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年初七的禁忌与讲究 大年初七忌讳的事

2022大年初七的禁忌与讲究 大年初七忌讳的事,第1张

导读:大年初七了,大家都已经上班了,但是孩子们还在过年,我们小时候也常听父母说春节里要注意什么,到了你给孩子普及注意事项的时候了,那么你知道2022大年初七的禁忌与讲究是什么吗?大年初七忌讳的事有哪些呢?不知道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2022大年初七的禁忌与讲究

1、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2、忌请医生

旧时,正月里忌请医生看病,认为此兆一年到头都要生病。

3、忌迁居、忌糊窗槅

正月忌迁居、忌糊窗槅,否则以为不吉利。

4、忌更换、洗涤衣被

旧说正月更换、洗涤衣被,不吉。

5、遇殡葬

有的地方习俗正月里忌遇殡葬事。遇之则以为不吉,主此年内有灾祸降临。但有的地方以遇殡事为吉利的,盖因“棺”与“官”谐音,“材”与“财”谐音,有“口彩”可讨,主“升官”“发财”。

6、丧家忌拜年

家有丧事,三年服丧期间,过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讳的就是到别家去拜年,别人也尽量在正月里不到丧家去,不得已要来往时,不进屋内,而是站在门外说话。

大年初七忌讳的事

大年初七为“人日”,没有特别的习俗禁忌。

但是,大年初七这天为七煞日,七煞日诸事不宜,尤其不宜出行。

大年初七的习俗

大年初七,即农历正月初七,传说是人类的诞辰日,又称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

大年初七有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等习俗,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一、吃面条

正月初七在大部分地区,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二、赠花胜

正月初七,部分地区有赠花胜的习俗,花胜与人胜相似,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相互馈赠。

三、摊煎饼

在民间,正月初四这天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俗称熏天。

四、戴人胜

正月初七,中国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五、送火神

正月初七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即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

六、七宝羹

正月初七有吃七宝羹的习俗,七宝羹即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吃七宝羹有取吉兆、除邪气、治百病的寓意。七宝羹在各地因物产不同,所用的果菜不同,取意也有所差别。

七、捞鱼生

正月初七在南方比分地区,有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年初一 – 元旦日

正月初一俗称「过年」,守岁的人盼望子时(十二点)来临,宣布新一年的开始。这时候鞭炮齐鸣,非常热闹.

全家都会早起,一家大小穿上新衣到亲友家中拜年.

拜年时,需彼此拱手互道「恭喜」,互赠红封包,说吉利话,例如“恭喜发财”、“增福增寿”等字句.

家中有贺客临门,主人也会端出各种甜食招待宾客,甜食通常为花生、冬瓜糖、瓜子、红枣等,客人在吃甜食时,也要即兴说些吉祥话,如「吃甜甜,大赚钱」等.

晚辈向长辈,或亲友间互相拜年,是新春期间不可或缺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也可藉此表达问候、关怀之意,增进人际关系.

按照传说习俗,大年初一忌扫地、忌往外泼水,取其财运不随水流逝的兆头。 还 有,这天要把剪刀藏起。 故一切肴馔原料,必须预先准备。 理由是菜刀、剪子属於凶器,春节动之并不吉利.

年初二 – 迎婿日

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夫婿亦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习俗.

传说如果大年初一回娘家,会使娘家变穷,所以大家都在初二回娘家.

而回娘家也不能空手,必须要准备一些礼物,称为「带手」或「伴手」.

年初三 – 赤狗日

年初三又称「赤口」,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习俗上今天不拜年,因为听说这天容易跟人吵架.

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香港老一辈的居民,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

年初四 – 接神

家中的神灵,自腊月二十四日上天述职,到年初四便返回各家各户.

过午以后, 接神仪式开始:上供牲醴,并烧纸钱、神马,燃放爆竹,让诸神归位.

年初五 – 开祭财神

元旦的热闹气氛到此为止,俗称「初五隔开」.

神前的所有贡品可以移开,但柑桔塔,要等到元宵佳节才拆下。 屋内积存垃圾,今天可以清除.

这样,原来生活步伐回复过来.

大年初五亦是祭财神日子,各行业都准备五牲,祈求财神爷赐福.

年初六 – 启市

踏入大年初六,一切回复正常,店铺开业,照常工作.

开门之前,每每燃放鞭炮,其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久.

居民亦会在当日接姑奶奶回娘家过年,当日即返.

年初七 – 人日节

顾名思义,人日即人的生日.

这不是某人生日,而是全人类生辰.

至於节日起源,根据《占书》记载,指出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 所以初七便是人日.

在人日,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

所谓及第,是希望在科考场高中状元,人吃及第是取其好意头的意思.

正月十五 - 元宵节

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又称灯节或上元节,亦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家家户户皆热闹庆祝,还会食汤圆,故亦称小过年

这天的夜晚,处处可见儿童手提灯笼外出嬉戏,各地的庙宇也会张灯结彩,高搭彩棚,展示各式飞禽走兽、花鸟人物及古今人物的花灯,并举办花灯竞赛,吸引了不少赏灯的人潮,热闹有趣的灯谜晚会则为更丰富了元宵节的习俗.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116316html

大年初七的习俗有哪些

大年初七习俗:摊煎饼、吃七宝羹、戴人胜、捞鱼生等。

习俗一:戴人胜

人日节时,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习俗二:赠花胜

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习俗三:出游登高

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习俗四:称体重

有的地方,人日时,男女老少都要用镑称称量体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关心一下人的身体情况。

习俗五: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习俗六:土地庙送灯

人日还叫“人齐日”,民间有上土地庙送灯的习俗,人们将一盏油灯放在土地神像前,家里有几口人就点上几个灯捻儿,此时无子的人家要去偷灯,认为这样可以求到儿子。

习俗七:占卜吉祥

根据气象判断吉凶,以卜人类的繁衍。正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则谓吉祥,主一年出入顺利,人口平安,生丁繁衍;若阴晦则兆灾患。据《北齐书·魏收传》记载,南北朝时期,正月初七要把人像贴在帐子上,据说可保家人平安。

习俗八:送火神

有的地方,正月初七这天还要“送火神”,孩子们选一根两米左右的木棒,用麦秸将其绑住,这就是所说的“火神”。黄昏时分,在家门口点着“火神”的一端,孩子们抱着“火神”的另一端跑向离家较远的地方,直到燃烧殆尽为止。这个活动寓意于将“火神”送出家门,一年之内家里没有火灾,平平安安。

大年初七吃什么

1、吃饺子

人日这天,临清、济南等地忌讳妇女做针线。单县早晨吃饺子,现包现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点灯,据说是让老鼠娶媳妇,不要危害百姓。淄川在这天吃小豆腐,象征吃老鼠脑。

2、吃面条

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3、吃摊煎饼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4、吃七宝羹

大年初七是“人日”,人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菜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来年大丰收。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如此种种。

大年初七有什么禁忌

1、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2、忌请医生

旧时,正月里忌请医生看病,认为此兆一年到头都要生病。

3、忌迁居、忌糊窗_

正月忌迁居、忌糊窗_,否则以为不吉利。

4、忌更换、洗涤衣被

旧说正月更换、洗涤衣被,不吉。

5、遇殡葬

有的地方习俗正月里忌遇殡葬事。遇之则以为不吉,主此年内有灾祸降临。但有的地方以遇殡事为吉利的,盖因“棺”与“官”谐音,“材”与“财”谐音,有“口彩”可讨,主“升官”“发财”。

6、丧家忌拜年

家有丧事,三年服丧期间,过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讳的就是到别家去拜年,别人也尽量在正月里不到丧家去,不得已要来往时,不进屋内,而是站在门外说话。

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二

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儿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初六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 12 岁的男孩,因为 12 是 6 的两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

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初八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初九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信众要主祀玉皇大帝,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初十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十二至十五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而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0057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6
下一篇2023-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