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复习提纲

生物必修复习提纲,第1张

必修1

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 的基本单位。

2(判断)病毒是一种生物,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 ( )

3(判断)现存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是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 )

4(判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最高层次的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有其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 )

5、多细胞动物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 和 的交换;以细胞的 和 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 和 等等。

6(判断)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因此细胞内只有RNA,而没有DNA。( )

7(判断)噬菌体属于原核生物。 ( )

8(判断)发菜的细胞质中没有细胞器。 ( )

9(判断)细菌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

10(判断)酵母菌只有核糖体,没有染色体和线粒体。 ( )

11(判断)技术的进步往往能促进科学的发展。 ( )

12(判断)科学实验必须与理论思维结合,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和创造。 ( )

13、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个科学学说的建立总要经历一个不断地 、 、 和 的过程。

14、细胞学说的要点是:[1]细胞是一个 ,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由 而来的,并由 和 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 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 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 中产生。

1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 性。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与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 性。

16、生命的核心元素是 。

17、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 的形式存在。

18(判断)占人体细胞鲜重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碳。 ( )

19(判断)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成分相同,但用量比例、使用方法和反应原理不同。( )

20(判断)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使用都应做到等量混合,现配现用。 ( )

21(判断)鉴定还原糖和鉴定蛋白质时都需要水浴加热。 ( )

22. 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 的形式存在。不能水解的糖称为 糖。

23. 和 分别是植物、动物细胞内储能的多糖物质。

24.在人体内能够通过水解以补充血糖不足的糖类物质是 。

25.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多糖是 和 。

26(判断)草食动物的消化液中含有纤维素酶,因此能消化植物的细胞壁。( )

27.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 物质。其主要原因是脂肪分子中 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 的含量多于糖类。

28.除储能外,动物和人体内的脂肪还具有 、 和 的作用。

29.细胞膜中除了含有磷脂、蛋白质外,还含有 和 等成分。因此,细胞膜的组成元素有 等。

30.脂质中的 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生成; 能促进肠道吸收钙和磷。

3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 。它是由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 形成多肽链,再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

32(判断)高温、过酸、过碱等都会使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受到破坏,从而造成蛋白质分子失活。 ( )

33.造成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 不同,以及蛋白质分子 的不同。

34(判断)具有催化作用的酶不全是蛋白质。具有调节功能的激素也不全是蛋白质。而具有免疫功能的抗原和抗体都是蛋白质。 ( )

35.核酸是生物体内携带 的物质,在生物体的 和 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6(判断)利用健那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

37(判断)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因此,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苷酸。 ( )

38组成核酸的核苷酸种类有 种,而碱基种类只有 种。

39(判断)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 ( )

40、构成生物大分子的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 原子构成的 作为基本骨架。

41(判断)生物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 )

42(判断)在休眠的生物体内,结合水的含量多于自由水。 ( )

43(判断)当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升高时,细胞的代谢水平将随之升高。 ( )

44、水是生物体内的 ,还参与生物体内各种 和 。

45、无机盐是生物体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 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等等。

46、患急性肠胃炎时常要输入 以补充丢失的 和 ;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的 和 失调,这时应多喝 。

47、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 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癌变细胞的细胞膜,其 的含量减少。

48、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 ;控制 ;进行细胞间的 等等。

49(判断)制备细胞膜以鸟类的红细胞作材料为好;而提取DNA以人或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佳。 ( )

50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 性,其功能特性是具有 性。

51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 作用。

52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

53(判断)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 )

54(判断)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的,它们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很相似。 ( )

55(判断)内质网膜、核膜等生物膜上都附着多种酶。 ( )

56细胞器有了膜的分隔,使各种化学反应不会 ,从而使各种生命活动能 地进行。

57(判断)各种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都是线粒体。 ( )

58(判断)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 ( )

59(判断)所有细胞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 )

60、内质网与 、 的合成都有关,内质网也是 等的运输通道。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 的形成有关,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 ;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时 的形成有关。

61、溶酶体内含有多种 酶,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 ,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 。

62(判断)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和液泡中都含有色素。 ( )

63(判断)液泡中的细胞液可以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许多液泡发生渗透失水可导致植物体出现萎蔫现象。 ( )

64(判断)中心体只存在动物细胞中。在动物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经过复制,形成2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 )

65(判断)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不形成纺锤丝,因此没有 体。 ( )

66(判断)细胞质基质中存在多种酶 ,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 )

67(判断)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细胞器。 ( )

68、细胞核是 库,是细胞 和 的控制中心。

69(判断)细胞核中的DNA和RNA都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基质。 ( )

70、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 和 的通道。。

71、细胞核的核仁与某种 的合成以及 的形成有关。

72(判断)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 )

73、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没有 、 和 );此外,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只有 一种细胞器,没有其他各种复杂的细胞器。

74(判断)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 )

75(判断)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 )

76、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主要是:外界溶液的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壁的伸缩性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77、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是外界溶液的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且细胞仍然保持着 状态。

78(判断)水分的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则是逆相对含量梯度的。( )

79(判断)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 )

8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是:水分子可以 通过,一些 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 则不能通过。

81(判断)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而大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 ( )

82、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糖蛋白也叫 。其主要作用是 、 和细胞之间的相互 等。

83(判断)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者的差别在于后者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而前者则都不需要。( )

84(判断)相对分子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 )

85(判断)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并且消耗能量才能进入细胞内。( )

86、主动运输的重要意义是:保证了细胞能够按照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 ,排出 和对细胞 的物质。

87、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细菌以及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分别叫做 和 。

88、分子从 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 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89(判断)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而自身不引起变化。 ( )

90(判断)酶与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实质上都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只不过酶的作用效率更高。 ( )

91(判断)当酶自身发生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 ( )

92(判断)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这体现了酶作用的专一性。 ( )

93(判断)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高温、低温、过酸、过碱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从而使酶失活。 ( )

94(判断)在温度为37OC和pH为7的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 )

95、实验过程中 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 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 。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可变因素会 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96、除了 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 组和 组。在对照实验中,除了 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97、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 、 、 、 、酶的 剂和 剂等等。

98、ATP是 的简称,它是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的 来源。

99、ATP为生命活动供能,必须通过水解,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 的水解。

100(判断) ATP 分子中储存的能量多达3054kJ/mol 。 ( )

101、细胞内合成ATP的部位有:[1] ;[2] ;[3] 等。

102、细胞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主要有:[1] ;[2]细胞呼吸时 。

103、活细胞中ADP与ATP的相互转化的速度很快,因此储存的ATP很多,这就保证了生命活动能量的及时供应。 ( )

104、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不同反应物分别是:[1] ; [2] ;[3] 。三个阶段共有的反应物是 。

105、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生成物分别是:[1] ; [2] ; [3] 。

106、有氧呼吸三个阶段所需的酶分布的部位分别是: [1] ;[2] ;[3] 。

107(判断)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 )

108(判断)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C3H6O3或C2H5OH和CO2 。 ( )

109(判断)大多数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 )

110、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为 。

111、有氧呼吸的能量利用率约为 % ,而无氧呼吸的能量利用率只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

112(判断)呼吸的结果如果没有 H20的产生,就一定是无氧呼吸。 ( )

113(判断)无氧呼吸的结果一定没有C02和H20的产生。 ( )

114(判断)叶绿体中的色素只能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 ( )

115、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加入的无水乙醇、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分别是: ; ;防止研磨时 。

116、在色素分离操作中,色素之所以能从集中的区域分离成4条色素带,是因为4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 不同,因此扩散速度不同。

117、植物的叶片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绿素主要吸收 和 ,对绿光吸收很少,绿光大多被 出来。

118(判断)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 )

119(判断)光反应中色素吸收的光能,被全部用于ATP的合成。 ( )

120(判断)光反应的产物都用于暗反应。 ( )

121、暗反应必须依靠光反应不断地提供 才能持续进行。

122、暗反应能够为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

123、当绿色植物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3 和 C5 含量发生的变化是:前者 ,后者 。

12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 、 、 、土壤中的 和某些 的含量等等。

125、一些自养生物,能够利用外环境中的某些 氧化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叫做 作用。

126、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包括三个步骤:光能先转换成 ,再转换成活跃的 ;最后转换成 。

127(判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也就越大。 ( )

128(判断)细胞核DNA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受核质比的限制。 ( )

129、通过“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模拟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体积增大而 ;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 。

130、细胞增殖是生物体 、 、1 和 的基础。

131(判断)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 )

132、在一次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分开分别发生在分裂 和分裂 ;染色体的暂时加倍和DNA分子的暂时加倍分别发生在分裂 和分裂 。

133、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其发挥作用的时期是 。其作用的原理是 ,使染色体不能平分到细胞的两极。

134(判断)赤道板和细胞板的形成分别是在分裂期的中期和末期。 ( )

13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不同点是:[1] 的形成方式不同;[2] 的分配方式不同。

136、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 之后,精确地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 DNA , 因而在细胞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 。

137(判断)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因而不能保证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 )

137(判断)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

139、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 ;漂洗的作用是洗去残留的盐酸,防止 ,并有利于 。

140(判断)龙胆紫和醋酸洋红都属于碱性染料。 ( )

141、在一个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大多数细胞处于 期。

14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 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143、细胞分化是 的基础。细胞分化使生物体中的细胞功能趋向 ,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 。

144、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不同的组织细胞中 。

145、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为 的潜能。

146、 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一段时间后,通过 ,所形成的 、 、 的一团不定形的薄壁细胞叫做愈伤组织。

147、由高度 的植物细胞产生 的过程,叫做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148、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 ,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

149、动物和人体内仍然保留着少数具有 能力的细胞,叫做干细胞。

150、克隆羊多利的实验成功可以说明: 。

151(判断)个体衰老的过程也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衰老的过程。 ( )

152(判断)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 ( )

153、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 状态和 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

154、衰老的细胞具有下列特征:细胞膜的 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的含水量 ,细胞体积 ,细胞的代谢 ;呼吸速率 ;多种酶活性 ;色素 ;细胞核体积 ,核膜 ,染色质 ,染色 等等。

155、关于细胞衰老机制的解释中,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是 学说和 学说。

156、由 决定的细胞自动 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157、细胞凋亡是在 条件下发生的,受自身的 严格控制,是一种细胞 性死亡。

158、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是不同的,它是在 影响下细胞正常代谢活动 。

159、细胞发生癌变的主要特征是:[1]能够 ;[2] 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膜表面发生变化( 减少使细胞的 性减少)

160、环境的致癌因子可分为 致癌因子、 致癌因子和 致癌因子三大类。

161、与癌有关的基因包括 基因和 基因。前者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 的过程,后者的功能主要是 。

162、环境的各种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 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导致细胞的 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参考答案

1.结构和功能 2√ 3√ 4 × 5物质,能量;增殖,分化;遗传,变异 6× 7× 8× 9× 10× 11 √ 12√ 13 开拓、继承、修正、发展。 14 [1]有机体,细胞发育,细胞,细胞产物;[2]独立,独立,整体的生命;[3]老细胞 。 15统一,差异 16碳 17化合物 18× 19√ 20× 21× 22糖类,多糖,单 。 23淀粉和糖原 24肝糖原 25纤维素,果胶 26× 27储能,氧,氢 28保温,缓冲,减压 29多糖,胆固醇,C、H、O、N、P 30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31主要承担者,脱水缩合 32 × 33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空间结构 34× 35遗传信息,遗传、变异、蛋白质 36 × 37 × 38 8,5 39√ 40碳,碳链 41√ 42× 43 √ 44良好溶剂,生化反应,物质运输 45镁,铁,碘 46葡萄糖盐水,水、无机盐;水盐平衡,酸碱平衡,淡盐水。 47蛋白质,糖蛋白 48分隔开,物质进出和能量转换,信息交流 49× 50流动性,选择透过 51支持和保护 52差速离心法 53× 54√ 55√ 56互相干扰,高效有序 57× 58× 59√ 60蛋白质,脂质,蛋白质,分泌物; 加工、分类、包装和转运,细胞壁 61水解,细胞器,病毒或细菌 62√ 63√ 64× 65× 66√ 67√ 68遗传信息,代谢、遗传 69× 70物质交换,信息交流 71 RNA ,核糖体 72× 73核仁,核膜,染色体,核糖体 74× 75√ 76大于,小于 77小于,生活 78 ×79√ 80自由,离子、小分子,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81× 82糖被,保护,润滑,识别 83× 84× 85× 86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有害 87胞吞,胞吐 88常态,活跃状态 89√ 90√ 91× 92× 93× 94× 95可以改变,人为改变,因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96一个因素,对照,实验,,要观察的 97

温度,酸碱度,酶本身的浓度,底物的浓度,活化,抑制 98三磷酸腺苷,直接 99高能磷酸键 100× 101[1]叶绿体,[2]线粒体,[3]细胞质基质 102[1]光合作用所吸收的光能,有机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化学能 103× 104[1]葡萄糖(或其他有机物);[2]丙酮酸和水;[3][H]和氧;ADP和磷酸 105[1] 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的ATP;[2] CO2 、少量的[H]和少量的ATP; [3]水和大量的ATP 106[1]细胞质基质;[2]线粒体基质;[3]线粒体内膜 107√ 108× 109√ 110发酵 111 40,1/19 112√ 113× 114√ 115溶解色素,使研磨充分,色素被破坏 116溶解度 117红光、蓝紫光,反射 118× 119× 120× 121 [H]和ATP 122 ADP、Pi 和 NADP+ 123增加,减少 124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矿质元素 125无机物,化能合成 126电能,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127√ 128√ 129减少,减少 130生长,发育,繁殖,遗传 131× 132间期,期的后期,期的后期,间期 133分裂期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134× 135[1] 纺锤体;[2]细胞质 136染色体经过复制,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37× 138× 139分离开来,解离过度,染色 140√ 141分裂间 142稳定性差异 143个体发育,专门化,效率 144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45已经分化,完整个体 146离体,细胞分裂;排列疏松,无规则,高度液泡化 147分化,愈伤组织 148根和芽等器官 149分裂和分化 150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151× 152√ 153生理,化学反应 154通透性,减少,萎缩,减慢,减慢,降低,积累,增大,内折,收缩,加深 155自由基,端粒 156基因,结束生命 157生理,遗传程序,编程 158不利外因,受损或中断 159[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3]糖蛋白;黏着性 160物理,化学,病毒 161原癌,抑癌,生长和分裂,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162 DNA,突变,生长和分裂

一、乳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乳癌最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

二、乳腺癌中期临床表现: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可出现一系列体征,如: 肿瘤表面皮肤凹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乳头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这些都是乳腺癌的重要体征

二、乳腺癌晚期临床表现:乳癌发展至晚期表面皮肤受侵犯可出现皮肤硬结甚者皮肤破溃形成溃疡癌肿向深层侵犯可侵入胸筋膜胸肌致使肿块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

独角兽

Unicorns即是独角兽,是传说中一种神秘的生物。通常被形容为是修长的白马,额前有一螺旋角(这也是独角兽的特征)。关于unicorns的形态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它像一匹大马,头上有一只角,是难以驯服的生物。有些人则认为它是山羊般的生物,独角,神圣的生物,有些民族甚至信奉unicorns。古罗马博物学家普利斯形容unicorns为四肢似大象,狮子尾,上半身像山羊,头上有一黑螺旋纹的角,是极凶猛的怪兽。到了380BC,有一希腊哲学家Ctessias对unicorns作出一种普遍形态。他说unicorns是印度一种野生生物,有白色的身体,紫色的头,蓝眼,一只又直又硬的角,底白,中黑,顶部是红色。这有可能是把独角仙神化后所形成(独角仙也叫unicorn)。

近代的说法包含了不同地方民族的幻想而成,由最初类似山羊的生物显变成纯洁而美丽的野兽。它可以化成不同的大小和颜色,由象牙般纯白或黑檀深黑甚至彩虹的颜色,逃过猎人的追捕。有时还像般飞马有翼。不过,unicorn的基本概念却没变,就是代表高贵,高傲和纯洁,当然还有它额前的长角。其实不同的说法在于每个地方文化不同。在日本和中国就称之为麒麟,是"四灵"之一。"Unicorn"源自于希伯来文"re'em,早期古老翻译为"monokeros",意解"独 角",后来转成英语"unicorn"了。

Unicorns之角有治疗能力,能过滤尘埃和毒物以防止中毒和其它疾病甚至有长生不死之效。所以欧洲皇家贵族盛行用独角制成的杯,因为传说可以测试有没有毒。独角兽之角在欧洲被视为解毒珍品,对治肚痛甚为有效,就是这样unicorn便成了猎人的目标角有治疗能力的想法可能源于一中古故事。传说,在子夜有很多动物围住一个水池。但是水是有毒,它们不能喝,直至一unicorn出现。它把角轻轻沾一下水池,有毒的水马上变回清彻,洁净。独角兽是幻想中的神兽,但有些考古学家则说独角兽的角其实是北极海独角鲸科"一角鲸"(也叫unicorn)的牙。

在很多西方油画,不时瞈见到独角兽和少女的画面。古罗马博物学家普利斯说「独角兽是一种极凶猛的怪兽,要生擒它是不可能的。而且它们相当敏感,一发现有异动,便立即逃之夭夭。不过,独角兽却喜欢纯洁和天真,而且很易受美丽少女所诱惑,所以只有纯洁的少女才能捕获它。」猎人通常把一处女放到野外,独角兽会走近那少女,然后把角探进少女的腹中,这时少女便可乘机切掉它的角。

http://bkbaiducom/view/35999htm

北海巨妖

Kraken(北海巨妖)

“在深不可测的海底,北海巨妖正在沉睡/它已经沉睡了数个世纪,并将继续安枕在巨大的海虫身上/直到有一天海虫的火焰将海底温暖/人和天使都将目睹/它带着怒吼从海底升起,海面上的一切将毁于一旦。”--阿尔弗雷德大帝

北海巨妖是北欧神话中的巨大的海怪(有记载说它有15米长),平时伏于海底,偶尔会浮上水面,当它浮上水面的时候,有些水手会误把它的身体当作一座小岛,甚至会登上这座“小岛”,在上面安营扎寨,结果在它沉下去的时候葬身海底。北海巨妖有着巨大的触角,可以把巨舰抓入海底,因此有人认为它的原型实际上是挪威海附近的大王乌贼。正如北欧神话中的尘世巨蟒(见Midgard Serpent),北海巨妖将在世界末日到来的时候浮出水面。

http://bkbaiducom/view/254040htm

美杜沙

在古希腊的阿尔戈斯有一位国王。一天,他到神庙里去求神问卜,得到的神谕说,他将死于自己的女儿和宙斯所生的外孙珀耳修斯之手。

老人听了这话非常害怕,他狠了狠心,趁女儿和珀耳修斯熟睡之机,把母子俩放进一个大箱子里,然后投入了大海。他以为这个大箱子就是不被惊涛骇浪所吞没,母子俩也迟早会饿死的。孰料大神宙斯暗中庇护母子俩,他使木箱子漂洋过海,一直来到了一个岛国,被一位渔夫搭救了。岛上的国王听说了这件事很觉诧异,又见小珀耳修斯生得灵气十足,就收他做了养子。

国王对自己的这位养子喜爱异常,他用心抚育珀耳修斯,为他请来了岛上各个领域的能人。珀耳修斯也许因为具有神的血统,所以生来聪明好学,不出几年,世上又多了一位无所不能的英雄豪杰。

珀耳修斯的英雄业绩很快就传到了上天,一天,智慧女神雅典娜(她是宙斯最喜爱的女儿,是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最崇拜的女神,雅典城就是用她的名字命名的)找到了他,要珀耳修斯把女妖美杜莎的头取来给她。珀耳修斯是个喜欢迎接挑战的人,他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女神的要求。

美杜莎原来是个十分美丽的少女,长着一头披肩的秀发。可她自视长得好,竟然不自量力地和智慧女神比起美来。雅典娜被激怒了,她施展法术,把美杜莎的那头秀发变成了无数毒蛇。美女因此成了妖怪。更可怕的是,她的两眼闪着骇人的光,任何人哪怕只看她一眼,也会立刻变成毫无生气的一块大石头。

为了取得美杜莎的头,珀耳修斯设法得到了三件宝物:一双穿上以后就可以腾云驾雾的飞鞋,一只皮囊,一顶戴在头上就可以隐形的狗皮盔。有了这三件宝物,再拿上他的青铜盾和宝刀,珀耳修斯起身向美杜莎盘据的地方飞去。

到达时,美杜莎正在熟睡。珀耳修斯不敢看她,他从青铜盾的反光中找准了美杜莎的位置,走上前去,一刀砍下了她长满毒蛇的头。珀耳修斯把这颗血淋淋的头装进了革囊,并赶紧飞到天上。这时,和美杜莎生活在一起的两个女妖被惊醒了,她们发觉同伴被杀,急忙来追。幸亏珀耳修斯戴着狗皮盔,才没被她们发现。这时,从美杜莎的身子里变出了一匹飞马,珀耳修斯立即跳上去,飞马长啸一声向远方飞去。

飞马

伊索比亚的神话故事之一。当英仙座配修士 (Perseus)斩杀女妖梅杜莎(Medusa)的首级时,血从梅杜莎颈部流出到海中和海马混合,於是一只 长有翅膀的白色飞马佩加速斯便一跃而出。海王曾被认为是佩加速斯的父 亲。传说Athena曾补捉到飞马并曾带它到海林肯(Helicon)山,属於谬 赛斯(Muses) 的山,在飞跃时佩加速斯的蹄踢到了山一下,从此著名的 Hippocrene泉便开始涌了出来,那时传说 Hippocrene是所有诗人墨客的灵感来源。后来佩加速斯成为希腊港市,哥林斯的年轻勇士贝雷罗明( Bellerophon)的好朋友,借著佩加速斯的帮助,贝雷罗明完成了刺杀一 只吐火的可怕怪物凯米拉 (Chimera,狮头、羊身、龙尾)的任务及其他 伟业,最后贝雷罗明变得非常傲慢,想骑著飞马飞过奥林帕斯山去加入众 神,宙斯差遣了一只牛蝇去螫佩加速斯,让贝雷罗明从马上摔下致死,而 把飞马留下养在天庭。(注:伊索比亚王国并非是现今的Ethiopia,而是 当初位於非洲北海岸的一个王朝)。

狮鹫

“如虎添翼”,还有哪个词能比这更贴切地形容狮鹫兽呢?它们长有狮子的身体、鹰的头和翅膀,是相当有名的奇幻生物。比起更愿意在洞里守着自己的财宝或者蹲在关公主的塔楼吃求婚者而不肯在天空翱翔的龙族来说,狮鹫兽才是天空真正的霸主。

起源

狮鹫兽源自何时何地无人得知,贤者们认为它是古代文明中某次魔法试验的成果,但似乎在有文字记载之前狮鹫兽就已经出现在诗人们和老人们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中。或许和人马一样,狮鹫兽是属于大自然非凡魔法造就的生灵。文献记载中的狮鹫兽最早出现于古阿卡得(巴比伦-亚述)神话,在马尔都克斩杀妖兽因而封神的传说里,狮鹫兽就是他杀死的第三只巨兽。之后狮鹫兽的形象就出现在希腊神话中,为众神之神宙斯、太阳神阿波罗以及复仇女神涅梅西斯拉车――为涅梅西斯拉车的狮鹫兽与其同族毛色不同,通体漆黑就像只乌鸦。希腊语的grups的拉丁语变体gryphus和表示峡谷的grif混合,到英语和法语里就变成了griffin/griffon/gryphon。

外型

  

也许是很靠近天空的缘故,狮鹫兽有着阳光一般的羽色和毛色。狮子般的后半身长着黄棕色的兽毛,鹰一般的头至前肢则全部披满黄金色的鹰羽,不过也可能是带有深红斑点的乳白羽毛。它们头部和翅膀的羽毛可能是蓝色或绿色,胸前的羽毛是朱红色,而和老鹰一样的喙和脚则可能从透明的**到艳丽的金色都有,爪子是黑色的。这是罗伯特·英潘《奇灵精怪》里对狮鹫兽的描述。

  

但有一千个描述者,就有一千种狮鹫兽的模样。龙与地下城中的狮鹫兽据说毛发的颜色自泛金的青铜色至暗棕色均有,年龄愈长,颜色愈深。雄性胸前的羽毛会染有几抹红艳,而雌性的颜色则较为黯淡。但第三版的龙与地下城《怪物图鉴》画者的意见显然不同:狮鹫兽不仅从狮子般的前肢上直接长出了骷髅般的指爪,竟然还长了条狼尾巴。不过这位画者并未如前人一般把狮鹫兽的前肢错画成像根柴棒。因为狮鹫兽的前肢确实相当有力,一掌打折敌手的脖颈并不难,长达15厘米的锋利钩爪更是撕裂血肉之躯的利器。

  

四足站立、不计尾长时,成年狮鹫兽体长7~10英尺(约2~3米),雄性重约1100磅(约半吨),雌性则要轻上三分之一。飞行时支撑这体重的,是一双翼展7~8米的翅膀。要鼓动这样的双翼,又要为有力的前肢提供力量,可想而知狮鹫兽有怎样发达厚实的胸肌。

  

狮鹫兽的眼睛就像是活生生的火焰,宝石红、烈焰黄、冰晶蓝,这都可能是那双锐目闪动的炫彩。它们能在两哩(约3200米)的高空清清楚楚地看见一匹马,如果它能读书的话,能在30米外把普通印刷品瞧个只字不误。虽然没有夜视力,但仍然可以聚集最微弱的光线看清周遭,轻松地狩猎。其嗅觉就食肉动物而言只可算是平庸,比不上狗的灵敏,但已比人类强出许多,它能凭嗅觉追踪猎物,也能迅速发现在上风处的敌人。狮鹫兽的听觉敏锐之极,可在1哩之外分辨出脚步声。

  

  

习性

  

虽然狮鹫兽可猎取的食物种类相当多,它们却仍对马有种奇特的执着。年轻的狮鹫兽根本不理会马背上是否有骑乘者,也不在乎看护马匹的人冲它劈来的刀剑射来的箭枝。而年长些的狮鹫兽则小心谨慎得多,它会毫不犹豫地攻击没有防范的野马,但面对一整队骑士时则有可能放弃进袭,除非是因为饥饿、愚蠢、自大或者缺乏与战士对战的经验。

  

同鹰一样,狮鹫兽是终身的一夫一妻制,并会为了保护配偶及子嗣不惜战死。稚鸟会由任何一名家庭成员喂养,但通常是由雄性狩猎雌性守巢。狮鹫兽一般每次产卵两枚,其外壳有玛瑙般的花纹,孵化期为四周。雏鸟在最初的三个月里每天要吃掉和体重等重的食物。四个月时幼鸟已经和只大狗一般大小,会在岩石间轻松攀爬,并且已能在地面活动自如,亲鸟将在此时教它们不必使用翅膀的狩猎技能。六个月大时,幼鸟开始学习飞行和空中狩猎技,这将耗费它们半年的时光。有必要的时候,狮鹫兽会把巢搬到别的地方去,直至幼鸟有能力自我保护为止。两岁后小鸟成年,须离家远行筑自己的巢。

  

很偶然的情况下会有两只或几只狮鹫兽(通常都是雄性,两兄弟是最典型的组合)组队一同狩猎生活。这种情况持续到其中一只找到伴侣便会中止,因而可能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但也可能会终生如是(可怜的光棍党……)。与行事谨慎的夫妻档不同,这类光棍搭档行动比较粗心,也就更容易被人看见。鉴于彼此间的忠诚,即使分离后它们也可能因任何情况重聚在一起。

驯养

和其它掠食动物不同,狮鹫兽之间极少争斗。雄性也总是会小心保护雌性,即使彼此之间并非配偶关系亦会如此。强烈的忠诚心与荣誉感使狮鹫兽成为胜于战马或其它飞行坐骑的最佳战友。狮鹫兽生而适于战斗,勇敢无畏。但是训练一只狮鹫兽可比不上训练战马容易。马匹很温顺,和同类在一起时彼此有安全感和认同感。然而狮鹫兽个性独立又顽固,不乐意与别人协同作战,同时它又需要广阔的空间来活动。一旦被困在笼中,它就会拒绝进食,而且更不会有哪个训练者会蠢到去鞭打一只骄傲又强大的狮鹫兽。勉强狮鹫兽去做什么确确实实是非常困难的事。

其实获取一只狮鹫兽已是相当不易。驯养大一只雏鸟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难得多。雏鸟须在不到三个月大,第一根羽毛尚未长出前开始受训。如果迟了,它有10%的可能不会接受新“家人”,假如还遭受虐待,不认同感可能每个月上升20%(圈养视为虐待行为)。

为完全发挥其能力,驯养幼鸟当然也包括了狩猎训练。户外训练是骑乘者及狮鹫兽都要参与的课程。虽说飞翔是狮鹫兽的本能,但雏鸟仍然需要耐心劝诱才会开始飞行。在训练过程中,还必须得教会它在冒险中应该会的特殊技能,例如空投炸弹或掠取地面的某件物品。

不过一个骑手可不会像狮鹫兽那么快就胜任飞行。他至少得练上11~16个星期,使用动物交谈术或类似的法术可以使适应过程缩短2~5星期。不够机敏灵巧,坐不稳当的也可以被当作行李一样绑在狮鹫兽身上,或者由它拎着飞。狮鹫兽可以带起和自己体重相当的东西,但当然不会太久。,300磅以下物品视为轻载,300~600磅视为中载,600~900磅算是沉重的负担。它的爪子锋利尖长,可以抓稳物品,但也可能因此损坏物件。经过训练的狮鹫兽还能把整扇的铁门或一长条围篱整个拔走。狮鹫兽的飞行中往往有许多急升骤降的起落,忍耐力不佳的搭乘者晕个七荤八素是常有的事。

很幸运的情况下,冒险者碰巧搭救了困在陷阱里的狮鹫兽或是治好了它的伤。如果能被视为成员之一,这只狮鹫兽会愿意为冒险队伍出力。因为通常这种情况下只会遇上成年狮鹫兽,所以不必进行飞行和狩猎训练。

对待狮鹫兽不能像对待马一样。关进笼圈、拴起来、打烙印、套笼头、缚缰绳都是不可容忍的。一匹受训的战马会遵从口头命令及手势指令,一只狮鹫兽更聪明,可以明白更复杂的指示。马鞍更是不合适狮鹫兽,为狮鹫兽设计的鞍座必须要虑及它的双翅,绝不可妨碍飞行。鞍座一般放在翅膀之前或之后。坐在翅膀后面也许会比较舒适,但骑乘者视野不佳,不利于作战。侧坐鞍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鞍座如果是由马皮制作,则可能会被立即吃掉。装饰物绝少使用,因为会降低飞行速度,减低机动性。简单和轻质的头颈护甲及胸甲是可以使用的,但其重量需轻于一个骑手的体重。

作为坐骑,狮鹫兽与马相差的不仅限于上述几点。狮鹫兽不会因野兔、鸟类或阴影就受惊,但马也不会因饥饿去追逐兔子、野鹿或别的马匹,而且马更不会因不满骑手的责打而一怒之下把他给吃了。狮鹫兽勇敢,但是凶暴;忠诚,但是任性。雄性狮鹫兽不仅比雌性体型更大力量更强,而且也更冷静和耐心。不幸的是,有一只狮鹫兽坐骑还会带来别的麻烦事。例如,一位常年骑着狮鹫兽的骑士不免会沾染上它的气息,当要换乘马匹时,马儿闻到自己最可怕天敌的气味它怎么会不害怕?还有,在旅行结束之后,英雄们到城中休息,马匹可以寄放在马厩,可他们忠诚的狮鹫兽该到哪里去呢?城中的居民会相信这个大家伙不伤人吗?任何马的形象就足以让它抓狂。就算是在野外,主人吃着煎肉排的时候,他/她的宝贝狮鹫兽可不会老实待在一旁的。

狮鹫兽的胃口也不小。不飞的时候一天要吃掉25~30磅的新鲜肉类,飞行时增加一半或一倍,视其飞行时的负重而定。饥饿的狮鹫兽相当危险,它不会吃掉自己效忠的主人,但其它人就不会那么幸运了。跟一位养有狮鹫兽作宠物的同伴旅行,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或绝对充足的食物储备。在《龙枪编年史》中曾提及只有精灵贵族才会养狮鹫兽作为座骑,这的确不是没有理由的。

财富

狮鹫兽常常扮演的角色就是处罚贪财的人类。在有高崖的平原如果满布了珍贵的宝石,不顾生命危险去采集这些闪亮宝石的人必然会受到惩处。因为狮鹫兽的巢往往就筑在那些高崖上,它们的锐目不会错过一个窃贼,利爪也不会放过一个小偷。但因为狮鹫兽喜欢亮闪闪的东西,所以有时候它们自己就是个窃贼,在它们的巢里常常会发现诸多宝石,还会有装药剂的瓶子。不过,这些瓶子多半都不会是完整的,因为狮鹫兽爱飞到高空把它扔下去,就为了听玻璃砸到石头上时碎裂的脆响。皮草、衣物、皮革制品一般会被利爪撕个支离破碎。魔法卷轴和魔法书如果不是被特别保护,也会是同样下场。仅有坚实的金属制品能安然幸存。

其它

狮鹫兽的语言像是尖啸与咆哮的合成,包括有许多关于飞行、狩猎、天气及事物外形的描述词。狮鹫兽和老虎一样会游泳,但在飞行前必然得把羽毛弄干。因为天性爱整洁,狮鹫兽一天里总会花上一段时间来洗澡,而绝不会让骑手减免它的这种乐趣。

狮鹫兽的寿命很长,也许能活上好几个世纪。150年是一只野生狮鹫兽的平均自然寿命

http://bkbaiducom/view/254007htm

精灵(Elf)

精灵族的起源在北欧神话中是这样的:大神奥丁杀死巨人伊米尔之后,精灵从巨人尸体上诞生,并吸收巨人的精华,成为有灵性的生物,其中尸体向光一面诞生的是精灵或称光明精灵,背光一面诞生的则是黑暗精灵。光明精灵们通体发亮,光明耀眼,长得非常美丽。他们通常性情温良,开朗热情,能和树木花草、游鱼飞鸟彼此沟通,因此众神就把他们作为神的朋友。而根据冰岛的传说,他们的起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有一天,夏娃在河边给孩子冲洗,神向她走来,她把未洗过的孩子隐藏起来。神问到是否所有孩子都在眼前,夏娃默许。神听了很气愤:“隐藏的孩子也必在人前被隐藏起来,不能再活在人类当中。”于是那些孩子便被变成了精灵。

在很多地方,人们认为精灵是堕落了的天使;或是一些异教徒死后,其善行不足以让他升上天堂,但其罪孽却也未满盈而无法在地狱安身,于是便定居在两者之间的中央王国,成为精灵。

在各种传说之中,精灵族的特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寿命很长(有的甚至认为是长生不老),高贵优雅,聪明美丽,和大自然几乎融为一体,擅长使用魔法和弓箭,居住在森林中,组成比较松散的王国,彼此之间平等友好。精灵通常是无序善良的,他们敌视邪恶种族,而和善良种族都能友好相处(对粗鲁邋遢的矮人也许稍有不满)。

精灵的典型形象是高高瘦瘦,穿着纯色的长袍,冷静而不苟言笑的法师,往往都已经有好几百岁的年纪;年轻美丽的精灵形象多是穿梭于林间的弓箭手,他们是天生的战士和射手,为保护大自然而同邪恶作战。

梵拉之一的欧罗米(Orome)一次在中土行猎,偶然听到了精灵的歌声。他急忙回去向其它神祗报告。为了精灵的安全,梵拉发动了对摩尔克的战争,多年后终于击败黑暗之君,把他囚禁起来。战后,梵拉召唤精灵前往赐福国度阿曼(Aman, the Blessed Realm)居住,以便更好地保护他们;但只有少部分精灵应召前往。他们分为三大种族:梵雅,美貌精灵(Vanyar, the Fair Elves),首领是所有精灵种族中最尊贵的英格威(Ingwe);诺尔多,深谷精灵(Noldor, the Deep Elves),首领是睿智的芬威(Finwe);最晚到达、人数最多的是特勒里,海上精灵(Teleri, the Sea-elves),首领是埃尔威•辛格罗和欧尔威兄弟(Elwe Singollo, Olwe)。这三大种族合称为光之精灵(Elves of Light);而那些不愿跟来,或中途走失的则被称为黑暗精灵(Elves of Darkness),因为他们在日月苏醒前再没有见过神树的光芒。

梵雅精灵最受诸神之王曼威(Manwe)和星辰之后瓦尔达(Varda)的喜爱,此后一直住在阿曼。诺尔多精灵是大地之王奥力(Aule)的朋友,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工艺。其中费诺尔王子(Feanor)捕获了两颗神树的光芒,将之注入自己打造的三颗西玛瑞尔宝石(Silmarils)中。但是重获自由的摩尔克毁掉了神树,并在向北逃亡的途中偷走了宝石;费诺尔的父亲芬威也被杀害。曼威告诫精灵不要向摩尔克开战,但以费诺尔为首的诺尔多精灵不听劝告,决定回到中土。他们在阿曼海边为夺船与特勒理精灵进行战斗。

费诺尔夺取了特勒理精灵的船只,带领最忠实于他的精灵渡海来到中土;但他不久便被巴尔罗格(炎魔,Balrog)杀死。此后在精灵和黑暗势力之间共爆发了五次大战。在最后一次战斗(愤怒之战,The War of Wrath)中,梵拉率领留在阿曼的精灵回到中土,俘获黑暗之君并将其永远地投入太虚(The Void)。众多精灵驾船回到不死之国阿曼,余下的翻山越岭继续留下。三枚西玛瑞尔宝石历尽劫难,一枚升上天空成为金星,一枚被投入熊熊火焰,另一枚则被投入大海。这也是千百年后的三枚精灵魔戒:天空之戒(Vilya, Ring of Air)、火之戒(Narya, Ring of Fire)和水之戒(Nenya, Ring of Water)名称的由来。

精灵身材颀长,聪慧美丽,举止优雅,目光敏锐。他们最擅长诗歌,文学和音乐,也是中土最要命的弓箭手。只有火,利刃或极度的悲伤可以杀死精灵;当他们觉得一万个世纪太长的时候,也可以选择放弃不朽的生命,前往灵魂主宰曼多思(Mandos)在阿曼的厅堂。

《指环王》中著名的精灵王族里,加拉德丽尔(Galadriel)是金发的诺尔多精灵;她的女婿,利文德尔(Rivendell)的创建者埃尔伦(Elrond)则是黑发的诺尔多精灵;她的丈夫塞莱伯恩(Celeborn),以及金色丛林的守护者哈尔迪尔(Haldir)都是辛达尔精灵,与特勒理精灵同宗,头发是银灰色。在魔戒被销毁后,几乎所有的精灵都驾船前往西方;只有埃尔伦的女儿阿尔纹(Arwen)和少部分黑暗精灵留了下来,成为中土人民口中流传的传说。

关于龙与地下城的精灵:

精灵经常出现在人类的居住地,虽然总是受到欢迎,但他们对这种生活并不是很习惯。精灵以诗歌、舞蹈、说唱和魔法技巧而著称,崇尚自然单纯的美。但若森林家园受到威胁,精灵便会施展刀弓技巧和战略,显露武艺精湛的一面。

性格:精灵常展现欢愉但不追求刺激,常心怀好奇但不贪婪。由于寿命很长,精灵能以更宽广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他们不会对琐事钻牛角尖。然而,当他们追求特定目标时,不论是进行冒险,或是学习新技术及手艺,精灵都能专心一意,心无旁骛。与精灵作朋友需要很长的时间,成为敌人也一样,但要精灵忘记朋友或敌人却更困难。精灵蔑视轻微的冒犯,但对严重的侮辱则会采取报复。

体型与外貌:精灵通常较人类矮瘦,身高约45至55英尺,体重约85至135磅。精灵男性身高与女性类似,体重则稍重。精灵皮肤白晰,发色深,常有深绿色的眼睛。精灵没有胡须或体毛,他们喜欢朴素舒适的衣物(特别是浅蓝色或浅绿色),也喜欢简单雅致的珠宝。精灵拥有优雅细致的身躯,他们的美貌常令其他种族印象深刻。精灵110岁时才成年,寿命可超过700岁。

精灵并不需要睡眠,这和其他常见种族大为不同。精灵每天冥想(精灵语称之为“出神”)4小时,这使他们获得如同人类睡眠8小时的效果。精灵冥想时会做梦,这些梦实际上是经过长年练习之后的内省的心智锻炼。

与其他种族的关系:精灵认为人类不够细腻,半身人不够沉稳,侏儒太平凡,矮人则毫无幽默感。他们对半精灵带着些许怜悯,对半兽人则完全不信任。虽然精灵可能给人感觉有些傲慢,但却不像矮人或半身人那样挑剔。一般而言,精灵对于不合己意的人,也会表现愉悦和亲切(毕竟除了精灵自己以外,每个人在他们眼中都不及格)。

阵营:精灵爱好自由和多样的事物,喜欢表现自我个性。他们大多倾向混乱阵营,但却表现温和。一般而言,精灵会珍视保护他人的自由,就像对待自己一样。精灵通常是善良的。

居住地:精灵通常以氏族为群居住在森林里,氏族人数不超过两百人。他们将村落隐密地与森林融合,尽量不对森林做出伤害。精灵会打猎、采集食物和种植,他们使用特殊技术和魔法,不需开垦犁地就能丰衣足食。精灵通常会限制村人与外人接触,然而部分精灵会以细致的服饰或工艺品换取他们不屑挖掘的金属,藉此过着富裕的生活。

居住在人类土地的精灵通常是四处旅行的吟游诗人、受欢迎的艺术家或贤者。人类贵族常竞相聘请精灵教导孩子剑术。

宗教:精灵敬仰“生命护存者”

语言:精灵语十分流畅,带着微妙的抑扬顿挫,而且文法复杂。精灵文学十分丰富精彩,以歌谣诗词最为著名。许多吟游诗人学习精灵语,以便在自己的曲目中加入动听的精灵歌谣,有些吟游诗人则靠发音记诵精灵歌曲。精灵文如同精灵语一样书写流畅,而且成为木族语(树精和皮克精等生物所用的语言)使用的文字。

姓名:精灵通常会在百岁生日后宣布自己成年,然后为自己选择一个名字。但就算是知道他已成年的人,仍可能继续用先前的幼名称呼他,而他本人也不见得介意。成年精灵的名字完全自创,虽然可能反映他喜欢的某些人名,或家人的名字。精灵仍有家族姓氏,通常是由一些普通精灵词汇组合而成。有些精灵在旅游时,会将姓氏译为通用语,有些则仍保留精灵语的念法。

细菌性白痢,多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

病原:

沙门氏菌对鸽子威胁很大却又常为鸽友所忽略,此菌活动力及抗性都很强,是一种极为顽固的病菌。

传染途径:

病鸽可由粪便、唾液、鸽乳或产蛋时将沙门氏菌排出体外,经由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传染(较少),卵巢或产蛋后沙门氏菌穿透蛋壳而传染。

症状:

肠内型:病鸽最常见为肠内型,鸽子有消化迟缓、排黄绿色粘稠泡沫粪便,间带有恶臭味,鸽子急速消瘦、传染快。食欲不振,饮水增加,排水样稀粪,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严重的嗜睡呆立,垂头闭眼,双翅下垂,羽毛蓬乱,关节肿胀,拉白色稀粪等。部分鸽出现头颈弯曲,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频频排出石灰浆样白色稀粪,畏寒,震颤,食欲断绝,饮欲增加,肛门周围有白色粪污,有时甚至肛门被粪便堵塞,致使排粪困难,常常发出痛苦的尖叫声。

治疗方案:要把病鸽隔离,全棚消毒。在治疗期间病鸽给食玉米30%、稻谷或大麦70%,此喂食方法有助于病鸽粪便成形。

1、用氟派酸粉剂(此药一般各地兽医站有卖,剂量参照鸡用量)兑水给鸽子全天饮用,每天早晚各给鸽子塞一粒敌菌净和VC。待症状好转后(粪便成形、精神转好)停药,并给鸽子用制菌粉拌食给鸽子吃。

2、每千毫升常水中加入氧氟沙星两粒,让信鸽饮用,连用三天,间隔一天,再饮用两天。加强卫生管理,对用具及巢盆进行消毒或更换。

3、青霉钠盐:每支规格为80万单位,用10毫升注射用水稀释后每只鸽可注射05-1毫升,一日两次,-5天。

4、硫酸庆大霉素胸肌注射8千单位(01毫),一日两次。

5、增效联磺片1/4片,一日两次,人工塞入口服。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

分类:

①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②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特点: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如海葵、珊瑚虫;

②软体动物,特点: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如河蚌、牡蛎,乌贼、章鱼 贝壳退化,但也是软体动物;

③甲壳动物,特点: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如虾、蟹;

④其他水生动物,如鱿鱼为软体动物,娃娃鱼(大鲵)为两栖动物,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等。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鱼类

1、鱼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2、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3、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4、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 身体躯干部和尾鳍 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的平衡,尾鳍决定运动的方向;

6、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①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这是与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

②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便于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③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毛细血管_中,而_二氧化碳 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 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的含量增高。

7、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

①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

②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便于觅食和躲避天敌。

③除蚯蚓等特殊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

④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蚯蚓

①生活习性: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②运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 环带(生殖带)来判断首尾(有环带的为头部)。

③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④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黏液﹑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刚毛起支撑作用)

⑤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潮湿土壤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⑥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⑦为何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

答: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使穴居的蚯蚓无法呼吸氧气,所以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⑧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为何要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答: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的目的是使体表保持湿润。因为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3、环节动物。特点: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等。

4、哺乳动物:

特点:①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②体表被毛;③体腔中有膈;④体温恒定等特征。

5、恒温动物:

①特点: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6、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

7、兔:

①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尾四部分。

②体表被毛(保温作用),

③用肺呼吸;

④心脏分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⑤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

⑥恒温动物

⑦有发达的盲肠(与其食草的习性相适应)

⑧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⑴门齿似凿子适于切断食物,⑵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

⑶狼、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

8、陆生动物生活的基本环境条件: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

三、空中飞行的动物

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

2、世界上的鸟类有9000多种。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3、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

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骨轻而薄,坚固,长而中空

④胸肌发达

⑤消化系统发达:⑴食量大消化能力强⑵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

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

⑧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4、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5、鸟的羽毛分为①正羽(适于飞行,主要分布于)②绒羽(主要用于保温)。

6、家鸽喙(就是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进入嗉囊。----进入肌胃(内有沙粒、小石子用于磨碎食物)。

7、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8、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9、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10、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运动系统 骨骼 不活动的连接(颅骨之间)

骨连接 半活动的连接(脊椎骨之间)

肌肉 活动的连接,又叫关节(四肢骨之间)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结缔组织),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肱二头肌是两块肌肉组成一组,肱三头肌是三块肌肉组成一组。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直臂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4、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控制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5、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下,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提供能量,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共同完成运动。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6、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7、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二、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还有菜青虫取食,举例:

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举例:

3、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4、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5、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6、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来交尾。据此,可以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或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7、探究《蚂蚁的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2)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

在设计实验时,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应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为蚂蚁的种类很多,食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为肉食性,有的为植食性,有的则为杂食性。在饲养蚂蚁时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蚂蚁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19~29℃,10℃ 以下冬眠,洞内要求空气湿度为90%~95%,饲养沙土含水量为10%---15%。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支持假设。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即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围绕某一数值不断变化的。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2、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是对动物的基因进行改造。 它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等。

3、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冷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

细菌和真菌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② 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容易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11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12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3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14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15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16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比较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细菌细胞

细胞壁 × √ √

细胞膜 √ √ √

细胞质 √ √ √

细胞核 √ √ 无成型细胞核有DNA集中区域

叶绿体 × √ ×

荚 膜 × × 有些细菌有

鞭 毛 × × 有些细菌有

17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用孢子繁殖后代

18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19各种各样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酵母菌。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统称为食用菌。

20蘑菇是由菌丝集合而成;营养方式:异养(腐生);生殖:孢子生殖;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

21酵母菌(了解)

⑴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

⑵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⑶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22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导致的)

③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④再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

与动物共生: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素

与人共生: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23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②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常用保存方法:“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冷冻法、 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使用防腐剂;使用射线

24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

25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26制作馒头或面包时,用酵母菌,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

27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制泡菜用醋酸菌,酿酒用酒曲。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

1生物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

2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

3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4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

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者关系:(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7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8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9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

美国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10生态系统包括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1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1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

12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13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14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15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16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作为一名公民,在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方面,应当如何做?

人人都来植树造林;开展爱鸟周活动;人人都来消灭白色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打鸟,不攀折花木等。

17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种生物及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归根结底是基因组成有差别。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8自由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动物的运动具有一定的结构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901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 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