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82cm 体重:70kg
王凯的表演层层递进又不失细节,有广度更有深度,台词和神态都相当出色。他本身优越的外表和有磁性的声音也为角色增色不少,不少观众赞叹王凯一出现剧集的质感都有所提升。
电视剧《大江大河》中,为了准确表现出18岁宋运辉的那种清瘦,王凯坚持减重,这种愿意为了角色投入和付出的真诚感,让角色具有真实感和说服力,角色也因此更为立体、动人。瘦成正抽条长个子的少年模样,然后状态静下来,剥离掉成人世界的浮躁和杂念,还原到那个时代少年人的单纯干净。第一集宋运辉一出场, 王凯在以往作品中芝兰玉树般的帅气角色们向后退去,执拗土气的乡村少年的形象则浮现出来。
有一个梦想不容易,坚持梦想更不容易。不管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们一定要坚持梦想,从成功的前人身上汲取经验。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梦想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梦想成功的事例篇1:布拉格
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小时侯家里很穷,凭借着自己对梦想的不懈追求,通过顽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他曾经历的那段贫穷的岁月,成为了日后激励他前进的动力。
他在学校读书时,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太差,父母无法给他买好看的衣服,舒适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褴褛,拖着一双与他的脚很不相称的破旧皮鞋。但年幼的布拉格从不曾因为贫穷而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没有埋怨过家里人不能给他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那一双过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脚上看起来十分可笑,但他却并不因此自卑。相反,他无比珍视这双鞋,因为它可以带给他无限的动力。
原来这双鞋是他父亲寄给他的。家里穷,不能给他添置一双舒服、结实的鞋子,即便这一双旧皮鞋,还是父亲的。尽管父亲对此也充满愧疚之情,但他仍给儿子以殷切的希望、无与伦比的鼓励和强大的情感支持。父亲在给他的信中这样写道:“……儿呀,真抱歉,但愿再过一二年,我的那双皮鞋,你穿在脚上不再大。……我抱着这样的希望,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将引以为荣,因为我的儿子是穿着我的破皮鞋努力奋斗成功的。……”这封寓意深刻、充满期望的信,一直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布拉格在科学的崎岖山路上,踏着荆棘前进。
名人梦想成功的事例篇2:皮尔·卡丹
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每天冒险骑马登上高高的雪山,采下大块冰,运到城里卖给富家大户,挣得几个小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他上小学,甚至是中学时,他常被同学恶意嘲谑为“窝囊废”,这些中伤的话,严重地刺伤了一颗少年的心,所以,从小他就体会到贫穷带来的艰难与屈辱。
在中学阶段的后期,他曾参加过校内戏剧演出,从那时起,他就对舞台产生了兴趣。他梦想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尽情展示舞姿。为此,16岁那年,他毅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退学,一个人独自跑到当时的大都市巴黎,希望自己能在这个时尚大舞台上用脚尖旋转出精彩人生。
可是,这座高傲的城市根本不屑瞟这个穷小子一眼,别说学习舞蹈的高昂学费了,就连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都成了问题。他没有别的特长,只有从小跟着父母学到的一点裁缝技术。凭着这点手艺,他在一家裁缝店找到了一份每天要做十多个小时的工作。
就这样做了几个月,他的心情越来越低落、颓废。他不知道自己在这个裁缝店要干多久,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登上梦中的舞台。他苦闷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他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就在他准备自杀的当晚,他突然想起了自己从小就崇拜的有着“芭蕾音乐之父”美誉的布德里,他决定给布德里写一封信,讲述自己的梦想遭现实阻挠无法实现的困惑。在信的最后,他写道,如果布德里不肯收他这个学生,他便只好为艺术献身跳河自尽了。很快,他便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谁知,布德里并没提收他做学生的事,而是讲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布德里说他小时候很想当科学家,也想当飞行员,还想成为一名牧师,但因为家境贫穷父母无法送他上学,他只得跟一个街头艺人过起了卖唱的生活……最后,他说,人生在世,现实与梦想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在梦想与现实生活中,人首先要选择生存,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谈艺术的……
布德里的回信让他幡然省悟,后来,他努力学习缝纫技术,并应聘于一家名叫“帕坎”的时装店。凭着勤奋和聪慧,他的服装设计技术提高得很快。为了进一步开阔视野,他又投奔由著名时装设计大师迪奥尔开设的“新貌”时装店。在这里,他增长了见识,积累了领导时装潮流的设计心得和体会,他的设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这一年,著名艺术家让·科托克拍摄先锋影片《美女与野兽》,邀请他设计服装。他为法国著名演员让·马雷设计了12套服装,影片公映后,他设计的服装惊动了巴黎,美誉如潮。
那年,他23岁,在巴黎开始了自己的时装事业,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装品牌。他追求独特的个性,大胆突破,设计了时代感非常强烈的“P”字牌服装,赢得了挑剔的巴黎顾客的青睐。演艺界名流、社会上层人士、达官贵人等争相慕名前来订制服装。
他就是皮尔·卡丹。
如今,皮尔·卡丹不但成了令人瞩目的亿万富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产品也遍及世界,皮尔·卡丹成了服装界成功的典范。
人的一生中可能有很多梦想,当一个梦想因现实的阻挠而无法实现时,就应该勇敢地调整梦想的方向。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都是重要的角色,只要你脚踏实地把握准梦想的方向,那么,总有一个梦想能在现实中开花,让你获得华美的人生!
名人梦想成功的事例篇3:王凯
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让扮演“靖王”的王凯大红大紫。微博上成群结队的拥趸者,争抢着要当他的“靖王妃”。对于他的忽然爆红,很多人一开始很惊讶,而事实上,王凯为了自己的梦想,已经足足准备了十年。
书店“搬运工”,偏想做演员
其实王凯从小就对表演感兴趣。在高中学业最紧的时候,他看课本上有《雷雨》,就“不务正业”地组织同学们拍话剧。当别人都在刷题刷分的时候,他却袖子一拉,演起了周萍。“那时候心气比谁都大,表现欲特别强。”
虽然有个“演员梦”,但并非出生于演艺世家的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和培养。相反,从来没有人看好过他的表演梦想,包括其父母。
王凯的父亲是体育迷,希望儿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所以5岁时王凯就开始踢足球。而老家湖北出了一批跳水冠军后,父亲又打算让儿子去学跳水。母亲则希望他好好读书考大学。王凯想学表演,他想像赵薇一样去考中戏!“我当时本来想考艺术院校,我妈不同意。恰巧,高三高考压力很大的时候,新华书店换老总,可以给内部职工造福,新华书店的工作当年算是不错的铁饭碗。母亲给做工作,我就直接去工作了。”
可是王凯不开心,工作稳定却无聊,女生负责站柜台,男生就负责搬书,好像一眼就看尽了20年后的生活。而那个本来就缥缈的演员梦,似乎更遥不可及了。但无聊的工作给了他很多的私人空间,不用像上学时再受父母管制。那段时间王凯参加了很多电视台的活动,终于有一天他有了一个去北京拍广告的机会。当时的广告导演看王凯形象不错,便问他是中戏的还是北电的。就是导演的这句无心之语,激发了王凯人生中全部的信心。
最后他瞒着父母,偷偷辞去了新华书店的工作,只身前往北京学表演。当时,他第一个知道的学校是北京**学院,因为《还珠格格》红遍大江南北,知道赵薇还有这个学校;《永不瞑目》火了陆毅,让他知道上海戏剧学院;《将爱情进行到底》火了李亚鹏,让他知道中央戏剧学院。“虽然这些当时对我来说很遥远,但不去试一下怎么知道。”
后来他查到,中戏在北京教育学院租了一个地方办培训班,四个月。可一问,学费要一万多,还已经开课两个月了!怎么办呢没钱呀!难道就这样灰溜溜回家肯定不行。可人家说了,要来也可以,一万多的学费一分钱不能少。当时是2000年,一万多元可不是个小数目,王凯只能给爸妈打电话。父母也想通了,至少孩子还是想学东西,不是辞职在外面胡混。让王凯想不到的是,在关键时刻,竟然是一直反对他演员梦的父亲伸出了援手。
这短短两个月的培训,却让王凯受益匪浅,热爱+努力,2003年他就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张翰、张俪、马丽是同学。
从此王凯踌躇满志,“读大学的时候,觉得自己外形不差,专业出色,相当自信。”果然,刚毕业,就被当时国内最负盛名的一家经纪公司签约。同学艳羡,家人欣慰,王凯甚至把之后能拍什么样的角色,演什么样的戏,走什么样的路都欣欣然地规划好了,仿佛走红只是一夜之间。
2006年,公司12周年庆典上,老板将王凯、赵丽颖等7大新人介绍给冯小刚、徐克、张纪中等圈中大腕级人物,在台上被连连称赞,可现实的残忍却让人瞠目,下台后却将近一年基本没戏拍。签约公司名气大,艺人几乎每天都能参加大小晚会、走各式红毯。可是那些高额的制装费、化妆费都要王凯自己付。“走在红毯上笑脸盈盈,可是转念一想,兜比脸还干净呢。就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好像和我想当演员的本质越来越远。这应该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王凯说那段时间很消沉,他曾不分白天黑夜地打游戏,怀疑人生。
演“娘娘腔”,成了“黑历史”
快要走投无路时,2007年王凯在电视剧《虎穴》中饰演一个小角色,算是“正式进入娱乐圈”。
2008年他又接了部戏,叫《丑女无敌》,因为瘦削的外形,王凯在剧中饰演娘娘腔“陈家明”。红色框架眼镜是他的标配,搭配红色紫色等夸张配色的衣服,有时甚至还有豹纹丝巾等同样夸张的配饰。而且剧中的这个角色说话时翘着兰花指,妖性十足。尽管王凯非常不喜欢,但他还是咬牙坚持演了4季。“说实话,这个角色在当时的中国电视剧史上是开了先例的,那会儿大陆的电视剧哪有娘娘腔这样的人物呀!所以我是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觉得应该给自己勇气。”
就这样一拍就是两年,将近200集。一个大家印象中娘娘腔的角色,被他成功塑造出来了。但当时也有很多人搞不懂,王凯怎么会去演娘娘腔其实他也是迫于生计,再说新人有戏演就算很不错了,根本没有选择权。
“娘娘腔”对王凯的福兮祸兮也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丑女无敌》热播时,嗲嗲的“家明”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算轰动一时。就连王凯回到湖北老家,街坊邻居都来围观,可他却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对味,尤其是父母看上去欲言又止却忧心忡忡。终于有一天父亲忍不住问,你怎么演了一个那样的角色啊原来爸妈总觉得人生如戏,怕生活中的儿子也和“家明”一样,甚至一度怀疑儿子的性取向。无奈,孝顺的他又一次次耐心地给他们解释,那仅仅是角色需要。
由于被贴上“娘娘腔”的标签,“家明”简直成了王凯的“黑历史”。因为这部剧,让刚刚出道的他,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生目标:能留在北京,能有钱吃饭继续拍戏。但也曾一度遭到铺天盖地的各种非议……“家明”风波之后,王凯不想再演娘娘腔,于是他把同类型角色全部都推掉,但因角色深入人心,始终没有其他角色找过他。之后曾经有八个月时间,王凯根本无戏可拍,眼看着要山穷水尽。
就在王凯以为自己的演艺道路要到头的时候,2010年,导演张建新大胆启用他去参演一部年代大戏《知青》,此剧的制片人正是现在“山影”的大神级人物侯鸿亮。至此,好似新人身份,王凯才一步步积累起人气并摆脱了“娘娘腔”的形象。王凯说,如果没有张新建导演大胆起用他,他真不知道自己还能挺多久。
在侯鸿亮眼里,王凯从来都不是什么小鲜肉偶像派。“他是个非常认真扎实的演员,很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和他第一次合作是《知青》,那部戏在冰天雪地里拍摄了七个月,不少年轻演员没撑住,走了,但他坚持了下来。”
当时为了这个难得的机会,王凯是真拼了。为了制造暴风雪的效果,在零下40摄氏度的天气里,他还让剧组搬了一台鼓风机对着自己的头吹!到后面一场戏拍下来,王凯刚躺到暴风雪中,脸上就立刻敷上了一层薄薄的冰雪,双手都冻得没有知觉了。“不夸张地说,拍这部戏,除了地震,什么自然灾害都遇到过,我被晒伤过,也被冻伤过。”同爸妈笑着谈起这些“小艰辛”时,儿子的努力和拼命令他们心疼得偷偷抹泪。但值得庆幸的是,天道酬勤,因为这部戏儿子总算遇见了生命中的贵人!
2013年,因为侯鸿亮,王凯得以进入《北平无战事》,终于迎来了事业新高峰。王凯在剧中饰演方孟韦,是刘烨饰演的方孟敖的弟弟,刚一开播就让人眼前一亮。由于七大影帝同台飙戏话题足,“北平”播完后大家只记住了“方孟韦”,没能让王凯大红起来。不过《北平无战事》成了他事业的转折点,王凯因结缘孔笙导演、侯鸿亮团队,之后才签约到山东影视,这才有了后来的《伪装者》等。
转型硬汉,《琅琊榜》一战成名
看完《北平无战事》之后,导演觉得王凯演技很棒,在筹拍《琅琊榜》时,认为他的形象和性格挺适合剧中的“靖王”。
后来王凯才知道,《琅琊榜》是根据海宴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大型古装传奇电视剧。靖王萧景琰和林殊之间的情义深深打动了王凯,而比起男女情,王凯更感动于兄弟情。当时他把这个剧本看完就哭了,“我看过那么多剧本,没有哪个剧本像《琅琊榜》一样让我哭了那么多次。你说现在这个社会,还有谁愿意为了一个不知死活的人拼命没有,靖王是我的理想人格,所以能够在戏里完成这样的角色,有一种梦被实现了的感觉。”
其中有一场戏王凯记得特别清楚。他去“母妃”那对峙,说:“为什么你们所有人都知道梅长苏就是小殊,而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那场戏拍的时候,王凯拿着剧本走到孔导身边说,这场戏应该怎么表现演员和镜头语言怎么结合才能把内心的那种痛苦、悔恨、各种特别复杂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两方面王凯都很头疼,没辙。后来孔导就对他说,“你先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走一遍。”
王凯把剧本念了一遍,没想到竟然忍不住哭了,眼泪噼里啪啦不停地掉,控制不住。导演说,先别有情绪,留着,不然一会儿拍的时候就没了。王凯就一直很难受地忍着。等正式开拍时,他从门口走到母妃面前,只有十来步,但感觉像走了上下五千年。事后大家都说他演得特别好!
鲜为人知的是,为改变自己瘦高的“娘炮”外形,早在《琅琊榜》开拍前,为塑造久经沙场的“靖王”这一硬汉形象,王凯就开始拼命健身。从简单的慢跑开始,到基础的立定跳远、俯卧撑,再开始接触重量训练,包括哑铃和杠铃卧推。在不断增重、塑造线条的同时,王凯也在挥汗如雨间找回了男人味。
《琅琊榜》中,王凯的形象帅气十足,不仅彻底甩开了曾经的“娘娘腔”形象,而且他诠释的靖王,十分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坚定,通过冷酷眼神将靖王这个角色塑造得隐忍而又坚毅果敢。
2015年9中旬,《琅琊榜》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飙升。到10月上旬,创下了高达3亿3千万次的网上点击,在中国50个主要城市收视排行第一。接着,该剧还将陆续在美国、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播出。
与此同时,凭着精湛的演技,并非主角的王凯却一跃成了国内炙手可热的“小鲜肉”。微博上成群结队的粉丝,争抢着要当他的“靖王妃”,就连王凯自己也有些不适应,机场大规模的接机粉丝一度吓得他躲进了厕所。有网友说,王凯的经历可谓“十年磨刀,一朝成名”!
然荧屏外的王凯今年已经33岁。事业上顺风顺水,但生活中的他同常人一样,也有很多烦恼,比如每次回家妈妈都催他快找女朋友,甚至还介绍朋友家的女儿给他认识,王凯一听这个头就大了,立马叫停。父母被逼急了就说,“你先给我生个孙子出来行不行”这让王凯啼笑皆非:“我不结婚,哪生孙子啊”王凯有个妹妹,都已经结婚生子了,也难怪爸妈为他的婚事着急上火。
潜心修炼10年,如今终于成了人气偶像派,王凯说,很多人曾有过梦想,但大多数人不敢抛弃太多,不敢执著地为梦想努力,而他是一个敢于放弃很多东西的人。“如果没有当初坚定地离开,我可能现在还是一个书店的搬运工!”
看了“名人梦想成功的事例经典”的人还看过:
1 名人坚持梦想成功的事例15个
2 名人实现梦想励志故事10个
3 名人坚持梦想成功的事例15个(3)
4 梦想与成功的事例经典
5 坚持梦想而成功的名人事例3篇
观电视剧《知青家庭》,感慨良多。此中印象最深的是,宋大江为了挽救儿子搞假破产。
宋大江是当地著名的企业家,他和老婆一心扑在事业上,儿子乔生由外公外婆带。外公外婆分外是外婆对乔生娇生惯养,有求必应,言听计从。先生家访,说,乔生在学校里,小错天天有,大错三六九。先生把乔生写的作文《我最亲爱的人》读给外公外婆听:“外婆对我很好,从小她就听我的话。我在外婆面前便是总司令,我让她朝东,她不敢朝西。我到游戏厅打游戏,外婆还帮我打保护,跟我爸爸妈妈说我在阅览室里观书。”
乔生吸毒,从家里偷钱,外婆发明了,竟然伪装没观见,更没有奉告任何人。
易中天说:人一辈子最紧张的事不过就两件,第一是照顾好本身;第二是养育好后代。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固然在政治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在小孩教导上异常失败。她有一对龙凤胎,儿子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还介入赤道几内亚的政变,被判刑4年。女儿不喜欢妈妈,她说撒切尔夫人是个极糟糕的妈妈,曾表达“永不会忘记在活动日得奖,但没父母在场观的感想感染”。在撒切尔夫人大哥多病时,儿后代儿都不陪护。甚至在撒切尔夫人去世后,他们也不乐意在第一光阴赶回来。撒切尔夫人晚年反思道:“如果时光可以或许倒流,我毫不会步入政坛,因为我的家庭已经为我的从政之路支付了过高的价值。”
人真正必要的不是事业的胜利,而是人生的胜利。
一个人不管事业做得再大,如果没有养育好子女,人生都不能算胜利。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最紧张的先生,父母的陪伴不仅是对孩子的`爱,而且有利于孩子的教导。
宋大江蓝本早就明白这些事理,在乔生很小的时候,就希望妻子做全职太太,在家带小孩。妻子,尤其是丈母娘不合意,说什么“相夫教子”是封建社会的糟粕,还说女人必须在经济上自力,否则在家里没有位置。其实,不管是干事业,照样带孩子,都是在为家庭做供献,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乔生越长越大,在差错的途径上也越走越远。宋大江用尽了各类法子,想转变乔生,可没有后果。最后,他搞了个假破产,谎称败尽家业、身无分文了。他本身一个人跑去深圳,没留一分钱给妻子孩子。乔生和妈妈相依为命,度过了四年困难的生活。可喜的是,乔生脱胎换骨,由“问题少年”蜕酿成了“有志青年”。
现实中,有太多像乔生一样被宠坏的孩子。希望他们的父母可以或许早一点醒悟,像宋大江一样,真正看重起子女的教导,采取有效的步伐,把后代引导到正确的发展途径上。
一、兴起的词汇,几乎都是网络词汇。自己选15个吧。
1、火星文
火星文对于绝大部分用户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词汇!“曾经u1份金诚di摆在挖d面前,但4挖迷u珍c,斗到失7d4候才后悔莫g”,如果你能看懂这句话,那么你已掌握基本的火星文了。那么,什么是火星文呢?简单地说,火星文是2007年网上流行开来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这种文字通常是由韩文、日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生僻字、符号等混合组合而成,同时还可能夹杂外来用语、方言等。如果不懂火星文的基本规则,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其正确的含义,就像在看火星人说话一样,“火星文”这个名字由此而来。
2、“脑残体”,起源于我国台湾地区,随着仓颉、注音等繁体输入法出现,网友在打字时会频繁出现一些错别字,因此,久而久之,大家都能明白常见错别字的意思,因此大家就默认了这种表示方法。
3、推手
网络推手这个词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但是天仙MM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有所耳闻,在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推手这个词就是伴随着天仙MM的走红而出现的。网络推手是一种新兴职业,可以通过更低的成本来进行炒作——只需要借助网络发帖子、发照片,再辅以传统媒体的推广就可能“打造”一个名人,这种方式风险小,但是带来的商业利润却非常巨大。
4、钉子户
2007年3月,网上各大论坛流传着一张帖图,并取名“史上最牛的钉子户”,这张上面清晰地显示着:一个被挖成10米深大坑的楼盘地基正中央,孤零零地立着一栋二层小楼,犹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这是重庆的一名网友拍摄到的真实一幕,随后,此帖子引发了备受争议的“钉子户”热潮。而早在2006年8月,一张在各大论坛流传,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间,独立着一栋破旧的二层小楼。当时,网友们就称它为“上海最牛钉子户”。
5、剩女
“剩女”是网络上非常流行的一个新词,这个词来源于人们常说的“圣女”,因为“剩”与“圣”音同。那么什么是“剩女”呢目前网上所说的“剩女”是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智商、高能力、高素质、高收入,长相也无可挑剔。他们往往对择偶要求比较高,多半是高不成低不就自己把自己“剩”下了,因此“剩女”一次由此得来。
6、7、职粉、粉丝(两个新词)
“职粉”一词是随着各类选秀节目而产生的,“职粉”并非“职业粉丝”,而是指职业的“粉丝”组织者。这个群体以制造明星为职业,组织“粉丝团”、拉票会,在各大论坛灌水,贴吧中“爆猛料”,为选手炒人气,并且根据工作量的大小领取佣金,因此,论坛、贴吧是他们的必争之地。
“职粉”是粉丝的发动者和组织者,也可以说是表现最出色的粉丝。选手之所以能走红,其中“职粉”大力运作“粉丝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职粉”的作用类似于以前传统的“经纪公司”。在2007年几大真人秀节目中,“粉丝团”的组建更具规模、更专业化,他们拥有自己的标志、口号和会服,比好多成名多年的艺人更有排场。
8、拼客
拼客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兴群体,“拼”指拼凑,拼合,而“客”代表人,所以,拼客就是指的集中在一起共同完成某件事,而实行AA制消费的一群人。不同于我们平时组织的集体活动,拼客是在网上“拼”,大家并不认识。因此,是网络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拼客,倡导的是一种“节约、时尚、快乐、共赢”的新型生活方式。
目前拼客有拼房、拼饭、拼玩、拼卡、拼用、拼车、拼游、拼购、拼婚等多种形式。这里特别解释一下拼婚,拼婚可不是同居,而是集体去拍结婚照,或者对于婚期接近的几对新人,通过一块儿拍婚纱照、一块儿买家具、一块儿租婚车、一块儿订酒店等。
9、晒客
网上“晒工资”事件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发布者不仅主动公布行业、职业、区域、从业年限等,还把基本工资、职务补贴、工资津贴、奖金、通讯补贴、保险金、扣税等全部罗列,最终还注明实发金额,有的甚至将工资条的照片发到网上,以表明信息的真实性。正是“晒工资”的极速升温,使得“晒客”一词迅速流行。
其实,“晒客”的概念由来已久,最早译自英文share,就是把自己的淘宝收获、心爱之物,所有生活中的零件拿出来晒晒太阳。网上晒客则把私家的信息统统放在网络上,与人分享,任由大家评说。对于晒客们来讲,“晒”也是一个认识自己,并且通过和网友们的交流,听取意见,学习他人的过程。
10、拍客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以及手机随时随地可以拍照,“拍客”一词便诞生了,拍客指的是通过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来拍摄,并把拍摄的东西或经过后期处理,并以、视频、电子杂志等样式在网络和手机上传播的这样一个群体。
11~14、“山寨”、“雷”、“囧”、“打酱油”
这些词汇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这些从网络中兴起的词汇如今被正式收录到书中。四个词语由网络媒体迅速辐射到其他媒体,成为近年的流行语词。
15~ 、裸婚”、“伪幸福”、“被保护”、“洗脸死”、“经济适用坟”、“柜族”、“楼歪歪”、“单挑门”……如果你最近上网或看报纸、看电视,上面这些词想必你都会有点耳熟,这些词就是近年来起源于网络的、颇为流行的热点事件浓缩概括的关键词,被网友们统称为“锐词”。
回忆近年来的很多社会热点事件,留在脑海中的不再是一个长句子的新闻标题,而是少到三四个字、多到五六个字的词。比如“躲猫猫”、“俯卧撑”、“很黄很暴力”、“欺实马”、“犀利哥”、“寂寞党”、“独二代”等新锐词汇。锐词虽然来源于网络语言,但是与早年间方便交流的简缩式语言相比,现在的锐词更具有时代性和高度的浓缩概括性,是互联网时代一种凝聚智慧的文化产物,它的兴起来源于广大网友的支持和追捧。
二、消亡的,淡出历史舞台,所以不用了,你自己选15个吧。
1、露天**院,进入21世纪,人们大多选择在家里看影碟。
2、小人书,小人书学名连环画。今天,这个集体记忆的标本已成为民间逐年升温的紧俏收藏品。
3、公共澡堂,变家庭浴室了。
4、蜂窝煤/煤炉,有了液化气、煤气之后,这两个物件在城市中基本看不到了。
5、右派,1978年9月17日,党中央批转同意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公安部、民政部《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至11月,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部完成。
6、知青,1968年,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快,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知青问题的“六条”精神,随后,大量知青通过各种途径返城。
7、红宝书,被誉为“红宝书”的《毛主席语录》,曾经风靡全国、遍及世界,从1964年5月问世到1979年2月12日中宣部发文通知停止发行,15年内,仅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总印数已达1055亿册。“文革”中,人们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红宝书”不可不带,不可不读。
8、敌台, 这个名词在改革开放之前是非常吓人的。敌台就是敌人的电台,那时除了政府和党的电台外,都可以理解为敌台。虽然还有几个国际朋友,如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但个个穷得叮当响,其电台估计连自己的国家都覆盖不了,更无法将他们的革命之声传到中国了。
9、打倒, “文革”中,“打倒”一词成了口头禅。经历过“文革”的人,很多都尝过打倒与被打倒的滋味。打倒“四人帮”以后,斗争气息如此之浓的口号渐渐废除。
10、食品供应证/粮票/布票/油票,计划经济时代,物品奇缺,求大于供,只能采取凭证分配的办法。
11、倒爷,倒爷分两种:一种受到人民群众痛恨——在价格“双轨制”时代,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悬殊差价牟取暴利;再有一种,只要他/她卖的是少见的物品,就被叫作“倒爷”。
12、工分,工分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建立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中普遍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有底分死记、底分活评、定额记工、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等。由于操作上流于形式,致使平均主义和大锅钣普遍存在,按劳分配原则无法体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工分都一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里评工记分的方法逐渐废止。
13,、大集体,特定时代的产物。“文革”中,上千万知青上山下乡。“文革”结束时,大部分知青要求回城,造成1979年、1980年左右的失业高峰。当时中央政策是谁家孩子谁抱走,你父母在哪个单位,哪个单位负责你的工作安排,国有企业的职工子女被国有企业自己包下来了,又不能马上把他变成国有企业职工,就把他们放在劳动服务公司,形成了厂办大集体。市场经济时代多被改制或破产。
14、大锅饭,大锅饭是指原国有企业中,各工种、单位不按市场方式经营,待遇不与利益挂钩,大家无论盈亏,统统吃国家的,好像在国家‘大锅’里吃饭一样。大锅饭是平均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是长期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效率增长的痼疾。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个人吃集体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地方吃中央的大锅饭等问题,十分严重。
15、电报,随着固话、手机、MSN、QQ、Email等现代交流工具的普及,电报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当然,每年央视春晚念贺电依然是保留节目,不过,这些贺电一点也不符合电报的最大特征——简短。
16、雪花膏,20多年前,雪花膏是年轻女性令男子心旌荡漾的仅有的秘密武器。上了年龄的女人不能用,否则会有“妖精”之嫌。
17、大哥大,摩托罗拉3200,因其曾经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警匪片中江湖大佬的标配,赢得了“大哥大”的美称。1987年我国首个900MHz模拟移动电话网在广东开通,“大哥大”因其昂贵价格和不菲的使用费,一度成为身份的象征。除了信号模式,大哥大跟手机最大的不同是,其体型也是重量级的,黑暗笨重,厚如砖头。1996年,GSM网开通,手机日益平民化。2001年6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完全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大哥大退场。
18、收容遣送制,有助于理解“收容遣送制”的关键词还有:盲流、昌平沙场、暂住证、遣送原籍……
从“收容”变“救助”,湖北青年孙志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个自由公民,在自己的国家因为没有携带证件而被活活打死。在媒体和学界关注下,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旧制度开始松动,但是暴露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公民自由迁徙权、违宪审查机制等问题,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区志航
区志航出生成长于广州,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曾从事商业企业管理,后调入广东电视台,成为国内较早集采、编、导、主持于一身的电视人,策划、主持过众多国内外大型时尚文化项目,现在是电视传媒人、自由撰稿人及知名摄影师。区志航曾在北京鸟巢、央视大楼、北京故宫前都玩过裸体俯卧撑(自称为“区式俯卧撑”)。2012年7月,区志航在广州高架桥底水泥锥上做裸体俯卧撑,抗议不人道行为。
中文名:区志航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州
出生日期:1959年12月14日
职业:主持人
毕业院校:华南师范大学
主要成就:1997年第三届全国"金话筒"奖银奖
中国时尚文化奖
代表作品:早晨、观众电播、旅游航班、观众与电视、公民与法制
身高:176cm
血型:A型
生肖:狗
人物简历
区志航高中毕业后当过末班车的“知青”,后考入广州供销商业中专攻读商业企业管理专业。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广州供销社信息物价处工作。后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攻读政治本科专业,1988年调入广东电视台工作,先后主持过《早晨》《观众电播》《旅游航班》《观众与电视》《公民与法制》《一周荧屏》《家庭百事通》《共度好时光》《时尚放送》等节目,1997年获第三届全国“金话筒”奖银奖,成为中国百佳节目主持人。
人物经历
1988年初,区志航开始其电视人生涯。10多年来,除体育节目外,几乎所有类型的节目都主持过,而且大部分节目都参与采编或独立采编,是国内较早集采编主持于一身的电视人之一。
1994年,下半年起,创办广东电视台《时尚放送》栏目,并担任该栏目的制片人和主持。这个国内开办最早、风格不同于传统电视节目的综合时尚节目,使之成为国内时尚电视栏目的名牌。
近年来,在主持、运作好节目的同时,还为国内众多报章杂志撰写大量的文章和提供摄影作品,在更广泛、立体的传媒领域(包括电视、报纸、杂志、网站)中发挥作用,成为国内时尚传媒中发稿最广泛、最频繁、最立体的传媒工作者、自由撰稿人和著名摄影师。
多次荣获CHIC胜家日钢杯国际新闻(专题)银奖等众多奖项;获第三届(1997年度)全国金话筒银奖,被授于全国百优电视节目主持人称号;获第二届(1999年度)、第三届(2000年度)和第四届(2001年度)中国时装文化奖,连续4年当选中国最佳时装评论员,其中2001和2002年度排名第一;当选中国服装界2000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最具影响的时尚服装记者;策划、监制、主持众多国内国际大型时尚文化活动;多次担任全国性服装设计大赛和模特大赛评委或节目主持;入选大型画册《主持人20年》、《中国当代播音员、主持人大典》及《中国电视45年百名主持人风采录》。
2002年,担任广州十佳服装设计师评审委员;
2003年5月,担任创意英国之激情英伦时尚时装设计大赛评委;
2003年,应邀担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时装评论委员会委员;
2003年11月,荣获中国时尚文化奖,当选中国最佳时装摄影师;
2003年12月,当选星际风云榜2003时尚广东人物。
广东电视台主持人区志航在其博客发帖《超越“做俯卧撑”的景观》,表示“希望大家都来做‘区式俯卧撑’——积极关注和思考我们的国家与社会”。
对于这一组摄影作品,区志航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我爱我的祖国,也爱我的身体。我以自己渺小的身体和行为作公器,用人们熟悉的,体现着积极、运动、健康和虔诚的俯卧撑,不断重复于中国不同时期堪称‘奇迹’和‘世界之最’的标志性人文景观,并与之对话,让原本无足轻重的个体彰显出伟大的意义“。
人物特色
对于工作忙碌的电视人来说,放假去旅游是很奢侈的。现任广东电视台《时尚放送》栏目总监兼节目主持人的区志航说,“如果有空,我会去旅游,但我经常没空。”
欧志航的所有的旅游都是在去某个地方参加某个活动的间隙中完成的,他说已习惯这样,而且很享受这种旅游方式。区志航说他去过很多地方,其中,在欧洲英国徒步旅游最让他觉得辛苦,也最有乐趣。
为了真正体验感觉伦敦人家的生活,他舍弃了住旅馆的安排而找了朋友家住,那家人房子不大,没有多余的房间,他就一个大男人住在别人家的客厅里。每天早上吃过早餐,就背着相机、带着水和午餐的干粮、地图出门逛伦敦,经常逛到晚上深夜才回来。“除了坐地铁,我基本上都是徒步走路。”区志航说,他觉得坐车很浪费风景,路上很多想看的东西或特别的地方都会忽略了。在来英国之前,区志航觉得英国伦敦的天空灰灰的、工业污染严重,但真正来到这里,却发现伦敦很可爱、有魅力。“伦敦人很有教养,经常当我停下来拿出相机拍摄或拿出地图来查看地点时,就会有伦敦人走过来友好地问,是否需要帮忙?是否需要他们帮我拍照?感觉很有人情味。”
第一次有这么充足的时间闲逛英国,怎么看都觉得不够。他去看了广场艺术、白金汉宫、国会大厦、大英博物馆等名胜点,也去跳蚤市场淘货,在街心公园拍路上行走的时尚男女,拍商业街上的时尚橱窗人文、小品、风情、景观,这一趟英国之行,他拍了成千上万张回来——拍照是区志航的记录方式,他认为去一个地方不带相机不拍照会很遗憾,相片是他的旅游记录,是一种无声的说明,一切尽在不言中。
电视上看区志航有些“粉”,这是他受争议的原因之一。不过区志航的确有他自己对时尚的理解,直到今天他仍是中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时尚人物之一。
区志航很在乎视觉,对发型和皮肤都很注意,坚持冷水浴近三十年,身材保持得很好。作为时尚界人士,他很懂得享受。区志航有很多各类风格的衣服,适合各种场所,他很爱穿出位的服装。他说:“有些衣服别人不敢穿,我敢。我不追名牌,但一定要舒服实用。”八十年代初,全中国男人都在穿传统大内裤,区志航却已穿上出口转内销的针织三角裤。他认为:“低腰内裤很好看,既舒展也舒服。”他游泳只穿比赛用的三角裤,他很反感身材好的人穿整形内衣,那样既拘谨又缺乏自信,没有美感。
区志航曾穿透视装主持晚会,他说:“曾经有同性对我有意思,可我是不折不扣的男人,异性恋还没恋够。”有妻有女的区志航笑得很爽朗。
主要作品
区志航多次荣获CHIC胜家日钢杯国际新闻(专题)银奖等众多奖项;获第三届(1997年度)全国金话筒银奖,被授于全国百优电视节目主持人称号;获第二届(1999年度)、第三届(2000年度)和第四届(2001年度)中国时装文化奖,连续四年当选中国最佳时装评论员,其中2001和2002年度排名第一;当选中国服装界2000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最具影响的时尚服装记者;策划、监制、主持众多国内国际大型时尚文化活动主持;多次担任全国性服装设计大赛和模特大赛评委或节目主持;入选大型画册《主持人20年》、《中国当代播音员、主持人大典》及《中国电视45年百名主持人风采录》;2002年广州十佳服装设计师评审委员;
2003年5月担任创意英国之激情英伦时尚时装设计大赛评委;
2003年应邀担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时装评论委员会委员;
2003年11月荣获中国时尚文化奖,当选中国最佳时装摄影师;
2003年12月当选星际风云榜2003时尚广东人物。
2009年在第五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荣获“年度杰出艺术家”,被《像素》杂志评为“2009中国年度摄影家”。
2010年2月12日,第53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荷赛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广州艺术家区志航凭自拍作品《那一刻》获当代热点/组图荣誉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