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天“火星之旅”】 火星之旅

【520天“火星之旅”】 火星之旅,第1张

  2011年11月4日,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内,“火星500”模拟飞船的舱门缓缓开启,6名身穿蓝色舱内服的实验者鱼贯而出,在“王跃!王跃!”的欢呼中,一名小个子的中国人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向人们挥手微笑。

至此,王跃和来自其他国家的5名同伴结束了520天与世隔绝的模拟“火星之旅”,“踏上地球”。520天的旅程,6名志愿者积累了大量研究数据,对密闭环境下人的自身极限能力的认识有了新突破。而由中方组织参与的中医项目、生物节律与氧化应激项目及心理项目,均达到了预期目的。

严格的选拔过程

在志愿者选拔过程中,王跃一路绿灯地通过了连睡眠监测也包括在内的20多项医学检查,虽然试验中没有模拟真空、失重等太空环境,志愿者的脊椎骨等易受损部位还是经过了最精细严格的检查;在心理方面则有针对其反应和认知能力等做的大量调查问卷和测试。

参试实验内容培训、心理放松训练、特殊技能培训、食品试吃以及语言培训……这些名目繁多的训练让层层选拔上来的志愿者丝毫不能松懈。王跃最难忘的是一次野外生存训练经历,那次他携带着极少的食物在雪深过膝的森林里待了一天一夜,还得和队友一起照顾着体重达200斤的模拟“伤员”向目的地艰难跋涉。王跃回忆说:“几个人中数我最瘦弱,有好几次摔倒在雪地里时真不想爬起来了,当时我咬着牙念叨:‘不能丢人!中国人不能丢人!’就这样,我终于坚持下来了。”

“火星500”项目的关注点之一是长期密闭环境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志愿者常年看不见太阳,失去了在地球上形成的昼夜节奏,即便这样,各国参与的105项实验还是需要他们马不停蹄地去完成。据王跃介绍,这些实验都有详细的手册,志愿者们得按照时间阶段做不同实验,进行交叉对比和配对比较,最后每天按照固定时间点向外传递数据。值得一提的是,中医的望闻问切手段在该项目中得到利用,志愿者的舌相、面相会通过四诊仪被记录下来,为我国深化航天医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520天旅程似乎是个黑洞

王跃的“火星之旅”并不潇洒:长期蜗居在人均不到34平方米的逼仄空间;为模仿真实的火星状态不能使用手机;志愿者只能通过局域网对外联系,20分钟的通信时滞意味着,一条信息从发出到收到回复至少需要40分钟。在参加试验的6名志愿者当中,只有王跃来自东方,语言沟通上存在着很大的障碍,为此一开始的时候王跃倍感孤独,他曾经在日记中写道:“漫长的旅程似乎是个黑洞,你辨不清方向,只是不停地走着。”

“我身体上最大的收获就是瘦了10千克”,“着陆”后的王跃露出了顽皮的笑容,“最不开心的事情就是我掉头发,这让我很遗憾!”脱发原因,他说也许是缘于实验对生理、心理的考验。

“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已经是很中庸了,但即便是这样,我的心情仍然会像震荡波一样,起起落落。比如,6个人中我不是最矮,但我是最瘦的,由于实验要求,我们每人每天要完成的运动量都相同,当大家做同样的运动时,我的心率和耗能量都要大大超过其他人,完成起来真的很不容易。有时我想,我比大家瘦,为什么却要承受相同的负荷但我只能告诉自己,坚持,一定要坚持!”王跃说。两个月后,王跃突破了极限,也度过了情绪低落期。

无法选择的食物

面对装了满满一储藏间的食物,王跃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因为,志愿者的试验专用食品以罐头和复水食品为主,加水加热一下即可食用,味道寡淡,用王跃的话形容就是“白水煮土豆”:“我们吃的并不是东方食物或西方食物,严格来说应该是‘这种粉末’或‘那种粉末’,吃的时候完全无法从味道、颜色、形状来确认自己吃的是一种什么东西。”

“有些食物会引起我肠胃的抗议,但出于实验要求及体能要求,我必须要在这一天、这个时间点吃完一定量的某种食物,我明明知道吃了这种食物会腹胀,但还是得吃,两三天后肠胃刚刚恢复正常,又轮到吃这种食物的时间了,我仍然必须重复。”不过好在模拟飞船内有一个舱可以种植西红柿等新鲜蔬菜,既可以作为食物,也是生活调剂。

蜗居里的“课外作业”

法国志愿者见到中国试验队员时,会用汉语说“福如东海”,这是王跃的功劳。出舱时,其他5位志愿者每个人都会说上一句中国的吉祥话。不过,俄罗斯队友斯莫连斯基当天在采访现场对王跃表示了歉意,因为他总把王跃的名字“跃”发音为“鱼”,他说,王跃对他将自己变成“一条鱼”耿耿于怀。

品茶、书法……这些是王跃在舱内平均每天七八个小时实验时间外的“课外作业”。其他5位队友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对中国载人航天亦十分关注,不久前,王跃专门找来中国“天宫一号”发射录像,和队友一同观赏。

“俄罗斯专家教给我的一些心理放松方法对我来说不太管用,如果时间和状态允许,我常练习书法,一开始抄写弟子规和自己带进舱的书签,后来开始抄写佛经,虽然我不信教,但我感觉抄写佛经很管用”。王跃说,自己喜欢颜体书法,从进舱时临摹字帖,到后来自己写,供队友观摩,进步不小。

最后,王跃用三个词来描述自己的舱内生活:坚持、信任、成功。

2011年12月6日上午,王跃在完成后续检查后,乘机返回北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文宝、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领导及王跃父母前往机场迎接王跃归来。在航天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王跃的同事为王跃凯旋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人们打着“欢迎王跃凯旋归来”、“王跃辛苦了”等红色横幅、手持鲜花迎接这位英雄的归来。

520个日日夜夜,王跃是如何坚持度过的呢,让我们用倒计时的方法回顾一下这520天中的几个片断。

2011年11月4日:“返回地球”

莫斯科时间2011年11月4日14时(北京时间4日18时),中国志愿者王跃和来自其他国家的5名同伴结束长达520天的往返火星与地球模拟试验,走出模拟飞船“返回地球”。至此,由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志愿者共同参与的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火星500”获得圆满成功。

“时隔520天后,我们终于回来了,很高兴同大家再次见面……”王跃在用中文和英文发表简短致辞后和其他志愿者一同离开了活动现场,开始接受医学检查。接下来,他们还将接受为期3天的全面体检和一个月的舱外试验。

在520天中,王跃和同伴们在模拟飞行中成功开展了100多个试验项目,其中由中方组织开展的长期密闭环境中人体中医辨证研究等3个参试项目均达到了预期目的。

2011年8月15日:停车场里的世界纪录

“火星500”的航天员已经在密闭舱里度过438天,这是有史以来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停留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太空任务”达到的新的里 程碑。然而他们打破太空任务持续时间最长记录的地点并不是在太空,而是在俄罗斯莫斯科的一个停车场里。这些航天员已经在密闭舱内度过438天,而且与朋友和家人联系的机会非常有限,400多天的时间足够他们在地月间往返73次。不过他们还剩82天才能完成为期520天的“火星500”任务。8月也许是航天员精神较差的时段:它是任务期间最单调乏味的阶段,他们的朋友和家人都在度假,因此他们接收到的消息减少了,而且他们的食物也一直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志愿者在飞船里面并没被逼疯。

2011年2月18日:成功踏上火星表面

在经历了260天的密闭飞行后2011年2月18日,身着特制“海鹰”航天服的王跃和同伴一起踏上模拟“火星”表面,他用汉英双语向“地球人”致辞:“感谢人类无穷的智慧,火星不再遥远。”他们在模拟火星表面开展勘察等科学研究工作,王跃遥控指挥火星探测车在“火星”上行驶,操纵机械臂采集土壤样本等。医学检查显示,王跃出舱前的身体状态非常好。据说这次“模拟登陆”的逼真效果居然让一些观众误以为人类已经成功登陆火星。

2011年2月14日:顺利抵达“火星”表面

在一个被锁的钢质太空舱里呆了257天后,参与这项火星模拟飞行任务的6名志愿者,最终在这颗红色行星上成功“着陆”。对被锁在太空舱长达三分之二年的这个6人组来说,这是向前迈进的一大步,但是对征服火星来说,这只是向前迈进的相对较小的一步。

在对“火星”进行为期2天的研究后,这些志愿者将开始重返地球的“返回之旅”,这也是整个任务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这就像以真实故事为题材的电视秀或1978年影片《摩羯星一号》里的情节,在这个过程中,行为专家对航天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观察。任务主管和前航天员鲍里斯・莫鲁科夫表示,尽管所有人随时都能出去,但是没人想过要放弃这项任务。他说:“他们干劲十足,不过有点疲劳,这种情况很自然。这项任务很艰巨,因为整个过程很单调。疲劳和对任务的看法会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

2010年12月30日:圣诞节与新年祝福

2010年12月25日圣诞节,志愿者们自制了圣诞树,重新装饰了墙壁,舱内终于有了节日的氛围。午饭前大家打开了礼物。看着礼物从袜子里一点点地掉出来真是一种乐趣:有来自俄罗斯的金属瓶,来自哥伦比亚的小眼镜,来自中国的卡片和来自法国的巧克力。

同时他们也送给大家来自“火星500”项目的新年祝福:新年快乐!

2010年12月1日:“世界末日”

2010年12月1日,志愿者们经历了一次“世界末日”,他们是这样记录的:

2010年12月1日、2日两天20小时内处于断水、断电、空调无法工作的状态,我们不确定工程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解决问题,所以为了节省备用电源的电量,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我们拔掉所有用电设备的插头,关闭了不需要的应急灯,只剩下两盏灯:一个在厨房,一个在盥洗室。

要想了解我们的处境,你可以设想一下“世界末日”的情景,我们六个人被遗弃在黑漆漆的试验舱内,周围一片寂静,往日空调嗡嗡的声音也没了踪影。由于没有动力,水泵压力下降无法工作,只剩下不到两升的水。我们大家都聚集在亮有一盏灯的厨房里。

12月2日16时,我们接收到地面控制中心发来的信息:所有的系统都已经恢复正常工作。我们此时才知道这种持续了27小时的异常情况仅仅是个演习,但这也算是给单调的舱内生活增加的一点乐趣吧。

2010年9月11日:第100个飞行日

王跃在模拟舱里度过了第100个飞行日,模拟飞船“飞离”地球超过1600万千米。王跃在电子邮件中说,“试验工作越来越忙,工作量很大,但我会努力调适好身心状态。”

实验已经进入高峰期,王跃和其他志愿者有时睡得很晚。除了像采集血液、唾液、尿液以及提取DNA之类的基础工作外,每天还要至少进行三项大的实验,休息娱乐时间减少,志愿者自己组建的多国小乐队也暂时停止了演奏。目前已经开展了孤独环境下的心理研究、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反应研究等十多项大型实验,以及拉力器、跑步机等体能训练,几天前,王跃还接受了心脏彩超检查。

目前志愿者实行轮流值班制。王跃每6天值一次班,职责是监控舱内温度、湿度等情况,并向地面指挥大厅及时报告。针对很多网友关心的洗澡换衣饮食等生活问题,王跃介绍说,平均每10天洗一次热水澡,脏衣服和其他生活垃圾通过特定通道传出舱外。一日三餐以俄罗斯和欧洲提供的罐头食品为主,“味道比较淡,起初吃不惯,现在已经适应了。”

2010年9月7日:远程睡眠呼吸测试

“火星500”试验舱内正在开展利用生物无线电监测技术对志愿者呼吸参数进行远程测量的试验。试验证明,尽管每位成员睡眠特性不同,但所有志愿者在睡眠中的呼吸状态均完全正常。该项试验仍在顺利持续进行中。

呼吸参数远程测量的原理是:在睡眠中,身体组织活力指标会有很大的变化,从而在明显的体现在呼吸方面。对于一个有健康问题的人来说,在睡眠快或慢的阶段中呼吸活动的幅度会表现出不止一次的下降,甚至是完全的停止(乃至窒息状态)。一般认为,长期的压力可能是导致航天员的呼吸参数在睡眠中产生或者增加这种现象以及出现其他消极变化情况的原因。

为了在未来火星飞行中有效预防睡眠疾病,必须要及时观察航天员是否出现了上述的呼吸疾病现象并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借助生物无线电探测的方法可以监控到航天员在睡眠中的心跳、呼吸等运动活跃性指标的变化,这种方法可以在不接触到航天员即不影响航天员睡眠和运动的情况下进行。

根据实验所得到的数据,可评估睡眠的总持续时间、呼吸频率变化的诊断及睡眠中的运动兴奋程度。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反应出“火星500”每位成员不同的睡眠特性:有些人入睡时间长且较为焦躁,另一些人则是短时间内即可入睡且呼吸平缓。

整套设备的独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生物医学研究项目中应用了最新无线电探测技术,二是应用了先进的元数据以及复杂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分析无线电探测信号。

2010年8月20日:“火星”来信了

“火星500”隔离试验已经将近80天,中国志愿者王跃身体状态良好,试验进展一切顺利。王跃也通过电子邮件首次回答了部分网友的提问。

网友“钱超峰”:“请问你们将进行一些什么试验,与在平时做有什么区别”

王跃:“主要是生理学、心理学以及一些生化方面的试验。长期处于这样一个全封闭的环境内,做任何事情都会和平时不一样的。除了个人心理方面的影响,试验的前期准备,过程操作以及后期的存贮处理部需要我们自己来解决。也就是说我们即是被试者,也是试 验操作者。”

网友“小和尚”:“请问王跃平常都有哪些训练,累不累啊”

王跃:“呵呵,还行吧。目前每天基本上部是以医学和心理学的试验为主,也进行身体力量、平衡和耐力的锻炼,这其实也是舱内运动医学研究的内容。”

网友“张宇星”:“您认为,一个真正的将要飞去火星的航天员,应该具备怎样的心里素质怎样消除孤独、恐惧、忧虑这些心里问题这六位不同国籍的志愿者,会心有灵犀、和睦相处吗”

王跃:“这个问题真的非常好,其实这也是“火星500”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因为人类从没有尝试过在这么长时间的密闭环境中去工作及交流。这不单是科学试验,更是对人类心理孤独耐受能力的一种测试与考验。我和我的队友们会努力去完成这项任务,目前来说一切正常。”

网友“楠楠”:“看到你在舱内挂了杨利伟的照片,还有随处可见的中国结,这些对你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王跃:“杨利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代表人物,就像俄罗斯的加加林一样。照片和中国结不光是对我的一种激励,我觉得也是告诉欧洲乃至世界宇航界的朋友们:我们中国人来了!”

网友“yangxiaozhen”提问:“内衣3天换一次,床上用品10天换一次,短裤3周换一次。以520天航程计算,每个“火星人”要带173套内衣,所有人加起来将超过1000套。是这个样子吗”

王跃:“呵呵,您的算术比我好多了,我从来没算过。理论上说,是吧。”

网友“张安全”:“想知道你们吃饭喝水的问题,那么长的时间食品会不会变质啊你们要带多少东西啊”

王跃:“我们食用的是航天及试验专用的食品,保质期都在2年左右,所以不会有变质的问题,装了满满一个储藏间呢。”

网友“飞来一只熊”:“你的情绪和生活习惯会受到其他志愿者的影响吗你的小房间的墙是实心墙吗,会不会听到隔壁的打呼噜和说梦话的声音”

王跃回复:“墙壁都是单层的木板,不具备隔音的效果。呵呵,后一个问题属于别人的隐私哦,保密保密。”

2010年7月25日:王跃28岁了!

王跃在“飞行”途中迎来了28岁生日。尽管没有家人、朋友陪伴,王跃却称“这是有生以来最有意义的一次生日”。中国航天员中心、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王跃的家人以及很多航天爱好者以不同形式为他庆贺了生日。

早晨一醒来,五位外国同伴就分别以本国语言向他问候“生日快乐”。王跃用毛笔撰写的“生日快乐”四个隶书大字悬挂在舱壁,上面有所有志愿者的签名。与它并排悬挂的另一块写字板上,是外国志愿者用英文写下的“今天是王跃的生日”。由于试验要求物资一次装船完毕,因此生日礼物也是预先存放在舱内,志愿者事先并不知情。中方参试队为王跃准备了他喜爱的变形金刚,暗含“适应环境,善于变化”之意,鼓励他调整身心状态,完成试验任务。项目组织方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为王跃准备了小蛋糕、克里姆林宫中文版画册、中俄参试专家签名贺卡以及一双舒适的拖鞋。

2010年6月13日:“脱离”地球“飞往”火星

按照试验预定计划,“火星500”志愿者今日“脱离”地球轨道,开始“飞往”火星。按照计划,志愿者们将在240天后“抵达”火星。

2010年6月7日:情绪调节试验

在入舱3天后,志愿者们进行了名为《健康地球》的系统实验,主要是训练如何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及如何避免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该系统由三个独立的实验模块组成,它们给志愿者提出各种各样的任务,使他们能够找到不同的方法来将自己的情绪调节到最佳的状态。全组人员都可以利用这些方法(自然条件、照片、视频、音乐)来放松自己,进而获得积极的情绪。这些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估《健康地球》实验系统对每一位航天员情绪上的影响,及其对整组人员心理状态可能产生的影响。

2010年6月3日:正式入住试验舱

2010年6月3日莫斯科时间下午14点30分(北京时间18点30分),“火星500”人舱仪式结束,6名志愿者正式进入密闭试验舱。“火星之旅”启动!

宇宙环境是极为恶劣的,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因素是高真空、高缺氧、宇宙辐射、温度差异等,这

些不利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在这种环境中,航天员是无法生存和工作的。面对严峻的宇宙空间环境,怎样才能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呢?我们的科技人员为其研制了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绝的密闭环境即密闭座舱,用来保护航天员。

一会儿是早晨,一会儿是黑夜

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眠一般都安排在夜晚。飞船在航天飞行中的昼夜周期和我们在地球上的昼夜周期是不同的。地球上的一天是一次日落日出,并定为24小时。空间飞行时的一次日落日出,周期长短不一,因为它和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道高低相关。轨道高,昼夜周期就长;轨道低,昼夜周期就短。飞船航天飞行期间的昼夜周期,白天和黑夜时间长短是不一致的,白天时间长,黑夜时间短,90分钟一个昼夜周期,最长的黑夜仅仅是37分钟。飞船由地球阳面进入阴面时,就如同由白天进入黄昏黑夜一样。航天飞机速度很快,太阳出来时好像“迅雷”似的一跃而出,太阳落山时也如“旋风”一样迅速地隐去。

一个航天员曾经这样描述宇宙间的一天:早晨,计算机控制的钟唤醒我们起床。醒来拉开窗帘看宇宙空间,

,天色真美。可是不大一会儿,太阳没有了,天暗下来了,黑夜来临了,我们想又该睡觉了吧。真是有趣极了,一会儿是早晨,一会儿是黑夜……

站着睡躺着睡都一样

在宇宙空间最特殊的就是睡觉姿势,失重时,身体完全放松会自然形成一种弓状姿势。航天专家认为,在太空中睡眠,身体稍微弯曲成弓状,比完全伸直平躺着要舒服得多。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睡袋一般固定在飞船内的舱壁上,如果不这样,飞船内的姿态在发动机开动时,就可能跟舱壁碰撞。所以,航天员一般还是喜欢将睡袋紧贴着舱壁睡觉,这样就像睡在床上一样舒服。在失重时,反正分不清上和下,站着躺着睡都一样,所以,航天员既可以靠着天花板睡,又可以笔直地站着靠墙壁睡,想怎么睡都是可以的。

由于人在失重时飘浮,航天员行动起来会感到困难和不方便,动作都不像在地面上那样协调。坐立不稳摇摇晃晃,稍一抬头仰身就有可能来个大翻身,弯腰时又可能翻筋斗,所以一切动作都得小心从事。

航天员在宇宙飞行中可以遥望地球景色,这也是他们太空生活的一大乐趣。自古以来,

就是人类最美好的遐想。航天员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漂亮极了,它是一个绿色的球体。白天你仔细看去时,地球大部分是浅蓝色,密密的森林带看起来更是蓝色的,惟一真正的

是中国的西藏高原地区。一些高山湖泊看起来是明亮的并且呈鲜绿色,好像硫酸铜矿地区颜色。温度很低又没有云彩的地区,如我国

山那样的高山区域,就能很清楚地看到那儿的地貌。航天员能看到的最令人目眩神迷的奇景,要算是伊朗的卡维尔盐渍大沙漠,这片大沙漠看上去像木星,中间有一个红色、褐色和白色的大旋涡,这是因为盐湖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蒸发之后而留下的光辉耀眼的痕迹,它像

一般闪闪发光。

离不开体育锻炼

航天员生活在太空当中,同样离不开体育锻炼。它除了增强体质外,还有其特 殊意义:增强对失重及其他航天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航天飞行中不良环境对航天员的有害影响。在长期航天的

内,都设有专为航天员体育锻炼的“小型体育场”,设置一些特殊的航天体育器具供航天员使用。这些器具有自行车功量计、微型跑道、弹簧拉力器及负压筒等。

在宇宙中航行的航天员和地球上的人一样,都需要有个人清洁卫生的处理,如刷牙、洗脸、洗澡、大小便等等。失重条件下处理清洁卫生及废物非常复杂,需要有特殊的设施和技巧。

失重时刷牙,牙膏泡沫很容易飘浮起来,水珠在舱内飞飘,会影响人的健康和仪器正常运转。飞船中的航天员不能采取地面上的刷牙工具和方法。那样做,说不定在哪一环节把水泄漏出去,水就会飘浮起来,所以,航天员只能采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刷牙。美国采用的是一种特制的橡皮糖,让航天员充分咀嚼以代替刷牙,达到清洁牙齿的目的。航天员洗脸,其实是取一块浸泡有清洁护理液的湿毛巾擦洗面部。随后,把毛巾铺在按摩刷上用来梳理头发。

航天员若在

上长期生活,还需要洗澡。长期的载人

上,就配备有航天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制作的航天浴室设施。这种浴室,只不过是一个强力尼龙布浴罩,浴罩上下有固定的框架,上连天棚下连地板,成为通天式密闭浴罩,平常折叠着固定在生活舱的顶棚上。顶棚上还设有圆形水箱、喷头、电加热器,洗澡用的水箱,有管道跟大水箱相通。

洗澡前,先把废水回收净化装置中的净化吸附剂配好,准备用来回收和净化洗浴时的污水,然后清理给水管道、抽水装置和过滤净化装置(除去杂质和不良气味),并将卷在顶棚上的尼龙罩放下,直到底框并固定好,形成一个连接天棚地板的圆桶,就好像一个完全透明的大玻璃缸。启动电加热器,把水箱中的水加热到合适温度,这时人可脱去衣服进入浴室。圆筒底下有一双固定的拖鞋,人穿上它后就不会飘浮起来。在打开水龙头之前,应先将呼吸器戴好,呼吸器同一条通到外面的软管相连接,航天员可呼吸舱内空气,避免洗浴时的空气、水汽混合物吸入呼吸道发生危险。航天员洗澡时,还要将耳朵塞起,带上护目镜,就像潜水员一样。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可打开水龙头,一阵阵细细的水流喷在身上,形成一层夹着无数气泡的水膜,必须用毛巾或吸水刷将水吸走。失重时水不会自动流出,水箱中有气加压,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飞船上航天员大小便的处理也有其相当的科学性。尿盆是特制的,抽水马桶同一个塑料套相连接,大便后快速关闭橡皮阀,大便通过气流落入透气的大便收集袋里,然后用密封袋密封投入便筒,便筒装满后会自动弹出舱外。

这就是航天员特殊的生活起居,是不是真的很奇妙?

太空人的休闲生活。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需要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完成繁重的太空科研任务。为了消磨空闲时间,宇航员们创造出了在失重条件下打棒球、踢足球、打“室内”

、玩水气球游戏等,他们还可以在航天飞机的货舱内翻跟头、连空翻、大跳跃、飞进飞出等;在腻味寂寞时他们说笑话、侃趣闻、造幽默、搞喜剧;实在不愿动的人可以看电视、读电子版报纸、翻名著、给地球的亲朋好友发“

”。

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不必穿鞋,更没有所谓的特制鞋。因为失重时,他们不能像在地面一样行走。但是,国外的航天员为保护脚部会穿厚底短袜。

航天员在太空中会“长高”。因为在长期的失重条件下,由于人体的脊椎骨没有重力压迫,互相舒展开,因此一般可以长高25~5厘米。在太空中航天员并不希望自己“长高”,因为脊柱增高,背部肌肉却没有跟随增长,结果导致背部疼痛。几乎所有的航天员在太空生活的头一周,都体验过这样的疼痛,他们会将身体蜷曲缓解疼痛。

航天员在浩瀚太空总是“举目无亲”,为了减轻他们在太空的孤独感,科学家想了很多办法。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和前苏联先后开设了“太空专线电话”,可以让航天员和家属通话。NASA还公布了号码900-410-6272,使得每有航天飞机上天,就成了繁忙的热线。1983年4月,挑战者号首航时,5天中竟然有19万个电话

你好:对于以减脂、塑性健身为主要目标的练习者,建议隔天训练。

健身训练计划参考:(实施时要根据俱乐部器械情况调整)

一:有氧训练计划(参考):跑步机或椭圆机

每周2-3次每次40分钟左右距离3-5公里心率控制在220-年龄x70-80%

二:力量计划参考: (组间休息60-90秒动作间休息90-120秒)

每次训练前先热身5-10分钟

第一天 背部+二头肌训练日

俯立杠铃划船 8-10RM (次数)x3组 (组间休息60-90秒)

颈前下拉 8-10RM

坐姿器械划船 8-10RM

助力引体向上8-10RM

坐姿哑铃交替弯举 8-10RM

拉力器弯举 8-10RM

第三天腿部训练日

史密斯深蹲: 8-10RM (次数)x3组

坐姿腿举 8-10RM

腿屈伸 8-10RM

腿弯举 8-10RM

屈腿硬拉 8-10RM

第五天胸肩部训练

史密斯平板推胸 8-10RM (次数)x3组

史密斯上斜哑铃推举 8-10RM

上斜哑铃飞鸟 8-10RM

坐姿哑铃推举 8-10RM

立姿哑铃侧平举 8-10RM

第七天腹部+三头肌训练日

腹部练习器 20-30RM (次) x3组

仰卧举腿 20-30RM

转体仰卧起坐 20-30RM

坐姿哑铃颈后臂屈伸8-10RM

绳索下压 8-10RM

三:饮食计划(参考): 少食多餐

早餐8:00,脱脂牛奶250ml,蔬菜水果适量,面包2片,蛋青2个

加餐10:00,香蕉一根

午餐12:00,主食150g,肉类100g,蔬菜150g水果适量

加餐15:00,果汁一杯

晚餐18:00,主食80g,肉类50g,蔬菜150g,水果适量

健美食品:粗粮 煮土豆 玉米 燕麦片,苹果 橙 桃 香焦 果汁,各种蔬 菜,豆类 牛奶 酸奶 鸡胸肉 瘦牛肉 鱼肉 鸡蛋(去蛋黄)

注意:牛羊肉,猪肉等红色肉类不要多吃。可适当吃些鱼,鸡(去皮)海产品

饮料少喝:如碳酸饮料,橙汁等

四:计划的调整:

每个人的平台期出现会不一样,当你感觉到按照这份计划练习一段时间

后,身体开始变化不大或一点变化都没有时,就要进行计划的调整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897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