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健身市场的不断升温,对健身市场专业健身人士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健身教练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良性的。健身教练不仅现在是个热门职业,而且在未来也很有发展前景,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旧会广受欢迎,健身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对优质生活的渴望也越来越强且,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健身房锻炼,对健身教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可以说,在当今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工作场所中,健身教练仍然是供不应求的。
人们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变化,这对当代健身教练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你想在这个行业保持健康和长期的发展,想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实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个人健身教练,那么你需要掌握越来越全面的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与时俱进。只有不断进步,我们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朋友你好!下面我来为你回答: 年产值超过300亿美元的健身业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被人们称为朝阳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体育健身产业蓬勃发展,健身俱乐部的数量以几何式增长。2003年的一场SARS,让“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成为经典。“珍爱生命,关爱健康”,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纷纷涌入健身俱乐部,开始健美健身运动……我国城市居民用于个人健身的消费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明显高于全球20%的平均速度。
日益庞大的健身市场,吸引来无数渴望掘金的“投资者”。2002年,大大小小的俱乐部竞相开张营业,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健身风暴”。据统计:2005年初,全国健身俱乐部达到12000家左右,全国每10000人拥有一家健身俱乐部。健身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张,给健身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众所周知,健身行业虽然是人们公认的朝阳行业,但是在目前的中国健身市场,大多数的健身并不具备技术优势,甚至缺乏最起码的经营理念、服务观念和运行模式,尤其是在利润90%以上的服务里,不具备品牌优势、技术短缺、人员匮乏、管理不规范、经营成本过高、赢利难等成为制约健身俱乐部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获得丰厚的回报?
为推动体育健身服务市场的良性发展,对体育从业人员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使相关从业人员具备规范的职业素质和从业技能,从而保证广大健身爱好者得到更安全、更科学、更专业的健身服务。香港体育教练员协会 (HKSCA)是国际健身大众体育协会 (TAFISA) 、国际健康及运动俱乐部协会 (IHRSA) 、国际瑜伽联盟协会 (IAOYU) 、国际瑜伽协会、美国体适能协会 (AFAA) 等多家国际健身协会的会员,是香港 Physical 健身俱乐部、Fitness First 健身俱乐部等多家健身机构高级私教的指定培训机构。作为亚洲一流的培训机构,我协会突破了多数培训机构教授单一的培训模式,除健身理论知识外,还为学员提供包括营养饮食与损伤处理、私教销售等课程的培训,并为学员安排实践课程。致力于打造技术水准一流、教学方法先进、私教售卖能力强的健身教练和会籍销售精英。
健身行业发展迅速~很多健身教练无证上岗 健身由国外传入中国,如今在世界各地火热成风。在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的都市人群中大受欢迎。健身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而真正成为热门的大众时尚运动,是在90年代末。随着健身逐渐风行,一些现实的问题正在浮出水面:作为富于技巧性的各项健身项目,健身运动对专业教练要求也相对较高,否则容易产生身体伤害。因此,业内人士呼吁,市民在选择健身的时候务必慎重。而健身教练也必须具备专业技能后方能上岗。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我国还未将有关瑜伽、普拉提等列入体育项目中,也就谈不上由国家颁发资质证书一说,这就意味着,健身行业所持有的种种证书,都是“民间”出身。健身教练市场鱼龙混杂,缺乏监管;培训质量无从判定,对证书的“含金量”,并没有一个权威部门来界定。
有城市就有健身房。尤其是上班一族,白领层次的人群,出于健身、塑体、放松等目的纷纷加入到健身的大军中。在巨大利益驱使下,健身会所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地。然而,与此不相协调的是,全国各大健身场所的健身教练素质良莠不齐,健身者因为练习不当而受到伤害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本报记者在体育局了解到,由于国家相关部门还没有开始开展相关的资质认证,目前活跃在全国的健身教练手里并没有国家承认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这就意味着,许多健身中心的教练就通过简单学习,甚至就是买了几张碟或者几本书籍依葫芦画瓢在家中练习数日便上岗了。这就意味着,一些技能和知识上均有所欠缺的健身爱好练习者直接踏入健身教练的行列。
健身现在已经成了大众最受欢迎的项目,随着中国健身的发展,健身界人才辈出,精英无限。在《乐舞风尚》的旗下聚集了美国体适能认证导师,NIKE,阿迪达斯等著名机构的签约教练十数名,我们将为你带来最具时尚感,最贴近国际,最适合大众的健身课程。我们选拔培训老师的标准是:跳的好不一定教学好,教学好的不一定培训好。以此为原则严格审核,宁缺毋滥。现在已建立成熟的健身教练培训团队。 希望我的回答令你满意!
健身行业发展速度可观 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健身服务行业产业链分析
健身产业,是以健身服务提供商为中心,上游延伸向健身器材、健身场馆、 营养补剂等运动产品制造商,并通过会员卡、私教、营养品、电商等方式
对接下游健身用户。随着健身意识的普及,我国健身行业规模初现。
随着我国人民健身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和健身房商业模式的进一步成熟,我国健身产业发展迅速。2016年体育总局与国务院分别颁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435亿,体育消费总规模达15万亿元等,目标是把全民健身打造成国家名片。2017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413%左右,庞大的健身人口为健身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
中国健身产业产值统计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7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上升,2017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413%左右,庞大的健身人口为健身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2017年我国健身产业总产值约为1500亿元,近六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7%。
2012-2017年中国健身产业产值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健身产业规模分析预测
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健身行业发展的速度依然比较可观。健身俱乐部总数及会员总数逐年递增,增速有上升趋势。
2012-2017年我国健身行业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2017年我国健身产业总产值约为1500亿元。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引导下,预计到2020年我国健身产业总产值能实现1850亿元,到2022年健身产业规模将进一步超过2000亿元。
2018-2022年中国健身产业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运动健身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行业服务升级方向-服务广度
延展服务广度,覆盖各年龄阶段用户差异化的运动健身需求
在不同的年龄段,用户的成长情况、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随时间发生变化,运动健身需求也发生改变。青少年和青年身体状况较好,偏爱较高强度的运动项目;中年用户应对工作家庭压力,解压、减肥需求增高;中老年用户身体条件下降,对养生健体、社交属性强的低强度活动需求较大。运动健身企业应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特征做出相应的服务调整。
行业升级方向-服务颗粒度
细化服务颗粒度,覆盖不同运动偏好用户更垂直细分的需求
面对数量庞大、层次不同、偏好各异的用户群体,运动健身行业需要进一步细分用户画像,并细化产品服务的颗粒度:一方面,挖掘不同运动偏好的用户特征,针对不同运动项目特点提供更合适的垂直服务,如为不同水平的跑步爱好者设计不同难度的跑步课程等;另一方面,按照不同的社会需要、消费层级或其他可选维度,对用户群体类型进行再细分,推出适合该类人群的差异化服务,如帮助基础薄弱的小白用户入门,为中高端的健身爱好者提供订制化的训练体系等。
行业升级方向-服务深度
挖掘服务深度,打通多种生活场景,构建运动健身生活体系
运动健身理念已经融入运动健身人群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智能科技的应用,运动健身企业能够在用户生活中找到更多服务的切入点,打通多种生活场景,为用户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运动生活体系。
行业升级方向-科技应用程度
智能科技+运动健身的有机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必行之路
针对现在运动健身行业的痛点,智能科技的应用能够提供更多问题解决途径,科技与运动健身服务的结合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行之路,所以企业应当以提升用户体验为目标,在智能科技的研发应用上加大投入,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
行业升级方向-运动健康生态打造
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打造完善的运动健身生态
运动健身行业是伴随着用户的需求变化而前行的。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健身企业要围绕用户需求,挖掘用户生活中更多消费点与消费场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智能科技的应用融合到运动场景建设、运动装备开发以及优质课程服务创新中去,最终为用户打造更加完善的运动健身生态。
运动智能科技应用
智能科技已经开始应用到运动健身领域的各个环节
如前所述,智能科技+运动健身的有机结合是未来行业的升级方向之一。而在现阶段,许多运动健身企业开始加快智能科技的应用研发,赋能传统运动健身行业,以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健身服务,这也符合调研结果中用户对健身服务升级的期待。
本文核心数据:健康自评得分、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聘请教练意愿
1、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国民运动健身参与度增加
从《2020国民健康观察报告》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整体国民对自己的健康期望值都在87分以上,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活得长不如活得有质量。然而有质量的生活品质是建立在拥有健康的身体上,因此国民也逐渐关注强身健体的生活方式。
运动健身成为健康生活的新标配,闲暇跑步、撸铁健身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锻炼方式。根据陌陌发布的《2020网民健身报告》,61%的网民每周运动健身超过3次,仅有12%的网民几乎不运动。
2、需求与政策规划双重驱动,2025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有望达到317万人
我国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正在从欣赏向参与转化,从“要我健身”到“我要健身”,再到“我爱健身”“我会健身”,近三成的健身房会员聘请教练的原因是健身入门,这部分会员相信以健身小白居多,他们希望通过专业的指导学习基本健身知识,正式开启人生健身之旅。而近一半的会员希望教练能让自己的健身训练更有效、更高效和更安全,这部分会员通常带有清晰明确的训练目的,比如减脂、塑形、康复等。也有一小部分人对自己的训练的坚持和自觉性没太大信心,希望有教练督促和引导。
然而,经过我国体育事业多年的发展,截至2014年7月,我国已经拥有147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意味着平均每千人就有一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全民健身活动。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更是要求,到了2025年,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即粗略计算,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将达到317万人。
除了健身人士对指导教练的需求变大,国家也在积极推行政策促进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的增加。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近年来,我国致力于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建设。经过我国体育事业多年的发展,我国正在逐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全名健康意识提升,导致大众对健身专业人士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出现,又影响和带动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全民健身活动;我国健身培训市场的潜力被挖掘。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健身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