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赞美山菊花的句子
1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
2 在一朵紫色菊花上,缀满了晶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闪闪发亮的钻石,摇摇欲坠。几个花骨朵星星点点的躲藏在青翠欲滴的绿叶间,仿佛是一个害羞的女孩儿。
3 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4 菊,是美丽的。那淡雅的粉红,那奔放的火红,那清幽的淡绿和那可爱的金黄,都使人陶醉其中,像走进了五彩斑斓的世界。
5 菊花常被人称为“花中君子”,它能在百花凋零、万物枯黄的日子,接受风霜严寒的考验,它的坚强与勇敢,令人倾佩!6 看!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团团彩球,小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
7 我赞美菊花,因为秋天的菊花着色丰富,颜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8 众多菊花里,我最爱的当属“金绣球”了。
这种菊花因形状酷似绣球而得名,它的花瓣呈香蕉形,一层一层地把花蕊裹起来,重重叠叠,所以花朵很饱满。9 在众花之中,我最喜欢的是那不怕风打霜冻的菊花。
它不像娇气的茉莉,也不像月季那么华而不实,它不需要多少肥料和养分,也不需要你精心地去护理,只要一个简易的花盆,它就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10 我赞美菊花。
赞美它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11 多少墨客骚人吟咏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
12 菊花所以也藐视风霜,傲然挺立,在于她没有私心,只顾奉献,不思索取,她以自己秀丽的容颜,健美的身姿,磬香的脏腑,在百花凋落万类寂寥的深秋季节,尽心装点世界,净化人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13 菊花,花中隐士者也。
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
14 “菊王”不愧为菊中之王。你看,它花芯红得鲜活,花瓣却纯白无暇。
鲜绿色的茎干,翠绿色的叶子,搭配得那么和谐。它是所有菊花中开放得最好的。
15 我喜欢牡丹的富丽堂皇,我喜欢水仙的洁白高雅,我喜欢月季的雍容华贵,但我更喜欢菊花的坚贞不屈、傲霜斗雪!16 有人喜欢月季,有人喜欢荷花,也有人喜欢牡丹,而我则喜欢不畏严寒的菊花。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荷花的亭亭玉立,更没有月季的婀娜多姿,可是它有着独特的风韵—顽强不屈。
17 菊花虽然错过了美好的春天,但它却在百花凋零的秋季,欣然绽放,展现出它不同寻常的美。18 美丽的菊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每一个人到了这里都要弯下腰来闻一闻,仿佛吸足了氧气,站起来就觉得心旷神怡,走起路来显得那么精神。
19 九月的天气,秋风已带来了寒意,百花园中多种鲜花渐渐的凋落。它们被无情的寒气所驱赶,告别了暂短的青春期,慢慢走向衰老。
然而,只有少数花却在这时大显神威,昂首怒放了。菊花就是这少数花中的佼佼者。
20 瞧!那儿有几盆鸳鸯菊。小小的化芯在花瓣中显得很不显眼,而花瓣就不一样了。
它们有如一根根飘带,微风乍起,龙翔凤舞,洒脱异常;又如一棵大海葵,随着“波动”而一起一伏,扭来摇去。21 瞧!那一朵粉红色的菊花昂首挺胸,豆芽似的花瓣紧紧簇拥在一起,远远望去,既像一个小绒球,又像一个大家族围坐在一起商议什么事情。
22 瞧那儿,一簇簇菊花堆在一起,在听秋风老师为她们讲故事呢!看她们一个个扬着脑袋,挺着胸脯,坐得端端正正的,大概都想得到秋风老师的表扬吧!23 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
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
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24 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雍容华贵,没有月季娇艳妩媚,没有百合高贵优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确实令人喜爱。
我们做人,就要像菊花那样,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努力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25 深秋的早晨,大地、屋顶、树枝都洒满了寒霜,瑟瑟秋风吹来,黄叶纷飞,百话凋谢。
可是菊花却挺立着干,伸长着枝,张开着叶,盛开着花,显示了它傲霜耐寒的性格。26 我不仅喜欢菊花的美丽,更喜欢它傲霜的精神。
到了秋天,别的花都凋谢了,惟独菊花开的轰轰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风里,昂首挺胸向秋风挑战。27 有人赞叹坚忍不拔的青松,有人欣赏波澜壮阔的大海。
有人喜爱使人陶醉的音乐,有人称赞振翅高翔的鸿雁。而我,却喜爱秋菊。
因为它婀娜多姿,香味芬芳;因为它不畏严寒,傲视寒霜。28 也许时落枝黄的秋天,是在为菊花作铺垫,菊花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这种颤动让整个天空摇撼,同时也让我为之一震。
29 登上钟姿山,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满园的菊花,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媚。整体看来,就像一块花地毯。
30 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
2 带菊花的四字成语带菊花的四字成语: 春兰秋菊、孤标傲世、过时黄花、菊老荷枯、黄花晚节、菊老荷枯,
菊老荷枯 [jú lǎo hé kū] 生词本基本释义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成语接龙枯木死灰 灰飞烟灭 灭景追风 风雨凄凄 凄风冷雨 雨覆云翻翻唇弄舌 舌桥不下 下不为例 例行公事 事与愿违 违害就利利市三倍 倍道兼行
行不逾方 方凿圆枘 枘圆凿方 方底圆盖盖世英雄 雄深雅健 健步如飞 飞蓬随风 风从响应 应天顺人人言可畏 畏影而走 走花溜水 水涨船高
高下在手
手舞足蹈蹈厉奋发 发皇张大 大江东去 去危就安 安心乐意 意气飞扬扬眉眴目 目治手营 营私作弊 弊帚自珍 珍禽奇兽 兽心人面面如傅粉 粉白黛绿
绿叶成阴
阴错阳差 差三错四 四肢百体体恤入微 微乎其微 微显阐幽 幽期密约 约法三章 章甫荐履履机乘变 变醨养瘠 瘠义肥辞 辞穷理屈 屈艳班香
香药脆梅梅妻鹤子
子虚乌有 有志无时 时绌举盈 盈满之咎 咎有应得得意之色 色胆迷天 天花乱坠 坠溷飘茵 茵席之臣 臣门如市市民文学 学究天人 人千人万 万户千门
门衰祚薄
薄技在身身微力薄︾查看更多
百科释义菊老荷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ú lǎo hé kū,是指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3 赞美山的四字词语和诗句高耸入云 耸入云霄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 菊花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形容1、黄花晚节
成语拼音:huáng huā wǎn jié
成语解释:指菊花能傲霜开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
成语出处: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韩魏公》:“鲁直诗云:‘黄花晚节尤可惜,青眼故人殊不来。’”
2、明日黄花
成语拼音:míng rì huáng huā
成语解释: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成语出处:宋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3、沁人心脾
成语拼音:qìn rén xīn pí
成语解释:沁:渗入;心脾:指人的心脏喻指内心。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畅。多用于比喻文艺作品或乐曲清新、爽朗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成语出处:清 王士禛《带经诗话》:“予谓五六句最沁人心脾。”
4、春兰秋菊
成语拼音:chūn lán qiū jú
成语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各自在自己开花的季节显示出秀美。比喻各擅其美;各有所长。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歌 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洪兴祖补注:“古语云: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5、傲然挺立
成语拼音:ào rán tǐng lì
成语解释: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5 描写山的四字词语有哪些安如泰山 挨山塞海 半壁江山 兵败如山倒 拔地摇山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表里山河 拔山超海 拔山扛鼎 拔山盖世
白山黑水 宝山空回 逼上梁山 冰山难靠 背山起楼
巴山蜀水 跋山涉水 不识泰山 巴山夜雨 崇山峻岭
出山泉水 春山如笑 残山剩水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地崩山摧
地动山摇 大好河山 调虎离山 堆积如山 带砺山河
东山高卧 刀山火海 堆山积海 刀山剑树 登山临水
倒山倾海 道山学海 登山小鲁 东山再起 恩德如山
恩山义海 恩重如山 恩重泰山 放虎归山 覆海移山
逢山开路 翻山越岭 隔行如隔山 高山景行 高山流水
隔山买老牛 关山迢递 高山仰止 关山阻隔 高卧东山
湖光山色 火海刀山 鸿毛泰山 回山倒海 河山带砺
海誓山盟 还我河山 华屋山丘 海啸山崩 举鼎拔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昆山片玉 开山祖师 积甲山齐 军令如山
聚米为山 剑树刀山 江山好改,秉性难移 江山如故 江山如画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荆山之玉 锦绣河山 锦绣山河 开门见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力可拔山 砺山带河 绿水青山 庐山真面目
累土至山 名落孙山 漫山遍野 名山大川 名山胜川
名山事业 南山可移 排山倒海 被山带河 排山压卵
青山不老 穷山恶水 青山绿水 千山万壑 千山万水
成语搜索 词目 拼音 释义 出处
青山一发 丘山之功 气吞山河 气涌如山 气壮山河
日薄西山 肉山脯林 人山人海 人心齐,泰山移 退如山移
泰山北斗 泰山不让土壤 他山攻错 梯山航海 泰山鸿毛
泰山梁木 山崩地裂 寿比南山 山崩钟应 山长水远
1。长歌行
题 解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
注词释义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晞:晒干。
阳春:生长茂盛。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地。
古诗今译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名句赏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早寒江上有怀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见“早寒”景象,“北风江上寒”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感受。两句诗很具体的写出了季节气候特点,应该说,就是写实;但这两句写早寒景象的诗是为下面的抒情做准备的,所以又有起兴的作用。面对秋末冬初的萧条景物,不禁勾起思乡情怀,于是首先就想到自己的家乡:家乡在襄水湾曲处,远隔着楚地云天,很远哪!远隔难到,因此思念更加深切。“乡泪客中尽”,正面抒发了思乡,一个“尽”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如此思乡,当然就想到回乡,于是才有“孤帆天际看”的表现。看天际孤帆,就勾起了乘船返乡的念头。这念头实在是乡思所致,然而想回乡,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迷失了道路;迷失道路本来可以询问,但江水与海相平,水势漫漫,又到哪里去问路呢?
最后两句,从表面看写归路之难,仔细推敲我们发现这里不是纯粹写实,有着很深的含意。
孟浩然曾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可能作与漫游时期。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写景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可以称之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是诗人孟浩然游历长安时赠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一首诗。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其中前半部分写景,描写洞庭湖周围的景色,写出了水天相接、浩瀚无涯的气势。这景是为下边的抒情做准备的,目的是引出下文的“欲济”“羡鱼”的比喻,委婉地表达自己希望得到丞相引荐的愿望。作者的表达确实很委婉: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面对浩渺无涯、波涛震荡的洞庭湖,抒发出“欲济无舟楫”“徒有羡鱼情”的慨叹,表达虽不露痕迹,但希望援引之心却昭然可见。“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说明自己虽然是在野之身,但并不是初衷,还是愿意出来做官的,只是没有找到适当的门路而已。最后两句作者巧妙引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另翻新意,写出自己欲“钓”不能、白白地羡慕他人钓鱼的心情,表现自己寄希望于执政者的心情。这首诗从大处落墨,把洞庭湖秋色描绘得气势磅礴、雄浑壮美;又由洞庭湖之景,借用古代的典故,写出自己的感慨和渴望,含而不露却又用意分明
5。黄鹤楼
评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6。
送友人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确是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7。
刘禹锡《秋词》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8。鲁山山行
赏析一:
这首诗是由北宋大诗人梅尧臣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梅尧臣是宋诗开山祖师,首联: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的心情,颔联:优美的山峰波浪起伏,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当时被路高迷糊了的优雅心情,颈联:霜落了下来,隐隐约约好象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尾联巧妙的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赏析二:
这首诗写的是鲁山山行所见山野风景。
开头一句即表达出对山野景物的喜爱,第二句交代喜爱的原因:“千山高复低”。按常理,应该是“千山高复低”的景象,使得诗人感到正好与自己喜欢山野风景的情趣相合,现在倒过来写,强调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也是诗的构思所决定的。第二联第一句便承“千山”写“好峰随处改”。“好峰”便是“千山”;“随处改”,到处都可以看到千山的不同姿态,便是“高复低”的具体化。第四句扣题目“山行”,写独个儿在幽深的小路上行走容易迷路,这也是好峰随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当然也通过“幽径”写出了千山好峰的幽深,开拓了山野的境界。第三联两句通过“熊升树”、“鹿饮溪”进一步写山野景物,点明了山行的节令:“霜落”。如果说“千山高复低”是相对的静态景物的话,这两句则是专写动态景物。所以中间两联四句收到了动静相衬的效果。最后两句写人家的所在。人家在哪里?在遥远的白云只外,因为听到了一声鸡鸣。
这首诗语言朴素,描写自然,其中情因景生,景随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野情”。另外,诗境的揭示与开拓也留给人不尽的余韵。
9。
浣溪沙(苏轼)
赏析
词人为我们讲了一个忽阴忽晴的春天的故事,他讲得巧妙而又含蓄。他讲到古代那位因为失意而身心受损的沈约,我们知道其实讲的就是他自己。他说他听不到那能传书的鸿雁的鸣唱,我们便知道他得不到亲友的消息。他说他只听到鹧鸪呼唤着“行不得也哥哥”,我们便知道他在思念远方的子由——他“千里共婵娟”的弟弟。听话听音。他的比兴寄托,哪里“唯有落花知”呢?
正直的词人一生屡遭贬谪。这次又是哪一年春天?贬在何处?是杭州,还是湖州、黄州、惠州、儋州?这恐怕真个要叩问落花了,虽然落花不语。不过我们分明知道,诗人一定会从忧郁中超越,依然旷达,一任平生烟雨。
10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中国健身运动之父——赵竹光 赵竹光,广东新会人,1909年出生,1991年病逝于上海,享寿82岁。 赵竹光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4岁时,父亲偷渡到美国当华工,从此一去不返,死在异国他乡。母亲因过度操劳,身患肺病又无钱医治,不幸早逝,7岁的赵竹光只好与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种田度日。为了摆脱孤苦和贫困,他自幼便勤奋好学,努力读书,幸赖叔父和姑母资助,才勉强读完中学和大学。 在上海沪江大学读书时,赵竹光时时困惑于国衰民弱,“深感光有健全的头脑而无健全的身体,也不是根本办法,乃积极寻求健身之道。”在沪江大学,他亲自听到松沪之战的炮声,更激起他加强身体锻炼,保卫祖国的雄心壮志。正是抱着强身才能强国的梦想,他参加了美国健身专家列戴民的健身函授班。当时,赵竹光和同学们除了练习杠铃、哑铃、单双杠等发达肌肉力量的运动外,还习练拳击、摔跤、柔道等自卫技术。他尤真希望有朝一日健身运动能普及开来,彻底摘掉外国人强加于我们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日复一日的健身运动,把他从一个常常闹病的文弱书生变成了一个魁梧健壮的青年。榜样的力量召唤着周围的同学纷纷效仿,一 时健身运动在校园内形成热潮。于是,赵竹光把热衷于此道的同学组织起来。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健身组织,也是亚洲最早的健身组织--沪江大学健美会。“健美”的名子也是由他提出的。 沪江大学健美会设有训练、编辑等部,20出头的赵竹光无疑是各部门的主力。他自幼酷爱文学,所以由他执笔的健美会壁报上的“创刊词”气势雄壮,极富文采。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这是我们的第一声,不是鹿鸣,而是巨狮的雄吼。这种充满生命力的洪声,可以引领垂死的人们重新获得他们的生命,可以令醉生梦死的人们惊醒。这是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福音。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滋润灵魂的补品;从这里,我们可以尝到生命之甘泉。 沪江大学毕业后,赵何光到商务印刷馆担任编辑工作。工作之余,他始终致力于健美运动的实践和传播。早在30年代,他就翻译了美国列戴民的《肌肉发达法》,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部健美专著。此书由商务印刷馆出版,因销售甚火,先后再版了三次。继此之 ,他还陆续翻译出版了麦克法登的《健康之路》、《五十年体育生活》,以及《体格锻炼法大全》、《力之秘诀》等书。此外,赵竹光还根据自己的健身训练买践,撰写了《最新哑铃锻炼法》、《肌肉发达问题解答》和《徒手健身运动》等书,还主编了《健力美》杂志和《体育卫生知识丛书》这些著作的问世,对于普及健身知识,鼓励民众参加健身锻炼,起到了启蒙开拓、指路搭桥的重要作用。 由于物价飞涨,生活实难维系,赵竹光愤而参加怠工,结果被老板开除。此时的他,浪迹于十里洋场,为了使更多的同胞摘去“东亚病夫”这顶屈辱的帽子,他与志同道合的曾维祺共同创办了上海健身学院。赵竹光任院长兼教材主编。这所地处上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健身学院,堪称我国第一家用科学方法指导身体锻炼的高 等学府。其校训也为赵竹光所制订,即“健全的身体,健全的头脑,健全的人格,健全的灵魂。”上海健身学院开办后,经常来参加锻炼的多达五、六自人。已故和健在的著名**艺术家舒适、韩非、张伐、乔奇和中叔皇等,都曾在赵竹光的指导下从事过健身运动。该院为我国健美运动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硕果仅存”的健美专家、国际健美联合会资深执委娄琢玉便是上海健身学院的佼佼者。 解放后,赵竹光把上海健身学院和他所拥有的全部运动器材悉数交给了国家。他则跻身上海体育科研所,一直从事着健美和举重方面的科研工作。赵竹光经常深入运动队尤其是上海举重队指导训练。直到退休前,年逾7旬的他,仍然每周去市郊江湾集训点,风里来,雨里去,乐此不疲。 十年浩劫,赵竹光也未能幸免。尽管精神和肉体受到严重摧残,无论导陷困圄还是下放干校,他没有一天停止过探索和中断过锻炼,常常背着看守,见缝插针地练上几组俯卧撑,做上几组自抗力体操。有时白天挨批斗晚上还在挥笔耕耘。 改革开放后,他在《体育报》上率先发表了《怎样发展全身肌肉练习》。从此,一度被打人“冷宫’的健美运动,在赵竹光、曾维祺、娄琢玉等前辈和同道们的共同努力下,再加上新闻媒体的宣传,再度复苏。 上海体育馆等地先后开办了健身馆或健导班,赵竹光被聘为顾问。当时登门求教者每日盈门,他总是热情接待,倾囊相授,以至常常废寝忘食。其间,发生过这样两件事:1985年,体育馆托人送来50元顾问费,赵竹光执意不收,尽管来人再三表示财务已批无法再退,他还是不肯点首。他说“倡导和普及健美乃是我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如果说到报酬,国家已经给了我工资,怎么能再拿呢?” 1987年7月的一个炎夏之夜,赵竹光家里来了一位陌生人。他是4O年代赵竹光创办的《健力美》杂志的一位四川读者。事隔4O余载,他的手中仍保育着当年赵竹光在答读者时回复给他的一封信。当他在科威特经商时,巧遇我国出访的一名上海运动员,并打听到赵老的地址,才得以专程赴沪拜访。大概是有感于赵竹光家居条件之简陋,数月后托人从海外捎来20O美金权当见面之礼,然而赵竹光又是执意拒收,赵竹光对自己的儿子说:‘人穷志不能短,做人要有骨气!”这两件事在今天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小中见大,折射出赵竹光洁身自好,视“利”若浮云的高尚情操。 1982年,73岁的赵竹光由于拼命工作,不幸患了鼻咽癌。垂暮之躯患此绝症,万念俱灰也是情理中事。可他的心头掠过的不是着恋红尘的悻悻哀愁,而是惋惜计划中要写的《健美之道》一书不能如期完成。以后的曰子,赵竹光在去医院的途中想的是这本书,在化疗时思考的是这本书,在住院期间撰写的还是这本书。1990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寄来《健身之道》校样时,他又蒙发了一个念头,写一本回忆录,并将稿酬捐给孤儿院。他不止一次地说过“人死不足惜,但人的精神支柱不能倒,否则真的完了。我决心为祖国的健美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赵竹光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去做的。在三年疗养期间,他凭借惊人的意志力,完成了14万字的《健美体格锻炼法》一书。 77岁的赵竹光听说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时,激动的老泪纵横,连度挥笔写下了《党给予我第二次生命》。古稀开外、癌魔缠身的赵竹光,除了每日潜心著述,仍坚持每周锻炼三至五次。当家人相劝时,他总是说“我就是要与癌魔比个高低!” 78岁的赵竹光在接受《健与美》杂志记者舒培华采访时说:“在我的有生之年,还准备完成两本书,一本是《力量和举重》,一本是《健身问题解答》。即使死了,也问心无愧呀! 1991年2月10曰,点燃神洲健美火种的开山祖师,一个在体育战线耕耘了 5O年的老知识分子,一位历尽沧桑并将毕生精力献给中国健美事业的老人赵竹光先生合上了眼睛。一生节俭的他没有留下任何遗产,只有几套旧衣服、几件旧家具和一大堆体育资料。然而,谁又能说他没有留下遗产呢?纯朴、善良、正直的人格,搏击人生的顽强毅力,对健美事业的执著和无私奉献,都是留给我们的取之不竭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说,赵竹光就像一支精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蜡炬成灰泪始于。“竹光”与烛光是何等谐音又何等谐调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