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运动养生观以华佗最具代表性。华佗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他在医术上卓有成就,而“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有壮容”他所以能长寿、健康,精神饱满,是与他本人重视运动健身分不开的。他在继承导引理论和自己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人的生理和医学原理,阐明了运动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要防病祛病,必须增加体内的营养物质,常使身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他曾对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他的这种符合科学原理的导引养生理论,是我国医学史上的创见,也是我国古代正确的体育运动的思想基础。
华佗的“动以养生,动以祛病”的观点和主张,是他导引理论中的精髓和核心。他在长期的运动实践中,潜心研究和总结前人导引的经验,在广泛吸取各家导引式经验的基础上,创编了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形态的五禽戏导引保健操。从内容上看,五禽戏中的五种动物形态动作各有特点,各有其效。例如,五禽戏中的虎戏模仿虎的勇猛刚威,以增长气力;鹿戏模仿鹿的奔驰反顾,以灵活腰腿;熊戏模仿熊的倒卧翻滚,以畅通血脉;猿戏模仿猿的攀援跳跃,以灵敏身躯;鸟戏模仿鸟的展翅高飞,以悦心情。从五禽戏锻炼动作来看,大部分动作是俯伏在地上进行的,运动量较大,虽然形式上是一套以健身防病为主兼有医疗作用的保健体操,但华佗说“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这说明他并不一定要求人们做完全套动作,而要求锻炼者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有选择地去做适宜自己的锻炼内容。据说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坚持不懈地练习五禽戏,年到90仍耳聪目明,牙齿完整。
5中国古人的动静结合养生观
养生之道究竟是动还是静?我国古人的养生观早已作了明确回答:“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认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儒家则称“性静者多寿考”。一言以蔽之:“心静体动”,即心要安静,身体则宜多动。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马不行而脚直,车不驾而自朽”。养生在动,各种运动如健美操、迪斯科、太极拳等,均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坐着学习、工作,埋头伏案的时间多了,身体不常运动,肌肉组织、关节就会发生废用性萎缩的现象。长期以往,人未到中年就会背痛腰酸,其他生理机能也会提早老化。所以古人云:“体宜常动,腰宜常摇,胸宜常挺,腹宜常收,肢宜常摇”。如能做到夏游泳、冬慢跑、春秋常爬山,天天做广播操,则更为理想。值得一提的是,运动也要适可而止,决非多多益善。古人云:“多动则损”,动要做到“形劳而不损。”
我国古人的观点得到了当今现代科学的验证。
国外系统研究5000名已故运动员后发现,其中多数人的寿命短于普通人。著名的《跑步全书》作者菲克斯就是在超负荷的跑步中死去的。
因此,运动也要适可而止,做到“形劳而不倦”。国外近来提倡“低度运动”,认为每周从运动中消耗2000卡热量对健康有益。
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7000多人为期16年的研究表明,参加低度运动的人较不运动的人因心血管病致死率低三分之一,平均寿命长4至5年。
据估计,1小时轻快散步可以消耗400至500卡热量,每天有40分钟左右散步就可达到低度运动要求。
古人还认为,养生在心,养心在静:“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静而后能安”,“静者寿,噪者夭”。故心神宜常安静,凝聚而不精散。现代生理学家发现,人在“静养”的状态下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积累效应,自然使生命相对延长。自古以来,那些终生以“静养”为主,很少做剧烈运动的人,如作家、书画家、科学家、花农,长寿者不乏其人。有些疾病,如神经官能症、失眠症等需用体育来辅助治疗,而更多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炎、溃疡病、肿瘤等,则需要以“静养”来辅助治疗。古人说:“龟鹤延年”是指龟多静伏,为活动最少的动物;鹤爱独处,飞行动作也很轻柔,然而它们的寿命却很长。因此,在学习和工作时,专心致志,对事业全心全意;8小时以外则宜学习技艺,如琴、棋、书、画、种树栽花等,用以寄托精神,此乃养心之妙法。
美国哈佛大学实验证明,“静养”时人可产生“意识的变形”,从而可以降低人的血压。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表明,“静养”时,精神上的放松可以改变体内生理生化状态,使心跳和呼吸减慢,肌肉紧张与耗氧量下降,同时血脂也会下降。所以,当今的学者已把“静养”作为祛病延年的一种方法。我国的气功锻炼就是要求排除一切杂念,做到心静,进而调节体内各种功能的动静结合养生之法。
在健美健体界曾流行一种有趣的说法:丁字裤的看不上四角裤的,四角裤的看不上沙滩裤的。
这里边的“丁字裤”指代传统健美选手,赛事要求为身着丁字短裤,方便展示大腿正、侧面肌肉分离度、背面的臀大肌分离度;
“四角短裤”指的是古典健美,他们的着装为四角裤,需要展示下肢肌肉围度,但不需要传统健美那么多的细节。
毫无疑问了,“沙滩裤”就是现代健体的好男儿们了:选手需着沙滩裤参赛,着重展示腰肩比例、上肢肌肉围度,下半身隐匿在沙滩裤里不需要特别展示。
当然了,上边说的只是打趣,各个赛事各有特点所长,不要当真了。但这也告诉了我们古典健美和健体的第一个区别:衣着特点不同。
除此以外,现代健体和古典健美还有哪些区别?
对形体的追求不同,对天赋的要求不同,对造型的诠释不同。
如果说传统健美是狂热的,那么古典健美,是含蓄的;而现代健体,是冷静的。
1古典健美,最符合上世纪健美所倡导的审美观念。
很多人想到健美首先想到“巨兽”,这是健美发展到中期选手们面临的选择,然而早期健美中的“均衡”,是更核心的宗旨:
身体左右的对称性、前后链肌群的协调性、上下身肌肉的协调度、不同肌肉发达水平的差距……
即便传统健美后来发展到了“巨兽时代”,“均衡”这个核心要义,依然没有被遗忘,它依然是凌驾于“巨大”之上的。那些奥赛名次靠前的选手,罗尼、卡特、西斯暂且不谈,大表哥、金童惠勒、波斯狼等都是对称度和肉量俱佳的选手。
反观手臂围度惊人的臂王李普瑞斯特,始终无法稳定奥赛冠军宝座,甚至前五都很吃力,因为身高限制了他的比例展示;
腿部发达的腿王汤姆普拉兹,大腿的发达度让身体其他部位相形见绌,同样给人“上小下大”的不均衡感。
和传统健美相比,古典健美,无疑将“均衡”再次推向了形体美学的高潮,并把肉量和庞大的权重削弱,以更多民众能够接受的审美风格,推动健美风潮在人群中流行起来。
选手不但要根据自己的形体研究造型,还需要在训练中格外强化弱势部位,实现整体比例的均衡。另外,像真空腹、螳式造型等古典健美造型,也逐渐回到了舞台上,迸发出新的活力。
2现代健体在均衡性上同样考究,但对于“天赋”的要求更高。
这个天赋体现在你齐平厚实的肩部、过分宽阔的背部和纤细夸张的腰部,这些元素组合成的比例,决定了你的形体潜力。
先看看大杰瑞米的“一字并肩”
再瞧瞧小杰瑞米的“老虎背”
看看安德鲁的“小蛮腰”
捎带再说说布兰登这个“头身比”
不得不承认,除却了百分之九十的外部努力,剩下的百分之十,决定了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吃健体这碗饭。
3基于对形体打造和天赋的不同要求,二者在舞台造型呈现上也各有不同。
古典健美的要求造型和传统健美近似,有7个规定动作,分别展示胸肩、背部、手臂、腿部等位置。同时包括60s的自由展示,可以表达自己对形体的理解,也可以借机发挥优势,借助某些造型展示自己的强势部位。
健体比赛相对单一,仅包括4个方向的转体,总时间约为30s,可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留给自己的时间更短,意味着你必须隐藏弱点、最大化展示形体特长。
综合来看,古典健美的造型时间更长、难度更高,但可发挥空间更大,能够彰显个人形体特色;
而健体对于比例展示更为考究,个人造型如何抓住裁判眼球、从诸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是需要技巧和经验的。
4最后再聊下我国在这两项赛事上比较优秀的运动员。
先说古典健美,毋庸置疑,陈康的成绩是最好的,初次参加奥赛,就拿下了古典组第五名的好成绩,也是目前亚洲人在古典健美的最好成绩。
健体方面出色的选手也很多,成绩最好的是吴龙,去年豪取越南职业赛和本韦德自然赛双料冠军,今年不出所料的话应该也会出现在奥赛健体舞台。
除了这两位代表人物,优秀的选手还很多,随着古典健美和健体风潮的涌动,更多有志于此的小伙子纷纷投身到形体锻造中,以拿卡为目标,不断提升着自己的肌肉水平。
个人认为,这两个项目和传统健美形成了有益的互补,让现阶段的健美赛事体系更加多元化。
于赛事来说扩大了受众群体,于选手来说增加了竞技选择,于观众来说增加了观赏类别,属于三赢的方式。
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赛事、理性评论选手及其成就,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选手的努力,理解多元的竞技风格、不同的形体追求,提升对健体健身的热情。
这里是中国健体那些事,分享健身干货,畅聊体坛趣事~
古典健美更符合亚洲人的审美。
中国现代健美的先行者,康华的孙玉坤先生在1987年第一届“中国健美健美操学术研讨会”上提出“吃肉,练肉,看肉”的营养训练比赛一体的系统。如果着眼于西方,那么简单的说就是古希腊罗马是干仗练出来的,现代健美是激素蛋白粉加器械催出来的。[捂脸]
都符合大众审美,各有所爱。
一个穿沙滩裤,一个穿四角裤。一个不练腿,一个练腿。 健体很符合普通人审美,健身爱好者更偏向古典。 都是看美感,比例,拒绝水牛肚
在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因此健身房也普及起来了。但是在古代可没有健身房,那他们是怎么健身的呢?其实古代人健身不如我们现在这么方便,而且很多女子是出不去的,只能在家里做刺绣什么的,男人还好一些,他们在外面干活也算是一种健身方式,虽然说是被迫谋生吧。古代人健身虽然没有现在我们这么多种多样,但是他们也有几种健身方式的。
第一个就是马球,但是马球这种只能是大户人家才能做的一项运动。马球,顾名思义就是骑着马,在马背上打草地上的球。这项运动不仅是古代人锻炼的方式 也是他们用于人际交往的方式,他们能够通过打马球结识更多豪门大户,也能通过这项运动结识好友,甚至有些人通过这个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还有就是那些练武之人,他们经常舞刀弄枪,这也是非常锻炼身体的,所以那些练武之人的身体也是非常好的,而那些整日只知道读书的人显得就比较文文弱弱了。
而且在古代也有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健身操,他们叫做医疗操,是一些医者需要增强百姓们的身体素质研究出来的,一些人通过做这个医疗操来健身发现非常有用,不仅能使心情愉悦,还能增加自己的身体素质。再者,古代军队上的士兵每天都在健身,因为在古代战争还是比较常见的,所以他们明天都会跑步,骑马等等。虽然古代人健身有很多局限性,但是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要身体好了,做什么事情也就开始顺利起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