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包含止的四字词语有什么呢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止字词语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止字的字义
1 停住不动:~步。截~。
2 拦阻,使停住:~痛。禁~。
3 仅,只:~有此数。不~一回。
4 古同“趾”,脚;脚趾头。
带有止的四字词语
适可而止、浅尝辄止、戛然而止、饮鸩止渴、叹为观止、永无止境、望梅止渴、学无止境、令行禁止、心如止水、举止大方、纵风止燎、止谈风月、知足知止、止戈为武、止渴之梅、绝薪止火、戞然而止、止于至善、止戈散马、不随以止、死而后止、靡所底止、止戈兴仁、举止不凡、投膏止火、止暴禁非、以火止沸、以煎止燔、鱼轩莅止
止字相关成语意思
1) 不随以止:不跟随别人而半途停止。
2)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现比喻不破除旧的、坏的东西,新的、好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3) 禁止令行:指施禁则止,出令则行。同“令行禁止”。
4) 举止不凡:举动不平凡。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同。
5) 规行矩止: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6) 举止失措: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7) 举止娴雅: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8) 举止言谈: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9) 举止自若: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10) 举止大方: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11) 坎止流行: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
12) 言谈举止: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13) 扬汤止沸: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4) 止戈为武: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15) 纵风止燎:用鼓风的方法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16) 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17) 心同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
18) 止谈风月:止:只,仅。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
19) 止于至善: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20) 知止不殆: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21) 止沸益薪: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比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22) 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23) 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24) 流行坎止:流:水顺势流;坎:低陷不平。顺流而行,遇险即止。比喻顺利时出仁,遇挫时退隐。
25) 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26) 绝薪止火: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27) 山止川行:比喻坚不可摧,行不可阻。
28) 漫无止境:指永远不会停止或没有边际。
29) 靡所底止:指没有止境。
30) 浅尝辄止: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31) 如丘而止:如:到达;丘:丘陵;止:止步。指遇到困难则停下来,不求上进。
32) 说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同“望梅止渴”。
33) 扇火止沸:沸:沸腾,指水滚开。用扇风助长火势的办法来停止水沸腾。比喻采取的办法与希望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34) 射像止啼:比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
35) 适可而止:适可: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看了止字成语的人还看:
1 止开头的四字词语有什么
2 带有长的四字词语有什么
3 停开头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4 关于如字的四字词语
雀角的意思是指狱讼;争吵。
雀角的造句:
1、不能勾握雨携云,整备着鼠牙崔角。
2、我连出门也不多,却招来鼠牙崔角之灾,真是倒霉。
3、我连出门也不多,却招来鼠牙崔角之灾真是倒毒。
雀角的成语:
1鼠牙雀角:
鼠牙雀角,汉语成语,拼音是shǔ yá què jiǎo,意思是因为强暴者的欺凌而引起争讼。后比喻打官司的事。出自《诗·召南·行露》。
2雀角鼠牙:
雀角鼠牙,中国词汇之一,意思指强逼女子成婚而引起的争讼,后泛指狱讼,争吵。另有同名**。雀、鼠:比喻强暴者。原指强逼女子成婚而引起的争讼。后泛指狱讼,争吵。
资料扩展: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1形容“互不相让”的成语有哪些
1针锋相对[zhēn fēng xiàng duì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2针尖对麦芒[zhēn jiān duì mài máng ] —— 比喻双方都很利害,互不相让。
3不分胜负[bú fèn shèng fù ]——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4蚌鹬相持[bàng yù xiàng chí ]——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5两败俱伤[liǎng bài jù shāng ]——俱:都。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
6你死我活[nǐ sǐ wǒ huó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双方斗争非常激烈,互不相让。
7平分秋色[píng fèn qiū sè]——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8旗鼓相当[qí gǔ xiàng dāng ]——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9棋逢对手[qí féng duì shǒu]——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10势不两立[shì bú liǎng lì]——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2表示两人吵架时互不相让的成语有哪些针锋相对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释义]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语出]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二十五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辨形] 针;不能写作“真”。
[近义] 针锋相投
[反义] 逆来顺受
[用法] 多用于辩论或竞选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与“以牙还牙”有别:~侧重于形容立场、观点、态度;“以牙还牙”侧重于形容方法、策略、手段。
[例句] 对敌斗争;策略和方法可以灵活;但必须~;丝毫不能含糊。
3表现两者互不相让的四字词语鹤蚌相争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惠王曰:"今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huì)。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译文:
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文惠王说:“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河蚌刚刚打开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如果你不放了我)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会有死蚌了。”河蚌也对鹬说:“(我怎么能放了你)今天你的嘴不取出来,明天你的嘴不取出来,那就会有死鹬了。”两个不肯互相放弃,渔夫看见了,就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我担心强大的秦国要成为渔夫了。所以请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赵惠王说:“好。”于是取消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