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有哪些

全国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有哪些,第1张

 全国传统 武术 套路竞赛式武术比赛的种类之一,每个比赛都有比赛特定的规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全国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欢迎阅读!

全国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第一章:竞赛组织机构

 第一条 竞赛委员会

 根据不同的比赛规模,可设立竞赛委员会、竞赛部或竞赛处,由负责竞赛业务的行政人员若干人组成。在大会组委会统一领导下,负责整个大会的竞赛组织工作。

 第二条 竞赛监督委员会

 一、竞赛监督委员会为竞赛的监督机构。

 二、竞赛监督委员会人员的组成。

 由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或5人组成。

 三、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职责。

 (一)监督、检查仲裁委员会、裁判员的工作。

 (二)监督、检查参赛运动队的比赛行为。

 (三)有权对违纪的仲裁人员、裁判人员和运动队的相关人员做出处罚。

 (四)竞赛监督委员会不直接参与仲裁委员会和裁判人员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干涉仲裁委员会、裁判人员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改变裁判人员、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

 第三条 仲裁委员会

 一、仲裁委员会人员的组成。

 由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或5人组成。

 二、仲裁委员会的职责:

 (一)接受运动队的申诉,并及时做出裁决,但不改变裁判结果。

 (二)仲裁委员会会议出席人员必须超过半数,超过半数以上做出的决定方为有效。表决投票相等时,仲裁委员会主任有决定权。仲裁委员会成员不参加与本人所在单位有牵连问题的讨论与表决。

 (三)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四)仲裁委员会负责确定比赛时每场地仲裁录像位置。

 第四条 裁判人员的组成

 一、裁判人员的组成

 (一)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二)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1人;评分裁判员3-5人。根据竞赛的规模可设若干个裁判组。

 (三)编排记录长1人。

 (四)检录长1人。

 二、辅助工作人员的组成(根据比赛规模,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人员)

 (一)竞赛电子系统操作人员每场地1-2人

 (二)编排记录员3-5人。

 (三)检录员每场地2-3人。

 (四)宣告员1-2人。

 (五)放音员1-2人。

 (六)摄像员每场地1-2人。

 第五条 裁判员的职责

 一、总裁判长

 (一)组织领导各裁判组的工作,保证竞赛规则的执行,检查落实赛前各项准备工作。

 (二)解释规则、规程,但无权修改规则、规程。

 (三)在比赛过程中,根据比赛需要可调动裁判人员工作,裁判人员发生严重错误时,有权处理。

 (四)审核并宣布成绩,做好裁判 工作 总结 。

 二、副总裁判长

 (一)协助总裁判长的工作,并可重点负责竞赛中某一部分的工作。

 (二)在总裁判长缺席时,代行其职责。

 三、裁判长的职责

 (一)组织本裁判组的业务学习和实施裁判工作。

 (二)执行比赛中对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重做、集体项目少于规定人数、配乐项目不符合要求等扣分。

 (三)经总裁判长同意,有权对不合理的运动员应得分进行调整,但无权更改裁判员的评分。

 (四)裁判员发生严重的评判错误时,可向总裁判长建议给予相应的处理。

 四、副裁判长的职责

 协助裁判长进行工作;负责管理本场地检录组的工作,保证本组比赛有序进行。

 五、裁判员的职责

 (一)服从裁判长的领导,参加裁判业务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二)认真执行规则,独立进行评分,并作好临场评分记录。

 (三)负责运动员整套动作演练的评分。

 六、编排记录长的职责

 (一)负责编排记录组的全部工作,审查报名表,并根据大会要求编排秩序册。

 (二)负责比赛现场评分记录的审核;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总裁判长指意,现场进行有关项目上场组别、顺序的调整(含人员、项目的增加或删减)。

 (三)准备比赛所需表格,审查核实比赛成绩及排列名次

 (四)采用电子竞赛计分系统时,须做好裁判组与电子竞赛系统操作组的协调工作,保证竞赛成绩无误。

 (五)如遇同分时,按规则规定处理好成绩,确定名次。

 (六)编排成绩册。

 七、检录长的职责

 (一)负责在赛前协调安排布置场地,落实各场地检录处位置、运动员入场和退场的位置及标记,

 (二)负责检录组的全部工作,及时与各裁判长沟通,如有变化及时 报告 总裁判长和宣告员。

 第六条 辅助工作人员职责

 一、编排记录员的职责

 根据编排记录长分配的任务进行工作。

 二、检录员的职责

 (一)按照比赛顺序及时进行检录,将比赛运动员带入场后,向裁判长递交检录表。

 (二)配合裁判长,做好现场运动员上场的检录工作;负责多名运动员同时上场时的起势位置的确定。

 (三)负责将完成比赛的运动员带出场地,保证场内竞赛秩序井然。

 三、宣告员的职责

 报告比赛成绩,介绍有关竞赛规程、规则、比赛规模、传统武术拳种及项目特点等知识。

 四、放音员的职责

 (一)在比赛第一次检录时,负责收取配乐项目音乐光碟,根据比赛出场顺序进行编号,保证配乐项目比赛顺利进行。

 (二)运动员站在比赛场地3-5秒钟之间,开始放音乐。

 (三)比赛结束后,负责将音乐归还运动队。

 五、摄像员的职责

 (一)对全部竞赛项目进行现场摄像。

 (二)遵照仲裁委员会、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要求,负责播放相关项目录像。

 (三)全部录像均应按大会规定予以保留,并交付竞赛处制作光盘存档资料。

全国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第二章:参赛人员及其规定

 第七条 参赛人员及其规定

 参赛人员包括参赛队的运动员、教练员、领队和随队医生。为确保大会的顺利进行,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参赛者应按规程中的规定按时报名。并遵守大会各项规定。

 二、参加组委会安排的领队会议(组委会)和教练员、裁判员联席会议,充分发表意见和提出疑问,一旦决定,严格遵照执行。

 三、参赛者应依据规则和规程公平竞争,履行武术礼仪,服从裁判,尊重对手。

 四、任何参赛人员不得在比赛期间对裁判人员施加影响和干扰,一经发现,由竞赛监督委员会予以严肃处理。

 第八条 申诉

 一、仲裁委员会只受理运动队在比赛时裁判长对本队运动员的扣分有异议的申诉。

 二、申诉程序

 参赛队对裁判长扣分有异议时,必须在该场该项比赛结束后15分钟内,由该队领队或教练向仲裁委员会以书面的形式提出申诉,同时交付1000元申诉费。一次申诉仅限一个内容。

 仲裁委员会依据申诉内容进行认真审议,查看仲裁录像,如裁判长扣分正确,提出申诉的运动队必须坚决服从。如果因不服而无理纠缠,根据情节轻重,可由仲裁委员会建议竞赛监督委员会给予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比赛成绩;如裁判长扣分错误,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由竞赛监督委员会对裁判长进行处理,但不改变裁判结果,退回申诉费。裁决结果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

全国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第三章:竞赛通则

 第九条 竞赛性质

 一、竞赛类型分为:

 (一)个人赛

 (二)团体赛

 (三)个人及团体赛

 二、按年龄可分为:

 (一)成年赛

 (二)青少年赛

 (三) 儿童 赛

 三、按内容分为:

 (一)各拳种单练拳术和器械的个人项目比赛

 (二)对练项目比赛

 (三)集体项目比赛

 (四)综合项目比赛

 第十条 竞赛和表演项目

 一、竞赛项目:

 (一)流传有序的各拳种流派的传统武术套路,包括单练的拳术、器械,对练和集体项目。

 (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其他武术套路,包括各种规定套路的拳术、器械项目。

 (三)武术健身拳操(功法)。

 二、集体表演项目:

 以武术动作为主要内容,并具有一定艺术性的集体武术综艺表演项目。

 第十一条 竞赛年龄分组

 儿童组(A组):12周岁以下。

 少年组(B组):12周岁至17周岁。

 青年组(C组):18周岁至39周岁。

 中年组(D组):40周岁至59周岁。

 老年组(E组):60周岁和60周岁以上。

 第十二条 比赛顺序的确定

 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运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分组排序,确定项目比赛顺序和运动员上场顺序。

 第十三条 检录

 运动员须在赛前3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第一次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赛前20分钟进行第二次检录,第三次检录时间为赛前10分钟。

 第十四条 礼仪

 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完成比赛套路后和裁判长宣布最后得分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第十五条 计时

 运动员由静止姿势开始肢体动作,计时开始;运动员结束全套动作后并步站立,计时结束。

 第十六条 示分

 运动员的比赛结果,公开示分。

 第十七条 弃权

 不能按时参加检录与比赛者,按弃权论处。

 第十八条 兴奋剂检测

 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和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要求,进行兴奋剂检测。

 第十九条 名次等级奖项的评定

 一、名次评定:

 (一)个人项目、对练项目名次:

 按比赛的成绩高低排列名次。得分最高者为该单项的第一名,次高者为第二名,依此类推。

 (二)个人全能名次:

 根据规程规定,按各单项得分总和的多少进行评定,得分最多者为全能第一名,次多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

 (三)集体项目名次:

 按得分最高者为该项的第一名,次高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

 (四)团体名次:

 根据竞赛规程关于团体名次的确定办法进行评定。

 二、得分相等的处理:

 (一)个人项目、对练项目得分相等的处理:

 1、两个无效分的平均值接近有效分的平均值者列前。

 2、两个无效分数的平均值高者列前。

 3、两个无效分数中,低无效分数高者列前。

 4、如仍相等,名次并列。

 (二)个人全能得分相等时,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如获得所有名次均相等,则名次并列。

 (三)集体项目得分相等时,按个人项目得分相等的处理办法处理。

 (四)团体总分相等时,以全队获得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如获得单项名次均相等,则名次并列。

 三、等奖奖项评定:

 个人项目、对练项目、集体项目分别设一、二、三等奖。确定获奖等级的 方法 是按各项最后得分多少排序,各奖项的比例由竞赛规程规定。

 第二十条 集体表演项目奖项的评定

 一、集体表演项目奖项设一、二、三等奖。

 确定获奖等级的方法是按得分的多少排序,各奖项的比例由竞赛规程规定。

 二、集体表演项目也可设置 其它 特别奖项。

 集体表演项目设置的特别奖项由竞赛规程规定。

 第二十一条 套路完成时间的规定

 一、个人项目和对练项目:

 完成套路时间不超过2分钟( 太极拳 类项目除外),运动员演练至1分半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二、太极拳类项目:

 (一)太极拳项目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30秒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二)太极器械项目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三)根据赛事规模,套路完成时间由竞赛规程规定。

 三、集体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不超过4分钟。

 四、集体武术综艺表演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不超过6分钟。

 五、运动员比赛时完成套路的时间以裁判组的秒表所计的时间为依据。运动员比赛时裁判组用2块秒表计时。当运动员完成套路的时间不符合有关规定,同时裁判组的2块秒表所计时间又不相同时,以较接近规定时间的1块秒表所计时间为准。

 六、根据竞赛性质和竞赛内容的不同,可在规程中对完成套路时间作相应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集体项目人数的规定

 集体项目、武术健身拳操不少于6人,集体表演项目人数不限或由规程规定。

 第二十三条 配乐

 一、配乐项目按规程规定执行。

 二、凡配乐项目必须使用纯音乐,音乐主题与套路主题相和谐。

 三、动作开始的前奏曲和动作结束后的音乐尾声,须控制在15秒以内;音乐须使用光盘或MP3播放器录制,比赛音乐须独立录制和备份。

 四、各代表队须在配乐项目比赛前第一次检录时,将本队音乐光盘或MP3播放器进行检录,交至放音员处,并配合放音员完成本队比赛音乐播放。

 第二十四条 未完成套路规定

 运动员未完成比赛套路不予评分。

 第二十五条 重做

 运动员因主客观原因造成比赛套路中断,可以申请重做一次。重做项目可安排在该类项目最后一名上场,若出现最后一名选手重做,则允许休息5分钟后上场。

 第二十六条 服装

 一、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武术裁判服装。

 二、运动员可穿具有运动特色、项目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适合于武术运动的比赛服装和武术鞋。

 三、规程可以根据竞赛性质、内容,统一规定运动员的比赛服装。

 第二十七条 竞赛场地

 一、个人项目和对练项目的竞赛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场地的长和宽均由边线的外沿开始计算。场地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域。

 二、集体项目的竞赛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场地的长和宽均由边线的外沿开始计算。场地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域。

 三、竞赛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两个场地之间的距离在4米以上;场地灯光垂直照度和水平照度应在规定范围之内。

 四、竞赛场地应有明显场地编号标志;场地周围应设置仲裁录像和电子示分屏的位置;场地一侧设置裁判席。所有设置均应保持与场地边线2米以上距离。

 五、裁判席右侧后方运动员临场处,应设置2-4名运动员临场席。

 第二十八条 比赛器械

 可以使用任何武术器械或由规程规定的器械。

 第二十九条 其它比赛设备

 根据竞赛规模大小和需要配备摄像机、放像机、电视机和音响设备。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 全国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

一、主办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体育局

二、承办单位

台州学院及部分项目竞赛承办院校

三、协办单位

浙江省大学生体育协会

四、参加单位

全省各普通高等学校

五、运动会日期、地点

2010年5月~2011年11月 分阶段在台州学院等学校举行

六、比赛项目

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定向运动、健美操、武术共11项

七、比赛分组及设项

(一)分组

1甲组:全省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2乙组:全省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

3丙组:全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院系

4丁组:经省教育厅审批招收的高水平运动队

(二)项目

1甲组(11项):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定向运动、健美操、武术

2乙组(11项):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定向运动、健美操、武术

3丙组(10项):田径、游泳、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定向运动、健美操、武术

(三)丁组(3项):田径、足球、篮球,其中田径比赛运动员比赛成绩达不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不予取名次

八、竞赛项目

(一)田径:

1男子(21项):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110米栏、400米栏、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撑杆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十项全能。100米高脚马竞速和60米三人板鞋竞速(甲、乙、丙组)

2女子(20项):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米栏、400米栏、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撑杆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七项全能。100米高脚马竞速和60米三人板鞋竞速(甲、乙、丙组)

(二)游泳:

各组男、女项目:

自由泳:50米、100米、200米、400米

仰 泳:50米、100米

蛙 泳:50米、100米、200米

蝶 泳:50米、100米

200米个人混合泳,4×100米自由泳接力,4×50米混合泳接力

(三)篮球:男子组、女子组

(四)排球:男子组、女子组

(五)足球:男子组

(六)乒乓球、羽毛球、网球:

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男女混合双打

(七)定向运动:(男子、女子各4项)

百米定向赛、短距离赛、中距离赛、团队赛

(八)健美操:

1竞技项目:自编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三人操、六人操

2普及项目:风采赛(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组合赛(混双操或三人操)、集体赛(6人徒手操、6人轻器械操)

3啦啦操项目:自编8人舞蹈啦啦操

(九)武术:

1个人项目(男、女子各5项)

(1)自选拳术一项(长拳、南拳、太极拳任选)

(2)短器械一项(剑术、刀术任选)

(3)长器械一项(枪术、棍术任选)

(4)其它拳术、其它器械

(5)其它太极拳、其它太极器械

2集体项目:男女6人以上,配乐(不含歌词)

八、运动员参赛条件

(一)运动员必须是我省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审核录取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培训生、夜大生、函授生、成人高考、进修班、远程教育生、留学生等不予报名)。

(二)以学生入学时的招生性质确定参赛组别。

(三)运动员思想进步,遵守运动员守则,文化课考试合格,经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者(必须持县市级医院的体检合格证明方可参赛)。

(四)运动员必须在省大学生体育协会正式履行注册,并经审核取得浙江省大学生运动员注册证者。

十、参赛报名规定

(一)各代表团报团长1人(必须由学校校级领导担任),秘书长1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

(二)甲、乙组代表团至少参加5个以上(含5个)项目,丙组代表团至少参加4个以上(含4个)项目,否则不计总团体分;

(三)各项目报名规定:

1田径

(1)各院校报领队1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报一队院校限报教练4人、报二队以上院校限报教练员8人。

(2)甲、乙、丙组限报一队,丁组可报多队。各组每队限报男女运动员共20人,其中单一性别不得超过12人(丁组单一性别不得超过14人)。

(3)每人限报二项(另可兼报同一组别接力);全能运动员不可兼报其它单项(但可兼报同一组别接力)。

2游泳

(1)各队每组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

(2)每队限报男女运动员14名(其中单一性别不得超过9人)。

(3)每人限报2项(接力项目除外)。

3篮球、排球、足球:

(1)篮球、排球

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

运动员15人(到赛区参赛人数为12人)。。

(2)男子足球

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

运动员30人(到赛区参赛人数为18人)。

4乒乓球

(1)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男、女运动员各5人。

(2)报名运动员请按技术水平由高至低排列。男、女各5名运动员可报名参加所有项目的比赛,即:男、女团体赛,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限报2对)。双打项目不得跨校配对。

5羽毛球

(1)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男、女运动员各6人。

(2)男、女单打各限报2人,男、女双打、混双限报2对,单打可以兼其中一项双打,双打不可以兼混双。双打项目不得跨校配对。

6网球

(1)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队员限报8人。

(2)单打比赛各组每队可报男、女各2人、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及混合双打各1对;参加团体赛运动员可兼报单项比赛。双打不得跨组、跨校配对。

7定向运动

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男女运动员各4名,有体育院系的普通高校可同时报甲组和丙组或乙组和丙组两个队。参赛成绩既为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定向比赛成绩又为本年度省学生定向锦标赛成绩。

8健美操

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竞技

操、普及操的各单项比赛及啦啦操,每单位每项限报一人(队)参加。

9武术

(1)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3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甲组、乙组每单位可报男、女运动员各5名;丙组每单位可报男、女运动员各4名。

(2)每位运动员最多可报2项,同类项目只能选报其中1项。

十一、竞赛办法

(一)田径

1比赛采用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和相关的补充规则。

2报名不足3人(队),则取消该项比赛(提前通知报名单位,允许更改报名项目)。

3径赛800米(含800米)以上项目只设一个赛次;田赛各项报名人数超过30人时,设及格赛,录取前12名参加比赛。

(二)游泳

1比赛采用中国游泳协会审定的最新游泳竞赛规则和相关补充规定。

2比赛采用预决赛。如单项报名人数不足8人(含8人)时采用一次性决赛(接力项目同)。单项报名人数不足3人时通知改项或测验。200米以上项目采用一次性决赛。

(三)篮球、排球、足球

1篮球、排球、足球预赛、决赛,均分别执行中国篮球协会、中国排球协会、中国足球协会最新审定的《篮球竞赛规则》、《排球竞赛规则》、《足球竞赛规则》(特殊规定另行通知)。

2篮球

第一阶段:根据参赛队数,分小组采用单循环制进行比赛,排出各小组名次。第二阶段:视分组情况决出各组名次(见各组别补充通知)。

3排球

(1)比赛视报名队数,八个队以上先分组单循环,后进行交叉比赛决出名次。八个队(含八个队)以下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名次。比赛按报名先后以贝格尔方法进行编排。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第一、二局25分制,第三局为决胜局采用15分制。

(2)男子组均用硬式排球进行比赛;女子组用软式排球进行比赛。

4足球:比赛根据各组别报名队数,确定赛制。

(1)参赛队伍六支以下(含六支)采用单循环制决出各队名次;

(2)参赛队伍在六支以上先采用分组循环,再采用交叉淘汰及附加赛,决出第一至第八名的队伍。

(四)乒乓球

1采用中国乒乓球协会最新审定的《乒乓球竞赛规则》。

2团体赛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循环赛,第二阶段采

用淘汰赛增加附加赛决出名次。

3团体赛均采用斯韦思林杯赛制,比赛次序为:

1、A——X 2、B——Y 3、C——Z

4、A——Y 5、B——X

4单项比赛均采用单淘汰赛。

5所有比赛均采用五局三胜、11分制。

6先进行团体比赛,后进行单项比赛。

(五)羽毛球

1比赛采用中国羽毛球协会审定的最新《羽毛球竞赛规则》。

2各组别团体赛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循环,第二阶段采用淘汰加附加赛,决出1-8名。

3男、女团体比赛次序为:(1)单打 (2)双打 (3)单打 ;单项或团体比赛允许一名运动员单兼双。

4单项比赛各组别均采用淘汰赛,前八名增加附加赛,如某项目参加队(人)数较少,根据实际报名人数确定比赛方法。

5所有比赛均采用3局2胜制,每局为21分,每球得分制。

(六)网球

1比赛采用中国网球协会审定的最新《网球竞赛规则》。

2各组别团体赛的赛制,当参赛队不足5队时,采用单循环赛制;超过5队时,比赛分二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组循环,第二阶段进行交叉赛。

3单项比赛根据报名人数采用单淘汰赛或循环赛制。

4团体赛出场顺序为第一单打、第二单打、双打;比赛前15分钟上交名单,名单一经上交不得更改。

5所有比赛均采用一盘6局平局决胜制,团体赛采用三场二胜制。

6场地为室外硬地球场。

(七)定向运动

1比赛采用中国定向协会审定的《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执行。

2运动员出发方式由裁判组决定,出发顺序由计算机随机抽签决定;

3百米定向采用预决的方式进行,出发形式预赛采用间隔出发,决赛采用集体出发。

(八)健美操

1竞技组比赛执行国际体联审定的《2009年-2012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普及组比赛执行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普及组健美操评分指南》,啦啦操比赛执行大学生体协颁发的《国际全明星啦啦队运动评分规则》;

2运动员预赛和决赛出场顺序赛前由组委会抽签决定;

3各单项分两轮比赛(预赛和决赛),甲组和乙组预赛成绩前八名、丙组预赛成绩前六名进入决赛;决赛中得分高者名次列前;若成绩相同,按规则执行;

(九)武术

1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定的最新《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赛会有关补充规定。

2自选拳术一项中任选的南拳、太极拳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1989年编写的《南拳竞赛套路》和《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十)未尽的竞赛办法,详见各项目竞赛规程和相关补充通知。各项目制定的竞赛规程与总则不一致时,以规程总则为准。

十二、团体总分

(一)总团体:

1总团体甲、乙组录取前8名,丙组录取前6名;

2总团体分,以代表团按组别在各项目比赛中的得分总和排列总团体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若总团体分相等,则以各项目团体分第一名多者总团体名次列前,以此类推。

(二)各项目团体:

1各项目团体甲、乙组均取前8名;丙组均前6名;丁组田径取前3名,其它项目,相关协会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录取名次。

2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由各单项体协与承办单位协商确定是否增设男子、女子团体总分。

3各项目团体分,以代表队按组别在各单项比赛中的得分总和排列团体名次(田径、游泳破纪录分加入代表队团体分),得分多者名次列前。若相等,执行各项目竞赛规程规定的办法。

十三、计分办法

(一)甲、乙组各项目单项均取前8名,按9、7、6、5、4、3、2、1计分;丙、丁组各项目单项均前取前6名(不足6队减一录取),按7、5、4、3、2、1计分;

(二)田径的接力与全能,游泳的接力,定向运动的团队赛,健美操的三人赛、六人赛,乒乓球团体赛,羽毛球团体赛,网球团体赛,均以单项得分按组别加倍计分;

(三)篮球、排球、男子足球,均以单项得分按组别加5倍计分;

(四)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纪录加18分;破省大学生最高纪录加9分。同一人(队)在同一单项比赛无论破多少次纪录,只加最高分。

十四、奖励

(一)团体奖:取得甲、乙组总团体前8名,丙组总团体前6名的代表团,颁发奖杯;取得甲、乙组各项目团体总分前8名,丙组各项目团体总分前6名;丁组(田径)团体总分前3名,包括增设的男子、女子团体总分,颁发奖牌。

(二)个人奖:取得各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颁发奖牌,甲、乙组前八名、丙、丁组前六名的运动员发给成绩证书。

十五、体育道德风尚奖

(一)评选及奖励体育道德风尚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员)、体育道德风尚奖的教练员、裁判员的具体方法另发。

(二)本届大学生运动会在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的基础上,各个项目根据具体情况评选若干名“优秀教练员”和优秀裁判员“,具体评选办法另行公布。

十六、技术代表、仲裁、裁判员的选派

(一)仲裁委员、技术代表、技术官员、总裁判、裁判长等主要裁判由主办单位选聘。

(二)各项目比赛的裁判,根据不同项目竞赛需要,由各高校选派,承办学校、协办单位选调,或与有关单位协商解决。无裁判任务的单位缴纳裁判代聘费(各参赛单位在大运会期间只要有选派裁判被聘用,就无需缴纳裁判代聘费。没有担任裁判工作的单位也只需交纳一次裁判代聘费,金额为2000元)。

(三)凡从事大会仲裁委员、技术代表、技术官员、总裁判、裁判长(员)以及资格审查及纪律监督委员会委员等工作者不得兼任教练员。

十七、资格审查及纪律监督委员会

(一)资格审查及纪律监督委员会委员由主办单位选聘;

(二)资格审查及纪律监督委员会将严格按本届运动会的相关规定。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对所有报名参赛运动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的运动队(员)取消比赛资格或录取名次,情节严重者给予责任人处分并通报全省。

(三)负责对各参赛代表团、运动队(员)的纪律监督工作。

十八、竞赛保证金及申诉

(一)竞赛保证金:

1各项目比赛,各代表队报到时必须向大会交纳竞赛保证金3000元。保证金作为代表队有关成员在比赛期间违反大会纪律、社会治安管理条例以及违反运动员参赛资格等问题的经济赔偿和处罚。未发现违纪违规的队,比赛结束时退回保证金

2凡在比赛期间存在违反大会纪律、社会治安管理条例以及违反运动员参赛资格等问题的代表队,其原先所交保证金不予退还,还应重新交纳比赛保证金后方允许本队其他运动员继续参加比赛。

(二)申诉:

1凡对运动员资格有异议可向“资格审查及纪律监督委员会”提出申诉;在比赛中对裁决有异议,可按各项目规则规定的时限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2申诉队必须提交有秘书长或领队签字的申诉报告,同时交纳申诉费500元方可受理,不交纳申诉费一律不予受理,如申诉队胜诉则申诉费如数退还,若败诉不再退还申诉费。

十九、经费

(一)按照国家现行体育竞赛有关规定的开支标准办法执行。

(二)各代表团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自理。

(三)主办单位选聘的仲裁委员、技术代表、技术官员、裁判长(员)和资格审查及纪律监督委员会等人员的差旅费由大会负担。

二十、其它

(一)保险:参加本届运动会的代表团官员、工作人员、运动员、教练员必须在当地保险公司办理保额每人不少于十万元,附加医疗一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日期包括往返旅途期间,并在报到时交验保险单据。组委会成员、技术官员和裁判人员的保险由承办单位统一办理。

(二)校旗:各高校自带校旗一面(3米×2米)。

(三)各单项竞赛规程另行下发。

(四)各项目电子报名表请登录指定网站进行下载。

(五)相关赛事信息,请及时关注浙江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网站。

(六)本规程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二十一、本规程解释权属主办单位。

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比赛的规则是:

1 男子体操团体赛的比赛规则是进行654规则,意思是6个人参赛,每个项目上5个人,取4个人的成绩。

2 团体赛决赛是采取633规则,意思是6个人参赛,每个项目上3个人,取3个人的成绩。跟资格赛不同,决赛一旦有一名运动员失误,成绩就会下滑很多。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武汉市第十届运动会竞赛

2017年武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体育赛事

武汉市第十届运动会竞赛是2017年10月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体育赛事。

中文名

武汉市第十届运动会

主办机构

市人民政府

举办时间

2017年10月

基本信息主办单位竞赛时间竞赛项目参加办法资格规定竞赛办法录取和计分奖励办法申诉与处罚报名仲裁委员会赛纪督察组其他工作TA说

基本信息

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第560号令)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促进我市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加速我市体育后备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不断提高我市竞技体育运动水平,推动我市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我市将于2017年10月举办市十运会。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蔡甸区人民政府、市体育局、市教育局。

协办单位:各有关单位、各单项体育协会、新闻单位、赞助单位。

竞赛时间

2017年10月在蔡甸区举行(具体时间待定,青少年类及其他类别的部分项目比赛先期进行)。

竞赛项目

(一)青少年类(16项)

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射击、体操、摔跤、举重、跆拳道、武术、健美操及啦啦操、棋类(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

(二)其他类别(略)

参加办法

(一)各代表团设团长1人、副团长3人、秘书长1人、工作人员7人。

(二)代表团参加各类别的各项比赛,必须符合各项目竞赛规程的规定。

(三)青少年类

1各区所报项目必须是纳入区文体局管理,常年坚持开展基础训练的项目。

2田径、足球、篮球或某项目为必报项目。

3输送到省、市优秀运动队的适龄运动员(以市体育局下发的输送文件为准),可在市运会当年中代表原输送单位参加青少年类的比赛,不占输送单位报名运动员名额。

4每名运动员只能代表一个单位参加一个项目的比赛。

5篮球、足球、摔跤、跆拳道等项目必须按照规定年龄报名,其余各项目在大年龄组运动员报名人数不足时,允许补充小年龄组运动员报名。

6中心城区青少年类比赛报名应不少于10个项目,新城区比赛报名应不少于5个项目。

(四)其他类别按各项目单项竞赛规程规定组队参赛。

资格规定

(一)青少年类

1符合《武汉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中运动员注册资格有关规定。

2必须在2014——2017年期间参加过一次全市青少年类同项正式比赛(输送队员除外)。运动员注册和资格确认由市体育局组织实施。

3运动员必须经注册后持有《运动员参赛证》和二代身份证并经指纹信息确认方可参加比赛。

(二)社会协会类、职工类、农民类、残疾人类、公安类、少数民族类运动员资格必须符合本类别竞赛规程运动员的资格规定。

竞赛办法

(一)青少年类

1比赛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各项目最新《竞赛规则》。

2各项目竞赛办法按照单项竞赛委员会审定的竞赛规程和补充规定执行。

3市十运会周期内篮球、足球、排球比赛按照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分别计分。

4集体球类项目和单项团体(含接力项目)参赛不足3个队、各项目参赛不足3个人不安排比赛(有记录项目可以比赛,但不计名次只累计破市记录或者破市青少年记录的应加分)。

5各项目比赛必须决出全部名次,不得出现并列(跆拳道除外)。

(二)其他类别按照单项竞赛规程执行。

录取和计分

(一)青少年类计分、计牌

1奥运项目录取前八名,按照9、7、6、5、4、3、2、1分计分,非奥运项目(武术项目除外)录取前六名,按照7、5、4、3、2、1分计分;前三名按照金、银、铜牌计牌。报名参赛队(人)数不足录取数(含录取数),按照实际队(人)数减一录取。

2篮球、排球、足球项目按照比赛队数录取,按照实得分的5倍计分,前四名的球队分别按照5、3、2、1枚金牌计牌,不再重复计算银、铜牌;超过8个队,第一名按照参赛队数加1乘5为实得分、第二名按照参赛队数减1乘5为实得分,其余名次依此类推。

3 田径、游泳、射击、举重等有记录项目达到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规定的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所对应的成绩,分别加30分和10分;打破市记录和市青少年记录在名次计分的基础上分别加30分和10分。

4除集体球类、各单项团体(含接力项目)外,交流运动员取得成绩,交流双方各按照50%计分。

(二)青少年类团体总分、金牌数和奖牌总数

1人才输送分:市十运会周期内,各区输送到省、市优秀运动队的运动员(以省、市体育局2013年—2014年期间下发的文件为准)按照每人10分直接计入十运会比赛总分。

2比赛计分:2014——2017各年度计分和记牌,按照各代表团年度比赛中得分排名前10个项目成绩累计的20%作为年度比赛的总分数、金牌数和奖牌数,与市十运会中人才输送、全部项目所获得的团体总分、金牌数、奖牌数的40%进行累计。

3承办加分;2014——2017年度比赛及市十运会比赛中,每承办一项青少年类体育竞赛计10分,承办市十运会开、闭幕式计80分。

4各代表团团体总分、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是按照2014——2017年周期内的总分(含单项竞赛承办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的累计进行排名;当金牌数、奖牌数或者团体总分相等时,依次按照金、银、铜牌数排列,多者名次列前。金、银、铜牌数均相等时,名次并列。

(三)其他类别各比赛项目录取名次和计分办法按照各单项竞赛规程执行。

奖励办法

(一)青少年类

1获得青少年类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分别颁发金、银、铜牌;获得录取名次的运动员分别颁发证书。

2获得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团体总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前三名的代表团授予奖杯。

3设“武汉市第十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具体办法另定)。

4设“武汉市第十届运动会竞技体育贡献奖”(具体办法另定)。

5设“武汉市第十届运动会青少年体育活动组织奖”(具体办法另定)。

(二)其他类别按照各单项竞赛规程,对获得比赛前三名的参赛单位颁发奖杯,运动员分别颁发金、银、铜牌;获得录取名次的运动员分别颁发证书。

(三)设“武汉市第十届运动会特别贡献奖”、“武汉市第十届运动会最佳入场式奖”“武汉市第十届运动会最佳竞赛组织奖”等(具体办法另定)。

申诉与处罚

(一)青少年类

1赛前将对运动员资格进行严格审核,如比赛中对运动员资格有疑议的,必须在该项比赛开始后半小时内,向大会举办方正式提出书面申诉。

2比赛过程中,对裁判的判决不服的,允许在该场比赛结束后半小时以内,向仲裁委员会正式提出书面申诉。

3运动员资格由各参赛单位严格把关,比赛中如出现运动员冒名顶替等弄虚作假现象,取消该运动员该项比赛成绩,集体项目取消全队比赛成绩并取消该队该项目“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评选资格。每出现一例,从所属代表团奖牌数中扣除3块奖牌(金、银、铜牌各一块,若金牌数不足,银、铜牌依次扣除),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所属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评选资格。

4报名后(秩序册编印前),如确因伤病不能参赛者,需出示三级甲等医院证明;如需更换报名按照每项100元交纳更改费。

5严禁使用兴奋剂,一经发现,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取消所属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资格。

(二)其他类别比赛申诉与处罚按照各单项竞赛规程的规定执行。

报名

(一)青少年类

1第一次报名:自总规程正式下发之日起30日内报名,按照要求填写参赛项目和人数,项目一经确认,不得无故更改和调整,逾期报名视为放弃。

2第二次报名在各项目赛前20日。具体按照各项目规程执行。报名后经资格审查不符者,取消该运动员参赛资格,并不得更换运动员。

(二)其他类别比赛报名按照各单项竞赛规程的规定执行。

仲裁委员会

(一)各类别、各项目均设立“仲裁委员会”或者委派“技术代表”,人员由市体育局选派,执行有关条例。

(二)各项目裁判长、主要裁判员由市体育局选派。

赛纪督察组

(一)青少年类比赛设赛风赛纪督察组,人员由各区文体局推荐,经市体育局审核后,参与督察工作。

(二)其他类别比赛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十四、各代表团组队和参赛经费自理,各类别比赛经费由主、承办单位承担。

其他工作

(一)各代表团自备团旗一面,规格2×3米,颜色、字体自定,旗杆由大会统一配制。

(二)开、闭幕式上,各代表团应着装统一,并有明显的单位标志。

(三)各项比赛均可冠以“杯名”,各代表队均可冠以赞助单位名称。

十六、本规程总则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市十运会组委会,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田径运动会竞赛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田径运动会竞赛活动方案1

  一、比赛时间:

  二、比赛地点:

  三、比赛对象:

  四、比赛项目:

 1、一至二年级:亲子接力赛(各校区自行安排组织,时间xxx年4月20—27日之间。)

 2、三、四年级组:60米200米400米跳高跳远垒球

 3、五、六年级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女子)

 1500米(男子)4×100米跳高跳远垒球

  五、参加方法:

 1、一、二年级亲子比赛人数各校区根据校区情况进行规定。

 2、三至六年级每班20人,男女不限(男生或女生最多不超过12人)。

 3、每班每人限报2项,每项限报2人(可兼接力)。

  六、录取及计分办法:(各项目只进行决赛,四校区统一录 取名次)

 1、个人名次:各级段各项目取前12名,按13、11、10、9、8、7、6、5、4、3、2、1计分。集体项目加倍计分。

 2、团体总分录取办法:

 一、二年级根据各自校区情况录取团体名次。三至六年级取团体前十名。若总分相同看第一名获奖人数多少进行排列,多者在前;以此类推。

 七、各班正副班主任积极配合对本班运动员进行选拔训练工作。

 八、本届运动会按照相关国家田径规则举行,若有不明之处请咨询校区体育组。

 九、报名时间:截止到xxxx年4月15日(星期三)下午4:00之前,逾期作自动弃权。

 十、报名办法:请各班主任到校园 网上下载报名单填写,于截止时间前发送到z老师邮箱。如有不清楚,请联系各校区的负责人,龟湖校区z(z),桥儿头校区z(z),双井头校区z(z),黎明校区z(z)。

 十一、一、二年级比赛安排:比赛项目与时间由各校区自己组织,时间定在4月20日至27日期间进行,具体事项由各校区政教处和体育组负责。

 十二、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小学田径运动会竞赛活动方案2

 一、竞赛宗旨:

 推动学校阳光体育特色建设,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

 二、运动会口号:

 阳光体育,你我同行,坚持锻炼,幸福健康。

  我运动,我快乐,我锻炼,我健康。

 三、领导组:

 组 长:xx(全面负责本次运动会)

 副组长:xx(负责运动会安全工作,写出安全预案)

 成 员:xx(负责径赛过程的监管)

 xx(负责场地划线、开幕式场地布置)

 xx(负责田赛的监管)

 xx(负责运动会运动会的组织纪律、赛程安排、裁判员培训、技术指导、器材、表格、成绩计算、资料的整理和入档)

 四、裁判组:

 总裁判长 xx

 径赛裁判长 xx

 裁判 xx xx xx xx xx

 径赛记分员 xx

 径赛发令员 xx xx

 跳高裁判长 xx

 裁判 xx xx xx

 立跳裁判长 xx

 裁判 xx xx

 跳绳裁判长 xx

 裁判 xx xx xx

 五、竞赛时间:

 XX年4月7日。

 六、竞赛地点:

 学校运动场。

 七、竞赛项目:

 一、二年级:一分钟速度跳绳、立定跳远、50米、100米、800米;

 三、四年级:50米、100米、 1500米、4×100米接力、立定跳远、跳高;

 五、六年级:50米、1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立定跳远、跳高。

 各年级男女生竞赛项目相同。

 八、参赛办法:

 1、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品学兼优、身体健康,且学籍在我校的在校学生。

 2、每名运动员限报两项,每项限报2人另可兼报接力。

 3、报名时间:XX年4月1日前,逾期不报者,取消比赛资格。

 九、录取名次和奖励:

 1个人项目按年级取前3名进行奖励。人数不足时按参加人数减一录取。

 2 计分办法:单项同年级前三名分别记3、2、1分,接力项目

 (每年级取第一名)加倍计分。

 3各年级取团体第一名。团体奖的计分办法以本班运动员得分的总和计算。

 4、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未获得名次的均发给“阳光体育好少年”奖状一枚。

 十、竞赛过程:

 上午:

 8:00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以下项目

 男子50米预赛女子50米预赛

 男子1500米预决赛女子1500米预决赛

 男子100米预赛女子100米预赛

 男子跳高预决赛女子跳高预决赛

 男子跳绳预决赛女子跳绳预决赛

 下午( 1:30开始):

 男子50米决赛女子50米决赛12

小学田径运动会竞赛活动方案3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行事历安排,决定召开z二小第七届田径运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日期:二0xx年十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

 二、竞赛地点:学校体育场;

 三、参赛单位:z二小各班;

 四、竞赛项目:

 1一、二年级组:60M、立定跳远、4×25M接力、滚地靶;

 2三到六年级组:60M、100M、200M 、400M、800M 、4×100M接力、跳高、跳远、铅球(三年级1公斤实心球)、垒球;

 五、参加人数:

 领队各班级一人(班主任),运动员一二年级 4男4女,三到六年级6男6女。

 六、竞赛办法:

 1、运动员按1--6年级6个年级组分组进行比赛,排列各单项名次。

 2、运动员每人限报2个单项。(不包括4×100M接力)

 3、规则:除有关规定外,均采用国家体委最新审定的田径竞赛规则执行。

 4、各项目根据实际参加人数,采用预、决赛。

 七、团体名次:

 1、团体:各年级组取前三名,各单位按1--6年级6个年级组的运动员在单项比赛中获得前六名的按7、5、4、3、2、1的分值计分,若破记录再相应的分值加分,总分高的名次列前;如总分相等,单项第一名的多少决定名次,以此类推。

 2、单项:录取前六名,凡参加比赛项目不足六人(含六人)者,则递减一名录取,名次分值不变,只有一人报名的项目由编排组按时通知单位改项。

 3、获团体前三名的运动队发给奖状;

 4、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评比条件和办法由少先队大队部另定;

 九、报名办法:

 各班级于十月十六日下午将报名单、送校体育组杨培郴老师处,填写报名单应字迹清楚。(请勿填写编号)

 十、其它事项:本规程未尽事宜,由领队会议商定。

 z二小校长室

 z二小体育组

小学田径运动会竞赛活动方案4

  一、比赛日期和地点

 4月11-12日,在市体育场举行。

  二、承办单位

 市体育发展集团体育中心步点体育策划有限公司

  三、比赛项目

 小学组男、女:100m、200m、400m、800m、1500m、4×100m接力、跳高、跳远、铅球(男4KG、女3kG),垒球(周长2542cm)。

 初中组男、女:100m、200m、400m、800m、1500m、110m栏(栏高0914,栏间87)、100m栏(栏高0762,栏间800)、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男5KG,女4KG)、铁饼(男15KG,女1KG)、标枪(男700g,女600g)、4×100m接力。

  四、参加单位和比赛办法

 1、小学组:各区、县(市)可报男、女运动员各10人。运动员必须是20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在校小学生,经医生检查身体健康者。

 2、初中组:各区、县(市)为单位参赛。分二个组别:男子组、女子组,每组别可报男、女运动员各12人。初中组运动员必须是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初中学生。

 3、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有我市中小学校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在市体校的学生可代表学籍所在单位参赛,占名额,计个人名次、团体总分。

 4、小学、初中组均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2人。

 5、每个运动员限报二个单项,另可兼报接力,每项人数不限。

 6、运动员资格由各区、县(市)体育局、教育局负责审查。若发现有违反本规程者取消该运动员参赛资格和已取得的名次,并在团体总分中扣除9分。

 7、比赛执行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最新竞赛规则及有关补充规定。

  五、录取名次与计分办法

 1、小学组、初中组录取团体总分前八名。团体总分相同时,以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以此类推。

 2、各单项均按报名人数录取前八名,不足八名(含八名)减一名录取。只有一名运动员参赛的作为测验或改项。

 3、计分方法:各单项分别按单项名次排1至8名。 以9、7、6、5、4、3、2、1计分,接力加倍计分,破市纪录者加5分。

  六、报名和报到

 1、各参赛单位于3月11日前通过“市体育竞赛管理系统”进行报名。网上报名表提交即为正式报名,逾期视为弃权。报名后名单不得更改,不得无故弃权。

 未注册的运动员凭本人二代身份证,由各区、县(市)体育局于2月24日前统一上报市体育局注册。注册材料包括《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注册申请表及协议书》(要求附近期照片、内容填写完整)和电子注册材料,材料缺一或逾期均不予办理。

 2、各队到赛区报到的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届时必须交验运动员参赛资格代表证(省注册的运动员携带经省体育局注册并确认的相关证明)、运动员本人的二代身份证、保险公司提供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大会统一办理)、15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上述证件缺一不得参加比赛,且一切经费自理。

 3、运动员号码布各单位自备(白底黑字),每位运动员必须备有两块号码布。

 小学组号码为:

 z区:001-020 z区:021-040

 z区:041-060 z区:061-080

 z区:081-100 z区:101-120

 z区:121-140 z区:141-160

 z:161-180 z市:181-200

 z市:201-220 z市:221-240

 z县:241-260 z县:261-280

 初中组号码为:

 z区:300-330 z区:331-360

 z区:361-390 z区:391-420

 z区:421-450 z区:451-480

 z区:481-510 z区:511-540

 z:541-570 z市:571-600

 z县:601-630 z市:631-660

 z县:661-690 z市:691-720

  七、仲裁委员及正、副裁判长由市体育局指派。

  八、参赛单位费用自理,如需大会帮助解决住宿的需在报名表上注明。

  九、本规程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小学田径运动会竞赛活动方案5

  一、比赛时间及地点:

 20xx年xx月6xx日至xx月xx日在xx中学举行。本次运动会由市教育局和市体育局共同主办,xx中学承办。

  二、参赛单位及分组:

 1、高中组:xx。

 2、初中组:xx。

 3、小学组:xx。

  三、报名人数:

 1、高中组:男、女运动员各8名。

 2、初中组:男、女运动员各7名。

 3、小学甲、乙组:男、女运动员各5名。

 各代表队可报领队1名,教练员1名。

  四、运动员资格:

 根据文件精神规定:

 1、运动员必须是市教育局教育一科、教育二科备案在册且在本校就读的学生,高中组运动员必须是有会考资格的学生,小学甲组运动员必须是xx年xx月xx日以后xx年xx月xx日前出生的学生,小学乙组运动员必须是xx年xx月xx日以后出生的学生。

 2、小学五六年级、初中二三年级、高中二三年级本学年转入或借读的学生不能代表现就读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参加市级各类体育竞赛,可代表原户籍所在学区学校参加比赛。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病休复学学生不能参加市级各类体育竞赛。

 3、在省、xx市体校学习的学生在参加市级各类体育竞赛时,按谁输送代表谁参赛的原则,小学阶段输送的,回户籍所在学校参赛。初中阶段输送的,代表原输送初中参赛。

 4、市体育局引进的运动员一律不得代表学校参加本市体育比赛。

 5、运动员凭第二代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和学生证报名参赛,(身份证与学生证姓名与出生年月必须一致,初一学生用原小学学生证,小学、初中转学或借读学生报名时附转学证书备查)。各组报名时请在报名表内填上学校(村完小)、年龄、年级、学号。运动员资格不符条件的,在比赛前查实的取消比赛资格,不得增补。在比赛期间查实的取消该队团体总分。

 6.在领队教练会议前因训练受伤或身体不适的运动员,其代表队可向大会组委会提出申请,经核实后方可换人,但不能更改其参赛项目。

  五、比赛项目及报名办法:

 1、比赛项目。

 2、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

 3、每个单项限报2人,每人限报2项,全能运动员可兼报1个单项。男、女接力比赛各限报1队。

 4、队号码布自备,号码统一用白布制作,规格为长20公分、宽28公分。

  六、录取名次及记分办法:

 1、大会将综合各运动队在遵纪、赛风、卫生、精神风貌等方面情况,评出“体育道德风尚奖”5名,其中高中组1名,初中组2名,小学甲组2名、小学乙组2名。高中组录取团体总分前3名,初中组录取团体总分前10名,小学甲、乙组各录取团体总分前12名。团体总分按各单项比赛中所得分加上破记录和等级运动员的分数总和计算,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团体总分相同时,以获各项目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依次类推。

 2、高中组各单项取前6名,按7、5、4、3、2、1记分。初中组、小学甲、乙组各取前8名,按9、7、6、5、4、3、2、1记分。三项、五项全能按单项记分。各组别如运动员不足6名或8名时均减少一名录取,得分值不变,名次并列者,得分平均计算,无下一个或下几个名次。各组别接力得分加倍。

 3、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加4分,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加1分,破本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最高记录加5分。全能总分破记录予以加分,单项只承认记录不加分。

  七、奖励办法:

 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运动队,大会各授予奖杯一座。团体奖授予奖杯及奖金,连续三年获第一名的运动队,流动奖杯作永久保留。个人获得名次的授予荣誉证书。

  八、裁判员名额分配:

 1、小学:

 xx各1名。

 xx各2名。

 xx各3名。

 2、初中:

 xx各1名。

 xx各2名。

 xx各3名。

 3、高中:

 xx各2名。

 xx3名。

 xx各4名。

 xx中学6名。

 xx各8名。

 裁判员必须是国家等级裁判员或有一定田径裁判基础的体育教师,裁判员名单必须随运动员报名单一同上报。

  九、报名及报到日期:

 1、书面报名日期为10月15日(下午5时前)一天,提前没有人受埋,超过不予补报,同时电子报名单通过OA系统上报给教育一科彭宗仁。书面报名时交齐:

 (1)报名单。

 (2)参赛运动员的第二代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

 (3)学生证(初一学生用原小学学生证,小学、初中转学或借读学生报名时附转学证书备查,高中运动员提供学籍号)。

 (4)解说词。报名单须经学校领导审定签名并加盖公章,否则作无效处理。报名单可以到xx市教育局OA系统文件的附件中下载。

 2、10月30日下午1:00时整在xx中学召开各队领队、教练员会议,布置开幕式、比赛要求及交通安全、生活等相关事项。大会裁判员11月5日上午8:30在xx中学报到并参加学习。各代表队于11月6日上午报到,上午9:30整举行开幕式,中午12:30分开始正式比赛。

 3、生活及经费安排:各参赛队经费自理,裁判员的车旅费回校报销,用膳、住宿归各运动队。

 4、各参赛队要准备一份100字以内的书面解说词,并同报名单一同上报。

  1健美操常用的几种手型:

  健美操中的手型有多种,是从芭蕾舞、现代舞、迪斯科、武术中吸收和发展的。手型是手臂动作的延伸和表现,运用的好,会使健美操动作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更具有感染力。

  1)五指并拢的掌:五指伸直,相互并拢。大拇指末关节收回,指关节贴于食指旁,手掌是小臂的延伸。

  2)五指分开的掌:五指伸直充分张开,手掌是小臂的延伸

  3)实心拳:四指卷握,大拇指末关节压住食指、中指的第二关节。

  4)空心拳:四指卷屈,大拇指末关节压住食指、中指的末关节,拳成空心状。

  5)屈指掌:手掌用力上翘,成立掌式,五指屈指并拢。

  6)芭蕾舞手式:五指微屈,后三指并拢、稍内收,拇指内扣。

  7)西班牙舞手式:五指用力,小指、无名指、中指自掌指关节处依次屈,拇指稍内扣。

  2头颈动作:头颈动作包括屈、转、绕和绕预备姿势:站立,两手叉腰。

  前屈:低头,下颌对准胸部,还原。

  后屈:抬头,头后部对准背部,还原。

  侧屈:头向侧倾,耳部对准肩,还原。

  2)转(向左、向右转)

  预备姿势:站立,两手叉腰。头向左(右)转90度,还原。

  3)绕和绕环

  预备姿势:站立,两手叉腰。

  绕:向左(右)绕头。头从一侧屈经前绕至另一侧屈,稍抬头。

  绕环:向左(右)绕环。头从一侧屈经前、侧后还原的360度绕环动作。

  要求:在进行头颈动作练习时,身体不要跟着一起动,颈部动作幅度要大,使颈部肌肉充分伸展。

  3肩部动作:

  肩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与身体的姿势和形态密切相关。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直接影响动作的幅度和正确姿态。肩部动作包括提肩、沉肩、展肩、绕和绕环、振肩。

  A)提肩、沉肩

  预备姿势:分腿站立,两臂自然下垂。

  1左肩上提,还原。右肩上提,还原。

  2左肩、右肩依次提肩、沉肩。

  3两肩同时提肩、沉肩。

  B)收肩、展肩

  预备姿势:分腿站立,两手叉腰。

  1左(右)肩收肩、展肩。

  2两肩依次收肩、展肩。

  3两肩同时收肩、展肩。

  C)绕和绕环

  预备姿势:分腿站立,两臂自然下垂。

  1绕:左(右)肩以肩关节为轴向前或向后做360度之内的圆周动作。

  2绕环:左(右)肩以肩关节为轴向前或向后做360度以上的圆周动作。

  D)振肩

  预备姿势:分腿站立,两手叉腰。

  两肩做内收、外展的弹性动作。

  4上肢动作

  A)臂的摆动

  B)臂的屈伸

  C)臂的绕和绕环

  D)振臂

  5躯干动作

  躯干动作包括胸部、体侧、体转、前屈、后屈等动作。

  6髋部动作

  髋部动作包括顶髋、摆髋、髋部绕和绕环动作。

  二、健美操的基本步伐

  1.踏步:大腿抬平,小腿自然下垂,落地时用前脚掌过渡到全脚掌,两臂屈肘前后自然摆动,身体保持正直,抬头挺胸。同属踏步类的还有:

  a) 点踏步:

  b) 交叉步:

  c) V字步:

  2.开合跳:跳起分开落地,髋部、脚尖外开,膝关节在同方向弯曲。蹬地还原时,脚跟并拢,膝缓冲。动作要起伏、连贯、有弹性。

  3.弹踢腿跳:动力腿屈膝后摆,两膝之间要靠拢,前弹时不要过分用力,膝关节、髋关节运动伸展要有控制。然后换另腿做。

  4.后踢腿跳:一腿屈膝后摆,髋和膝在一条线上。跑跳过程中,膝、踝关节充分缓冲,手臂可自然摆动。

  5.吸腿跳:膝抬起大腿平行地面,小腿垂直于地面,脚面绷直,落地时由脚尖过渡到脚跟。两腿交替进行。跳起时,脚离地,身体保持正直。

  6.踢腿跳:一腿前踢,腿要抬的更高,膝盖伸直,收腹立腰。落地还原到位,两腿交替进行。

  7.弓步跳:一腿后摆由脚尖过渡到前脚掌(脚后跟不需要着地),脚尖方向向前。身体稍前倾,立腰收腹。还原时屈膝缓冲。换另腿做,方向相反。

  第三节 基本步伐组合操

  基本步伐组合操其目的在于使练习者通过本套操的练习,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步伐与基本手型的配合,并通过此套操的练习,达到热身的目的。这是一套适合于初学者练习的操。此操分为七组动作,共64个8拍。

  预备姿势:直立;48拍原地踏步。

  第一组动作:踏步侧击掌(48拍):

  18:1~3原地踏步,4拍身体向右侧转,向腿弯曲,右脚尖右侧点地,同时双手右侧肩上击掌。5~8同1~4,唯方向相反。

  第二组动作:原地小跳组合(88拍):

  18拍:1左脚向左侧小跳一次,2右脚向右侧小跳一次,3左脚向右侧小跳一次并步,4右脚向左侧小跳一次并步;5~8同1~4;

  28拍:1左右脚分别向左右小跳一次,2左右脚分别向右左小跳一次并步;3、4同1、2;5~8同1~4;

  38拍同18拍;

  48拍同28拍;

  58拍:脚步同18拍,1左手向左侧平举,五指分开的掌,掌心向前。2右手向右侧平举,手型同左手。3左手向胸前收回,屈肘,空心拳,拳心向胸;4收右手。

  68拍:脚步同28拍,1左右臂分别向两侧打开成侧平举,掌心向前,五指分开;2脚步同28拍脚步,左右手臂同时向胸前收回,屈肘,拳心向胸。

  78拍:同38拍;88拍同48拍;

  第三组动作:V字步组合(168拍)

  18拍:双臂自然摆动,1:左脚向左斜前方出脚,脚跟过渡到脚掌,身体重心跟上;2右脚向右斜前方出脚,脚跟过渡到脚掌,身体重心跟上;3、4左右脚收回,并步。5~8同1~4

  58拍:脚步同前,1:双臂向左上方冲拳,2:双臂向右上方冲拳;3、4左右脚收回,并步。5~8同1~4。

  98拍:脚步同前,1:双臂左上方绕小臂,2:双臂右上方绕小臂;3、4左右脚收回,并步。5~8同1~4。

  138拍:脚步同前,1:右臂向右侧前方冲拳,身体左转,2:左臂向左侧前方冲拳,身体右转。3、4左右脚收回,并步。5~8同1~4。

  第四组动作:踏步、小跳、V字步组合(108拍)

  18拍:同第一组动作踏步侧击掌;

  38拍:同第二组动作的58拍和68拍;

  58拍:同第三组动作的58拍;

  78拍:同第三组动作的98拍;

  98拍:同第三组动作的138拍。

  第五组动作:弓步组合(88拍)

  18拍:1~4踏步同时左转身90度, 5、6左脚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双手向前冲拳,头正直,上体直立;7、8收左脚并步,同时收拳于腰间。

  28拍:1~4踏步同时右转身90度,5、6右脚向后撤步,成左弓步,双手握实心拳,拳眼向上,侧平举打开。

  38拍:同18拍,唯方向相反;

  48拍:同28拍,唯方向相反。

  58拍~88拍,同18拍~48拍。

  第六组动作:交叉步并步组合(48拍):

  18拍:1~4:向左侧的交叉步,同时,左手叉腰,拳面向前,右手握拳右侧摆三拍,第四拍胸前击掌。5~8同1~4,唯方向相反。

  28拍~48拍,同18拍。

  第七组动作:联接组合:(148拍):

  18拍:同第一组动作踏步侧击掌;

  38拍:同第二组动作的58拍和68拍;

  58拍:同第三组动作的58拍;

  78拍:同第三组动作的98拍;

  98拍:同第三组动作的138拍;

  118拍:同第五组动作的18拍~28拍;

  138拍:同第六组动作的18拍。

  第四节 跑跳步热身组合操

  预备姿势:两脚并拢,两手叉腰。

  第一节:小跳(88拍):

  18拍~48拍:双手叉腰,先向左侧开始的小跳。

  58拍~88拍:脚步保持小跳,向左侧小跳时,双手握拳,拳心向下,同时向左侧摆动,向右侧小跳时,双臂再向右侧摆动。

  第二节:交叉步弹动组合(88拍):

  18拍:1~4双臂自然摆动向左侧的交叉步,5~8第五拍双手胸前击掌接双臂同时前后摆,双脚原地弹动;

  28拍:动作同18拍,唯方向相反;

  38拍~48拍:同18拍~28拍;

  58拍:1~4双臂自然摆动向左侧的交叉步,5~8第五拍双手胸前击掌接双臂肩侧屈,由右侧向左侧转身跳一周;

  68拍:动作同58拍,唯方向相反;

  78拍~88拍:同58拍~68拍。

  第三节:侧摆腿组合(128):

  18拍:1、2左腿侧摆,右臂经左侧,向上,向下绕环一周,3、4同1、2,唯方向相反;5~8同1~4;

  28拍~48拍同18拍;

  58拍:腿动作同前,1、2时,双臂前平举,掌心向下;3、4双臂侧平举,掌心向下;5、6时,双臂肩侧屈,拳心向两肩;7、8双臂收于体侧;

  68拍~88拍:动作同58拍;

  98拍:1:左腿向左侧摆动,右脚支撑,双臂胸前平屈向左侧摆动,掌心向下;2:动作同1,唯方向相反;3~8同1、2;

  108拍同98拍;

  118拍:1左腿向左侧摆动,双臂前平举,掌心向下;2双手收于腰间,拳心向上,向右侧摆右腿;3左腿向左侧摆动,双臂上举,掌心向前;4同2;5~8同1~4;

  128拍同118拍;

  第四节:后踢腿跑组合(88拍):

  18拍:1、2双手叉腰,右脚向左前方上步,屈膝,身体稍左转,肩稍左转,3、4:左脚向右脚并步跳一次,5~8:向右转身后踢腿跑4拍;

  28拍:同18拍,唯方向相反;

  38拍~48拍同18拍~28拍;

  58拍:脚步动作同18拍,1、2时,右手屈指掌,向左前方推掌,3、4脚并步时,双手向侧平举,并向处推掌,掌根用力,手指弯曲。5~8:加手臂摆动的向转身后踢腿跑;

  68拍:同58拍,唯方向相反;

  78拍~88拍;同58拍~68拍;

  第五节:侧并步组合(88拍):

  18拍:1左脚向左侧出一小步,2右脚跟进并步,同时双臂前后摆,第二拍双手在肩侧击掌;3右脚向右侧出一小步,4左脚跟进并步,同时双臂前后摆,第4拍时双手在肩侧击掌;

  28拍~48拍:动作同18拍。

  58拍~88拍:上肢动作同前。唯左右脚侧出一小步,变为向前侧方V字步上步、并步、击掌一个八拍,退步、并步、击掌一个八拍。

  第六节:弹踢腿组合(128拍):

  18拍:1向左转身90度,向前弹踢左腿,双臂向前冲拳,拳心向下,拳眼相对;2收左脚,收双手握拳于腰间;3、4动作同1、2,唯方向相反;5~8动作同1~4;

  28拍:1右转身90度,左脚向左侧弹踢,双臂握拳侧平举,拳心向下;2收回左腿,双手握拳腹前交叉;3、4动作同1、2,唯方向相反;5~8动作同1~4;;

  38拍:1向右转身90度,向前弹踢右腿,双臂向前冲拳,拳心向下,拳眼相对,2收右脚,收双手握拳于腰间;3、4动作同1、2,唯方向相反;5~8动作同1~4;

  48拍:1左转身90度,右脚向右侧弹踢,双臂握拳侧平举,拳心向下;2收回右腿,双手握拳腹前交叉;3、4动作同1、2,唯;方向相反;5~8动作同1~4。

  58拍~88拍同18拍~48拍。

  98拍:1、2转身90度面向前,弹踢左腿,同时左臂侧上举,右臂收于体侧;3、4弹踢右腿,同时右臂也侧上举,5、6弹踢左腿,双臂收于胸前握拳交叉;7、8弹踢右腿,双臂收于体侧;

  108拍~128拍动作同98拍。

  第七节:联接组合(88拍):

  18拍:同第二节交叉步组合的58拍动作;

  28拍动作同18拍;

  38拍:同第三节侧摆腿组合的58拍动作;

  48拍:同38拍;

  58拍:同第四节后踢腿跑组合的58拍动作;

  68拍:同58拍;

  78拍:同第五节侧并步组合的58拍动作;

  88拍:同78拍。

  第五节 哑铃韵律操

  第一节:伸展头前屈

  1~~8拍:1拍,左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持铃由上而下肩侧屈,头前屈。

  2拍, 两手持铃斜上举,头向上,3拍, 两手持铃由上而下侧平举, 头向前。

  4拍, 左脚还原成立正, 同预备姿 势。5~~8拍同1~~4拍,方向相反。

  2×8拍:1~~2拍,左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持铃向下经体侧至上举相击,头向上仰。

  3拍,两手持铃由上而下,在腹前相击,正视前方。

  4拍,还原成立正姿势。

  5-8拍同1-4拍,方向相反。

  第二节 滚动步小摆臂

  1x8拍: 1~2拍,右脚提踵,屈膝同时左手持铃前摆,右手持铃右后摆。

  3~4拍,左脚提踵,屈膝同时右手持铃前摆,左手持铃后摆。

  5~6拍同1~2拍,7~8拍同3~4拍。

  2×8拍同1x8拍

  第三节 左右臂旋转

  1×8拍:1拍,左脚侧出一步,髋自然向左移动,左臂直臂左手持铃外旋,右臂直臂右手持铃内旋。

  2拍,收右脚与左脚并拢,手臂同1拍,方向相反。

  3拍同1拍。4拍,收右脚在左足弓处点地,屈膝,手臂同1拍。

  5~8拍同1~4拍,方向相反。

  2×8拍同1×8拍。

  第四节 上臂屈伸

  1×8拍:1~2拍,左脚侧出一步,髋自然向右移动,左腿屈膝点地,同时左臂屈肘手持铃侧举,右臂手持铃侧上举,头向右转。

  3—4拍,右脚侧出一步,髋自然向右移动,左腿膝点地,同时右臂屈肘手持铃侧举,左臂手持铃斜上举,头向左转。

  5—6拍同1—2拍,7—8拍同3—4拍。

  28拍同18拍。

  第五节臂摆动与绕环

  18拍:1—2拍,两腿并拢,两手持铃前摆至前45度,两膝弹动一次。

  3—4拍,方向相反。

  5—6拍,两臂经体侧向前,向上,向后绕环一周,两膝弹动一次。

  7—8拍同5—6拍,方向相反。

  28拍同18拍,方向相反。

  38拍:1—2拍,两手持铃,左侧摆动,两膝弹动一次。

  34拍同1—2拍,方向相反。

  5—8拍,两手持铃经体侧向左、向上、向右、向下绕环一周,两膝弹动一次。

  48拍同38拍,方向相反。

  第六节 弓步臂侧举

  18拍:1—2拍,左腿在右腿前交叉半蹲,两手持铃体前交叉。

  3—4拍,左腿成左弓步,右脚侧点地,两手持铃侧举。

  5—6拍同。1—2拍,方向相反。7—8拍同3—4拍,方向相反。

  28拍同18拍。

  第七节 展胸含胸

  18拍:1—2拍,两脚并拢,两腿半蹲,含胸两手持铃,胸前相击。

  3—4拍,两腿伸直,两手持铃侧举后,同时挺胸。

  5—6拍同1—2拍,7—8拍同3—4拍。

  28拍同18拍。

  第八节 髋侧顶

  18拍:1拍,左脚侧出稍屈膝,向右顶髋,同时两手持铃,经腰侧前伸至前举。

  2拍,右脚向左脚并拢,同时手持铃成腰侧屈。

  3—4拍同1—2拍。

  5拍,左脚侧出稍屈膝,同时两手持铃侧伸至侧举。

  6拍,右脚向左脚并拢,同时两手持铃成腰侧屈,同2拍。

  7拍同5拍。8拍同6拍。

  28拍同18拍,方向相反。

  第九节 体前屈

  18拍:1~2拍,左脚侧出一步,两脚开立,同时两手持铃向内绕至侧上举。

  3~4拍,体前屈,两手持铃后伸。

  5~6拍,屈左腿,成侧弓步,同时右手持铃屈肘,碰左膝,左手持铃侧后举。

  7~8拍,屈右腿,成侧弓步,左手持铃屈肘,碰右膝,右手持铃侧后举。

  28拍同18拍,方向相反。

  第十节 前侧踢腿

  18拍:1拍,左腿屈膝提踵,向右顶髋,同时右手持铃屈肘前摆,左手持铃后侧摆,目视右手。

  2拍,还原立正。3拍,左腿前踢,右手持铃前举,左臂手持铃侧后举,还原成立正。5-8拍同1-4拍,方向相反。

  28拍:1-2拍同18拍的1-2拍。3拍,左腿侧踢,两手持铃侧举。4拍,还原成立正姿势。

  56拍同18拍的1~2拍。

  7拍,右腿侧踢,两手持铃侧举。

  8拍,还原立正姿势。

  38拍同18拍。

  48拍同28拍。

  第十一节 跳跃练习

  18拍:1拍,两腿直立,两手持铃成腰侧屈,双足跳起,向左转体90度成左弓,同时两手持铃前举。

  2拍,向右跳转90度成站立姿势。

  3拍,两腿直立,两手持铃前屈,双足跳起,向右转体90度成右弓步,同时两手持铃前屈。

  4拍,向左跳转90度成站立姿势。5~8拍同1~4拍。

  28拍同18拍。

  第十二节 整理练习

  18拍:1~2拍,左脚向前一步,同时两手持铃由前向后环绕一周。

  3~4拍,两腿并拢屈膝弹动一次,同时两手持铃由下向前摆动。

  5~6拍,两腿屈膝弹动一次 ,同时两手持铃由前向后摆动。

  7~8拍,两腿屈膝弹动一次,同时两手持铃由后向前摆动。

  28拍同18拍,方向相反。

  第六节 健美操的比赛规则与裁判法

  一、竞赛通则

  1.竞赛项目分为:

  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合双人;男子3人;女子3人;混合6人(男3 人女3人)。

  2.运动员年龄

  参加成年组竞赛的运动员在竞赛之年不小于18,不大于40岁。参加少年组竞赛的运动员在竞赛之年不小于12岁。

  3.运动员服装

  男运动员:背心、短裤。

  女运动员:背心式健美裤、泳装或紧身裤。男、女运动员均穿旅游式运动鞋,可加护腿或护腕。

  运动员不准戴除发带、发卡外任何装饰品(手饰)或手表。

  二、竞赛内容和时间

  1.健美操只进行自选动作比赛,自选动作必须符合规则要求。6人项目整套时间比赛为 90~120秒。

  2.音乐

  运动员必须自备录音带,录音必须在空白磁带的“A”面开头。运动员采用的各项比赛 的录音带,必须事先在录音带盒的端面标明运动员的所属队名,姓名和竞赛项目的名称,并在运动员报到时将登记卡交给大会。

  3.竞赛程序和计分方法

  竞赛程序:健美操竞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种。

  计分方法:凡报名参加竞赛的运动员,均需参加预赛。预赛中取得前6名成绩的运动员可参加决赛。预赛中团体总分为各单项成绩之和。得分多者,名次列前,总分相等时,以单项中高分多者名次前;成绩相等,名次并列,下一名为空额。

  决赛:参加决赛的前6名运动员所获得的预赛得分和决赛得分之和,为决赛总分,以预 赛总分多者,名次列前;成绩相等,名次并列,下一名次为空额。

  4.参加比赛的队的人数要求

  每队6人(男3人、女3人)每个运动员兼项最多不得超过三项。

  5.男子3人、女子3人、混合6人竞赛场地要求

  场地为1212 平方米地板或地毯,并用5厘米宽的白标志带固定(该带宽计算在12平方米之内)。

  6.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合双人竞赛场地要求

  场地为99平方米的地板或地毯,并用5厘米宽的白色标志固定(该带宽计算在9平方米之内)。

  三、裁判法

  1.裁判长

  ① 组织裁判员进行规则学习,统一评分标准,研究评分细则。

  ② 赛前5分钟召集裁判组人员准备入场。

  ③ 发出比赛开始信号,领导裁判组现场评分。

  ④ 检查评分情况如发现裁判不公正时,应向其提出批评,情节严重者应向仲裁委员会报告处理。

  ⑤ 在记录员的协助下,查看成套动作的时间,视情况给予扣分。

  ⑥ 检查评分差距,计算并出示最后得分。

  ⑦ 有权召集裁判员会商。

  ⑧ 对教练员、运动员行为错误给予扣分,情节严重者给予警告或取消其比赛资格。

  2.裁判员

  ① 熟悉竞赛规程,精通竞赛规则及裁判法进行独立评分。

  ② 必须在裁判员评分表上做好记录,作为评分依据,便于检查。

  ③ 遵守裁判员守则,按照规则进行评分。

  ④ 遵重并服从裁判长的领导,有权向裁判长用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场合提出意见。

  3.计时员

  ① 了解比赛规则,熟悉成套动作规定时间。

  ② 赛前实习计时器性能及使用方法。

  ③ 比赛时运动员动作开始开表,运动员最后动作结束时停表。集体项目第一人动作开始时开表,最后一人动作结束时停表。

  ④ 熟练、准确地向裁判长报告成套动作的时间。

  4.记录员

  ① 赛前20分钟负责进行第一次点名,赛前5分钟集合运动员讲解有关比赛的注意事项。

  ② 发现有弃权运动员应立即通知裁判长。

  ③ 比赛开始时或发奖时,负责带领运动员入场或退场。

  5.总记录员

  ① 登记并审核记录员填写的“比赛评分记录表”。

  ② 准确、迅速计算出运动员名次,得分和团体总分及名次。

  ③ 比赛结束后,协助竞赛委员会编写成绩册,负责整理比赛用的所有表格资料。

  6.放音员

  ① 在运动员报到时负责收存比赛用的录音带,根据比赛出场顺序进行编号。

  ② 比赛结束把录音带及时归还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不准任何人借用或复制录音带。

  7.评分方法

  a) 公开亮分制:

  比赛采用公开的亮分制,运动员的最高得分为10分,裁判员评分精确到01分,运动员最后精确到001分。最后得分超出小数点后两位,按四舍五入原则计算。

  b) 最后得分:

  将裁判员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中间分数的平均分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如中间分差超出规定范围,可调整个别分数。

  c) 中间分差范围

  中间分平均值在:

  950~1010之间 分差为02分

  900~947之间 分差为03分

  850~897之间 分差为05分

  在850以下 分差为1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780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