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出去旅游的朋友,在偏远地区,在贫困地区,在农村地区,尽可能不要单独前往,结伴而行时候也一点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严重的就是人身财产安全受伤害,这个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大部分情况下,你想买个东西住个宿,被宰肯定是免不了的
喜欢说农村人淳朴,对农村有好感,是什么人说的?我们的父辈,他们说这句话没什么错,因为他们从小在农村长大,始终感受着这种温暖
请始终牢记,农村人的淳朴,永远是对内的,也就是说,对自己人,绝对是淳朴的,让你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农村的社会形态形成跟城市不太一样,以姓氏和血缘连接的关系在农村是占主流的,也就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大家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家族人少,可能在农村你就会过的很艰难
拿我自己举例,我父母双方分别有七八个兄弟姐妹,所以我有接近20个姑姑大爷舅舅阿姨,他们嫁人娶妻,我就又多了接近20个姑父大妈舅妈姨夫,这些人又生小孩,很多人生了不止一个,我就有了20多个堂哥堂姐表哥表姐,他们结婚了我就又有了20多个嫂嫂和姐夫
甚至我妈还会介绍我的堂姐堂哥跟我的表哥表姐结婚,让我们这里的氏族关系联系更紧密
所以你可以看看在一个县城里,我们家的亲戚有多少人,这么多人联合起来有多大力量
亲戚还不算强联系,真正的强联系是一个村,我们家很早就从农村搬到县里居住了,原本的居住地是桃源村,这个村里的住户,几乎都姓刘,祖上三代基本都沾亲带故
在这种村里长大,大家都互帮互助,你能对他们不产生好感么?
在这种村子长大,自然会觉得农村人很淳朴
但是这种淳朴,其实是一个小圈子里的互帮互助的利益集团,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这种温暖,其实是有前提的
如果没有这种前提,跟我没有血缘关系,不是一个姓,那么就不会有什么淳朴可言,有的只是奸猾
举个例子,我在自己村里走动,手机丢了,立刻就有人送到我家了,为啥?大家都姓刘,哪怕他不认识我他也认识我爸
但是如果我在镇上丢手机了,被老头捡到,他的心里只会高兴得了个大便宜,不可能还给我
当然,在同村他捡到东西,说不定立刻就归还
除了这个例子外,我家里有亲戚,在镇上开超市,每年回家我都去他家超市坐坐,拜访一看看望看望
他对我特别热情,尽可能给我兜里揣吃的,我要买什么东西,也全部都是批发价折算给我,绝对便宜
对内,我们一家人,淳朴吧
但是对外呢?
我亲眼看见他卖东西,能怎么短斤少两怎么短斤少两,能怎么虚报加价怎么虚报加价,总之活脱脱一个奸商
你肯定要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了
从小到大我是在氏族中长大的,的确感觉到这种温暖,但同样我也能感受到其他氏族对我们的恶意——在农村为了宅基地打群架甚至死人的可不少
我爹妈对我的教育是,对自己亲戚,可以稍微放心,对自己爹妈,可以百分百信任,但是对外界的一切,基本全是坏蛋,没几个好人,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我举这么多例子,只是从一个农村人的角度出发告诉你,在农村里的人,本身是没有很严格强烈的是非观善恶观的,更没有所谓的道德修养,长期的资源短缺造成他们内心只有最基本最原始的利益交换意识,对氏族内的人非常淳朴,尽可能帮忙,因为团结才能活下去,但是对氏族外的人,就尽可能想办法的偷奸耍滑,能怎么宰就怎么宰
像民工强奸大城市女学生白领这类新闻里的民工,你说他们是刁民,没错,说他们淳朴也没错,因为在同一个氏族里,同一个村,有利益掺杂,有村里领袖约束,他绝对不敢强奸,反而可能会很热心帮忙,这就是淳朴,但是大城市的小姑娘,不是自己人,想怎么伤害就怎么伤害,这就是刁民——究根结底,其本身并没有多强烈的道德约束和法律意识
如果你生来不是农村人,就不要天真的认为农民都淳朴,当然也没必要怎么敌视,就是出门时候必须得小心提防点,真心话
从小很少回农村老家,但凡回去就能听到家庭暴力氏族纷争对村械斗的事情。
相信在这样环境长大又没接受过什么教育的人进城务工,给城市添乱的可能性大。
而事实上现在也是这么感受的。
对内也斗的怎么破……我爸那边亲戚简直极品,上面拨款下来家家户户修水修电,村民们把钱收了全都不修,拿去吃吃喝喝,然后继续点蜡烛挑水,真是日了狗了,好歹把房子修修吧?亲娘哎都潮的长蘑菇了。这都算了,我爸那一代就他出来了,分田也没用,准备说让给伯伯们,一问早就给瓜分完了,生怕我爸要,醉的不行。
对的,一个村子一般有几大家族。我家曾祖是个孤儿,民国初年流浪到这里的,努力生活也娶妻生子了。然而单门独户一直被村里人欺负。我家人被欺负的情况延续到零几年。后来为什么没被欺负了呢?因为我的一个伯伯当官了
说起来这种关系跟穆斯林也很像呢,教规说要做好人,那是对(同一派别的)穆斯林要做好人
说对了…好吃懒做纯粹自己作的…我跟人说老家没自来水没电还都不信,这年头除了有些地方穷或者地理位置不方便通电,自来水都没有的村能有多少……?
我爷爷跟我讲他年轻的时候,农村搞生产队,爷爷那一队下地劳动特别积极,每天早出晚归,庄稼打理的特别好,跟隔壁田里的乱糟糟形成鲜明对比,结果有一天,爷爷那队的庄稼被人踩烂了两垄,没错就是隔壁那队干的……
传统的乡土社会就是这样子的,凡事都分对内对外。因为一个宗族就是一个共同体,有着共同的利益,遵循同样的规范,群体成员的集体认同度很高,所以对外来的人会比较敏感警惕。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我父亲算是很穷很穷的边远地方农村出来的,我也经常回老家去,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倒是可以说说我的看法。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对不对?我觉得是对的。
我三叔没有什么本事,也就靠贩菜贩瓜果为生,为了孩子的上学一家人从农村出来蜗居在我们这个城市的边缘,这个地方也住着大量的从不同地方来的农民,当然,见多了你会明白,品性的好坏有的时候真的是和财富挂钩的。
我三叔在一个比较偏的破败的小危房里储存着他从批发市场进来的蔬菜,也就是靠这些东西,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但是,他后来常常发现,这些东西总是无故减少,而且越来越明显,看的出来偷东西贼开始肆无忌惮了,于是他便在小危房附近蹲守,想看看到底是谁干的。
终于有天,让他抓住了,而且是人赃俱获,他过去的时候,那两个人正在卖力的搬运,三叔大喝一声冲上前去,其中一个小伙字几乎下意识的掏出了一把匕首,一手捏住三叔的脖子一手直接持刀往胸口戳,三叔哪见过这阵势,瞬间就怂了。。。。。
后面,幸亏那年冬天,他穿的厚,里面衬衫胸口口袋里放的3000块钱,救了他一命,刀子被挡住没有刺进心脏。然而作案的人,是他家附近工地上的工人,还有一个就是他家的邻居。当然,之后种种原因,这件事情被定义为了民事纠纷,此人还大摇大摆没事人一样的到医院来看他(具体不讲。)
我爷爷还在世的时候,经常下地干活,一个同乡的人牛没有绑好,直接钻进了庄稼地,后果可想而知,我爷爷找去理论,被他们父子(儿子师范大学刚毕业)在村口一顿毒打,当时我爷爷快80岁人了,抱着头在村口被这样2个混账欺负,我三婶看不过,过去护我爷爷的时候,被打成重伤。法律判决赔偿,一家人抵赖,一直未果。同村人,多年乡亲。
当然,若干年前跑到我家**药死了狗投我四叔摩托、在我三叔举家迁往城里的第二天晚上,家里东西被一扫而光(因为东西太多,第一天无法全部带走)这些事情想起来都心寒不已。
农村人的朴实,我也见过,但是得分人,看他对谁,为了一己私欲,为了一点点利益,为了保护自己的那些所谓的尊严,他能对一个花甲老人大打出手,对手无寸铁的女人大打出手,对你家里的一些财产垂涎不已,对所谓的城里人充满了敌视。
但即使这样,在我父辈他们脑海里,还是充满了感激,愿意给这些人帮忙,我反正是够了。
我知道,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以我见过大部分群体而言,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所以,题主你的这句话是没错的。
至于去旅游,现在农民们也开窍了,你难道没见到农村里那么多的农家乐么,这是好一点的地方,你也就心甘情愿点,多出点冤枉钱,感受一下所谓农家乐气息和农家菜。
如果是偏远地区,如果单人的话,建议能躲多远躲多远。
你没法想象我们朋友骑行青藏线的时候,路上碰见眉清目秀的藏族同胞在隧道里是如何露出狰狞的一面,抢走了他们几个人的单反、笔记本和钱财。所以,要么人多一点,离这些人远一点,要么一个人的时候避免碰见这些人,碰见了躲得越远越好。
希望,我们的国家能慢慢的好起来。哎
真的是这样的,我小时候也在农村长大,看了太多这样的事,为一点小利能不折手段,对于农村的人来说没有尊严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任何情感,邻居,亲戚甚至父子为了一点利益大打出手的满村都是~还有不要以为城里人的性观念才开放,农村那个乱的呀,公公搞媳妇,小叔子搞嫂子的事情不要太多
每个人都有人性的弱点吧,当然,农村肯定有很好的很好的人,但是这样的一般2种极端:一种是举家迁往城市,一种在农村过得不好,很多时候,淳朴不会给你生活上带来大的帮助。
最近看了作家闫红的一篇文章,说她的父亲就是从边远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很热爱帮助家乡父老。八十年代时,家里来了一对父子,说是父子,其实儿子不是亲生的,是做“爹”的当年与这儿子的寡母有奸情,娘死后,儿子还小,亲爹家里不管,他就收养了这孩子(很复杂的情形,不知道这样表述是否清楚)。闫红的父亲觉得这是超越生死的爱情,决定帮助他们,就给了这对父子两千元钱(八十年代时的两千元钱),意思是让他们去做点小生意改善生活。结果回村之后,儿子就拿两千元买了个智商有问题的媳妇(据说是不够钱买正常的),就此还真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卖自己的亲生子;至于那个养父,自从养子买了媳妇成了家,就被抛弃了,没人再管他。
我的淘宝买的牛肉干快递被小区搞绿化的农民工偷了。找他要,他说,反正你每天有那么多快递,少一个多一个无所谓╮(╯_╰)╭。。他们的工头,是他的同乡。为了帮助小偷,各种谎话各种泼辣。。。不值得为了200多块钱零食去报警录口供浪费时间。但是确实感受到,他们内部真的很团结很淳朴。但是对待外人,简直没任何底线,不知廉耻!
如果我家人偷了东西,我肯定去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回家肯定教育我的家人。我会觉得可耻,丢人现眼,肯定不吃他偷来的东西。
那群农民工觉得,偷了东西很开心,而且是从我的报箱里面取出来的,不是偷的,是捡的。而且我报箱里面常年有快递,捡出来几个没关系。而且我城里人,为了点牛肉干发脾气,城里人太小气。而且小偷把牛肉干分给大家吃,特别有情意重感情,是好人。。。工头说牛肉干不是我的,是他赶集买的。后来又改口,是快递扔在地上他们捡的。后来又改口,快递上面没有写我的名字电话,他们以为是送给他们的。后来又改口,没有3斤牛肉干,只有一抓抓牛肉干,不值5块钱。后来又改口,牛肉干是坏的,他们没吃,扔掉了。。。。再吵下去,我还得赔他们牛肉干吃坏肚子的医药费了。
我不确定牛肉干到底多少,快递是不是放在我报箱,淘宝发快递写我名字电话没有,牛肉干是好的还是坏的。。。就不停打电话问淘宝和快递公司。淘宝为了自证清白,又给我寄了三包牛肉干。。。
所以,我觉得,整个事件就是农民工偷东西了。
还有一件事。某年趵突泉灯会,婆婆穿着新买的西服,路过泉城路。一个卖竹筒饭的小贩把婆婆衣服刮破了。婆婆心疼衣服,要小贩赔钱。小贩说没钱。婆婆就说去缝纫店,补好。。。小贩叫了一大群老乡围住我婆婆,各种骂我婆婆。还要打人。。。警察来了控制住场面,叫婆婆和小贩去服装店,换一件新衣服。。。到了贵和,看了价格,小贩就软了,哭,磕头,又是家里老人了,孩子了那一套。。。之前围攻我婆婆的气势呢?
另外,他们最奇怪的逻辑是:城里人穿的起这么贵的衣服,为什么还要为难我?
而不是,我做错事损坏了城里人的衣服,我得负责。
说一句不好听的,他们就是欠收拾,对他们客气以为好欺负,凶一点他们立马就软了。但是凶一点自己又做不出来,国家又不管这些小事情。主要还是法治问题,不治他们就不怕,不怕就嚣张起来了
老家在四川地级市的一个小镇旁边,说起来不算偏僻,离成都开车不到两小时!这里的农村民风彪悍,互相欺诈,偷摸扒窃,现在回老家毫无安全感,他们的自卑,自危,以及自私的根基导致了他们跟任何人都无法成为朋友,哪怕是自家亲戚,自己家族,甚至自己的父母!
1、家族关系紧张,互相诋毁
我们大队人不多,周围也就几个姓氏,从小时候起,其中有一个丁姓家族从爷爷辈起一共50-60号人。家里面的妇女都喜欢出去说是非,在外姓家族暴露自己家丑,自己嫂子偷自己男人,某姑娘又和某个叔叔有壤,甚至会编一些不存在的事实中伤别人的家庭关系。平时因为争田地会吵架,动手,甚至动刀子,亲兄弟会一把火把22哥哥的房子烧掉。还有一周姓家族,因为自己父亲在土地一事上偏向哥哥,把父亲的手打得残疾,用木棍打自己亲身母亲,一拳把自己侄儿打下三四米高的土坎。这里没有家族和亲戚观念,亲戚之间也是互相猜忌,嫌贫爱富,仇视东家比自己富裕,仇视西家的儿女成绩好,仇视别人家的猪不生病而自己的猪生病了,看到别人家地里的菜长的好偷偷用刀子把菜的根部割断,别人家在地里吃草的牛羊会被投毒杀死,甚至仇视别人家每天吃肉:”吃得多死得快,早晚要得高血压和癌症“!这种恐怖和变态的民风和家庭关系,让你觉得凉飕飕的,感受不到温暖!
2、自私,自卑
今年回老家看爷爷,第二天整个人都不好了,听爷爷说,隔壁几家人开始嚼舌根,说“你家孙子装清高,都26岁了还找不到老婆,在省城有房子了就不认识我们这些邻居了,都不主动来打声招呼,过节也不表示一下”,我嘞个去,我只能说我很无辜,他们这种自卑和自危的心态居然可以毫无目的性的攻击他人。期间正好赶上修乡村公路,从国道到爷爷家几户集中的地方,大家就商量把路修到家门口,方便出行。一共不到500米,跟政府申请了一部分补贴,剩下每家人还需要出500元,其中两家人提出:“不修了,把政府给的钱分了(一家人大概可以分到600),反正我家又没车,不想方便有车的人,要修也可以,我家就不再出钱‘’。最后好说歹说,他家少出了100元,就100元,100元怎么也无法理解,前提是他家不穷,真的不穷。然后修路的时候每家出力,这两家就走亲戚,装病,几乎不参加。爷爷是个老会计,修路期间的消费全由他在记录,并且有镇里面文书监督(文书是我同学),最后修好了,大家知道我和这个文书是同学,就满大街说我爷爷和这个文书联合起来把修路的钱贪污了一部分,导致现在铺水泥都没钱,差点没把70岁的老年人高血压气出来,为了证实清白,我爷爷把所有的账目写下,让我堂哥去复印,每家发放,一笔一笔和在场的人对质。最后路修好了,又有人不干了,原因是他后悔了,现在他家没车,有车的和逢年过节会开车回家的应该给他们补一部分钱,也就是说要收停车费,因为我们使用比他家使用的更多,得到了更大的便利,要不然就要把路敲烂,真的没办法,我和堂哥春节回家给了500元的”停车费“!这里的人真的非常自私,你无法想象的自私,教唆自己的孩子去偷别人家的菜,水果,以及放在家门口的家具,教他们用尖酸刻薄的态度去社交,说一句话就要酸死你,他觉得他得到的是莫大的胜利和满足,又极度自卑,别人一个眼神,一句玩笑,一个大嗓门他觉得被欺负了,要找时机报复,无论是赚足嘴上和身体上的5,让你极度没有安全感!
3、贪小便宜
2010年当时在大学入党,要回原籍开政治证明,到了小队长那里,明确叫我爸给他,村长,以及镇上的几个关键人物每人500的红包,并且还带他们去吃了一顿。这里早些年政府做过2努力,搞养殖和种植,并且会有相应的补贴,大家很积极,相当积极,去领种兔,种额,可惜领回家以后就是吃掉了。04年引进一种日本的橘子在我们那边种植,大家也非常积极,一顿哄抢,一根橘子苗补贴8块钱化肥钱,结果大家拿回去把橘子苗晒干当柴火烧掉了,我看政府都哭不出声,哈哈现在街头骗术,卖保健品,卖磁疗衣,防癌手表,净水器,按摩仪在我们那边生意非常好,因为可以领到免费的香皂,盆子,梳子等等一些小物品,最终也是舍得出大血去买一套并没什么卵用的东西。
以上的所有事实都是我从小耳濡目染见到的情景,所有我相信,刁民多,刁民多,并且让你无法想象的恐怖。
很庆幸,自己已经不在那边生活,我们家族是一个非常小的家族,一共12口人,但是因为爷爷以及他的父辈都是在当地经商,爷爷又是老师,所以从小家规较好,5家庭氛围也比较和谐,后来我和堂哥,堂弟大学毕业后都在成都定居了,自己家人也过来了,年初那次回家后也对那个故乡绝望了,我们三个堂兄弟把爷爷也带到成都生活,完全脱离了那个家乡。
今早上看到大家的回复,有几点补充:
1都在猜测是哪里
这里不公开是哪里,免得以后有投资的都不去这个市!!!
2也有不少质疑的人!介绍一下我个人背景,1988年末出生,一直到2005年离开老家到隔壁市上高中,2008年到成都读大学,小学到初中的记忆是最深刻的,矛盾最凸显的时候是90年代到2005年这段时间(05年以后去外地上高中了),是我记忆最多见到矛盾最多的一段时间!至于怀疑的人,没有生活在这种环境或者自己也在农村,但是没有经历过这么多矛盾,会觉得不能相信!
我所说的如果集中发生在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当然就觉得很可怕,但是十多二十年,以上的描述,其实真的不奇怪!有人觉得自己生活的地方也是农村,不这样,也很正常!和很多朋友交流过自己家乡的民风,都不至于这么没有底线!包括我们隔壁的村,邻居亲戚之间都不这么玩儿的,或者说会有玩儿底线!
3有位评论说,不相信我们这样的小家族能在这里有生存的空间(大概意思),这个就太无厘头,大吃小的逻辑在这里行得通,又行不通!如果大家族一个人外面受到了欺负那肯定会在气势上赢回来,我们那里有句话,“弟兄之间打破脑壳都合得拢”,事实上也真如此,平时家族掐的再厉害,对外的时候也会很齐心!为什么又行不通,难道一个50-60人的家族就要无端把低于这个数量的家族毫无理由的吃掉?这又不是古代战争时期维护霸权体现实力的年代,这么多年也没有谁家被灭掉!
4也有不少人提到自己家乡也这样,我相信如果大家把经历过的事实集中罗列出来,对于没体验过的也很难接受!
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不涉及到利益冲突,家家户户都能貌似和气。。。我也一直天真的以为世上好人多。而一旦涉及到修公家门口的路,谁家重建新房之类的事情,八杆子打不着的邻居都会眼红出言讽刺各种酸话。。。。感觉他们那个五六十岁又没读过书的大叔大妈全是实打实的小市民心态
农民的共同点是无论如何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哪怕微不足道的利益有时候也会以命相搏的
楼主那的民风之所以如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们那个地方说偏也不偏,离县城或城市还比较近,但说繁华却靠不上边。对吧……各位看官可以好好观察下自己老家周边的情况并结合我说的来对比,看是不是这样。其实真正非常偏的地方民风是非常非常淳朴的。另外,对于楼主老家的民风有个制法,非常有效,叫以恶制恶。如果在当地有个地痞流氓犯了事,什么杀人什么混黑涩会的啊坐了牢回来了,绝对在你们那受人“尊敬”,谁都不会说他坏话,让他管事一管一个准,没人不服,不服就开打,明着不打暗里打……哈哈,别问为什么,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只能说就像一个社会所处的阶段不同一样,能保有自己根本的人很少,没在这种环境下呆过的人不会懂
我爸爸在四川三台开砂石场,我们是广东人,每当那些村民想讹钱的时候,就叫人拦成一队,每个人给一百,几百,才肯走。但是过段时间又来,不给不让你的车子过。有过刚从监狱放出来的,载走了我们几千块的石子,不给钱,说他什么都不怕,大不了再进去,意思就是吃定我们了。厨房的厨师,本地人,经常偷猪肉,青菜回家。我们是用本地人的地,盖的楼,结果那个人和我们商量在我们上面再盖一层,我们是说好10年之后,房子送给他们的,但是我爸当时想着他们要盖就盖吧。结果用的电全算我们头上,没事小偷小摸,死了羊羔,把小羊尸体甩在我爸妈面前,明明是野狗咬死的,但是那种撒泼赖地上的劲头,我妈妈赔了一千多。结果第二天又被野狗咬死了,得我妈妈继续赔,别说我们什么,我妈妈特别生气,但是那个女人泼辣的劲头,仿佛生命也不重要了,那种恨意,我们实在惹不起。我们都是老实生意人,没有拖欠过农民工工资,就是借钱都会发工资,而且我爸爸出钱出石头给村民修路。但是没有黑社会背景村民经常惹事,加上地段不好,原来和我们合作的公司又是赖账,脸皮简直突破天际,赖的账都投资去了,结果我们亏了不少钱,我爸爸说这几年因为那些村民快气出病来了,现在脾气也好了,说是练出来的。我爸爸开了砂石场几年,晚上从来睡不好觉,听见机器声音一点不对劲,就马上跑去修机器,结果身体熬坏了,钱亏了,又受了那么多气。我们开砂石场全部按照正规制度来,原材料费,过路费,人工费,每年都是大头。
想起以前高中有个老师和我们说的,你们真的以为贫困是因为哪里的环境不好公路不通吗?错了,是因为懒。那里的农民每年都把政府分的种粮吃了,来年又问政府去讨粮食,怎么可能富的起来。我在浙江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村里也很穷,就是属于贫困村的那种,村里小学的瓦片上课上着上着就会掉下来,我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妇女经常因为一担柴打架对骂,说谁又偷了他们家东西,亲戚之间也特别容易妒忌,比如我妈生了我弟弟因为是男孩和我大伯老婆就吵得很凶,事实太多举例不过来。近年来村里条件是好了不少,也不会再有没素质的人对骂打架,但你要说人心变好了吗,非也,因为造个房子惊动公安局,因为出租一个村厂房大吵,因为选举村干部更加是惊心动魄,我只能说人性和贫穷没有必然的联系,贫穷只是加重了这些恶的催化剂,让人的眼界只能停留在妒忌,争夺,但是富了就不会有了吗,只是他被着浮华的世界暂时迷惑了而已。
我们老家也是这样子的。特别恐怖,集体时期就争这个争那个,我外婆家特别惨,被各种整,唉,那个惨的,都无法细说了。总之就是因为生的都是女儿,没有青壮年儿子,导致被往死里整。加上我外公在外工作,是国家工人。后来了,村支书(当年整人最厉害的那个),家里的小女儿瘫痪,折磨他们一直到现在,因为要照顾拉屎拉尿什么的,在农村这是跟痛苦的。另外一家的儿子(跟文中楼主说的一样的,用刀子割别人家里菜的那种人),年纪轻轻,就被车撞死了。而且,他们家里还靠着赔偿款,小赚了一笔钱。不过那已经是他们家里死的第二个儿子了。后来女儿不听劝阻远嫁。现在就剩了个小女儿。我外婆家隔壁的当年的坏小孩,后来得病死了,肝腹水,当年是治不好得病。现在,我外婆六个孩子,就剩下我们家还留在农村了,其余小孩都在城里定居再也不会回去了。我在努力,希望能够脱离那个人吃人的农村。
深有同感,当年我老家有个人发家了想给村里修路,结果他的母亲一句话否决了————我们这里的人烂透了,你钱多没地方花了?但是,由于此人在体制以内,面对镜头时,满腔热血,一片热忱,语调微颤的说,我是如此热爱我的故乡,感觉这哺育我成长的土地以及支持我的乡民们,连他老娘上境的一个片段,都是儿子能有今天,还不是靠党组织的提携,乡民们的支持
农民工确实为每个城市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抛妻弃子,远离父母,含辛茹苦,风吹日晒,酷暑严寒,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在工地累的腰酸背痛,有时甚至会遇到意外事故。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献出艰辛的力量
当我们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市容愈加美丽、整洁时,生活环境愈加舒适、美好时,城市人应该首先想到的是,这一切离不开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和奉献。在当前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民工的权益无法完全得到保障,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等方面仍面临诸多难题。
城市人的福利,农民工享受不到,他们只能靠超时劳动来默默承受房租、物价上涨所带来的生活压力,他们对城市建设的付出与收入严重失衡,成了生活在城市底层的真正的弱势群体。
农民工和城里人,实际上也是一个共生关系
农民工给城里人提供各种服务,例如装修、搬家、建筑等等,并获取报酬;城里人接受了农民工的服务,提高了自身生活质量,支付了劳动报酬。从这个角度来讲,实际上城里人和农民工,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任何一方离开了另一方,生活质量都会有明显的下降。
例如,如果没有农民工,那么大量的建筑垃圾要户主自己打扫运输,成吨的沙子水泥,城里人要一袋袋自己扛上楼,累的腰酸背痛不说,很多事情压根就无法自己完成;如果农民工离开城里人提供的劳动岗位,不用说就就减少了一大笔收入,想在成立买房安家,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变得不可能。
都是社会的一份子
现在,大多数人感觉到,农民都进城打工了,有些人在工地,有些人在工厂,还有些人从事其它的行业,有的稍微体面点,有的只能做保安、环卫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农民工只是社会的一个群体,城里人也是在努力地工作著。有教师,有公安,有老板,也有大量的普通工人,进了工厂,进了工地。
由此看,工作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一分工作都需要人来干,只是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来选择适合的工作,社会的工作岗位也在选择合适的人,都在努力地推动的社会的发展,其实这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所以不用评判谁保障了谁,社会是一个大家庭,谁也离不开谁。简单地问一下,农村的孩子能在农村上大学吗?当然不能,那么到了城里就得有人教吧。再就是,现在的社会分工非常的精细,更是谁也离不开谁。所以说,无论是穷人富人,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应当互相尊重,自己很重要,但是对方同样重要。
现在的人要想结个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何况是对于一个农民工来说,但是在四川就有一位农民工成功地娶到了一个外国的女子并且两个人在一起还生了孩子,他们现在生活的是十分的幸福。这位男子是一个45岁的农民工,在我们外人看来他是一个非常朴素的人,但是他的人生却让很多的人都非常羡慕,虽然他没有着巨大的财富或者是出众的长相。但是他却被一个24岁的外国女孩到追。
这个女子是来自哈萨克斯坦,长的是非常的漂亮。来到中国生活的她因为语言的障碍,还有生活的习惯的不同让她遭受到了非常多的困难,就在这位女子打算放弃自己的梦想,回到自己国家的时候这个时候遇到了现在的这位农民工。当时这个男子他主动上前询问这位女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还说在自己允许的范围内会尽最大的可能帮助她,就是这短短的几句话使这位女子感到非常的温暖,这位外国的女子当时就留下了眼泪,后来他们彼此留下联系信息后,这位女孩就急忙离开,在后来的时间里面他们两人经常通过电话联系。然后两人聚在一起共进晚餐和购物,最后他们相爱了。
为了节省开支这位女孩子选择搬到了建筑工地与自己的丈夫一起住在工地宿舍里面,虽然条件是非常的艰苦但是这位妻子没有一点怨言,或许这就是真爱吧,这位男子负责养家赚钱。然后这位女孩子就负责照顾家庭和孩子,现在他的妻子也在努力的学习中文,而且为了丈夫能够好好吃饭居然还开始学习制作四川食品,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真爱的模样,希望他们俩个人能够一直幸福下去。
恋爱消费
舍得花钱制造浪漫
2成以上的青年农民工花掉收入的一半,用来谈恋爱制造浪漫,而4成青年农民工的恋爱费用占到了收入的1/4~1/2。
“吃饭140元,买花10元,看**30元……”在小李的记账本上,记者看到了去年12月份他的恋爱花费。小李和女朋友都是广元人,年龄相仿,都在保洁公司上班,两人每个月的收入加起来在2000元左右。小李说他的工资除了一部分寄回老家外,其余都用在日常花销上了。“休息时就和女朋友去逛逛街,偶尔看看**,但高档**院我们消费不起,一般就看10元左右的**。”去年圣诞节,小李给女朋友送了1朵玫瑰花,让女朋友感动不已。“打工的日子本来就很辛苦,这些花费虽然不算少,差不多占了我生活费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如果不为自己制造点快乐,我肯定坚持不下来,再说我也想给自己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相对于现在全国青年的恋爱成本来说,成都青年农民工花在恋爱上的成本并不高,但其恋爱消费方式却在悄然发生变化。调查报告表明,2成以上青年农民工花掉收入的一半来谈恋爱制造浪漫,而4成青年农民工的恋爱费用占到了收入的1/4~1/2。但是大多数青年农民工消费较为理性,即使面对美好的爱情也如此。他们明白进城打工的目的是挣钱贴补家用、攒钱成家立业,他们更懂得钱的来之不易。
择偶标准
选对象要讲究气质
青年农民工择偶观已和城里人基本一致,并不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差别。
在城北某理发店打工的小钟上周刚与老家的男友结束了恋情,转而选择了有着一门理发技术的男同事。而在营门口一家中餐馆当厨师的小赵正甜蜜地和女友商量着,准备春节带女友小朱回简阳老家过年。来自都江堰农村的小朱职高毕业,皮肤白皙,清秀文静,在一家美容院做美容师。
调查数据还显示,345%的男性青年农民工把女方的“人格气质”列为择偶首要标准,位居前三的择偶标准还有“才能”(211%)、“性格脾气” (198%);而女性青年农民工则更看重男方的“才能”,其次才是“人格气质”和“性格脾气”。择偶时“男性更看重女性外表,女性则更看重男性的经济实力”。与《2006中国大城市婚姻情感状况调查报告》结果对比,青年农民工择偶观已和城里人基本一致,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性别差异不无关系,并不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差别。
胡珍教授在报告中解释说,青年农民工进城以后,其恋爱观和婚姻观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主、自由和多元化态势,这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现在,“农村人”娶城里姑娘已不算新鲜,打工妹嫁“城里郎”也很常见,“打工仔”与“打工妹”之间的相互吸引与结合不少是跨地区、跨越语言障碍、跨越习俗差异的。
婚育时尚
1/5农民工成为“丁克族”
1/5强的青年农民工选择婚后不要孩子;近3成青年农民工选择独具城市气息的“旅游结婚”。
肖军来成都打工将近10年了,现在一家纯净水公司做送水工。两年前他把孩子从老家接到了成都,“娃娃学习很努力,成绩也不错,但每个月要花掉400元,占我月工资的一半。”肖军的弟弟去年从老家来到成都打工,看到哥哥为了孩子活得那么辛苦,就和女朋友商量结婚后暂时不生娃娃。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66%的青年农民工“希望有一个安全的港湾而想结婚的”,而恪守我国几千年传统“生育文化观”的青年农民工也占到629%,可见传统婚育观对青年农民工的影响仍然深广。 但胡珍教授在报告中解释,随着青年农民工逐渐融入城市,受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影响,“早婚早育”、“传宗接代” 的传统婚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34%的青年农民工“不想结婚”和“无所谓”,远远高于大学生和城市青年的“不结婚”比例。虽然 3/4强的青年农民工仍然信奉祖先“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文化,但是1/5强的青年农民工在婚后不想要孩子,悄然加入了城里人时兴的“丁克族”。在婚礼形式的选择上,相当部分的青年农民工也接受了“城市化”的婚礼,4成以上青年农民工的婚礼形式,已经颠覆了祖祖辈辈视为人生四大幸事之一的“洞房花烛夜”传统婚礼,近3成的青年农民工选择独具城市气息的“旅游结婚”。
闪婚隐忧
离婚率偏高
闪婚这种新的婚姻现象在农民工群体中悄然盛行,但也为他们的婚姻埋下隐患。青年农民工离婚率高达4405%,远远高于全国离婚率平均水平。
28岁的小张在成都西门一家蛋糕店打工。去年春节,小张回到资阳老家与家里介绍的对象确立了恋爱关系,没过多久女友在他打工的蛋糕店附近一家火锅店找到了工作。一个多月后,在父母的催促下,他们办了结婚登记手续。可是还没等过完蜜月,为了挣更多的钱,新婚妻子就去东莞打工了,偶尔通通电话。面对夫妻俩分居两地的现实,小张既无奈也有些不满:“有时想这样的婚姻到底有什么意思,跟单身没啥区别。长期这样,离婚也有可能。”
调查数据表明,半数农民工交异性朋友的渠道是老乡,除此之外,“一起打工的熟人”也是他们交友的主要对象。其中,“与同学相恋”的比例最高,达到428%,其他由高到低,依次为“他人介绍相恋”、“通过网络相恋”、“通过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相恋”。报告分析认为,青年农民工的学习主要在家乡高中毕业以前完成,高中同学便成为他们“学历相当、追求一致”的最佳择偶对象。因此,他们的初恋“因学习、工作而相识”的比率高于城市青年;如果要“通过他人介绍”,可能只有与本乡本土的农村姑娘恋爱,而更多的青年农民工则宁可在自己的打工生涯中寻求“知己”,因此初恋对象“由他人介绍认识”的比率远低于城市年轻人。在被调查对象中,男女青年农民工也都倾向于选择同龄人作为约会对象,7成以上的初恋年龄集中在18到22岁之间。9成以上是自由恋爱。
双方以签订协议方式迅速确定恋爱、婚姻关系,并在男方交纳“婚约保证金”后“成婚”,此种实用性十足的“闪婚”正以更务实的态势演变为农村新“乡俗”。胡珍教授在报告中解释,闪婚这种新的婚姻现象之所以会在农民工群体中悄然盛行,与他们“候鸟式”的生活特点不无关系。报告中还提到,以这种方式完成终身大事,缺乏一定情感基础,这也为他们的婚姻生活埋下隐患。根据调查统计,已婚的青年农民工中,离婚率高达4405%。,青年农民工群体的离婚率远远高于全国离婚率平均水平,并且男性高于女性。(李孝娴 刘欢)
南寨有溪流主要内容是小说的主人公金小溪和金小流住在深山中的寨子里,过着质朴、平静但封闭、枯燥的生活。直到小溪偶遇因遭遇意外来到南寨的城里姑娘涂蓝,外部的世界才向她打开了一扇门。
获奖词:
这是一部颇有创意和现实生活深度的儿童小说,以温暖的笔触、细腻的情感,讲述发生在南寨这个世外桃源般世界的生动故事,刻画了金小溪姐弟和他们的小伙伴,以及校长权老师、金小溪的母亲和大学生涂蓝等一批气质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
情节单纯而富于变化,情感饱满仍不失活泼,情景朴素又不失韵味,具有一种内在的韵律感和生动的小说感。特别是作品通过日常生活来呈现边地的斑斓童年,在紧张、沉重中为童年保存了希望和力量。
作者简介:
郭姜燕,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作协会员,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杂志发表儿童文学作品数十万字,多篇作品入选儿童文学年度选本。多篇短篇小说获全国金银奖。已出版《看了蚂蚁又看云》《我们的秘密》《猜猜我从哪里来》《季悠然和她的猫》《摇篮村有个女巫》。
南寨有溪流评价及社会影响:
评价: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姚苏平评论道:“郭姜燕的作品给人的印象和她本人给人的印象十分相似,在从容恬淡中,蕴含着活力、幽默感和情感的张力。”郭姜燕是一位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者,擅于以儿童的口吻、心态来描绘故事的前因后果。
《南寨有溪流》的每个情节的推进,都充满了儿童心智状态中的冲突性和戏剧性,引领着读者在一派自由天真中手不释卷、一路追踪;同时作品中的另一条线索——女大学生涂蓝被绑架、逃脱、避难的情节又在不动声色的偶遇和巧合中。
让读者停下来思考这一隐形情节的逻辑关系和时间顺序,从而将故事节奏把握得张弛有度,将人物性格、命运和生命状态拿捏得浑然自在。
社会影响:
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成长是发展自我价值和去自我中心化相结合的过程。完善的人格需要确认自己存在的意义,也要去拥抱广阔开放的世界。《南寨有溪流》恰好印证了皮亚杰的观点,它以清新纯美的文笔、惊险曲折的故事、温暖慈悲的情怀呈现出一种成长的样本。
人与命运的博弈抗衡。
小说《人生》讲述了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在一个充满冲突的困境里的遭遇,他抛弃了农村姑娘刘巧珍,攀上城里姑娘黄亚萍,不惜违背道义良心也要走出农村,结果被引向悲剧结局。作品发表后引发轰动,高加林成为一个标签化的人物、一个时代的缩影,“高加林难题”代表了一代农家子弟改变命运所经历的痛苦选择,这是作品最大的争议点。但《人生》作为十余万字的中篇小说,对高加林心理动机的阐述有限。
很多改革开放历程中,真实发生过的社会议题和热点事件,也被巧妙地移植进剧情。高加林在《中国农民报》发表报告文学《一个孩子的读书梦》,关注农村失学儿童,引发巨大社会反响。高双星在上海的建筑工地打工,为农民工讨薪奔走呼喊,成功发表文章《农民工生存报告调查》,不但引发了社会关注,也让他开始重寻自我。
《人生》的故事内核是“人与命运的博弈抗衡”,“高加林难题”是小说的高潮,故事结束于被困在农民身份里的高加林回到他所害怕的黄土地。在电视剧《人生之路》中,“高加林难题”是关键的剧情转折,高加林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代价也得到了成长,他将在续写的人生故事中“落子无悔,走好自己选择的人生”。
1、在外地工作的人,考学在外地工作的人,就应该为家庭,为兄弟姐妹无私奉献。似乎在外地的人,考上的人,就掉在钱堆里了。
其实他们也做着普通的工作,收入或者未必有家里的兄弟多,或者相差无几。他们有的原来就没有得到父母的帮助,自己成家也很困难。状况根本不像家里想象的那样。
2、出嫁的女子,就应为家里的兄弟无私奉献。好像她们天生就欠家里的一样。
3、在家里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儿子儿媳,不管父母有无财产,工资收入,不管这些财产,工资收入是否都为他们所得,照样要求或盼望其他子女给他们无限地投资,无限地奉献,给他们进贡。而且没有满足。
似乎他们才养了父母。其实他们只是与父母一起生活而已,只是白白地占有了父母的全部财产、收入和工资。
他们不但剥削了父母,而且还要盘剥其他子女。如果目的达不到,就要吵闹,就要把污秽泼向他人。
这样的例子很多。这些几千年旧中国的剥削思想和意识,阻碍了农民自身的努力和发展。
二、不怎么孝敬父母,对儿女却无边的娇宠和溺爱。
1、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手机苹果的,电脑高档的,穿着要牌的。
2、不管学习好坏,自身条件如何,入学要选好学区,好学校,好老师。把自己当大款,当市长,花钱无数。
3、儿子结婚,在城里买房,因不懂行,不知情,花了城里人根本不会花的大头钱。他们认为儿子结婚是大事,豁出去了,花多少钱都值得,结果一生的血汗钱几乎用尽,甚者还有了外债。因此,一夜之间,存款为“零”。
4、子女成年或结婚后,仍然他们打工,或为他们花钱。
5、 在子女身上特别慷慨,甚至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把钱拿来让子女祸害。
6、在父母身上吝啬得很,他们得了父母的钱,父母有病却不愿意出钱,把责任推到其他子女身上。
父母需要赡养时他们却不愿意赡养。
6、这家媳妇不孝敬老人,又撺掇另一家的媳妇也不孝敬老人。坏风气盛行。村级组织没有发挥作用,电视手机虽多,但正面宣传教育缺乏,不力。
三、缺乏环境文明意识,缺乏集体和大局意识,固守陋习。
1、厕所革命没有真正进行。家庭环境文明建设没事跟上步伐。脏乱差仍然存在。
因此城里的姑娘相亲,落地就有人告吹。
这真不是钱的问题。现在许多农民的收入要比城里一些人高。
建个现代化的厕所,谁都花得起钱。关键还是思想观念问题。
一心只等天上掉馅饼,不是靠自己解决,就耽误了文明的进程。
2、把粪堆放在大门外,将粪便推向公共场合,有碍文明。
3、院子内,或大的地方不耕种,却偏在大门外,道路边种上一两根胧,用老百姓的话说,把屁股沟都种上了,将街道弄得非常狭窄。
4、道路修建了。只知道占道,不知道维修,只管用,不管修,表现得非常狭隘而自私。公益事业堪忧。
四、待人待客吝啬小气,面试不过关。
俗话说,有颜粉擦在脸上,这则是待客之道。但某些地方,某些家庭却不这样。
1、来了客人或亲戚朋友,家里有东西,但不给客人们做。
2、别人拿来的东西也不给他们做。只有你对他们好,没有他们对你好。
这些东西估计是他们留着自己用的。你会说他们也许太困难了。不,他们不困难,生活和收入都是上等的。
3、孩子办喜事,叫大家提前来,却只给客人们做一个菜,够上空前绝后了。
4、孩子做亲戚了,亲家来做客,也显得吝啬啬,菜做很不丰盛。弄得亲家不敢下筷,大家都不敢放开量。
樵子溪,是一座地处偏僻的小山村,青翠的山林四周围绕,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以务农为业。这里既贫穷又落后,交通闭塞,只有一条曲直的小路,连接外面的世界。那年二狗十二岁,是一个正处于热爱幻想而又天真热情的年龄,更是一个叛逆的年龄。他在只有几张破桌子、烂板凳和一张坑坑洼洼的黑板的私塾里念四年级,私塾设在村里一栋破木房子里,地上坑坑洼洼,布满泥土,墙壁的红漆已经剥落,屋顶的瓦片残缺不全。
夏日的一天,从这条小路外面来了一位莫约八九岁光景的小姑娘,由瞎子领着,她紧紧地靠着瞎子走路,见二狗和几个同伴光着膀子,围在一起打牌,出于害羞和害怕,深深地埋着扎着两根小辫子的脑袋。她的头发和皮肤由于缺乏营养而腊黄,蓝汪汪的眼睛里噙满泪水,小脸哭得红肿,两颊沾满鼻涕,瘦弱的身体裹着一身破旧的衣服,鞋子破了几个洞。这个小姑娘,来自于一个更贫穷的家庭。
瞎子是个孤独的人,皮肤黝黑,丑得出奇;左眼不好使,常常眯着左眼看世界。他今年四十岁,过度劳累的缘故,使得容貌与年龄相去甚远,膝下无一儿半女,他抱养了这个女孩。
二狗等人从河沟里游泳回来,在楠木树下一边乘凉,一边玩纸牌。看到这个小姑娘,大家好奇地围过去,可怜的小姑娘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瞎子气急败坏,过来揪他们的小耳朵,他们像松鼠那样,麻利地爬上楠木树。
“ 爬楠木树,要遭雷劈!”瞎子眯着眼睛,一边故意地做出吓人的样子朝他们投泥团,一边大声嚷道。
楠木树在距村口百来米的稻田的一角,这棵伞形的古树,像一顶巨大的华盖。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这棵楠木树,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就这么大;慈祥的老人们常常揪住小调皮的面颊嘱咐,楠木树是村里的风水树,不要掰折它的枝桠,不然会给家庭带来灾难和厄运。这棵楠木树扮演着守护神的角色,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当这群小调皮要进行某些约定或或证明自己清白无辜时,便到楠木树底下,对着神圣的楠木树,举起右手发誓。
瞎子抱着小姑娘走远,这群小调皮像猴子那样,灵巧地从楠木树上下来,坐在裸露的树根上。
“怎么办?我们爬楠木树了,楠木树爬不得,要烂屁股和脚丫子的……”大胖子说着,哭了起来。他爷爷管教得严,这是他第一次爬楠木树,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胆小鬼。
“不怕,没事的,我们又没有弄断枝桠。”
“你要是怕,晚上悄悄来给它烧几张纸。你一定老来,对神灵的诺言一旦说出口,就必须说道做到,不然它半夜三更要来找你麻烦。”
二狗机灵地从树根上跳起来,扔下牌,故意作出害怕的样子,飞快跑开,大家会意,纷纷争先恐后跑开,活像被惊扰的山鸡。大胖子两脚发软,被顶在那里,跑也跑不动,居然大声哭了起来。
晚上,瞎子抱着养女来二狗家。因为这个小姑娘很固执,一口饭也不吃。瞎子束手无策,拿她没得办法,只好来找二狗的母亲帮忙。母亲拿出二狗穿过的干净的旧衣服给她换上,她才勉强喝几口米汤。二狗的母亲拿出藏在箱底的糖果,才哄她吃了满满一碗饭。
二狗在一旁嫉妒不已,如同饿狗干瞪着碗里的骨头。这几颗糖果,二狗低声下气向母亲讨要过好几次,母亲都是冷冷地对他说:“早吃完了,没有了。”
“我讨厌你,我不和你玩,我要和别人一起欺负你,哼,野丫头!”二狗凶狠地看着她,心里这样盘算。这个小精明却得意洋洋,吃糖时故意发出诱人的声音,还用挑衅的目光看着二狗。瞎子抱着养女走后,二狗狠狠把门摔上,那样子像是在说:再也不要来我家。
“瞎子,你一天吃多了,没地方消化!还是老糊涂了,一大把年纪了,还带个拖油瓶。”村里尖酸刻薄的长舌妇,见缝插针,不放过一个可以取笑别人的机会,就像台阶上的 蚂蚁,不放过一粒掉落的米饭。
“没得办法,人老了总要有个依靠”。瞎子抽了两口烟卷儿,无奈说道
“这孩子已经记事了,怕是养不熟。给麻雀再多的谷粒,它还是要飞走。”
“管它哩!长大了,有良心就给我养老送终,没良心就算了。她自己有脑筋,长大后她自己知道该怎么想。”
“计生股的人,要是来找你麻烦,罚几百块钱,你就完哩!” 饶舌妇幸灾乐祸,肯定说道。那年头,搞计划生育,农民娃生得多,计生股的人到处抓人罚款,农村东躲西藏。为了躲避计划生育,甚至有人在荒郊野岭修房建屋,全家人搬到荒郊野岭去住。
“我又没有孩子,抱养一个,不算超生。”瞎子有点心虚,没有底气,弱弱说道。
“计生股的人,是什么样的种,你还不清楚吗?那就是田里的蚂蝗,专吸人血的。”长舌妇义愤填膺,深恶痛绝说道。
“这孩子可怜,罚款我也要养。她爹妈一直想要个男丁,简直不拿姑娘当人看,打算把她……”瞎子把脑袋凑过去,对长舌妇咬了一阵耳朵,然后低沉地摆了摆头,又低声说了几句话。
长舌妇知了底细,眼里闪着泪花,嘴巴软了下来。小女孩可怜的身世触动了她的母性,瞎子倾吐的秘密打动了那女人的心扉。女人往往容易被男人的秘密打动,因为她们常常把男人的秘密当成甜言蜜语来听。
第二天晚上,瞎子又抱着养女来到二狗家串门。屋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二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过去把门闩好,然后背靠着门。
“开门,是我,瞎子。” 瞎子家和二狗家紧挨着,所以是他家的常客。这个丑鬼,进他家如同进自己的家。
二狗的举动在家人看来,十分难以理解。
“他又没有得罪你,把门开开。”母亲命令道,二狗像一根木头,死死杵在门后,母亲见他无动于衷,生拉硬拽把二狗挪开,不由分说,在他的屁股上拍打两下。二狗委屈地哭了起来,然后在地上打滚。
昨晚,二狗的糖被野丫头吃了,因此他心里十分委屈。这个精明的野丫头两眼泪汪汪,见二狗身上全是泥巴,冲他笑嘻嘻地做了一个鬼脸。二狗愤怒不已,走过去把他们从板凳上挤走。二狗要赶他们走,却反被赶出家。
“吃我的糖,不要脸。”二狗在门外大声嚷道,捡起一团泥巴,恶狠狠地朝门扔去,然后转身就跑……他知道,今晚别想回家睡觉了,说不定明天还会挨打。二狗不甘心,又跑到瞎子家,在他家牛栏上撒了一泡尿,然后来到楠木树下。
明亮的月光透过楠木树,在地上投下斑驳的阴影,远处的丛林影影绰绰,传来子规的啼叫声。二狗爬上树捎,躺在平坦结实的大树窝里。他把头枕在手臂上,出神地凝视着那一轮弯月。一束手电筒暗黄的强光,如同跳动的火焰,一会儿在柴堆,一会儿在草垛。二狗知道那是父亲在找他,但是他没有打算回家睡觉。
二狗不醒来的时候,天空渐现鱼肚白。一阵冷风吹来,他冷不丁打一个激灵。他挪了挪身子,发现全身僵硬,四肢发麻,脖子酸痛。他不得不慢慢活动筋骨,舒张手臂和双腿,扭动脖子和腰,让身体恢复原本协调的状态。
村民陆陆续续上山下地,有人从楠木树底下经过,二狗小心翼翼把自己隐藏起来,好不让被人发现,不然会被嘲笑戏弄,以他的脾气,要是别胆敢人嘲笑戏弄他,他非得把他家房顶的瓦片砸得稀巴烂。小孩子是有仇必报的,吃不得一丁点儿亏,农村孩子的野性是与生俱来的。
“是瞎子,这个老混蛋。”二狗揉了揉红肿的眼睛,暗自骂道。”没错,是他,”瞎子肩上抗一把锄头,腰间别一把镰刀,养女抱在怀里,向楠木树走来,养女身上的衣服是二狗穿过的。他常常占二狗的便宜,用食指刮他鼻子,用拇指和食指用力撕他的嘴巴,如此等等。如今他养女又来吃二狗的糖果,穿二狗的衣服。一想到这些,二狗怒上心头,气不打一处来。他想捉弄他们,就像猫捉弄老鼠那样,又是投鼠忌器,因为又有几个模糊的身影向楠木树移来。 来到私塾,二狗坐在破烂不堪暗红漆完全剥落的板凳上,心情糟糕透顶,仿佛所有同学都看穿了他的心事,他们在嘲笑他又被赶出家门。而他偏僻对这种嘲笑看成奇耻大辱,是对他的自尊心极大的藐视。晨曦中杂乱无张飞舞的尘埃,扰乱他的心扉,女先生的手在黑板上划来划去,看得他眼花缭乱;周围同学的窃窃私语,让他心烦意乱。二狗已经走神了,进入甜蜜的梦乡。
女先生停了下来,双手插在腰间,作出十分气愤的姿势,眼间里射出两道怒火。周围的小机灵鬼,一个个睁大眼睛,面挂微笑,他们在等待一场即将上演的好戏。
“二狗,给我站起来!”女先生尖声尖气喊道,手指头大的粉笔准确无误地在二狗的太阳穴上留下一个白点,沿着一道弧线抛进灰尘。他活像被惊吓的鸭子,把头高高抬起,打探四周。坐在旁边的坏蛋,纷纷幸灾乐祸地笑起来,这笑声既低沉又欢快,既严肃又戏谑。
二狗脑子一发热,像野蛮人受到刺激一样冲上去,和女先生厮打起来。结果女先生揪着他的小耳朵,在小操场上转圈。作为报复,二狗把老师发的书本全给撕了,还把她祖上十八代乱骂了一通;把私塾的外墙壁糊满泥巴。晚上,二狗又挨了一顿好打,纤细的枝桠,抽得他皮开肉绽,那种钻心的疼痛,如同皮肤在烈日的暴晒下脱了一层皮。
这一切都因这个野丫头而起,二狗恨死她了。
“冉芳,把镰刀递给我”。在菜园子打猪草,二狗指着远去地上的镰刀对冉芳说道。冉芳蹲在那里,正在扯猪草。二狗和这个不共戴天的小精明,竟然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形影不离的玩伴,患难与共的兄妹;二狗再也不叫她野丫头了,也不许别人叫她野丫头。这是因为二狗一次把牛放到别人家玉米地后,冉芳没有举报他,还替他圆了慌。他们总是一起放牛,到了山上,冉芳一个人负责放牛,二狗和同伴满山跑,捉山鸡啊,追兔子啊。在二狗面前,冉芳学会了顺从和讨好。
这个小精明鬼,在二狗母亲的精心照料下,她一天比一天长得结实,好看。她变得非常听话,干活能顶上男孩。瞎子脸上浮现久违的笑容,那张被岁月和苦难侵蚀的脸,因为在心灵上得到亲情的抚慰而出现鲜活的生气。瞎子感激不尽,农忙时常帮二狗家犁地。
“瞎子老爹,你闺女真懂事。”一天,村里来了个补锅匠,在瞎子家歇脚,冉芳给年过半百的补锅匠搬来板凳,让他坐着补锅;还生火烧茶水给他。补锅匠走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这样夸奖一番。瞎子嘻嘻大笑,露出两排被烟熏黑的脏兮兮的牙齿,像树皮粗糙的面颊竟会出现红晕,眼角还挂着几滴浑浊的泪珠。
二狗已经在念初中了,村里的马路已经修通,这条简单的马路从楠木树下过,和乡里的柏油马路道相连。现在又开始拉电线,准备年底通电,彻底告别煤油灯时代。
和女先生打架,让二狗臭名远扬,成了父老乡亲嘴里经久不衰的笑话,但这并不妨碍他考进高中。在众人的嫉妒和羡慕的眼光中,二狗骄傲地踏上去县城求学的客车;而冉芳继续留在乡下。她来城里看过二狗几次,给他背来蔬菜和米。他见识了城里女孩的优雅文静,心里对冉芳产生了鄙夷,认为她始终是个乡下姑娘。
二狗租的房间在一条幽深的巷子中,这种廉租房专门出租给学生住;狭窄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两张桌子和几条板凳外,没有任何其他家具。冉芳居然哭了,城里的生活,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光鲜。住在这种幽暗狭窄的房间,还比不上住在农村的牛栏。二狗趁机给她上课:“城里不比乡下,在城里寸土寸金。农村的娃儿,只配住这种房间,谁叫我们贫穷呢?这就是命。”二狗低了低头,心情沉重,这番话触痛了他内心的痛。
“不管怎样,在我眼里, “大哥哥是最了不起的。大哥哥将来最有出息。”冉芳极力安慰道,眼里闪着泪花。二狗苦笑了两下。
幽暗的房间里,那张方型的桌子上,书本胡乱堆放着,笔头横七竖八躺着;床头堆着一堆下午要洗的脏衣服,二狗没有理床的习惯,被褥乱成一团,极像农村的鸡窝;锅碗瓢盆随意摆着,像遭滔天大浪袭击似的。冉芳看不下去了,她一边数落二狗,一边去收拾乱糟糟的房间;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床铺整理得井井有条,把窗子上的油污擦掉了,房间里变得比平时明亮;不知道她用了什么方法,隐盖了房间里那股恶心的味道,但是阴暗的房间依旧潮湿。脏衣服也洗了,凉在阴暗狭窄的过道里。
楠木树还是那样,看不出有多少变化,人却不断在长。今年夏天,冉芳来到樵子溪已经七八个年头了。她已经十八岁了。当初那个瘦小的黄毛丫头,已经变成一个标致的大姑娘;落落大方,亭亭玉立;一头浓密的黑发垂到肩下,额角明亮,面颊清秀;整张脸轮廓分明,线条明亮;皮肤呈现古铜色,这是健康的标志;身体和大腿,既有农村女人的结实,又有城市女人的灵巧;胸脯微微隆起,散发出少女迷人的魅力。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她身上,生命的鲜活、灵动,淋漓尽致地表露无遗;她身上独特的美,宛如灌木丛中一株含苞欲放的野百合,兼而原始美的野性和粗放,现代美的鲜明和灵巧。不了解她身世的人,又怎能猜到她过去的样子呢?
临近高考,她来到城里服侍二狗。给他做饭,洗衣服。她更懂事了,在二狗面前,竟一副羞答答的样子。二狗已经搬住处了,搬到一处采光好,环境清静的地方。房东是一个开明年轻的阿姨,丰满结实,略几分姿色,要是长在城里,绝对是个美人胚子;阿姨长在农村,两年前嫁到城里,现在是全职母亲。阿姨心地善良,跟人合得来,和二狗关系处得也好。
在这半个月中,好心的阿姨倾囊相授,传授冉芳持家之道。冉芳像遇到知心姐姐一样,专心跟阿姨学习家务,顺便帮阿姨带孩子。女人之间的友谊,是难说清楚的。在城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冷漠的,可她们俩形影不离,宛如两对亲姐妹,连二狗都很惊讶,她们之间竟然这样亲密无间。高考结束后,二狗和冉芳要回到乡下,阿姨把他们送到车站,依依不舍地告别。
“我会来看你的,”乡下姑娘眼里闪着纯真的泪花。女人细腻的感情,在男人眼里,会被看成的麻烦和懦弱。二狗实在是受不了这种在他看来很平常,而在女人眼里却是生离死别的场面。他自顾走上车去。
“一定要来哦,有空就来城里看我。”善良的阿姨,轻声细语地说道。
冉芳乖巧地点了点头。客车发动后,乡下姑娘滴下两行滚烫的泪珠。二狗把头扭过去,看着窗外。这女人啊,就是容易动感情!如果他考上大学,他走那天,冉芳会是什么样子呢?
六月份的乡下,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河沟里涨的端阳水,清澈见底;左岸的树林,郁郁葱葱,翡翠绿的新叶娇嫩欲滴;右岸是成片的稻田和包谷地,后山,种满了包谷和烟草。乡下没有城里那么闷热,和煦的光线照在河面上和树林间,河面波光粼粼,地面上的色彩错杂灿烂;在二狗眼里,乡下景物如诗如画,美中不足的是乡下冷清。白天,村子里空荡荡的,很难见到活物。晚上,整个村子陷入夜色中,没有一丝光亮。
“二狗的变化真大哩!都长变样了哩!白白净净的大伙子,衣服穿得也好,真是长出息哩!”
“是哩!这娃满月的时候,一放在床上就哭,一抱在怀里就不哭了,见他可怜兮兮,我还抱过他三天三夜哩!如今出息了,这个恩情可不能忘。”村里鼎鼎大名的长舌妇祝大嫂开腔了。她家穷得锅儿响叮当,就剩这一张不饶人的嘴了。
太阳晒到屁股,二狗才起床。为了打发等待高考结果的漫长的时光,他来到楠木树下,通常一坐就是一下午,有时看书,有时长久地仰望碧空。冉芳一有时间就来楠木树下陪他,减少他的烦恼和孤独。少女身上散发出来的魅力,有时也会让他蠢蠢欲动,可是她始终是个乡下姑娘。如果是个城里女孩,二狗肯定会追求她,因为她确实是个美人胚子,农村版的玛丽莲梦露。在冉芳对二狗的感情之中,除了亲情意外,还有另一种感情,这种感情一种爱意,是出于报答和感恩的爱意。冉芳总是羞答答地凝视着二狗那张坚毅孩子气的面孔,少女的脸上带有一种说不出微妙的情感,这种油然而生的情感被她小心翼翼地隐藏在心底。
乡下人总是爱大惊小怪。祝大嫂的大嘴巴闲不住了,说二狗和冉芳之间的关系不明不白,二狗将来非得娶冉芳不可。这种共识,因祝大嫂的信口开河而深入人心。二狗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要不是顾及体面,他准会给长舌妇一记响亮的大耳刮子。当他金榜题名后,他更是觉得一个堂堂大学生,他怎么会娶一个乡下姑娘呢他要娶一个城里姑娘。
二狗的母亲却是高兴极了,她难以启齿的想法被那个大嘴巴说了出来。她顺水推舟,极力地撮合这门亲事,瞎子暗中支持。两家都贫穷,门当户对,又是和睦的邻居,办一场婚礼,能省不少麻烦事。乡里乡亲都认为这合情合理,天作之合的一桩美事。而二狗认为这是个甜蜜的陷阱,因为他考上大学招来不少人暗中的嫉妒。他怎么甘心娶个乡下姑娘呢?他要娶个城里女孩,叫那些妒忌他的泥腿子见识见识一个大学生的能耐。
冉芳心里完全愿意服从大人的安排,她愿意以身相许,嫁给她大哥哥。为了大哥哥,她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受。在这个少女纤尘不染的心底,她早就对二狗心里就萌生了强烈的爱意,这种强烈的爱意,表现在对二狗的关心和照顾上。以往,二狗的母亲有意无意地向冉芳灌输一起些思想,仿佛她本来就是把她当媳妇来待的。精明的姑娘心领神会,她将来肯定是要做二狗的媳妇的。事实上,二狗的母亲心里确实打着这样的算盘。
“这个姑娘多好啊!又漂亮,又精明。你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只要把这门亲事说定,她就能会出去找钱供你读大学,这多好啊!两全齐美。你家的家庭环境,你自己又不是不知道,穷得锅儿叮当响;就你父母那点本事,哪有钱供你上大学?这些话只能关起门来说,要不然把人家冉芳看成什么人了。你要是不答应,别怪三叔我无情,我一分钱也不借你,我看你光着屁股去读大学。”
“哈哈,三叔!你难不到我,我可以拿通知书去银行贷款,还不要利息。”二狗笑嘻嘻地说道。
“哈哈,小子,你家户口簿在我那里。没有户口簿,没有家长的签字,我看哪家银行贷款给你。”二狗的三叔,城里的高中老师,为人老实稳重。高中这三年,二狗虽然不在他的班级里,却处处受他的管制。在学校里,二狗的行为稍微有点出格,三叔就会找他谈话,苦口婆心地教导他,从不给他留面子。可以说二狗能够考上那么好的大学,离不开他三叔的高压政策。
“三叔,你放过我吧,我将来肯定能出息,我加倍还你钱的,”二狗祈求道。“我是大学生,我有远大的前途,我一定要娶个城里女孩。”二狗信誓旦旦地道。
“小子,你听好了!如果三叔心甘情愿借钱给你,就没有打算要你还。名义上是借,实际上就是白白地给。三叔相信你有本事,有前途,有理想,有志向,可是你得想想眼前,想想你的家庭情况,想想你的父母,他们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们有能力送你读完四年大学吗?现在娶一个城里女孩,得有多大的家底。除了不识字,冉芳哪点不好?再说了,你是大学生,以后你可以慢慢教她,她那么聪明伶俐,肯定一学就会。”三叔语重心长地规劝道。
“三叔,你这是赶鸭子上架啊,强扭的瓜不甜。现在都自由恋爱了,哪里还有包办婚姻这种老说法。你思想太落后了,你严重落伍了。”
“你别扯这些没用的,在这件事上由不得你,小子,这事就这样定了。三叔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你好,是为这个家庭考虑。你出身在这种家庭,你没有多余的选择。”
“我坚决反对,我不会幸福的。”二狗长叹道,如同被狠狠地打了一个耳光,他的梦想被无奈的现实狠狠地击得稀碎。
离家那天,母亲恶狠狠地说道:“在我眼里,我只有一个媳妇,那就是冉芳,别的媳妇,我不认可。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你就别想领一个姑娘进门。” 二狗头也不回地走了。冉芳低头着,红着眼,隔着远远的一段距离,羞答答地跟在二狗后面。她要送他的男人到城里的火车站。
在火车站,冉芳掏钱给二狗买了火车票。二狗面无表情地接过来,放在包里,一句话也不说。冉芳的一只手紧紧地攥在衣袋里,脸色通红,眼睛不敢直视她的男人,小鹿乱撞,心脏急剧地跳动;仿佛做了一件对不气她男人的坏事似的。好在有三叔在旁边鼓励她,不然她会崩溃的。
在火车上,二狗像一匹脱了缰绳的野马,奔跑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他心里快活极了,他终于摆脱了,他终于自由了。他甚至在心里大声呼喊:我要娶个城里女孩,而不是乡下姑娘。他高兴地睡了过去,当他醒来时,他傻眼了。冉芳不安地坐在他旁边,手里紧紧地攥着一张火车票。二狗目光如剑,逼视着冉芳,要她作出解释;可怜的乡下姑娘“哇”的一生扑倒在二狗怀里,哽咽地解释道:
“这都是三叔的主意,也是你母亲的意思。大哥哥,我知道我配不上你,我知道你要娶个城里女孩。我可以等你四年,在大学,你可以自由地谈恋爱,我不干涉你的个人生活;三叔给了你两万块钱,这是银行卡,你好好地收好。到了学校,你给我找份工作,我找钱供你读书,这是我心甘情愿的,我愿意为你作出任何牺牲。大学毕业后,你娶不娶我,完全取决于你……
锈迹斑斑的火车沿着铁轨向前疾驰地驶着,穿过山川,越过江河。二狗眼睛湿润了,鼻子酸酸的,紧紧地搂着冉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