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神赛跑!青岛这家医院ICU,23位老人21人感染新冠!有人血氧饱和度跌到80%来急救

与死神赛跑!青岛这家医院ICU,23位老人21人感染新冠!有人血氧饱和度跌到80%来急救,第1张

明晃晃的白炽灯,病床上无知无觉的老人身上伸出一根根管线连着床旁的各种仪器,机械通气下,可以听到他们或急促或者粗重的呼吸声音

随着“新十条”发布,医院成了直面感染浪潮的第一道“防波堤”。

近日,记者走近青大附院ICU科室,直击ICU中的他们与病毒抗争、与死神赛跑。

23位老人21人新冠感染

有人血氧饱和度掉到80%来急救

ICU作为一线科室,感染潮来临后,收治的都是被分诊后的重症患者。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科市南病区主任单亮明显感受到了新冠带来的冲击。

收治的患者由于新冠的症状变得严重,患者胸部CT图像中的“白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患者被送进来,医护人员经历不断减员的困境

单亮在和家属讨论患者病情,老人因为新冠感染,双肺已经变成“白肺”

在市南院区ICU的一病区,这里有23张综合床位,收治了23位老人,最大年龄92岁。其中,感染新冠病毒的老人有21人。

他们本就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或者高血压、冠心病、酮症、心脏搭过桥,或有严重的血管疾病,加上感染新冠,肺部氧功能差,有的患者血氧饱和度甚至掉到80%陷入昏迷,被家属直接送进医院急救。

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提出,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重点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配足配齐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呼吸机、ECMO等重症救治设备,改善氧气供应条件。

为了更好地应对重症“高潮”,青大附院成立了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小组,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每天特定的时间组织重症肺炎患者疑难病例讨论,并且将急诊ICU、神经外科ICU、心外科ICU、呼吸ICU等专科ICU用于收治重症患者,全力保障患者医疗救治。

单亮作为ICU市南病区的主任,近一个月的时间,无论是否生病,都是和团队忙碌在一线。从早到晚,他几乎不停地穿梭在各个病床间,时刻高度紧张地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高祀龙则一起配合单亮适时调整用药和呼吸机的参数等。

起初社会面感染高峰时,科室大部分医护人员同样被感染,作为带头人,他们二人每天都是“备战”状态,在岗的每个医护人员也都变成了“超级战士”,他们一面要面对突然暴增的病人,一面要顶上同事们“阳”了不得不休息的缺口。

上午忙碌完后,医护人员简单用餐

高祀龙显然是应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老手”了。

在2020年疫情暴发时,他就成为青大附院第三批援助湖北的医务人员进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重症病房。之后又多次进驻医院隔离病房和青岛市应急备用医院、定点医院。

“这次全体感染的时候,有些同事实际上都算是普通型的肺炎患者了,但仍在坚持,正是我们的坚持,大多数的重症患者才得到及时妥善的救治。”高祀龙说道。

“高流量吸氧、接球囊面罩”

时刻准备与死神“抢人”

心电监护仪上的数字有着关乎生死的重要意义,平静是一种安全。

单亮和团队最怕听到监护仪上发来的“叮叮叮”的声响,一旦响起来,就意味着抢救开始了。

老人病情有变化时,医生护士会第一时间应对

一位极度缺氧的老年患者,自主呼吸已经难以维持体内的氧量,单亮立即戴上面罩和手套,和在场的医护人员一起,将喉镜插入患者的气管内,再固定好喉管位置。

几十秒的时间空隙里,患者的面色因缺氧涨红,胸膛高高耸起,喉咙里发出剧烈的喘息声。将喉管接驳到呼吸机的刹那,患者仰躺在病床上,面色终于恢复了平静。

“有创的气管插管就是要灭掉他的自主呼吸,完全通过器械通氧,新冠合并患者送来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很多肺部已经变白,上来我们就要给足他体内的氧气量。”单亮告诉记者。

患者侯先生今年80岁,本身有着严重的糖尿病。“由于糖尿病,他的血糖升得特别高导致了酸中毒,尿里出现酮体,我们目前主要是纠正他的酮症。”

单亮介绍,由于患者高烧到39摄氏度,给予患者CRT治疗,纠正患者的酮症。经过一夜输液,他的体温已经下降到36摄氏度多。

“有部分糖尿病患者,首发的表现不一定是突出的肺炎表现,也有可能是合并症的表现,比如说意识障碍、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表现。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为感染诱发心衰加重,诱发了严重的心肌缺血事件,甚至心肌梗死。”单亮说道。

患者林先生78岁,由于之前做过心脏搭桥,肺部也有炎症。感染新冠以后,由于缺氧严重,肺功能更差了,之后林先生症状越来越重,最终进了ICU。

“再推5毫克咪达唑仑”、“气道压力太高了”,站在病床前,单亮如同一根“定海神针”。

患者家属在ICU门口,焦急地询问老人病情

于他而言,这样的紧急事件常常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衰竭、心脏骤停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心肺复苏,每一种危象都有手段应对。

短短几分钟,一个人可能由生到死,也可能被身经百战的ICU医护人员从鬼门关前拉回来。

“病区超过80岁的老人占比三分之一,对于老年人一切体征可能随时变化,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单亮说道。

患者从不配合到配合

“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改善血氧

为了迎接重症的患者,青大附院准备了很多重症床位,当有患者转出后,马上就会有新的重症患者被收治,各个重症病房始终保持着满负荷运转。

“现在看着ICU里,患者都还比较平静有序,都是靠每位医护人员撑出来的。”说话的间隙,单亮正在和同事配合为一位84岁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

床头微微抬高,患者俯身趴卧在病床上,胸前垫了一个U形枕。“咱们尽量多趴一会儿,俯卧通气很重要,它可以促进气道分泌物引流,改善患者氧合,减少纵膈和心脏对肺的压迫。”单亮说道。

有的时候患者由于身体难受,是不配合的。有的患者觉得自己坐着喘气都费劲,趴着会更加难受。这时候高祀龙护士长就会耐心劝导老人,让他坐在床边,趴在床头垫高的被褥上。几个小时后,他的血氧饱和度从88%到了97%,呼吸得到了明显改善。

医护人员在对老人进行“俯卧位通气”后,老人血氧得到明显改善

高祀龙介绍,俯卧位通气也就是“趴着”治病,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者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患者在俯卧位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也能有效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肺及气管的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也能得到良好的引流,并且能减少心脏和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

“阳了后呼吸困难的人不少,新冠趴就在流行起来,部分患者是可以通过这个姿势改善血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的。”高祀龙说道。

新冠来临后,青大附院也在加紧培训,以确保更多医护人员具备重症救治能力。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青大附院将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培训。培训内容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解读等。

“重症的患者不等人,我们只能尽量克服困难,再多撑一撑,虽然守得艰难,但每救回一个患者,医护人员尽管疲惫,也是欣慰的,这既是医者的责任,也是医者的使命。”单亮告诉记者。

●据半岛全媒体记者齐娟毛梓权

  新冠肺炎传播的是病毒。这种病毒从未被人类发现,因此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对身体不适,出现新型冠状肺炎。每个人都需要常生活中采取防护措施,洗手,戴口罩,不要去人群拥挤的地方。

 武汉去年关闭了城市。这是因为武汉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会影响患者的肺健康,引起咳嗽、喉咙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低氧血症也会发生,生命危险。此外,这种病毒也具有传染性,会传染给人。那么,新冠状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一、新冠肺炎是什么引起的新冠肺炎主要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这种冠状病毒会导致呼吸道和胃肠疾病的病原体。这种病毒的表面有很多规则,根据其外观,被称为冠状病毒。这种病毒不仅会感染人类,还会感染动物。这次肺炎发生的是冠状病毒,这是第一次发现的新病毒,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与人类发现的冠状病毒不同,其本身具有很强的隐藏性,而且很狡猾,进入人体有潜伏期,短3~7天,长14天。现在正在研究引起这种新型冠状肺炎的病毒。

 二、如何预防新型冠状肺炎的出现

 1、勤奋洗手

 饭前后需要立即吸收。特别是煮饭前,咳嗽打喷嚏后,需要洗手,保持手的清洁。照顾患者时,也需要马上洗手。用肥皂和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比较好,新型冠状病毒对酒精不耐受,容易死亡。

 2、自主防护

 打喷嚏或咳嗽时,自己采取防护措施,用手或纸巾捂住口鼻,将使用的纸巾放入垃圾箱,立即吸收。有些容易感染的人需要去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须马上戴口罩,避免飞沫的传染。另外,在不加强防护的情况下,不要接触患者。

新冠肺炎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唯物主义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以及量变和质变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囊括马克思主义总论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和医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哲学和医学对新冠肺炎该物质的理解,哲学是对已有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思考,而医学强调以实证法来探索新的知识,深度挖掘对于新冠肺炎的内在内涵,如传染源、传播途径、诊治方法等。医学强调单一领域如新冠肺炎等疾病,是局部观,而哲学是以整体的世界作为对象,是以方法论式的整体观。对于新冠肺炎的理解,医学较为深入,哲学相对笼统。医学为哲学提供素材,哲学依靠医学提供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可靠性。医学利用哲学的观点方法论的更好的深入研究,改善研究方法。可以说,哲学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始终与医学保持发展活力。下面就来谈谈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蕴含的马克思哲学原理: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

1将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统一的基础归结为思维,此路径强化理性本身,会使得“我们的理论思维的本能和无条件的前提”脱离意识而存在,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是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人类对于该新生事物了解不清楚,在忽视认识论的前提下,实践也是盲目的,也达不到疾病预防和诊治的效果。2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统一基础归结为自然而然的存在,该路径认识新冠病毒肺炎会从客体的直观形式理解,忽视主观的作用,忽视社会实践即实践式的诊疗方案和管控措施,也可能会造成新冠肺炎的大爆发。只有将建立在认识论的基础上的实践才能有效的改造自然,正确的认识思维和存在的相互作用,才能有效管控新冠肺炎疫情。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从联系观来看,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新冠肺炎大爆发有其独有的原因,不良的饮食嗜好(蝙蝠和野生动物)、初期疾控管控效率、群众的自我防意识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叠加的结果。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事物的前进、上升,是新事物替代旧事物的结果,03的SARS到今年的新冠肺炎,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人类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病毒的结构和性质和种类也随之更新,具有某种程度的客观性。

认识唯物辩证法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的运动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新冠肺炎的控制情况主要看确诊患者增加人数和治愈人数之间的斗争中,最终达到新冠肺炎人数得到有效控制,这一理论指导我们要注重增加和减少的对立关系。

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新冠肺炎患者的增长最最初的几人发展到几百人到现在的几万人,每一个量的变化达到的每一个阶段意味着每个阶段的量的变化,这为中国有效的制定是否封城举措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安徽省的分区域风险管控政策的制定就是该方案的体现。

否定之否定: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新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在新冠肺炎管控时,旧有SARS的应急管控制度不太适合中国如今的新冠肺炎的有效管控,未来的发展可能对于旧有制度的批判性继承。如钟南山院士所说的中国CDC的地位太低,分级上报,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经多方讨论后可能会做出相应修改,也是这一原理的运用。

“急性喉炎是一种最凶险的儿童急症之一,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急性的喉部炎症。在婴幼儿和儿童期均可发生。主要的表现,孩子突然间起病,发出‘空空空’的带回声的咳嫩,声调低似犬吠样。同时声音嘶哑,哭不出声音。”

2“喉梗阻不解除,人会活活憋死”

急性喉炎严重会致人快速死亡

朱海峤主任介绍,喉炎的并发症是喉喘鸣,就是孩子吸气时发出的一种刺耳、难听的声音。犬吠声加上连续喘鸣,表明孩子患有严重的喉炎。喉炎最大的危险就是喉梗阻。

“临床上医生会评估孩子喉梗阻的情况,作相应的处理。通常对于喉炎最有效的治疗是,使用布地奈德、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三联雾化,或者静脉滴注激素类药物。有时候对于严重喉梗阻,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救命,只能做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喉梗阻若不迅速解除,人就会活活憋死。”

朱海峤主任表示,在急性喉炎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唯一可能会导致快速死亡的疾病。因此,喉炎也是所有呼吸道疾病中,危险性最高的一个疾病。

3

出现这些急性喉炎症状

千万别拖!一定要及时就医

急性喉炎在往年冬春季,也是每年急诊值班时经常会遇到的病例。最近奥密克戎疫情之后,喉炎的病例也陆续发生,有些家长因害怕新冠疫情而忌讳求医,这样有可能会延误孩子的病情。

“对于出现喉炎症状的孩子,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如果仅有咳嗽没有喉梗阻的表现,或者经过治疗后喉梗阻已经解除的患儿,可以居家治疗和观察。”

朱海峤提醒:不少孩子多在晚上突然发病,哭不出声音,或犬吠一样的咳嗽,或伴有喉头的喘鸣;有的孩子呼吸很困难,吸气时胸骨深度凹陷,最后甚至会出现嘴唇的发绀。如发现孩子有这样的情况,就应立即想到孩子是发生了急性喉炎了,必须尽快送医院看急诊。

记者柯静通讯员宋黎胜

延伸阅读:

80岁老人"阳"了没发烧没咳嗽结果一查半个肺都白了

昨天早上7点多,第三瓶盐水挂完,看着病床上吸着氧的老父亲血氧饱和度升到了94、95,杭州人徐女士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幸好周二白天去做了个CT,否则要出大事了。”

没发烧、没咳嗽

80岁老父亲阳了后半个肺白了

徐女士的父亲今年80岁。前天下午确诊肺炎,当天被杭州一家三甲医院收治入院。

徐女士说,从12月中旬开始,家里没消停过。先是两个孩子阳了,一周后,她先生阳了,再三天,她自己也阳了。其间,最担心就是同住的两位老人也被染上,所以这半个月来,两位老人除了上洗手间,基本都待在自己房间里。为了做好消毒,家里买了20多瓶酒精消毒液。

这周一,她终于阴了,人也舒服一些了,加上两位老人状态不错,心想日子终于可以正常起来了,甚至还和她先生商量起要不要家里吃顿火锅庆祝一下“新生”。

“我爸妈从来没测过抗原,我测完后想着顺便也给他们测一下,结果发现老爷子居然是阳性,两条杠很明显。”

徐女士说,这个结果多少让家里人有点意外。因为老爷子这段时间没发烧、没咳嗽,他自己说除了心跳快一点,平时没感觉有什么不舒服。如果一定要说异常,那就是那天早上胃口不太好,就吃了一碗白粥。

测完抗原后,徐女士给她父亲量了一下体温,372℃,稍稍偏高。

当天,网购的血氧仪终于到了,测了一下血氧,94、95,稍稍偏低。

当天,体温没再高上去。全家也就没太在意。

第二天上午,再测体温,也是正常,但血氧浓度最低时掉到了91、92。

“网上很多报道都说血氧浓度掉到93以下要去医院,所以我们就有点担心,怀疑会不会是肺炎。但那个时候老爷子不太想去医院,说人没有不舒服,没发烧没咳嗽的干吗去医院排队折腾。”

徐女士说,看到老父亲精神蛮好喉咙梆梆响,刚开始她和先生也犹豫过是不是不要去医院折腾了。确实,这个时候去医院,不管急诊还是门诊,肯定要排长队,特别是拍CT,什么时候能轮到都不知道。但想来想去,还是不放心。最后决定先不去综合性大医院,先找一家不用排队的民营医院,拍个CT看看。

“我先生就联系了萧山区民和路上的一家民营医院,这个医院平时主要是做高端体检的。下午,我就带着我老爸过去了。果然不用排队,随到随做。做完,医生马上就叫住我们了,说肺炎有点严重的,上半个肺基本都白了,建议我们马上去综合性大医院急诊。”

徐女士说,虽然这家民营医院不能用医保,几百块钱的检查费全部自费,但现在想想这个钱花得太值了。

回顾这次老父亲的肺炎经历,徐女士说,前几年老爷子也得过两次肺炎,但症状都比较明显,又是高烧又是咳嗽,但没想到这次的新冠肺炎,半个肺都白了,居然还是“无症状”。

网络

“要我总结的话,第一:血氧仪很重要,建议有老人的家庭一定要备一个。这次如果不是发现血氧浓度只有91、92,我们也下不了决心带他去做CT。如果再拖一两天,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第二是,要特别关注这段时间老人阳了后的胃口,如果突然胃口变差,我们做小辈的,也要特别警惕。第三就是,如果不想去综合性大医院排队,可以先去民营医院做个CT。”徐女士说。

81岁大伯咳嗽、疲乏、没胃口

CT显示双肺有大片磨玻璃样渗出性炎症

浙江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前些天接诊了一位81岁的患者,他是在女儿搀扶下走进诊室的。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邵方淳见老人走得很慢,呼吸又有些急促,赶紧让他坐下靠在椅子上。

老人说,自己最近胃口不太好,老是吃不下东西,人也感觉没什么力气。没说两句,他就咳了起来,接着就是一阵喘气。

老人的女儿在一旁补充说,前些日子家里人陆续感染了新冠,父亲从抗原检测出阳性到现在已经有10天了,一直没有发烧,就是咳嗽、没力气、没胃口,但老人家觉得这些都是生病正常的表现,没有重视。

“我劝他到医院来看看,他说没发烧不要紧的,就拖到现在了。”女儿说,考虑到父亲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保险起见,她还是坚持带老人来医院做个检查。

女儿话音刚落,老人又是一阵咳嗽。

咳嗽超过一个星期、气促、纳差、精神不佳邵方淳凭借经验,判断老人很可能有肺部感染,当即联系急诊为他拍片。

这段时间,医院放射科急诊胸部CT检查、报告量陡增4-6倍,每天有1000-1500次CT检查,除了预约的患者,目前急诊、重症以及老年人会优先安排做检查。

去检查室的路上,老人走两步就要歇一歇,但依然认为自己的病情“不至于那么严重”。

没想到,拍片结果显示两肺有大片磨玻璃样渗出性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发展成重症。邵方淳立刻将他收治入院,目前老人仍在住院治疗中。

“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六十五岁以上高龄、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的患者,又有各种慢性基础疾病,包括慢性肺病、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肿瘤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需要定期透析治疗的人群,更需要关注是否有肺部感染。”邵方淳说,近期来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约10%-20%都患有肺炎,尤其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往往发现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

77岁大伯白天一半时间在昏睡

两肺叶受累面积占比超过了75%

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王浩初说,前两天有一位77岁的老伯来放射科做急诊胸部CT,检查前他还说自己没有发烧,咳嗽也不多,就是精神不太好。结果CT检查发现,他双肺弥漫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及实变影,边缘模糊,两肺叶受累面积占比竟超过75%,呈典型的“白肺”表现!另外还有双侧胸膜增厚,心脏增大,主动脉、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等。

老伯家里人说,老伯以往都是早睡早起,感染新冠后其他症状不明显,但特别嗜睡,白天几乎有半天都是在床上昏睡。

接诊医师追查了老伯的病史,发现他有15年糖尿病史,10余年高血压病史,两年前才开始接受降糖治疗,目前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老伯肺部感染严重,整体情况堪忧,很快就被收治住院,目前仍在进一步治疗中。

据放射科主任助理、诊断组林毅副主任医师介绍,1月3日来放射科做CT检查的病人中,有1/3是新冠引发的肺炎,其中多数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

邵方淳说,年轻人免疫力强,感染后免疫系统激发,更容易高烧;老年人免疫力相对低下,所以感染后不一定会有发烧表现,这也导致很多人没有引起重视,延误了治疗。

“一般来说感染后的症状在一周内都会缓解、消失,老年人要更加谨慎,千万不能拖着超过一个星期,一旦发展成重症肺炎,不仅治疗起来麻烦,预后也会更差。”

老年人阳了在家熬着

能不来医院就不来的观念是错的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内科主任医师龚剑华说,一天接诊的180个病人中,有20例是老年人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没有高烧、咳嗽,只是胃口不好、没精神前来就诊。一做CT检查才发现已经出现严重肺炎。

龚剑华指出,门诊中这样的老年病人不是少数,大概有10%-20%。因为这些老年人本身就有基础疾病,而且很多都抱着“能熬就熬”的观念,秉持着能不来医院就不来的宗旨。例如前几天他接诊的一位80多岁的糖尿病患者,体温不高,也没其他明显病症,只是胃口不好,但一做CT检查就发现肺炎症状,且有低钠、低钾,甚至心衰的情况。

“很多年轻人都来医院看病,觉得自己可能是某些病症而焦虑,反而真正有病的老年人却不来医院。”龚剑华谈及此现况很感慨,“老年人的反应相对比较迟钝、有些木讷,尤其是很多独居老人,自己住更没有就医意识。”

针对这些老年群体,龚剑华建议,当出现胃口不好,精神状态差,咳嗽、气急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让医生来判断病症的轻重与否。“老年人自己在家熬着,吃退烧片,能不来医院就不来的观念是错的,要扭转这种就医意识。”

龚剑华还提出,子女是最了解自己父母情况的人。“子女要及时关心自己家里的老人,观察其胃口是不是正常,反应跟平常是不是一样,如果出现异常就及时送医。”

俯卧位治疗

有助于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痰液排出

“目前为止,患者自觉症状轻微,可一检查已经是较严重的肺炎病例确实有碰到过,但不多,我手上仅有几例,主要还是老年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周勇副主任医师说,这几例老年人的情况总体差不多,或多或少有一定基础疾病,感染后症状不明显,自我感觉没有明显胸闷气喘,看起来并没有大口喘气的样子,但实际上氧饱和度已经很差,有较重的肺炎表现,需要入院治疗。类似的情况也不一定是新冠特有,新冠肺炎出现以前,普通流感导致的肺炎也可能出现这样的表现。

“如果以前就患有慢性心肺疾病的患者,长年累月下来,适应了低氧的环境,即使氧饱和度差,但可能看上去就是没有明显的气急症状。”

“不管怎么样,新冠重症往往多发生在高龄老人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一旦这类人群感染新冠后,需多加注意,必要时及时就诊。”周勇提醒。

为帮助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等在院新冠患者更好地通气,浙大邵逸夫医院特地成立了由专业护士和康复团队组成的“俯卧通气队”,也被称为“趴趴队”,为全院近700位新冠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指导和服务。

浙大邵逸夫医院为全院近700位新冠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指导和服务

浙大邵逸夫医院护理副院长庄一渝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

“在采用俯卧位时,不仅可以促进背部肺泡‘复活’,改善气血交换,还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痰液排出。”庄一渝说,“‘趴着’是一种最为简单、安全、经济且有效的呼吸治疗方式,但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帮助患者改善呼吸状况,避免发展成危重症。”

橙柿互动记者林琳张静张慧丽

见习记者吴双

通讯员杨陶玉马梦迪王浩初王文婷李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2046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7
下一篇2023-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