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虽有“旗”但与满清八旗无必然关联,是中国几千年的女性袍服文化在清代的续接而已。中华服饰长河流淌到了近代,历经两千多年流变的中华袍服,进入“旗袍”时代。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大变革时期,也是传统袍服向旗袍演变的关键时期。此时,无论是南方或是北方,各种改良旗袍纷纷在女装舞台上亮相。在这个大变革的年代中,有三个推动旗袍产生的必要条件:第一是“满汉交融”,存在着满汉文化融合的社会环境。第二是“提倡女学”,有女性解放、女性教育的时代背景。第三是“西风东渐”,原有的穿着习俗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民国初期由于满清政府的下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衣着观念发生明显变革,民间服装进入了新旧更替的时期。穿满清服装的人大大减少,汉族传统女装重新被大众青睐。正如张爱玲所言:“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原有的汉服经过改装和演变,流行起加长马甲和大袖衫的套装。这种汉服的结合套装进一步合成,演变成民国初期的旗袍雏形。
旗袍被誉为“东方美人”的代表,因其优美的剪裁、细腻的手工和独具特色的花纹而享誉世界。
旗袍最初起源于清朝的官服,是一种传统的中式女性服装。后来经过演变和改良,成为了一种时尚优美的服装,为中国的文化和时尚做出了杰出贡献。
旗袍的设计风格以简约、端庄、大方为主,并在细节处理和花纹设计上有独到之处。它不仅展现了东方女性的柔美姿态和传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和时尚感,成为了跨越时空的经典服装。
因此,旗袍被誉为“东方美人”的代表,代表了中国女性的优雅、知性,同时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
旗袍是根据哪个民族的服装发展而来的呢?
旗袍传统女性服饰之一,在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女性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揉和具象。在现时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的女性服饰文化象征意义。旗袍是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人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汉化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清末旗女之袍与民国旗袍的主要差别有三点:1旗女之袍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2旗女之袍内着长裤,在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民国旗袍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3旗女之袍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亦较简约。正是这三点差别,使旗袍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的袍服变成可与西方裙服相类比的新品种。二十世纪初盛行内穿喇叭型宽大袖子的短袄,外套前后摆及地的无袖长马甲。此后旗袍在边、袖、襟、领等处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装饰,出现繁复的变化。但仍保持旧式旗袍马甲的平直宽大风格,袭用传统的直线裁制方式,显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旗袍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的改动尺度有所反复。1929年,受欧美短裙影响,原来长短适中的旗袍开始变短,下摆上缩至膝盖,袖口变短变小。后来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摆缩至膝盖以上1寸,袖子采用西式。这一改变遭非议,1931年后旗袍又开始变长,下摆下垂。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极点,袍底落地遮住双脚,称为“扫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以后袖长越来越短,缩至肩下两寸,1936年后几乎无袖。
旗袍是哪个民族的传统服装?
满族。
起源于满族女性的传统服装,经民国初年的改良,逐步定型为现代旗袍的基本式样,成为中式女性礼服和常服的重要品类。
旗袍的由来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
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旗袍来源于哪个民族的服装
旗袍来源于满族的服装。旗袍是我国一种具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清末的旗袍样式,主要源于满族妇女服饰中的旗装。满族旗袍主要特点为宽大、平直,衣长及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衣、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
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旗袍其他情况简介。
旗袍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旗袍是根据哪个民族的服装发展而来的?
旗袍传统女性服饰之一,在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女性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揉和具象。在现时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的女性服饰文化象征意义。
旗袍是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人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汉化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清末旗女之袍与民国旗袍的主要差别有三点:1旗女之袍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2旗女之袍内着长裤,在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民国旗袍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3旗女之袍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亦较简约。正是这三点差别,使旗袍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的袍服变成可与西方裙服相类比的新品种。
二十世纪初盛行内穿喇叭型宽大袖子的短袄,外套前后摆及地的无袖长马甲。此后旗袍在边、袖、襟、领等处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装饰,出现繁复的变化。但仍保持旧式旗袍马甲的平直宽大风格,袭用传统的直线裁制方式,显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旗袍
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的改动尺度有所反复。1929年,受欧美短裙影响,原来长短适中的旗袍开始变短,下摆上缩至膝盖,袖口变短变小。后来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摆缩至膝盖以上1寸,袖子采用西式。这一改变遭非议,1931年后旗袍又开始变长,下摆下垂。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极点,袍底落地遮住双脚,称为“扫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以后袖长越来越短,缩至肩下两寸,1936年后几乎无袖。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传统服装,最具代表性、最富名族风情的女性服装之一。旗袍线条简洁、色彩绚烂、风格优雅、雍容华贵,表现出中国女性的独特韵味。
旗袍列为女子礼服。它设计窄身修长,两侧开高衩,尽显中国女性的体态美;旗袍在用料、领子、袖子、裙沿、滚边及纽扣等细节上产生着无穷的变化。一些女性领导如一生挚爱旗袍的宋庆龄女士,或***夫人出席国事外交场合时,仍然将旗袍当做礼服,加强了它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如今旗袍已为超越潮流的经典,也成为现代设计的灵感来源,更是现代礼服设计中重新被诠释的对象。50年代后期各种改良旗袍礼服(贴花、镂空蕾丝、印花、剌绣、珠缀工艺等)。被作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旗袍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
中国旗袍的文化内涵:
中国旗袍永久的魅力在于它的变化无穷,其独特的个性和神韵与现代时装审美观念相通。在时装国际化的时代,旗袍虽然已难以重现其鼎盛时期的服饰垄断局面,但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已经使旗袍的美具有了永恒的意义。
一、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韩国至汉代曾为时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事实上,两者还是颇有差异的,深衣上下分裁效果相当于把上衣下裳连成一体;袍服则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义。后来袍服被逐渐接纳为一种稳定的服饰式样,与上衣下裳的服制并不相悖。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袍服,一般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紧窄合体,利于骑射和其他剧烈活动。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式样,比较典型的有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清代由于历时最长且较稳定,故将袍服视为其典型服饰。
今天我们见到的所谓“旗袍”,不仅仅是满族服装的传统款式,而是多个民族服饰的融合。它源自古代蒙古系游牧民族的袍服,至清代满族承袭了这种服装。
满族入主中原后实行八旗制度,凡编入旗籍者都被称为“旗人”。旗人所穿之袍统称为“旗袍”,有朝袍、龙袍、蟒袍和常服袍等之分。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有后世的旗袍有血缘关系。
二、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由于“男从女不从”的缘故,清初汉族妇女的服饰依然保持汉服原貌。
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不难看出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女子装束的风气之盛,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的服饰风格日渐交融,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旗女平时着袍,初期衣身较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袍长及于足面,“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垂。不用领时加围巾,后来领口式样渐多。面料多为绸缎,袍面锈满花纹,领、袖、襟、裾等处均有镶滚,配上俏丽风雅的绸冠和别致的花盆鞋,造就一种端庄沉稳的古典风格。
后来又发出现了“十八镶”的装饰手法,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打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几乎难以辨认原来的衣料。旗女袍服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
三、近代中国文化思想领域上呈现着剧烈的变化,“西风东渐”对传统民族服饰的改进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辨发、易服色,把封建王朝的冠服制度一一摧毁,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20世纪20年代,国民政府颁布了《制服条例》,其中规定了主要礼服和公服。上海等大城市的青年男子开始穿着西服、中山装;女子服装也开始渐受西式服装的影响,根据流行时尚进行改良。
20年代中叶起,一种以无袖长马甲形式出现的新式旗袍出现在当时的时尚中心——上海,短袄外面的长马甲代替了长裙,1926年长马甲与短袄合并,就有了民国新旗袍最初的款式。
20年代末,旗袍开始收腰,下摆提高至膝下,装饰性镶滚趋于简洁甚至完全消失,色彩也力求和谐淡雅。这一时期中式女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倒大袖,20年代的旗袍一直沿用这种袖形,直到30年代才慢慢消失。
四、旗袍的演变,首先突破了中国妇女着装严整的传统观念,抛弃繁琐的装饰和形制,逐渐重视曲线对女性特征的衬托,由昔日的宽大渐趋于瘦长合身。中国女子穿旗袍可以增加形体修长感,配上当时流行的丝袜、高跟鞋,显得亭亭玉立。
五、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在20世纪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旗袍黄金时代的延续。战争硝烟弥漫,大多数国民无心于服饰的奢靡。经济萧条,物价飞涨,物资匮乏,出于经济实用等考虑,40年代初的旗袍长度缩短至小腿中部,高时到膝盖处。
夏季多倾向于去掉袖子,降低领高,省去种种繁琐的装饰,更为简洁适体。土布、本白棉布、毛蓝布(又称爱国布)成为常用的面料。此时的旗袍虽然装饰简单,用料平常,但仍是日常服装的主流。
抗战胜利后,改良旗袍更为广泛的流行,开始收省还不明显,后来逐渐发展到吸腰省并使用装袖,自此旗袍更为合体。40年代中期西式配件——拉链也替代了传统的盘香纽、直角纽,成为当时的时尚。这一时期旗袍变化的总趋势是长度减短,更能表现女性曲线,暴露程度有所增加,配穿方式多种多样,穿着范围更加广泛。
参考资料来源:旗袍文化_
1、旗袍表现出了女性的温柔、优雅、贤淑、美丽等气质,旗袍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连接着生活和艺术,是一种典雅而高贵的美。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旗袍都是非常流行的服装,一般穿旗袍的女性,身材要求非常严格,它突出了女性的美和优雅,释放出独特的魅力。
2、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