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总会觉得,每次健身时间短了效果不好,时间长了又太累,究竟多长时间最合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1小时最佳,有朋友问为什么其实健身的效率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反比的,在健身房呆的时间越长,健身的效果会随之下降。
1随着时间的增加,我们的专注力会下降
在心理学上,我们对健身、运动这类活动的专注时间大约在40分钟左右,之后随着时间的增加,我们的注意力会随之下降,大家都知道尤其在力量训练中,神经支配是否能举起重量,意念则要集中在肌肉上,感受肌肉的收缩,才能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
但如果单次训练时间超过了这段时间,专注力下降,神经系统变那么出现动作变形、受伤、力量下降的机率会增加,直接影响健身效果。
尤其对于刚开始健身的朋友,其实太长时间,可能会出现一些情绪上对健身的厌恶和疲倦。
2训练强度比训练量更重要
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是世仇,而我们一般选择训练强度来作为提高训练效果的关键,训练量就是指一次健身运动的量、时间,训练强度可以代表负重、速度、休息时间长短等,特别是对于健身水准更高的朋友们来说,训练时间可以短,但是训练强度肯定不能小。
3训练强度>训练时间
至于要如何安排这短短的40到60分钟,必须以提高训练强度为主,首先,提高自己的训练负荷,增加重量或者组数次数,再来严格控制每组间的休息时间,控制休息时间非常重要。
在健身房里,大家普遍不注意自己的休息时间,可能一组练完,随便玩玩手机,就5分钟过去了,所以,合理安排训练强度、控制训练时间是有效健身的一个重要原则,若把握住,会发现尽管训练时间减少了,但是能获得平时长时间健身都得不到的健身效果。
不要以训练时间论成效,要多多去感受肌肉的收缩,注重动作的形式,关注当下每一次的训练,才是正道,训练时间越长,越容易造成训练过度,而这是每一个训练者应该避免的。
七月来临,气温骤然攀升, 这给跑步爱好者带来了不小挑战,如此高温天气下如何安排健身呢?
1心理上足够重视,保守安排训练
高温会影响运动表现,大量出汗丢失水分和盐分,跑步时会更加吃力,容易出现中暑意外。但争强好胜的时候容易产生侥幸心理,按照理想的气温环境去设定跑步目标、安排锻炼内容,忽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很容易出现跑崩情况,甚至发生意外。所以在训练前,心理上要重视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适当认怂,保守设定训练计划,训练开始后也可以根据身体反应适当调整训练内容。
2降低配速,用心率指标指导训练
高温下运动效率相对较低,同样配速运动强度却不尽相同。比如一个全马三小时的跑者,气温适宜情况下四分半配速属于有氧耐力强度,而30℃以上气温时想要长时间维持这个配速进行训练却面临不小的挑战。
单一的配速指标在这时不再实用,我们可以选用心率指标来安排训练。
3提前准备好足够的补给,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
高温情况下大量流汗丢失更多的水分和电解质,同时能量消耗也更大,需要提前准备好足够的补给,及时补充身体丢失的物质,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补给时遵循少量多次补给原则,同时适当提前补给,不要等到有不良反应才安排,一般20-30分钟一次,具体因气温、跑步强度、个人习惯不同。
遵循科学训练原理,为了健康和安全,适当"认怂",同时脑洞大开,用智慧面对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