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经:3-5点
天府:鼻尖触手臂处。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补肾。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治急性咳嗽、急性咽喉痛
列缺: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头项寻列缺
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治疗咳嗽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太渊: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治疗咳嗽,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大肠经 :5-7点
功效: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有补阳气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也可用刮痧法泄火。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揉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
迎香:鼻翼旁。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7-9点
胃为后天之本,主纳。
四白:在眼袋下。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敲打胃经可美容。
天枢:肚脐旁开两寸,治疗大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梁丘: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点按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长寿穴。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小贴士:肠胃先揉左腿,肝胆经先从右边揉。
上巨墟:足三里下三横指。治疗大肠疾患。
下巨墟:再往下三横指。治疗小肠疾患,小腹痛。
丰隆:外踝尖上八寸旁开一指。注意不要找到胆经上了。去除高血脂,去痰湿。
脾经 :9-11点。
脾主运化,帮助胃吸收消化。脾主统血。
隐白:大脚趾内侧,通常用艾灸的方法。治疗肺气不足,鼻出血月经不调,痛经。有止血的疗效。
太白:大脚趾往上贴着骨头揉。通过脾来补肺,健脾的功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要经常揉。
公孙:用大姆指从太白穴往上捋,有个磕头。促进肠子蠕动,对治疗消化不良,肚胀效果非常明显。沿小腿内侧揉脾经可治疗痛风。
血海:掌心扶着人的膝盖大拇指的位置,找一个敏感的痛点点按,可治疗出血症,血瘀症,贫血。缓解脾胃不调。
心经 :11-13点
解决情志方面的问题,心理,思虑,神智,睡眠,感情纠葛。是调解心理,安定神智的经络。
极泉:腋窝中点。调节心率,治疗两肋痛。探知心血管功能的要穴,用拨动。
少海:肘横纹边沿处(靠里)。调解心脏,交通心肾,减缓心率降低血压。
灵道:腕横纹上15寸,贴着骨头边沿揉。防治心脏早搏,慢性心脏病,减缓心率,平静心神。
阴郗:腕横纹上05寸。防治五心烦热,小便频数。
神门:掌横纹凹陷处。安定心神,增强睡眠,泄心火。可增强胃动力。防止老年痴呆。治疗晕车。增强通便能力。
少府:手握拳小指对着的位置。主治先天性心脏病。轻揉按摩可增强心脏功能。治女性阴道瘙痒,男子的阴囊湿疹。降心火,防治暴喑,中风说不出话。
少冲:小指内侧指甲旁。防治急症,癫狂,昏厥。
小肠经 :13-15点
功效:治疗肩背,颈锥等关节肌肉痛,脸部耳朵等五官病。
少泽:治疗热症,用刺血的方法最好
后溪:掌横纹的末端,贴着末端往下一按有一个凹陷处,紧接着往上一推,推到骨缝。这是一个大穴,八脉交汇处。可治疗后背督脉上的病,如腰锥尖盘突出,腰痛病,恐惧忧虑。可治落枕,肩痛。
养老:手臂在胸前平放,手心向下,食指肚摸到这个高骨头然后一转,摸到一个凹陷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养老穴。可治疗老眼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
支正:腕横纹上5寸,小肠经与心脏的一个络穴。治疗人体的赘生物,瘊子,扁平疣,脂肪瘤。
小海: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果觡之间,用手一拨动指尖就会发麻,这就找到这个穴位了。经常拨动小海穴可增强它的传导力也可增加心脏的力量。小海穴也是这条经络的合穴。合穴治这条经络的脏腑,可增强消化能力,可去人体的燥火,强脾。
天宗:在后背肩胛骨的凹陷处。防治妇女的乳腺问题,肩痛,心血管,肺部疾病。
听宫:耳平前面一厘米,张口凹陷处。治疗耳部方面的疾患,耳聋,耳鸣,听力下降。都可以点揉听宫得到改善。
少泽穴:井穴(源头)治疗热症,通常刺血方法比较好。咽喉痛、发烧、牙肿点刺,滴一滴血就可缓解。不适合按摩。
后溪穴:掌纹末端凹陷处,往上推,推到骨缝。穴位深。是八脉交会的大穴。一治疗后背督脉上的病。二可治疗落枕、肩膀疼。
养老穴:手放平手心朝下,食指肚顶着最高点,往外转凹陷下去的位置。治疗眼睛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
支正穴:腕横纹上5寸,在侧面。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有个特殊的功效治人体的赘生物猴子、扁平疣、脂肪瘤(痰湿凝结、气淤症引起)小肠功能增强了就不会有瘤子
膀胱经:15-17点
膀胱经是最大的排毒通道。督脉旁开15到3寸都是膀胱经。下午这时候多敲敲后背有助于身体排毒的说~~~~
睛明:使眼睛明亮,消除眼疲劳。按穴位的方法是把指甲剪平,用右手按住头,利用中指奔手按的头的方向按穴位。也可以两边同时按。
肺俞、厥阴俞、心腧:用点按,哪个穴位敏感就多刺激哪个穴位。按摩,拔罐,针灸,刮痧均可。
厥阴俞:治疗胸闷,预防心梗,心绞痛,冠心病。
肾俞:治疗腰痛的要穴。腰痛的地方,站立,肘尖和膀胱经相交的位置。
委中:膝盖弯曲的中间。右手用大拇指点按,左手拽住脚脖子,往上弯,这样穴位才敏感。腰背委中求,治疗腰背酸痛,腰肌劳损还是排毒的出口,可用刺血疗法排除毒素。
承山:腿肚子边沿的位置。可治疗腰腿痛,痔疾。
飞扬:承山穴往外旁开三指再往下俩指。治疗慢性腰痛。
昆仑:外踝后侧有个凹陷,经常拨动可以降低血压,增强大肠的蠕动,治疗便秘。对治疗腰痛也有很好的效果。
申脉:外踝边沿。治疗胯骨两边腰痛效果显著。
金门:治疗急性腰扭伤和急性头痛的要穴。
至阴:小脚趾外侧指甲旁。艾灸可转胎。
肾经 :17-19点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治疗人体骨骼方面的疾病。肾开窍于耳,肾之府为腰。
涌泉:脚底前掌凹陷处,每晚按摩100次可引血下行。可调节高血压。
一.按摩时无弹性,体质虚寒的人可用艾灸的方法。
二.肾火旺,肾阴不足,可多揉涌泉穴。
太溪:脚内踝后侧贴着内踝。肾经的原穴,补肾的大穴。拔罐、按摩都行,什么体质都可以按。对人体非常有补益作用。
大钟:太溪穴下面一点。肾经的络穴。治疗慢性疾患,本脏以外循经走向联络到的其他经上的问题都可治疗。可治咽喉痛,失音症。
复溜:大溪穴之上紧挨着。贴着骨头方向去按。治疗淤血症,要防止静脉曲张一定要多按摩复溜穴。可以通月经,揉复溜可帮助伤口愈合,特别是在脾经上的。滋肾阴,治疗干咳,哮喘。
阴谷:紧挨着委中的一个窝边沿。肾经合穴。治脏腑及肾经的主要疾病。通膀胱,利尿,治疗女士的阴道搔痒,不孕症。男士的阴囊湿疹。
俞府:胸口中线旁开三指。调动肾经的气血。上边气血不足,即肾不纳气,如饥不欲食,女士的梅核气等。按摩俞府穴可得到缓解。同时按摩太溪、复溜。把整个气血都运转起来。
心包经:19-21点
心包经始于天池,终于中冲,由胸走手。刺激左侧效果最佳。
天泉:腋下横纹两寸。治疗胸痛、心悸、突然害怕等。
曲泽:肘横纹中点。治疗很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可以调节心血的供应。
郗门: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是12寸,郗门穴在离腕横纹5寸处。急救穴,治疗突发性的心绞痛。按这个穴一定要用大拇指按住,然后手腕转动,才能揉到。
内关:治疗因心理压力大引起的失眠等症状等,可调节心率。
大凌:在腕横纹的中间。可治压力引起的头痛,预防由于心血管淤阻产生的口臭等。
劳宫:是一个大补穴。揉这个穴可使心情放松。
中冲:中指甲内侧。可用指甲掐或用指节咯。是泄心火的要穴,治口疮
小贴士 :推天河水,从腕横纹到肘横纹的中点(推时从劳宫起,推300次),对内热性小孩发烧,不出汗等症状有缓解作用。成年人心里烦躁也可以推。虚寒体质的小孩不能用。
三焦经:21-23点
三焦经主内分泌失调,主情志,主气郁。多按摩右侧效果会更好。
关冲:在无名指外侧指甲旁。要用食指的指节来咯它。防止晕车。
液门:小指无名指交界处无名指这一侧骨缝当中。治疗口干舌燥,夜里口渴的症状
阳池:腕关节的中点。刺激阳池能激发人体阳气,对身体虚寒怕冷有缓解作用。也可艾灸。
支沟:腕关节上3寸。治疗肋间神经痛,气郁不舒等症状,按摩支沟穴还有通便的作用。
翳风:在耳后根。治疗急性耳聋、耳鸣。尤其是急性耳聋、耳鸣有很好的效果。
丝竹空:防治黄褐斑、鱼尾纹的产生。
胆经:胆主决断,帮人决断谋虑,使人心情舒畅。
童子缭:在鱼尾纹旁边。主治眼疾,对青光眼,眼压过高,眼睛胀痛有治疗作用。
率谷:耳尖上3至5厘米略微凹陷的地方。治偏头痛。
风池:在发际边凹陷处。对眼睛酸涩,头部眩晕有治疗作用。把眼睛闭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一起按揉风池穴,按的方向是奔鼻子的位置。
肩井:大拇指贴在脖子然后把手弯成弓型中指点的肌肉的位置有一个凹陷就是肩井穴。主治痛症。对头痛、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等上半身痛均有缓解作用。
京门:肋骨边沿,肋骨和肉交界的地方,用手点一点就会有一个特别痛的点,这个点就是京门穴。是肾经的发源地。刺激京门穴起到调节肾气的功效。对肾虚、腰痛有缓解作用。
带脉:手贴脸部,肘尖下3寸。治疗妇女肥胖,预防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
风市:站立起来中指点的地方。用拳头的指节来敲打它。是一个很敏感的穴位。是治疗一切皮肤急症的要穴。对风症(如吃海鲜引起的疹子),痉挛有缓解作用。治疗一切斑疹,疔疮,皮肤搔痒等皮肤病。
阳凌泉:膝盖外下方有个骨头,贴着骨头边沿。光揉效果不好,一定要拨动它。对中风,脑血管后遗症等筋病有治疗作用。能预防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小儿多动症。
光明:外踝上5寸。防治眼疾,经常按摩可使眼睛明亮。
丘墟:贴着外踝。可治疗和预防腿抽筋、经常崴脚的症状。对治疗肢体和腑脏的各种炎症有很好的效果。(如眼睛发炎,中耳炎)胆经的穴位不太好找,可用指节来敲。从上往下敲。
胆经:23-1点
胆主决断,帮人决断谋虑,使人心情舒畅。
童子缭:在鱼尾纹旁边。主治眼疾,对青光眼,眼压过高,眼睛胀痛有治疗作用。
率谷:耳尖上3至5厘米略微凹陷的地方。治偏头痛。
风池:在发际边凹陷处。对眼睛酸涩,头部眩晕有治疗作用。把眼睛闭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一起按揉风池穴,按的方向是奔鼻子的位置。
肩井:大拇指贴在脖子然后把手弯成弓型中指点的肌肉的位置有一个凹陷就是肩井穴。主治痛症。对头痛、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等上半身痛均有缓解作用。
京门:肋骨边沿,肋骨和肉交界的地方,用手点一点就会有一个特别痛的点,这个点就是京门穴。是肾经的发源地。刺激京门穴起到调节肾气的功效。对肾虚、腰痛有缓解作用。
带脉:手贴脸部,肘尖下3寸。治疗妇女肥胖,预防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
风市:站立起来中指点的地方。用拳头的指节来敲打它。是一个很敏感的穴位。是治疗一切皮肤急症的要穴。对风症(如吃海鲜引起的疹子),痉挛有缓解作用。治疗一切斑疹,疔疮,皮肤搔痒等皮肤病。
阳凌泉:膝盖外下方有个骨头,贴着骨头边沿。光揉效果不好,一定要拨动它。对中风,脑血管后遗症等筋病有治疗作用。能预防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小儿多动症。
光明:外踝上5寸。防治眼疾,经常按摩可使眼睛明亮。
丘墟:贴着外踝。可治疗和预防腿抽筋、经常崴脚的症状。对治疗肢体和腑脏的各种炎症有很好的效果。(如眼睛发炎,中耳炎)胆经的穴位不太好找,可用指节来敲。从上往下敲。
肝经:1-3点
肝经三大功能:一,肝主疏泄,抒发宣泄情志。二,肝主藏血,储藏不用的血。三,肝主宗筋,男性生殖问题。
太冲:大脚趾和二脚趾指缝之间上面1寸。揉太冲穴可以给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有宣泄作用。是肝经的原穴。和行间一起按效果最好。
行间:大脚趾和二脚趾指缝之间。配合太冲穴向行间方向推,可起到消除肝脏郁积的作用,使肝血源源不断地供到心脏。
蠡沟:内踝上5寸。一,治疗女性阴道搔痒。二,月经不调,白带不调,月经湿疹。
章门:八大要穴之一。肋骨的边沿,把手贴在脸上,肘尖的位置,就是大概章门的位置。调节五脏协调,敲打它可疏肝健脾,防治乳腺增生,防治妇科病,减肥。
挤按睛明穴
人体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本穴为太阳穴膀胱经之第一穴,其气血来源为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乃体内膀胱经吸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
膀胱经之血由本穴提供于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有肩周炎的朋友应该知道它的可恶,每天睡得不好,还不能随意的转头,稍微坐得久一点就会觉得脖子肩膀好像僵硬了,反正就是各种痛苦。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肩周炎治疗的主要穴位。
肩周炎治疗的主要穴位
1 肩贞穴 肩贞穴位于肩关节后下方,取穴位时手臂内收,在腋上一寸(取穴位时用本人自己手指某一段的长度或宽为标准单位,称为“同身寸”,“一寸”为大拇指末节的横度)。按摩肩贞穴除了可以治疗肩周炎,还有助改善头痛、耳鸣等症状。每天按摩1次,每次按摩3~5分钟。
2 肩髃穴 肩髃穴位于人体肩膀顶部,取穴位时手臂外展平举,肩峰位置下方的凹陷即是。按摩肩髃穴可以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如肩周炎等。每天按摩1次,每次按摩3~5分钟。
3 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人体手肘部,取穴位时采取正坐位,手臂弯曲,在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即是。曲池穴是保健常用穴,除了可以用来治疗肩肘关节疼痛,还能缓解流行性感冒的症状。每天按摩1次,每次按摩3~5分钟。
4 肩井穴 肩井穴也位于人体肩上,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时身体端正,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合之处即是。肩井穴可治疗肩酸痛、头酸痛、眼睛疲劳、耳鸣等。每天按摩1次,每次按摩3~5分钟。
肩周炎之食疗方附桂猪蹄汤
材料:附片、桂枝各10克,桑枝30克,羌活15克,猪蹄1对,调料适量。
做法:将猪蹄去毛杂洗净剁开,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猪蹄熟后,去药包,加食盐、味精、胡椒粉等调味,煮沸服食。
蛇肉汤
材料:乌蛇肉、胡椒、生姜、食盐各适量,炖汤,肉汤同食,日2次。
功效:具有补虚、祛风、散寒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晚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当参羊肉汤
材料:当归、党参、川芎、白芍各10克,桑枝、羌活各15克,甘草5克,羊肉50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羊肉熟后,去药包,再加食盐、味精、葱、姜、辣椒等调味,食疗煮沸服食。
肩周炎中医治疗1初期中药治疗
①中成药治疗:可选用木瓜丸、小活络丹、国公酒治疗。
②汤药可选用经验方: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陈皮10克,清半夏10克,羌活10克,桔梗10克,白芥子10克,黑附片10克,秦艽10克,茯苓10克。以白酒作引,水煎服,每日2次,饭后服用。
2后期中药治疗
①中成药治疗:可选用大活络丹、舒经活络丸、五加皮酒治疗。
②汤药可选用经验方:当归30克,丹参30克,桂枝15克,透骨草30克,羌活18克,生地黄30克,香附10克,草乌9克,忍冬藤40克,桑枝20克。水煎服用,每日2次。
小动作缓解肩周炎一、搓背
患臂从背后下侧摸背,好臂从背后上侧去拉患臂。往往两臂难以互相摸到,这时可以用一条毛巾连接两臂,如同搓背一样。
二、端肩
端肩锻炼是自治肩周炎的重点疗法,能起到缓解肩痛的良效。先做左肩的端肩动作(向上耸),然后再做右肩端肩动作,左右交替进行,每次做20下以上。
三、爬墙
正面趴在一堵空墙上,双臂紧贴墙上,手指带动手臂逐渐向上做爬墙的动作。保持身体的稳定和不动,尽量让双臂向上爬得高一些、更高一些,直到疼痛不能向上。只要能争取每天都尽力让手臂向上爬,时间长了,就能逐渐缓解肩痛。
四、划圈
既“养眼”又“养腰”的穴位叫做“养老穴” ,很多朋友可能没有听过穴位的名字。
我先给你讲一个小故事:
传说在古代民间有一个小村落,小村落的村口有一棵大树,非常的茂盛,每到夏天的傍晚的时候,村里的老人们都会出来在树下乘凉聊天,就这天有一个老人来得比较晚了,结果大家,看着他给他开玩笑说,你看你一个孤寡老人就一个人,又无儿无女,说谁养你呀,你说你年轻的时候不努力,不好好的结婚生孩子,结果到老了以后没人养你。
结果老人又跟它们开玩笑,说不需要儿女,因为我有一个穴位,叫养老,它可以养我。
说为什么呀。他说,穴位按了以后让我的眼睛明亮了,我看什么东西都清楚,不像你们似的,你们的老眼昏花,而且您看我按穴位还可以养养我的腰,我腰上有劲儿,我又能干活,又能自己走很多事,我都自己做了,不像你们走路,还得拄个拐杖,别人搀扶。 所以你看我腰板不硬,双目如炬,这就是我按揉“养老穴”的作用。
但是我想编故事的古代医家其实也只是希望让人能够记住穴位有两大非常重要看起来不相干的作用,但是又非常的有用。
先说说"养老穴"的准确取法
"养老穴"的取法可以说像变魔术一样。首先做第一个动作就是屈肘,掌心向下,当做动作的时候,肉眼可见位置,在手腕看往手臂的方向大概有一两寸的距离,地方可以看到有一个骨性的隆起,这叫尺骨小头。将你的食指点在骨性隆起的上面,魔术开始了,掌心向胸立起来,时候你会看到或者你会感觉到你的食指的下面,突然由原来的隆起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沟槽,沟槽之内就是"养老穴"。
换句话说,您平时这么点揉半天没什么用,只有掌心向胸立起来的姿势的时候这样去点揉它,会觉得很酸很胀,这就是"养老穴"的准确取法。在的经络腧穴学的教学当中,叫做养老转手髁中藏,就是骨头缝里面,来找养老穴。找到养老穴是不是也就理解了它在骨头缝里面去点揉的方法,找到了那种酸胀感呢?
当有了这样的感觉之后,就得讲一讲, 为什么"养老穴",它既可以"养眼"又可以"养腰"呢?
关键它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手太阳小肠经,它循行的部位在上肢的外侧靠近小指后缘这条线,当它行到肩胛部的时候,要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你可别小看这九个字。这九个字,可是像心电图一样,曲曲折折的一条线。那么在这条线上其实就囊括了或者说让手太阳小肠经联络了整个肩胛骨的内与外上与下。大家知道整个肩胛骨是一个悬吊骨,是一个被多块肌肉上下左右牵扯而稳定而灵活的这么一块骨骼,那么也就说手太阳小肠经会对肩胛骨的内收外展、上提、下沉、前倾、后收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肩胛部除了斜行的肌肉群之外,还有一些纵行的肌肉群,非常长的夹行在脊柱两侧,那么这些肌肉,足太阳膀胱经来管理,足太阳膀胱经主筋所生病,就指着人体的背腰骶部,这些纵行肌肉群让你的腰部可以前后俯仰、左右旋转的动作能得以实现,而这两层的肌肉手太阳小肠经所管理的基本在外层、斜层、表层,足太阳膀胱经基本上是在纵行的里层深层。
所以两层肌肉之间会相互产生影响,当你的表层肌肉出现问题的时候,比如说落枕往往也会影响到你纵行肌肉群。当你的腰背肌出现损伤的时候,往往也影响到你上肢肩胛部的活动范围,所以在临床当中就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病,叫做颈腰综合症。就是既有颈部,肩部这样的症状,又有人体腰部,骶部,髋部这样的症状。
这两大症状上下都有的时候,养老穴就非常的好,所以说,养老穴养腰,养的是什么呢?就是 养的你的颈肩部和你腰背部腰骶部这些肌肉群之间的协调性。
很多人因为长期的姿势不当,或者是受力不均匀,造成一定的劳损,原来可能只是肌筋膜出现的一些炎症反应,肌肉的相互之间的力学关系发生了一点点变化,但是如果你不经常的去调节它或者不去及时地去锻炼解决问题,时间长了,慢慢的它就有量变到质变,就真的影响到你的肌肉的功能,甚至会导致骨质的一些变化,导致骨骼结构的一些变化。
所以这些问题一定要早期去解决它,而养老是最简单的,最方便的一个调节的方式。你想把手指放在养老穴,经常的去点揉,点揉的同时活动活动腰,颈。这样的方法就可以让你的颈肩腰背的肌群能够协调性改变。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对老年人说有养腰作用,其实对很多经常伏案工作,缺少运动锻炼的中青年朋友们不失为一个非常简便的自我调节养护方法。
那么穴位为什么又能够"养眼"呢? 这和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关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其实那是因为手太阳小肠经,走行的时候最后终末于眼睛的周围,而且它联系的部位是目内眦和目外眦,就是指的内眼角和外眼角,内外眼角都归手太阳小肠经管理。
眼睛出现的问题,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缺血性的疾病,一类是炎症反应,红肿,热痛类的疾病。
如果眼睛出现了视物功能的一些变化 ,比如说,看不清楚了,迎风流泪了,飞蚊症等等,当然还有很多的眼底病,这些问题其实都跟眼底的血液供应是直接相关的,肝开窍于目,所以这些的都要责之于肝,责之于肝血,不管是供血的通路受的影响,还是产生血的环节出现影响,还是储藏血的仓库出现了问题。总之,是要责之于血。
但是经常看到的一些轻症,眼睛周围出现的红肿疼痛,这些情况,比如说结膜炎,比如说麦粒肿,还有经常睡得比较晚,造成的眼睛干涩,干眼症,还有近视,屈光不正等等这些问题,这些情况是属于眼睛外周的问题,而不是眼底的问题。
眼睛就像一个照相机一样,胶片的部分是属于眼底,甚至到大脑、感光,这个程度上出现的问题主要责之于血;而如果是外面的这种调节焦距的、调节清晰度的,这些组织器官如出现问题,容易出现的就是一些肌肉疲劳,局部的红肿疼痛,这个时候"养老穴"就发挥作用了。
因为手太阳小肠经是阳经, 阳经是主这种亢进的、热证的表现 ,而经脉又终止在内外眼角的部位,所以往往眼角部位出现红肿疼痛,以及过度眼睛劳累出现的眼睛干涩、干痒的情况就比较适合用养老去治疗。
穴位各有其性,也有虚实寒热表里之分。 因此,在临床当中使用这些穴位,即使是 养生 保健,也要搞明白什么情况该用什么穴位。养老不仅对老年人会有一定的帮助,更关键的是对的中青年朋友们应该说是非常有益。
1 挤按睛明穴
位置:睛明穴在眼内和鼻子根部之间略向上的凹陷处。
按摩手法:按压时候就像做眼保健操一样,用拇指与食指的之间摁揉左右两个穴位。按压是向内上方用力,以感觉到整根眼睛都酸胀为好。手指可以做小幅度的上下动作。每次按压20-30秒。
功效:顾名思义,睛明穴就是可以使眼睛明亮的穴位,按揉该穴位对于视力模糊、眼睛疲劳沉重都有比较好的治疗作用。
2 按揉攒竹穴
位置:攒竹穴为位于眉毛的内侧,在眉头的凹陷处。
按摩手法:按压攒竹穴的时候,用双手的食指指尖点住穴位,画圈状用力反复向下按揉。每次按压20秒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佳。
小贴士:人在皱眉的时候,攒竹穴的位置上就会有很多竖纹,就像一根根竹子在哪里排列一样,所以名为攒竹穴,这个穴位是一个治疗打嗝的特效穴,同时还有治疗眼部疾病的作用。
3 点按四白穴
位置:四白穴位于眼眶的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的凹陷处。
手法:按压四白穴的时候,用食指指尖点住凹陷部位,画圈反复向下按揉30次。
小贴士:人看东西用的是眼球中的瞳孔,而活动眼球的肌肉都附着在眼球上,按揉四白穴对于换件眼睛肌肉的紧张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改善眼睛酸痛等不适。
4 按揉太阳穴
位置:太阳穴为宜眼梢旁边2厘米,骨头稍微凹陷的地方。
按摩手法:用拇指贴在太阳穴上,转着圈揉按。以感觉到稍疼的力度用力揉20次左右。
功效:太阳穴是连接眼睛经络的一个重要穴位,刺激太阳穴可以放松眼睛周围肌肉改善眼睛的紧张和酸痛感。
有的人或许会发现,自己的眼睛跟别人比起来好像不太耐光,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怕光”。除了正常地在大太阳或强光底下会觉得睁不开眼以外,这类人即使是在普通光线下也会觉得眼睛不适。由于这类症状可能在前期往往不会伴随着其他症状同时出现,所以很容易被人忽略,甚至有些人认为这是天生的眼睛比较怕光所致。
那么,若是眼睛怕光可能是哪些原因所致呢?
一、眼疲劳
对于现代人而言主要是长时间看电脑、看手机、看电视等用眼过度导致的眼疲劳,并且一些人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未注意到将亮度调为护眼模式,长期用眼及屏幕反射光线对眼部的刺激,就会感到眼部干涩、酸涨、畏光等症状。此时可听医生建议购买一些放松眼部去疲劳的滴眼液,更重要是注意眼部休息。
二、眼部炎症
常见的比如角膜炎、结膜炎、角膜破皮、虹膜炎等等,都会出现怕光的症状,如果长期怕光要及时去眼科检查就诊,若是眼部炎症所致在接受治疗后症状便会好转。
三、非炎症类的眼部疾病
虽然眼部炎症引起的怕光很常见,但一些非炎症类眼疾也会导致怕光,如青光眼、白化症、自体遗传造成的全盲症等。
四、干眼症
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干眼症患者目前仍然不知道自己患有该眼部疾病。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干眼症发病率约为20%—36%,相当于每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两个干眼症患者。而目前最为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如上所说的第一点,用眼过度以及不注意眼部卫生等,其中,眨眼次数过少是综合来说最常见的致病原因。
干眼症主要表现为分泌物增多、眼睛酸涨、有异物感等,严重可造成角结膜病变、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由于导致干眼症的病因往往有很多种,在治疗上还应做详细检查后再分别治疗。
五、不良的用眼习惯
这里着重强调习惯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和习惯昏暗光线下用眼看书的两类人群。
1、 前段时间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对眼睛造成的伤害被广泛传播,但大多数美瞳爱好者仍然不当回事。由于隐形眼镜覆盖在角膜上会造成眼睛缺氧,长期佩戴还会导致眼部抵抗力下降、细菌滋生从而损害角膜,出现异物感、怕光、发红等。
2、 长时间在昏暗光线下用眼,眼睛习惯了较为昏暗的光线,会导致正常亮度下反而难以适应,烟酒怕光、刺痛,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视力快速下降。
六、部分全身性疾病
常见的比如偏头痛、脑膜炎、三叉神经痛或是头部受到外伤等,也会存在比较怕光的情况。这类型的畏光在治疗上应重点治疗根源性疾病,单纯地抑制眼部不适治标不治本。
七、先天性疾病
比如先天性的瞳孔较大或是虹膜颜色较淡、先天性的青光眼等也会导致怕光,这类人在光线稍微较强的情况下都会感到眼睛刺激难受。这类疾病有的可以治疗,但日常注意对眼睛的防护则更为重要。
按摩这几个穴位,对眼睛有好处:
1 、目窗穴
目窗穴位处头部,在前部发际线往上约15寸,双瞳所对之处即是。按摩此穴能使人头目清明,祛风散热,在发现视力模糊、眼部胀痛导致头晕目眩时按摩此穴颇为有效。
2 、鱼腰穴
瞳孔向上到眉毛处即为鱼腰穴,按摩该穴位又能有效缓解眼部疲劳,改善三叉神经痛。
3 、睛明穴
睛明穴在内眼角的凹陷处,是大多数人在眼保健操中最常按到的穴位之一。按摩该穴位能够有效缓解眼部疲劳、酸涩流泪,还有助于降低眼压。
4 、攒竹穴
眉头凹陷处即为攒竹穴位置,按摩该穴位能够有利于消除眼部水肿,缓解头晕头痛及眼睛张同、眼睑跳动等眼部不适感。
参考文献:
1、 李由:《干眼症的防治》,2015年,《决策 探索 (上半月)》。
2、 李立虎:《干眼症临床发病因素及防治的分析研究》,2013年,《现代预防医学》。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