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的全诗是什么?

瘦西湖的全诗是什么?,第1张

湖边垂杨连绵一片远接荒草,整齐的台阶铺在红桥,真像图画上一般。

这里热闹繁华,也是消费花钱的好去处,真是应该称它作“瘦西湖”。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汪沆所作,原名《咏保障河》,又名《瘦西湖》。“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为清初吴绮《扬州鼓吹词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钱塘(今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写下此诗。诗中描述了瘦西湖一带的景致与繁华,在诗人眼中,扬州和杭州一样,市井繁荣,故称“销金锅子”,并通过与杭州西湖的对比,认为瘦西湖之名确实形象而贴切。

原文如下:

咏保障河

作者:汪沆 朝代:清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花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扩展资料:

瘦西湖的历史:

瘦西湖是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城濠连缀而成的带状景观,并始终与大运河保持着水源相通的互动关系。

原名保障湖,清乾隆年间,扬州的盐业兴盛,瘦西湖由于年长日久,湖心淤塞,盐商便出资疏浚,并在东西岸兴建起许多亭台楼阁。

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后,扬州盐业衰退,湖上园林也逐渐萧条荒废。

瘦西湖在太平天国时期经历战乱,残破不堪,光绪年间恢复了五亭桥,小金山。

民国九年,乡绅陈臣朔在五亭桥东侧建凫庄。

1958年12月扬州市人民委员会制定瘦西湖水库规划,发动群众开挖瘦西湖,后停工未成。

1980年春,为迎接日本国宝鉴真像回扬巡展,市革命委员会发动单位集资,组织郊区农民全面疏浚北城河西段(新北门以西)至大明寺山脚下约4公里河床,并拓宽莲花桥至熙春台一段湖面,挖土62万立方米。后又恢复了二十四桥、熙春台、卷石洞天等景点。

2007年恢复四桥烟雨、石壁流淙等景点。

2007年瘦西湖复建万花园。

2008年起,瘦西湖万花会开始举行,每年一届。

-汪沆

-瘦西湖

比作清秀切娜的少女。瘦西湖的导游词篇一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丰满妩媚的**,那么扬州瘦西湖可比作清秀切娜的少女,因为杭州西湖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韵味,而扬州瘦西湖却给人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

  历史上,扬州濒临长江,古运河贯纵全城,水网发达,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盐商富贾一方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来扬州,为满足皇帝游览,扬州盐商竟相出资,沿水筑园,沿湖造景,累

  计有二十四景之多"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是当时园林盛况的写照

  瘦西湖是当时园林最为集中的一处,它原名叫保障河,是一条护城河,也叫长春河,是蜀

  岗山水流向运河的排洪渠道为了迎接康熙和乾隆两朝皇帝的南巡,扬州盐商以及官僚在两

  堤争地购园,逐渐形成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

  有人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有扬州堪称瘦"扬州这西湖的瘦是从何而来的呢乾隆年间

  的诗人汪亢曾经拿杭州西湖和扬州西湖做了比较他把杭州西湖比成唐朝美女杨贵妃雍容

  华贵,而扬州西湖则是汉朝美女赵飞燕,轻盈苗条两座城市,同样的历史悠久,同样的风景名

  胜,同样的消费水平唯一不同的是两座西湖的比较,一胖一瘦,所以汪亢写下了"垂杨不断接

  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做瘦西湖"

  杭州素有销金锅子之称,而扬州的消费也可以用"腰缠十完贯,骑鹤下扬州"来形容西湖

  胖瘦之比,按现代的审美观来说,自然是环肥不如燕瘦一代文豪朱自清先生称赞汪亢起名之

  妙,他说"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清末李鸿章的孙子李孔昕先生在游览了瘦西湖之后也

  说"西子范蠡今若在,不到杭州到扬州"这呢,便是瘦西湖名称的来历了

瘦西湖 清汪沆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换作瘦西湖。

这首七绝,首写“ 垂杨不断”, 正是抓住了古城扬州以及瘦西湖的风景特点,描绘了沿湖绿柳成荫、依依披拂的秀丽景观。清初渔洋山人有“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追溯到更远的时候,有一代荒唐君王杨广在运河两岸遍插杨柳的传说。“垂柳” 碧绿,与湖上粼《粼《的波光相映成趣,也与扬州历史、文化的投影凝聚在一起。” 垂杨不断接残芜”, 翠柳绵延不绝,透露出无尽的生机,而荒残的草地又似乎暗示着"历史衰微” 的沧桑,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座历经劫难的"芜城”的兴衰。

“雁齿虹桥俨画图”, 诗人写瘦西湖,选取了湖口"红桥”这最具情韵和影响的去处。红桥即今天扬州瘦西湖边的大虹桥,明末因桥上围有以红栏,故名日红桥。“雁齿虹桥" 四个字,简练而传神,出自白居易的“雁齿小红桥”诗句。把曲折的桥形比作雁行,富有动感和情趣。红桥绿柳碧波,色彩相映,仿佛如在画中。它曾吸引过无数诗人来此吟诗结社。乾隆间两淮盐运使卢雅雨在红桥修禊,作七律四首,唱和者达数千人,编成三百多卷的诗集一部,这是当时最为盛大的一次诗会了,“红桥”之名更是远扬四方。 “红桥”,在诗人的笔下,萦绕着的多么浓郁的诗情画意啊!

良辰美景,诗人并未忘怀于现实。当初南宋朝廷偏安杭州,官绅们在西湖挥金如土、骄奢*逸,“故杭谚有…销金锅子之号”。而今日扬州的官宦绅商也在湖上-掷千金,纵情声色。诗人将故乡的西湖与眼前的湖相比较,借古鉴今,以“雅化”了的诗句抒发了讽喻现实的感叹:”也是销金-锅子,故应换作瘦西湖。”“瘦西湖” 之称就来源于此。而它本名炮山湖、保障河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在这里,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在西湖前着—“瘦”字,传形得神,妥贴而有妙趣,既写出了它与西湖形貌的区别,更揭示了二湖惊人的相似。

汪沆的诗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借景抒发感慨 ,摄像独特、隽永,既具有审美意义,又包蕴丰富的历史和现实内涵。特别是“瘦西湖"这一重新命名,指陈现实,新奇而富谐趣,故而诗因湖存,湖因诗名,至今还传为美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5343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