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敷。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圭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日:“胎巳死矣。”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人云“在左”,于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县吏尹世苦四支烦,口中干,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死。”即作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气已绝于内,当啼泣而绝。”果如佗言。
府吏兄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适至,佗谓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佗曰:“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宿死。
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曰:“尚虚,未得复,勿为劳事,御内即死。临死,当吐舌数寸。”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欬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华敷。曾经游学徐州,同时通晓数种儒家经典。晓得养生的方法,年将百岁,还像年轻人的样子,当时人把他看成神仙。沛国的相陈珪举荐他做孝廉,太尉黄琬也征召他,他都不依从。
华佗精于治病,处方药不过几种;不需要用秤便能感觉出药物的细小分量。针灸的地方也不过是几处。如果病从里面发生,针药的力量达不到的,就叫病人先用酒服“麻沸散”。醉了以后,没有知觉,继而剖开腹部或背部,除去病毒集中的部分。如果在肠胃部分,那就切开肠胃洗涤,除去病毒,然后加以缝合,贴上神效的膏药。四五天以后伤口愈合,一个月全部平复了。
华佗曾在路上行走,见有咽喉阻塞的人,因而告诉他说:“刚才路旁卖面食的人家的浮萍很酸,可以喝它三升,病就会好。”就按华佗所说的那样喝了萍齑,立刻吐出一条虫来,挂在车上去拜访华佗。这时华佗的小孩在门中游戏,迎面看见了,自言自语说:“一定是遇到我的父亲,治好了他的病。”客人进了屋,回头看见北面的墙壁上挂着十几条虫,才知道华佗是不同寻常的。
又有一个郡守长期病重,华佗认为如果让病人大怒病就会痊愈。因此多收了他的钱财,而不出力治疗,没有多久,就丢开病人走了,还留下书信骂他。太守果然大怒,叫人追杀华佗,没有赶上,因而非常气愤,吐了几升黑血就好了。
还有一位患者到华佗处求治,华佗说:“你的病太深了,需要剖腹。但你的寿命也不过十年,病在十年内也不会致死。”患者不能忍受病痛之苦,要求救治。于是华佗着手治疗,果然十年后病亡。
曹操听说华佗的医术高明,就把他找来,让他常侍在左右。曹操多年被头痛眼花病所苦,华佗给他扎针,很快就好了。广陵的太守陈登胸中烦闷,面赤,不思饮食。华佗切脉诊断后说:“您胃中有寄生虫。将形成肿疡,是过食腥物造成的。”
即煮取汤药两升,先服一升,稍停片刻,再服一升,一会工夫,吐出三升左右的寄生虫,头赤而动,半身像是切细的生鱼丝,随后病症消失。华佗说:“这个病三年后还会复发,能遇到好的医生方可救治。”果然三年后疾病复发,当时华佗不在,病死。
有位姓李的将军妻子病了,叫华佗来诊治。华佗说:“是由于伤身流产后胎儿没有离开母体。”将军说近来确实伤了身孕,但胎儿已经离开母体。华佗说:“以脉象来说,确实是胎儿没有离开母体。”李将军不以为然。患者病情好转百日余又复发,又请华佗医治。
扩展资料:
华佗(约145—208),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谯城区)人,东汉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他曾用“麻沸散”麻醉病人后再实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最早的医学家。华佗对养生和预防保健尤为注重,并身体力行,编创一套“五禽戏”,仿鹿、熊、虎、猿、鸟的动作,时常操练,以强身除病。
本文记载了“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的华佗,因不愿继续为曹操诊疾而惨遭杀害,终其一生的生平事迹。文章通过一系列的事例,称赞华佗精湛的医技,如其擅长的二大医技,一是利用针炙疗法治病;二是令病人饮其自创的麻沸散,使之醉后无觉,再行刳割疗疾,具有神效,后被尊为“外科鼻祖”。
陈嘉谟《本草蒙荃》引《历代名医图赞》中的一诗云:“魏有华佗,设立疮科”。至於「五禽之戏」则是华佗观察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特徵动作所创立的一套医疗体操,使全身肌肉得以舒展,发汗除疾,并使手脚轻便灵活。
狗腿治疮
有一位极漂亮的姑娘,已经过了结婚的年龄,可是仍没有嫁人,因为常期以来她的右膝,长了个疮,不断往外流浓水。
华佗看过后,她父亲问女儿的病情,华佗说:"派人骑马,牵着一条栗色的狗跑三十里。回来后,乘狗身子正热时截下狗的右脚,拄在疮口上。"不一会儿,有一条红色的小蛇从疮口中出来,进到狗的脚中,那姑娘的病就好了。
枪头化酒
后汉末年时,有人腹中长一结块,白天黑夜疼痛无比。临死时,他对儿子说:"我死以后,可以剖腹把那东西拿出来,看看到底是什么。"
他儿子不忍心违抗父命,于是剖腹,取出一个铜枪头,约有三分之一升左右。华佗听说后,就前去了解。华佗看完,从小箱子里取出药放在枪头上,枪头立刻化成了酒。
扩展资料:
华佗是中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针、灸等方法,并擅长开胸破腹的外科手术。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208),汉末医学家,性别男,身高约合现今161米。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6�1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也有说他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保持着六十多岁的容貌,而且是鹤发童颜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后汉书�6�1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但不能说,他的医学经验因此就完全湮没了。因为他许多有作为的学生,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把他的经验部分地继承了下来。至于现存的华佗《中藏经》,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当时尚残存的华佗著作的内容。
华佗高明之处,就是能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学说。中国的医学到了春秋时代已经有辉煌的成就,而扁鹊对于生理病理的阐发可谓集其大成。华佗的学问有可能从扁鹊的学说发展而来。同时,华佗对同时代的张仲景学说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读到张仲景著的《伤寒论》第十卷时,高兴地说:“此真活人书也”,可见张仲景学说对华佗的影响很大。华佗循着前人开辟的途径,脚踏实地开创新的天地。例如当时他就发现体外挤压心脏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这类例子很多。最突出的,应数麻醉术—酒服麻沸散的发明和体育疗法“五禽之戏”的创造。
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药品作为麻醉剂,在华佗之前就有人使用。不过,他们或者用于战争,或者用于暗杀,或者用于执弄,真正用于动手术治病的却没有。华佗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又观察了人醉酒时的沉睡状态,发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正式用于医学,从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并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据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的考证,麻沸散的组成是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自从有了麻醉法,华佗的外科手术更加高明,治好的病人也更多。他治病碰到那些用针灸、汤药不能治愈的腹疾病,就叫病人先用酒冲服麻沸散,等到病人麻醉后没有什么知觉了,就施以外科手,剖破腹背,割掉发病的部位。如果病在肠胃,就割开洗涤,然后加以缝合,敷上药膏。四五天伤口愈合,一个月左右,病就全好。华佗在当时已能做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一次,有个推车的病人,曲着脚,大喊肚子痛。不久,气息微弱,喊痛的声音也渐渐小了。华佗切他的脉,按他的肚子,断定病人患的是肠痈。因病势凶险,华佗立即给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待麻醉后,又给他开了刀。这个病人经过治疗,一个月左右病就好了。他的外科手术,得到历代的推崇。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中的一诗作了概括:“魏有华佗,设立疮科,剔骨疗疾,神效良多”。可见,后世尊华佗为“外科鼻祖,”是名副其实的。
“五禽之戏”,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舒展的医疗体操。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五禽戏的动作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相传华佗在许昌(县名,在河南省)时,天天指导许多瘦弱的人在旷地上作这个体操。说:“大家可以经常运动,用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华佗除系统地接受古代的医疗经验外,还能很好地重视和应用民间的医疗经验。他一生游历了不少地方,到处采集草药,向群众学习医药知识。在向民间找药的同时,还从民间搜集了不少单方,经常用这些单方来治病。有一次,华佗在路上遇见一位患咽喉阻塞的病人,吃不下东西,正乘车去医治。病人呻吟着十分痛苦。华佗走上前去仔细诊视了病人,就对他说:“你向路旁卖饼人家要三两萍齑,加半碗酸醋,调好后吃下去病自然会好。”病人按他的话,吃了萍齑和醋,立即吐出一条象蛇那样的寄生虫,病也就真的好了。病人把虫挂在车边去找华佗道谢。华佗的孩子恰好在门前玩耍,一眼看见,就说:“那一定是我爸爸治好的病人。”那病人走进华佗家里,见墙上正挂着几十条同类的虫。华佗用这个民间单方,早已治好了不少病人。
华佗由于治学得法,医术迅速提高,名震远近。他的同乡曹操,常患头风病,请了很多医生治疗,都不见效。听说华佗医术高明,就请他医治。华佗只给他扎了一针,头痛立止。曹操怕自己的病再发,就强要华佗留在许昌做自己的侍医,供他个人使唤。华佗禀性清高,不慕功利,不愿做这种形同仆役的侍医。加上他“去家思归”就推说回家乡找药方,一去不返。曹操几次写信要他回来,又派地方官吏去催。华佗又推说妻子病得厉害,不肯回来。曹操为此大发雷霆,专门派人到华佗家乡去调查。他对派去的人说:“如果华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给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要是“虚诈”,就逮捕治罪。”不久,华佗被抓到许昌,曹操仍旧请他治病。华佗诊断之后,说:“丞相的病已经很严重,不是针灸可以奏效的了。我想还是给你服麻沸散,然后剖开头颅,施行手术,这才能除去病根。”曹操一听,勃然大怒,指着华佗厉声斥道:“头剖开了,人还能活吗?”他以为华佗要谋害他,就把华佗关到牢里去准备杀掉。曹操的一位谋士请求说:“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曹操不听,说:“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邪?”竟然把这位在医学上有重大贡献的医生杀害了。临死,华佗把在狱中整理好的医著交给牢头说:“此可以活人”。没想到,这个牢头害怕,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忍痛,“索火烧之”。
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
人物华佗,裴国桥人。历史记载他“游学徐图,精通数典”。首先,陈贵,裴襄将军和魏将军的广陵太守陈登的父亲,受到了孝敬。后来太尉黄宛曾经创造过他,但是因为天下大乱,他没有做官。
华佗的医术一直是有口皆碑的。东汉时已经可以进行腹部手术,然后用针线缝合,就像现代的医疗技术一样。图书:
若病在肠,则破而洗之,腹部缝之,以药膏擦之。过了四五天,就不疼了,人也不会自闷。一月,风平浪静。有的人腹痛,十多天了,鬓角都掉了。岳托:“脾半烂,取其腹可治之。”让你喝了药就躺着,破了肚皮就见了,脾果都烂了一半。用刀割掉,刮掉烂肉,药膏涂在疮上,药喝下去,百日痊愈。
华佗在1800年前就能切除脾脏,可见他的医术高明。
他发明的“马飞散”也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纯中药手术麻醉剂,疗效神奇。《三国志[注:《三国志》是晋代陈寿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国史,主要记载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情况,详细记录了从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60年的历史。《季芳传》:
病若积重难返,非针灸、药物所能及,必要割之时,煮之而散,一时如醉而死,因为断。
能让受术者在手术过程中醉得不省人事。
《三国演义[注:《三国演义》在罗贯中,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罗贯中写的长篇历史小说。,中国古代
只是这一段其实是老罗发明的。关羽刮骨疗毒是真的。《红楼梦》包含:
羽毛尝起来像一支流动的箭,穿透了他的左臂。虽然伤口愈合了,但每次下雨,骨头还是经常疼。医生说:“慈姑有毒,毒深入骨。断臂刮骨除毒,再割耳。”然后羽毛伸出他的手臂,让医生砍它。羽顺时,请诸人相对吃喝,臂血相流,满满一碟,羽切搅酒,从容谈笑。
华佗,本名华旉,字元化,别名华陀(后人也写为佗),生于公元145年农历4月18日,汉冲帝永嘉元年,沛国谯县城北十里小华庄人,即今安徽亳(bo)州谯城城北5公里小华庄,父名华文,道地庄户人家,后汉书华陀篇云(请注意是华陀,不是华佗—作者注):“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婉辟,皆不就”。华旉热爱医学养生,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游历天下,遍访名师,名医华佗之声渐起,与张仲景,董奉号称建安三神医,本名华旉反而渐次淡出世人视线了。
青年 华佗娶妻梅姓女子云卿,生一子,名“沸儿”,夫妻在小华庄开一药店营生,药店名为“草医华佗”,名声渐大,当时沛相为三国名士陈珪,陈珪,陈登父子也与华佗交好,曾举荐华佗为“孝廉”,被华佗婉拒。后来太尉黄婉也举荐华佗为孝廉,也被婉拒,华佗因为外科手术需要,研制麻药,其中一位主药就是曼陀罗,麻醉药研制成功后,为纪念因因误食曼陀罗果实身亡的儿子沸儿将此麻醉药命名为“麻沸散”,开创了无痛外科手术的新纪元。
麻沸散研制成功后,华佗名声大振,被当时世人尊称为“神医华佗”,被形容为“扁鹊再世”,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华佗将他的草医华佗药房搬入谯城中,仍叫“草医堂”,位置就是今天的“华祖庵”,当时东临神农氏衣冠冢,南邻曹操的斗武营演兵场。
建安5年,亦即 公元200年,华佗55岁,被征召为御医,在建安5年到十年的这段时间里,华佗从皇家园林里面的虎,鹿,熊,猿,鸟等形态领悟并发明了著名的“五禽戏”,并在建安11年告假并回到家乡谯城教授推广。建安13年,亦即公元208年,华佗在以妻病多次续假不归的情形下被朝廷强行带回许昌,丞相曹操希望华佗认错回归太医队伍,但以华佗桀骜不驯的性格,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触犯了大汉刑律,以为自己乃是江湖郎中,也不应受朝廷律法左右,拒不认错,被判死刑。但曹操念其同乡,又怜其医术,虽桀骜不驯,不忍加害,但律法无情,随授意亲兵找一死囚替死,而将华佗秘密安排在谯城东南70里涡水和漳水交叉口河套里(实际等于软禁),在这里,涡水(今涡河)从东猛拐90度向南随之向东有漳水(今漳河)在这里入涡,这里,北,东南三面靠河,约2平方公里,风景极美,有广阔的内河沙滩,河鲜众多,遍地都是芍药,白芷,牡丹,菊花,桑皮,枸杞,曼陀罗,白扁豆,白茅根等道地药材,只有西边一条路可通城父,在东南距离涡水,漳水交叉口300米(距东南涡水,漳水皆100丈)建造北屋五间,东屋两间,厨房一间,供华佗一家和侍卫居住。这样,曹操和儿女们治病也方便,华佗也可种药采药教练五禽戏。
公元258年农历9月9日重阳节,一代神医华佗无疾而终,享年113岁,华佗去世后,乡人感其医术高超,治病救人之德,在其原住址塑像祭祀。
公元260年,景元元年,魏主曹奂即位,大赦天下,思乡之情甚浓,感念神医华佗在医学上的贡献,将华佗住处敕封为华陀庙,从此,华陀庙开始有师父住持上香祭祀,自曹魏景元元年起,共传承56代,最后一任56代师父出生于1926年,俗性邓,于公元1953年还俗,后生一子一女,现都健在,其所在村即为亳县城父乡华佗庙,撤县设市后更名为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河西园华佗庙。
(作者:亳州市文化产业协会会长)
东汉后期,我国的医学发展很快,出现了许多名医,像华佗,张仲景等人。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年轻时候在徐州读过书。由于他刻苦学习,学问非常渊博,特别精通医学。地方官和朝廷上的大官听说华佗学问很好,医道高明,都想请他去做官。华佗乐意行医,为乡亲们解除病痛,厌恶官场上的那一套,对于他们的邀请,都婉言谢绝了。
华佗华佗经常在今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地行医,治好了许多人的疾病,真是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因此到处流传着华佗治病的动人故事。
广陵(今江苏省淮阴县)太守陈登得了病,胸中烦闷,经常肚子痛,面色发赤,不想吃东西。华佗给他诊断以后,说:“因为你吃了未经煮熟的鱼肉荤腥等东西,肚子里有许多虫子。”说完,就给他配了一副打虫药。陈登吃了药,果然吐出许多虫子来,病就好了。
又有一次,李将军的妻子病得很厉害,派人请华佗给她看病。华佗摸了摸她的脉,说道:“这是因为怀孕期间跌伤了身子,胎儿没有下来的缘故。”在一旁的李将军惊异地说:“她确实摔了一跤,伤了身子,但是,已经流产过了,胎儿早已堕落。”华佗接着说:“依我切脉来看,还有胎儿在腹中。”李将军不相信。过了些日子,病人的病势更重了,再来请华佗治疗。华佗切脉以后,对他们说:“脉搏和上次看的差不多,可能是双胎。在第一个胎儿流产的时候,流血过多,因而使得第二个胎儿下不来。现在只好用针灸和汤药把死胎催下来。”华佗给李将军的妻子扎了针,又吃了汤药,病人的肚子痛得像要临产,可就是不见胎儿下来。华佗判断这是死胎在腹中时间太久,下不来,应当由人工取出。他叫李将军找个产婆来按摩探取,果然取出来一个死胎。
有一次,华佗碰到两个都是患头痛的病人,症状完全一样。华佗切脉以后,判断叫倪寻的应当服泻药,叫李延的应当服发汗药。两个病人服了华佗给的药,病都好了。有人问华佗为什么对同样的病却要用不同的药来治疗。华佗解释说;“倪寻的病根在内部,所以要用泻药;李延的病是受外感,所以要用发汗药。”
还有一次,盐渎(今江苏省盐城县)有几个人,为了等候华佗治病,在一家酒店里饮酒。华佗来了,向大家打招呼,看了看每个人的脸色,然后对一个名叫严昕的人说:“从你脸上可以看出你有急病,最好不要多饮酒,快点回家去。”严昕听了半信半疑。不大在意。过了一会,严昕坐着马车回家,刚走了几里路,果然头发晕,从车上跌了下来。别人把他扶起送到家里,不久就死了。
华佗不光精于内科、针灸,他尤其精通外科。在外科手术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有个病人感到肚子阵阵剧痛,过了十多天,鬓发和眉毛都脱落了。家里的人把他送到华佗那里去诊治。华佗按了按病人的脉搏,解开他的衣服,用手揿了揿他的肚皮,再仔细看看病人的神色。经过反复的观察和诊断,华佗认为病人是脾脏腐烂了,要进行切除手术。他拿出一包叫做“麻沸散”的药来,让病人和在酒里喝了下去。不一会,病人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华佗拿出手术刀,把病人肚子切开。果然看到脾脏已经烂掉了一半。华佗迅速地把腐烂的部分切除,用消过毒的丝线扎好留下的脾脏,再缝好腹部的刀口,涂上特制的消炎药膏,又给他开了一些口服的药。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病就完全好了。
华佗给病人吃的麻沸散,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麻药。病人服了麻沸散,全身失去知觉,减轻手术时候的痛苦。华佗发明的麻沸散,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阿拉伯等地。华佗的这一发明,在世界医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贡献,比欧洲人发明麻药早了一千六百多年。
为了让人预防疾病,华佗很注意人们平时的体育锻炼。他认为一个人经常活动,才能血脉流通,帮助消化,防止疾病,就好象门轴,因为经常转动,才不会生蛀虫。华佗创造了一套健身术,像我们现在的体操一样,名叫“五禽戏”,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禽兽的动作,转动四肢、腰部,活动各个关节,增进身体健康。华佗的学生吴普,照着‘老师的话去做,活到九十多岁,还是耳聪目明,牙齿坚固。这五禽戏的创造,是华佗总结了前人健身经验的结果。秦汉以来,有一些想要成仙的人,模仿鸟兽的各种动作和练气功,称为“导引”,想用这种办法求得长生不老。华佗抛弃了其中修仙的幻想成分,吸取了锻炼身体的合理部分,再加以发展和提高,就成了有益于人们的健身操了。
曹操素来患偏头痛,他听说华佗医术高明,就派人来请华佗治病。华佗给曹操诊断以后,选择了针灸的穴位,给曹操扎了几针,头就不痛了。曹操很高兴,要把华佗留下来,好随时给他治病。华佗不求名利,当然不愿意只给曹操一个人服务。他借口接到家信,要回家一趟。华佗到家以后,推说妻子有病脱不开身,不肯回到曹操那里去。曹操多次写信催他回来,他根本不理睬。曹操命令郡县官吏去催,华佗也总是找借口不动身。因此,惹得曹操大发雷霆,派人去了解华佗的情况。还吩咐说:要是他的妻子真的有病,就送四十斛小豆给他,放宽期限;要是假的,便把他抓起来办罪。结果,华佗就被抓去了。
华佗被关进监狱,不久就被曹操判处死刑。华佗在临刑之前,拿出几本医书来送给管监牢的人,说:“这里面有可以救人治病的药方,你留下来吧!”但是管监牢的人害怕,不敢接受。华佗叹了一口气,就用火把书烧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华佗被无辜杀害了,这给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这是曹操一生中办的一件很大的错事。
神医华佗在史书中,还真的“很神”,其实这是一个多有夸大的人物。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位妙手回春的“神医”,比如说扁鹊,张仲景,华佗等人;之所以这种神医在现代不出现了,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淡泊名利”,在深山老林归隐了而已。华佗更是号称中国数千年来的“第一神医”,据说他曾经诊断湖海名士陈登,“看一病,知前后十八年”。他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华佗的事迹荒诞不经,多半是“气功大师”一类的人物。其实我们了解华佗这位神医,多半都是通过影视剧和口口相传的典故,却鲜少有人真正翻开史料,在史书中看一看这位“绝代神医”的风采。我们翻开《后汉书华佗传》,这位神医的各种神奇操作绝对会让我们大跌眼镜:曾经有人手臂瘙痒,他开刀治疗,切割伤口之后,从伤者的患处飞出两只麻雀;有人喉咙肿痛,华佗开药一副,饮用过后,吐出几十条蝮蛇;这样的事迹,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好好的基本的逻辑去推导一下,是真实的成分多,还是虚构的成分多?古人认为这种病症可能会存在,我们也觉得存在吗?历史上的华佗,可以说,和左慈,于吉等人一样,就是一种“传说”而已。
像“知前后十八年”,“开颅手术”这样的事迹,更是古人的想象力体现之一。我们都知道,史书当中,其实一直都有着那些“怪力乱神”的内容。比如说《史记》素来以严谨著称,但是他居然说高祖乃是他母亲“与龙交体”所生,这倒不一定是太史公一定在胡扯,只不过是他真的相信这种事情是存在的,就记载下来了而已。无独有偶,其实华佗所谓的“知前后十八年”也是古人的一种“以讹传讹”罢了。
综上所述,华佗没有我们印象中的那么“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