张陆正之女却同意了。)
后来直到顾舅舅要去长洲才答应举行冠礼。表面上看,太子就是二人为之间的棋子。
冠礼当天,太子故人——前皇后的侍女张尚宫撞见吴内人和大王一起要陷害太子。而这其实是一个计中计。大王“写”了一个卷轴,要在太子举行冠礼的时候从城墙上抛下,攻讦太子品行。但是其实是故意让太子的人知道。最后扔下来的不是卷轴(空白的),却是一张写了字的白绢,上面写的字是“太子要诬陷大王,说大王要害他”。
(由此可知,大王他们预估太子沉不住气,会告发大王,早就准备了绢。说明这时候的太子想什么做什么都容易让人算计到。)
事情到现在看起来就好像是太子在作,而大王是被太子陷害。
(这个计谋是不是很高明?明明陷害别人的人看起来却好像是被陷害的。)
而张尚宫和吴内人也都被大王一党算计在内。选吴内人就是因为她是姜尚宫的女儿。所以,即使发现了也会庇护吴内人,不肯说出实情,从而造成对太子不利的情况。
(注意这事贵妃也有参与,中书令也有参与。贵妃在后面当了皇后经常在皇帝面前表现得很慈母的样子,其实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大王能当太子,继承王位。
后来李柏舟倒了,王妃没了价值,他们于是希望害死王妃,再娶当时的中书令张陆正次女为妃。
因为贵妃家里一直没有人当官的,这也是因为皇帝非常害怕外戚专权。所以,即使宠爱贵妃,却从来不给他们亲戚官职。只给金钱,安平伯就聚敛了很多的钱财,但是后面又被皇帝给逼出来了,充了国库。)
太子由于母亲死了、妹妹死了、舅舅经常在外打仗或者驻军,和父亲关系又不睦。体会不到亲情,所以对于身边的人都十分珍惜。比如卢尚书、张尚宫。
冠礼举行之前,张尚宫已经把大王要陷害太子之事告知太子。太子没有告诉皇帝,却在冠礼举行的时候,提醒皇帝和大臣大王要陷害他。
而此时城墙上张尚宫掉下来,还有一张白绢。事情变得有点扑所迷离。于是开始调查。一边的人在找人证物证。一边的人在毁灭人证物证。
人证就是张尚宫和吴内人,物证就是卷轴。
这里面有很多可以寻味的地方。
其中之一就是皇帝对太子的态度,到底是怎么样的。
首先,皇帝是一个很精明的人,看两个皇子各执一词、言之凿凿,但他早已经知道两人都在说谎。
(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萧定权好不容易争取得来的冠礼,肯定不会自己傻傻地去借这个机会诬陷大王要陷害他。所以,城墙上扔下来的白手绢上写的字根本不足信。一定是有人捣鬼。而,太子又告诉皇帝张尚宫已经将大王要陷害太子的事情告诉太子,张尚宫是前皇后旧人。不是真的,不会害自己的前主子的孩子。所以基本上就可以肯定这事情是大王做的。因为,皇帝什么都没说打了大王一记耳光,其实就知道大王肯定逃不脱干系。大王是在撒谎无疑。)
(而为什么说太子也在撒谎呢?就是太子说的让张尚宫替换了大王写的卷轴,而且藏起来了。这就是太子高明的地方,他是为了反攻大王临时编纂的。其实是将计就计,打的是攻心战。
意图其实是让大王和那个侍女吴内人还有姜尚宫紧张,都去找那个藏起来的卷轴。
由于张尚宫是前皇后的故人,所以藏的地方指向懿宁宫。这样吴内人他们也去找,就暴露了吴内人。太子再派人假装做掉吴内人。且让姜尚宫和大王误以为这个已经除掉了。)
然而皇帝此时仍想保大王,不希望“家丑外扬”。于是带着大王去找太子要卷轴。希望赶在第二天上朝之前,把这个事情“私了”了。或者亲眼看看是不是有那个卷轴。因为大王打死都说没写过。(其实不是没写,而是用水写的,水干了就没有痕迹。)
结果果然太子拿出来的卷轴是空白的。皇帝当时很生气,对太子说“太子就这么拿去告知天下吧?” 言下之意是太子做事太不周全了。这样如果上了朝堂,真的会被臣子们骂死,估计储位都不一定能保住。
皇帝很快明白这是一个计中计。而且他大概也知道凭大王自己想不出这样的计谋来,肯定背后有人操刀。那必定是李柏舟。目标就是太子。于是他反手就给了大王一巴掌。
(太子对姜尚宫说,“只要他一认错…哼哼)
大王被打完还是懵的。可见大王反应很迟钝。但太子虽然表面软弱,其实脑子转的很快。早已经派人同时去控制证人了。
(皇帝打完大王,跟李重夔说,你在想什么?卷轴是空白的不是很奇怪吗?你是不是以为我一味责怪太子是不是糊涂了?朕很清楚…)
皇帝知道大王犯错之后是怎么处理这个事情的呢?
他最后长叹一口气,还是决定让太子第二天主动认错。
背后有无奈,知道太子要受屈,但也是为了要历练太子。因为今天他在,还能保太子。他日,他如果不在了,太子如何与这群老奸巨猾的人抗衡呢?大概也是,“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吧。
他自然希望这事就这样算了。算了,于他,不仅仅是放过太子,也是放过了大王。
不过太子和皇帝都知道,如果太子认错,一定会被李柏舟一派攻讦。但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朝堂上,哪些人是太子背后的势力。哪些是大王或者说李柏舟背后的势力。皇帝如果要为太子涤清道路,也要看谁可以依靠。皇帝从来没有想过让大王继承王位,因为大王先天不足,没有好舅舅。权谋方面不如太子。太子的缺点是太过重情重义。
(皇帝两次说让太子认错,第一次太子说他不会认错。皇帝生气。第二次是看见空白卷轴后,皇帝明白太子中计,仍让李重夔去跟太子说,让他听话一点。这背后其实是皇帝有他的想法。但是还特别交代了一句,不要说是皇帝说的。其实是怕太子伤心。)
太子原本不肯认罪。但是他答应要保尚宫局一局人平安,虽然没有保住张尚宫,却想保她的局人。于是,他在朝堂上,编造了自己的罪名。同时,他也将信将疑,想试探皇帝是否会保护他。
果然,朝堂上李柏舟咄咄逼人,不肯放过太子。皇帝被逼之下一直在让步。李认为不惩罚太子,就是默认大王有罪。非要惩罚太子。皇帝不得已让太子到宗正寺反省。(但内心其实极不情愿,不过是迫于李柏舟的嚣张气焰。)
当皇帝说押太子到宗正寺反省等待发落地时候,其实他还是在保护太子。因为宗正寺是属于皇帝家事。不由外臣参与审理。
可能在太子看来,前朝宁王肃王之争的时候,宁王就是进了宗正寺再没出来。所以,他的不信任感就出来了。又疑心父亲诓了他。要废他。因为一进宗正寺,即使皇帝不废他,群臣也会猜忌他国本不稳。
因为背景里有交代,说太子从小战战兢兢,又总是哭哭啼啼的。看起来不像很勇猛的人,似乎很软弱可欺。皇帝对他还处于考验阶段。
皇帝对他说,坐储君这个位置的人要有能力。但后面会发现太子其实是有小怯和大勇。而且很爱国为民。这是后话。
)
皇帝对太子的感情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他说了几句话。大王于他先是儿子,才是臣子。而太子于他,先是臣子,后才是儿子。
皇帝时刻提醒自己,这个是国家的储君。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儿子。所以不能心软,恰恰相反,要把他扔到豺狼虎豹中去历练。
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皇帝那日晚上打开柜子拿出皇后画像的情节可以看出。其实皇帝很喜欢三郎,但是三郎和父亲心理上有距离,因为皇帝老是没空陪他。皇帝还很嫉妒舅舅。夜晚来临的时候,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子,都写下了盔甲和面具,露出软弱和温情的一面。但是,一到白天,这些温情又会消失。
这是权谋剧,大的背景其实是皇帝萧睿鉴的权利不够大,可谓内忧外患。朝堂上有权相,权相背后还有一批的臣子。皇帝的决策权不够大。而军权在顾家军手里。他都调动不了。边境上又有外敌侵扰。
历史上,隋朝时确立三省六部制,西汉继承了这种制度,但是到了宋代的时候,文武两个大权其实都在皇帝手里里。到了明代朱元璋当皇帝由于丞相中书省权力太大,军权架空,让他感觉到威胁。最后结果是朱元璋颁布《废丞相、大夫,罢中书诏》,皇帝直接统领六部。
所以,天心,就是要定权。也就是要集权。回收中书省和军权。
当时,皇帝和李明安对弈,对李明安说,“我能依靠的只有重夔和你了。”
这应该指的是军权方面。后来有一集,射柳的时候,皇帝还要从中书令那里削掉他的军权,让李明安带去长州。为此皇帝不惜赐给大王玉带。
由此,可以看出皇帝实在是惶惶终日啊。日子不比太子好过。
财务方面,李柏舟和安平伯一起搜刮了不少钱财。国库没钱,皇帝给妃子们的首饰钱都拿不出来。
历史上,也有贪官比如大太监刘瑾当时就贪污受贿了好多钱,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的国库里反而穷得要死。
所以啊,大家都没看到皇帝的难处。太子呢,其实一直也都是想的是自己。至少最开始是这样的。总疑心父亲偏心,自己呢也受不得委屈。
皇帝自己尚且如此,担心国家灭亡自己成为罪人,也对不起列祖列宗。更担心自己的太子眼下这情景,将来即使登上皇位,也不能持久,怕是王位会旁落他人。
历史上,汉宣帝和许平君相识于微时,后来结为夫妻。夫妻情深,汉宣帝继位后,将许封为婕妤。后臣子们要将霍光之女升为皇后,但汉宣帝力排众议让许做了皇后。可后面许被霍光之女毒死,汉宣帝的太子虽然不太合适,可是汉宣帝念及许后,并没有提废黜之事。
这里的剧情也颇有相似之处,太子有一次说皇后是贵妃害死的。但是没有具体展开。
皇帝和前皇后感情很好却是真的。所以,皇帝会不会也是这种情况呢?虽然心里对太子不满,却也没有说要废他。另外,毕竟顾家还掌管着兵权。
三年前,顾的兵权就差点不保。
其实历史上,类似的故事也不少,有的比这个太子更惨。比如汉武帝晚年和卫子夫,儿子刘据的故事,就有几分相似。
卫子夫的弟弟也就是卫青是当时的大将,太子刘据的表兄弟霍去病也是大将。但是巫蛊之祸中,卫子夫自杀,仁厚的刘据被逼抵抗,于是被陷害谋反,最后也自杀了。后来汉武帝调查得知自己的太子是被江充陷害的,遂杀了江充全族,又建思子宫。
都说虎毒不食子,但是有些帝王为了皇位本来是不怕弑母杀父、手足相残的,甚至对自己的子女也敢于痛下狠手。比如,江充就是看到汉武帝对自己的女儿都敢杀,才对刘据下手。
这一点,《鹤》剧中张陆正背叛自己的女儿,其实从历史角度来看也没有什么出奇了。
汉高祖刘邦在和项羽大战时,有一次逃命,嫌弃马车跑的太慢,要把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推下车去。
第三集在明堂上,中书令太过嚣张。而且直指太子软肋,要害卢尚书。打击与太子有关的大臣。卢尚书也是太子要保护的人。所以太子干脆一口咬下认罪。心中是对皇帝食言的失望,也是对势力争夺中的无力抗衡。皇帝一直面无表情,喜怒不形于色,旁观不语,但心中知道太子一直被踩着打。只看太子如何应对。
太子在隐忍之后,决定要反击。遂拿出证人证物,并且再次用攻心术(前面太子说自己已经模仿齐王字体写了一副假的),让大王急于辩白,在众大臣面前漏出马脚,承认是自己诬陷太子。
(剧情到这里皇帝终于露出一个微笑,中书令眼睛一闭,功亏一篑,偷鸡不成反失米。所以,到第三集这个冠礼案结束前,就能看出太子和大王完全不是一个段位的。太子是当储君在培养的。大王只能当儿子来宠爱。皇帝的演员王志忠老师也说,皇帝留大王不之藩其实是为了历练太子。说看不懂的需要仔细看。)
这样的权谋计策,严丝合缝,丝丝相扣。整体看下来就是,“想阴我没那么容易,而我想阴你,随随便便。”所以太子在承上人证“物证”之后,用教训的口吻和大王说话。实在是看不上他们这此手段。
太子的手段一直是不差的。只是不想伤了手足感情而已。
齐王露馅之后,皇帝交给太子全权处置。太子原本要把齐王关宗正寺反省,但念在皇帝与齐王感情深厚,怕再生变故,于是决定送皇帝一个人情,但却换来了齐王之藩的承诺。这个结果已经不错了。
至此,太子已经让齐王在皇帝面前“失分”,久经沙场的老手,皇帝一眼看出太子手段高明,沉得住气。而大王不堪重用,留在京城也没什么用了,再滋事估计姓名都难保。
皇帝对大王和贵妃母子三人是有感情的,希望保他们平安。
至此,从政治角度,太子利用对手扳倒了对手。这一切大概在他知道被陷害的时候已经在谋划了。
不过朝堂上的这一段对白,还是能看出太子被教育得过于像一个“君子”,士大夫,而不像一个君王。
他崇尚礼教,尊师重道。但是,后面他会变成什么样呢?其实,小说里有说,虽然母亲和老师这样教导他,但是他已经做不成那样的人了。实在太难了,环境不允许他做那样的人。
因此,在明堂上的这一段话,反转其实是太子内心的纠结。他又想对敌人下狠劲,他又狠不下心。因为那是兄弟是父亲。但是,对方虽为兄弟,形同陌路。实在比陌路还不如呢……
当一个人的教养和他所处的环境极为不相称的时候,他的为难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近代历史上发生人祸的时候,很多人因为环境变得是非黑白颠倒,而自杀,也是不奇怪的了。
太子其实确实是替换了卷轴的,只是这个轴子后来找不到。便以为是被烧了。于是用了一个假的空白的来诈齐王。没想到齐王真的上当了。但是,可以想象这个过程中,于他也是心惊肉跳、像走钢丝一般。
在第四集的20分11秒,殿帅在房梁上找到还没有烧完的卷轴。上面是太子写的字:
馋其有端,罪实无名。
全君臣义,成父子亲。
家国永安,天下平安。
君子今日,百罹成人。
不过有意思的是,太子最后在朝堂上用的却不是再复制一个这个字。(当然这样复制没有用,因为是太子手笔。)可见太子不屑于模仿大王字体陷害他,做这种勾当。他一直是清白的、干净的。而环境却如此肮脏,他就变得如此格格不入。
唉…… 哀……
即使是舅舅,价值观和他也是不同的。他的孤单不仅仅是不能轻易信任一个人。还有价值观上的不同。
皇帝看完,感叹说,
“有时候朕真是不明白,朕的太子,到底是精明,还是天真。”
其实,太子是精明能干的,这是无疑的。而他也是天真的,他心中有一道白月光。大概就如同他的老师和他的母亲对他的影响。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对他的影响太少了。所以他自己也说“生于深宫,成于妇人之手,本宫就是个实例。”
所以他过于柔软,不够心狠。小说里说他对下人是很不好的,但是剧里头三集就说他为了救尚宫局一局人性命。
《荀子.哀公》:“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
这个太子的成长环境,也是旧居深宫的。影响他的大概也就是老师吧。旧时的王子们的成长环境也是因人而异的。除了听老师讲课,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皇宫里哪里有那么多“家庭”概念。很多的王子也就是被仆人们仕女们带大。不然,古代为何会有那么多宦官干政,还有皇帝爱上比自己年长的婢女呢?(比如朱见深和万皇后)
第四集描写太子准备去找皇帝请罪,却撞见大王与皇帝情意深深。于是转身离开,遇见老师,情绪马上变得温柔,想要讨一杯茶喝。可是却遭到拒绝。
卢尚书为外臣,爱太子,却不敢与之亲近。亲近太子之人,太子却不敢相信。这样的尴尬与多疑之下,他的孤单寂寞就越发明显。所谓,皇帝太子自称“孤”,并非无来由。
康熙驾临佟国维、马齐等内阁人员办公地,询问大臣们在干什么,马齐(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衔)回答,在统计大臣们推荐新太子人选的荐章,康熙问,都有推荐哪些阿哥,马齐回答:“有推荐三阿哥的,有推荐四阿哥的,有推荐十四阿哥的,哦,推荐八阿哥的最多”,这时康熙扭过头来,以一种别样的眼神看着马齐,这种眼神当然不是肯定,而是对马齐重点推荐八阿哥的态度和语气的轻视。
试想,如果大臣们推荐的太子有效,把康熙帝置于何地?大臣马齐的这个态度,让康熙心生联想了,因此,康熙最后回了一句“你们忙吧”,掉头而去。如果大臣们细心,应该能从康熙这个眼神中发现点什么。当然,扮演康熙的演员焦晃这样一个动作,也显示出了“老戏骨”演戏的个人素养。
是《天下长河》第33集,
康熙满屋子追打太子,还拿来一把剑,走进一间房,掀开被盖,发现床上躺着几名衣着艳丽的年轻女子。
太子侍从战战兢兢走到康熙面前,康熙心知太子无法无天,强抢民女,跟侍从也是脱不了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