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天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江苏天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第1张

江苏天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06-25在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常州市钟楼区景瑞曦城4-4号。

江苏天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400MA1WR5UG0M,企业法人舒孟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江苏天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江苏天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黄庭坚(1045-1105)

作为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的诗歌理论有很大影响。他的诗歌理论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诸如诗歌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诗人论以及诗的境界、风格等都有所论及。但是主要还是诗歌创作论范畴。 其宗主黄庭坚倡导求新求变,要在广泛吸取前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家。这种思想也贯穿了江西诗派的整个发展嬗变史。

黄庭坚诗歌理论中最著名的主张是:“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的一种方法,目的是要在诗歌创作中“以故为新”。他主张多读前人作品,从中汲取艺术营养,熟练地掌握炼字、造句、谋篇等写技巧,同时力求打破技巧的束缚而进入“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并争取超越前人而自成一家。他极力推崇杜甫,把晚期杜甫诗视为宋诗美学理想的参照典范。他的尊杜观点最能体现宋代诗学的时代精神。他主张对前代诗歌的语言艺术作积极的借鉴。他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故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虽然如此,但一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试派也不满与当时崇尚晚唐诗歌的风气。平淡质朴,精光内敛,体现出黄诗的老成境界。由此可见平淡之美是宋代诗坛的整体性追求,黄庭坚的创作道路也是以此为终极目标的。

陈师道(1053-1102)

也是苏轼门下的重要诗人,为苏门六学士之一。他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因不满新学而不应科举,至35岁时才由苏轼的举荐而任州学教授。他视苏轼为师长,曾不顾朝廷禁令私自离境为出守杭州的苏轼送行。但陈师道作诗的方式的“闭门觅句”式的苦吟,与苏轼挥洒自如的方式迥然不同。所以他写诗并不学苏,而以同样重视推敲锻炼的黄庭坚为师,自称:“仆于诗,少好之,老而不厌,数以千计。及一见黄豫章,尽焚其稿而学焉。”(《答秦觏书》)虽说陈师道的诗最终自成一体,但毕竟与黄诗有一层渊源关系,因此他和黄庭坚并称为“黄陈”。 陈诗运思遣词都很有工力,但字面上已洗净风华绮丽。这正是宋诗以平淡为美、以思理见长特色的一种表现。

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以后,诗坛空气趋于凝固。经过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努力,宋诗的特征已基本定型,黄、陈法度森严的创作更为青年诗人提供了法则和规范,而严酷的政治局势又从外部促使诗人的心态更加内敛。于是,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这也是当时整个诗坛的倾向。

突然发生的靖康事变打破了诗坛的沉闷空气。崛起于东北的金国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灭辽,第二年就攻陷汴京。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淮河以北成为金的领土。在短短两年之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事变,金兵的铁马胡笳彻底打破了诗人们宁静的书斋生活,整个诗坛震惊了,代表诗坛风气的江西诗派因此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金兵围攻汴京时,吕本中正在城中,他最早用诗歌记录了那场事变,《守城士》描写了抗金将士的奋勇抵抗,《兵乱后寓小巷中作》刻画了人民遭受战祸的惨状,《城中纪事》控诉了敌军烧杀抢掠的罪行。金兵退后,吕本中又写了《兵乱后自嬉杂诗》29首以抒愤,其一写道:

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

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

积忧全少睡,经劫抱长饥。

欲逐范仔辈,同盟起义师!

沉郁悲壮,写出了爱国士大夫的共同心声。

其他经历了靖康事变的江西诗派人也有一此类似的作品,例如韩驹的《陵阳先生诗》中就颇多呼吁抗金的诗。即使在咏物、咏史一类传统题材方面,也时而可见他们的忧国伤时之思,如洪炎的《次韵公实雷雨》和徐俯的《咏史》: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拟扣九关笺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

楚汉分争辩士忧,东归那复割鸿沟?郑君立义不名籍,项伯胡颜肯姓刘?

前一首表示了对沦陷山河的怀念。后一首借古讽今,联系到徐俯在张邦昌僭位时故意名婢女为“昌奴”之事,诗中肯定寓有提倡民族气节的意思。随着宋金和议的签订,江西派诗人又渐渐地恢复了早期的题材内容,但他们在靖康事变后的一度振作毕竟是值得重视的。

在南宋初期,江西诗派在艺术风格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黄庭坚的诗论中本来就包含求新求变、自成一家的精神,江西诗派中几个比较杰出诗论家都理解并继承了这种精神。曾季狸在《艇斋诗话》中指出:“后山论诗说换骨,东湖论诗说中的,东莱论诗说活法,子苍论诗说饱参。入处虽不同,然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悟入不可。的确,从陈师道、徐俯到吕本中、韩驹,江西诗派成员的诗学观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在黄庭坚诗论基本精神的首推吕本中的“活法”之说。

吕本中(1084~1145)

是后期江西诗派最重要的诗论家。他早年作诗,专以黄庭坚为典范,生新刻峭,旨趣幽深。但黄庭坚是主张自成一家的,吕本中对此心领神会,所以他力图创造自己的新风格。进入南宋以后,黄庭坚诗风的影响在吕诗中逐渐减弱,代之而成的是一种轻快圆美的新风格,例如《春晚郊居》:

柳外楼高绿半遮,伤心春色在天涯。低迷帘幕家家雨,淡荡园林处处花。檐影已飞新社燕,水痕初没去年沙。地偏长者无车辙,扫地从教草径斜。

流动和婉,已与黄诗风格迥然不同了。与此同时,吕本中在理论上提出了 “活法”之说:“学诗当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夏均父集序》,见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五)所谓“活法”,是主张摆脱既有的法则而自有所得,其中并没有特定的风格论内容。但由于当时盛行的诗歌法则是源于黄庭坚的江西诗法,所以这意味着江西诗派内部的新变。

在南宋初年,诗坛上转移风气的人物是吕本中,但创作成就更高的诗人则是陈与义和曾几。陈、曾二人都写了一些较成功的爱国主题的诗,例如陈与义的《伤春》和曾几的《寓居吴光》。

陈与义、曾几都与江西诗派有较密切的关系。曾几的诗风虽然不类黄庭坚、陈师道,但他非常推崇黄、陈,曾说:“华宗有后山,句律严七五。豫章乃其师,工部以为祖。”(《次陈少卿见赠韵》)他还隐隐以江西诗派的继承者自居: “老杜诗家初祖,涪翁句法曹溪。尚论渊源师友,他时派列江西。”(《李商叟秀才求斋名于王元渤,以“养源”名之,求诗》之二)南宋人多把曾几看作江西诗派中人,刘克庄认为“比之禅学,山谷初祖也,吕、曾南北二宗也。”(《茶山诚斋诗选序》)的确,吕本中和曾几都是江西诗派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南宋的其他诗人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大多是以他们二人为中介的。

陈与义的情况要复杂一些。陈与义对黄庭坚、陈师道都很推崇,创作上也接受了黄、陈诗风一定的影响,然而他的主体风格及主要题材取向都已与江西诗派相去较远。葛胜仲说他“晚年赋咏尤工,缙绅士庶争传诵……号称‘新体’。” (《陈去非诗集序》)在江西派诗风还笼罩诗坛的时代被称为“新体”,可见其诗风已突破黄、陈的藩篱。但是也有人仍把陈与义看作江西诗派,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说他是“亦江西之派而小异”,宋末的方回更把他说成是江西诗派的“一宗”。事实上,在江西诗派的发展过程中,陈与义所起的作用不如吕本中和曾几,但他是与江西诗派有渊源关系的南宋初期最杰出的诗人。

总之,在苏轼和黄庭坚以后,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之前的四五十年间,江西诗派的崛起是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现象。江西诗派自身的演变同时也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这种演变,固然受到了靖康事变等外部因素的激发,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江西诗派是宋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江西诗派的影响在北宋末期已经非常显著,如当时的汪藻等人虽然没有被看成诗派中人,但他们在创作中也受到黄庭坚和陈师道较大的影响。到了南宋,江西诗派的影响更遍及于整个诗坛,象杨万里、陆游、姜夔等著名诗人都曾在艺术上受到江西诗派的熏陶。江西诗派的影响在宋代以后也不绝如缕,其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

江西诗人入选《全唐诗》总数位列中上,具有一定的实力;二、江西诗人的发展趋势最为迅猛,由初唐的空缺一跃而为晚唐五代名列第二。此外,这个统计表还清楚地表明,自东晋陶渊明之后,其间有三百余年的沉寂,江西地区再次出现具有较大影响的诗人始于盛唐。除了清康熙年间编录的《全唐诗》之外,表现唐代江西文学概貌的还有元代辛长房辑撰的《唐才子传》。

现存本收录江西籍才子:刘慎虚、綦毋潜、吉中孚、王季友、熊孺登、施肩吾、陈陶、来鹏、虚中、郑谷、任涛、王贞白、王毂、贯休、沈彬、孙鲂、李中、廖图共十八人。此外,唐代殷璠辑撰的《河岳英灵集》是一本为学术界公认的盛唐诗歌选本,该书坚持严格的辑录标准:"如名不副实,才不合道,纵权压梁窦,终无取焉。"(《河岳集自序》)全书辑录了天宝年间二十四位著名诗人的二百三十四首诗,在二十四位英灵中江西占三家:綦毋潜、刘慎虚、王季友,他们是盛唐时期江西最重要的诗人。

綦毋潜(约691-756)是江西第一位进士及第的"唐才子"诗人,后人称quot;摩诘一路人"。虔州(今江西赣州地区)人。复姓綦毋,字孝通。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县)尉。开元十八年入集贤院待制,为著作郎。开元二十一年冬辞官南归,游历江淮。天宝初,重返京洛,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爆发后,再度弃官,游于江淮,不知所终。

綦毋潜以诗歌著称于世,"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赣州府志》)宋代严羽《浪沧诗话》曰:"况唐人如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张燕公、张曲江、贾至、王维、独孤及、韦应物、孙逖、祖咏、刘慎虚、綦毋潜、刘长卿、李长吉诸公,皆大名家。"綦毋潜与盛唐诗人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等互为文友。《唐才子传》记述其挂冠归隐江东别业:"一时文士咸赋诗,祖饯甚荣。"王维尤为至友,綦毋潜科举落第,王维赠《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曰:"吾谋时不用,勿谓知音稀。";他南行归隐,王维又赠《送綦毋潜校书弃官还江东》诗,全诗长达二十句,末四句云:"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綦毋潜与王维过从甚密,他们在文学风格上亦有相通之处,清代杨希闵评其诗:"清回拔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河岳英灵集》总评曰:"潜诗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至如“松覆山殿冷“不可多得。又“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历代未有。荆南分野,数百年来,独秀斯人。"评述中的佳句引自綦毋潜的《题鹤林寺》、《题灵隐寺山顶禅院》,两诗以写意的笔调描绘出幽深空寂的方外物象与情致。

綦毋潜的诗作具有清丽典雅,恬淡闲适的风格,《春泛若耶溪》是这一特色的代表,为历代选家所注目。全诗写道:"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相传若耶溪为西施浣纱之处,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一说浣纱石在今浙江省诸暨县南)。开篇两句总写诗人放任自适的意趣,即所谓"幽意"。接下来写泛舟的情境:晚风、花路、山壑、潭烟、林月……后两句表达世事迷茫,不如归去的感慨。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作于诗人南游江淮之际。以月夜朦胧写人生弥漫,由此表达一种超然出世的方外之情。綦毋潜跻身盛唐诗人之列,王维高度评赞綦毋潜的诗"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历代唐诗选本均录其诗,《河岳英灵集》辑录六首,《全唐诗》辑一卷二十六首。

刘慎虚(生卒年不详)自幼聪颖,姿容秀朗,有"开元永quot;之美誉。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一说靖安县)人,《唐才子传》载其嵩山人,《全唐诗》谓其江东人。字全乙、挺卿,号易轩。刘慎虚自幼聪颖,八岁作文上书,受到皇帝的常识,拜为童子郎。《人才佳话》载其"八岁属文上疏,拜“童子郎“。" 但日后刘慎虚仕途失意,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及第。曾任洛阳尉,夏县令,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崇文馆校书郎等小吏。壮年辞官南归,游历于休宁、安庆、浔阳、庐山、洪州等地。与贺知章、包融、张旭交游,时称"吴中四友",并与孟浩然、王昌龄、高适等往来酬唱,互赠诗章。晚年定居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今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于深柳读书堂著书自娱。其交游多文人士子、山僧道侣。

在现存的十几首诗中,《阙题》(原题为《归桃源乡》)为其代表作:"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日白,清辉照衣裳。"这首诗是其归乡后所作,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重笔勾勒的是山溪、书屋;淡墨湮染的是白云、清辉……超然物外,神思邈远。《唐才子传》评价其人其诗:"为诗情幽兴远,思雅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当时东南高倡者数十人,声律婉态,无出其右,惟气骨不逮诸公。永明以还,端可杰立江表。善为方外之言,夫何不永,天碎国宝,有志不就,惜哉!"明代铜鼓卫经历舒孟华的《刘全乙先生考》称道其诗功力"渊永深厚超然,上逼汉魏,下薄六朝,绝不与世之锻炼求工者同日语焉。"清代朱琬在《友贻草题辞》赞叹曰:"诵刘慎虚诗,不患其少。"

刘慎虚著有《鹡鸰集》五卷,今已散佚。《河岳英灵集》收存其诗十一首,《全唐诗》收存十五首,《靖安县志·艺文志》(清道光五年版)收存十二首。《唐才子传》评綦毋潜"善写方外之情";评刘慎虚"善为方外之言",他们的作品在风格上都可归为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派。

王季友是一位为杜甫称道的"丰城客子"。原籍河南,寓居于江西。关于王季友的身世大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载其生卒年为714-794,举开元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御史中丞。第二种,《江西文化》著者认为以上观点不准确。其一,生卒年不可靠,天宝十二年(753)王季友四十岁,与《河岳英灵集》中描绘的"白首短褐"不相符;其二,元结编撰于乾元三年(760)的《箧中集》载王季友诸人"皆以正直而无禄位,皆以忠信而久贫贱",不可能做到御史中丞这样的显要。第三种,《唐才子传》舒宝璋注中认为:成书于天宝十二载(753)的《河岳英灵集》谓王季友"白首短褐",到后来"显然已言不副实"。根据孙望《蜗叟杂稿.箧中集作者事辑》记载,天宝十二年(753),王季友崎岖士林,宝应、广德间(763年倾)已任司仪郎,广德、大历间(765年倾)且为洪州幕客兼监察御史,并为江西观察使李勉之副使。第三种说法与第一种相近,只是第三种说法指出王季友在天宝以后,"白首短褐"的状况已有改善。但至少可以推断,王季友早年家境贫寒,妻柳氏弃之而去。其不以贫贱志短,苦读不辍,终于成为众所仰慕的唐代才子、河岳英灵。

王季友现存诗不多,《河岳英灵集》收六首,《全唐诗》收十三首。《河岳英灵集》评其诗:"季友诗放荡,爱奇务险,远出常情之外"。如状写家境困窘之作《赠山兄韦秘书》:"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quot;又如《酬李十六》:"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诗中写雀鼠知贫,鹿麋自养,透露出一股远志风疏,逸情云上之气。此外,王季友还有一些咏史吟物,往来酬答之作,其中《古塞曲》一扫奇险之风,借汉朝抗击匈奴讽当朝忠奸不辨,表达出对社会政治的关注,诗曰:"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骍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王季友与杜甫、岑参等相交往,当世著名诗人对王季友的作品与人品深为钦敬。杜甫《可叹》诗曰:"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丰城客子王季友。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 嵝。"岑参《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诗赞曰:"王生今才人,时辈成所仰。何当见颜色,终日劳梦想。"

吉中孚(?-786年前后),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早年做过道士,后还俗拜官。大历年间举进士,授万年(今陕西长安县)尉,除校书郎。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历任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事。吉中孚为中唐间著名诗人,与钱起、卢纶、韩翃、司空曙、苗发、崔峒、耿 、夏侯审、李端并称"大历十才子"。(《新唐书·卢纶传》)。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盛唐之际文坛上升起的巨星王维、李白、杜甫等相继辞世。大历、贞元间响名诗坛的是刘长卿、顾况、韦应物以及"大历十才子"诸人。

吉中孚神骨清虚,吟咏高雅,《唐才子传》载其赴京都后诗名大作,"来长安谒宰相,有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卢纶《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诗赞曰:"旧箓藏云穴,新诗满帝乡,名高闲不得,到处人争识。"至今仅存诗一首《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这是一首送别国使的饯行诗,诗曰:"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绝域通王制,穷天向水程。岛中分万象,日处转双旌。气积鱼龙窟,涛翻水浪声。路长经岁去,海尽向山行。复道殊方礼,人瞻汉使荣。"新罗是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新罗景德王卒,惠恭王继位,代宗于大历元年(766)派遣仓部郎中、御使中丞归崇敬赴新罗充任吊祭、册立使者。吉中孚归中丞是好友,于是写下这首壮行诗。诗中 "绝域通王制"、"人瞻汉使荣",说明当时新罗王室得到唐朝的吊祭、册立是一件重大的国事,新罗人民也以一睹汉使的风采为荣。全诗走笔穷天绝域,摹写殊礼万象,纪志下中朝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诗中充满了奇幻的色彩,是一篇别具风格的送别佳作。

郑史、郑启、郑谷。晚唐间,袁州(今江西宜春)"郑氏三父子"响名文坛。父亲郑史为诗赋家、历官永州刺史、国事博士。其子郑启、郑谷亦有诗名。其中尤以郑谷最为称著。

郑谷(生卒年不详),字守愚。自幼颖悟绝伦,七岁能诗。他在《卷末偶题三首》中自述:"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诗论家司空图曾与郑史同院,见而奇之,听小郑谷评自己的诗《曲江晚望》后,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也。"光启三年(887)进士及第,官至尚书都官郎中,诗友称其"郑都官"。郑谷于乾宁年间(894-898)告归,退隐于仰山书堂(今江西宜春境内)与许裳、任涛、张 、李栖远、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唱答往还,并称"芳林十哲",又以僖宗年号称"咸通十哲"。

郑谷的诗清婉明白,别具机杼。其中最著名的是《鹧鸪》:"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诗中明写鹧鸪,暗抒离愁,神韵警绝,诗家又称其"郑鹧鸪"。"一字师"是郑谷的又一美称,《唐才子传》记述郑谷退隐宜春仰山书堂,将诗僧齐己《早梅》诗中"前村深雪里,昨晚数枝开"的"数枝"改为"一枝",认为这样更能体现花期之早。齐己深为叹服,拜曰:"我一字诗也。"郑谷曾随僖宗登华山,著《云台编》三卷,归隐后又有《宜阳集》三卷及《国风正诀》一卷。《全唐诗》评其"名盛唐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往往于风调之中,独饶思致。汰其肤浅,撷其菁华,固亦晚唐之巨擘矣。"

刘虚,字挺卿、江东人、夏县令。与贺知章、张旭、包融为吴中四友。 刘 虚生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自幼哲悟过人,《人才佳话》说他“八岁属文上疏,拜‘童子郎’”。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旋转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均为从九品的小吏。 刘 虚为人淡泊,脱略势利。他壮年辞官归田,寄意山水,曾游历于休宁、安庆、浔阳(今九江)、庐山、洪州(今南昌)等地,与孟浩然、王昌龄等诗人相友善,互唱和。欲卜居庐山,未果。唐《明皇实录》说他“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晚年定居在游江南西道洪洲建昌县桃源里(今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构筑深柳读书堂,著书自娱。《唐诗三百首》上载的首句“道由白云尽”诗,就写于此时此地,原题为《归桃源乡》。《唐诗选》上说刘 虚“不永天年,陨碎国宝“。54岁卒,葬于该村云山垴。墓茔尚存。当时吴兢任洪州刺史,改所居之桃源里为孝悌乡,以表彰他孝友恭谦的美德。 刘 虚著有《 集》五卷,惜已失传。《全唐诗》存其诗15首,《唐人选唐诗·河岳英灵集》存其诗11首,《靖安县志·艺文志》(清道光五年版)存其诗12首(五言古诗10首,五言律诗2首)。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虽少,然而为后人所重视。唐代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精选盛唐24家诗,推崇他为1家,列常建、李白、王维之后,并赞他的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虽说当时东南一带有十几个杰出诗人,但论起“声律婉态”来,却无人比得上他。殷璠还说:刘 虚是一位自南朝永明年间以来江南一带杰出诗人。明代铜鼓卫经舒孟华在《刘全乙先生考》中称他写诗的工底“渊永深厚超然,上逼汉魏,下薄六朝,绝不与世之锻炼求工者同日语焉。”清代朱琬在《友贻草题辞》中说:“诵刘 虚诗,弗患其少”。

池沫树,80后诗人,生于江西宜丰县。中学时开始写诗,曾学习绘画,作品在网络引起关注,入选《中国儿童文学精选》《文学中国》《感动心灵的诗歌》《中国新诗年鉴》等选本,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东莞荷花文学奖等。现旅居东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5434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