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沟眶象是什么?

臭椿沟眶象是什么?,第1张

(李宽胜)

学名: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Harold)。又称椿小象鼻虫。鞘翅目,象虫科。成虫体长12毫米,宽约46毫米,黑色略带光泽。额部窄,中间无凹窝。头部有小刻点。前胸背板及鞘翅上密布粗大刻点。前胸背板、鞘翅的肩部及端部1/4密被白鳞片,其余部分则散生白色小点,稀疏地参杂红**鳞片,鳞片叶状。鞘翅肩部略突出。(见图)分布中国黑龙江、辽宁、甘肃、陕西、山西、北京、河北、河南、山东、上海、江苏、四川;朝鲜。为害臭椿。一年1代,以幼虫和成虫越冬。各虫期发育不整齐。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的,成虫6~7月间活动,7月最盛;以成虫在干基周围1~2厘米深的表土中越冬的,成虫寿命可长达7个月,在4月、6~7月和10月间均可发现成虫交配、产卵。产卵时雌虫先用口器咬破韧皮部,然后产卵于其中。卵期8~9天。初孵幼虫先取食皮层为害,稍大后即蛀入木质部为害。幼虫老熟时,先在树干上咬一圆形羽化孔,然后以蛀屑堵塞侵入孔,筑一长椭圆形蛹室,并化蛹于其中。蛹期10~15天。该虫常与沟眶象混同发生。防治方法: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提高其抗虫性;清除虫害木,并及时加以处理;利用成虫假死性,于清晨震落捕杀;成虫出现初期,喷洒50%磷胺乳油1000倍液;幼虫初孵期,于被害处涂抹50%磷胺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40~60倍液。

臭椿沟眶象成虫

出材量表

(outturn table)

(曹再新)

根据林分平均高和平均直径查算林木材种出材量的测树数表。它以林木按径阶分布规律为基础,分别出材级和完整度编制。根据林分经济材出材率高低的不同,材种表的出材等级分为三级:Ⅰ级,经济材出材率在71%以上;Ⅱ级,经济材出材率51~70%;Ⅲ级,经济材出材率在50%以下。出材量表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清查中对采伐利用资源的出材量估测,为森林的经营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编表方法

在具有树高级立木材积表和材种表的情况下,把标准地每木检尺资料按下列步骤进行汇总分类整理:①编制出各平均直径组(2厘米)的总株数分布序列表;②按照出材等级编制出各平均直径组的用材木、薪炭材木总株数分布序列表;③分别树种、树高级、平均直径组、平均高组、出材等级、完整度计算整理出株数分布序列分类卡片;④以株数分布分类卡片为基本数据,分别出材等级按平均高、平均直径组排列次序,将分类卡片中各材种的出材率填入出材量表的各相应栏内,即完成全部编表工作。出材量表编好后需要进行精度检验。用标准地实陈造材的出材率与表上材种出材率相比较,其系统误差不得超过±5%。

应用

林分调查时不需要进行每木检尺,只要通过目测调查和藉助于某些测树数表,得出林分的出材等级、完整度、平均高、平均直径和总蓄积量(见林分蓄积量)等因子,即可根据出材量表查算出各材种的出材量。

出材率

(percent of merchantable volume)

(郝文康)

林分中经济材蓄积与林分蓄积的百分比。说明林分“质”的标志之一。在森林调查工作中,一般只需要确定经济材出材率等级(简称出材级)。出材级常根据经济材材积占林分总蓄积的百分比等级确定。但为了简化测定工作,也可以根据林分内用材树株数与林分总株数的百分比等级确定。中国《国有林经理规程》对林分出材级划分作出了规定(见表)。同时还规定:用材树为用材部分长度占树干长度40%以上的树;半用材树为用材长度在2米(针叶树)或1米(阔叶树)以上,但不足树干全长40%的树;薪炭树为用材长度不足2米(针叶树)或1米(阔叶树)的树。

林分出材级划分标准表

出材级 经济材材积占林分 总蓄积的百分数 用材树株数占林分 总株数的百分数 针叶树 阔叶树 针叶树 阔叶树 1 71以上 51以上 91以上 71以上 2 51~70 31~50 71~90 45~70 3 50以下 30以下 70以下 44以下

樗蚕成虫

光肩星天牛学名Anoplophoraglabripennis,属鞘翅目天牛科。别名光肩天牛、柳星天牛。我国大部分均有分布,朝鲜、日本也有。在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矿区除为害法国梧桐外,还为害柳、榆、枫、杨、栾树等其它园林植物。

为害特点

幼虫蛀食树干,法国梧桐、杨、榆等树木的主干枝权处有大型虫苞,寄主树干和主枝上有排粪孔,孔口有树液和锯末状虫粪排出,虫粪堆积于地面;成虫啃食叶柄、枝干嫩皮,补充营养。受害植物的木质部常被蛀空,且被害处易感染病害,严重影响其生长,树枝易风折或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黑色,有光泽。雌成虫体长20~35mm,宽8~12mm。雄虫略小,体长20~29mm,宽7~10mm头部比前胸小,自后头至唇基有一条纵沟。触角鞭状,12节,第1节端部膨大,第2节最小,第3节最长,以后各节渐次缩短,自第3节开始各节基部均呈灰蓝色。雌虫触角约为体长的13倍,最后1节末端为灰白色。雄虫触角约为体长的25倍,最后1节末端为黑色。前胸两侧各有1较尖锐的刺状突起。鞘翅基部光滑无颗粒状突起,这是与星天牛相区别的重要特征。翅面上各有大小不同的由白色绒毛组成的斑纹20个左右。头部和体腹面被银灰和蓝灰色细毛。腿节、胫节中部及跗节背面有蓝灰色绒毛。

卵:长约55~70mm,乳白色,长卵圆形,两端略弯曲,孵化前变为**。

幼虫:初孵幼虫乳白色,取食后淡红色,头部呈褐色。老熟幼虫体长约55mm,头宽约5mm,体略带**。前胸背板后半部有1个凸字形褐色斑,中间被体色分为二。

蛹:长30~36mm,乳白至黄白色。触角末端卷曲呈环状,第8节背面有一向上棘状突。

发生规律

在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矿区1年或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小幼虫越冬者3月下旬开始取食;老熟幼虫越冬者5月初在蛀道上端筑蛹室,约20天化蛹,蛹期20天。羽化后成虫在蛹室内停留约10天,开始咬一个直径约10mm的洞羽化外出,6月中旬到7月下旬为成虫出现盛期,8~9上、中旬为末期,但成虫出现期可到10月中旬才结束。成虫飞翔力弱,经2~3天补充营养后交尾产卵,产卵期长达2个月,每雌虫产卵30粒,卵产于直径4cm或更粗的枝条及树的各个部位。雌虫产卵前,咬刻槽,卵产于皮层与木质部之间,每刻槽内产卵1粒,有的无卵;产卵后分泌粘液以蛀屑堵塞孔口。卵约10天孵化,9月后产的卵以初孵幼虫在卵壳内越冬,到第二年才能孵化。初孵幼虫取食产卵刻槽内腐坏的韧皮部,2龄幼虫取食健康树皮及木质部,在木质部中蛀道先横向稍弯曲,后向上钻蛀,蛀成近“S”形或“U”形的坑道,褐色粪便和木屑从蛀孔排出。此虫疏林比密林、林缘比林内、立地条件差生长衰弱比健壮树为害重。天敌有花绒坚甲,一般寄生率40%,高可达60%。

防治方法:

(1)杀成虫是防治的根本,成虫补充营养活动期,人工捕杀成虫,喷施8%的绿色威雷300~4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在天牛羽化盛期,也可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等喷树干,每15天喷1次。

(2)6~8月,是光肩星天牛产卵高峰,这时应向树体喷洒辛硫磷200~300倍液,条件允许下,每10天喷洒1次,可有效地灭杀刚孵化的天牛幼虫。幼虫未蛀入木质部前活动期,可用50%杀螟松乳油喷树干或涂胶泥。

(3)对遭受光肩星天牛为害较重的法国梧桐,应采取果断措施,把受害树枝截掉,并在截枝虫孔处做注药处理。施药时,需注意药流出才能停止注药。然后立即用粘性泥土封孔。

(4)在规划设计中,注意树木混合栽植,避免单一树种遭受同一种天牛的为害,减少光肩星天牛的为害与扩散。

(5)树木注干,采用吡虫啉乳油,按树胸径每1cm注射1mL的量注射。

在山东2年1代,以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4月上旬开始蛀食为害;5月上旬开始化蛹,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21天。成虫出现期始于6月上旬,6月中、下旬大量出现。成虫寿命65~80天。成虫羽化后,咬破堵塞羽化孔处的愈伤组织,在晚上钻出羽化孔,爬至树冠,取食新梢嫩皮进行补充营养。成虫不善飞翔,受到震动极易落地。雌虫多在夜间于径粗7厘米以上的枝干上产卵。产卵前,雌虫在树干下部作成“产卵槽”,然后将卵产于槽内,再用草绿色分泌物覆盖于卵上。单雌产卵量为43~133粒。卵期12~14天。

初孵幼虫自韧皮部垂直蛀入边材,并将粪便排出,悬吊于皮部排粪孔处,在初孵幼虫蛀入5毫米深时,即沿枝干最外年轮的春材部分横向蛀食,不久又向内蛀食。第1年蛀入木质部深可达05~55厘米;第2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向内弯曲蛀食5~8厘米,当蛀至髓心附近后,转而向上蛀食8~15厘米,然后,再向外蛀食25~70厘米。第3年4月上旬开始排出木丝,4月中、下旬老熟幼虫蛀食到韧皮部后,向外咬羽化孔,这时粪便很少排出树体外,全填塞在树皮下的蛀道内。幼虫在蛀道内来回活动,用粪便将蛀道上端堵塞,下端咬些长木丝填实,做成长48~6厘米、宽17~24厘米蛹室化蛹。幼虫历期22个月,蛀食为害期长达13个月。蛹期天敌有花绒坚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3069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