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象的资料

关于大象的资料,第1张

大象是哺乳纲动物。

大象的寿命很长,是一般能活到70岁左右,它在10岁到15岁性成熟,怀孕期长达22个月。大象分布极广,大约在四千万年以前,除了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各洲都有它的足迹,然而现在主要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两大类。

大象的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鼻尖是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物品,象鼻非常灵活自如,可以捡拾重达1吨的物体,也可以捡拾花生那样小的食物。

大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

扩展资料:

亚洲象肩高20-37米,体重2-75吨,非洲象肩高30-40米,体重3-8吨,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过26米,体重2-4吨,有的体重不超过2吨。象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以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伸,鼻长几乎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

中南亚的象属或者非洲象属中的一种,皮肤坚厚,无毛,长有一条长的柔韧的可以卷曲的鼻子,上颚二门齿发展为长而弯的象牙。非洲象属有巨大的扇形状的耳朵。

参考资料:

-大象

大象的食量很大,一头成年大象一天大约需吃300公斤的食物。它们主要以树叶、果实、树枝、竹子等为主食。大象有着很大的力气,能轻而易举地推倒大树。因此,即使是最凶猛的狮子,有时也怕它三分。象的智慧很高,会使用人类听不懂的声音互相联络,现在己知的有5种。天气炎热时,象的两片大耳朵用来当作扇子来散热。生气时,大象也会张开耳朵愤怒地舞动。象牙不但是摄取食物的工具,也是和敌人战斗时的武器。象鼻子的嗅觉非常灵敏。鼻子没有骨骼,是由强壮的肌肉组成,非常有力。鼻子的前端很灵活,可以握住细小的东西。象脚的前脚为4趾,后脚为3趾(亚洲象前脚为5趾,后脚为4趾。)跷脚时,脚后根就成了肉垫。

象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长鼻目、象科,原产于非洲,其祖先为大约5500万—3600万年前的始新世后期,出现于埃及、苏丹等地的始祖象。它的体形大小与家猪差不多,生活习性则近似河马。身体结构比较原始,并不特化,尚未出现大的象牙和长鼻,但第二对门齿已经比两旁的牙齿长大一些,有向大象牙发育的趋势,鼻子也比其他动物的略长一些。大约在距今3000万年前的渐新世晚期,始祖象沿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支是恐象,一支是短颌乳齿象,第三支经过长颌乳齿象、剑齿象等阶段,最后进化到现代象。

恐象没有巨大的象牙,但下颌骨却有一对向下弯的大牙,颊齿的齿冠由两个尖的脊组成。它是从象的原始类型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特殊旁枝,曾经生活在欧亚大陆和非洲,从中新世早期出现,一直到更新世绝灭。

乳齿象是始祖象的直接后裔,最早出现的是渐新世初期分布于非洲的古乳齿象。它的身体比始祖象大一倍,上门齿进一步发育,成为持续生长的、向下弯曲的长牙。釉质层仅限于牙齿的外侧。臼齿有三个横脊,所有的臼齿都同时使用,而不是一个接替一个生长和使用。

乳齿象类包括长颌乳齿象和短颌乳齿象。以嵌齿象和锯齿象为代表的长颌乳齿象的颌骨,特别是下颌骨都比较长,颊齿上的齿尖都成为钝的乳齿状。以轭齿象为代表的短颌乳齿象的颌骨短,颊齿上的齿尖并不形成明显的乳突状,而是许多小尖连结在一起成为“脊形齿”。

脊棱象是介于长颌乳齿象与原始象类之间的长鼻类,由乳齿象进一步发展而来,臼齿上乳齿的数目增多,并和同一横排上的乳突联接起来,发展形成一条条横脊。以后又在上新世和更新世出现了剑齿象,它的身躯庞大,四肢很长,头骨高大,上颌的牙长而弯曲,下颌短而无牙,臼齿大大地伸长,每一个臼齿的齿冠上有很多低的横脊。我国的剑齿象在上新世初期已经出现,到更新世中期仍然广泛分布。迄今为止已经发现8种,包括著名的山西榆社早上新世的桑氏剑齿象,广西柳城早更新世的前东方剑齿象,长江以南各省中更新世的东方剑齿象,以及甘肃合水县发现的更新世早期的黄河古象等。

现生的长鼻目中仅有非洲象和亚洲象2种,分别栖息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它们是陆地上最大的现生动物,外形也十分相似,但在形态上也有很多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洲象的体型比亚洲象大;

2.非洲象的三角形耳朵要比亚洲象的四角形耳朵大一倍多,好似两支巨大的蒲扇;

3.非洲象的象牙也比亚洲象的长得多,而且雄兽和雌兽都有象牙,亚洲象则只有雄兽有象牙;

4.非洲象的鼻子上有环裂的皱纹,又多又深,就像是一节一节的水龙带,鼻端上有两根指状物,亚洲象的鼻子则较为光滑,鼻端上只有一根指状物;

5.非洲象的脊背向下塌陷,亚洲象的脊背略微向上弓起;

6.非洲象的头顶是平的,而亚洲象的额头有两个凸起的包,俗称智慧瘤,中间则凹下;

7.非洲象的前肢具4趾,后肢具3蹄,而亚洲象的前肢具5趾,后肢具4趾;

8.非洲象的肩部、臀部的位置最高,而亚洲象头部的位置最高。在解剖学上,非洲象有21根肋骨和26块尾椎骨,而亚洲象有19根肋骨和33块尾椎骨。在生态习性上,亚洲象以森林或丛林环境为主,非洲象则主要栖息于草原或稀树草原中。在进化程度上,非洲象较为原始。

大象现存非洲象、非洲森林象及亚洲象三个种类,非洲象无论雌雄都有象牙,体型较大,而亚洲象只有公象才有象牙,体型相对较小,非洲象的体重大约3~8吨,非洲森林象体重3吨左右,亚洲象体重5~7吨左右。

如果对于体重没有概念可以和牛对比,一头大象的重量在3吨到8吨左右,而一头成年牛的体重在500斤到2400斤,所以一头大象的重量相当于3头到6头牛的重量。

大象的分布范围

大象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和非洲森林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喜欢群居。 

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要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北非的亚种于19世纪初期左右全部灭绝)。象栖息于多种生境,尤喜丛林、草原和河谷地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3948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8
下一篇2023-09-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