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全面增强机体器官、系统功能。你知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还有那些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长期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全面增强机体器官、系统功能,改善中枢神经的调节控制能力,提高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发展水平,是促进生长发育的最有效干预手段。
体育锻炼能有效提升大脑的工作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合理交替,避免精神紧张,消除疲劳,使思维敏捷,学校效率提高。
锻炼能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心肌兴奋性,增强收缩力和每博输出量,减低安静心率,使心脏赢得更多休息时间。
锻炼对提高呼吸功能,使呼吸肌发达,胸廓和膈肌收缩幅度增大,扩大胸腔容积,提高肺活量。
锻炼对骨骼生长的促进作用很明显,能增强肌肉收缩力,增强运动系统功能,同时使体温调节机能更完善,免疫机制得到全面提高,从而增强儿童青少年对外环境的适应耐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体育锻炼对心理发育的影响
体育锻炼需按一定的规律和道德标准进行,要担任某角色并履行其责任和义务。这时一个角色扮演和社会化过程。我们通过运动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建立遵守规则,公平、公正的竞争,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能灵活调节行为,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常需以团队方式进行,我们我们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群体意识,相互学习和体验他人感受,取长补短,对逐步建立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特别有帮助。
良好的运动成绩取决于良好的自控能力。信念坚定 勇敢果断、坚韧刚毅等意志品质,对培养我们优良的个性和性格有特殊效果。例如参加球类活动、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孤僻的习性,主动与同伴交往。参加游泳、滑冰、滑雪等运动,以勇敢无畏精神战胜困难,可帮助克服胆小、怕风险、怕难为情等性格弱点。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适合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特点
培养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循序渐进
全面锻炼
要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运动与休息适当交替
体育锻炼中的营养补充和膳食要求
体育锻炼中,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增强,营养素分解,代谢产物堆积,因此需有合理的营养补充和科学的膳食制度,及时补充营养物质,稳定内环境,延缓和消除疲劳、促进体能恢复、提高运动成绩。
正常情况下,我们在运动中将经历能量消耗-----能量补充-----组织修复------生长发育水平提高的过程。竞争激烈、身体接触性强的运动,如篮球和足球等,会造成肌肉纤维和结缔组织的消耗,亟待修复,所以运动后迅速补充蛋白质和糖十分必要。蛋白质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是肌肉变得更强健,糖有助于提高肌肉组织合成储存糖元的效率,糖元是运动的主要能源,存在于肌肉和肝脏。运动后体内糖元存储量显著降低,应及时补充。
运动时大量排汗,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要及时补充水分。
常见的运动损伤
擦伤:
皮肤被粗糙物摩擦(如跑步时摔倒)引起表皮损伤,皮肤破损,常伴有出血或组织液渗出。小面积擦伤无需包扎。大面积擦伤或皮肤内镶入煤渣、泥沙等异物,先用生理盐水洗净,不用手或未消毒的衣物擦伤口,以免细菌感染、化脓。
裂伤“
因钝物打击引起的皮肤及软组织裂伤,发生于头、额、面部占60%以上。轻者可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用消毒纱布覆盖包扎;裂口大并出血多者先用纱布覆盖伤口并压迫10—20分钟止血,然后再包扎,若仍不止血,可用手指用力压迫伤口近端动脉波动部位,或将止血带绑在出血处上端,即刻送医院处理。
肌肉拉伤:
在外力作用下肌肉多度受牵拉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常见于踝、膝、肘关节等初的韧带。伤后应立即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减少活动以减轻出血肿胀。韧带完全断裂者经急救处理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挫伤:
运动中相互冲撞、被踢打或撞及器械均可发生局部和深组织挫伤。轻者皮下血肿、疼痛、肿胀,重者头晕、脸色苍白、冷汗、四肢冰凉、脉搏弱而快,甚至出血休克。一般挫伤可先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配合药物治疗。
关节扭伤:
因外力使关节活动超过限度,导致周围韧带、肌腱撕裂。伤处疼痛肿胀、关节不能活动,皮下淤血。处理原则同挫伤。
关节脱位:
最常见的是检、肘关节脱位。
骨折:
运动中身体某部位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骨骼完整性遭到破坏。常见肱骨、前臂、股骨、小腿、足部等部位。
猜你喜欢
1 体育锻炼对人身心健康的作用
2 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3 体育锻炼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4 体育锻炼如何影响体质健康
5 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6 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哪些好处
7 关于运动与健康的自我评价
8 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教学总结
体育锻炼对体质的增强具有很大的影响,下面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体育锻炼和体质及其体育锻炼对体质的影响。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锻炼的概念
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什么是体质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涵盖了五个范畴:(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
(2)生理功能水平;(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4)心理发育(或发展)水平;(5)适应能力。遗传是人的体质发展变化的先天条件,对一个人体质强弱有重要关系,但遗传对体质的影响还有待于后天的环境、营养、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条件等,也就是说,体质虽受遗传因素影响,但通过后天体育锻炼和医疗保健等,有可能得到改善,特别是体育锻炼,它是增强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体育界对体质的认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体质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体质是构成人体各要素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人们生活和劳动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生产力的一种主要潜能;
(2)强调了体质是人体身心两方面密切联系的结果;(3)在承认遗传因素对机体作用的同时,强调了后天塑造的重要性。体质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身体成分、柔韧素质和动作技能等。
几个方面看体育锻炼对体质的影响
1 心肺功能:有氧运动能很好的提高心肺功能,跑步对心肺功能的帮助是很明显的,最好持续30分钟左右,心率最好在120和180之间。长期坚持跑步的话,你的静止脉搏跳的会越来越慢,这就是心肺功能增强的体现。
2 肌肉力量: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对人的一生都有好处,根据研究表明,肌肉含量高的人基础代谢率也明显的高。经常运动可是肌肉保持正常的张力,并通过肌肉活动给骨组织以刺激,促进骨骼中钙的储存,预防骨质疏松,同时使关节保持较好的灵活性,进行适当的力量练习,可以有效地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防止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损伤。
3 身体成分:体成分指的是身体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的含量在体重中所占的百分比。长期进行中低程度的有氧锻炼,能保持身体成分的正常值。单看体重变化,我们无法知道究竟是脂肪量还是肌肉量发生了变化,身体成分的测试能准确的反应出身体脂肪的变化,进行体育锻炼才能消耗脂肪,有效地减肥。
4 柔韧素质:锻炼柔韧素质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加大动作幅度,即拉长肌肉、肌腱、韧带和皮肤的练习。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要交替进行,并需持之以恒。坚持柔韧度的锻炼,韧带保持较佳的弹性,增强了柔韧性,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都有所提高,良好的柔韧性有利于生长,保护骨骼肌肉,有效预防伤病。
5 动作技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使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反射也会不断得到强化。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运动系统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保持手脚的灵便,使人可以轻松自如,有条不紊的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体育锻炼对机体给予刺激,每次刺激都产生一定的作用痕迹,连续不断地刺激作用则产生痕迹的积累。这种积累使机体结构和机能产生新的适应,体质就会不断增强,因此,体育锻炼贵在坚持,不能设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效果,必须得长久的积累。可见,只有长期的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对体质产生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1 体育锻炼如何影响体质健康
2 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
3 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4 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 如何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6 如何加强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
一、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有哪些影响?
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体育锻炼使肌肉强健发达。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新陈代谢旺盛,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多,供血良好,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贮存能力增强,肌肉结构的变化,导致机能的提高,表现为肌肉收缩力量大,速度快,弹性好,耐力强。
2、体育锻炼强化骨的结构,提高骨的性能。
经常锻炼的人,骨的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使骨骼更加粗壮、坚固,从而提高了骨的抗断、抗弯和耐压的性能。体育锻炼增大了骨的直径,增加了骨骺发育的时间,使骨长径的生长速度加快,对身高的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体育锻炼能增强关节的牢固性和提高关节的柔韧性。
在运动中,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和柔韧性都增强,从而加固了关节,扩大了关节运动的幅度,减少了各种外伤的发生和关节方面的疾病。
二、怎样锻炼能获得匀称的身材?
要想身材匀称,就需要全面地锻炼,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身段中的闪光点,或严格磨砺出自己的身姿举止,以掩盖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个子矮小的男同学可注意掌握有助于长高的体育锻炼内容,同时,加强大块肌肉力量的练习,练出全身大肌肉群的形状,改变身体的外形,就像体操运动员,身高一般在170米以下,但他们看上去都不显得矮小。又如,过胖的女孩子要坚持长时间(每天20分钟)的体育锻炼,增加自己肌肉的力量,耗去体内过多的脂肪和水分,使自己看上去更圆润、丰满、匀称。
总之,时代变迁审美观也不同,但和谐、匀称永远都与“美”相联。了解自己,适度地参加体育锻炼,就能使你身材匀称,青春动人。
不会影响手指的灵活·不想练前臂你可以用助力带·助力带可以减少小臂和手腕的负担· ·手指灵活也可以训练·你钢琴就在训练··也可以玩劲舞之类的用到指头的游戏还可以练注意力与反应能力·不能多玩 上瘾呀·呵呵 肌肉男弹钢琴··羡慕晒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总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既是教育的一环,又是生活的一环,是属于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因此,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1、促进人脑清醒、思维敏捷
体育活动能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强,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综合能力。
2、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进行体育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以适应肌肉活动的需要,这样就能从结构上和功能上改善心血管系统。经常从事运动,能使心脏产生工作性肥大,心肌增厚,收缩有力,心搏徐缓,血容量增大,这就大大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心率和血压变化比一般人小,表现出心脏工作的“节省化”现象。
3、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呼吸是重要的的生命现象, 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经常运动能使呼吸肌发达,呼吸慢而深,每次吸进氧气较多,每分钟只要呼吸8-12次,就能满足机体需要。运动可使人体更多肺泡参与工作,使肺泡富有弹性,可增加肺活量。
4、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
适当体育活动能为骨骼和肌肉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肌纤维变粗,肌肉组织有力,促进骨骼生长,骨密质增厚,提高抗弯、抗压、抗折能力。
5、调节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能使人产生一种非常美妙的情感体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由于运动的激励还可以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添生活情趣。运动还能调整人们某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情绪,如消除情绪的沮丧和消沉。
6、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事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应变能力,使人善于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因为经常锻炼,大脑皮层对各种刺激的分析综合能力强,感觉敏锐、视野开阔、判断空间、时间和体位能力增强,因而能判断准确,反应灵敏。同时由于经常在严寒和炎热环境中运动,可以提高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增强身体对气温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
7、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经常运动可使白血球数量增加、活性增强,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可以使中老年人保持充沛精力和旺盛生命力,延缓老化过程,健康长寿。
运动养生的意义
动物学家发现,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到200岁,一旦被俘获,关进动物园,尽管生活条件比野外好得多,却活不到80岁;野兔平均可活15年,而自幼养在笼内过着“优越”生活的家兔,平均寿命才4~5年;野猪的寿命也比家猪长一倍。那么,为什么野生动物比家养动物寿命长呢?重要的一条是野生动物为了寻食、自卫、避敌、摆脱恶劣气候的侵害,经常要东奔西跑,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体质变得越来越好,寿命自然比家养动物长了。同样,人也是如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人,寿命就长。这说明一个道理:运动是健康长寿之本。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动以养形
《寿世保元》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说明运动能够促进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著名医家张子和强调“惟以血气流通为贵。”人体运动主要围绕肩、腰、髋、膝、踝等关节来进行,且每一处关节部分布有若干肌群,经常运动,既能消除脂肪,又增强了肌肉的力量。此外,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还可提高青少年的身高和其他生理功。
2.运动可增强脾胃功能
华佗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说明运动有强健脾胃的功能,促进饮食的消化输布。而脾胃健旺,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才能健康长寿。
3.运动可加强心脏功能
国外有个心脏病学研究所,曾对20~30岁的健康男子做过一个缺乏运动对身体影响的试验。他们把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规定试验对象连续20个昼夜躺在床上,不准坐起、站立或在床上运动。对照组也连续20个昼夜躺在床上,但允许每天在床上设置的专门器械上锻炼4次。当试验进行了3~5天时,试验组的人纷纷诉说背部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发生便秘;20个昼夜过后,肌肉开始萎缩,肌力极度衰退,不少人从床上一站起来就头晕目眩,心跳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到危险程度,有的竟处于昏厥状态,与试验前对比,心脏功能平均下降70%,起床后,连上楼这样简单活动几乎都无法完成。但对照组的情况全然不同,他们仍保持了试验前的工作能力与机能水平。另据对哈佛大学17000名毕业生普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经常进行积极的运动,可使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减少35%
4.运动能增加肺的功能
经常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能达到9~16厘米,而很少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只有5~8厘米;一般人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常锻炼的人,由于肺脏弹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也增大,故肺活量比常人大1000毫升左右。此外,运动又可使呼吸加深,提高呼吸效率,常锻炼的人每分钟可减为8~12次,而一般人为12~16次,其好处在于能使呼吸肌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一般人由于呼吸浅,每次呼吸量只有300毫升左右,而运动员则可达600毫升。还有,经常运动锻炼,又可增强卫外功能,适应气候变化,从而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
5.运动能提高肾脏的功能
这是因为运动使新陈代谢旺盛,代谢废物大部分通过肾脏排泻活动,使肾机能得到很大锻炼。中医认为肾主骨,不少中老年人常见的骨质脱钙、骨质增生、关节挛缩等疾病,也可通过经常的锻炼,而得以预防。
6.运动使人精神愉快
体育运动可促使脑血循环,改善大脑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延缓中枢神经细胞的衰老过程,提高其工作效率。尤其是轻松的运动,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收到放松镇静的效果,对神经官能症、情绪抑郁、失眠、高血压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正如美国医生怀待所说:“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剂”。近年来神经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已经证明,肌肉紧张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不愉快的情绪通常和骨骼肌肉及内脏肌肉绷紧的现象同时产生,而体育运动,能使肌肉在一张一弛的条件下逐渐放松,有利于解除肌肉的紧张状态,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一、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
要进行科学的锻炼身体,首先就必须了解人体的发展过程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人是自然界最复杂的有机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在劳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劳动对 人体发展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就产生了体育,希望用体育锻炼的方式来使人体得到全面发展 ,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从人体的特点来看,人的有机体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例如,物质的同化与异化,神经的兴 奋与抑制,肌肉的收缩与舒展,血液的阻力与推力,呼气与吸气,体热的产生与散发,细胞 的增生与死亡等,都表现出人体对立与统一的法则。�
生命必须依赖蛋白质而存在,并与其周围的外部自然界不断的新陈代谢。一旦新陈代谢停止 了,人的生命也随之而停止。因为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使体内积累生活物质和能量,而异 化作用,则消耗体内的生活物质和能量。新陈代谢的同化和异化作用,是相互依存不断进行 的,而体育运动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因此,生命在于有节律的运动就是这个道 理。�
人的一生是由弱小到强盛,由强盛到衰老,由衰老到死亡的自然规律发展的过程。因此,现 在我们学习和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就在于更好地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促进人体的 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
第二节 体育锻炼对人体发展的作用 �
一、体育锻炼能使人头脑发达,思维敏捷 �
人的重要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反射的方式进行的。反射可分为条件与非条件反射两类。非 条件反射是遗传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下部。条件反射是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建立起的反射活 动的高级形式,其中枢主要在大脑皮层。而体育活动中的各种技术动作和变化莫测的战术配 合,是通过感受器不断地对大脑皮层进行复合性的强化刺激,产生刺激效应,使大脑皮层的 兴奋与抑制更加加深、更加集中。例如打乒乓球时,在接发球的一瞬间,大脑皮层所进行的 分析与综合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如对方发球的姿势、击球部位、声音、球的方向、弧度、 旋转和落台地点相继出现,所有的刺激,由相应的感受器接受后并传入大脑皮层,引起皮层 不同的细胞活动,依靠暂时的神经联系,把所有的这些活动联成一个整体,接球者对发过来 的球得到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好球还是坏球,是怎样旋转的球,用什么方法把球击过去等。 再如竞技体操运动时的肌肉收缩性质,有动力性成分,也有静力性成分。既要建立各对抗肌 中枢之间兴奋和抑制交替活动的动力定型;又要建立它们之间处于同一神经过程的动力定型 ,且按动作技能组合安排的需要,神经过程的高低强弱与接替,均需按规定节奏进行。因此 大脑皮层与大脑皮层下运动中枢可因训练而形成的全新的协调关系,有时需加强或保持低级 中枢的交互抑制,有时又需要改造它们。由此可知,体育锻炼是机体的每一种非条件反射都 可能与各种各种各样的外界刺激结合起来而建立起相应的条件反射,从而使人的头脑发达、 思维敏捷,达到提神健脑之功能。�
二、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
在体育活动时,由于体内能量物质消耗的增强和代谢物的增多,因此就必须加快血液的流通 量,及时满足机体各部能源的供应和代谢物的排泄。如在激烈运动时,运动员每搏输出量要 从安静时的100ml激增到180ml,每分钟向全身输送血液可高达35000ml。 这就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同时也提高了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降低 和限制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存积。由于血液循环的加快,血液需求量的激增从而又促使心脏 从形态、机能和功能上产生良好的适应。如心脏运动性肥大,使心脏面积比一般人大10% 以上;心肌发达,收缩力强,一般人每搏只能输出血液113ml,而优秀运动员每搏输出 量可高达200ml;心容量大,心力贮备高,据测试一般人约为765~785ml,而 运动员可达1015~1027ml;窦性心率徐缓,一般人约为70~80次/min,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者约为50~60次/min,优秀运动员为36~40次/min。同 时心脏的调节机能也大为提高,主要表现在:运动开始后,能迅速动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以适应运动的需要;在进行激烈运动的过程中,可发挥心血管系统的最大潜力,充分动员心 力贮备。运动结束后能很快地恢复到安静水平。�
三、改善呼吸功能 �
体育活动对于人体的呼吸系统影响甚大。体内的一切活动需要能量,而这些能量都来源于体 内营养物质的氧化。及时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空气,借助于不停地呼吸运动。经常参加 体育锻炼,能使呼吸肌增强,肺增气量提高,每分钟可达80~100l或更多,长跑者为 180~200l;肺活量增大,一般的男子为3000~3500ml,女子为2500 ~3000ml,而锻炼者为4000~5000ml;氧利用率提高,如正常人在安静时 利用率为25%,在较剧烈运动时可达65%,比安静时提高2�6倍。在剧烈运动时,足 部血流量增加3倍,而氧利用率也提高3倍以上。因此,毛细血管与细胞间的氧分压增加更 多,而氧气供应率可以比安静时高出9倍以上,氧利用率可接近100%;安静时每分钟呼 吸次数减少,一般人约18次。而锻炼有素者只有12次左右。以上这些都充分证明体育锻 炼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充分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四、促进骨骼、肌肉结实有力 �
体育锻炼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器官的机能,使管状骨变粗,骨密质加厚,骨小 梁排列密集,骨结节粗隆增大等。如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人,骨密质可增厚1�5~8mm 。所有这些变化均赋于骨骼坚固密实,抗压性强等特性。体育锻炼时,由于肌肉工作加强, 血液工作增加,使原有的肌肉纤维增粗,肌肉块增大,通过锻炼,臂围、腿围等,男子中增 长4cm以上,女子可增长0�6cm以上,肌肉的重量可占体重的50%以上,而不锻炼 者这种比率只占35%~40%。因此,体育锻炼能使肌肉更加结实有力,并具有高度的兴 奋性和灵活性。�
一、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 身体健全,感情斯正”。列宁也曾说过“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些精辟的论述都 充分说明体质强壮、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对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思想情绪、心理状态都 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反之,就会有如我国古代医书《内经》所说的“怒伤肝,思伤脾, 忧伤肺,恐伤肾”的不良情绪而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
从体育锻炼的内涵来说,它不仅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而且也是一种高尚的文 化娱乐活动。它既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又能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一种乐趣和享受 ,故具有炼意志、调感情之功效。�
体育锻炼多属室外运动,故它能把人们带进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在那阳光灿烂、空气新鲜的 环境下进行锻炼,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人们的无穷乐趣。这一切更使人们感到心情舒畅,精 神愉快。�
总之,体育锻炼对人体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只有按照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坚持不懈 地去进行科学锻炼,方能达到上述之目的。
第四章 体质与健康 �
第一节 体质与健康的概念 �
人们需要体育,是因为体育能增强体质、充实生活,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要实现健康教 育的目的,首先要全面了解体质与健康的概念,体质与健康的评价指标以及影响体质与健康 的各种因素等。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制定体质与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运用各 种因素的影响,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一、体质的概念 �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 理功能、身体素质、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不断发展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劳动工作能力、运动能力的物质基础。1982年8月、我国体育科 学学会体质研究会划定的体质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形态和结构的发育发达水平。即体格、体型、身体姿态、营养状况和身体组成成 份。�
(2)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和各器官、系统的效能。例如,脉搏、血压、 肺活量等反映心肺功能水平的指标。�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走、 跑、跳、投、攀登、爬越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4)心理发育发展水平。即人体感知能力、智力、个性、意志等。�
(5)适应能力。即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应急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能力的物质基础,在其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 阶段性,表现出从最佳功能状态到严重疾病和功能障碍等各种不同阶段的体质水平。总之, 体质是指精神状态、身体发育、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以及能适应各种复杂自然环境的能力 等方面的一个综合概念。因此,一个体质好的人,应当表现为精神振奋、朝气蓬勃、斗志旺 盛、精力充沛、体魄健全、筋骨强壮、对疾病和各种自然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和适应力,并 能在劳动、工作中保持高效率,在最困难的条件下胜任工作。�
一个人的体质好坏,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因素,而后天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在 进行测定和评价体质的实际水平时,必须注意体质的综合性的特点,以及的多指标性质。�
二、健康的概念 �
对健康的理解,一般人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其实这种对健康的理解是很不全面的。当今 对健康的科学定义是指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的 完满状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就明确提出:“所谓健康不是单纯地指身体无 病或不衰弱,而是不可分割的把肉体的、精神的和社会各方面的都包含在内,亦即是指一个 完美的状态。”1978年9月世界初级卫生保健会议上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对 健康的描述又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善状 态。”�
第二节 体质与健康的评价 �
一、体质的评价指标 �
体质测试的内容和方法很多,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主要测试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形态发育指标: �
反映身体形态发育的基本指标主要有身高、体重、胸围三项。通过这三项的测试,可以反映 骨骼、肌肉的发育以及营养和呼吸功能状况。�
2.生理机能指标: �
生理机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状况,主要通过脉搏、血压和肺活量等指标,反映心血 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发展水平。�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指标 �
当前,我国大学生测定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时,主要选择代表速度素质和快速奔跑能力的6 0m跑,代表下肢、肩部和腰腹力量协调素质及跳跃能力的立定跳远,代表上肢力量和攀登 能力的引体向上或屈臂悬垂,代表女生腰腹肌力量和耐力的一分钟快速仰卧起坐,代表持久 能力反映人体心肺功能的男生1000m跑和女生的800m跑,还有400m跑或50m ×3往返跑,以及代表柔韧素质的站立体前屈等。�
4.心理指标: �
主要包括反应能力、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认知能力。�
二、健康的评价指标: �
要订出一个一般的健康指标,就要考虑到不同的年龄、性别、地域,以及不同民族的差异。 一般说来,人体的健康指标是由身体的健康、精神的健康和社会的健康三方面因素构成。�
1.身体健康: �
衡量身体健康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疾病、无须治疗;�
(2)身体的发育正常;�
(3)有良好的生活节律,食欲、睡眠好;�
(4)体态、脸色好,有精神;�
(5)能很好的进行日常活动、消除疲劳快。� 2.精神的健康 �
这包括一个人的行为思想与其基本价值观仿相一致,觉得生活充实有意义,对美和善的向往 ,能精力充沛地履行各种职能,完成各种任务,而且能从中发现并享受乐趣,感到自身的价 值,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3.社会的健康 �
能够融洽地愉快地扮演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如朋友、邻居、同学、恋人等,在社会各领域的 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应具备以下标志:�
(1)有充沛的精力,能够从容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份紧张;�
(2)处中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感冒等一般性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背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皮肤有弹性,肌肉丰满,走路轻松。�
这种新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伤害,而且包括身体、精神方面能迅速完 全地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
三、体质与健康的综合评估方法 �
1981年前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试行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卡片和中小学学生体质、健 康卡片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了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和健全体质、健康卡片并促进了对青少年 的体质、健康调查和综合评估方法的研究。�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卡片�
学校 班级 姓名 �
性别 城乡 民族 �
出生年月 年 月 日 年龄 未 (已)婚 �
重要病史 �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
1.脉搏 次/30秒 次/分。�
2.收缩压 毫米汞柱。�
3.舒张压(变音) 毫米汞柱。�
4.舒张压(消音) 毫米汞柱。�
5.肺活量① ② ③ 最大值 毫升。�
6.身高 厘米。 7.坐高 厘米。�
8.体重 公斤。 9.胸围 厘米。�
10.肩宽 厘米。 11.骨盆宽 厘米。�
12.50m跑 秒。 13.立定跳远 厘米。�
14.引体向上 次。 15.斜身引体 次。�
16.仰卧起坐 次/分。�
17�立位体前屈 厘米。�
18�50m×8往返跑 分 秒 。�
19.800m跑 分 秒。�
20.1000m跑 分 秒。�
21. 22. 23. 。�
第三节 影响体质和健康的因素 �
人类作为生物进化的高级产物,在其体质发育发展过程中,既受先天条件的影响,但又不可 忽视生活环境、体育锻炼等后天因素对完善人体所发挥的作用。�
一、先天因素的影响 �
所谓遗传,就是指人体在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中,按照亲代所经过的发育 过程和方式,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后代,亦是指亲代的性状在其后代体现的现象。其遗传方式 ,无论是单基因遗传,还是多基因遗传,它们均以染色体作为基因的载体,并由基因携带遗 传信息向后代传递。遗传是人的体质发展变化的先天条件,对体质的强弱有重要的影响。�
人类在建造自身的时候,染色体除决定人的性别外,还要在胚胎发育时摄取环境中的许多物 质,造成和亲代相似的多种特征,如体态、体重、体质,甚至影响人们的性格、智力和功能 等方面,同时,还携带有许多隐性的或显性的疾病。�
遗传因素对人体健康和寿命均有影响,其中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对遗传疾病而言。由于遗传 在人类的病理或生理性状中占有一定比重,故不但能影响或决定机体的反应性,而且还能成 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遗传疾病不仅影响个体的终生,也会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如在家庭、伦理、道德、法制和医疗康复等方面,都会成为社会的很大难题。许多先进国家 ,提倡科学婚姻,优生、优育、计划生育。提倡适龄婚配,适龄、适时生育。用法制来管理 婚姻和生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个民族为了世代繁衍,并获得健康美好生活而采用的有 效措施。�
二、后天因素的影响 �
遗传对体质的影响,只是提供了可能性,而体质能够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后天的环境条件。 在后天的环境条件下,影响体质的因素很多,诸如生态环境、劳动条件、社会因素、生活方 式、卫生和体育锻炼等。�
1.生态环境 �
生态环境因素是指人类生态系统中的自然因素,诸如阳光、空气、水等基本条件,气候与季 节的影响以及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有的为人的生存与体质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有 的可能起危害作用。�
2.社会环境 �
社会环境因素是指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社会因素,它包括人类社会为之提供的衣、食、住、 行等物质条件,其中,饮食营养状况是影响体质强弱的基本社会因素。同样,医疗措施、心 理调节及其它与生活有关的社会因素,也均对人的体质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文明 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了有效地增强体质,还必须适当地从事体力劳动,参加文化娱乐活动, 调节生活内容,减少精神压力,排除情绪干扰,提高适应能力。�
3.体育锻炼 �
体育锻炼能提高大脑神经过程中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和神经细胞工作的耐久力。能使神 经细胞获得充足的能量物质和氧的供应,转移神经系统的过度紧张,从而消除疲劳,清醒头 脑,敏捷思维。体育锻炼也能提高人体循环、呼吸和运动系统的功能。如增大每搏输出量, 能较快地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锻炼后恢复也较快;能增大肺通气量,提高供氧能力;经常 从事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促进骨骼生长,骨横径增粗,骨髓腔增大,骨密质增厚,骨重量增 加,能使肌纤维变粗,增加肌肉的力量、耐力和协调性。体育锻炼还可推迟人体衰老等。�
4.生活方式: �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 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就指出:“故智者 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善怒而安居,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 久视。”显然,人们早已知道生活习惯、规律、意识等与健康有关。�
近年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我国死因普查的情况已和西方发达国家接近。特别是排列在 前3位死因中的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其致病因素多与生活方式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部残死因中占44�7%。有关专家提出克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 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心胸开阔,情绪乐观;�
(2)劳逸结合,坚持锻炼;�
(3)生活有规律,定期检查身体;�
(4)营养适当,防止肥胖;�
(5)不吸烟、不酗酒;�
(6)家庭和谐,适应环境;�
(7)与人为善,自尊自重;�
(8)爱好清洁,注意安全。�
生活方式是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体育锻炼这三大影响因素的综合表现,最终反应在人体 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上。由于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机体,一方面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种 种物理的、化学的、信息的交换,维持体内外平衡。另一方面,机体自身也在完成一系列生 命现象--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防循侵袭、免疫的应、修复愈合、再生代偿等等,并严格 按照亲体的遗传模式进行世代繁殖。
生命在于运动要坚持体育锻炼啊!
一、肌肉对保障正常糖脂代谢的意义
人通过饮食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首先分解为葡萄糖,经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去往:
(1)肝脏,正常人的肝脏能够储存100~120克的糖(每千克肝脏储糖约80克);
(2)肌肉,正常人的肌肉能够储存200~400克的糖(每千克肌肉储糖约10~20克)。
如果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多,超出了肝脏和肌肉的吸收能力(你几乎不可能将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完全耗尽,因此实际能吸收的糖分肯定小于最大容量),则多余的糖分就只能:
(1)被肝脏转化为脂肪,这使人肥胖;
(2)在被肝脏转化为脂肪之前,这些糖分只能暂时留在血液中,使人血糖过度升高。
而肝脏的储糖能力后天基本不变,只有肌肉的储糖能力可以通过运动得到提高:
(1)从事长跑等耐力性运动,可使单位重量肌肉的储糖量显著提高(从每千克肌肉10~20克上升到40~50克),而肌肉总质量变化不大。
(2)从事举重等力量性运动,可使肌肉体积和重量显著增加,而单位肌肉的储糖量小幅度增加(从每千克肌肉10~20克上升到20~30克)。
所以,通过力量性运动增加肌肉质量,或通过耐力性运动增加单位肌肉储糖量,都能大幅增加肌肉的储糖总量,然后再通过规律足量的运动来“清空库存”,就能让身体中有更大的空间来吸收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更不容易出现血糖升高和肥胖等问题。
(注意,这只是增加了你的安全系数,并不意味着健身了就可以无限制地大吃乱吃!)
二、肌肉对骨骼和关节健康的意义
肌肉通过肌腱附着在骨骼上,其收缩产生的力也直接作用于骨骼,因此通过负重训练锻炼肌肉,对骨骼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1)肌肉对骨骼的作用力刺激钙等矿物质在骨骼中沉积,从而使骨密度增加,骨的强度也提高。这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更年期后的女性(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有重要意义。
(注意,这一条所要求的肌肉训练必须是对抗重力的训练,像游泳这样的运动由于体重被水的浮力抵消,难以起到健壮骨骼的效果。)
(2)肌肉对骨骼的作用力调整着骨骼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影响了关节内应力在不同部位的分布。通过合理的肌肉训练,可以改变骨骼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关节内应力的分布,减少受力过大部位的压力,增加受力步不足部位的压力,维持骨骼和关节的健康。
(关于此条可参考kmlover:靠小强度力量训练来促进关节康复的原理是? )
三、肌肉对延长寿命的意义
高龄老人常因为跌倒导致骨折,进而卧床不起,健康急剧恶化而去世。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肌肉纤维——特别是收缩更快的II型肌纤维——逐渐萎缩退化,在重心不稳时不能快速收缩来把重心拉回到平衡位置,所以老年人更容易跌倒并引发骨折。进行以增加肌肉体积、力量和爆发力为目的的训练,一方面可以延缓肌肉退化,减少摔倒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力量训练能增加骨密度,故而跌倒了也不易骨折。
四、肌肉对生活质量的意义
随着年龄增加,肌肉力量逐渐下降,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到人的活动能力,使人难以从床上坐起,走路困难,甚至到后面连翻身都需要人帮忙……通过坚持力量训练,在年轻时提高力量,在年老后延缓力量下降的幅度(欧美许多老人参加力量举比赛,在80多岁的年纪仍能拉起上百公斤的重量),可以保持身体的活动能力,让你不至于在老了以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常年卧床不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