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S数据处理系统的图书目录_dps数据处理系统教程

DPS数据处理系统的图书目录_dps数据处理系统教程,第1张

序二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篇DPS@数据处理系统

第1章DPS系统简介

11系统功能简介

12DPS系统的不同版本

13系统运行环境与安装、使用

14DPS的基本操作

15文本数值转换及字符串数值转换

16数据行列转换及行列重排

17分类变量的取值和编码

18数据统计分析及其建模基本步骤

19DPS系统函数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DPS数据处理基础

21数据基本参数计算

22常用统计分布及DPS统计函数

23正态性检验及参考值范围

24Trimmed及Winsorized均值

25二项分布和Poisson分布的置信区间

26混合分布参数估计

27Pearson-Ⅲ型分布

28异常值检验

29图表处理

参考文献

第二篇试验统计分析

第3章一组样本和两组样本统计检验

31显著性检验基本原理

32平均数和总体差异检验

33总体均值样本量估计

34样本率和总体率的比较

35Poisson分布的均数和总体比较

36两组样本均值差异f检验

37小样本均值差异Fisher非参数检验

38Bonferroni检验

39两组样本率差别检验

310两总体检验样本含量及功效估计

311概率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参考文献

第4章方差分析

41方差分析基本原理和步骤

42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43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44系统分组(巢式)设计

45二因素(组内无重复)完全随机设计

46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47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48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试验

49多因素试验设计

410裂区试验设计

411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

412拉丁方设计

413随机区组实验的协方差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一般线性模型

51线性模型基本原理

52GLM模型用户操作界面

53GLM模型输出结果分析

54一般方差分析的GLM模型

55混合效应模型方差分析

56系统分组(或嵌套)设计

57裂区试验统计分析

58协方差分析

59数量化方法Ⅰ

参考文献

第6章分类数据列联表分析

61列联表分析及卡方检验概述

62列联表的生成与分析

63四格表分析

64多层2x2表MentalHaenszel检验

65R×C列联表卡方检验

66单向有序R×C表统计检验

67双向有序且属性不同的R×C表统计检验

68McNemar检验及Kappa检验

692×C表和多层2×C表

610配对病例——对照列联表分析

611重复测定资料似然比卡方检验

参考文献

第7章分类数据模型分析

71Logistic回归

72条件Logistic回归

73多分类无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

74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

75Poisson回归

76对数线性模型

参考文献

第8章非参数检验

81两样本配对符号检验

82两样本配对Wilcoxon符号秩检验

83两样本Wilcoxon检验

84检验

85中位数检验

86Jonckheere-Terpstra检验

87Friedman检验

88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

89Cochran检验

810非参数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第9章圆形分布资料统计分析

91平均角及其假设检验

92两个或多个样本平均角的比较

93多个样本平均角的比较

94圆-圆相关

95圆-线相关

参考文献

第10章多因素优化设计与分析

101正交试验统计分析

102二次正交回归组合(中心复合)设计

103BoxBehnken设计

104均匀试验设计

105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106二次正交旋转及二次通用组合实验统计分析

107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

108“3414”测土配方施肥实验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第11章混料试验设计与分析

111单纯形格子设计

112单纯形重心设计

1113有下界约束条件限制的混料试验设计

114单纯形格子设计和单纯形重心设计操作示例

115基于均匀设计表的混料试验设计

116有上下限条件约束的混料试验设计

117具附加线性约束的混料试验设计

118混料试验分析的数学模型

119混料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

1110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篇专业试验统计

第12章数据包络分析和随机前沿面分析

121生产效率分析基本原理

122数据包络分析CCR模型

123数据包络分析扩展模型

124考虑价格因素时的DEA模型

125面板数据的Malmquist指数

126随机前沿面模型

127面板数据随机前沿面模型

参考文献

第13章量表分析和顾客满意指数模型

131项目分析

132量表可信度分析

第14章生物测定

第15章诊断试验评价

第16章序贯试验分析

第17章抽样技术

第18章生存分析

第19章数学生态学方法

第20章地理统计

第21章品种比较试验

第22章遗传统计(参数估计)

第23章遗传统计(遗传交配设计)

第四篇多元统计分析

第24章多变量统计检验

第25章回归分析

第26章聚类分析

第27章判别分析

第28章多因子分析

第29章概率统计模型

第五篇数学模型模拟分析

第30章非线性回归模型

第31章数学模型模拟与优化

第32章数学规划

第33章状态空间模型

第六篇常用数值分析

第34章矩阵计算

第35章方程求解及多项式求根

第36章微积分数值计算

第七篇时间序列分析

第37章时间序列趋势分析

第38章时间序列周期分析

第39章平稳时间序列分析

第40章其他时间序列模型

第八篇其他数据分析方法

第41章模糊数学方法

第42章灰色系统分析

第43章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

第44章多试验、多指标综合评价

配套光盘使用说明

不完全的,是被试间设计。

由于实验时间限制,无法做到完全的被试内设计,单个被试的顺序效应不能平衡。但可以通过合并所有被试的数据平衡顺序效应。此方法是可以保证每个自变量都同等地出现在所有可能的顺序或选择的顺序的每一个位置上。

1、通过全排列实现,n!种条件组合。n=3时:被试1ABC,被试2ACB,被试3……共6n个被试。

2、拉丁方设计,当自变量的水平有两个以上时,平衡的拉丁方设计(balanced Latin square design)是较为常见的设计。一个平衡的拉丁方是一个两维距阵,其中列表示自变量水平,行表示被试。

通宵达旦地写了一个方案拿给老板看,通常都会得到一句:“你的方案没有逻辑”或“你的方案逻辑不对”,然后就一脸懵逼地回来继续改;写文章和说话时,我们也都会听到别人给我们说:“要有逻辑”。可是究竟什么是逻辑呢?当老板或其他人跟我们说“要有逻辑”的时候,他们在说什么?

在上,逻辑一词有四个含义:1指客观事物的规律;2指某种理论、规则、观点或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3指思维的规律、规则;4指逻辑学这门科学。而在逻辑学中将逻辑定义为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属性规律的科学,分为具象逻辑和抽象逻辑。

当我看完这些定义或含义后,我似乎更加迷惑了,我还是不知道当别人跟我说逻辑的时候到底说的是什么?难道是说我的方案不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那客观规律又是什么?是牛顿力学还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又或者是说我的方案不符合某种理论、规则?那这种理论和规则又是什么?而我的方案又为什么要符合或有某种理论或规则呢?至于思维的规律或逻辑学似乎跟我写的方案就更沾不上边了,那到底什么是逻辑呢?老板们又是基于何种评判标准得出“你的方案没有逻辑”这一结论的呢?

最终经过梳理我发现,其实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到底什么是逻辑:逻辑层和认知层。

逻辑层:即人的大脑是如何认识客观事物的(HOW)。是直观的对客观事物进行镜像反映(形象思维)还是借助于概念、判断(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抽象思维)。

认知层:即经过逻辑层我们认知到的客观事物是什么(WHAT)。一棵树的形状、两颗石子的大小关系、宇宙规律等等。

逻辑层,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我们的大脑(或思维)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规则,而逻辑学所研究就是我们大脑思维的这种规律和规则(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属性规律的科学)。

其中抽象思维(抽象逻辑)是指人们借助于概念、判断(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这里面有三个重要概念“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是指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即对事物共性特征的描述。例如“人”这个概念是指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制造工具、使用工具、高等动物就是抽象出的人这一客观事物所具有的核心共性的特征。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例如“小明是人”就是一个判断。判断可为真可为假。

推理是从一个或多个已知命题得出一个新命题的思维过程。例如,

条件:

1人是一种能制造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2小明是人;

结论:小明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

便是一个推理。

推理又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是一个由个性到共性的推理过程。例如,

条件:

猫A喜欢吃鱼

猫B喜欢吃鱼

猫C喜欢吃鱼

猫D喜欢吃鱼

结论:猫喜欢吃鱼。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是一个共性到个性的推理过程。例如,

条件:

猫喜欢吃鱼。

我家养的阿喵是一只猫。

结论:阿喵喜欢吃鱼。

所以当我们说要有逻辑或符合逻辑时,在逻辑层就是指你描述的概念是不是准确;判断是不是真;你为得出事物之间的关系时所进行的推理是否符合归纳或演绎的基本规律。在认知层则是指我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描述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这种规律是指客观事物自身的各种属性以及其和其他客观事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但是一切的客观存在都表现为主观认知,所以当我们说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时,并不是真的去符合绝对的客观规律,而是符合的人类对于客观事物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最高或普遍认知。比如,当我们描述宇宙时,如果你的描述是和科学家对于宇宙的最新认知是一致的,那么你的描述就是符合逻辑的;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80%的人类都认为月亮是方的,那么你把月亮描述为圆的就是不符合逻辑的。所以衡量我们是不是符合逻辑的标准就是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最高或最普遍的认知。

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人,当我们对一个事物进行是否符合逻辑的判断时,其实只是基于我们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最高认知或认为的人们的普遍认知是什么,这种判断具有局限性和主观性。所以下一次当你的老板对你说你的方案没有逻辑时,有可能是因为他对于一件事物的认知确实比你深入,但也有可能他自己就是错的。

一、单项选择题:第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的新学科是 (C)

 A。认知科学 B。神经心理学 C。认知神经科学 D。心理生理学

 2 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A。外显行为 B。意识流

 C。直接经验 D。潜意思

 3 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 (D)

 A。小脑

 B。中脑 C。底脑

 D。延脑

 4 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 (B)

 A。顶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叶、颞叶

 C。颞叶、枕叶、顶叶 D。颞叶、顶叶、枕叶

 5 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的脑电波通常为 (A)

 Aα波

 Bβ波 Cδ波

 Dθ波

 6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下列现象不属于潜意识的是 (B)

 A。梦

 B。注意 C。口误

 D。笔误

 7 情境线索容易引发侵犯行为,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是 (D)

 A。习性学实验 B。恒河猴实验 C。武器效应实验 D。社会学习实验

 8 视觉中枢单个细胞的感受野与外侧膝状体单个细胞的感受野相比,两者的关系是 (C)

 A。前者大

 B。前者小 C。两者相等 D。不确定

 9 听觉的行波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音,振幅在基底膜上的部位不同,低频声波振幅接近的耳蜗部位是 (B)

 A。底部

 B。顶部 C。中部 D。下部

 10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砖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料范围之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的特点是 (B)

 A。流畅性差,变通性差 B。流畅性好,变通性差

 C。流畅性好,变通性好 D。流畅性差,变通性好

 11 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记忆负担最轻的是 (B)

 A。保守性聚焦 B。冒险性聚焦 C。同时性扫描 D。继时性扫描

 12 独白言语属于 (C)

 A。对话言语 B书面言语 C。外部言语 D。内部言语

 13 当亲密关系面临破裂的时候,人们采用的主动破坏性策略是 (A)

 A。忽视(neglect) B。表达(voice) C。忠诚(loyalty) D。退出(exit)

 14 下列情绪理论中,强调对生理唤醒进行认知解释的是 (C)

 A。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B。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C。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D。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15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属于稳定、内在、不可控的因素是 (C)

 A。努力

 B。运气

C。能力

 D。任务难度

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志行动特征的是 (D)

 A。预定目的 B。克服困难 C。随意运动 D。习惯活动

 17 在阿希的从众实验中,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是 (D)

 A。深度知觉判断 B。运动知觉判断

 C。颜色知觉判断 D。线段知觉判断

 18 小张性情急躁,成就动机水平高,具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他的人格类型属于 (C)

 AT+型

 BT—型

 CA型 DB型

 19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遵循现实原则的是 (B)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力比多

 20 儿童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学前期男童和女童之间的差异在于 (B)

 A。语文测验成绩 B。数学测验成绩

 C。工作记忆容量 D。游戏模式

 21 在家庭生活中,盈盈的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她目前对音乐的喜爱,而盈盈也认同了父母关于学业成绩重要性的看法,这个例证所体现的发展现象是 (C)

 A。同步现象 B。再社会化 C。相互社会化 D。远端—近端发展

 22 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重演的心理学家是 (B)

 A。蒙台梭利 B。霍尔 C。斯宾塞 D。桑代克

 23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比,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更强调 (A)

 A。社会起因 B。个体起因 C。婴儿期的发展 D。青少年期的发展

 24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未经历危机和探索就做出选择的个体,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类型属于 (B)

 A。同一性达成 B。同一性延缓

 C。同一性停滞 D。同一性混乱

 25 对同一批被试分别在其55岁,65岁和75岁时测量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随年龄增长,其中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的是 (A)

 A。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

 B。感觉记忆能力

 C。条件下的动作反应速度

 D。控制了视敏度的个别差异后对线段长度的比较判断

 26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A。学生心理 B。学习心理 C。教师心理 D。课堂管理心理

 27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B)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亲和内驱力

 28 奥苏泊尔针对讲解式教学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使用该策略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 (D)

 A。比较组织者 B。观念固着点 C。关系类属者 D。符号中介物

 29威特金把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 (C)

 A。沉思-冲动 B。同时性-继时性

 C。场独立-场依存 D。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30 “水中打靶实验”证明的迁移理论是 (C)

 A。共同要素说 B。原理概括说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31 根据阿特金森的观点,不属于高成就动机者特点的是 (D)

 A。中等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并全力获取成功

 B。活动目的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

 C。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

 D。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来选择工作伙伴

 32 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的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A)

 A。韦伯

 B。费希纳 C。缪勒 D。赫尔姆霍茨

 33 波斯纳(MIPosner)采用大、小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时既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他采用的方法是 (B)

 A。减法反应时法 B。加法反应时法 C。开窗实验法 D。心理旋转实验法

 34 在研究交通信号灯亮度对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影响时,交通灯的亮度是 (B)

 A。因变量 B。自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35在心理学研究报告中,阐明研究所使用的被试、仪器设备和实验程序等情况的部分属于 (A)

 A。引言

 B。方法 C。结果

 D。讨论

 36 在探讨性别与被试年龄(青年、中年、老年)对某品牌手机偏好影响的研究中,其实验设计为 (A)

 A2×3设计 B1×3设计 C2×2设计 D3×3设计

 37 在听觉实验中,研究者为了控制噪音的影响,把实验安排在隔音室中进行。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A)

 A。消除法 B。恒定法 C。随机法 D。匹配法

 38 下表所示为一个有四种实验处理的设计方案。该研究设计属于 ()

 A。匹配设计

 BABBA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混合设计

 39 在某研究设计中,用方便分组的方式,将被试分为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对两组均进行了一次前测和后测。该设计是 (D)

 A。交叉滞后设计 B。时间序列设计

 C。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D。不相等对照组设计

 40 有研究发现,正常被试和遗忘症患者自由回忆的正确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XX辨认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可知实验存在 (D)

 A。期望效应 B。练习效应 C。习惯效应 D。交互效应

41 下列选项中,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 (D)

 A。匹配组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被试内设计 D。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

 42 用直线内插法来计算差别阈限 (A)

 A。恒定刺激法 B。平均差误法

 C 最小变化法 D。信号检测法

 43 平均差误法实验 (A)

 A。时间 B。习惯

 C。动作 D。期望

 45 在研究瞬间记忆消退规律时,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D)

 A。自由回忆法 B。对偶联想法

 C。系列回忆法 D。延迟部分报告法

 46 在一个实验中,被试的简单反应时是300ms,辨别反应时是450ms,选择反应时是850ms,该被试的选择时间是 (C)

 A550ms B400ms

 C150ms D100ms

 47在经典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因变量是 (A)

 A。反应时间 B。旋转角度

 C 再认数量 D。回忆数量

 48 下列实验中,支持情绪先天获得论的经典实验为 (B)

 A。华生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 B。哈罗德恒河猴依恋实验

 C。沙赫特的认知激活实验 D。阿诺德的认知激活实验

 49 为了规范和维护心理测验工作的发展,中国心理学会于1992年颁布 (B)

 A。《计算机化测验学解释指南》

 B。《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C。《心理测验管理》

 D。《教育和心理测验标准》

 50 多质多法(MTMM)所考虑的测验效度类型是 (B)

 A。内容效度 B。构想效度

 C。同时效度 D。预测效度

 51 瑞文推理测验的常模分数采用的是 (D)

 A。百分数 B。四分位差

 C。百分位差 D。百分等级

 52 美国心理学家莫里诺(JIMoreno)提出的社会测量法主要用于测量 (A)

 A。人际关系 B。组织关系

 C。组织 D。组织地位

 53如果要评估一个人员选拔测验的预测效度,最恰当的效度是 (C)

 A。薪水

 B。工龄 C。绩效 D。职务

 5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隐测验的是 (B)

 A。句子完成测验 BXX人格调查表 C。语词联想测验 D。主题统觉测验

 5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快速选拔官兵和分派兵种而编制的测验属于 (D)

 A。个别测验 B。特殊能力测验

 C。语词联想测验 D。团体体测验

 56下列选项中,具有等距单位的常模参照分数是 (C)

 A。发展顺序量表 B。教育商数 CT分数 D。百分等级

 57由五选一的选择题组成的测验,其为060,消除猜测因素的影响后校正难度为 (C)

 A040 B050

 C075 D080

 58下列有关正态曲线模型,不正确的是 (B)

 A。曲线以平均数为对称轴 B y值越大,P值越大

 C。曲线与X轴之间区域面积为1 D。曲线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

 59通常主要成分分析要求所选择的主成分对应的特征根λ应该是 ()

 A B C D。

 60比较同一团体不同属性特质观测值的离散程度,恰当的统计指标是 (D)

 A。全距

 B。方差 C。四分位差 D。变异系数

 61心理学研究中,协方差分析能够 (A)

 A。控制无关变异 B。使实验变异化

 C。减少个体误差 D。减少随机误差

 62当两个总体。。时,当对两个。。求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通常用 ()

 A2检验

 B 检验

 Ct检验 DF检验

 63单尾Z检验中,α确定为001时,其统计决策的临界值为 (C)

 A164 B196

 C233 D258

 64总体平均数为M,方差为 的正态分布,则变量为n的。。求平均权分布服从 ()

 A B C D。。

 65两个骰子掷一次,出现两个相同点数的概率是 (B)

 A1/3 B1/6 C1/12

 D1/36

二、多项选题:第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66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 (ABCD)

 A。知觉对象的特点 B。活动任务

 C。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D。知识经验

 67 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形式有 (ABCD)

 A。黏合 B。内化 C。典型化 D。夸张

 68用测谎仪测谎通常使用的生理指标有 (ABCD)

 A。血压 B。心率 C。皮肤电 D。呼吸频率

 69艾森克提出的人格基本维度有 (ABCD)

 A。外倾性 B。开放性 C。神经质 D。精神质

 70下列选项中,体现了毕生发展思想的有 (AC)

 A。心理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

 B。心理发展包括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

 C。发展过程中存在选择、优化、补偿三者之间的协调

 D。从中年到老年的心理变化是一个逐步老化和衰退的过程

 71下列观念中,与“认知结构”含义基本相同的有 (ABCD)

 A。赫尔巴特的“统觉团” B。托尔曼的“认知地图”

 C。布鲁纳的“学科结构” D。皮亚杰的“图式”

 72一个声音的听觉阈值因另一个声音的出现而提高的现象称为听觉掩蔽。其特点有 (CD)

 A。白噪音的掩蔽效果与纯音相同

 B。单耳掩蔽作用比双儿掩蔽作用显著

 C。掩蔽声强度增加不导致掩蔽量的相应增加

 D。被掩蔽声在时间上越接近掩蔽声,阈值提高越大

 73研究注意的实验范式包括 (ABCD)

 A。点探测范式 B。启动范式

 C。空间线索范式 D。快速系列呈现范式

 74 霍兰德根据其职业类型理论编制的兴趣量表有 (ABCD)

 A。自我定向调查表(SDS) B。职业偏好调查表(VPI)

 C。职业指向调查表(OOI) D。职业评定调查表(CAI)

 75在心理科学的调查研究中,通常不可避免的误差有 (ABCD)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组间误差 D。抽样误差

三、简答题:第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76 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三人行考研[微博]教育模考原题)

 答: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三人行友情提示:彭聃龄的普心上不止此四种原则。答题应每项原则都做展开举例才能答得全面。)

 77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三人行考研教育核心试卷三原题)

 答:多元智力理论又叫“多元智能理论”。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可量化的,而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后来,加德纳又添加了自然主义智力和存在主义智力[1]。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s)。(三人行提示: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每种智力进行举例。)

 78 简述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与认知建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区别。(三人行考研教育模考原题)

 答:首先简述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JSBruner)作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曾主持该校的认知研究中心,专门研究认知学习。他认为不能以实验室内研究狗、猫、鼠、猩猩等的学习现象来推论人类个体的学习过程,必须要到学习的第一线进行研究。他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从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中去发现原理,才是构成学习的主要条件。因而他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发现学习论 (discovery learning theory)。他认为人是通过认知表征的过程来获得知识、实现学习的。所谓认知表征,就是指通过知觉而将外在事物转换为个体内在心理事实的过程,而其认知表征方式则会随个体年龄而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动作表征(enactive representation)——儿童靠动作来认知世界、获得知识;映象表征(iconic representation)——儿童用头脑中的表象去表现世界、获得知识;符号表征(symbalic representation)——儿童运用符号、文字再现世界、获得知识。

 他还认为,发现学习具有一系列优点:①提高智慧潜力;⑦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⑦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策略和方法;①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他十分强调学生学习时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掌握。知识结构也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仅包括一般原理,而且也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他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更容易地理解学科的基本原理、提高记忆的效果、促进学习迁移、缩短“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

 然后简述认知建构学习理论。认知建构主义主要是以皮亚杰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布鲁纳、奥苏伯尔等的认知学习理论有较大的连续性,它主要关注个体是如何建构认知经验(如知识理解、认知策略)和情感经验(学习信念、自我概念)的。其基本观点是: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一个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意义建构是同化和顺应统一的结果。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从而融入到原来的经验结构中;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换言之,认知建构主义强调意义的双向建构过程。其中的典型代表是维特罗克(MCWittrock)的生成学习理论和斯皮罗等人的认知灵活性理论。

 三人行提示:再简要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可以。分别进行简述时可能不太全面,只要要点数量多一些就可以。

 79 简述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三人行考研教育核心习题集原题)

 答:(三人行提示:本题是实验心理学教材的一章,大家可以根据教材自行整理,主流实验心理学教材都可以。)

 80在一项典型的儿童前瞻记忆实验中,先向儿童介绍一个叫嘟嘟的鼹鼠玩偶,并告诉儿童:“鼹鼠嘟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但它在白天看不到东西,现在就请你来帮助嘟嘟,把这些的名字读出来,但是嘟嘟很害怕动物(如牛、狗、猪、马)。所以,如果你发现了动物的,就把它们藏起来。”请根据该实验任务的描述,回答下列问题(三人行考研教育核心试卷五原题):

 (1)该实验中前瞻记忆的任务是什么衡量的指标是什么

 答:藏起动物。衡量指标是正确率。

 (2)该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前瞻记忆实验

 答: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

四、综合题:第81~83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81 什么是工作记忆具体分析工作记忆各成分的功能。(三人行考研教育模考原题)

 答:工作记忆:是指信息暂时存贮及其与其它更为复杂任务的联合运作。

 工作记忆指的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系统,用来暂时保持和存储信息,是知觉、长时记忆和动作之间的接口,因此是思维过程的一个基础支撑结构。(Baddeley,2003)

 实际上,工作记忆也是指短时记忆,但它强调短时记忆与当前人从事的工作的联系。由于工作进行的需要,短时记忆的内容不断变化并表现出一定的系统性。短时记忆随时间而形成的一个连续系统也就是工作记忆或叫做活动记忆。

 工作记忆包括三个部分:

 包括注意控制系统——中枢执行系统,以及为其服务的两个子系统“负责视觉材料暂时存贮和处理的视空初步加工系统” 和 “负责口语材料暂时存贮和处理的语音回路”

 1,基于语音的语音环。主要用于记住词的顺序,保持信息。

 2,视空图像处理器。重要用于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

 3,类似于注意的中枢系统。主要用于分配注意资源,控制加工过程,这是工作记忆的关键成分。

 82伍德沃德实验,如下图,旨在考察6个月婴儿能否认识到实验者的伸手动作是指向某一特定客体的动作,实验具体包括步骤:(1)婴儿观看某种包括两个客体的事件场景(图1习惯化刺激):实验者从场景一侧伸出一只手并抓住客体a,反复重现这个动作直到婴儿习惯化;(2)然后调换两个客体的位置,并以左右平衡的顺序重现两个测验事件(图2,3)。测验事件一:实验者依然把手伸向并抓住,与步骤1相同的客体a(老客体事件)。测验事件二,实验者把手伸向并抓住另一个客体b(新客体事件)。结果发现婴儿对新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程度高于对老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程度。试依照习惯化-去习惯化范式分析该实验逻辑及其所得结果含义。(三人行考研教育模考变式题)

 答:(三人行提示:先回答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概念,再结合题目具体说明。)

 83现有一项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在分析两者关系时,有人建议用相关分析,有人建议用回忆分析,根据条件回答下列问题。(三人行考研教育核心试卷六变式题)

 ①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于联系。

 答: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都是研究变量间关系的统计学课题,它们的差别主要是:

 1、在回归分析中,y被称为因变量,处在被解释的特殊地位,而在相关分析中,x与y处于平等的地位,即研究x与y的密切程度和研究y与x的密切程度是一致的;

 2、相关分析中,x与y都是随机变量,而在回归分析中,y是随机变量,x可以是随机变量,也可以是非随机的,通常在回归模型中,总是假定x是非随机的;

 3、相关分析的研究主要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而回归分析不仅可以揭示x对y的影响大小,还可以由回归方程进行数量上的预测和控制。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联系:研究在专业上有一定联系的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直线关系以及如何求得直线回归方程等问题,需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从研究的目的来说,若仅仅为了了解两变量之间呈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宜选用线性相关分析;若仅仅为了建立由自变量推算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宜选用直线回归分析。

 从资料所具备的条件来说,作相关分析时要求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如:人的身长与体重、血硒与发硒);作回归分析时要求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自变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一般变量(即可以事先指定变量的取值,如:用药的剂量)。

 ②若学生动机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95,能否判断学习成绩的变异可用动机水平来解释如果可以,解释量是多少如果不可以,为什么

 (三人行提示:用相关与回归的公式进行解释,用公式的适用条件进行说明。)

 ③已知动机水平的平均数为386,标准差为2165,学习成绩平均数是338,标准差为1876,求回归方程。答:(请学员参照三人行课堂讲义。)

我来试试。

实验名称:计算机键盘的倾斜度对字符输入速度的影响

实验假设:

实验器材:电脑,计时器。输入的文字文档。

实验设计:

自变量:计算机键盘的倾斜度 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计算机键盘与水平桌面所呈的角度。

设置自变量水平: 0° 15° 30° 45° 60° 75° 90° 6个自变量水平

因变量:字符输入的速度 对因变量下操作定义:用某种固定的输入法在三分钟之内输入字符的速度

被试人数6人,熟悉电脑输入法。

采用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

试验流程:测量被试在6个自变量水平上,随机选取输入的文字文档,测量三分钟内的打字数量。并且记录下来。为了解决被市内设计的顺序误差,采用拉丁方设计。

数据整合:自变量是计数数据,因变量是计量数据。

数据检验,这个我不确定,可能是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5435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