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的原型分别为马文革、王涛、丁松、刘国梁、孔令辉。
1、马文革
在马文革的身上,虽然没有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的光环,但是球迷们仍然记住了他的名字。在中国男子乒乓球队最难堪的时候,马文革替中国队挽回了一些面子,1989年、1992年的第十届和第十三届世界杯赛上,他的金牌捍卫了中国男乒的地位。
2、王涛
王涛的整体技术以近台为主,正手快攻结合弧圈球动作小,能和反手的生胶近台发力结合起来,防守也多以快带弧圈球为主,坚持不退台,借对方弧圈球的力量和旋转来实现反攻,常常让对手猝不及防,同时也保证了极高的命中率。
3、丁松
丁松头脑灵活、手感好、变化多、攻势强、风格怪异,将扣、削球带入一个新的境界,并形成其技术上的三大特色:高质量的发球、正反手的变换稳削和快攻。
4、刘国梁
这位右手直拍两面近台快攻型的选手,是中国第一位在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上实现男单“大满贯”的选手,也是第一位在正式比赛中使用“直拍横打”技术并取得成功的运动员。
5、孔令辉
孔令辉属于典型传统横拍快攻结合欧洲横拍进攻型打法,两面拉弧圈,稳中见狠,有极好的战术素养。右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正手抽杀稳健连续性好,但略显杀伤力不足。他球感好,球速快,善于多回合,能够在相持中偷袭变线,整体技术全面。
王涛现在是一个很有影响的摄影家,几十家报刊发表过他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还在全国或国际性的摄影比赛中获奖。可是,许多人都想不到他是一个残疾人。
王涛三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而瘫痪,从小便拄上了双拐。一个瘸腿的人可能受到的羞辱、欺凌,他都领受过了。到了“十年动乱”,父亲由于是摄影界的权威,被划入“黑五类”,王涛更是成了街坊邻里孩子们辱骂的对象。学校毕业后,就业又遇到了困难,他东找西找,处处看到的都是白眼。他无法再忍受了。他心灰意冷,觉得与其这样忍受屈辱和歧视,一事无成地活下去,还不如痛痛快快地一死了之。他来到运河边,默默地来回走着,回想着过去的一切,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他想起了母亲慈祥的面容,想起了父亲忧郁深沉的表情下面所蕴含的坚强执著,想起了他们为他所付出的一切。王涛突然意识到:他不能就这样丢下父母,他对家庭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他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坚定的意念:不做懦夫死,要当勇士生。
他马上回到了家里。
经过反复思考,王涛决定首先要用丰富的知识来弥补自己身体上的不足。他一头钻进了书籍的海洋,在知识渊博的父亲指导下,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自修俄语。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之后,他借助字典,把俄文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译成了中文,书中主人公保尔那非凡的坚强毅力和勇于献身的精神,给王涛的生命中注入了新的力量。
后来,王涛经人介绍,在一家修表店得到了一份工作,他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努力钻研,很快便掌握了修表技术。生活上能够自食其力了,王涛开始不满足于现状,他认为自己还有力量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我国高考制度恢复后,王涛心里做起了考大学的梦。但是,一般大学的门对残疾人是关着的。他只能考那些特殊的大学,于是他一下子报考了北京市东城区业余职工大学中文专业和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两个专业都学上了,可这需要学习者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啊。王涛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刻苦攻读,硬是把两个专业都拿了下来,而且被职工大学评为优秀学员。
王涛不再把自己身体的残疾放在眼里,他不断地奋斗着,不断地迈向更新、更高的目标。
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经过不断的努力,他的作品不断地发表出来。他被调到《桥》杂志社工作。在这里,他想到了摄影。
摄影,是父亲的老本行,王涛从小便受到了这方面的熏陶,距离、层次、用光、色块……,早已在他心中扎下了根,并且摄影同文学创作一样,也是表现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仅仅是因为他那双脚的缘故,所以至今他还没有涉足过真正的摄影。而现在,生活的磨难和成功的经验以及工作的需要都告诉他,他应该去试一试。他又向身体的残疾,开始了新的更大的挑战。
王涛摇着轮椅,在北京的街头寻找着有意义的瞬间和画面,在北戴河的海滩上迎接着喷薄欲出的红日和色彩斑斓的霞光,在那些常人不可能去的地方调试着相机的镜头……有一年的春节,他甚至自费去了一趟云南,拍下了石林、蛇骨塔、鸡足山、蝴蝶泉的美丽风光,拍下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在昆明至大理的长途汽车上度过了那年的除夕之夜。同车的除他之外,全是外国游客,王涛用熟练的英语和他们交谈起来。当那些外国人知道这个拄着双拐的青年人是干什么的时候,先是惊讶不已,接着便长时间地欢呼、鼓掌,称赞他的勇敢奋斗精神。
王涛喜欢快节奏,他读书、工作、著述、摄影,他看球赛、拳击、赛车……
王涛喜欢不断进取,他心中已有一个计划,要到黄山、西藏、吐鲁番、内蒙古大草原……他认为值得一去的所有地方,去寻找美的自然、美的人生、美的世界,然后办个人影展,出个人影集。
王涛还有一个计划:拍一百双健美的腿。这就是王涛,自己没有健全的双腿,却甘愿用自己的艺术把别人健全双腿的美表现出来。
这就是王涛,正视自己的残疚,不向残疾低头,用自己的拼搏与奋斗战胜残疾。
残疾人有比健全人更广阔的天地。残疾人的宣言更为掷地有声。
国乒功勋王涛近况:夺冠后培养出世界冠军王皓,如今生活很幸福!
众所周知,最近几年国乒知名度最高的教练,无疑是目前的乒协主席刘国梁。刘国梁是一位性格非常耿直的教练,网友们曾以他的事迹,做出了很多非常幽默的小段子。而刘国梁在运动员时期的时候,在队内的表现也非常了得。当年的国乒功勋王涛,在1996年的奥运会上都没能打得过他。
虽然现在王涛的知名度,相对而言,没有刘国梁那么高,但王涛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乒乒球教练。同时,跟刘国梁一样,也曾是中国乒坛历史上的功勋人物。在国乒处于低谷之时,挺身而出,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为中国队赢得了一枚至关重要的金牌。当年的那枚金牌,对中国队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鼓舞了众多国乒队员们的士气。同时,王涛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此后,王涛跟他的搭档吕林,又接连参加了两届世乒赛,在这两次比赛中,均为中国赢得了冠军。因此成为了当时国乒队伍中,炙手可热的王牌组合。虽然在很多人看来,王涛在国家队取得的成就,已经非常优秀了。但对王涛而言,却始终有一个遗憾,因为他在职业生涯期间,没能获得过单打冠军。
然而,一开始王涛首先学习的,并不是乒乒球,而是小提琴。据说是因为他的父亲想让他成为一位小提琴家。但王涛并不愿意学习小提琴,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手不适合小提琴。其父母亲纵然有些遗憾,但也别无他法,于是就让他继续学习了他喜欢的乒乒球。
此外,据说王涛刚开始接触乒乒球的时候,因为身高原因,曾经跟着女队员们训练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跟队员们拉开了一定的差距之后,才得以回到男队。王涛在国家队多年,为国乒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因此,他也被中国授予“少将”的军衔,由此可见,王涛中国乒坛中的地位。
然而,王涛即便是夺冠退役后,也培养出了不少世界冠军,王皓就是其中之一。相信他在不久的将来,还会为中国培养出更多的世界冠军,让我们拭目以待!如今王涛的生活很幸福,有一份如此有意义的、能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工作,又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希望他以后越来越好!
第43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主力队员有马文革、王涛、丁松。
北京时间1995年5月8日,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队对阵瑞典队。第一盘中国选手王涛以1-2(16-21、21-15、19-21)不敌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输掉一分。第二盘中国选手马文革以2-1(22-24、21-18、21-18)战胜佩尔森为中国赢会一分。第五盘中国选手丁松2-0战胜卡尔松。中国队最终以总比分3-2获得男子团体冠军。
丁松,原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世界冠军,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乒乓球教练。右手横握球拍,正手反胶、反手正胶,攻削结合打法。在1995年第43届天津世乒赛上,丁松在决赛中担任第三单打,战胜瑞典名将卡尔松,从而和队友一起获得男团冠军。丁松是乒坛的“魔术师”,出众的发球和发球抢攻、变幻无常的旋转变化、神出鬼没的削中反攻,至今还令许多高手心惊胆战。丁松的出现是削球打法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他把攻和削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使削球打法由原来的“削中反攻”时代走进了“攻削结合”的时代。
马文革,天津人,国家乒乓球运动员。七岁开始学打乒乓球。1975年进入河西区业余体校。1979年进入天津体工大队。1985年入选国家乒乓球集训队。右手横握球拍,是中国乒乓球队1989年底至1993 年期间第一主力,也是中国男乒处于最低谷时唯一在世界乒坛最高峰保有一席位置的中国运动员,为中国乒乓的重新崛起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曾在德国甲级队尤利希队比赛4个月,再到比利时一俱乐部打球,后又回到德国效力于甲级俱乐部奥森豪森队。1998年11月加入河北省六通乒乓球俱乐部。
王涛,3岁起,在父亲的引导下开始学打乒乓球,1980年被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队,1988年11月入选国家队。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冠军。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都说现在直板选手没落了,这话没错,但是只能说是人落后了(包括许昕等现役选手),而不是直板技术落后了。恰恰相反的是,直板现在不但不是落后技术,反而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打法,没有之一!
为什么没人选直板了呢?从根源上讲国家培养一个横板比直板容易,再说五六岁的孩子怎么知道练什么,一切教练说了算。
其实直拍这个握法是日本人发明的,叫“日式直拍”,早在1902年日本人坪井玄道、下田次郎,从英国带著桌球运动到日本。大约在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中国人自古就使用筷子,自然也习惯直板握法,只是我们发明了“中国式直拍”,具体分为5种:大钳握法、中钳握法、小钳握法、食指勾柄握法和削球握法。
建国以来,国乒直板选手名将辈出,每个时代都出了直板的世界冠军,今天就来盘点10位直板名将,来看看他们的技术特点和成就。
01 容国团: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这位上古大神职业生涯仅有短暂的五六年,1959年获得世乒赛男单冠军,这是我国 体育 界第一个世界冠军!
容国团生于香港,从小喜欢打乒乓球,1958年入选广东省队,并立下誓言“三年夺取世界冠军”,谁料第二年就实现了,堪称奇迹。
他是传统的单面正胶,并发明了直板快攻打法。当他刚进入世界乒坛时,欧洲选手们压根看不起这种打法,认为一点也不先进,更不如横板全面。
但容国团狠狠教训了他们。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平时苦练的绝技,球路广、变化多、发球精,攻、抽、杀、削、吊、拉、搓、推、挡诸技皆精,战术灵活多变,独具特色,他还创造了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新技术。
在取得了个人成就的2年后,他又率队参加第26届世乒赛男团比赛,并克服了队友失利的困难,一举逆转此前五连冠的日本队,艰难夺冠,荣获国家特等功!
很遗憾,“海外经历”让他在文革中受尽了磨难,并于31岁时上吊自杀,口袋里留着遗言——“我爱我的名誉胜过生命”。
在技术方法上,容国团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为后世许许多多的直板选手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国人受惠颇深,同时,他打下了中国乒乓球队“快准狠变转”的根基,种下了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基因,可歌可泣。
02 庄则栋:蝉联三届世乒赛男单冠军
庄老是跟容国团一个时代的人,在容国团之后他的时代彻底开启了,可以说是当时的“球王”。
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大神,他就是李富荣。两人连续三次在世乒赛决赛相遇,只是三次都是庄则栋夺冠,这种奇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马龙虽然在半个世纪后也荣膺复刻杯,但是他的对手分别是方博、樊振东、法尔克(瑞典)。
当容国团发出“三年内夺得世界冠军”时,庄则栋、李富荣刚好都在场,他俩相视一笑,还以为容国团在吹牛。后来容国团不但个人获得了世界冠军,还带着两位小弟也获得了世界冠军,顺便还带领女队获得了世界冠军。
一下子三个“第一”,极大地刺激了庄则栋、李富荣,一对“南北双雄”开始了自己的世乒赛之旅,只是一个三连冠,一个三连亚而已。
职业生涯中,庄老共参加了4届世乒赛,获得了8枚金牌,李富荣参加了5届,获得了4枚金牌。两人同为“小球转动大球”的见证者,功不可没。说庄则栋,不能不说李富荣,两人可以放在一起讲。
个人打法上,庄则栋是直拍中近台两面打法,这种打法进攻凶狠, 特点是“快”, 被人们称为“小老虎”。自庄老后,国乒选手这种打法就少了,在江嘉良和陈龙灿之后,几乎退出了 历史 舞台,之后才是刘国梁的反手横打体系的横空出世。
这种打法,后来还影响了韩国的刘南奎、金泽洙、玄静和,包括后来的柳承敏,只是这几位真正的杀手锏是侧身抢攻。
据说庄则栋的手腕结构与常人不同,在手指不拿开的情况下,光靠手腕就可以将反手直接扣倒在桌子上。这是常人做不到的,没有这样的手腕,是学不来庄则栋的反手攻球的,所以说,选择直拍两面攻打法是有身体条件的。
同样的道理,王皓之后,至今鲜有直拍横打的佼佼者,因为王皓手腕横向打开的角度之大,远远超越其他选手。
03 张燮林:长胶祖师,乒坛教练第一
张老与前文中的庄则栋、李富荣,加上徐寅生、周兰荪并称为“国乒五虎将”。只是张燮林的运动员生涯成绩不如他的几位兄弟,但是也先后取得了世乒赛男团冠军、男双冠军、混双冠军(与林慧卿,新中国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
张老真正大放异彩的是教练生涯,自1972年到1995年的二十多年里,他一直在国乒女队任主教练,取得了10次团体冠军、9次女单冠军、8次女双冠军、9次混双冠军和3次奥运会女单冠军!
此外,他的弟子们也是如雷贯耳,先后有张立、曹燕华、焦志敏、邓亚萍等国乒4代一姐,为此他被国际乒联授予了 “国际最高教练员荣誉奖”,这是世界乒坛教练员里最高大奖!
在个人打法上,张燮林是长胶的祖师爷,擅长长胶削球打法,被人们称为“魔术师”,经典动作是“海底捞月”。
其实张老不是练成的长胶绝技,而是误打误撞。有一天,他常用的胶皮没有了,就去库房换新的,此时一张红双喜的6号胶皮布满了灰尘,但是却吸引了他。
这张没人要的6号胶皮,颗粒极长,足有15厘米,他试着贴在自己的拍子上,简单训练了一阵时间后,他就在全国大赛上场了。这一上场不要紧,张老连克容国团、王传耀、庄则栋等名将,震动了整个乒坛。
这张怪异的长胶皮,后来打得日本人找不着北,犹如打到了杨柳枝或棉花团上,任你多大的力道,都会被张老轻易地接住。
当然,后来这种胶皮被禁止了,不过长胶技术却影响了很多人,像长胶女王倪夏莲、邓亚萍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张老功不可没!
04 郭跃华:被老瓦崇拜的国乒直板名将
提起郭跃华这个名字,他可是当年叱咤乒乓的顶尖高手。当年的瓦尔德内尔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您最佩服的乒乓球运动员是谁?”老瓦非常干脆地说到:“郭跃华!”
郭跃华职业生涯共获得8个世界冠军((世界杯单打2个、世乒赛男单2个、团体3个、混双与倪夏莲1个),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统领者。如果当时有奥运会,他很可能是第一个大满贯的获得者。
郭跃华的打法特点是正胶改反胶,结合自己快攻优势和日本弧圈球技术,加上他独树一帜的高抛发球和灵活的跑动能力,一时间他在世界乒坛里鲜有敌手。
这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既有中国近台快攻之长,又兼有欧洲弧圈中远台相持之妙,独特的“连珠炮”技术让他如鱼得水,发球变幻莫测,令人生畏,反手的大力推挡也足以让对方胆颤心惊。
05 江嘉良:直板快攻的一代天骄
“美男子”江嘉良是直板快攻的代表人物,也是与郭跃华后期的乒坛“霸主”。比赛中他步伐好,天生手感清晰,柔和,突击下旋技术无人能出其右。
作为直板正胶打法,虽然他的拉球一直受到质疑,但他的正手连续攻却绝对是直板快攻选手的典范,而反手推挡能力也是后辈直板快攻中所没有的,同时江嘉良还是第一个采用直板横打的人。
江嘉良因击败过老瓦而名垂天下,这位80年代集颜值、实力、成就于一身的乒乓王子,共获得6个世界冠军(世乒赛蝉联男单2个,世界杯男单1个,世乒赛团体3个)。
他是典型的左推右攻,步伐好,手感清晰,前三板细腻,台内突击技术无人出其右,正手实力浑厚相持能力强,可以拉出正胶弧圈,综合实力独步天下,有“球王”美誉。
06 阎森:号称“直板的盖亭”“巨人杀手”
提起阎森,球迷们都会想到王励勤,其实阎森的直板技术也是独树一帜的。他的打法凶狠,正手出手速度极快,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直板的盖亭”,不过阎森的发球技术是盖亭所没有的。
韩国名将金泽洙和中国选手交手无数,除了怕王涛以外,最头疼的就是阎森。他曾经亲口说在中国的直板选手中,对他威胁最大的不是马琳而是阎森。
阎森在单打上虽然算不上是那种具有绝对夺冠实力的选手,但却是一个“人见人怕”的选手,任何人碰到他也不敢大意,曾经栽在他手上的顶尖高手不在少数,属于那种“自己拿不了冠军也要拉下几个人来垫背”的选手。
职业生涯中,他搭档王励勤拿下了1届奥运会男双冠军、两届世乒赛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双冠军,可谓互相成就了彼此。
07 刘国梁:承前继后的一代直板宗师
老刘除了大放异彩的教练生涯外,还是国乒男子第一位大满贯获得者。这位不懂球的胖子,在直板技术的改革中作出过巨大贡献,让千千万万的乒乓球爱好者都受益匪浅。
如果刘国梁说自己的前三板技术第二,那没人敢说第一!老刘以发球强攻为战术核心,技术精湛、变化多、旋转强,抢攻凶狠,这一招学会了,业余选手也可与专业选手一战。
此外,老刘的反手推挡与直拍横打相结合,为后来者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反手体系。当然,作为雏形,他的反手自然与王皓不同,更多的只是过渡或者是偶尔当奇招为之,不能长久地反手相持。
尽管如此,这也让他在大球时代占尽了风头,进入小球时代后,这些招式统统失灵而迅速地退役了。
08 马琳:传统直板技术的集大成者
二王一马里,数马琳的成就最高,毕竟是奥运会冠军获得者,生涯共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远超以上诸位前辈。
马琳是被公认为世界上直板打得最好的运动员,是传统直板技术的最强选手。这种直板反胶打法,手感好、步伐快、算计周密,前三板技术出神入化,加上侧身一板的爆冲,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马琳的反手以推挡为主,但并不是说他不会直板横打(反之,王皓的反手推挡也很厉害),只是质量不够高而已。
尽管如此,马琳仍然是中国传统直拍打法的超一流人才,他完美地融入了旋转、弧圈、直拍反打,解决了过往直拍单面正胶或反胶的致命技术问题,集快、准、巧、狠、转、冲于一身。
马琳也承认练直板需要天赋,并坦言说,“和培养横板选手相比,对于各级队伍来说,培养一个直板选手可能要花费的东西就太多了,而且风险比较大。所以,能把直板打好的运动员,肯定是需要一些天赋的,而且要比打横板的运动员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才有可能打出来。”
09 王皓:直板横打第一人
作为马琳同时代的王皓,直板技术与师兄却大相径庭,他是反手最好的直板选手。
记得皓哥刚出道的时候,有一次在比赛中战胜了正值当打之年的萨姆索诺夫后。王皓接下来的对手找到老萨,试图探探底细。
萨姆索诺夫说了三个字:反手好!接下来的故事不难想象,我甚至可以脑补出那位选手初遇王皓时的情景:知道你反手好,也做了准备,但怎么可能这么好……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王皓之前,如果一个不用推挡的直板选手说他想拿到世界冠军,是会被人耻笑的!
王皓的职业生涯十年里,12次打进了三大赛的决赛,绝对的“守区之王”,这一成就包括马龙、张继科都没有做到!
也许有人说刘国梁非常的钟爱他,其实能年年打进决赛的人,你当主教练你也会选他上场。
王皓彻底练成了直板横打,这得益于他的父亲,还有刘国梁等人的教诲,这是对传统直拍打法的革命性颠覆,为直拍选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弧圏结合快攻打法,正手杀伤力大,中远台对拉相持能力强,反手彻底摒弃推挡,使用反面进行搓、挡、拧、拉、撕、弹、冲,形成了完整强大的反手攻防体系,实现了直拍横拍化。
在王皓之后,无数的运动员、民间选手都以学会直板横打为荣,可惜至今无人能达到他的高度,连接近他的机会都没有,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这种打法算是“半个横板”,直接影响了他的徒弟小胖。如今看小胖就是拧拉开道,几乎是“半个直板”,难度颇大、威胁巨大,比王皓不逞多让。
10 许昕:最不像传统直板的搅局者
现役直板球手也不是说没有,但只有大蟒是直板“最后的荣光”了。
说实话,除了握法、发球、摆短,大蟒的身上很难找到直板选手的影子了,他更像是一位“三分之二”的横板选手。
天生的手感、极强的制造弧圈能力、出色的控台能力、广阔的跑位让他成了很多十佳球的创造者,也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美誉。
可是,二十多个世界冠军头衔里,只有一枚世界杯男单金牌,从这个层面来看,大蟒是悲情的。他没有刘国梁的发球,没有马琳的侧身爆冲,更没有王皓的反打,更多依赖的中远台缠斗和造弧圈能力。
也许,没有直板技术就是许昕最大的技术特色吧。
结语
其实外协选手里有很多直板高手,且并不输于国乒,比如刘南奎(奥运冠军)、柳承敏(奥运冠军)、金泽洙(亚运会冠军)、蒋澎龙(鬼之推挡)。
女选手就更多了,早期国乒大多数都是直板走天下,林慧卿、曹燕华、倪夏莲、杨影、李静、李楠、张蔷等人。外协里最强的应该是玄静和,其他的就是柳絮飞、高军、李娇、单晓娜等人。
这里总结一下历代国乒直板名将的特点——
容国团:最早的直板世界冠军获得者。
庄则栋:三次蝉联世乒赛男单冠军获得者。
张燮林:直板长胶的祖师爷。
郭跃华:传统直拍反胶单面拉王者。
江嘉良:中式传统直板正胶打法最杰出者。
阎森:直板双打大师。
刘国梁:新式直板正胶的开创者。
马琳:传统中式直板技术的集大成者。
王皓:直板横打第一人,直板反手最强者。
许昕:最不像直板的直板大师。
如果一位直板运动员集合了刘国梁的发球、马琳的正手、王皓的反手、许昕的缠斗等技术,相信会再出一位大满贯的。毕竟,十位大满贯里,只有一位是直板选手,即使邓亚萍是横板握法的直板实质选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