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群雄到底为何推举张无忌为教主?

明教群雄到底为何推举张无忌为教主?,第1张

熟悉原著小说的读者们都知道,张无忌的身世非常复杂,他父亲是武当派的张翠山,母亲是天鹰教的殷素素,义父是明教的金毛狮王谢逊,上一代人的江湖恩怨给他的童年时期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磨难,父母双亡、身中寒毒的他光是要生存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也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张无忌童年和少年时期所遭遇的所有不幸与苦难,也是他重获新生的一个个铺垫。因为被朱九真欺骗而在绝望中跳崖的张无忌,没想到却绝处逢生,得到了“九阳神功”的武功秘籍,并且修炼到了最高境界,彻底治好了自己的寒毒,后来他又学会了“乾坤大挪移”,在光明顶力抗六大派,成功挽救明教于生死存亡之中,自己也被明教群雄一致推举为明教新任教主。

众所周知,明教自从前任教主阳顶天失踪以后,由于群龙无首而变得四分五裂,一众高手为了明教教主的位子抢破了头,直接导致了明教的衰颓,那么,明教群雄到底为何会一致推举张无忌为教主呢?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因为张无忌在光明顶上击退了六大派,让明教幸免于难,而且他又学会了“乾坤大挪移”,所以明教群雄才会一致认为张无忌是明教教主的最佳人选。但是,即使张无忌武功再高强,他也只是一个年轻识浅的小伙子,如何更够服众呢?

其实,明教群雄一致推荐张无忌为教主,背后另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张无忌的身世,前文已经介绍过了,他的母亲是天鹰教的殷素素,而殷素素是什么人?她是明教护教法王白眉鹰王殷天正的女儿,也就是说张无忌是殷天正的外孙,正是由于这层关系的存在,明教群雄才会对张无忌如此信任,殷天正从明教独立出去的天鹰教才会重归明教,别小看了古代血缘关系的重要性,张无忌能如此顺利当上明教教主,明教群雄能够服他,背后的原因就是他跟殷天正的血缘关系,很现实。

事情要从当年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说起。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严刑峻法,苛待万民。北连长城以拒匈奴,收锋镝、建宫阙、修陵墓,耗费民力无数,按天道合应二世而亡。

上界欲降下到人间两个异物,以顺天道,分裂大秦。一为赤蛇,一为白蛇。覆灭大秦后,将天下一分为二,皆为帝王,一为赤帝,一为白帝。

赤蛇得到消息比较早,知道自己要下凡享受人间帝王尊贵,非常高兴,但他听说白蛇也要下界,心中很不开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天无二主,人间怎能两帝并立?

于是,赤蛇就假意请白蛇吃酒,在酒席上将白蛇灌醉,扶入后室,自己却抢先下界去了。

赤蛇降生人间,就是汉高祖刘邦,乃是“赤帝子”。

等到白蛇醒来,已是迟了三纪,一纪为十二年,三纪就是三十六年。白蛇再匆匆赶去下凡,人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六年。

刘邦啸众起义,众人推举为首领,立誓推翻暴秦。大家跟从刘邦出发,在芒砀山小路遇到了刚刚下界的大白蛇。

众人惊退,而赤帝子刘邦则奋勇向前,挥起宝剑,斩杀了白蛇。

白蛇临死蜷曲成一个“王字”,一缕魂魄重归上界,就此与刘邦结下数百年的仇怨。

秦朝覆灭,楚霸王乌江自刎,刘邦就夺取了天下,建立了汉朝。

白蛇为复芒砀山一剑之仇,托生下界,来毁坏汉室江山。到人间托生到王姓豪门,是为王莽。

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但汉室气数未尽,光武帝刘秀横空出世,雄才大略,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汉江山。

白蛇报仇不成,耿耿于怀,发誓要将汉室刘家天下终结在自己手中。

汉末衰微,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汉室江山风雨飘摇,献帝大权旁落,为权臣所制。

曹丕继魏王后,逼汉献帝禅位,建立了大魏。但汉朝衰落的气运仍然苦苦挣扎,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又在西南一隅强撑着刘家的基业。

彝陵一战,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全军溃败,残兵败将退入白帝城,恰恰落入白蛇久候的陷阱。

刘备兴复汉室之志未成,身死白帝城,汉室刘姓一脉的帝气就此终结。

有人说,还有刘禅,还有刘禅!

赵云窃笑:是吗?知道在长坂坡我为什么那么玩命不?以为甘夫人是自己投进了枯井?知道截江夺阿斗我为何那么着急不?

1205年南宋权臣韩胄为提高自身威望,开始筹备北伐事宜。他一面重用主张抗金的辛弃疾、陆游等人,同时派人刺探金国情报,准备随时出兵。对此辛弃疾认为准备尚不充分,时机尚不成熟,写下了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引用典故,希望北伐要像刘裕那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不要轻率而为,赢得仓皇北顾。

事实最终证明辛弃疾的判断是准确的,1206年宋军北伐失败,之后被迫与金国签订更为耻辱的嘉定和议,韩胄也政治斗争中被杀死,头颅被送到金国以表示赎罪。今天纵横五千年的我甜心即可不讲宋史,着重介绍下辛弃疾词中的那位气吞万里如虎的南朝第一雄主刘裕!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刘裕,字德舆,祖籍彭城县,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王刘交的后代。西晋末年刘裕祖上南渡,迁居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363年3月刘裕出生,但不久他的母亲更因分娩染病去世。因家境贫寒,父亲刘翘无力请乳母哺育刘裕,曾打算抛弃他。幸好刘裕的一位叔母也生下一个孩子,未期,乃断乳,而自养高祖。刘裕稍大一点后,寄养于舅舅家,因而小名寄奴。

刘裕长大成人后,回到家里,对继母极为孝顺。不过因家境贫寒,他和刘备一样,也以卖草鞋为业。但他性格耿直,为人豪爽,玩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时经常倾尽家财,孤注一掷,这点颇似刘邦的风格。但刘裕才能出众,胸怀大志,当时的名士王谧就十分敬重他,曾言道:卿当为一代英雄。刘裕曾欠人钱三万,王谧主动替他偿还。

投奔北府,露锋芒迎转折

不久刘裕投身军旅,参加了威名赫赫的北府军,担任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399年孙恩起兵反抗东晋朝廷,北府名将刘牢之奉命率军镇压,当时他邀请刘裕参府军事。刘裕不负期望,每次作战都手奋长刀,身先士卒,摧锋陷阵。当时诸将纵兵暴掠,,独有刘裕治军整肃,法纪严明,深得百姓拥护。在刘裕的穷追猛打之下,孙恩逃入海岛,最终病死。刘裕展露锋芒,成为北府军中的高级将领。

402年东晋朝廷与权臣桓玄撕破脸,朝廷派刘牢之讨伐。但刘牢之不顾刘裕等人的劝阻,倒向桓玄。桓玄顺利掌握朝政后,打击北府军将领,包括刘牢之在内的许多北府名将纷纷被除掉。但桓玄却未对刘裕下手,反而派他讨伐孙恩的余党卢循。404年桓玄篡位,自称楚帝。刘裕入朝建康,桓玄也十分赏识他,出游都殷勤接引,赏赐丰厚。

桓玄的妻子都看出刘裕龙势虎志,劝丈夫除掉他,但桓玄却说:我欲荡平中原,非此人不行,怎好杀他?等关陇平定,再作计议。而刘裕也在暗中筹划,想除掉桓玄。同年2月1日刘裕以打猎为名,与27名人结盟,召集亲信百余人起事,控制京口、广陵当地兵马。众人推举刘裕为盟主,传檄四方,举兵向建康进发。

桓玄派出骁将吴甫之、皇甫敷抵抗刘裕,刘裕先在于江乘亲手斩杀吴甫之,又在江乘以南的罗落桥时奋战,斩杀皇甫敷。桓玄闻讯后大吃一惊,集结两万人,在东陵口、覆舟山布阵。刘裕所部过江后,食毕,弃其余粮,以火攻大破桓玄。三月,刘裕率兵进入建康,开始掌握朝政。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虽然掌握朝政,但面临着十分危险的局面。此时的东晋偏安东南一隅,少数民族政权占据北方,谯纵占据川蜀,卢循占据岭南。朝廷内部里也是暗流涌动,当年盟友刘毅对刘裕独揽大权十分不满,东晋宗室司马休之虎视眈眈。

雄才大略的刘裕对此处置的十分恰当,他先团结稳定内部,让刘毅主政朝政,自己则于409年率兵北伐,攻破割据山东的南燕政权,将其国主慕容超生擒。刘裕本想继续进军,荡河洛。此时割据岭南的卢循北上,主政的刘毅大败,刘裕星夜撤军,返回建康。刘裕抓住时间大破卢循,接着派兵南下,彻底解决卢循,刘裕的大名威震内外。

此后刘裕一鼓作气,将昔日的盟友、今日的敌人刘毅铲除。415年刘裕击败司马休之四万人马,攻克江陵,直捣襄阳,司马休之逃往北方。刘裕使南方出现了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一统局面。但他并不甘心于此,统一天下才是他的梦想。

416年3月刘裕亲自率军自建康出发,再次北伐,此次他的目标是割据关中、中原一带的后秦政权。出发前刘裕安排自己的萧何刘穆之留守建康,主持朝政。刘裕大军自进入秦境以来所向皆捷,一路上各地守将纷纷投降。进入黄河流域时,刘裕所部与北魏政权发生冲突,刘裕摆下却月阵,以数千步兵,击破北魏3万精骑,使得北魏不敢插手此次战争。

次年3月刘裕部将檀道济抵达洛阳,后秦守将出城降晋。7月刘裕部将王镇恶伐木为舟,自河浮渭,沈田子在蓝田大破后秦军。8月王镇恶兵临长安城下,后秦国主姚泓。不久刘裕抵达长安,此时长安已经陷落百余年。此时刘裕踌躇满志,准备以长安做基地,进攻西北凉国等国。建康传来消息,他的挚友、萧何刘穆之病死。刘裕思量再三决定撤军。

关于刘裕撤兵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担心后方不稳,还有的说他此时已经50多岁,着急称帝。不论那种说法反正刘裕是撤兵了,但他却做出一个极为错误的决定。他让其十二岁的次子刘义真率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人共守长安。他走后不久,大夏国主赫连勃勃派兵南下,留守长安的文武发生内讧,自相残杀,长安得而复失,精兵良将损失惨重。

419年刘裕杀死晋安帝司马德宗,因为他相信预言说:昌明(晋孝武帝)之后尚有二帝,于是立司马德文为皇帝,即晋恭帝。420年刘裕接受晋恭帝的禅让,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宋。422年5月,刘裕病死,时年60岁。

刘裕生活上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 无纨绮丝竹之音。曾有人向他进献虎魄枕,刘裕说琥珀能够治疗伤口,他就命人将它砸碎,分给将领作为治伤药。平定后秦时,他得到了美女姚氏,十分宠爱。部下劝谏他不要因女色而荒废政务,他当晚就将姚氏送出宫去。

此外刘裕更是下令将自己昔日所用的农具收起,留示后人,予以警戒。但非常遗憾的是刘裕的后人非常不成器,一代不如一代,最终刘宋王朝于479年年灭亡,此后的南朝再无刘裕式的人物,最终为北朝所统一。文章最后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首: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047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8
下一篇2023-09-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