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说了你出于叛逆期,那就好好改呗。
谁都会有这种时候,叛逆期的人听不进去话,谁说啥都爱顶,也不管对不对,很少反省自己,但过后可能会后悔。
所以怎么办?大脑是你自己的,你自己得能控制自己,叛逆的原因无非是青春期激素刺激、大脑正在发育接受新鲜事物多,容易冲动不服管教。
记得上学时对大人说的不要早点找女朋友、要好好学习,不以为然,长大后才发现,那时不成熟谈的女朋友都是瞎扯,而长大后没本事没实力才真的找不到好女朋友。
大人说的绝大多数都是对的,因为这世界上爱你的只有父母,同学的爱都是扯淡,不信你管他们借钱试试。。。
所以叛逆期多反省自己,该听的话得听,平时多干点活,体会下父母的不易,这世界上没人有无限制对你好的义务,能管你的都是爱你,现在不管你,你容易出事。你可以看看变形记,陈新颖那集,人有时只有落魄了才知道反省自己。。
为啥孩子到了青春期,最容易和妈妈起冲突?
妈妈是管教孩子的主力军
其实一般的家庭中管教孩子的通常都是母亲这个角色,而父亲是很少参与的。这就导致了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接触最密切的就是妈妈。可以想到从孩子出生到成年,从孩子的生活到学习,几乎到处都有妈妈的影子。可以说妈妈就是管教孩子的主力军。所以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最容易和母亲起冲突,就是因为管教孩子的往往是妈妈。
妈妈付出的越多越不容易放手
上面说道管教孩子的主要人物是妈妈这个角色,妈妈在孩子的身上付出当然也是最多的。根据心理学,人一旦在另一事或人的身上投入越多的精力就越难放手。所以这个时候妈妈还是会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照顾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这段时间妈妈还是会像以前一样控制孩子、管教孩子。孩子的内心当然会有很强烈的反感。
孩子最想脱离对妈妈的依赖
就是因为从小到大管教孩子最多的是妈妈,所以孩子的心里对于妈妈的依赖就是最深的。而青春期是孩子的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孩子最希望的就是能够脱离了对父母的依赖。这时候妈妈就是孩子想要脱离依赖的主要目标。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和妈妈爆发冲突的机会是最频繁的。
其实孩子和妈妈经常爆发这样的冲突是很不利于家庭和谐的。这样孩子也越来越不愿意回家,那么怎样改善这样的情况呢?
到了孩子的青春期,妈妈要注意什么呢?
让爸爸参与到孩子的管教当中来
孩子和妈妈会有更多冲突归根究底是因为孩子管教的任务大多数放在了妈妈的身上。所以想要缓解这样的情况,爸爸在中间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段时间里,应该让爸爸更多得参与到管教孩子的行动中来,这样就能缓解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冲突。
另一方面,让孩子从和妈妈对抗的情绪中出来,这样能让孩子更客观地看待自己身上的问题。这样才有机会让孩子和妈妈之间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也让妈妈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一个心理准备,知道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孩子的叛逆无非就是孩子的思想越来越独立,孩子想要独立的心情也会越来越强烈。但是很多时候家长是没有办法一下子就对孩子放手的,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开始反抗试图脱离父母的束缚。这个时候建议家长多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让孩子有有空间施展自己的想法,这样孩子才能让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中成长起来。
家长只有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家长在孩子的叛逆期也能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所以父母都会尽可能在最大能力限度内提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与环境。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教育方式也会不同,教育方式也会有对错之分。往往有时候错误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离正确的成长道路上越来越远,而正确恰当的教育方式,会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好的成长。
第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慢慢前进。如果父母自己也没法做到的,请放下期待。父母身上不具备的个性,怎能正面影响孩子,让孩子从父母身上模仿学习呢?给孩子示范一次,比说十次管用。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原件如果足够整齐、清晰,复印件也会同样的整齐、清晰。原件如果有空缺,复印件也同样有空缺。只有在原件上添笔加墨后,复印件才能有同样的效果。
第二,告诉孩子积极做什么,而不是传统教育者居高临下的态度。
总是对孩子说“不要打人,不要在沙发上吃饭”等。这种消极的语气只会导致对消极行为的关注和专注;但是孩子还是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应该做什么。积极的说法是用美德来纠正孩子的行为,比如“你忘了和别人和平相处”或者“我们在餐桌上吃饭!
第三,合理控制孩子。
告诉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的标准。
(1)控制中必须有权威:当孩子可能犯错误,我们不得不控制他们时,必须有权威。让孩子们知道你是认真的,你的要求会得到惩罚或奖励。有力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当然,对孩子的管教一定要负责。告诉你的孩子你为什么提出这个要求。
(2)与孩子的父亲保持一致: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是一致的,这样他们才能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你不同意你父亲的控制,你最好在孩子将来不在的时候和他讨论一下。这样做,我们也可以建立父母双方的权威。
(3)不要惩罚太多:不要在身体和心理上虐待孩子,照顾好孩子。最好的政策是奖励他的良好表现。
第四,建立明确的家规,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孩子们需要知道界限在哪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有规则,孩子就没有安全感。家规不超过5到6条,要适合家庭的具体需求,必须用肯定句表述并张贴。如果你违反了家规,你应该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一旦确立,就要坚决执行,家规要定期调整修复,定期召开家庭会议,让全家人共享人生发展进程,发扬民主,互相尊重,享受爱的氛围。
第五,关注孩子的倾诉,因为孩子有什么话喜欢对家长说,是对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和信任。
常常与子女沟通交流,缩短与子女心灵的距离,愿意听子女谈知心话,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长。在教育子女时要多用一些积极性的语言,尤其是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切忌使用侮辱性语言,这样做会抹杀子女心中的自信心,给子女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阻碍子女的成长和进步。要让子女正确地面对挫折,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第六,要独立,要有志。
由于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关系,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宠爱会更多,现在的孩子出门书包都需要家长来提回家,衣服也会有家长来洗,完全没有这个年纪应该有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要知道,不管在家里受多少的宠爱,终究要去社会上迎接更多的挑战,如果这些小事都做不好,那么长大离开家庭之后又如何去面对社会呢?
第七,给孩子一定范围内的选择权。
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越来越多的自由和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须有意识地要求自己;甚至克制自己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事情的想法,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些自由。给孩子一定程度的自由,说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更加尊重和爱我们。给孩子一定范围内的选择权,可以避免紧张,给孩子提供实际的机会做决定。比如”该睡觉了,是想听昨天的故事,还是想听新的故事?“”你今天想穿粉色外套还是蓝色t恤?如果孩子两个都不选,家长可以问:“是我帮你选,还是你自己选?”做选择,让孩子负责任是日常行为,对孩子自我价值的培养非常重要。
1、多和孩子沟通一下。和孩子谈谈心,有时候,是家长太理解孩子了,导致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那么理解,单方面是不够的,需要双方都理解一点。不妨找个心平气和的时间,和孩子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聊一聊,和孩子说说你换位思考过,你知道自己有过错,要孩子也换位思考,想想父母,父母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父母自己还是为了孩子,这样孩子就能很大程度上理解父母,从而化解相当多的矛盾。
2、很多时候孩子对父母的不理解,不是因为没有换位思考,而是没有经历过就没有体验,孩子上中学,也不小了,何不让孩子体验一下生活的困难,有时候一体验,孩子就会在一夜之间长大,作为家长也不要舍不得让孩子吃苦,把孩子送到亲人朋友开的饭馆或者快餐店让孩子体验一下生活,体验一下父母的不容易,那个时候孩子就会明白,原来和自己天天吵架的父母这么不容易,这样孩子在心智上会成熟许多。
3、和孩子做朋友。不要老是拿出家长的架子来压制孩子,不要有自己是长辈孩子必须毕恭毕敬地服从自己的观念,要和孩子做朋友,在叛逆期的少年少女们,往往更愿意倾听与跟随小伙伴的意见而不是严肃的长辈。所以和孩子做朋友,那么与孩子沟通起来就相对容易很多。如何和孩子做朋友?当然就是放下大人架子,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做饭,一起干小朋友都会干的事情,倾听所有小伙伴都会倾听的烦恼,这才是真朋友。
叛逆的孩子很常见。 他们通常在14岁的青春期叛逆。父母要注意与女儿的沟通。 女孩一般都很弱,但到了青春期,就会顶嘴,不听话,成绩下降。 父母要换位思考,多一些耐心,引导女儿安全度过叛逆期。如何管教叛逆的女孩?
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适当满足女孩的愿望,女孩的独立愿望可以在和谐的氛围中由父母实现。观察和交流。只需观察您的孩子如何与您交流。 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必须脱离自己的角色,站在第三方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 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出有限的适应。多听少教,帮助女孩早日独立。尊重对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而倾听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更有利于与孩子平等交流。
其次,寻求建议。管教孩子的时候,有时候应该征求别人的意见,打开自己的思路。 最好与孩子的老师加强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平时表现。降低姿势,学会倾听。父母要做的就是放低姿态,学会听孩子的话。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当你倾听的时候,你也会给她一个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同时,也能明白孩子的真实想法,一石二鸟。
最后,学会慢慢理解和引导。听完之后,你会对孩子的想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也许她的想法会和你的想法不同,这会让你觉得有问题。 这个时候不要急着否认,而是先试着去理解。 毕竟,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总是有原因的。在对孩子表现出理解后,提出自己的建议而不是命令,慢慢引导孩子,告诉孩子这样可以,但也许会更好。与孩子交流。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迅速。 这个时候,她们对这个世界会有很多想法,女生的心也会更柔软。家长要积极找女孩子交流生活中的事情,积极与孩子的老师交流,多关注孩子的想法。
会吵就是有矛盾存在,家长想要改善关系,那么你就得先平静下来,摆正自己的态度。
我也我有个十六岁正在读初二的儿子,我把我教育孩子的经验说一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孩子也叛逆过,那段时间他不耐烦写作业,在学校跟同学闹矛盾,说他就哽着脖子跟我吵,说我不关心他,答应他的事没做到,还总是冤枉他。除了他拿手机玩 游戏 的时候能安静点,真是没一刻消停的。
为了教养孩子我从儿子出生起,就开始自修心理学,也算略懂一点点儿童心理。所以当时我看他就像时随时要炸样子,我就先要自己软下来了,他硬我软,我让他把心里的不满都发泄出来,随便他指责,我站着安静听他说,等他说累了,不说了,我再跟他分析。
首先我和他说的是态度问题,我从小对孩子的教育中,礼貌和遵老爱幼我觉得是我以身做责教给他的,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他自然而然脑子里就有这个意识,所以在孩子的观念里对长辈大喊大叫本身就是错的。
所以当我跟他说,咱们别的事情先别论,你读了六七年的书,弟子规都背过了,你对妈妈这么大声吼对不对?而且一吼就是半小时,我很委屈你知道吗?我养你还要给你吼,刚刚要是换我吼你,你是不是早就生气摔东西了?你看我现在还这么好声好气的和你说话,我态度好不好?咱们能不能安静的谈一谈了?你最近脾气这么暴躁肯定是有原因的,你说妈妈不够关心你,不理解你,那我现在愿意听你说了,你要不要跟妈妈说。
OK,到这里就能坐下来沟通了。
孩子都别扭的,你不能指望才吵完架,他一下就能跟你敞开心菲,把心里的事都告诉你。所以我一件事一件事的问,先说他指责我“不关心”他的问题。孩子会觉得家长不够关心他,通常是在他碰到麻烦时,家长没及时伸出缓手让他无助了,而家长可能那段时间没关注孩子,所以我就揪着这个问题一直问,问出来了就跟他道歉,然后解释我会疏忽了的原因。
在这里特别指出,这个道歉是真的很重要。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他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人格正在慢慢养成,心里的主意就更正了。家长不能觉得孩子是我生的,我想让你干嘛你就该干嘛,这是错的。
孩子打从一出娘胎起,他就是独立的个体,他是你的孩子,但他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不是玩具,他是有自己思想的人,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小,就说你还小,爸爸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你好,这是错的,家长应该做的首先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就算那是错的。
当然,孩子错误的想法,家长可以好好的和孩子分析,商量一个折中的办法,给他一个机会去试。这就是一个“听谁的”的约定,你给孩子一个机会,证明他的观点是错的,然后他就得听你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操作。
其实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机还远没有大人的复杂和阴暗,我每次搞定我儿子时,心里都有一种“儿子啊,你还嫩着呢”的优越感,真的,我们的孩子其实都还很单纯,而且他们要的其实只是父母的认同。每次我们这么较理过一轮,都会觉得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在这里,我举个例子。有一阵子我儿子很迷 游戏 ,我的世界,王者荣耀玩,玩的那叫一个溜。王者荣耀我看都看不懂,他一个下午就都上手了,第二天就能跟人联线,指挥队友去打别人的阵地了。
家长朋友要是看孩子不做作业玩 游戏 ,可能会很上火,我当时看了也生气,但我没有上去直接把他的手机抢过来,然后直接开揍什么的,因为我知道玩王者,那是一个团队一起玩的,一个人停了这一队人都要输,而且我不知道当时跟我儿子玩 游戏 ,有没有他的同学或朋友什么的,如果当时我直接阻止了这件事,一是会影响孩子的日常交际,二也会很伤孩子的心。
所以我当时就站在他边上看着他,看得他缩脖子自觉理亏了,我才跟他说,让你把这一盘打完,然后你跟我好好说说你这个事情。
因为孩子他知道这件事他本身就不理亏,所以事后我让他割地赔款,签定不平等条约,他都得应着。不然我就怼他:“是谁先犯规的?你不做作业玩 游戏 ,我刚刚都让你打完没让你直接死了,我尊重你了,你尊重我没?”他就歇菜了。
事后我仔细想了想孩子玩 游戏 这个事,其实孩子在游玩这件事上,展现出了我平时没看到的一面 。现在的孩子都是妈宝,除了读书做习题,我们基本不会让他做别的事。所以孩子在玩游上展现出来的反应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领导能力都让我很惊讶。
我为此还特地跑去研究了一下王者荣耀和我的世界这两个 游戏 ,老实说,王者荣耀我还能摆弄两下,不过都是被人打的份,打人就别想了,至于我的世界这个方块 游戏 我是看都看不懂。
大家换位思考一下,以我们大人自认为成熟的智商,都摆弄不了的东西,我们的孩子一下就上手了,而且我的世界是全英文的 游戏 ,一个不认识英文的孩子,他竟然都能熟练摆弄,我们是不是该骄傲一下?
这里还要说一下另一件事。我儿子因为玩王者很溜,曾一度觉得他可以凭玩 游戏 赚钱,因为网上现在也有很多 游戏 达人,电竞选手年薪百万什么的,他就觉得自己不学习也能行。我就跟他做了一个约定,让他用周日一天的时间,从早上九点开始到晚上五点半,中午休息一小时,就是我们大人正常的上班时间,就用他觉得能赚钱的玩的很溜的 游戏 ,我让他利用这一天的时间赚一百块钱,结果他当然是失败了。
然后就我跟好好跟他分析了一下一个人要成功需要做多少努力。我事先做了功课,在网上查找了各种有关 游戏 的资料来说服他,从王者荣耀说到马化腾,我说人家家里有矿还这么努力,你妈我每天就苦哈哈的赚这么点钱养活你,你凭什么不努力?
其实说了这么多,举了这么多例子,我想说的就是家长与孩子首先要多沟通,多关心孩子,耐心的倾听他们的想法,学会尊重他们,跟他们像朋友一样的交谈,商量解决矛盾。
不能因为你是孩子的父母,就霸道的用”我是你爸或我是你母,我还会害你吗?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是为了你好“这样的话,来决定孩子要怎么做,孩子不愿意就对孩子打骂体罚,这样是不对。
我们家长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就会发现我们的孩子身上有很多我们不曾发现的闪光点,所以各位家长朋友们,变得更加善解人意一点吧,你们的孩子会更爱你们的。
曾经有一个孩子的奶奶问过我这个问题。
她们家的孩子个个都聪明,除了这个不听话沉迷于 游戏 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都孝顺懂事,成绩优秀。但是这个由妈妈带大的孩子让一家人伤透了脑筋。
奶奶问我该怎么办,我说要把他的心拉回来。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一家人都不要生气,要考虑怎么做才能温暖他的内心,无条件地对他好。
奶奶说,看到他恨不得打死他,还对他好得起来。
我说,那就没办法了。你不对他好,一回家他就得看大家的冷眼,甚至是打骂。这个家他怎么会爱得起来,他又怎么能听你们的话,又怎么能反思自己的行为?
奶奶说,那真的做不到对他好,怎么办呢?
我说,那就等他慢慢长大吧。他总会长大的。只是不要把他逼急了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来就行。
后来,孩子慢慢大了,读了个技校。他爸爸开了公司,他也就跟着爸爸去工作了。
对叛逆的孩子,还是对他好点吧,只要不违法犯罪,且忍着点。对他的教育要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切切不可棍棒拳脚冷嘲热讽。
孩子十五岁以前的三个叛逆期,与所有父母一起分享。
1、3岁左右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大脑格式化完毕,此时的孩子就像一块海绵,不断的 探索 世界,对外界的信息不分好坏,照单全收。这一时期的孩子最明显的变化是自我意识形成,初显幼小自尊。“我的”、“我不”会成为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由于此时的孩子是非观尚未形成,根本分不出什么是“是非好坏”。所以,父母只需引导孩子分清“物主所有者”和“物主所有权”之前的差别即可。孩子变得不听话,会对父母说“不”,这是一件好事。孩子有了“主见”雏形,父母不宜强压,此时强压,在孩子的第二阶段叛逆期时,孩子会以双倍的能量去和你抗争。
2、6-8岁是孩子的第二叛逆期。这一时期的孩子,由于大脑脑核、脑缘、大脑皮层已基本发育完全,所以学习能力特别强。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孩子又是最不听话、最活跃的孩子。拼命的跟父母对抗,总是去触碰你的底线,让身为父母的我们头痛不已。其实,这一阶段的孩子所有的对抗都只是在跟父母说一个事,“请你们尊重我的权利和自由”。看似很可笑,你一个孩子有什么权利和自由可言。其实不然,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反复出现“听话”和“反抗”的现象。这是他们的大脑在不停的交替发育左脑前叶和右脑前叶。当孩子在发育左脑前叶时,孩子会表现得特别的“作”,“破坏力”特别强。用我孩子的话说就是“我已经油盐不进了”“你生气是你自己的心态不好”。发育右脑前叶时,孩子会变得特别的“听话”,十分配合你的要求。因为左右脑前叶分管着“理性、逻辑、创造思维”和“感性、语言、沟通能力”。这个时期男孩和女孩的行为差别会更大。父母能做的就是引导和接纳。
3、12-15岁的青春期。如果前两个叛逆期孩子的行为被有效的引导和接纳,这一时期的孩子你真的只需要做到尊重他们就好。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只想证明一件事,那就是:我长大了,我拥有和你们一样的权利和自由,我们是平等的。如果1、2阶段的叛逆期孩子没有顺利的渡过,在第3阶段的叛逆期里,父母就需要对自己过往的行为理单了。此时,不要指责孩子,也不要批评他们。这个时期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变化,心理方面变化和需求会增多。“我长大了,但又不能完全独立”,“我很个性,但我还是希望得到你的认同”,“别管我,我想谈个恋爱”,“我不矬,我美出天际了,我帅呆了,酷毙了”……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开心快乐的成长。
首先,学会倾听,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以我们父母的想法去左右孩子。其次,学会接受,接受孩子的新潮,融入孩子的世界。再次,学会换位思考,我们总是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殊不知孩子已经有啦自己的独立意志,他们需要自我。不要以为我们所谓的关心就是关心,其实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爱和关心,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倾诉,。他们不是要吵架,也不是他们和父母吵架,难道不是父母在和孩子吵架吗?一个巴掌拍不响。沟通很重要。
你好,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是一个 高度概括 的问题,就像“如何才能夫妻关系和睦”一样,要说解决方案的话,都能出一本书了。因此,这里能给到的只能是大方向上的思考和建议,具体的改善,还要您自己多去结合家庭内因,在日常生活中去不断摸索。
我也在不断学习各种 育儿 知识,包括关于青春期叛逆的内容,有一些心得可跟您分享。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
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忽视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