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健身强度?应该注意哪些方法?

如何判断健身强度?应该注意哪些方法?,第1张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每天都是会进入到健身房进行锻炼的,但是我们大家可以发现吧,在进行健身的时候需要去注意的地方是很不少的了,重视起来健身强度,这是很有必要的了,不仅可以让强度不够的人多做些运动,在强度过大的时候也可以及时休息,一起看看如何判别吧。

重视心率

心率监测才是测量运动强度的最好方法。无论是进行高强度间歇性训练,还是在有氧运动器械上锻炼耐力,你的心率都应比正常值(的上限)上升75%,最终可能上升100%(要粗略估算你的心率正常值上限,可用220减去年龄),这是我们在进行健身的时候需要去注意的地方了,如果想要更好的拥有一个正常的健身强度,那么重视起来心率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了哦。

丝毫不觉得酸痛

没有酸痛就没有肌肉。我们在进行适当的运动后是会对我们的肌肉造成微观上的损害的,但是我们只要是适应了,就是会进行自我的修复的,使我们变得更加的结实的,所以我们如果是在锻炼后第二天感到少许的酸痛,这是说明我们进行的强度够了,如果是没有的话,就是我们的强度对肌肉没有足够的刺激。

健身强度一成不变

如果你不再感到酸痛或疲惫,就该提高锻炼强度,或在相同强度下增加时间和次数了,那么就说明我们在这时候的健身强度是比较低的了,需要我们提高一些锻炼的强度,这样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如你在做有氧运动时,试着跑快点,并尝试变速跑、间歇跑。原因在于,如果你不断做相同的事情,身体将得不到足够的挑战,不能做出改变。越往后,你要取得相同的进步,所要付出的努力也越多。

上面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健身的时候需要去注意的地方了,可以发现健身强度是我们在进行健身的时候很有必要去了解的了,如果可以清楚的知道我们健身的时候有多少强度,那么对于身体健康来说是很有利的了,大家不要错过哦。

与锻炼强度有关的是锻炼时间,锻炼的负重,如果强度过大很可能造成肌肉疲劳无法回复,还会影响到锻炼的注意力,这样受伤风险也会增高。我们做练习的时候可以将有氧和无氧运动结合起来,先做塑形的力量训练,之后再进行有氧锻炼,这样锻炼效果会更好,运动强度的控制可根据选择的动作组来和有氧健身的时间来定,理想状态是做完器械训练后还有力气做一定的有氧,这样全身的肌肉群都能得到比较好的锻炼。

每个人运动强度的大小取决于自己的身体素质,像一些专业的运动员,他们每天的运动强度肯定是非常高的,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体能处于一个良好的水平。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那么运动的强度跟自己的身体素质有关,身体素质好的运动的强度更大一点,这样才能充分活动自己的身体,如果身体素质并不是特别好,那么保持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即可。为了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达到运动的良好效果,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不能急于求成,或者照搬他人做法,这样是十分不对的。如果超前训练,那么有可能危害自己的身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的重要性,特别是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每个人经常忙于事业或者学习生活,很少能够有时间花费在对自己身体的保养上,甚至在生活中,有些人很少关注过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得到增强,人们开始了解到健康的生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愉快的生活。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开始参与一些运动健身活动,例如很多人报了一些健身培训班,减肥训练营,或者有些人直接坚持每天自我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为了达到一个合理的运动量,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熟悉自己身体状况

在运动前,要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水平,或者由于重大疾病史,这样才能避免运动量过大,危害健康。

二、熟悉运动强度的大小

一些运动强度十分大,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训练方式。

怎样制定健身计划规定自己的训练强度

 怎样制定健身计划规定自己的训练强度,运动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经常不运动的人要注意这几点了,经常运动有利于增强我们的心肺功能,明白怎样制定健身计划规定自己的训练强度,就快快动起来吧!

怎样制定健身计划规定自己的训练强度1

  如何制定健身计划,合理控制和分配训练强度

 要想制定出合理的健身计划,一定要明确一次训练能做多少组动作,然后根据总组数合理的选择动作和每个动作的组数,今天以增肌塑型来说说这个问题。

 以增肌塑型为目的的健身,需要做中等乃至大重量的训练。一次健身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时间太短达不到刺激肌肉的目的;时间太长就会使身体消耗完糖元后,开始消耗蛋白质提供能量,则达不到增肌的目的;一般来说,一次训练时间在60-70分钟是科学的,在这段时间里既不会消耗尽身体里所有糖元(保护了体内的蛋白质),又能形成对肌肉的良好的刺激。那么,以一组标准的8-12RM动作(加上组间休息时间)来说,一组动作大约需要2分钟左右,这样就不难得出每次训练大约能做60/2=30组的动作。

 当然以上只是理论计算,对于新手和体质较弱的人来说,可以适量减少强度,毕竟健身是为了健康,要量力而行安全第一。

  一、侧重增加肌肉块儿,增加纬度的健身

 增加肌肉块儿,增加纬度的健身需要对目标进行达到“泵感”肌肉刺激,所以尽量采用少动作、多组数的练习。

 如果想训练胸部肌肉,我们可以通过健身器材来辅助,锻炼胸部肌肉的健身器材有很多,我们可以选择杠铃卧推、哑铃卧推,哑铃上斜卧推3个动作,每个动作8-10组的强度。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训练强度,对于初学者或体弱的朋友来说,可以适当增加2-3个动作,以分散每个动作的组数,从而达到减少强度的目的。

  二、侧重增加肌肉线条

 雕刻肌肉线条需要对肌肉进行细节的、全面的肌肉训练,所有要采用多动作、少组数的训练。

 例如,增加胸肌线条的训练方法可以是:卧推,哑铃卧推,上斜哑铃卧推,史密斯卧推,上斜板哑铃飞鸟,俯卧撑,双杠臂屈伸,仰卧臂屈伸等,8个动作,每个动作3组。这种训练方法的强度要远远小于前一种。

 制定健身计划一定要适合自己,健身计划的制定虽然有原则、有方法的组合,但这些健身计划不一定适合你,很多健身的朋友都会想着最好的健身计划,就能达到最好的健身效果,其实强度太大容易受伤,所以在制定健身计划的同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渐的原则,边实践边摸索逐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只能尽量向所谓的“原则”靠近,最终目的还是要适合自己,达到增肌塑型的目的。

  8条原则轻松制定增肌健身计划

 事实上增肌健身计划没有最好的,好的健身计划有很多,但都不是最佳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才是最好的,但增肌健身原则是不变的或是永恒的,它具体包括什么呢?我们总结出11条原则帮您轻松制定增肌健身计划。

  1、基本动作优先

 基本动作又叫复合训练动作,指的是多肌群多关节参与的健身动作。健身训练时把基本动作安排在前面,此时精力充沛全面提升肌群力量。熟知的复合训练动作有卧推、深蹲、硬拉、引体向上和划船等。

  2、高强度训练

 保证方法和动作正确的基础上,采用高强度训练如增加组数等,这是提升力量和增大肌肉块头最直接的方法。

  3、挖掘肌肉潜力

 我们知道增大肌肉块儿需要做每组8-12次的力竭训练,当你做一组8次的力竭训练时,立即换上轻重量在做几次充分体验给肌肉带来的泵感。

  4、追求大重量

 肌肉需要刺激才能长大,大重量能更好的刺激肌肉,追求大重量要科学,一般每15天健身尝试增加些重量,安全第一。

  5、力竭

 力竭是深度刺激肌肉非常好的方法,如果你做4组相同的动作,那么只需要在2组达到力竭就会有不错的效果。

  6、动作要标准

 标准的`动作才能最大限度的把强度加到目标肌肉上。

  7、热身

 不要忽视热身的作用,它可以帮你把健身状态发挥到最大。

  8、不要让身体产生适应的感觉

 通过一些变化达到不断刺激肌肉的目的,如改变计划、运动高级方法、增加负荷等。

怎样制定健身计划规定自己的训练强度2

 一般每周训练三至五次则可。每次训练课主要训练一个大肌肉群,也可在大肌肉群训练结束后进行协助肌的训练。若为每周三次,则最好采用练一天,休一天的形式。如果五天,最好是两天休息不连着。比如“周三休息,周日休息”效果就要强于“周六休息,周日休息”

 确定循环时间长短以及休息日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确定训练中的每个训练日我们该训练的部位。

 一般情况下,循环的第一天是我们训练状态最好的一天,因为经过了休息,我们的体能以及心理都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因此这一天需要训练的是我们身体中最需要改善的部位或者会员最想改善的部位。注意这个部位指大肌肉群。也就是,即使最想练的部位是腹肌,我们也不会在第一天的时候训练腹肌。因为这样会浪费我们状态最好的一天。我们一般把胸,背,大腿,肩当成大肌肉群。腹,二头,三头,小腿当成小肌肉群。

 多数初级训练水平的最想改善的大肌肉群是胸。而多数有一定经验(训练经历超过一年的)最需改善的部位是背。骨架较小(指锁骨长度较短)的可以把肩放在循环的第一天。

 确定第一天训练部位后我们还得确定其他时间的训练部位。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大小强度的交替。如果你的计划是连着四天胸肩背腿,那你就忽视了身体的恢复能力。肌肉的生长需要足够的休息时间。体内的肝糖原,血糖是各个部位力量训练时的“公用”能量。血液中的各种氨基酸及蛋白质是所有肌肉“公用”的蛋白来源。因此练胸和练腿是会互相影响的。因为胸肩背腿都属于大肌肉群,训练它们时都属于大强度训练。

 怎么制定健身计划呢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帮助我们达到一个更好的健身的目的,可以帮助我们大大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疾病的伤害。

运动强度可以按以下级别来划分:

0级:没感觉,没有任何疲惫,呼吸平缓,休息时的状态。

1级:很弱,没有任何疲惫,呼吸平缓,看书时的状态 。

2级:弱,没有任何疲惫,呼吸平缓,穿衣服时的状态

3级:温和,没有任何疲惫,呼吸缓慢而自然,从卧室走到客厅的状态

4级:稍强,呼吸略微加重,散步时的状态

5级:强,明显能感受到呼吸,快走时的状态

6级:中强,呼吸急促,追赶公交车时的状态

7级:很强,感到疲惫,喘气,勉强能和人说话

8级:非常强,极度疲惫,呼吸非常急促,不能和人说话

9级:超强,呼吸困难,不能和人说话,接近人体运动的极限

10级:极强,精疲力尽。

而通常我们可以采用自我感觉的疲劳程度而感知运动强度,这是一个约数。

1-4相当于低强度运动;

5-7相当于中强度运动;

8-10相当于高强度运动。

当然这个疲劳程度的估计还应与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水平关联。

身体活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身体活动的消耗水平或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

一般,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是指需要一些用力但是仍可以在活动时轻松的讲话的活动。比如像快走、跳舞、打网球、打高尔夫球、悠闲游泳、做家务,像擦窗子、拖地板、手洗大件衣物等。

而高强度的运动一般需要更多的用力,这样心跳会更快,呼吸会更急促,比如跑步、快速蹬车、做健身操、比赛训练或者重体力活动,比如举重、搬重物或挖掘等,往往更适合健康的成年人、有运动习惯的青少年。

扩展资料:

运动强度≠运动量

拿跑步来说,“运动量”是你跑了几公里,而“运动强度”是你跑的速度是多少。同样是8公里(相同运动量),40分钟内跑完,强度是挺大的(速度快);但如果2小时才跑完,就只能说是小强度了(速度慢)。

再拿举铁来说,“运动量”是你举了多少组、每组举了多少次,而“运动强度”一般是指这每一次动作的负重是多少。

此处的“给我再加10斤”是加运动强度,“再多做几组”就是加运动量了。

拿打篮球来说,“运动量”是你打了多久、跑动距离是多少,而“运动强度”是你的跑动速度是多少,你单位时间内变向次数是多少等等。

总结的话,“运动强度”是“多累、多使劲儿”,“运动量”是在时间或次数上的累积。

如果你的目的是增加肌肉耐力,那么训练计划就应该是:小重量(强度),多次数(运动量)。

如果目的是增加肌肉围度,那么训练计划就应该是:大重量(强度),少次数(运动量)。

-运动强度

人民网-运动强度多少才算合适?

其实单单谈运动强度的话,你只需要看看12之24小时后的肌肉酸痛,如果肌肉酸痛很强烈的话就是运动强度很高了,但是这个不能把他看做肌肉锻炼是否有效的标准,因为这个只是代谢产物中的乳酸所致,所以的健身运动其实最需要注意的是泵感。心率,训练后肌肉的酸痛程度,是否感觉到疲劳等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一点运动强度,但是并不全面而且可能存在极大的偏差。

健身过程中的肌肉充血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泵感。健身是很需要意念与专注力的,把精神全部集中在目标肌肉上与随便分心做一下的感觉是明显不一样的,效果也不一样。所以肌肉的充血状态也就往往标志着你这组训练是否到位;如果同时达到以上要求,自认为运动适度。如果没有感觉,运动强度不够。如果感到心肺不适,脚酸重,工作干活吃力,就是超强度。运动的目的是使人的机体和器官功能正常平衡运转,促进身体健康,而运动最要紧的是适度,不及达不到运动的目的,过度反而有碍身体。

如果当天训练结束后,第二天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得到正向反馈,那我觉着这种情况下训练肯定有问题需要改进,问题的产生可能是训练强度不够,也可能是训练方法不对等其他方面原因,需要仔细分析自己的训练计划、方法等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时或许最适合的事情反而是离开健身房,因为这是根据你目前状况决定的,当前的你不断持续的训练,但是没有办法拿出最好的表现,所以要懂得后退一步,这都是为了更好的再前进。最大心率220减去年龄,中等强度是达到最大心率的60%~80%,大家可以计算一下,是否达到中等运动强度。

是B 心率 由于每个人的健康和体质状态不同,健身运动的有氧心率范围也就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下面几种确定有氧心率范围的方法可以借鉴: 1、健康而体质较好的人群 有氧心率可以控制在120~180次/每分钟, 又可细分为小运动量120~140次/每分钟,中运动量141~160次/每分钟,大运动量161~180次/每分钟。 2、如果希望个性化,可用常用公式计算 有氧运动中合理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年龄)×Q+安静心率。公式中的最大心率≈210;安静心率指运动前相对安静状态下的心率;Q代表运动量,50%以下为小运动量,50%~75%为中运动量,75%以上为大运动量。 如某人50岁、安静心率76次/每分钟、希望进行小运动量有氧运动,确定有氧心率=(210-76-50)×50%+76=118次/每分钟。 3、对中老年人来说,可以采用最简单而安全的方法 适宜的有氧运动心率=170-年龄。如60岁,参加有氧运动时,心率宜控制在170-60=110次/每分钟。而对体弱且年纪较大的人,为了安全,可以选择(170-年龄)×09。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只是一般规律,在实施中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时期的健康状态、环境、季节、心情等对选择运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均要相应降低,心率指标亦相应降低,以保证安全。 总之,在运动中自己学会数心率(脉搏),用来控制运动量非常必要,它不仅为参加运动的人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也有益于保证运动的健身效果。我们可以练习摸手腕部的桡动脉或下颌骨(下巴)的颌下动脉来数脉搏,如果条件允许,戴心率表当然更加理想。

在“绅士”前面的文章中,已经介绍了关于训练计划中的训练间隙,说完了训练间隙,我们今天就再来说一下训练强度,经常会听到这个词,但是如果真的让你对训练强度说出一个所以然来,你可能也说不出,强度这个词一直是一个很含糊的话,在各行各业都有这个词,我们也都知道强度高了很辛苦,强度低了更轻松,但是关于健身中的训练强度,很多人其实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什么是“训练强度”?

训练强度,简单一点说就是训练量,是你一次训练的总负荷,它的算法比较简单,就是你的训练重量你的训练次数就可以算出来了。

如何去重新计算自己的训练强度?

关于训练强度,如果真的要往深了说的话,其实还是比较复杂的,所以今天就不讲关于训练强度太复杂的东西了,今天就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计算和重新去定义自己训练强度的方法,也是现在的一个衡量训练强度的标准。

大训练量:在你身体状态最好的时候做出的极限训练量

中训练量:你的最大训练量的90%

小训练量:你的最大训练量的85%

所以从上面的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你的训练强度、你的训练量是由你每次的训练负荷来计算的,而你每次的训练负荷又是由你每次的训练重量你的训练次数来决定,所以如果你想要去改变一下自己的训练强度的时候,可以通过改变训练次数以及改变训练重量,这两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训练强度。

套用上面的训练量计算公式,我们就可以很简单的计算自己现在的训练强度,而通过改变训练次数以及训练重量,也可以用上面的训练计算公式去乘以你的训练次数以及训练重量。我们需要知道一点的是,每个人的训练强度都是有所不同的,都是根据自己的最大训练量来决定的。

训练强度是否越大越好?

之所以会有训练强度大、中、小之分,肯定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那就是没有人能够永远每次都训练最大强度,可能你可以做到每次训练都练最大强度,但是还是不推荐的,在前面的文章,训练间隙中我们已经说了,身体在每次训练完成后都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和休息,才能达到一个最好的训练效果,所以如果说你每次训练都用最大强度的话,往往会导致训练效果大打折扣,严重的可能会因此而受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3829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1
下一篇2023-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