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仔猪断奶后头几周饲料中添1.5克甲酸钙,可使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12%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4%,并能减少仔猪的发病率。
二、使母猪多产仔饲喂法 德国研究的方法是:从仔猪断奶的第三天起,给母猪喂食时添加200毫克维生素E和400克胡萝卜,到母猪发情时,将这二种添加剂的数量减少50%,喂至怀孕后21天为止。此法可使母猪产仔数增加21.9%,而且母猪、仔猪体质强壮,仔猪成活率高。
三、喂小苏打增重 美国家畜学博士斯蒂克发现,将小苏打加到缺乏赖氨酸的猪饲料内,可以弥补赖氨酸的不足,并有利于粗纤维的消化吸收,使猪长肉多,增重快。
四、饲喂微量元素铜增重 日本最新研究表明,在肉猪育肥期添加微量元素铜,可明显增加猪的体重,并抑制某些病菌对猪侵害,保障猪的健康生长。在加拌抗生素的饲料中,如再加拌适量的铜元素,可使猪日增重提高6.7%,饲料利用率提高2-5%。
五、喂糖精增重 国外研究发现,用适量糖精喂猪增重效果好。方法是:在每公斤配合饲料中加0.05克糖精,饲喂时先将糖精溶于水中再拌入料中,可使猪的采食量增加,日增重可提高7%。每增重百公斤毛猪,饲料消耗和成本分别下降4.8%和3.5%。
六、喂柠檬酸增重 英国研究发现,在猪饲料中添加柠檬酸,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改善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30克柠檬酸,可使猪从日增重189克提高到216克。这种方法最适合喂养体重在5-10公斤的断奶猪。
七、给猪“搬家”育肥 美国密苏里州大学试验表明,给育肥猪换圈,可使猪增加食欲,多上膘,生长加快。但换圈不宜过勤,以每月一次为宜。圈的大小、形式要基本相同。每组猪群不要任意调换或掺入新猪,否则猪群会感到不安,甚至相互咬头。
八、喂含氧汽水增重 据国外资料介绍,用含氧汽水喂养断奶小猪,每隔5天给断奶小猪饮用1次,小猪日增重200-250克。其中含氧汽水就是在普通的饮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氧气,通常是1升水中注1升氧。如能在汽水中加些催肥剂之类的添加剂,效果更好。
九、喂维生素C提高精液品质 德国发现,在公猪的饲料中,每日添加1-4克维生素C,可使公猪的精液品质有明显提高。另外,美国试验还证明,在临产前一周的母猪日粮中,每日添加1克维生素C,可大大减少仔猪脐带出血及仔猪死亡率
(1)由于断乳仔猪(保育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仍不完善,生理变化较快,对饲料的营养及原料组成十分敏感,因此在选择饲料时应选用营养浓度、消化率都高的日粮,以适应其消化道的变化,促使仔猪快速生长,防止消化不良。
(2)由于仔猪的增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的供给,仔猪日增重随能量摄入量的增加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仔猪对蛋白质的需要也与饲料中的能量水平有关,因此,能量仍应作为断奶仔猪饲料的优先考虑,而不应该过分强调蛋白质的功能。
(3)断乳仔猪(保育猪)在整个生长阶段生理变化较大,各个阶段生理特点不一样,营养需求也不一样,为了充分发挥各阶段的遗传潜能,应采用阶段日粮,最好分成三阶段。第一阶段:断奶到8~9千克;第二阶段:8~9千克到15~16千克;第三阶段:15~16千克到25~26千克。第一阶段采用哺乳仔猪料。第二阶段采用仔猪料,日粮仍需高营养浓度、高适口性、高消化率,粗蛋白18%~19%,赖氨酸120%以上。在原料选用上,可降低乳制品含量,增加豆粕等常规原料的用量,但仍要限制常规豆粕的大量使用,可以用去皮豆粕、膨化大豆等替代。第三阶段,此时仔猪消化系统已日趋完备,消化能力较强,粗蛋白质17%~18%,赖氨酸105%以上。原料选用上完全可以不用乳制品及动物蛋白(鱼粉等),而用去皮豆粕、膨化大豆等来代替。
答:要提高仔猪的初生窝重,就要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猪的初生重。①提高母猪的产仔数。母猪的实际产仔数平均为10头左右(地方良种平均12头)。可给母猪补饲,促使母猪多排卵,怀孕期控制母猪能量水平。夏季,母猪怀孕的前3周,保持母猪凉爽,猪舍温度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为50%~75%,为母猪创造良好的卫生条件。配种时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子宫内膜炎等的发生。及时淘汰劣等母猪和实行复配等。②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初生仔猪体重的60%左右是在妊娠末期20~30天增长的,因此,加强母猪妊娠末期的饲养管理,对提高仔猪的初生重起到决定性作用。要逐渐减少青粗饲料,增加精饲料,特别是增加含蛋白质较多的豆饼类饲料,适当增加一些动物性饲料。注意维生素、矿物质的补充,以满足母猪体重与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增长的需要。③选择适宜的品种饲养或进行杂交也可提高初生窝重。
大概三个月左右。
猪(Pig),野猪在全世界有27个亚种。亚种间和亚种内核型都有一些差异,染色体数(2n)在36-38之间,如西欧野猪2n=36或37,日本野猪2n=38,但彼此间没有繁殖障碍。杂食类哺乳动物。容易发生罗伯逊易位改变染色体数目造成退化种群,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长的很可爱,鼻子口颈较长,性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出生后5-12个月可交配,妊娠期约为4个月。平均寿命20年。是五畜之一。在十二生肖里之为亥。有很多关于猪的典故和习俗。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技术作一简要的论述,以其提高幼猪的成活率。
关键词哺乳仔猪;生理特点;饲养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前的仔猪。仔猪出生后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恒温到常温,从被动获取氧气和营养到主动吮乳和呼吸来维持生命,生理上发育不完善,导致哺乳期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生理阶段。因此,这一阶段是幼猪培育的关键环节。
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
与其他家畜比较,猪出生时体重相对小,还不到成年时体重的1%,而羊为3.6%、牛为6%、马为9%-10%,但猪出生后生长发育特别快。一般仔猪出生重在1千克左右,10日龄时体重达到出生重的2倍以上,30日龄达出生重5~6倍,60日龄增长至10-13倍或更多,体重达15千克以上。如按日龄的生长速度计算,第1个月比出生重增长5-6倍,第2个月比第1个月增长2-3倍,以第1个月增长最快。
仔猪出生后的快速生长,是以旺盛的物质代谢为基础的。一般出生后20日龄的仔猪,每千克体重要沉积蛋白质9-14克,相当于成年猪的30-35倍。每千克体重所需代谢净能是302千焦,为成年母猪 95千焦的3倍。
矿物质的代谢速率也比成年猪高,每千克增重中含钙7-9克,磷4-5克。
由此可见,仔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相对较高,对营养不全的反应也更加敏感。因此,供给仔猪全价的平衡日粮尤为重要。
12消化器官及消化腺机能不完善
尽管哺乳仔猪胃肠道生长发育很快,但比起成年猪来说还是不发达的,且排空速度快。根据这些特点,对哺乳仔猪的饲养,应采取少喂勤添的方法,即每天饲喂的次数应多些,而每次的喂量应少些,以适应其“易饱易饿”的特点。
20日龄前的哺乳仔猪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原,但因无盐酸而不能活化胃蛋白酶,因此在胃中不能消化蛋白质。此时胃内只有凝乳酶,能使乳汁凝固,凝固后的乳汁可在小肠内消化,天然乳汁在小肠内不能被消化。直到40~45日龄,仔猪胃内才有盐酸,才具备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成年猪的消化液是在条件反射的影响下分泌的,即在看、听、闻的刺激下分泌消化液。而20-30日龄的哺乳仔猪只有当饲料吃人胃内直接刺激胃壁时,才分泌少量胃液。为此,早补料、勤补料、补好料对促进仔猪胃液分泌、提高仔猪消化机能与生长发育极为有利,这也是提高仔猪断奶窝重与猪场经济效益的最重要手段。
13缺乏先天免疫力
初生仔猪体内基本缺乏先天性免疫力,而初乳 (产后3天内的乳)中含有大量免疫抗体,只有及早吃到初乳,才能使初生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力。仔猪3周龄左右才开始产生自体免疫抗体,此时母猪泌乳量开始下降,乳中抗体也开始减少,仔猪处于抗体转换期,极易得病,如患仔猪白痢等肠道疾病。
为此,在饲养管理上除了增加泌乳母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外,还应加强哺乳仔猪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营养,搞好平时的清洁卫生及消毒防疫工作。
14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
仔猪初生时,体温调节及适应环境的应激能力很差,特别是生后第1天,在寒冷的环境中不能维持正常体温,易被冻僵、冻死。
初生仔猪对体温的调节主要靠皮毛、肌肉颤抖、竖毛运动和挤堆共暖等行为,但仔猪的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又很少,达不到体重的1%,因此保温、隔热能力很差。
当环境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下限时,体温靠机体物理调节已不能维持正常,此时就要靠化学调节增进脂肪的氧化、甲状腺及肾上腺分泌,进而提高物质代谢,增加热量的产生。如化学调节也不能维持常温时,便出现体温下降甚至冻僵。仔猪由于大脑皮层调节体温的机制发育不全,不能协调进行化学调节,因此其体温是在寒冷的直接刺激下降温的。同时,初生仔猪体内的能源贮备也是很有限的,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糖的含量是100毫克,如吃不到初乳,2天后可降至10毫克或更少,即会发生低血糖症而出现昏迷。即使吃到初乳,得到脂肪和糖的补充血糖含量可以上升,但这时脂肪还不能作为能源被直接利用,要到24小时以后氧化脂肪的能力才开始加强,到第6日时,化学的调节能力仍然很差,从第9天起才得到改善,20日龄接近完善。所以对初生仔猪进行保温是养好仔猪的特殊护理要求。
根据仔猪的这一生理特点,当母猪是在冬季或早春产仔时,要特别注意搞好仔猪的防寒保温工作,提高仔猪成活率。
2哺乳仔猪的饲养
21及时吃足初乳
初生仔猪不具备先天性免疫能力,必须通过吃初乳而获得。让仔猪尽可能早地吃到初乳,是初生仔猪获得抵抗各种传染病抗体的惟一有效途径,推迟初乳的吸食,会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吸收。初乳中除含有足够的免疫抗体外,还含有仔猪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初乳中的乳糖和脂肪是仔猪获取外源能量的主要来源,可提高仔猪的御寒能力;初乳对促进代谢,保持血糖水平有积极作用。仔猪出生后立即放到母猪身边吃初乳,还能刺激消化器官的活动,促进胎粪排出。初生仔猪若吃不到初乳,则很难成活。
22仔猪补铁、补硒
铁是猪所需的一种重要的矿物质元素。初生仔猪体内铁的贮存量很少,每1千克体重约为35毫克,仔猪每天生长需要铁7毫克,而母乳中提供的铁只能满足仔猪需要量的1/10,若不给仔猪补铁,仔猪体内贮备的铁将很快消耗殆尽。给母猪饲料中补铁不能增加母乳中铁的含量,只能少量增加肝脏中铁的储备。仔猪缺铁时,血红蛋白不能正常生成,从而导致营养性贫血症,导致抗病土下降,生长受阻,死亡率上升。所以需要从3-4日龄开始对仔猪进行补铁,补铁的方法很多,目前最有效的是给仔猪肌肉注射铁制剂,如培亚铁针剂、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牲血素等,一般在仔猪3-4日龄注射100-150毫克,2周龄时再注射一次即可。
在严重缺硒地区;仔猪可能发生缺硒性下痢、肝坏死和白肌病。可在仔猪生后3日内注射0.1%的亚硒酸钠、维生素E合剂 0.5毫升/头,10日、龄进行第二次注射。注意硒是有毒物质,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使用剂量进行注射。
23铜的补充
铜是猪必需的十种微量元素,广它与机体造血机能和神经细胞、骨骼、结缔组织以及毛发的发育有关;仔猪缺铜会减少对铁的吸收和血红素的形成+进而引起贫血。仔猪对铜的需要量不大,通常情况下不易缺乏。在养猪生产中,添加高剂量铜还具有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仔猪的日增重。但是添加过量铜会引起铜中毒,添加量以不超过250毫克仟克饲粮为宜。
24水的补充
哺乳仔猪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需水量较多;而乳汁和仔猪补料中蛋白质和脂类含量较高,若不及时补水,就会有口渴之感,生产实践中便会看到仔猪喝尿液和污水,不利于仔猪的健康成长。可在仔猪补料栏内安装自动引水器或适宜的水槽,随时供给仔猪充足的饮水。
25提早开食补料
仔猪初生1周后,前臼齿开始长出,喜欢啃咬硬物以消解牙痒,这时可向料槽中投入少量易消化的具有香甜味的颗粒料,供哺乳仔猪自由采食,其主要目的是训练仔猪采食饲料。开始补料后1周左右,仔猪才习惯采食饲料。提早开食补料,不仅可以满足仔猪快速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提高日增重,,而且可以刺激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和机能完善,防止断奶后因营养性应激而导致下痢,为断奶的乎稳过渡打下基础。
现实生活中,每天正常饲养猪,最快一天可以长多少斤?
很多专业养猪的人,品种好一点的猪,很轻松的都能达到日长3斤的效果,而且本人亲自参观过全国100多家大型养猪场和众多专业养殖户家中,日长三斤是很普遍的,主要的原因是饲料搭配的好,选择使用品质好的猪催肥剂产品,所以养猪日长3斤完全不是问题!
这些养殖户都有一个共同点,自己配料,或者购买全价饲料饲养育肥猪,在这个基础之上再使用猪催肥剂,完美的结合,全价饲料营养全面,适合育肥猪各个阶段使用,补充生长所需的营养,不缺失营养,所以生长速度快,当然,仅仅使用全价饲料养猪是达不到日长3斤的,因为现在大家都使用全价饲料,没几个能达到日长3斤的,他们养猪日长3斤的关键是使用催肥剂,这个毋庸置疑,猪催肥剂使用上以后,育肥猪会达到一个更快的生长速度。
育肥猪到了250斤以后,抗病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得病的概率减少。
这个时候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给猪催肥,今年的猪价行情还不错,有很多养殖户养了一辈子猪,以前也不曾遇到过这么好的价格。
这个时候生猪出栏量仍然较少,所以收猪的或者屠宰场不会在乎你的猪有多大或者多肥。
那养殖户可以选择蛋白能量高的饲料,虽然价格比大猪料要高一些,但是总体算下来仍然合适,饲料里可以加些微生态或者多维之类,提高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注意在这个阶段给猪营造一个好的生长环境,猪圈经常打扫,保持干燥,猪舍内温度在20度左右,一定做好猪场的生物安全工作,按时做好消毒,只有把猪健康出栏,养殖户才能赚到钱。
所以在整个育肥猪后期,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平时的饲喂巡查要认真对待,相信养殖户的努力也不会白费的。
管理关键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决定肥育猪的上市时间,若要获得良好的断奶后生长性能,必须从营养、环境、疾病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偏重任何一方都不会获得理想效果。
1.采用高床限喂栏分娩的猪场,多采用一次性断乳法;采用地面平养分娩的猪场,最好采用逐渐断乳或分批断乳,一般5天内完成断乳工作。断乳后维持三不变,即:原饲料(哺乳仔猪料)喂养1-2周、原圈(将母猪赶走,留下仔猪)、原窝(原窝转群和分群,不轻易并圈、调群);实行三过渡:饲料、饲喂制度、操作制度逐渐过渡,减少断奶应激;
2.断奶后5-6天内要控制仔猪采食量,以喂7-8成饱为宜,实行少喂多餐(一昼夜喂6-8次),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投喂饲料量总的原则是在不发生营养性腹泻的前提下,尽量让仔猪多采食。实践表明,断奶后第1周仔猪的采食量平均每天如能达到200克以上,仔猪就会有理想的增重;
3.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前,要对保育舍内、外进行彻底清扫、洗刷和消毒,杀灭细菌;仔猪进入保育舍后,要定期消毒(每周2-3次),及时清理粪便、尿等污物;做好通风与保温工作,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适宜的环境温度为:断奶后1-2周,26-28℃;3-4周,24-26℃;5周后,应保持在20-22℃左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60%为最佳;
4.昼夜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并在断奶后7-10 天内的饮水中加入新霉素、利高霉素、水溶性电解质等,促使仔猪采食和生长,防止仔猪喝脏水,引起腹泻;
5.将每窝的弱仔猪挑选出来进行单独饲养,提高保育猪的整齐度;
6.按程序及时进行防疫、用药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7.每天检查猪只采食、饮水、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病、残、死猪;
8.实行全进全出制管理,打破疾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
9.要特别防止水肿病,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引起的肺炎,沙门氏杆菌引起的肠炎、败血症,链球菌引起的多发性浆膜炎、脑膜炎及关节炎以及断奶后多发性全身消瘦综合症(PWWS)。对于发病猪要隔离治疗,特别照管,连续治疗3-4天仍无明显效果者予以淘汰捕杀;
10.保持适宜密度,并群时夜并昼不并;要特别注意防止咬尾、咬耳等异食癖现象。
断奶仔猪(保育猪)的营养
1.由于断奶仔猪(保育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仍不完善,生理变化较快,对饲料的营养及原料组成十分敏感,因此在选择饲料时应选用营养浓度、消化率都高的日粮,以适应其消化道的变化,促使仔猪快速生长,防止消化不良。
2.由于仔猪的增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的供给,仔猪日增重随能量摄入量的增加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也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仔猪对蛋白质的需要也与饲料中的能量水平有关,因此能量仍应作为断奶仔猪饲料的优先级考虑,而不应该过分强调蛋白质的功能。
3.断奶仔猪(保育猪)在整个生长阶段生理变化较大,各个阶段生理特点不一样,营养需求也不一样,为了充分发挥各阶段的遗传潜能,应采用阶段日粮,最好分成三阶段。第一阶段:断奶到8-9公斤;第二阶段:8-9公斤到15-16公斤;第三阶段:15-16公斤到25-26公斤。第一阶段采用哺乳仔猪料,;第二阶段采用仔猪料,日粮仍需高营养浓度、高适口性、高消化率,消化能3300-3400千卡/公斤,粗蛋白18%-19%,赖氨酸120%以上;在原料选用上,可降低乳制品含量,增加豆粕等常规原料的用量,但仍要限制常规豆粕的大量使用,可以用去皮豆粕、膨化大豆等替代;第三阶段,此时仔猪消化系统已日趋完备,消化能力较强,消化能3200-3300千卡/公斤,粗蛋白质17%-18%,赖氨酸105%以上;原料选用上完全可以不用乳制品及动物蛋白(鱼粉等),而用去皮豆粕、膨化大豆等来代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