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上半年国家提出要以信息消费拉动中国经济和内需后,“信息消费”就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热词,并引发了业界专家和学者的诸多思考。 “信息消费”是什么? “信息消费”一词出来后,首先关于信息消费的定义和内涵就众说纷纭。 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政策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何霞看来,信息消费是消费的构成要素之一,可根据消费的定义来移植,指机构、单位,包括居民、政府企业消耗信息产品或者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也可根据消费的概念,将其界定为信息产品或者信息服务的最终使用,不包括企业以固定资产投资方式所购买的信息产品。 他认为信息消费分为两个大类:一是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中间消费,二是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中间消费是指企业为满足生产需求,在核算期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信息产品与服务。比如像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支出,网络资源租用的支出,这些产品作为企业中间投入的一部分,是企业最终产品构成的成本要素,同时它也体现为信息产品或者服务对行业的间接拉动或者说间接共享。信息产品或者服务的最终消费是指居民或者政府部门为满足个人或者公共的需求,在核算期内使用的信息产品或者服务。这类产品和服务直接被消耗掉,不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过程及消费总量即为国民经济直接贡献。而且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换代以及进程的加快,信息消费的范围和性质也在不断扩大和变化。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则认为,信息消费是指信息的使用者或者用户根据自己的意愿、需求对信息的获取。信息消费主体包括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这些基本环节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叫信息消费过程。 至于对信息消费内涵的理解,一是看其过程,二是看其客体。信息消费主要是指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这两类作为消费对象的活动,所以从信息消费的对象上来看,信息消费的主体内容是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消费,而不应该把它扩大到所有的电子产品。既包括对信息产品和服务本身的消费,也包括了信息产品及其信息服务在生产、交换、送达过程当中的各类设施及网络的占用。 另外,从消费的信息化角度来看,信息消费实际上是信息消费主体以信息为基础进行的一种信息化产品的消费,主要包括了信息消费主体的信息化、消费客体的信息化以及消费过程的信息化三个方面。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则表示,简单来讲信息消费就是信息产品的消费和信息服务的消费,而信息消费品和工业品的不同点之处,最重要的就是信息服务的消费。 信息消费要解决什么问题? 那么,信息消费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何霞认为,信息消费不应仅解决消费问题,如果信息消费只解决消费问题,局限在削弱现在出口和投资的下降所带来GDP下降的影响,就把信息消费的作用缩小了。并且,如果只是这个目的,就仍然局限在工业时代指标考核的内容。信息消费需要解决中国当代发展中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即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型,信息消费就 是当前的重要手段。 舒华英也表示,国家在当前阶段强调信息消费,最主要的就是基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改革,目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已进入到深水区,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一方面,我国经济在完成工业化甚至于在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累积了一系列矛盾。这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目前正处于不可调和的状态,而下一步若还是以工业时代的理念去思考和调整结构,必然是越调越糟,并且很可能会倒退,所以信息消费为被提出来。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出现了问题,出口不顺畅、内需需要拉动,老百姓也还没有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人们下一步的消费需要一个着力点。 对此,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主任史炜也认为:“谈到信息消费,大家常常会有一个误区,总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量化的标准,比如说信息投入多少钱,能增加多少国民收入,客观的说这个是算不出来的。”因此,以信息消费来拉动经济千万不能寻求传统经济的量化指标,因为其结果很可能会变成计划经济。而要从经济改革的大局来看,尤其是深层的改革。中国的研究学者,包括企业经营者应更多的去思考未来的市场是怎样的。只有知道未来的产业环节、产业内容和商业业态,我们才能找到相应政策的支撑点,产业的支撑点,包括这种业务模式拉动国民收入的增长点。 因而,目前我国强调信息消费,一方面是基于信息消费对目前内需和GDP的直接拉动作用,但从更长远来看,更是基于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结构挑战的战略性思考。 信息消费如何落地? 信息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深层次改革的作用已经得到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那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适应信息消费的大环境,确保信息消费的落实?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吕廷杰对此提出了建议。 一是要通过努力创新,扶持一些特殊的能够产生信息消费的平台。比如OTT,这是由于目前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分离所带来的新领域,他开创了许多运营商该做而没有做的东西,例如一点对多点的通信,多点对多点的通信,这种具有自媒体特征的传媒性产品是运营商从未没做过的,以往通信业务无论是语音、短信还是彩信,都是点对点,而自媒体产生了一个更大的信息的消费市场。这种有微信平台的出现,尽管对传统运营商业务产生了挑战,但从创新的角度来讲应该鼓励。 二是要创新一些工具。比如,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信息经济学有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就是客户的识别。我们在传统商业中识别客户比较难,而到信息时代,这个东西并不是很难。比如引入积分,企业就可明显的识别出应该回馈的客户是谁,就是那些积分最多的客户,因为他消费得多,积分才多。因此,从商业模式上促进信息消费,实际上就是要找到准确的客户,把准确的信息,卖出更高的价值,这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三是应实体经济跟虚拟经济相结合。例如视频图像搜索,若用模式识别难以实现,比如某人拍下一个树根,如果什么都不说明,电脑根本无法识别是趴着一条狗还是倒了一个树枝,因为人脑和电脑的思维方式不一样,电脑是理解结构化数据,并通过逻辑性的思维深度的去计算,而如果给贴上RFID的标签,就结构化了并可以被识别。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三门科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考试从2007年开始参加全国统考,博仁心理学考研资深老师向参加心理学考研的同学们介绍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
一、专业特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见长。
北师大心理学院是中国高校成立的第一所心理学院,拥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3个博士点以及多个专用实验室。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全国重点学科。拥有教育部“认知科学与学习”重点实验室和“脑与认知科学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二、师资科研
教学规模和质量名列前茅。
北师大心理学院的教学规模和教学质量在全国心理学系中名列前茅,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设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发展心理研究所、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研究所、心理测量与评价研究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研究所等。
在心理学院的教师队伍中,既有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张厚璨、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林崇德、著名认知心理学专家彭聃龄等老一辈著名学者,更有一大批像舒华、董奇、申继亮等治学严谨、成果丰硕的知名中青年专家,还有一批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担任客座教授。
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伍新春,精力充沛,博学多才,带教育心理学和咨询两个方向的研究生。刘儒德很年轻,但是在信息技术与教学心理学方面建树颇丰。刘翔平的研究兴趣在于学习障碍;姚梅林的研究方向是学习动机、学习迁移等学习规律;芦咏莉的研究方向是合作学习、教师职业发展,注重实践;王建平则主要从健康和临床心理学角度对肿瘤、艾滋病、进食障碍、PTSD等疾病,以及儿童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研究,报考他的学生最好有医学专业背景。
三、综合评价
国内高校心理系的佼佼者。
北师大心理学院在高校心理系中应该是佼佼者,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北大心理系和中科院心理所,常年排名第一的地位也明确地反映了这一点。总体感觉,相比于北大心理系,北师大心理学院的科研风格更偏向理论,也更接近心理学的内核,活力非凡,不愧为中国心理学界领军的一面大旗。
中国3G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启动3G牌照发放工作,中国电信市场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3G时代,那么中国的3G之路究竟将如何呢?本期《趋势对话》栏目邀请业界著名专家舒华英教授与陈金桥博士为您解读。
三种制式各有利弊 三家企业压力不同
申江婴:今年5月电信业重组的“指导思想”就是“以发展3G为契机”,如今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启动3G牌照发放工作,请两位专家谈谈中国通信市场目前的三种制式分别有哪些优劣势?
舒华英:现在的三种制式,在未来的演进中基本是两个方向,一种是TDD方式,一种是FDD的方式,现在包括WCDMA在内选择的也是TDD的方式,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而且,对于中国联通的WCDMA来讲,它在世界范围的应用一直比较成熟,而且在全球3G市场已经占到了70%的份额。至于中国电信的CDMA2000,由于种种原因,包括高通公司的一些技术路线和它的一些专利政策等等,现在甚至它的出产国美国已经不打算发展它,而在大力推动WiMax,这也是WiMax进入3G的原因之一。所以,未来CDMA2000的技术演进路线变数很大,再加上现有的网络是立即升级到3G网络还是进行网络改造,是中国电信必须面临的决策。
陈金桥:首先,三种3G制式标准各有利弊,商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我从整个产业角度说一点我的观察,首先,基本上三种技术标准的商业化程度是不同的,总体评价是WCDMA产业链的支撑是最强的,而且产业链比较完整,有最多的厂商支持,所以它取得了事实的领先位置。CDMA2000由于一些产业链上游的关键公司的立场问题,包括一些公司后期的转移,包括SKT、澳洲电信,甚至美国运营商等,都已经在从第二代到第三代转移的时候,从CDMA转向GSM的阵营。最弱的就是我们国内的TD制式,TD是唯一一个在中国有完整产业链的国际标准,在商业开发的起步晚了四到五年,而且只在中国部署,未来能否走向国际还要看中国市场的发展。我们不考虑技术细节问题,仅从三个技术来讲,至少在商业化、产业化生命周期上就已经体现了一个错位,从产业链支持强弱来讲也体现了错位。
其次,中国电信发展3G面临的压力很大。从三家运营商的起点来讲,是三个运营商各拿一张不同技术制式的牌照,它们将获得不同的频率资源。这样三家运营商的起点显然差异是很大的,我个人评价是中国电信面临的压力最大的。因为它起步阶段是最小的一家2G网,而且中国电信面对的是一个衰退的产业链。中国移动做TD,这是全新的技术部署,这也是很困难的,但是它有庞大的2G客户为基础,还有财务基础、2G运营经验,再加上TD的整个产业链在中国,中国政府的支持,所以这个产业链的难度并不像WCDMA那么困难。
再者,看投资,现在有一个广泛的误解,说发了3G牌照以后,立刻会有巨额的投资,这是错误的,从2G的建网经验来看是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网基本完成,分三期工程做。一张全新的3G网是800-1000亿投资,从新增长的投资来讲,三家运营商平均投资多的是250-300亿,少的就是150亿,要看它覆盖的快慢,所以没有非常巨大的投资。
中国3G可以期待 关键把握过渡阶段
申江婴:3G发牌后中国正式进入了新的时代——3G时代,那么两位专家如何看待发牌后中国的3G市场未来的发展呢?
舒华英:首先,中国启动3G市场已经晚了,现在是在09年的春天发牌,WCDMA最早提供商用服务是在2003年,2005年时开始大规模商用,与国外相比,中国建网已经晚了5年左右。当然,晚并不一定完全是坏事,我们要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在整个技术发展过程当中,现在3G及后3G标准的技术演进在国际上已经比较明朗。最早制定3G通信速率标准的时候,在移动状况下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84K,在静止状况可以达到2M,这样的速率和目前的高速数据和图象需求等相比,已经远远不能达到要求。而现在,3G的演进路线在国际上比较明朗,而且后续演进中涉及的设备、终端等都已经开发出来,这对中国3G的发展是一件好事情。同时,也有一定的制约,因为国外有很多预测到2010年,最晚2012年时,后3G的应用将商业化,如果成为现实,那么我国实际3G运营从建网到大规模商用的时间就仅仅有3-4年的时间,而对于一个产业或者说一个大的技术引用和革新来讲,3-4年太短了。但是从另一个趋势来看,我们3G建设起步已经晚了,后续的演进也可以再晚一点。不过要注意一个问题,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这个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一个技术被推广应用的时候,中国不能占据主导,那么将与中国发展创新型国家战略不吻合。因此,总的来说,中国发展3G的时间非常紧迫。
其次,中国的3G仍然处于过渡期。有些专家认为,3G在中国根本没有市场,我不同意这种看法,3G在中国是有市场、有应用的,关键是过渡阶段。3G发展应该平滑过渡,让老百姓用得方便实惠。我曾经在韩国的SKT调研显示,消费者并不了解所使用的业务是在WCDMA上还是CDMA2000上,他们只关心业务是否好用,速度快不快,能否看图像等。所以在3G的发展上,三家新的电信运营商切忌不要再以技术为先导,一定要以业务应用为先导,重视业务创新、应用创新,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各个运营公司在企业内部实行企业内部的号码携带,原来的北京联通分公司对C、G联网企业内部简单的号码可携带,取得了良好的成就。所以,以后的运营商,二代、三代的号码资源可以共用,139的号码也可以用TD的业务,157的也可以用G网现在的语音通信网络。这样既节约了投资,又给老百姓带来平滑的过渡,这样老百姓就不存在从二代网怎么转到三代网的问题,很平滑,这是很简单的问题,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不要把自己的技术观点强加给老百姓。
再有一个问题,对于中国无论是TD也好,WCDMA也好,或者是CDMA2000,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基站站址的选择,这是我们未来移动通信,包括3G和4G发展过程当中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现在移动通信的基站选择,以及基站是不是可以在一个地方持续使用面临一个重大的挑战。因为消费者对通信获取要求网络无缝覆盖,我走到哪你覆盖到哪,同时,又希望所有的基站都建在离我居住地较远的地方,这就带来了一个悖论,使得移动通信的基站选择成为难点。现在北京TD的建设速度缓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基站选址问题,包括很多国内的名校都不允许基站进入校园。所以基站的选址是全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
陈金桥:未来3G良性竞争格局一定能实现。3G未来竞争格局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个是政府的政策,一个是运营商的运营能力,因为消费者是不关心你是什么标准,它关心的是运营商提供的网络是否稳定,服务种类是否多,资费是否很便宜。所以在起步阶段,2G到3G同一个运营商的网络可以直接转过来,实现网内可携带,但异网的还做不到。所以,从三大运营商力量对比来看,我认为WCDMA和TD将有一个比拼,WCDMA有一定的起步优势,从终端来讲,现在WCDMA有几百款,。但是后期前两者强大起来以后,WCDMA就要看新联通运营的如何。毕竟新联通还是有一亿多的用户,而且用的是最成熟的技术。中国的3G从起步到发牌,我不像别的专家那么悲观,我认为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风险,从投入数额到产出回报的可能性来讲,产出的规模很明显,羊群效益,规模效益。
鱼鳞病是怎么回事?专家称,鱼鳞病的症状表现明显,在人的外表就能直观地看出来。很多朋友关心如何预防鱼鳞病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日常鱼鳞病注意事项有哪些。1、饮食注意专家称,鱼鳞病患者的饮食需注意,日常多食含维生素类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等。一般来讲鱼鳞病患者应忌虾、海鲜、酒、辛辣食物,中医认为虾、海鲜有腥发之性、易化热动风;酒、葱、蒜、辣椒等食物性温助热,味辛能散,偏嗜这些食物或进食不当,均能使脾胃失和而诱发或加重本病,但也不要忌口太严、太广,这样下去既影响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病情恢复。患者应注意增加营养,多食胡萝卜、新鲜蔬菜、水果及动物肝脏、蛋黄、豆类食品,勿吸烟饮酒。2、洗澡注意怎样预防鱼鳞病?专家指出,经常洗澡也是减轻鱼鳞病症状的方法之一,但不要过频,洗澡时忌用碱性强的肥皂,以免加重皮肤干裂,洗完澡后全身涂抹尿素霜或皮肤屏障保护剂。清洗患处时,动作要轻揉,不要强行剥离皮屑,以免造成局部感染,如红、肿、热、痛,影响治疗,使病程延长。有条件者可进行温泉浴,并涂护肤油脂类,使皮肤柔润,减轻鳞屑和瘙痒,防止皮肤过于干燥。3、精神注意专家称,鱼鳞病的预防还要注意消除精神紧张因素,日常要注意避免过于疲劳,注意休息。患有鱼鳞病,首先要认识到此病无传染性,患者身体状况都不错,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都有利于病情恢复。只要坚持治疗,医患配合好,患者都能达到治愈的目的。4、疾病注意在疾病方面,鱼鳞病患者要注意预防感冒。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鱼鳞病的一个诱发因素,要尽可能避免感冒、扁桃体炎、咽炎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积极对症治疗,以免加重病情。5、皮肤注意专家介绍,鱼鳞病患者大多冬重夏轻,在秋冬来临之际,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避免风寒刺激皮肤,注意衣着保暖,防止暴露部位皮肤受冻,平时生活规律化,劳逸结合。
我有时候肚子疼,拉肚子的时候也会起鸡皮疙瘩。也许是因为拉肚子的时候便便带走了很多热量,你的身体感觉到身体能量失衡,就会给你发信号,提醒你,让你保存热量,就像你突然到了空调房里,一样也会起鸡皮疙瘩,正常的。这是每个人都有过的经验,当天气寒冷,身上的衣服不够暖和时,不但会感到很冷,全身哆嗦起来。而且皮肤上会起一层鸡皮疙瘩。这是因为人的皮肤除了保护我们内部器官、排泄汗液外,还可以调节和保持体温。当皮肤受到冷刺激时,皮肤下面的感觉细胞会立即通知大脑,使人感觉冷,同时也使汗毛下的竖毛肌收缩,使汗毛竖直起来。这时皮肤表面变得很紧密,形成一层保护墙,阻止体内热量的散失。竖毛肌收缩的时候,会拉动毛根,于是汗毛就直立起来。要把汗毛扳直,就会把皮肤带起一块,于是形成一个个小疙瘩,看上去像去了毛的鸡皮一样,所以起名叫鸡皮疙瘩。起鸡皮疙瘩是皮肤自卫作用的一种表现。它提醒人们“注意保暖,小心受凉”。这时,你就应该马上采取保暖措施,以免引起伤风感冒。
人们不光遇冷会起鸡皮疙瘩,有时听到刺耳的声音,看到恶心怕人的事物,毛发也会竖立起来,身上起一层鸡皮疙瘩。
起鸡疙瘩对满身长毛的动物来说,有明显的自我保护功能。这些动物遇冷软毛竖立起来,使软毛蓬松起来,这样更能保暖防寒。人的祖先古猿也是满身长毛的,人在进化过程中体毛已逐渐退化,但是起鸡皮疙瘩以御寒这一生理功能还是延续保留下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