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下半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新会员审批工作于日前结束。经中国摄协对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摄协及解放军、中直单位和行业摄协的735名申报人的认真评审,644人被批准成为中国摄协新会员(名单附后)。
本次评审首次按照中国摄协八届二次主席团会议通过的新版《中国摄影家协会个人会员入会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实施评分,由原来的4分制改为10分制,同时首次由中国摄协各团体会员(中直单位除外)对申报人初审评分。本次新会员评审通过率为876%,高出上批次75%。
本次申报人数较上批次有所下降,但和近几年申报情况相当。团体会员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摄协申报人数前10名为: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广东、福建、山西、辽宁和上海摄协。申报人数依然是华东、华南较多。近几年,申报新会员的行业摄协从2012年的9家增至本次的17家,呈明显上升趋势。
此次新增会员的平均年龄为51岁,从年龄层面来看,40-60岁为主体人群,比例为762%,40岁以下和60岁以上分别占124%和113%,对青年摄影人的培养和发展工作亟需加强;男性新会员比例为899%,女性为101%;少数民族为51%;从学历水平来看,大专以上比例为924%,高出上批次4%;从职业类别来看,非职业摄影人比例为801%,仍为主体人群,但职业摄影人比例提高至199%,高出上批次3%;申报类型中,创作类仍为主体,比例为924%;从事摄影教育、视觉传播、摄影图书出版、摄影器材研发、摄影组织工作者等比例为76%,高出上批次46%。实行新版《细则》后,从事新闻摄影记者等职业以及从事摄影教育、摄影组织工作等方面的申报人有了更多的入会途径。
本次申报中,中国财政摄影家协会和神华摄影协会被批准成为中国摄协团体会员。
《入会通知》将于近期由中国摄协组联部寄往各团体会员单位并转发至新会员手中。新会员须根据要求办理入会手续,在履行会员应尽义务的同时,享受会员的各项权利。
2013年下半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新入会会员名单
(共644人)
北京(13人)
王文璇 王喜荣 史瑞江 任振朝 巩嘉铠 佟晓华 宋云龙 李世旺 李金龙 赵福瑞 秦燕飞 甄书兰 蔡晓圈
天津(9人)
于培福 王予力 张凯林 陈际平 陈国兴 陈宝龙 庞 博 范 戍 章 声
河北(21人)
支长青 文天平 王宏伯 刘亚敏 刘贺来 宋朝兴 张天航 张俊生 张继宏 李久泉 李金霞 李铁强 杨正良 邱勇慧 周传华 罗大庆 姚建新 胡士彪 赵 津 展 宁 高庆平
山西(25人)
王丽聪 王克勤 王秀峰 王建华 王 晖 宁 涛 石 磊 刘国民 师振华 朱海虎 吴杰强 张向东 李子荣 杜永盛 周悦敏 武 涛 侯建刚 树学峰 荆永斌 郭耀庭 康 辉 路 伟 谭红林 薛宝平 薛 俊
内蒙古(10人)
马 俊 王志明 刘树泉 张志恩 李玉山 李增奎 苏桂文 周国刚 郑万顺 常胜杰
辽宁(23人)
牛凤鸣 王太刚 王 波 刘守祥 刘 征 孙成宝 孙维富 何晓慧 宋玉玺 张玉山 张学平 张 祥 李东威 李红霞 陈泽生 赵峰春 赵 琛 耿洪臣 黄俊英 惠忠波 蒋永贵 甄成义 滕利明
吉林(12人)
马端忠 王世舫 田 宇 刘建霞 刘喜林 朴龙吉 邹志强 周凤海 武殿春 崔 毅 彭立人 蔡克平
黑龙江(10人)
王长德 王有林 田 儒 刘 锐 李光耀 杨宝章 胡 冰 常 青 常 城 康毅志
上海(21人)
丁建国 卞启武 王湖广 卢伟明 乔 勇 余慧文 李建荣 杨文山 陈 鸣 周黎罗 侯毅敏 赵立荣 陶志军 高 峰 商根顺 曹亚宁 舒 昆 蒋楚林 谢震霖 黎自立 戴鸣凤
江苏(57人)
王 兵 王甫君 王昌军 王桂岚 王 辉 王瑞水 石俊祥 伍海涛 刘力任 孙悦萌 朱宜华 江春景 许才清 许昌银 许晓峰 宋持月 宋祖荫 张和琴 张 哲 张 笑 张 斌 李 明 杜户宇 杨 健 沈利民 沈轶群 邱明林 邹安生 邹启山 陆 平 陆 军 陈义宝 陈世海 陈东顺 陈丽梅 陈春雨 周洪明 周海军 周 淦 季开楠 屈兰宁 金洪源 侯一华 柏志勇 皇甫金富 胡晓杨 殷国平 黄 海 蒋 焱 韩承峰 鲍友贤 管德明 樊豹声 滕祝峰
薛 和 魏云骅 瞿良斌
浙江(49人)
丰智慧 毛小芳 王宝明 卢朝升 帅学舟 吉承建 朱欢眉 朱良娟 朱惠玲 江明德 何 斌 余纪俭 吴卫东 吴国方 张西平 张 良 张振华 杜卫建 杨晓明 沈斌煊 花琳萍 邹水根 陈兆刚 陈兴长 陈学诚 陈绍余 陈彩省 陈斌荣 陈湘钟 林 伟 郑国防 郑 敏 洪关祥 洪晓明 胡学军 郝广平 徐旭生 徐建荣 徐建斌 郭涵清 章宏奖 黄兆钧 黄志强 黄志斌 曾新民 程育全 蓝三峰 蓝小明 虞博涵
安徽(42人)
孔晓勇 牛传亮 王 文 叶 彪 帅林飞 任启华 刘文华 刘 民 孙 仲 阳家飞 何 俊 张宝辉 张彩霞 李建平 李雪聪 杜明克 杨兆永 汪 柯 汪增华 汪 澍 谷朝水 陈海寿 尚良智 郑百年 姜良臣 姜宗汇 胡怀刚 唐祖怀 徐智寿 晏励春 殷宝荣 陶 洪 顾建国 高长茂 常 征 曹怀海 黄晓燕 彭 勃 曾照静 蒋力三 臧 牧 戴蕴雅
福建(31人)
毛祖东 王志明 王德松 甘振清 石维知 任奇志 刘红微 庄培芳 许晓松 吴端鸿 张汉宗 张作兴 张治强 张尊镇 李 频 苏茂财 陈建宇 陈建新 陈 杰 林卫和 林 立 林 旭 林建祥 林琦墅 郑剑锋 郑晓明 郭 平 黄文钦 黄敏超 简朝源 熊寿鹏
江西(15人)
刘树桢 刘贵星 张木星 李哲民 杨晓明 肖 戈 肖 波 陈启东 査振旺 段小华 祝钧衡 钟蔚东 彭文萍 曾洪吉 熊盛文
山东(29人)
于兆文 王大为 王启运 王海梦 王培山 王培松 王瑞红 白永生 刘永杰 刘 赟 祁红健 闫维琳 张 伟 张 伟 张焕然 张新民 李永浩 李 昂 杨同光 杨晓刚 郑 植 徐利国 徐炳书 秦真勇 黄秀君 黄 健 焦 振 韩汝爱 甄如国
河南(35人)
王永卓 王军占 王延川 王洪连 王晨煜 王群力 田 然 白水平 刘洪锋 孙宏洲 孙照庆 许新周 闫焕宝 何新民 宋 辉 张建伟 张培林 李世敏 李 明 李厚权 李笃恒 肖乃宝 陈保平 苗秋闹 段晓东 胡振琪 徐国兴 秦加福 郭安民 高耀显 梁志杰 黄建宇 程尽忠 葛探宇 魏成庆
湖北(20人)
马泽华 毛 捷 王 瑛 艾世民 刘克强 刘学伟 江楚辉 何建设 余明建 李慧文 杨 明 陈建伟 孟祥斌 郑 坤 费天保 赵学军 徐和生 徐德国 黄 辉 程新华
湖南(9人)
王 勇 刘卫梅 李健民 陈正军 梁向锋 黄向军 彭文斌 鄢光辉 黎大志
广东(28人)
万灿洪 尹小灵 叶方铭 刘小侠 刘建喜 刘振聪 刘爱谊 许远忠 何为君 吴锦荣 张成坚 张 卓 张范珠 李小勉 李日金 李 程 杨建敏 陈楚雄 周 围 周宗毅 周信桐 周锦华 罗 强 洪国春 高仁泽 梁杰泉 黄绍斐 黎 进
广西(8人)
李六玲 李 政 李斌喜 林 进 徐 平 秦凌斌 黄善明 蒙宏力
海南(4人)
王光卓 吴国华 张 波 陈师雄
重庆(19人)
任永发 刘俊阳 刘朝勇 朱 敏 陈 健 周 进 易继权 罗国家 郑朝海 娄禹光 钟 恺 唐 昕 聂朝先 郭 义 陶 波 董亚林 颜永勤 戴 熙 瞿明斌
四川(11人)
王晓东 全本宁 刘正联 孙 辉 张 川 李远华 赵世源 彭 坚 曾 朗 程必伦 魏前程
贵州(5人)
王启宏 龙 俊 李国祥 郭建军 崔 卿
云南(4人)
王鼎乾 张 衡 钟官全 熊平祥
陕西(12人)
王占辉 王守勋 王振杰 王维光 乔 红 吴建华 张景安 李善智 李 赞 邱晓宇 呼兰中 孟化儒
甘肃(9人)
丁寿亭 马 健 孔祥才 毛 富 王耀东 张惠武 肖长禄 葛小军 翟荣生
青海(5人)
朱明玉 姚军安 封希声 曹生渊 谢 颖
宁夏(2人)
郭 宁 曹文德
新疆(7人)
巴合提别克·阿什木汗 艾尔肯·塔西铁木尔 闫 平 李 伟 罗 明 徐敦勇 普拉提·阿布都克力木
解放军(3人)
代宗锋 张书文 高黎明
中直及其他(44人)
万山河 王立平 王 岳 王 林 王玲丹 王 强 王 琳 乔 雨 刘永澄 刘 佳 曲长利 朱宝祺 江玉昆 吴子仲 吴承欢 吴德纯 宋汉晓 张万和 张东浩 张 旭 张春波 张润斌 张 晶 李孝萍 李明顺 李 武 李 金 杜震欣 肖引章 谷久文 陆占林 周奇成 周 晶 林 臣 范建波 范益军 贺邦靖 赵永清 梁会来 梁 琦 盛林君 惠远霖 董 冬 董 兵
纺织(3人)
龙云泽 胡健华 夏令敏
水利(1人)
刘一檠
民航(2人)
赵晓兵 贾首峰
煤矿(5人)
王明胜 陈 杰 黄淑侠 楚 哲 薛占儒
石油(2人)
白本立 虎仁山
石化(2人)
马洪山 刘新海
卫生(2人)
杨玉凯 陈瑞和
深企(8人)
刘 强 何 成 吴旭韬 杨伟林 姜路明 施 文 彭毓川 廖秀丽
铁路(5人)
王 卓 王 峰 吴俊诚 徐庆华 梁士华
建筑(5人)
何 斌 张继均 陈锐军 罗 宏 赵中宇
金融(2人)
尹家赪 李 琦
公安(2人)
李连杰 唐立红
证券(1人)
李佩霞
广电(5人)
申彭建 刘冰隐 杜 进 陈 靖 徐济众
电力(3人)
王 勇 姚 炜 黄布华
海关(3人)
陈晓峰 周建伟 郭平洲
华能(1人)
范夏夏
李培之1904年9月出生于察哈尔省龙关县城关(今属赤城县)一个书香门第,原名李沛滋,字雨金。其父李增芳是清末恩贡,中考后不愿入仕为官,回乡务农,半耕半读。李增芳有五个儿女,培之排行第三。她自幼聪慧过人,读书刻苦,高小毕业时成绩名列前茅。毕业后,她仍想继续读书深造。时值民国初年,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地处偏僻的龙关封建思想仍很严重,能读到高小毕业的女子已属凤毛麟角。女子无才便是德。母亲为年仅15岁的她订了亲,这对踌躇满志的她来说犹如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后来她之所以能够冲破封建樊篱的束缚,走上革命的道路,是与其长兄李沛霖的支持和帮助分不开的。李沛霖,字雨三,生于清光绪五年(1879)。在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下,李沛霖自幼读书十分勤奋,于光绪末年考中秀才,遂立志献身教育事业,为家乡培育人才。1913年他与同事在龙关城内开设了学馆,传播知识,培养青年。1917年受聘到龙关学堂任教。1929年又被聘为龙关女子小学校长。
李培之正是在这位思想开明、知识渊博的兄长兼老师的影响和教诲下,从小立下报国之志。在她15岁那年,“五四”运动爆发了。大哥经常为她讲述学生爱国运动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并带回《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给她读。书中的文章令她激动不已,热血沸腾,从而更加坚定了读书救国的决心。她以李大钊的诗句“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宇宙。”激励鞭策自己,并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在大哥的帮助下她解除了婚约,并决定赴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为帮助她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大哥甘愿节衣缩食变卖家产和田园为她筹资。1920年春天,李培之告别了大哥和家乡,与一朱姓女子结伴,踏上了求学之路。这一别就是30多年。
经过3 0多年风风雨雨的磨练与考验,她成长为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1923年在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她就接受了革命思想,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在风起云涌的学潮中,她始终走在前列,并在这一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她光荣加入中国***,曾任中共保定市委委员。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不久,中共北方区委决定调她到河南开展“工运”,负责编辑《工人周报》。在白色恐怖之中,她奔走在郑州、开封之间,深入纱厂教育、组织女工参加斗争,并领导了著名的豫丰纱厂罢工斗争。这时,她认识了到河南检查指导工作、不久又任豫陕特区书记的王若飞同志。若飞同志深刻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豪爽的性格深深地打动了她,不久俩人相爱并结为革命伉俪。1925年至1931年,党派她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学习。1931年9月回国后,董必武同志介绍她到红二方面军所在的洪湖地区工作。当时洪湖苏区斗争十分艰苦,但她不畏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层层封锁,终于来到了贺龙身边。她单枪匹马闯洪湖的精神受到贺龙的称赞。1932年至1936年她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妇女工作。“七七”事变后她来到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务研究室从事教学研究工作。1945年到重庆中央局任妇女组长。1946年,王若飞同志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从此她失去了自己敬佩的老师、战友和亲人,在严重的打击面前,她顽强地挺住了,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着……
离开家乡30多年,在为革命事业奔波的空隙,她时时惦记着家乡的亲人,特别是慈祥的大哥。然而为了革命、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她舍弃了亲情,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深深埋在心底……
李沛霖在家乡也同样思念着三妹培之。既为她的进步高兴,也为她的安危担忧。同时他继续以自己所长为家乡文教事业作着贡献。1933年,他被推选编写《龙关县志》,任第五组审查员。志书完成后,继任龙关民众教育馆馆长。1937年,日军侵占龙关后,他不为日伪奴化教育效力,回家务农,过着清苦生活,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沛霖受到党和人民的敬重,1954年被选为龙关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3年,阔别家乡33年的李培之终于踏上了故土,故乡的人民和地方政府热情欢迎她的归来。望着这熟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她心潮起伏,激情难抑。见到饱经风霜的大哥时,她禁不住热泪盈眶……离开家乡时,她将大哥接到北戴河疗养了数月。此后,她每年都把大哥接到北京驻一段时间,共叙兄妹之情。1957年李沛霖又去北京休养时间不长,因思念故土回到龙关。1960年他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1岁。
李沛霖系地方名儒,思想开明进步,他支持李培之读书上学、参加革命,使她成为一位杰出的革命者。同时他致力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家乡人民永远怀念他。
鲜卑骄子拓跋宏
拓跋宏,复姓拓跋,名宏,是北魏王朝自拓跋(王圭)以后的第六个皇帝,即魏孝文帝。他在皇兴元年(公元467年)八月,出生于平城皇宫之内,其父献文帝非常高兴,因喜生贵子而大赦天下。拓跋宏三岁时,被立为皇太子,母亲李夫人按照北魏“皇妃生子立为太子则被赐死”的规定,身遭厄运。拓跋宏在宫中奴婢抚养之下,自幼聪明,秉性孝谨,四岁时,就懂得为父亲吸吮脓疮,深受世人称赞。皇兴四年(公元470年)六月,二十三岁的献文帝在永安殿暴崩,冯太后于延兴元年(公元471年)辅佐拓跋宏临朝听政。在此期间内,颁行了俸禄制、三长制和均田制:
俸禄制——因北魏初年吏治混乱,官吏以自筹俸禄为名任意敲诈百姓、鱼肉乡民,故而规定官吏俸禄由政府统一筹集、分发,官吏不得自筹。
三长制——以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分别设置邻长、里长、党长。三长制是为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建立的基层行政组织,有利于中央集权。
均田制——凡十五岁以上的男女都可以向国家领取耕种的土地,男子一人可领取露田(荒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女子可领取露田二十亩。桑田为私田,也称永业田,死后可以传给子孙。露田不能买卖,死后归还官府。
这些针对当时弊政的政治改革,有利于巩固北魏的统治,对安定社会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是有进步意义的。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太皇太后冯氏驾崩,拓跋宏开始亲政。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拓跋宏为了摆脱鲜卑保守势力的影响,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决定迁都洛阳。事先他曾了解,以前北魏历代王朝,也曾多次议论过迁都洛阳,但都因为遭到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反对而被搁置了。因此这次迁都,他决意密而不宣,召集群臣,声称要调集大军南征。于是拓跋宏全副戎装,率领三十万人马从平城出发,渡过黄河,进驻洛阳。有一天,文武百官纷纷跪在马前,叩头谏止南征,有一个鲜卑贵族拓跋休声泪俱下,苦苦哀求不要南征,并诉说以前北魏军队南征时,在淮河岸边屡遭惨败,尸体堆积如山的教训。拓跋宏听罢以后,满脸怒容地对群臣说:“这次南征,兴师动众,不可劳而无功。不南征,便迁都。列位爱卿可以表示意见,赞成迁都的站在左边,赞成南征的站在右边。”多少年来,文武百官一提起南征,都吓得魂飞魄散,尽管心里不太赞成迁都,但在选择南征和迁都两件事中,自然要避重就轻,选择后者。因此,都不谋而合地站到左边。于是,这些人都中了拓跋宏之巧计,大军便停驻洛阳,胜地完成迁都夙愿。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贵族穆泰、陆睿阴谋在平城另立朝廷,同洛阳分庭抗礼;大太子拓跋恂在旧势力的怂恿下,密图从洛阳逃回平城参加叛乱,但拓践宏的改革已深入人心,叛乱者很快就被平息,太子拓跋恂被废,并被赐死。此番从平城迁到洛阳的人口约有百万,均称“代迁户”。朝廷颁旨规定:“代迁户”一律改为洛阳籍贯,死后要葬在洛阳北邙山。用汉族服饰代替鲜卑服,朝中禁用鲜卑语,并改鲜卑姓为汉姓,皇室原姓拓跋改姓元,其丘穆陵氏改姓穆、步六孤氏改姓陆、贺赖氏改姓贺、独孤氏改姓刘、贺楼氏改姓楼、忽忸于氏改姓于、纥奚氏改姓嵇、尉迟氏改姓尉,合称八姓。提倡鲜卑贵族同汉人士族通婚,拓跋宏自己就娶了崔、卢、郑、王四姓的女子做后妃,又为五个弟弟娶了汉族大姓的女子做正妻,并把几个公主都嫁给汉族大姓,仅范阳卢氏一家就娶了三位公主。
孝文帝拓跋宏的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北魏王朝政治和经济的向前发展,促进了鲜卑族同汉族的融合,使得鲜卑族进一步汉化。因此魏孝文帝可称为是鲜卑骄子,是个开明君主,在各个民族融合,互学先进经验,推动历史发展方面,做过很大贡献
娄昭君,北齐代郡平城人(今大同)。赠司徒内干之女,太原王娄昭之姐。
娄昭君慧眼独具,看到在城墙之上服劳役的将领高欢相貌奇伟,面带忠厚,虽然目前贫穷,但料定他是个英雄,日后必然发迹,于是产生爱慕之意,暗地赠给高欢金银财物,二人结成美满姻缘。后又拿出全部家资,让高欢结识天下英雄豪杰,并参与出谋策划,使高欢屡立战功,官居东魏丞相。
娄昭君平日柔顺勤俭,谦卑自守。亲自纺织针补,视姬妾所生诸子均十分慈爱,不异己出,对诸子每人必赐一袍一裤。时常向高欢进言,有才必用,不能以私废公。处事能够顾全大局,委曲求全。当时高欢为了与少数民族茹茹国建立外交关系,打算纳娶茹茹公主,因考虑娄昭君而犹豫未决,娄昭君便以国家利益为重,劝谏高欢说:“国家大计,不要迟疑。”高欢娶回茹茹公主后,她自动腾出正室,让高欢合婚。此举受到举国上下称赞。有一次,昭君怀孕分娩难产,正值高欢领兵征讨西魏,宫人要给高欢送信,让其回宫照看,昭君制止不让,说:“王出统大兵,何得以我故,亲离军幕。”后来终于忍痛生出一男一女的双胞胎。日后高欢听到以后,很受感动。
天保初年,长子高洋即位北齐皇帝,尊她为皇太后。天保十年,高殷即位,封她为太皇太后,太宁二年(公元562年)病逝。
娄昭君共生六男二女,三男即位皇帝,三男即位称王,二女皆为东魏皇后。
骑射美男独孤信
独孤信(公元502年——557年)本名如愿,北周时期云中(今大同)人,史称“美容仪,善骑射”。少年时代喜爱修饰,讲究穿戴,故在军营之中享有“独孤郎”之美称。
他初投葛荣帐下为将,后投北魏,曾经匹马单枪生擒渔阳王袁肆周。因屡立战功,先后历任别将、员外散骑侍郎、新野郡守、荆州防城大都督、武卫将军、浮阳郡长、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军事兼尚书右仆射、荆州刺史、车骑大将军、河内郡公、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加授太子太保、大司马、柱国大将军。隋文帝即位后,赠太师、上柱国、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封赵国公,邑一万户,谥曰景。
独孤信风度翩翩,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之时,他镇守陇右之地,史称“及信在州,事无拥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人愿附者数万家。”“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由于他执政期间惠政颇多,因此,很受百姓爱戴。
独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职。其女:长女为周明敬后;四女为元贞皇后;七女为隋文帝皇后
文献皇后独孤氏
文献皇后独孤氏,名伽罗(公元543——602年),隋朝云中(今大同)人,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故将伽罗女许配为婚,时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后,封为文献皇后。
文献皇后柔顺恭孝,谦卑自守,很受隋文帝宠爱。文帝上朝时,她与帝同辇而进,至阁乃止。候其退朝之后又一起回宫,同吃同乐同寝,相顾欢欣。平日生活俭朴,不好华丽,专喜读书,识达古今。文帝治政稍有不妥之处,她就忠心苦劝,于是做了很多有益之事。当时突厥与隋贸易,有明珠一盒,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殷寿让她买下,她婉言谢绝地说:“如今戎狄屡次侵犯,将士征战疲劳,不如将八百万奖赏有功之士为佳。”此举立刻朝野传闻,受到百官称赞;大都督崔长仁是文献皇后表兄,触犯国家王法,按律当处以斩刑,隋文帝看在皇后情面,有意赦免其罪。皇后进谏说:“国家之事岂可顾私。”遂将崔长仁处死;皇后异母兄弟独孤陀因滋酒逞凶残害百姓,曾受过皇后指责,故而怀恨在心,常以猫鬼诅咒皇后,按律当斩。皇后虽然气得三天没有进食,但最后还是请求文帝赦免其罪,皇后说:“如果独孤陀蠹政害民,妾不敢为其说情。但如今独孤陀是因为诅咒我而犯罪,所以我敢请求赦免他。”于是陀被免死。
文献皇后很有政治才能,每当与隋文帝议论国家大事,看法往往不谋而合,十分一致,故而宫中称为二圣。但她却在确立隋王朝的继承人上犯了错误,对废掉忠厚的长子杨勇,改立比较善于伪装的次子杨广为太子负有一定责任。仁寿二年八月,文献皇后病逝永安宫中,终年59岁,葬于太陵。
五代名将折从阮
折从阮,五代时后晋将领,西京大同人。初名从远,因避后汉高祖刘知远之讳,改名从阮,字可久。是羌族折掘氏之后裔。初为后唐庄宗牙将,后升为府州刺史。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他在府州驻守。开运元年(公元944年),后晋与契丹败盟后,他攻取契丹城堡十余处,每次作战必胜。后汉时,在府州建永安军,擢本州团练史、兼领朔州刺史、安北都护振武军节度使。
后周时期,折从阮镇守北方边塞的宣义、保义、静难、永安等四镇,为节度使。因镇守边关有功,去世之时,周太祖赠他为中书令。
折从阮一生经历了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王朝,这个时期内外混战交替,他的主要功绩是抵御契丹入侵,戍守边境,对于维护中原安全,效忠于后周统一中国之大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折氏门中,从折从阮到折可适,几代人为宋朝将领,其中有三个节度使、四个团练使、一个观察使、一个防御使。折从阮之孙女折赛花,为杨业之妻,折氏家族对于杨家将忠心抗辽具有很大影响。
巾帼英雄折太君
折太君(误称余太君),名赛花,西京大同人,乃后周四镇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户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随父折德(户衣)镇守府州,善于骑射,配与北汉名将杨业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马武艺拥熟,深知兵法,辅佐杨业屡立战功,官居云州观察使,号称杨无敌。后来在征辽之时,潘美挂帅,杨业为先锋之职,不意潘仁美向怀私怨,包藏祸心,逼孤军而临绝险,陈家峪矢尽力穷,番将则乌屯云集,遂致全军皆陷,杨业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清朝光绪年间《岢岗州志》所述:“杨业妻折氏。业,初名刘继业,仕北汉,任犍为节度使,娶折德(户衣)女。后归宋,赐姓杨。折性敏慧,尝佐业立战功,号‘杨无敌’。后杨业战死于陈家谷,潘美、王(亻先)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辩夫力战获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为民。”又《保德州志》云:“折太君,宋永安军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户衣)女,代州刺史杨业妻。性警敏,尝佐业立战功。后太平兴国十年,契丹入寇;业进兵击之,转战至陈家峪口,以无援兵,力屈被擒,与其子延玉皆死焉。太君上书陈夫战殁,由于王(亻先)违制争功。上深痛惜,沼赠业太尉,除王(亻先)名。”宋太宗下诏“故云州观察使杨业,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 …… (死后)赠太尉,大同军节度,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以(《宋史·杨业传》)。
杨业为国捐躯之后,折太君又协助长子杨延昭抗辽立功,累任崇仪副使、江淮南都巡检使、知定远军、保州(保定)缘边都巡检使、本州防御使、高阳关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杨延昭戍边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宋史)宋朝皇帝真宗也赞扬地说:“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杨延昭病逝军中,终年57岁,河朔之人多望延昭灵枢痛哭流涕,悲声直上九霄。杨延昭之子杨文广从狄青南征有功,授兴州防御吏、知泾州,为定州路副都总管,迁步军部虞侯,卒后赠同州观察使。
杨家将从杨业之父杨信到孙杨文广,祖孙四代驰骋疆场,英勇杀敌为国捐躯,堪称“一门忠烈”,折太君正是杨家将的中流砥柱。虽然正史上对折太君没有作更多记载,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书、久战沙场、忠心爱国、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广大人民脑海之中。她指挥杨家将英勇杀敌的可歌可泣之英雄业迹,已经达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深度。后来的人们为了怀念她、歌颂她、学习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编演了评书、小说和戏曲剧目,其中以戏曲剧目广为流传。
清代勇烈公任举
任举,字汉中,清代大同人。生得赭面长髯,素怀忠义,才勇过人。雍正二年中武进土,授以陕西柏林守备,以征巴里坤有功,迁宁夏都司。乾隆十一年升固原提都。因屡立战功,特授西凤协副将,晋署重庆总兵。在一次平定叛乱战斗中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终年46岁。乾隆皇帝甚悯悼恤,典如提督,例谥勇烈,入祀昭忠词。并于大同城东十里之外,水泊寺前赐茔地,御赐祭文、碑文(今碑尚存)。荫其次子承绪为官,其弟凤由守备超擢参将,后又升副将。
任举的次子任承绪于12岁补博士弟子员,乾隆二十六年以父勋授巡捕京南营千总,后升任北营、西营守备。《清史稿》中有《任举传》。生前著有《任勇烈诗集》。
治河专家栗毓美
栗毓美,字友梅,又字曰朴园,浑源州人。清代嘉庆年间考中拔贡,授任河南知县,后迁光州直隶州知州、汝宁知府、湖北按察使、河南市政使。道光十五年,官至河东河道总督。
栗毓美在河南任职期间,当地黄河经常泛滥成灾,严重地威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为此,他做了实地勘察,认为造成水患之原因,是由串沟积水成河,溃毁堤坝所致。
栗毓美曾经多次专程乘小船考察了大河南北两岸,每次行程四十多里,发现北岸串沟积水很深,串由沟尾部已与大河连结起来,并且与沁河、武陟、荣泽诸滩的积水汇合一起,注倾堤下。堤下又没有任何防护工程,石堤南北全是水,也不能取土筑坝。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抛砖筑坝”,才能减缓水势。于是,栗毓美从老百姓那里买了一批砖块,组织群众向河里抛砖,采取应急措施,建成数十个“砖坝”。“砖坝”筑成以后,恰逢风雨大作,此时凡是支流小河,大都决口数十丈,而大堤却安然无事。从此以后,人们才认识抛砖筑坝的巨大作用。
平日,栗毓美心中有一张治水图,河道之曲直高低,河水之宽窄深浅,流速之快慢,他都了如指掌。每逢风雨即将到来,他立即到达险地。一旦水患发生,他又能亲自指挥抢险,将水患降服。因此,很受当地人民爱戴。在他任职五年期间,河东一带地区很少发生水灾。由于他清正廉明,勇于执法,以致触犯权贵,遭到陷害,后来积郁成疾,卒于河道总督任上,以身殉国,享年63岁。
他逝世以后,上至朝廷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对他非常怀念。当地百姓为他修了庙宇,每逢水患,便去祭祀。清朝道光皇帝特地为他在浑源州城东南二里处修建了一座陵墓,晋赠太子太保,谥号恭勤,道光皇帝和栗毓美生前好友林则徐都为他写了祭文。如今,两篇祭文碑刻俱都保存良好,该地人称“栗家坟”。当地人民都亲切地称呼栗毓美为栗大人,每逢清明时节,前往祭祀游人甚多。
道光皇帝御赐祭文
朕维河流顺轨,皇防重匡济之才,海若安澜,疏沦仰怀柔之绩,既殊勋庸。栗毓美秉资明干,植品端方,始小试于中州,垒膺荐剡,爱剖符于南豫,屡著循声,符丹纶紫悖之重申,历翠板红薇而叠晋宏,材茂焕久,邀特达之知水利,夙谙聿重修防之任,娴泄滞通渠之法,安流策导源陂之功,九州底绩风清竹箭,消雪浪于荡平地,固苍桑速云舻之转运,嘉,睿川之力,倚任维殷。兹考绩三年,殊恩载沛方冀永资,夫臂画岂意遂?悼夫论徂类已胥蠲,恤典籍褒夫盖。封彩霞、吴氏为一品夫人。特赐官衔,灵其不昧尚克钦承。
林则徐祭文
公终日立泥淖中,砖甫出水势尚动摇,即率先屹立坝头,随时与厅员营弁请求治策,于二三将生未生,无不预谋抵御,然其深意,不惟节省经费己也,将以埽二所节之费,移而培大堤固,则漫溢之患可永除。宣房万福所以,为国家计者,甚至奈何?未竟其施,而殉也。河标黄运,兵专事椿损,城守兵虽习弱,技艺时势亦非所闲,公惟济宁地县,曹衮宵小时窥发,操防末可忽,田增演,三才速战诸阵势,躬自教练。文设义学五所,令兵丁子弟读书。二月十七日巡工至郑州胡家屯多食,感奇疾旬厥,卒年六十有三。闽海林则徐顿首拜撰。
宣统帝师李殿林
李殿林,字荫墀,大同县西册田乡大王村人(原属阳高县,后归大同县)。据清代《大同府志》记载:“元丞相脱脱墓,府东百二十里大王村,有碑记,大同李氏,其后也。”从上述情况可以推断,李殿林祖上系蒙古族人。
李殿林之父李增桂,共有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李时中,次子是虚设,老三李士林,老四李毓林,老五李苑林,老六李殿林,女儿李美林。因为李殿林在李氏门中排行第六,故而,当地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六大人”。李家当时在大王村之中,虽然属于小康之家,但是常常遭受本村恶霸地主郝威的欺侮。所以,决心发奋图强改换门庭,不惜花费重金,延请浑源州水香寺的科举进士谢定书来到李家,专门教授六个儿女读书。由于谢定书先生知识渊博,督教学生有方,再加上李氏兄弟苦读不辍,因此,在同治、光绪年间,李家兄弟全部科考及第。
清朝同治甲子年间,18岁的李殿林赴太原乡试中文举。同治十年辛未科进土及第,多年来曾经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广西学政、咸安宫总裁、日讲起居官总裁、科举会试主考官、内阁学士、礼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广东乡试正考官、吏部主侍郎、江苏学政、正白旗汉军副都统、邮传部尚书、正黄旗汉军都统、吏部尚书、充经筵讲官、参予政务大臣、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礼学掌院大学土,赠紫禁城骑马,西苑门内乘二人肩舆,优礼有加。
李殿林平日居官慎守成法,廉洁奉公,馈遗无受,请托无听,循规任免,从未安置私人。在署邮传部尚书时,整顿吏治,革除积弊,一日内弹劾数十百员,营私渎职者望而生畏,因而使国家财经收入骤增,吏治廉洁,但他自己却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辛亥革命时期,李殿林目睹清朝政府昏庸腐败,料知清朝气数已尽,难以挽回,只好上疏辞官。于1912年2月8日离职回到原籍大王村闲居。在此期间,曾于西册田村桑干河铁索桥北岸,亲笔书写普济桥碑文。石碑正面写有“普济桥”三个大字,其字体浑雄有力,气势宏伟,为世上罕见,石碑后面刻有铁绳桥诗一首:
层冰开(氵互)客心惊,每到春秋阻旅行。
西望河源来马邑,东连山势拱燕京。
悬崖陡立千寻峭,铁索凌虚一道横。
步步舆梁无痛涉,回头共说险途平。
1917年,李殿林因病去世,享年74岁。丧讣传到故宫,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宣统甚表哀悼,溢号“文僖”,追赠相国。墓葬于大王村北,如今石兽、碑文并存。李殿林辞职归里之后,为人公正,恤老怜贫,很受当地人民爱戴。直到现在,阳高县和大同县一带的人民,经常传颂着“六大人”刻苦攻读、智审贪官和为民除害的故事,每逢清明时节,经常有人前往坟前祭祀。
李平生以书法、诗词自娱,著有“铨政管见”、“云中草堂诗文集”、“江左校士录”等书,前两部书之手稿和后书刊印本,都在山西省图书馆收存。
反清名将宋世杰
宋世杰,字俊臣,大同市人。1873年生于城内贫民家中。世杰之父宋安,是清军绿营军中的厨师。宋世杰自幼家境贫寒,只读过几年私塾,12岁时跟随父亲宋安学习武术。后来又拜师傅侯全亮学习刀、枪、剑、戟等兵器和摔、打、擒、拿等拳路。因其天资聪明,成绩优秀,很受师傅器重。学业期满之后,便收徒弟,专门以教授武术为生。
宋世杰平日为人性情豪爽,专爱结交英雄豪杰,打抱人间不平。目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心中无比愤慨,因他经常痛骂贪官污吏,虽曾多次遭受当局逮捕和刁难,但仍然不屈不挠,致使官府深感“头疼”。因此,被称之为“二麻烦”。但他在人民群众心目之中,却有很高威望,甚至在京包铁路沿线也享有盛名
鲜卑骄子拓跋宏
拓跋宏,复姓拓跋,名宏,是北魏王朝自拓跋(王圭)以后的第六个皇帝,即魏孝文帝。他在皇兴元年(公元467年)八月,出生于平城皇宫之内,其父献文帝非常高兴,因喜生贵子而大赦天下。拓跋宏三岁时,被立为皇太子,母亲李夫人按照北魏“皇妃生子立为太子则被赐死”的规定,身遭厄运。拓跋宏在宫中奴婢抚养之下,自幼聪明,秉性孝谨,四岁时,就懂得为父亲吸吮脓疮,深受世人称赞。皇兴四年(公元470年)六月,二十三岁的献文帝在永安殿暴崩,冯太后于延兴元年(公元471年)辅佐拓跋宏临朝听政。在此期间内,颁行了俸禄制、三长制和均田制:
俸禄制——因北魏初年吏治混乱,官吏以自筹俸禄为名任意敲诈百姓、鱼肉乡民,故而规定官吏俸禄由政府统一筹集、分发,官吏不得自筹。
三长制——以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分别设置邻长、里长、党长。三长制是为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建立的基层行政组织,有利于中央集权。
均田制——凡十五岁以上的男女都可以向国家领取耕种的土地,男子一人可领取露田(荒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女子可领取露田二十亩。桑田为私田,也称永业田,死后可以传给子孙。露田不能买卖,死后归还官府。
这些针对当时弊政的政治改革,有利于巩固北魏的统治,对安定社会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是有进步意义的。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太皇太后冯氏驾崩,拓跋宏开始亲政。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拓跋宏为了摆脱鲜卑保守势力的影响,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决定迁都洛阳。事先他曾了解,以前北魏历代王朝,也曾多次议论过迁都洛阳,但都因为遭到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反对而被搁置了。因此这次迁都,他决意密而不宣,召集群臣,声称要调集大军南征。于是拓跋宏全副戎装,率领三十万人马从平城出发,渡过黄河,进驻洛阳。有一天,文武百官纷纷跪在马前,叩头谏止南征,有一个鲜卑贵族拓跋休声泪俱下,苦苦哀求不要南征,并诉说以前北魏军队南征时,在淮河岸边屡遭惨败,尸体堆积如山的教训。拓跋宏听罢以后,满脸怒容地对群臣说:“这次南征,兴师动众,不可劳而无功。不南征,便迁都。列位爱卿可以表示意见,赞成迁都的站在左边,赞成南征的站在右边。”多少年来,文武百官一提起南征,都吓得魂飞魄散,尽管心里不太赞成迁都,但在选择南征和迁都两件事中,自然要避重就轻,选择后者。因此,都不谋而合地站到左边。于是,这些人都中了拓跋宏之巧计,大军便停驻洛阳,胜地完成迁都夙愿。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贵族穆泰、陆睿阴谋在平城另立朝廷,同洛阳分庭抗礼;大太子拓跋恂在旧势力的怂恿下,密图从洛阳逃回平城参加叛乱,但拓践宏的改革已深入人心,叛乱者很快就被平息,太子拓跋恂被废,并被赐死。此番从平城迁到洛阳的人口约有百万,均称“代迁户”。朝廷颁旨规定:“代迁户”一律改为洛阳籍贯,死后要葬在洛阳北邙山。用汉族服饰代替鲜卑服,朝中禁用鲜卑语,并改鲜卑姓为汉姓,皇室原姓拓跋改姓元,其丘穆陵氏改姓穆、步六孤氏改姓陆、贺赖氏改姓贺、独孤氏改姓刘、贺楼氏改姓楼、忽忸于氏改姓于、纥奚氏改姓嵇、尉迟氏改姓尉,合称八姓。提倡鲜卑贵族同汉人士族通婚,拓跋宏自己就娶了崔、卢、郑、王四姓的女子做后妃,又为五个弟弟娶了汉族大姓的女子做正妻,并把几个公主都嫁给汉族大姓,仅范阳卢氏一家就娶了三位公主。
孝文帝拓跋宏的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北魏王朝政治和经济的向前发展,促进了鲜卑族同汉族的融合,使得鲜卑族进一步汉化。因此魏孝文帝可称为是鲜卑骄子,是个开明君主,在各个民族融合,互学先进经验,推动历史发展方面,做过很大贡献
慧眼皇后娄昭君
娄昭君,北齐代郡平城人(今大同)。赠司徒内干之女,太原王娄昭之姐。
娄昭君慧眼独具,看到在城墙之上服劳役的将领高欢相貌奇伟,面带忠厚,虽然目前贫穷,但料定他是个英雄,日后必然发迹,于是产生爱慕之意,暗地赠给高欢金银财物,二人结成美满姻缘。后又拿出全部家资,让高欢结识天下英雄豪杰,并参与出谋策划,使高欢屡立战功,官居东魏丞相。
娄昭君平日柔顺勤俭,谦卑自守。亲自纺织针补,视姬妾所生诸子均十分慈爱,不异己出,对诸子每人必赐一袍一裤。时常向高欢进言,有才必用,不能以私废公。处事能够顾全大局,委曲求全。当时高欢为了与少数民族茹茹国建立外交关系,打算纳娶茹茹公主,因考虑娄昭君而犹豫未决,娄昭君便以国家利益为重,劝谏高欢说:“国家大计,不要迟疑。”高欢娶回茹茹公主后,她自动腾出正室,让高欢合婚。此举受到举国上下称赞。有一次,昭君怀孕分娩难产,正值高欢领兵征讨西魏,宫人要给高欢送信,让其回宫照看,昭君制止不让,说:“王出统大兵,何得以我故,亲离军幕。”后来终于忍痛生出一男一女的双胞胎。日后高欢听到以后,很受感动。
天保初年,长子高洋即位北齐皇帝,尊她为皇太后。天保十年,高殷即位,封她为太皇太后,太宁二年(公元562年)病逝。
娄昭君共生六男二女,三男即位皇帝,三男即位称王,二女皆为东魏皇后。
骑射美男独孤信
独孤信(公元502年——557年)本名如愿,北周时期云中(今大同)人,史称“美容仪,善骑射”。少年时代喜爱修饰,讲究穿戴,故在军营之中享有“独孤郎”之美称。
他初投葛荣帐下为将,后投北魏,曾经匹马单枪生擒渔阳王袁肆周。因屡立战功,先后历任别将、员外散骑侍郎、新野郡守、荆州防城大都督、武卫将军、浮阳郡长、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军事兼尚书右仆射、荆州刺史、车骑大将军、河内郡公、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加授太子太保、大司马、柱国大将军。隋文帝即位后,赠太师、上柱国、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封赵国公,邑一万户,谥曰景。
独孤信风度翩翩,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之时,他镇守陇右之地,史称“及信在州,事无拥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人愿附者数万家。”“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由于他执政期间惠政颇多,因此,很受百姓爱戴。
独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职。其女:长女为周明敬后;四女为元贞皇后;七女为隋文帝皇后
文献皇后独孤氏
文献皇后独孤氏,名伽罗(公元543——602年),隋朝云中(今大同)人,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故将伽罗女许配为婚,时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后,封为文献皇后。
文献皇后柔顺恭孝,谦卑自守,很受隋文帝宠爱。文帝上朝时,她与帝同辇而进,至阁乃止。候其退朝之后又一起回宫,同吃同乐同寝,相顾欢欣。平日生活俭朴,不好华丽,专喜读书,识达古今。文帝治政稍有不妥之处,她就忠心苦劝,于是做了很多有益之事。当时突厥与隋贸易,有明珠一盒,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殷寿让她买下,她婉言谢绝地说:“如今戎狄屡次侵犯,将士征战疲劳,不如将八百万奖赏有功之士为佳。”此举立刻朝野传闻,受到百官称赞;大都督崔长仁是文献皇后表兄,触犯国家王法,按律当处以斩刑,隋文帝看在皇后情面,有意赦免其罪。皇后进谏说:“国家之事岂可顾私。”遂将崔长仁处死;皇后异母兄弟独孤陀因滋酒逞凶残害百姓,曾受过皇后指责,故而怀恨在心,常以猫鬼诅咒皇后,按律当斩。皇后虽然气得三天没有进食,但最后还是请求文帝赦免其罪,皇后说:“如果独孤陀蠹政害民,妾不敢为其说情。但如今独孤陀是因为诅咒我而犯罪,所以我敢请求赦免他。”于是陀被免死。
文献皇后很有政治才能,每当与隋文帝议论国家大事,看法往往不谋而合,十分一致,故而宫中称为二圣。但她却在确立隋王朝的继承人上犯了错误,对废掉忠厚的长子杨勇,改立比较善于伪装的次子杨广为太子负有一定责任。仁寿二年八月,文献皇后病逝永安宫中,终年59岁,葬于太陵。
五代名将折从阮
折从阮,五代时后晋将领,西京大同人。初名从远,因避后汉高祖刘知远之讳,改名从阮,字可久。是羌族折掘氏之后裔。初为后唐庄宗牙将,后升为府州刺史。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他在府州驻守。开运元年(公元944年),后晋与契丹败盟后,他攻取契丹城堡十余处,每次作战必胜。后汉时,在府州建永安军,擢本州团练史、兼领朔州刺史、安北都护振武军节度使。
后周时期,折从阮镇守北方边塞的宣义、保义、静难、永安等四镇,为节度使。因镇守边关有功,去世之时,周太祖赠他为中书令。
折从阮一生经历了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王朝,这个时期内外混战交替,他的主要功绩是抵御契丹入侵,戍守边境,对于维护中原安全,效忠于后周统一中国之大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折氏门中,从折从阮到折可适,几代人为宋朝将领,其中有三个节度使、四个团练使、一个观察使、一个防御使。折从阮之孙女折赛花,为杨业之妻,折氏家族对于杨家将忠心抗辽具有很大影响。
巾帼英雄折太君
折太君(误称余太君),名赛花,西京大同人,乃后周四镇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户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随父折德(户衣)镇守府州,善于骑射,配与北汉名将杨业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马武艺拥熟,深知兵法,辅佐杨业屡立战功,官居云州观察使,号称杨无敌。后来在征辽之时,潘美挂帅,杨业为先锋之职,不意潘仁美向怀私怨,包藏祸心,逼孤军而临绝险,陈家峪矢尽力穷,番将则乌屯云集,遂致全军皆陷,杨业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清朝光绪年间《岢岗州志》所述:“杨业妻折氏。业,初名刘继业,仕北汉,任犍为节度使,娶折德(户衣)女。后归宋,赐姓杨。折性敏慧,尝佐业立战功,号‘杨无敌’。后杨业战死于陈家谷,潘美、王(亻先)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辩夫力战获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为民。”又《保德州志》云:“折太君,宋永安军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户衣)女,代州刺史杨业妻。性警敏,尝佐业立战功。后太平兴国十年,契丹入寇;业进兵击之,转战至陈家峪口,以无援兵,力屈被擒,与其子延玉皆死焉。太君上书陈夫战殁,由于王(亻先)违制争功。上深痛惜,沼赠业太尉,除王(亻先)名。”宋太宗下诏“故云州观察使杨业,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 …… (死后)赠太尉,大同军节度,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以(《宋史·杨业传》)。
杨业为国捐躯之后,折太君又协助长子杨延昭抗辽立功,累任崇仪副使、江淮南都巡检使、知定远军、保州(保定)缘边都巡检使、本州防御使、高阳关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杨延昭戍边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宋史)宋朝皇帝真宗也赞扬地说:“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杨延昭病逝军中,终年57岁,河朔之人多望延昭灵枢痛哭流涕,悲声直上九霄。杨延昭之子杨文广从狄青南征有功,授兴州防御吏、知泾州,为定州路副都总管,迁步军部虞侯,卒后赠同州观察使。
杨家将从杨业之父杨信到孙杨文广,祖孙四代驰骋疆场,英勇杀敌为国捐躯,堪称“一门忠烈”,折太君正是杨家将的中流砥柱。虽然正史上对折太君没有作更多记载,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书、久战沙场、忠心爱国、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广大人民脑海之中。她指挥杨家将英勇杀敌的可歌可泣之英雄业迹,已经达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深度。后来的人们为了怀念她、歌颂她、学习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编演了评书、小说和戏曲剧目,其中以戏曲剧目广为流传。
清代勇烈公任举
任举,字汉中,清代大同人。生得赭面长髯,素怀忠义,才勇过人。雍正二年中武进土,授以陕西柏林守备,以征巴里坤有功,迁宁夏都司。乾隆十一年升固原提都。因屡立战功,特授西凤协副将,晋署重庆总兵。在一次平定叛乱战斗中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终年46岁。乾隆皇帝甚悯悼恤,典如提督,例谥勇烈,入祀昭忠词。并于大同城东十里之外,水泊寺前赐茔地,御赐祭文、碑文(今碑尚存)。荫其次子承绪为官,其弟凤由守备超擢参将,后又升副将。
任举的次子任承绪于12岁补博士弟子员,乾隆二十六年以父勋授巡捕京南营千总,后升任北营、西营守备。《清史稿》中有《任举传》。生前著有《任勇烈诗集》。
治河专家栗毓美
栗毓美,字友梅,又字曰朴园,浑源州人。清代嘉庆年间考中拔贡,授任河南知县,后迁光州直隶州知州、汝宁知府、湖北按察使、河南市政使。道光十五年,官至河东河道总督。
栗毓美在河南任职期间,当地黄河经常泛滥成灾,严重地威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为此,他做了实地勘察,认为造成水患之原因,是由串沟积水成河,溃毁堤坝所致。
栗毓美曾经多次专程乘小船考察了大河南北两岸,每次行程四十多里,发现北岸串沟积水很深,串由沟尾部已与大河连结起来,并且与沁河、武陟、荣泽诸滩的积水汇合一起,注倾堤下。堤下又没有任何防护工程,石堤南北全是水,也不能取土筑坝。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抛砖筑坝”,才能减缓水势。于是,栗毓美从老百姓那里买了一批砖块,组织群众向河里抛砖,采取应急措施,建成数十个“砖坝”。“砖坝”筑成以后,恰逢风雨大作,此时凡是支流小河,大都决口数十丈,而大堤却安然无事。从此以后,人们才认识抛砖筑坝的巨大作用。
平日,栗毓美心中有一张治水图,河道之曲直高低,河水之宽窄深浅,流速之快慢,他都了如指掌。每逢风雨即将到来,他立即到达险地。一旦水患发生,他又能亲自指挥抢险,将水患降服。因此,很受当地人民爱戴。在他任职五年期间,河东一带地区很少发生水灾。由于他清正廉明,勇于执法,以致触犯权贵,遭到陷害,后来积郁成疾,卒于河道总督任上,以身殉国,享年63岁。
他逝世以后,上至朝廷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对他非常怀念。当地百姓为他修了庙宇,每逢水患,便去祭祀。清朝道光皇帝特地为他在浑源州城东南二里处修建了一座陵墓,晋赠太子太保,谥号恭勤,道光皇帝和栗毓美生前好友林则徐都为他写了祭文。如今,两篇祭文碑刻俱都保存良好,该地人称“栗家坟”。当地人民都亲切地称呼栗毓美为栗大人,每逢清明时节,前往祭祀游人甚多。
道光皇帝御赐祭文
朕维河流顺轨,皇防重匡济之才,海若安澜,疏沦仰怀柔之绩,既殊勋庸。栗毓美秉资明干,植品端方,始小试于中州,垒膺荐剡,爱剖符于南豫,屡著循声,符丹纶紫悖之重申,历翠板红薇而叠晋宏,材茂焕久,邀特达之知水利,夙谙聿重修防之任,娴泄滞通渠之法,安流策导源陂之功,九州底绩风清竹箭,消雪浪于荡平地,固苍桑速云舻之转运,嘉,睿川之力,倚任维殷。兹考绩三年,殊恩载沛方冀永资,夫臂画岂意遂?悼夫论徂类已胥蠲,恤典籍褒夫盖。封彩霞、吴氏为一品夫人。特赐官衔,灵其不昧尚克钦承。
林则徐祭文
公终日立泥淖中,砖甫出水势尚动摇,即率先屹立坝头,随时与厅员营弁请求治策,于二三将生未生,无不预谋抵御,然其深意,不惟节省经费己也,将以埽二所节之费,移而培大堤固,则漫溢之患可永除。宣房万福所以,为国家计者,甚至奈何?未竟其施,而殉也。河标黄运,兵专事椿损,城守兵虽习弱,技艺时势亦非所闲,公惟济宁地县,曹衮宵小时窥发,操防末可忽,田增演,三才速战诸阵势,躬自教练。文设义学五所,令兵丁子弟读书。二月十七日巡工至郑州胡家屯多食,感奇疾旬厥,卒年六十有三。闽海林则徐顿首拜撰。
宣统帝师李殿林
李殿林,字荫墀,大同县西册田乡大王村人(原属阳高县,后归大同县)。据清代《大同府志》记载:“元丞相脱脱墓,府东百二十里大王村,有碑记,大同李氏,其后也。”从上述情况可以推断,李殿林祖上系蒙古族人。
李殿林之父李增桂,共有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李时中,次子是虚设,老三李士林,老四李毓林,老五李苑林,老六李殿林,女儿李美林。因为李殿林在李氏门中排行第六,故而,当地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六大人”。李家当时在大王村之中,虽然属于小康之家,但是常常遭受本村恶霸地主郝威的欺侮。所以,决心发奋图强改换门庭,不惜花费重金,延请浑源州水香寺的科举进士谢定书来到李家,专门教授六个儿女读书。由于谢定书先生知识渊博,督教学生有方,再加上李氏兄弟苦读不辍,因此,在同治、光绪年间,李家兄弟全部科考及第。
清朝同治甲子年间,18岁的李殿林赴太原乡试中文举。同治十年辛未科进土及第,多年来曾经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广西学政、咸安宫总裁、日讲起居官总裁、科举会试主考官、内阁学士、礼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广东乡试正考官、吏部主侍郎、江苏学政、正白旗汉军副都统、邮传部尚书、正黄旗汉军都统、吏部尚书、充经筵讲官、参予政务大臣、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礼学掌院大学土,赠紫禁城骑马,西苑门内乘二人肩舆,优礼有加。
李殿林平日居官慎守成法,廉洁奉公,馈遗无受,请托无听,循规任免,从未安置私人。在署邮传部尚书时,整顿吏治,革除积弊,一日内弹劾数十百员,营私渎职者望而生畏,因而使国家财经收入骤增,吏治廉洁,但他自己却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辛亥革命时期,李殿林目睹清朝政府昏庸腐败,料知清朝气数已尽,难以挽回,只好上疏辞官。于1912年2月8日离职回到原籍大王村闲居。在此期间,曾于西册田村桑干河铁索桥北岸,亲笔书写普济桥碑文。石碑正面写有“普济桥”三个大字,其字体浑雄有力,气势宏伟,为世上罕见,石碑后面刻有铁绳桥诗一首:
层冰开(氵互)客心惊,每到春秋阻旅行。
西望河源来马邑,东连山势拱燕京。
悬崖陡立千寻峭,铁索凌虚一道横。
步步舆梁无痛涉,回头共说险途平。
1917年,李殿林因病去世,享年74岁。丧讣传到故宫,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宣统甚表哀悼,溢号“文僖”,追赠相国。墓葬于大王村北,如今石兽、碑文并存。李殿林辞职归里之后,为人公正,恤老怜贫,很受当地人民爱戴。直到现在,阳高县和大同县一带的人民,经常传颂着“六大人”刻苦攻读、智审贪官和为民除害的故事,每逢清明时节,经常有人前往坟前祭祀。
李平生以书法、诗词自娱,著有“铨政管见”、“云中草堂诗文集”、“江左校士录”等书,前两部书之手稿和后书刊印本,都在山西省图书馆收存。
反清名将宋世杰
宋世杰,字俊臣,大同市人。1873年生于城内贫民家中。世杰之父宋安,是清军绿营军中的厨师。宋世杰自幼家境贫寒,只读过几年私塾,12岁时跟随父亲宋安学习武术。后来又拜师傅侯全亮学习刀、枪、剑、戟等兵器和摔、打、擒、拿等拳路。因其天资聪明,成绩优秀,很受师傅器重。学业期满之后,便收徒弟,专门以教授武术为生。
宋世杰平日为人性情豪爽,专爱结交英雄豪杰,打抱人间不平。目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心中无比愤慨,因他经常痛骂贪官污吏,虽曾多次遭受当局逮捕和刁难,但仍然不屈不挠,致使官府深感“头疼”。因此,被称之为“二麻烦”。但他在人民群众心目之中,却有很高威望,甚至在京包铁路沿线也享有盛名。
就找到这些了!
史天泽 (1202~1275) 中国元朝名将。字润甫,永清(今属河北)人。1225 年春,接替其兄史天倪都元帅职。不久率军击败金将武仙,俘杀抗蒙红袄军将领彭义斌,攻克赵州、真定(今河北赵县、正定)等地,1229年授为五路万户。次年冬,配合蒙古军主力击败金援兵10万,攻克卫州(今河南汲县)。后又参与围蔡州(今河南汝南)之战,灭亡金朝。此后挥军攻襄阳(今属湖北),淹杀宋兵万计;率兵攻复州(今湖北沔阳),亲擂战鼓大破宋军;随蒙哥入蜀,受命阻击宋军水师,三战三捷。中统二年(1261),任中书右丞相。三年,率军围攻济南,擒杀叛将李□。至元六年(1269),参与运筹长期围困襄阳之策,为后来攻克此军事重镇提供了条件。十一年,又与丞相伯颜统兵分路攻宋,至郢州(今湖北钟祥)因病离职。次年二月卒于真定。他出将入相近50年,多谋善断,量敌用兵,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
散曲作家。字润甫。生于金泰和二年(1202)。其先燕之永清人。曾从其兄天倪帅真定,为账前军总领。太宗时命为真定、河间、大名、东平、济南五路万户。中统元年(1260),授河南等路宣抚使,次年拜中书右丞相。至元元年(1264)加光禄大夫,三年为辅国上将军、枢密副使,四年改中书左丞相。十二年(1275)卒。《元史》卷一五五有传。《录鬼簿》列于“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散曲作品今不存。
[编辑本段]元初名臣史天泽
史天泽(1202-1275),字润甫,大兴永清(今永清县)人。善骑射。勇力过人。1213年随父史秉直归降蒙古。后灭金伐宋,功勋卓著。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官拜中书右丞相。曾从征阿里不哥,平定李增叛乱。至元十年(127),与阿术共克樊城(个湖北襄樊),降襄阳(今湖北襄樊)。第二年,又奉命与伯颜统军伐宋,至郢州(治今湖北钟祥)病还,至元十二年(1275)病逝于真定(今正定县),终年74岁。
史天泽祖上财力雄厚,为乡里大姓。至其父史秉直时,值金朝末年,国家衰乱,各地地主武装多据地自保。史秉直爱读书,尚义气,在当地很有影响。
1206年,铁木真在斡淮河源即蒙古汗位,称成吉思汗,建蒙古国。1211年,成吉思汗开始攻金。1213年秋,成吉思汗率部经宣德(令宣化县)德兴(今琢鹿县),进至居庸北口。因金军凭险峻守,成吉思汗逐南出紫荆关。蒙军入关后,一面令部从后面攻居庸南口,一面分军围困中都(今北京)。成吉思汗则亲率大军下原(指今原州市)、易(指今易县)等州,随后自易州南下,进至河北省南部与山东一带。这年十月,成吉思汗麾下骁将木华黎军进至河北时,史秉直即率数千人迎降。木华黎令史秉直仍统率其族众,并以其子史天倪为万户。1214年,史秉直从本华黎政金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因功授行尚书六部事。史氏家族的政治军事地位开始确立。
1217年,成吉思汗把攻金战争委付木华黎,封其为“太师国王”。本华黎成为蒙古对金作战的全权统帅。本华黎采用招纳降人作战并令其统治占领州县的措施,成功地攻占众多城邑,攻金战争进展顺利。1220年,金将武仙以真定降,太师国王命史天倪任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守真定,以武仙为其副。
史天泽是史秉直第三子,泽身高八尺,骑射拳勇过人。1225年春,史天泽护送母亲北归。不久,武仙叛乱。都帅史天倪遇害。府僚王缙、王守道等迫史天泽到燕。史天泽毅然南还。至满城。已聚集部众甚多。史天泽又派人向蒙古国王孛鲁请求援助。国王孛鲁今笑乃歹率兵3000援助史天泽,同时向史天泽承兄职为都元帅。两军联合进攻卢奴(今定州市)。武仙部将葛铁枪率万人来战。史天泽身先士卒,将士们勇气愤增。葛铁枪被俘,余部溃散。史天泽军威大振,随即下中山(今定州市),略无极,拔赵州(今赵县),进军野兴,与前来赴援的史天安所部会合,共击武仙,一举收复真定。
不久,宋大名总管彭义斌联合武仙欲夺回真定。史天泽盟乃歹扼守赞皇,武仙不能进军。彭义斌势单力薄。焚山自守。史天泽选拔精锐士卒50人为先锋,自率铁骑继后,攻杀彭义斌。不久,武仙令奸细在真定城中纠结同党,里应外合,又夺取真定。史天泽只率部众几个人对蒿城董俊求援,董俊把精锐数百人交付史天泽。文天泽率军过夜赶赴真定,与笑乃歹合兵,武仙不能敌,退保西山抱犊寨。史天泽率军急攻,武仙弃寨逃遁。接着,蚁尖、苍峪、马武等寨以及相(今河南安阳)、卫(今河南汲县)等州亦降。真定局势得以稳定。
1229年,太宗窝阔台即位,决定全力伐金。第二年秋天。窝阔台、拖雷率主力攻山西,破代州(今山西代县)、石州(今山西离石),10月围攻卫州武仙军。这时,已被封为真定、河间、大名、东平、济南五路万户的史天泽率领诸军合围于卫。金将完颜合达率众十万援救武仙。双方激战,蒙军败退。唯独史天泽所部千人绕出敌后,败一都尉军。既而又与大军合攻。武仙逃走,卫州再次被攻克。
1231年,太宗在官同召集会议,决定兵分三路伐金:中路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入治阳;左军进兵济南;右军自凤翔经宝鸡,绕南宋境,拊汴京(今河南开封)之背。三军预定明春于沛京合围。10月,太宗亲率中路军猛攻河中,12月破城。1232年春,太宗白白坡渡河,令史天泽军处自孟津进河南与拖雷军会合。天泽军至,拖雷军已于钧州(今河南禹县)三峰山大败完额合达军。全军主力全部溃灭。天泽军乘胜取京东,连续招降了太康(今河南太康)、拓县(个河南林县北)、瓦冈(今河南滑县南)、眼州(今河南雅县)。在阳邑(今河南登封东南)斩金将完颜庆山奴。
1233年春,金哀宗从汴京突围奔归德(今河南商丘),令完颜白撒袭新卫。
但知此情,史天泽即率轻骑解围。但是金军已完成对新卫城的合围。史天泽奋戈突至城下,向守军大呼:“你等勉力奋战,援兵很快会到。”随即又杀出重围。第二天,蒙古大军至,白撒等败走蒲城,史天泽军紧迫不舍。金将完颜白撒领兵尚8万,被蒙汉军斩杀殆尽。
金哀宗到归德后,6月间又逃到蔡州(今河南汝阳)。太宗命都元帅塔察儿率大军围攻。史天泽军从北面进攻,遇汝水阻挡,史天泽命军士结筏潜渡,血战数日。1234年正月,蔡州城破,金哀宗自杀,金亡。史天泽率军还真定。蒙古灭金以后,又将进攻目标指向南宋。1235年,阔端率军攻入陕西、四川,皇子曲出和诸王忽都秃、口温不花等率军南攻襄汉。史天泽从皇子曲出南征。进至枣阳(今湖北枣阳),遇到家军顽强抵抗。史天泽率先强攻登城,终于攻克枣阳。进攻襄阳时,宋军于峭石滩陈船数千,猗角以掣蒙军之肘。史天泽亲率两舟,满载死士,勇往直前,径冲宋阵,宋军为之气夺,落水者万计。1237年,从宗王口温不花围光州(今河南潢川),又是史天泽亲率军先破外城,又破子城。复州(今湖北西阳西南)之占,宋军舟船300O锁湖面为栅,史天泽亲执样鼓督勇士40人猛攻,宋军栅破,复州守军畏惧请降。寿春(个安徽寿县)之役,史天泽军独当一面。宋军乘夜所营,史天泽单骑迎战,手刃数人,将士们相继赶来助战,宋军被尽数驱入准水。史天泽军乘胜南进,所向皆捷。
1252年,宪宗蒙歌赐史天泽卫州五城为分邑,又命其为河南经略史。1258年秋,宪宗由西蜀进军伐宋。1259年春,宪宗亲统大军攻合州(今四川合州),宋将王坚凭钓鱼城坚守。蒙军数月不能破城。夏季,军中疫病流行。正议回师,宋将吕文德率股瞳大舰余艘,溯嘉陵江而上。蒙军迎战失利。宪宗急命史天泽抗御。史天泽分军为两翼,跨江反击,亲统舟师顺流纵击,重创未舰数百艘,追至重庆而还。
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即帝位。留守和林的忽必烈阿里不哥也在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称汗。双方遂开始了激烈的汗位之争。1261年 5月,史天泽官中书右丞相。同年秋,阿里不哥率众突袭移相哥军,乘胜南下。11月,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军战于昔木土。诸王合丹、丞相线真等将右军,诸王哈必赤将中军,诸王培察儿和史天泽等将左军,合势进攻,斩阿里不哥大将合丹火儿赤。阿里不哥败走。
1262年2月,山东李檀动武装叛乱,李檀是叛降蒙古的义军首领李全之子。李全死后,李檀袭父职,辖地称益都行省。忽必烈即位,加封李檀为江淮大都督。忽必烈北征阿里不哥,李檀借口防御南宁,拒不出。后又乘机叛乱,以涟(今江苏涟水)海(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三城献子宋,还军益都(今山东益都),占据济南。忽必烈急召诸路蒙汉军平叛。3月,史枢、阿术等败李范于高苑老僧口,李檀退守济南。4月,忽必烈命右丞相史天泽出征。史天泽急筑长围,树林栅,以防李檀突围。李檀被围四月,城中粮尽,李檀投大明湖自杀未遂,被斩杀。李落败后,一些儒臣上书,说乱事之起,是由于诸侯权重。史天泽遂上奏:’兵民之机,不可并于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元史·史天泽传》下同)史氏子侄即日解除兵权者有门人。至元三年( 1226),史天泽兼枢密副使。第二年,改中书左丞相。
忽必烈在稳定了中原的统治后,又继续攻宋。当时,宋朝已日益衰朽,兵疲财溃,势在必亡。至元六年(1269),元廷议取襄汉地区,沼命史天泽与驸马忽刺出筹划经略。史天泽等选要害之地,筑城堡工事,贮兵储,作攻宋准备。至元十年(1273),与平章附术等进攻樊城,元军用回回炮攻破樊城。2月,襄阳宋将吕文焕出降。至元十一年(1274),伯额和史天泽总领大军20万乘胜伐宋。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至鄂州,史天泽因病北还,至真定病逝。逝世前上奏世祖:”愿天兵渡江,慎勿杀掠。”逝世后,赠太尉,溢忠武,后累赠太师,进封镇阳王。
史天泽不仅战功卓著,而且治民有方。早在武仙二次占据真定被击退后,蒙军主帅怨愤百姓反覆,将城中居民万人驱赶出去,欲杀众人示威。史天泽说:“他们都是我们的子民,不过是被贼胁制。何罪之有?”百姓都获释放。史天泽在真定修缮城池,加强武备。荒年缺粮,与战士百姓同甘共苦。招抚流散民众,治疗战争创伤。几年间,官府民居相继修复。
金朝灭亡后,蒙古大军继续南伐西征,赋税繁重。急于星火。百姓不能立办,官府于是代借西域商人钱代输,利息很高,称羊羔息。事后又验户籍向百姓征敛,百姓中有的卖尽田产、妻子都偿还不完。史天泽奏准朝廷,由官府代民偿付一本一息。又选中等户入军籍,所征赋税按贫富而定。
1238-1239年间,连年蝗旱,它付又借贷应贡赋。积银达13000余挺。史天泽认为百姓不可重困,于是倾其家资,与族属官吏共同偿还了这笔债务。
监郡忙哥撒儿让蒙古军奥鲁(蒙古语,意为“老小营”)数万散布于州郡之间,砍伐桑树,毁坏庄稼,百姓无法生存。史天泽奏明太后,令其尽后岭北。从此田里生产得以恢复。真定兵甲户口超过他郡,是与史天泽的保护分不开的。
1252年,宪宗知汉地不治,河南、陕西尤甚,于是使命史天泽、赵壁等为经略使治理河南,此时的河南,民无依持,差役急迫,百姓流离失所,军无纪律,常暴掠乎民,百姓无可奈何。史天泽等至河南,选贤才,置提领,察奸弊,均赋税,更钞法,设行仓,立边城,诛好恶,肃官吏,置屯田保甲,兴利除害。不到二三年,河南大治,民安商乐,军备也得到加强。
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诏问治国方略,史天泽主流说:“朝廷当先立省部以正纲纪,设监司以督诸路,需恩泽以安反侧,退贪残以任贤能,颁俸佚以养廉,禁贿赂以防奸。”忽必烈表示赞许,并—一采纳。中统二年(1261)夏5月,史天泽拜中书右丞相后,立即实行他的治国方略。并定省规十条,以保证政务畅通。史天泽知无不为,言必考虑其结果,不强行不能行之事。不禁民所必犯,顺应时势,通变制宜。又协调国相德臣之间的关系,使事集功成,泽被百姓。史天泽在任期间,还罢去了一些诸色差役,统一了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至元三年(1266)史天泽兼枢密副使,第二年,又改任左丞相。他提议建立三卫和寓丘于农之策,二三年间,国家面貌和军队实力,已蔚然可观。
史天泽出将人相近50年,每临大事,遇大难,论大政,必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以竭忠殉国,尊主庇民为原则,从不追求个人富贵权势。
当初,武仙害都元帅史天倪,史天泽继任其职。史天倪之子史揖长大后,史天泽立即奏请朝廷,请求任史揖为都元帅。太宗感叹说;“过去争官者多。让职者少。你这样做,实在应该称赞。’遂下沼任史挥为真定路兵马都总管。史天泽又请准朝廷任其次侄史权为唐、邓军万户。宪宗进驻六盘,诏令征兵,原拟任史天泽之子为师,史天泽又保奏其二哥之子史枢充新军万户。1253年,史天泽上奏:“先前臣任先兄军民之职,而今民权已归其长子史揖,兵权归其次于史权,臣可以退休了。”宪宗认为这是史天泽的美好品德。不同意他的退休请求。
中统三年,世祖委任史天泽节度诸将出征李檀。史天泽自始至终,都未曾把诏旨示人。平乱后入朝,世祖慰劳,史天泽又尽将功劳归于众将。
史天泽见客不避,勇于承担责任。1257年春,宪宗命左丞相阿蓝答儿掌管诸路财赋,阿蓝答儿性苛刻,锻炼罗织,转功为罪,许多官吏受辱。史天泽说:“我是经略使,是非功罪,理当由我负责,不该责罚他人。”许多人因此获释。
史天泽40岁开始读书,尤爱读《资治通鉴),对书中义理理解透彻,对成败是非,常有自己的见解。。史天泽告诫子侄;史氏家族起于陇亩,今身名赫,宗族昌盛,何以报答累朝盛恩?若因王事身死边野,马革裹尸归葬,是我的夙愿。你等要谨遵此训,如若违背,等于是揭我坟墓。史天泽知人善任,求贤若渴。当初,史天泽攻打卫州,问卫州名土蒲察辅之:“金朝有才干之人,你认识谁?答以近侍局副使李正臣。等到攻破归德,史天泽见有数人被缚,便问其中一位是谁,那人说是李正臣。史天泽不仅免除其罪,而且派人护送他到真定。让他做参谋,把真定路所有公事都全权交付给他。每当南征北战,史天泽必签数十张空名委札,有可任用者可立即委任。卫州成为史天泽食邑后,史天泽命军前参议正昌龄治理,罢除了以前的一切蠢政。有失职者诬陷王昌龄,史天泽却更加信任他。
史天泽器量涵弘,识虑明哲,知时识势,应变制宜。正中统建元以来。中书省官员少则五六员,多至六八员,列坐一堂,凡有政事商议实行之际,往往各持己见,待国相一置可否,然后定决。史天泽每于此时,便审其无害,则行之不疑;若有失当,则心平气和,详细分析,以期合于事理。故在中书十余年间,或奉行上意,或更张事宜,多方周旋,天下受益者甚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