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有基础疾病,感染了新冠怎么办?

家里老人有基础疾病,感染了新冠怎么办?,第1张

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一定不要掉以轻心,病情随时可能会有变化,也随时可能有会反复,一个疏忽可能就是不可承受的后果。

现在疫情比较特殊,很多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的问题,很担心,万一阳了怎么办

首先,针对于血氧低的问题,及时吸氧。

购买制氧机。

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判断,不推荐所有人买。

老年人的血氧饱和度正常值亦在90%以上,如果低于90%,制氧机这样在应急程度来说,就给了很大的缓冲时间,只要维持住血氧的整体水平,就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发生。

第二就是药物治疗。

这里的药物治疗分两类,一种是我们传统上的对症治疗,退热的,止咳的等等。也包括对因治疗,也就是抗病毒治疗。因为我妈的身体情况是特别容易转重症的,所以必须想办法来不让她转重症,所以目前最有效的药物就是paxlovid。

但这个药并不是简单就能吃的,需要达到一定的前提条件,以及在5天之内服用以外,要特别考虑药物间相互作用,因为每个老人的基础病是不同的,所以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个官方给的药物间相互作用查询的网站:

利物浦 COVID-19

这是官方给的一个药物间相互作用查询的网站,把你要吃的药,和正在吃的药都选好,就会给你一个基础的推荐,包括什么能吃,什么不建议吃以及什么不能吃。

比如从三高角度来说,大部分的控糖药物问题都不大,比如二甲双胍,但是控血压的药物有不少是不建议同时服用的,控血脂的药物的影响会更多一些,所以在服药前都需要做好这方面的规划。这不是普通人能解决的,一定要求助专业人员。

第三就是对病情监控。

我们可以靠一个小指夹的血氧仪盯着老人的血氧,平时用还好,但是这种长时间监测是还是费劲的,可但谁叫他阳了呢~

下面是针对各种基础病的:

️总之,大家一定要多注意家里老人的状态,宁可小心一点,也不要错失了治疗时机。

医护人员防控新冠肺炎工作心得以及感受5篇

 疫情爆发以来,有身先士卒、挺身而出的医护人员,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医护人员防控新冠肺炎工作心得以及感受,欢迎查阅!

  医护人员防控新冠肺炎工作心得篇一

 两层医用防护口罩再加一个护目镜,两层防护服再加一层隔离衣,一双防护鞋再加两双鞋套,还有三层医用橡胶手套。2月12日下午,市三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告诉记者,赴×××区人民医院为新冠肺炎患者会诊那次,是他从医10多年来,头一次如此严阵以待地进行心理干预。

 ×××是2个孩子的父亲,平时和父母住一起,瞒着家人接受这次任务安排,他坦言“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兴奋”。“第一次觉得我的英雄梦离我这么近。”某某说。

 2月6日上午8点多,×××赶到×××区人民医院,层层穿戴好防护设备,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轻症康复病区与重症病区。

第一位患者是女士,以前患过“焦虑症”。 ×××与她交流后,得知她因为对新冠肺炎不了解产生了焦虑。×××耐心做了解释,给予了支持性治疗。患者的眼睛慢慢眯了起来,露出了笑容。“我相信我可以很快好起来的。”听到她的话,×××也笑了,尽管笑容被厚厚的口罩遮挡。

  第二个是小伙子,沉默寡言,交谈时很没精神,甚至有放弃治疗的念头。 “明显可以看出有了抑郁的症状。”某某对小伙子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认识到,通过前期治疗,他已从呼吸机输氧变为普通给氧,病情明显好转,只要坚强起来,积极配合治疗,一定可以痊愈。渐渐地,小伙子开朗了一些。

最后一位患者是位女士,一会担心输液慢了或停了,一会担心呼吸机停止给氧。 她认为是自己把新冠肺炎感染给了家人,深感自责和愧疚。经过开导,她说出了更多心事:“很担心我的小孩,他今年高考,希望不要耽误他的学习;我的母亲也在住院,她已经85岁了,身体会不会受得了……”一个多小时的心理干预后,她的情绪平稳了很多。

 从隔离病区出来,已是当天下午1点多。回到株洲,他把自己隔离观察了几天,才回到了家里。

 这些天,×××一直关注着会诊患者的情况。得知前两位患者的心理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那个小伙子,现在还能和医护人员调侃说笑了,他非常高兴。

  医护人员防控新冠肺炎工作心得篇二

 ×××市传染病医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集中治疗点,集结了×××市人民医院和×××市传染病医院共同组建的医护队伍,×××晚报记者走进医院,了解这个特殊群体的日常。

 采访中,无论是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现场坐镇的医院领导,他们都不让×××晚报记者写他们的姓名:“我们只想好好干活就可以了!”

防护服太贵 穿上就多干点儿活

 早上8点,晨会结束。

 “今儿轮到你进去给患者查体了,小心点啊。”

 “穿好防护装备,仔细点!”

 在众人的叮嘱下,一线医生仔细地进行手部清洁后,开始穿着流程繁琐的防护装备:戴医用帽—戴医用防护口罩—穿鞋套—穿内层防护服—戴眼罩—穿胶鞋—戴第二层手套—穿外层防护服—穿鞋套—戴外层手套,然后缓缓进入了隔离病区,开始了他今天的工作。

 “近距离接触和治疗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时,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极为重要,稍有不慎,就会被看不见摸不着且无孔不入的病毒趁机感染,危急之时,还有性命之虞。”他说这些话时,医院有关负责人的眼里,满是牵挂。

 一线医生开始逐一进病房检查住院患者的情况。2号床的李明(化名)近来情绪不太好。是啊,无论谁不小心患了病,心里都高兴不起来。身体的病痛、心中的痛苦、埋怨的情绪和被隔离后的孤独感,对任何一个人的意志都是莫大的摧残。

 这时,来自医护的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明,我又来看你了,今天感觉好些了吗”

 “好些了,可是……”话还没说完,李明就开始咳嗽了起来。

 飞沫是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医生并没有躲开,反而快速走过去给李明轻轻拍起背来。

 远离家人被隔离在病房中的李明,感动之余心中一阵酸楚,不禁红了眼眶。

 “没事了,我们已经有疑似患者出院了,你再加加油,好好配合治疗,出院也指日可待!你看你已经连续两天都不发烧了,咱们马上就要看到光明了……”医生温柔地安慰她说。

 患者点点头,开始配合医生进行查体。

 看望完所有患者以后,两层又厚又不透气的防护服里的医生已是大汗淋漓。护目镜里捂出来的汗直刺眼睛,头发、内衣都是湿淋淋的。戴着N95口罩,换气也不是那么畅通,时间久了还有点头晕。但他没有尽快脱掉防护服,而是协助护士们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防护服很贵的,这段时间又难买,穿上了,我就多干点儿活,我得把它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他幽默地说。

  隔离病区外 专家会诊严谨认真

 上午10点,医生拿起对讲机,开始向隔离病区外的医疗专家组汇报患者情况:“确诊患者李明病情稳定,腹泻症状减轻,腹部不适明显好转……疑似患者王琳(化名)无发热、呕吐、头痛等症状,体格检查正常。”

 隔离病区外的专家组开始讨论了。他们是来自市人民医院重症科、呼吸科、感染科的专家们,以及中医领域的专家。中医西医在这场战役中并肩作战,互相配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按今天患者的情况,之前的药物起效了,咱们可以继续用药……”严谨认真的专家主任严肃地说。

 “昨天患者喝了中药以后,腹部不适明显好转。2号床的患者艾灸之后,腹泻情况也好多了。”中医专家欣喜地说。

 ……

 病区外的专家们根据患者的查体情况,认真地讨论后开出医嘱。

 拿到医嘱后护士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隔离病房里的护士都是业务尖子

 进隔离病房之前必须提前认真准备好要带进去的所有东西,大到沉重的医疗器械,小到患者要的生活用品……为了防止病毒传染,护士每次进去给患者做雾化、配药、治疗时,中间是不能再出来的,所以准备工作必须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两层手套扎针,对操作技术的要求真的很高,稍有不慎就会伤到患者或者自己。所以,在这儿的护士都是业务尖子,她们精湛的技术完全可以胜任,输液、打针样样干得好。

 有位患者开玩笑地问护士:“你不怕进来被我传染啊”

 “怕啊,我第一次进来前怕得都快掉眼泪了,呵呵,可是我不能让你们看见,我得坚强,那样你们心里才有依靠,才能有信心,才能好得快些。”护士说。

 治疗完毕以后,护士们还要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出现问题随时紧急处理。她们一边和患者聊天拉家常,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一边收拾病房,进行消毒,把患者用过的生活垃圾拿出病房放到指定的场所。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

 与此同时,消杀组的清洁工作开始了,这是病区内最脏最累的活儿了,不仅要清理患者的生活垃圾,还要对医护人员用过的鞋子、病区内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清洗,还要背着重重的消毒液箱对全病区地面和墙面进行消毒。几个小时下来,当脱下防护服、摘下手套和口罩的时候,汗水早已打湿了衣服、浸透了手上的皮肤,脸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压痕,腰酸背痛自不必说。

  他们休班时也必须住在医院宿舍

 按照传染病治疗原则,所有医护作为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也是被隔离的对象,所有人都必须住在医院的宿舍里,即使当天休班,也不可以外出回家。

 下午3点,消杀组的新手妈妈交班后躺在宿舍看着手机中的照片偷偷抹着眼泪:她远在大同的家中还有一个尚在哺乳期的婴孩。上个月接到上一线通知的那一刻,她流泪了,但她擦干眼泪后,把孩子安排好,带上回奶药,收拾好行李毅然决然地奔赴疫情的最前线。

 下午6点,一位身材娇小的护士脱下防护服时,累得直不起腰,身体好像快散架了。她顾不上休息,掏出手机给儿子祝贺生日:“对不起,妈妈不能陪你,祝你生日快乐……”

 医院有关负责人叹口气说:“这种情况太多了。大家真的很不容易。我们一位护士身患阑尾炎,大家都劝她不用来了,可她坚持要上一线。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就开始打吊瓶,白天还要坚持上岗,手背上的针孔每天被双层手套捂出的汗泡得不成样子。一名护士,家里父亲和弟弟都生病住院了,只有老母亲一人照顾病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她每天晚上打电话给母亲的时候都偷偷抹眼泪。”

 而另一位休班的医生正在打电话聊天,但不是和家人通话,而是和患者:“嗨,我们也处于隔离状态,咱们可算是生死之交了。可惜我们的住宿环境远远不如你们呢,你们才是VIP呀!”他们用幽默拉近和患者的距离。

 而此时,窗外的万家灯火格外璀璨……

  医护人员防控新冠肺炎工作心得篇三

 2019年岁末,因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震惊。在医院党委及院领导的带领下,全院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沉着应战,采取措施,开展抗击疫情行动。

  为积极应对突发疫情,某某总医院建立了强大的防控体系,立即组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医疗梯队, 科室接到通知后,医护人员积极报名,“我工作年头长,有经验。”、“我年龄小,没有家庭负担。”一声声“报名”,一句句“我可以!”科室微信工作群中接起了长龙,成为了这个冬天最温暖的语言,也成为我们最铿锵有力的誓言。

 有些同事退掉了春节回乡的火车票;有些同事取消了出行旅游的机票和酒店;有些家在远方的同事只匆匆与年迈的父母团聚了片刻就折返回京,实现了全科全员备岗,每个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倾注全部的力量。值班医护在病区内张贴各种宣教单,为住院患者宣讲疫情防控知识、演练七步洗手法以及如何使用快速手消液等。科室口罩储备告急,调集所有力量,护士某某的父亲远在山东老家,为科室医护人员采购口罩,并快速邮寄到科室。

面对疫情,有多少人舍小家、为大家。 科室的某某医生,他的爱人是门诊部及医患关系办公室的熊怡南医生,两人的家乡是此次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在得知家乡疫情后,他们毅然退掉返乡机票,返京回岗值班坚守。熊怡南更是写下了请战书,请求支援家乡武汉。她在请战书中写道:“他们正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我又如何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置身事外”,“大疫当前,我更愿意选择与昔日战友并肩作战,负重前行!”。夫妻二人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同样为人父母,同样为人子女,只因那一身白衣,一位父亲的选择不再只是孩子,一位母亲的承担更是为了大众。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总医院医护团队唯一能做的就是团结一心,每个人尽自己所能,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感谢这支优秀团队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人,言行中彰显着最无畏的一面。致敬平凡岗位中治愈病患的仁韧医者,生命中蕴藏着高尚的灵魂。病毒无情,大爱无声,携手前行,共克时艰!

 医护人员防控新冠肺炎工作心得篇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党员我先行!”抗击疫情战役打响以来,某某市三医院内科党支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医院党委的号召,迅速行动,党群连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筑牢“生命防护网”,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而努力。

  爱心援助支援,勇用于担当。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内科党支部广大党员和职工冲在了战场的第一线,用专业技术投身到这场没有硝无声的战斗中去,舍小家为大家,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援前线疫情防控工作。在医院派送援鄂的两批11名医务人员中,内科党支部片区有8名医务人员,其中中共党员2名。援鄂中的普通群众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激情满怀写下入党申请书向党表决心。在疫情面前,内科支部党员和普通职工,主动担当作为,让党旗在防控疫情一线高高飘扬。在院的内科支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奔赴前线,扛起责任,担当作为。

  加强培训,筑牢防线。 内科党支部发出全力抗击疫情倡议,组织并号召支部各科党员学习、宣传新冠肺炎防控指南,充分发挥科学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奋战在一线的临床医护人员,认真筛查可疑病患,做好科学健康知识宣传,引导广大患者及家属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控,理性应对。同时,筑牢自身安全卫生安全意识,加强个人防护,共同筑牢防控阵地,确保病区、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党员在前,投身志愿。 内科党支部多名党员及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员的先进性。党员和普通职工积极参加医院党员志愿者队、青年突击队,牺牲休息时间支援门诊疫情筛查及发热门诊的工作,发放宣传资料,认真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隔离、救治等工作。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内科党支部每一位党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为群众作表率,带领职工群众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战役中,不畏惧、不退缩、不计个人得失,筑牢防控坚固堤坝,为打赢防控战役贡献力量!

 医护人员防控新冠肺炎工作心得篇五

 1月30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组织全省医疗专家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咨询会。会上,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重症救治组组长、某某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艾宇航教授向杜家毫汇报了某某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某某团队身先士卒,全力抢救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事迹。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听完介绍后,都被某某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抢救患者生命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不少人现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杜家毫也对某某及其团队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为他们点赞。

 1月27日晚,某某市中心医院接到冷水江市的求助电话,称有一名61岁的“新冠肺炎”患者需要紧急支援。当晚,该院救治专家团队便前往冷水江进行会诊,评估病人情况后决定转往某某市中心医院进一步救治。28日零点五十分,患者被转至某某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负压病房,医院高度重视,立即组织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急诊内科、感染科、医务科、院感办、传染病管理科等科室进行全院大会诊。随后,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某某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小组组长某某便带领ICU专家团队全副武装进入负压病房,全力对该患者进行抢救。

 患者入院时呼吸困难,在麻醉科专家的协助下,救治团队成功进行了气管插管,及时为其输送了生命的“氧分”。某某发现,由于患者呼吸衰竭,通过数小时的救治后,效果并不理想,便考虑需要采取俯卧位通气。在反复向上级汇报、沟通后,得到了省里专家的大力支持。可是,对于一个处于深镇静状态、全身插满各种管子、且体型较肥胖的危重患者来说,要从仰卧位变成俯卧位何其困难,稍微操作不当就会危及患者生命。

 “平时在ICU,我们需要4—5个人来为这类患者翻身,可是在当前特殊情况下,要尽量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密切接触,我们最多一次进去三个人,只能利用现有条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

 随后,某某带领一名医生和护士,穿着行动不便的防护服,戴着影响视线的护目镜,为患者完成了超高难度的翻身,本来只需要半个小时的翻身,他们用了近两个小时才完成。可是俯卧后患者鼻咽部的各种液体便不停流出,面部固定管子的胶布脱落了,胃管出来了,气管导管松动了……

 “一定不能让气管脱落。”某某立即反应。由于视线不清楚,俯卧之后患者头抬不起,口唇处不能暴露在外,某某和现场医护人员一起想尽一切办法,三个人经过了几次反复试验,才重新将患者身上的各种管子进行固定。

 这几天,某某团队每天要为患者进行数次俯卧仰卧通气的交替,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穿上防护服后,他们就是最勇猛的“一线战士”,来不及考虑感染风险,他们的眼里只有病人,病人的一点点好转,就是支撑他们一往无前的动力和希望。

 据悉,某某市中心医院是省市卫健委确定的第一批“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和全市危重病人救治定点医院,自1月20日疫情爆发以来,该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全院上下积极响应,踊跃请战,医院某某0余名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写下请战书,申请加入医院“新型肺炎”医疗救治小组,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8名医疗应急救援队员入选全省支援湖北第二梯队,近十名医护人员向党组织递交入党 申请书 ,请求在抗疫一线接受考验,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为某某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急性喉炎是一种最凶险的儿童急症之一,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急性的喉部炎症。在婴幼儿和儿童期均可发生。主要的表现,孩子突然间起病,发出‘空空空’的带回声的咳嫩,声调低似犬吠样。同时声音嘶哑,哭不出声音。”

2“喉梗阻不解除,人会活活憋死”

急性喉炎严重会致人快速死亡

朱海峤主任介绍,喉炎的并发症是喉喘鸣,就是孩子吸气时发出的一种刺耳、难听的声音。犬吠声加上连续喘鸣,表明孩子患有严重的喉炎。喉炎最大的危险就是喉梗阻。

“临床上医生会评估孩子喉梗阻的情况,作相应的处理。通常对于喉炎最有效的治疗是,使用布地奈德、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三联雾化,或者静脉滴注激素类药物。有时候对于严重喉梗阻,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救命,只能做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喉梗阻若不迅速解除,人就会活活憋死。”

朱海峤主任表示,在急性喉炎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唯一可能会导致快速死亡的疾病。因此,喉炎也是所有呼吸道疾病中,危险性最高的一个疾病。

3

出现这些急性喉炎症状

千万别拖!一定要及时就医

急性喉炎在往年冬春季,也是每年急诊值班时经常会遇到的病例。最近奥密克戎疫情之后,喉炎的病例也陆续发生,有些家长因害怕新冠疫情而忌讳求医,这样有可能会延误孩子的病情。

“对于出现喉炎症状的孩子,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如果仅有咳嗽没有喉梗阻的表现,或者经过治疗后喉梗阻已经解除的患儿,可以居家治疗和观察。”

朱海峤提醒:不少孩子多在晚上突然发病,哭不出声音,或犬吠一样的咳嗽,或伴有喉头的喘鸣;有的孩子呼吸很困难,吸气时胸骨深度凹陷,最后甚至会出现嘴唇的发绀。如发现孩子有这样的情况,就应立即想到孩子是发生了急性喉炎了,必须尽快送医院看急诊。

记者柯静通讯员宋黎胜

延伸阅读:

80岁老人"阳"了没发烧没咳嗽结果一查半个肺都白了

昨天早上7点多,第三瓶盐水挂完,看着病床上吸着氧的老父亲血氧饱和度升到了94、95,杭州人徐女士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幸好周二白天去做了个CT,否则要出大事了。”

没发烧、没咳嗽

80岁老父亲阳了后半个肺白了

徐女士的父亲今年80岁。前天下午确诊肺炎,当天被杭州一家三甲医院收治入院。

徐女士说,从12月中旬开始,家里没消停过。先是两个孩子阳了,一周后,她先生阳了,再三天,她自己也阳了。其间,最担心就是同住的两位老人也被染上,所以这半个月来,两位老人除了上洗手间,基本都待在自己房间里。为了做好消毒,家里买了20多瓶酒精消毒液。

这周一,她终于阴了,人也舒服一些了,加上两位老人状态不错,心想日子终于可以正常起来了,甚至还和她先生商量起要不要家里吃顿火锅庆祝一下“新生”。

“我爸妈从来没测过抗原,我测完后想着顺便也给他们测一下,结果发现老爷子居然是阳性,两条杠很明显。”

徐女士说,这个结果多少让家里人有点意外。因为老爷子这段时间没发烧、没咳嗽,他自己说除了心跳快一点,平时没感觉有什么不舒服。如果一定要说异常,那就是那天早上胃口不太好,就吃了一碗白粥。

测完抗原后,徐女士给她父亲量了一下体温,372℃,稍稍偏高。

当天,网购的血氧仪终于到了,测了一下血氧,94、95,稍稍偏低。

当天,体温没再高上去。全家也就没太在意。

第二天上午,再测体温,也是正常,但血氧浓度最低时掉到了91、92。

“网上很多报道都说血氧浓度掉到93以下要去医院,所以我们就有点担心,怀疑会不会是肺炎。但那个时候老爷子不太想去医院,说人没有不舒服,没发烧没咳嗽的干吗去医院排队折腾。”

徐女士说,看到老父亲精神蛮好喉咙梆梆响,刚开始她和先生也犹豫过是不是不要去医院折腾了。确实,这个时候去医院,不管急诊还是门诊,肯定要排长队,特别是拍CT,什么时候能轮到都不知道。但想来想去,还是不放心。最后决定先不去综合性大医院,先找一家不用排队的民营医院,拍个CT看看。

“我先生就联系了萧山区民和路上的一家民营医院,这个医院平时主要是做高端体检的。下午,我就带着我老爸过去了。果然不用排队,随到随做。做完,医生马上就叫住我们了,说肺炎有点严重的,上半个肺基本都白了,建议我们马上去综合性大医院急诊。”

徐女士说,虽然这家民营医院不能用医保,几百块钱的检查费全部自费,但现在想想这个钱花得太值了。

回顾这次老父亲的肺炎经历,徐女士说,前几年老爷子也得过两次肺炎,但症状都比较明显,又是高烧又是咳嗽,但没想到这次的新冠肺炎,半个肺都白了,居然还是“无症状”。

网络

“要我总结的话,第一:血氧仪很重要,建议有老人的家庭一定要备一个。这次如果不是发现血氧浓度只有91、92,我们也下不了决心带他去做CT。如果再拖一两天,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第二是,要特别关注这段时间老人阳了后的胃口,如果突然胃口变差,我们做小辈的,也要特别警惕。第三就是,如果不想去综合性大医院排队,可以先去民营医院做个CT。”徐女士说。

81岁大伯咳嗽、疲乏、没胃口

CT显示双肺有大片磨玻璃样渗出性炎症

浙江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前些天接诊了一位81岁的患者,他是在女儿搀扶下走进诊室的。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邵方淳见老人走得很慢,呼吸又有些急促,赶紧让他坐下靠在椅子上。

老人说,自己最近胃口不太好,老是吃不下东西,人也感觉没什么力气。没说两句,他就咳了起来,接着就是一阵喘气。

老人的女儿在一旁补充说,前些日子家里人陆续感染了新冠,父亲从抗原检测出阳性到现在已经有10天了,一直没有发烧,就是咳嗽、没力气、没胃口,但老人家觉得这些都是生病正常的表现,没有重视。

“我劝他到医院来看看,他说没发烧不要紧的,就拖到现在了。”女儿说,考虑到父亲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保险起见,她还是坚持带老人来医院做个检查。

女儿话音刚落,老人又是一阵咳嗽。

咳嗽超过一个星期、气促、纳差、精神不佳邵方淳凭借经验,判断老人很可能有肺部感染,当即联系急诊为他拍片。

这段时间,医院放射科急诊胸部CT检查、报告量陡增4-6倍,每天有1000-1500次CT检查,除了预约的患者,目前急诊、重症以及老年人会优先安排做检查。

去检查室的路上,老人走两步就要歇一歇,但依然认为自己的病情“不至于那么严重”。

没想到,拍片结果显示两肺有大片磨玻璃样渗出性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发展成重症。邵方淳立刻将他收治入院,目前老人仍在住院治疗中。

“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六十五岁以上高龄、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的患者,又有各种慢性基础疾病,包括慢性肺病、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肿瘤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需要定期透析治疗的人群,更需要关注是否有肺部感染。”邵方淳说,近期来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约10%-20%都患有肺炎,尤其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往往发现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

77岁大伯白天一半时间在昏睡

两肺叶受累面积占比超过了75%

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王浩初说,前两天有一位77岁的老伯来放射科做急诊胸部CT,检查前他还说自己没有发烧,咳嗽也不多,就是精神不太好。结果CT检查发现,他双肺弥漫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及实变影,边缘模糊,两肺叶受累面积占比竟超过75%,呈典型的“白肺”表现!另外还有双侧胸膜增厚,心脏增大,主动脉、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等。

老伯家里人说,老伯以往都是早睡早起,感染新冠后其他症状不明显,但特别嗜睡,白天几乎有半天都是在床上昏睡。

接诊医师追查了老伯的病史,发现他有15年糖尿病史,10余年高血压病史,两年前才开始接受降糖治疗,目前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老伯肺部感染严重,整体情况堪忧,很快就被收治住院,目前仍在进一步治疗中。

据放射科主任助理、诊断组林毅副主任医师介绍,1月3日来放射科做CT检查的病人中,有1/3是新冠引发的肺炎,其中多数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

邵方淳说,年轻人免疫力强,感染后免疫系统激发,更容易高烧;老年人免疫力相对低下,所以感染后不一定会有发烧表现,这也导致很多人没有引起重视,延误了治疗。

“一般来说感染后的症状在一周内都会缓解、消失,老年人要更加谨慎,千万不能拖着超过一个星期,一旦发展成重症肺炎,不仅治疗起来麻烦,预后也会更差。”

老年人阳了在家熬着

能不来医院就不来的观念是错的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内科主任医师龚剑华说,一天接诊的180个病人中,有20例是老年人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没有高烧、咳嗽,只是胃口不好、没精神前来就诊。一做CT检查才发现已经出现严重肺炎。

龚剑华指出,门诊中这样的老年病人不是少数,大概有10%-20%。因为这些老年人本身就有基础疾病,而且很多都抱着“能熬就熬”的观念,秉持着能不来医院就不来的宗旨。例如前几天他接诊的一位80多岁的糖尿病患者,体温不高,也没其他明显病症,只是胃口不好,但一做CT检查就发现肺炎症状,且有低钠、低钾,甚至心衰的情况。

“很多年轻人都来医院看病,觉得自己可能是某些病症而焦虑,反而真正有病的老年人却不来医院。”龚剑华谈及此现况很感慨,“老年人的反应相对比较迟钝、有些木讷,尤其是很多独居老人,自己住更没有就医意识。”

针对这些老年群体,龚剑华建议,当出现胃口不好,精神状态差,咳嗽、气急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让医生来判断病症的轻重与否。“老年人自己在家熬着,吃退烧片,能不来医院就不来的观念是错的,要扭转这种就医意识。”

龚剑华还提出,子女是最了解自己父母情况的人。“子女要及时关心自己家里的老人,观察其胃口是不是正常,反应跟平常是不是一样,如果出现异常就及时送医。”

俯卧位治疗

有助于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痰液排出

“目前为止,患者自觉症状轻微,可一检查已经是较严重的肺炎病例确实有碰到过,但不多,我手上仅有几例,主要还是老年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周勇副主任医师说,这几例老年人的情况总体差不多,或多或少有一定基础疾病,感染后症状不明显,自我感觉没有明显胸闷气喘,看起来并没有大口喘气的样子,但实际上氧饱和度已经很差,有较重的肺炎表现,需要入院治疗。类似的情况也不一定是新冠特有,新冠肺炎出现以前,普通流感导致的肺炎也可能出现这样的表现。

“如果以前就患有慢性心肺疾病的患者,长年累月下来,适应了低氧的环境,即使氧饱和度差,但可能看上去就是没有明显的气急症状。”

“不管怎么样,新冠重症往往多发生在高龄老人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一旦这类人群感染新冠后,需多加注意,必要时及时就诊。”周勇提醒。

为帮助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等在院新冠患者更好地通气,浙大邵逸夫医院特地成立了由专业护士和康复团队组成的“俯卧通气队”,也被称为“趴趴队”,为全院近700位新冠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指导和服务。

浙大邵逸夫医院为全院近700位新冠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指导和服务

浙大邵逸夫医院护理副院长庄一渝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

“在采用俯卧位时,不仅可以促进背部肺泡‘复活’,改善气血交换,还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痰液排出。”庄一渝说,“‘趴着’是一种最为简单、安全、经济且有效的呼吸治疗方式,但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帮助患者改善呼吸状况,避免发展成危重症。”

橙柿互动记者林琳张静张慧丽

见习记者吴双

通讯员杨陶玉马梦迪王浩初王文婷李文

全面开放,很多无症状感染者不知道自己是新冠确诊阳性,造成很多家庭成群结队的“阳”。如果“阳”了抢不到药应该怎么办呢?专家对此有哪些建议呢?

使用抗原试剂,不盲目行动。

专家说新冠病毒的症状就跟感冒的症状类似,会出现乏力,头晕,全身酸痛,嗓子干哑等,当我们出现症状的时候,千万不要焦虑,积极应对。当自己出现一些类似于新冠阳性的症状时,就应该使用抗原试剂,千万不要盲目服用一些不明药物,也不要感觉到焦虑和头疼。很多专家曾说:在一周左右,阳性就可能会转阴,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来看,有些在三天左右就转阳了。

多喝热水,使用物理降温。

“多喝热水”,好像是一个万能句,但没有抢到药物或者是购买不到药物时,在家居家隔离是最好的方法,时刻关注着自身健康与亲朋好友汇报。若出现发烧等症状,就应该积极采用物理降温,如果超过三天到第四天和第五天仍然高烧,没有丝毫的缓解趋势,就应该到医院去就医。不仅如此,在居家隔离期间,应该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情,不与他人接触,减少传播的风险。年轻人抵抗力好,多喝热水,多睡觉,七天左右就能够好。

若出现一些症状,应该积极就医。

小孩和老人是抵抗力弱群体,是非常容易患上新冠病毒的,并且症状可能会有点严重,可能会威胁到老人和小孩的身心健康。如果在发病之后出现一些胸闷憋气,意识模糊等情况,应该到医院去就医,积极听从医嘱进行治疗;如果是一些老人,有一些基础性疾病,病情十分不稳定,也应该到医院积极就医,向医生说明自身情况,让医生进行评估。

明晃晃的白炽灯,病床上无知无觉的老人身上伸出一根根管线连着床旁的各种仪器,机械通气下,可以听到他们或急促或者粗重的呼吸声音

随着“新十条”发布,医院成了直面感染浪潮的第一道“防波堤”。

近日,记者走近青大附院ICU科室,直击ICU中的他们与病毒抗争、与死神赛跑。

23位老人21人新冠感染

有人血氧饱和度掉到80%来急救

ICU作为一线科室,感染潮来临后,收治的都是被分诊后的重症患者。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科市南病区主任单亮明显感受到了新冠带来的冲击。

收治的患者由于新冠的症状变得严重,患者胸部CT图像中的“白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患者被送进来,医护人员经历不断减员的困境

单亮在和家属讨论患者病情,老人因为新冠感染,双肺已经变成“白肺”

在市南院区ICU的一病区,这里有23张综合床位,收治了23位老人,最大年龄92岁。其中,感染新冠病毒的老人有21人。

他们本就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或者高血压、冠心病、酮症、心脏搭过桥,或有严重的血管疾病,加上感染新冠,肺部氧功能差,有的患者血氧饱和度甚至掉到80%陷入昏迷,被家属直接送进医院急救。

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提出,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重点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配足配齐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呼吸机、ECMO等重症救治设备,改善氧气供应条件。

为了更好地应对重症“高潮”,青大附院成立了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小组,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每天特定的时间组织重症肺炎患者疑难病例讨论,并且将急诊ICU、神经外科ICU、心外科ICU、呼吸ICU等专科ICU用于收治重症患者,全力保障患者医疗救治。

单亮作为ICU市南病区的主任,近一个月的时间,无论是否生病,都是和团队忙碌在一线。从早到晚,他几乎不停地穿梭在各个病床间,时刻高度紧张地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高祀龙则一起配合单亮适时调整用药和呼吸机的参数等。

起初社会面感染高峰时,科室大部分医护人员同样被感染,作为带头人,他们二人每天都是“备战”状态,在岗的每个医护人员也都变成了“超级战士”,他们一面要面对突然暴增的病人,一面要顶上同事们“阳”了不得不休息的缺口。

上午忙碌完后,医护人员简单用餐

高祀龙显然是应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老手”了。

在2020年疫情暴发时,他就成为青大附院第三批援助湖北的医务人员进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重症病房。之后又多次进驻医院隔离病房和青岛市应急备用医院、定点医院。

“这次全体感染的时候,有些同事实际上都算是普通型的肺炎患者了,但仍在坚持,正是我们的坚持,大多数的重症患者才得到及时妥善的救治。”高祀龙说道。

“高流量吸氧、接球囊面罩”

时刻准备与死神“抢人”

心电监护仪上的数字有着关乎生死的重要意义,平静是一种安全。

单亮和团队最怕听到监护仪上发来的“叮叮叮”的声响,一旦响起来,就意味着抢救开始了。

老人病情有变化时,医生护士会第一时间应对

一位极度缺氧的老年患者,自主呼吸已经难以维持体内的氧量,单亮立即戴上面罩和手套,和在场的医护人员一起,将喉镜插入患者的气管内,再固定好喉管位置。

几十秒的时间空隙里,患者的面色因缺氧涨红,胸膛高高耸起,喉咙里发出剧烈的喘息声。将喉管接驳到呼吸机的刹那,患者仰躺在病床上,面色终于恢复了平静。

“有创的气管插管就是要灭掉他的自主呼吸,完全通过器械通氧,新冠合并患者送来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很多肺部已经变白,上来我们就要给足他体内的氧气量。”单亮告诉记者。

患者侯先生今年80岁,本身有着严重的糖尿病。“由于糖尿病,他的血糖升得特别高导致了酸中毒,尿里出现酮体,我们目前主要是纠正他的酮症。”

单亮介绍,由于患者高烧到39摄氏度,给予患者CRT治疗,纠正患者的酮症。经过一夜输液,他的体温已经下降到36摄氏度多。

“有部分糖尿病患者,首发的表现不一定是突出的肺炎表现,也有可能是合并症的表现,比如说意识障碍、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表现。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为感染诱发心衰加重,诱发了严重的心肌缺血事件,甚至心肌梗死。”单亮说道。

患者林先生78岁,由于之前做过心脏搭桥,肺部也有炎症。感染新冠以后,由于缺氧严重,肺功能更差了,之后林先生症状越来越重,最终进了ICU。

“再推5毫克咪达唑仑”、“气道压力太高了”,站在病床前,单亮如同一根“定海神针”。

患者家属在ICU门口,焦急地询问老人病情

于他而言,这样的紧急事件常常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衰竭、心脏骤停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心肺复苏,每一种危象都有手段应对。

短短几分钟,一个人可能由生到死,也可能被身经百战的ICU医护人员从鬼门关前拉回来。

“病区超过80岁的老人占比三分之一,对于老年人一切体征可能随时变化,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单亮说道。

患者从不配合到配合

“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改善血氧

为了迎接重症的患者,青大附院准备了很多重症床位,当有患者转出后,马上就会有新的重症患者被收治,各个重症病房始终保持着满负荷运转。

“现在看着ICU里,患者都还比较平静有序,都是靠每位医护人员撑出来的。”说话的间隙,单亮正在和同事配合为一位84岁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

床头微微抬高,患者俯身趴卧在病床上,胸前垫了一个U形枕。“咱们尽量多趴一会儿,俯卧通气很重要,它可以促进气道分泌物引流,改善患者氧合,减少纵膈和心脏对肺的压迫。”单亮说道。

有的时候患者由于身体难受,是不配合的。有的患者觉得自己坐着喘气都费劲,趴着会更加难受。这时候高祀龙护士长就会耐心劝导老人,让他坐在床边,趴在床头垫高的被褥上。几个小时后,他的血氧饱和度从88%到了97%,呼吸得到了明显改善。

医护人员在对老人进行“俯卧位通气”后,老人血氧得到明显改善

高祀龙介绍,俯卧位通气也就是“趴着”治病,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者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患者在俯卧位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也能有效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肺及气管的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也能得到良好的引流,并且能减少心脏和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

“阳了后呼吸困难的人不少,新冠趴就在流行起来,部分患者是可以通过这个姿势改善血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的。”高祀龙说道。

新冠来临后,青大附院也在加紧培训,以确保更多医护人员具备重症救治能力。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青大附院将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培训。培训内容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解读等。

“重症的患者不等人,我们只能尽量克服困难,再多撑一撑,虽然守得艰难,但每救回一个患者,医护人员尽管疲惫,也是欣慰的,这既是医者的责任,也是医者的使命。”单亮告诉记者。

●据半岛全媒体记者齐娟毛梓权

10月11日新增确诊病例28例、无症状感染者374例

2022年10月12日,的呼和浩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通报:10月11日0—24时,呼和浩特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8例、无症状感染者374例。

确诊病例治愈出院51例,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5例。

截至10月11日24时,呼和浩特市现有确诊病例862例,无症状感染者3431例。

在前期划定的基础上,自10月12日起,呼和浩特调整部分地区风险等级,调整后,全市现有新城区巨华世纪城和谐园、回民区新民街心月家园西区、玉泉区前八里庄村、赛罕区东达安苑小区、土默特左旗奇源济隆小区、和林县盛乐镇古力半村、武川县可镇荣金小区等高风险区452个;新城区凤凰新城小区、回民区塔布板村、玉泉区五里营东小区、赛罕区丰泽园小区、土默特左旗金华学府小区、托克托县坤和家园等中风险区125个。

呼和浩特:2000多个采样点13个检测基地

从今天召开的呼和浩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呼和浩特市共设2000余个采样点、3800余个采样台,调集近7300余名核酸检测人员、700余名实验室检测人员,尽快阻断疫情传播。

数以万计的党员、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持续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加速推进核酸检测工作。从标本采集、转运、接收、信息核对、标本编号到上传结果,力求做到每一个步骤既保质量又抢时效。

在原有南、北基地等6个第三方检测力量的基础上,新增乌兰察布支援方舱等7个方舱实验室。同时在每个核酸检测实验室派驻2名质量监督员,做好核酸检测的全过程质量监督,确保“不漏一阳”。

三家互联网医院上线运行!患者足不出户可享受这些医疗服务→

从今天召开的2022年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第50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市对患者分区收治,分类管理,坚持治疗关口前移。对于方舱医院收治的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一方面要对患者本身的疾病给予一定的对症治疗,另一方面就是进行病情观察。关注重点患者,做到早期预警,给予俯卧位通气、呼吸支持、抗凝、抗病毒、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病情监测、免疫治疗、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措施。加大对具有重症倾向风险、有基础疾病的重点患者的干预。如果一旦发现病情有转重的趋势,及时转诊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为减少医院聚集,防止交叉感染,方便市民就医,疫情期间,我们增加了互联网医院就诊。

目前,我市有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三家医院已建成互联网医院并上线运行,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医院的优质服务,极大提高了患者就诊买药的便利性。患者可通过互联网医院网络诊室,实现预约挂号、专家医生面对面咨询、复诊开药、门诊缴费充值、核酸检测预约和报告查询、处方流转、药品配送到家、全程慢病管理、病历复印等医疗服务,还可以建立完整的个人云电子病历、云影像,以便随时查看相关信息。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借助互联网医院加大在线诊疗服务力度,于10月5日开始为期10天的在线义诊活动,为患者排忧解难,9月27日起至10月10日,共开展5503人次在线诊疗服务,医院各学科400余名知名专家齐聚云端,为患者提供服务。为满足患者就医需求,目前互联网医院取消线上挂号费,免费接诊患者,每日线上接诊医生覆盖各临床科室及专家团队,上线1700多种药品,覆盖常见病、慢性病,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但现在由于快递的停运,药品配送受到严重影响,医院开辟了美团跑腿取药业务,缓解药品配送问题。患者关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即可实现互联网诊疗全部功能,同时还可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开展患者随访及全周期健康管理等新业务。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结合蒙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和“互联网+”在医疗服务中“零距离、无接触、高效率”的优势,积极号召全院专家、医生上线互联网,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开展24小时畅通的“云”医疗志愿服务,免费为患者提供线上咨询与诊疗服务。自9月30日至10月8日,已有近300名专家医生上线,累计完成线上问诊560人次,线上处方开具1097张,药品配送到家189单。有需求的患者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互联网医院,或关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公众号—互联网医院,即可进行互联网诊疗。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运营9个月,目前实现了预约挂号、线上诊疗、健康咨询、检查检验预约、复诊开方、线上充值缴费、线上医保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电子报告查询打印、电子发票下载及病历邮寄等线上诊疗的全流程闭环服务,发展建设及运营成效已处于全国中医界领先水平。9个月来,累计访问人次106万人次,日均访问量3922人次,累计诊疗9324人次,累计流水1076万元。患者可通过微信搜索“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或关注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公众号,点击就诊服务,即可进行互联网诊疗。

感染新冠通常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老人年有基础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应随时关注患者状况,也可采取服用药物、吸氧等方式进行治疗。

1随时关注患者状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于炎症和病毒刺激,常会有发烧、咽痛等症状,但是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呼吸不畅等症状。而患者如果是老年人,年龄较大,且患有基础病,此时应该随时关注患者情况,并做好患者的防护措施,也要及时给患者补充营养,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服用药物: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如发烧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退烧;如果患者有咽痛症状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清咽滴丸、六神丸、地喹氯铵含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3吸氧:如果患者出现胸闷、呼吸不畅等症状时,建议及时患者及时就医,此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面罩吸氧、导管吸氧等方式帮助呼吸,减轻肺部负担。

除上述措施以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如俯卧位治疗,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2938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