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凌霄花的优美诗句

描写凌霄花的优美诗句,第1张

1 关于描写凌霄的诗句

关于描写凌霄花的诗句 1描写凌霄花的诗词

如下,望采纳:《和王仲仪二首·凌霄花》宋梅尧臣草木不解行,随生自有理。

观此引蔓柔,必凭高树起。气类固未合,萦缠岂由己。

仰见苍虬枝,上发彤霞蕊。层霄不易凌,樵斧谁家子。

一日摧作新,此物当共委。《咏凌霄花》宋袁燮松柏扳援有女萝,红英亦复蔓高柯。

侵寻纵上云霄去,究竟依凭未足多。《咏凌霄花》宋贾昌朝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咏凌霄花》宋舒岳祥凌空千尽走龙蛇,隐映柴门野老家。

拼把长缨縻落月,乱飘丹粉染晴霞。猿猴升惯能收药,蝴蝶低飞不到花。

最爱豹林种处士,紫英香里岸乌纱。《凌霄花》宋末元初董嗣杲根苗着土干柔纤,依附青松度岁年。

彤蕊有时承雨露,苍藤无赖拂云烟。艳欹偷醉斜阳里,体弱愁缠立石颠。

翠飐红英高百尺,藏春坞上忆坡仙。《次韵杨宰凌霄花》宋陈造高花笑属赋花人,花自鲜明笔有神。

可惜人间两清绝,不教媚妩对闲身。

2描写凌霄花的诗词

如下,望采纳:

《和王仲仪二首·凌霄花》

宋梅尧臣

草木不解行,随生自有理。

观此引蔓柔,必凭高树起。

气类固未合,萦缠岂由己。

仰见苍虬枝,上发彤霞蕊。

层霄不易凌,樵斧谁家子。

一日摧作新,此物当共委。

《咏凌霄花》

宋袁燮

松柏扳援有女萝,红英亦复蔓高柯。

侵寻纵上云霄去,究竟依凭未足多。

《咏凌霄花》

宋贾昌朝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咏凌霄花》

宋舒岳祥

凌空千尽走龙蛇,隐映柴门野老家。

拼把长缨縻落月,乱飘丹粉染晴霞。

猿猴升惯能收药,蝴蝶低飞不到花。

最爱豹林种处士,紫英香里岸乌纱。

《凌霄花》

宋末元初董嗣杲

根苗着土干柔纤,依附青松度岁年。

彤蕊有时承雨露,苍藤无赖拂云烟。

艳欹偷醉斜阳里,体弱愁缠立石颠。

翠飐红英高百尺,藏春坞上忆坡仙。

《次韵杨宰凌霄花》

宋陈造

高花笑属赋花人,花自鲜明笔有神。

可惜人间两清绝,不教媚妩对闲身。

3关于凌霄的诗句

带有“凌霄”的诗句有:

1明· 竺隐道公 《和御制山居诗》

传得凌霄无尽灯,兰膏烈焰愈辉腾。笺经未逊洪觉范,辅教直追嵩仲灵。

闭户遍探三藏教,入朝分录两街僧。皇恩浩荡深如海,声价奚论十倍增。

2明·周子凉《赠别郭元达》

黄鹄乘天风,飘飘忽高翔。飞飞巢林鸟,刷羽情内伤。岂无凌霄志,六翮不得长。

念子平生意,相送以彷徨。勿言易为别,明发各一方。悲来解佩剑,为子复进觞。

且为游子歌,歌词何慨慷。疾风吹征帆,旭日在衣裳。自古有离别,各言慎行藏。

3明·王叔承《宫词一百首(并序)》

卿云缥缈覆长安,仙仗凌霄颂百官。芝草忽生涵德殿,昭仪捧出侍臣看。

4宋·杨绘《凌霄花》

直饶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妍明。

5明·偶桓《为沈趣庵题画》

溪山深处野人居,小小帘栊草阁虚。洒面松风吹梦醒,凌霄花落半床书。

引申:

1凌霄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里就有记载,当时人们称之为陵苕,“苕之华,芸其贵矣”说的就是凌霄。凌霄花之名始见于《唐本草》,该书在“紫蔚”项下曰:“此即凌霄花也,及茎、叶具用。”

2凌霄花的花语:“敬佩、声誉”,寓意着慈母之爱。

3凌霄花经常与冬青、樱草放在一起,结成花束赠送给母亲,以表达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4关于凌霄花的诗

1

《夏日杂题》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眈眈丑石罴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

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

2

《和陶饮酒二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我坐华堂上,不必麋鹿姿。

时来蜀冈头,喜见霜松枝。

心知百尺底,已结千岁奇。

煌煌凌霄花,缠绕复何为。

举觞酹其根,无事莫相羁。

3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陶令归时远公送,石苔秋雨步迟迟。

凌霄花在古松上,也笑向人人不知。

4

《题僧房双桐》

年代: 唐 作者: 李颀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5

《寄友三首》

年代: 唐 作者: 唐彦谦

新酒秦淮缩项鳊,凌霄花下共流连。

别来客邸空翘首,细雨春风忆往年。

寒灯孤对拥青毡,牢落何如似客边。

却忆花前酣后饮,醉呼明月上遥天。

客里逢春一惘然,梅花落尽柳如烟。

无情最恨东来雁,底事音书不肯传。

5有关“凌霄花”的诗词有哪些

1、《咏凌霄花》 唐 白居易

有木名凌霄,戳秀非孤标偶依一棵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飘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2、《夏日杂题》 宋 陆游

眈眈丑石罴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

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

3、《凌霄花》 宋 董嗣杲

根苗着土干柔纤,依附青松度岁年。

彤蕊有时承雨露,苍藤无赖拂云烟。

艳欹偷醉斜阳里,体弱愁缠立石颠。

翠飐红英高百尺,藏春坞上忆坡仙。

4、《凌霄花》宋 贾昌朝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5、《 凌霄花》宋 陆游

庭中青松四无邻,凌霄百尺依松身。

高花风堕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

历史上,凌霄花一直被喻为志存高远。宋代贾昌期赋诗赞曰:“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唐代欧阳炯诗云:“凌霄多半绕棕榈,深染栀**不如。满对微风吹细叶,一条龙甲入清虚。”描绘了凌霄具龙之姿,花、叶在微风下的动势。还有很多文人墨客对凌霄花赞赏有加。

清人李笠翁评价凌霄花说:“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 把它比喻成“天际真人”,不能想看就看得到的,想看此花,必须准备好奇石古木,否则它无所依附就不会长,即使能长也长不高。李渔说,自己年纪都一大把了,要我到哪里去找奇石古木呢,要买又没有这个闲钱,非要看凌霄,那只能徒步到深山老林里去了。

宋人杨绘有诗赞日:“直绕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修明。”敢与太阳比鲜妍的花,必是血性之花了。她宁愿停止生长,也不愿匍匐在地,这也是凌霄花的执拗与血性吧。所以在西方,凌霄花的花语是“声誉”。

6描写"凌霄花"的句子有哪些

描写”凌霄花“的句子如下:

1、如果我爱你,我不愿做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2、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3、新酒秦淮缩项鳊,凌霄花下共流连。别来客邸空翘首,细雨春风忆往年。

4、寒灯孤对拥青毡,牢落何如似客边。

5、却忆花前酣后饮,醉呼明月上遥天。

6、客里逢春一惘然,梅花落尽柳如烟。

7、无情最恨东来雁,底事音书不肯传。

8、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9、风已逝、花已残、曲未终、人已散、我将与谁、品尽红尘。

10、似醉非关酒,闻香不是花。

11、永开不败的诚信之花,永不消逝的中华美德。

12、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3、莺花旧识非生客,山水曾游是故人。

14、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5、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7赞美“凌霄花”的诗句有哪些

1,《咏凌霄花》宋代bai 贾昌朝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译文:凌霄花在云雾缭绕中向上生长,像是有高远的志向一样,向着太阳生长却没有奉承太阳的心。2,《咏凌霄花》宋代 袁燮松柏扳援有女萝,红英亦复蔓高柯。

侵寻纵上云霄du去,究竟依凭未足多。译文:松柏树上攀附生长着女萝,红花也覆盖着松柏树上藤蔓。

凌zhi霄花慢慢向上生长像是要长到云层之上,究竟是凭借这样的生命力。3,《咏凌霄花》宋代 舒岳祥凌空千尽走龙蛇,隐映柴门野老家。

译文:dao悬在空中的千万条藤蔓像龙蛇一样生长,挡住的野外人家的大门。4,《凌霄花》宋代 董嗣杲根苗着土干柔纤版,依附权青松度岁年。

译文:凌霄花的根苗上从土里冒出来柔美纤巧的藤蔓,依附在松柏树上度过岁月年华。5,《寿栎堂前小山峰凌霄花盛开,葱蒨如画,因名》宋代 范成大天风摇曳宝花垂,花下仙人住翠微。

译文:天空起风,凌霄花藤蔓摇曳生姿花朵低垂,花下的没人就住在翠微景色之中。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

  《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名称由来

  《诗经》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到这个名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司马迁用的也是这个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三百一十一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产生年代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已在春秋时期,整部诗经的时代,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的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大雅》也是西周时代的诗,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

  创作者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尚书》记载,《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

  创作背景

  《史记》载:“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9] 。这里所讲的虞夏之贡虽未必可信,但周代的祖居之地宜于农业却是实情。“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豳风·七月》完整地叙述出一年之中的农事活动与当时社会的等级压迫关系。另外,在《诗经》中的《南山》、《楚茨》、《大田》、《丰年》、《良耜》等篇中,都有农事的记载。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宗教信仰与社会政治融为一体,这就是《诗经》中为什么会有许多祭祀性颂诗与雅诗的社会基础。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称刑措不用者四十年,这时可称为周代的黄金时期。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传承历史

  据说春秋时流传下来的诗,有三千首之多,后来只剩下三百一十一首(其中有六首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孔子编纂诗经之后,最早明确记录的传承人,是“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他对诗的领悟力最强,所以由他传诗。到汉初,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流传,而如今只剩外传10卷。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则是毛公(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的毛诗。

  重要的注本有《毛诗正义》、宋朱熹的《诗集传》、清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清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今人程俊英的《诗经释注》、今人余冠英的《诗经选译》等。

  内容目录

  《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有十五国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6]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6]

  风篇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秦、齐、韩、赵、魏),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十一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十九篇、鄘[yōng]风十篇、卫风十篇、王风十篇、郑风二十一篇、齐风十一篇、魏风七篇、唐风十篇、秦风十篇、陈风十篇、桧风四篇(桧即“郐”kuài)、曹风四篇、豳[bīn]风七篇。其中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6]

  雅篇

  《雅》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共105篇。包括大雅小雅,共三十一篇。

  《雅》为周王畿内乐调。《大雅》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

  《大雅》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前期,作者大都是贵族,谓高尚雅正等。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小雅》共有七十四篇,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末年,以西周末年厉、宣、幽王时期为多。《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6]

  大雅的作品主要有《文王》、《卷阿》、《民劳》,小雅有《鹿鸣》、《采薇》、《斯干》等。

  颂篇

  对于《颂》的解释,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颂者”之下省略了“容也”二字。朱熹《诗集传》说:“颂”与“容”古字通用。

  据阮元《□经室集·释颂》的解释,“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乐歌,《小序》说:“奏象舞也。”

  郑玄《毛诗传笺》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就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讨刺伐时的情节、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证明祭祀宗庙时不仅有歌,而且有舞,“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宗庙乐歌的特点。

  近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6]

  颂的名篇主要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

  国风

  1、周南

  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

  2、召南

  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秾矣、驺虞

  3、邶风

  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

  4、鄘风

  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

  5、卫风

  淇奥、考盘、硕人、氓、竹竿、芄兰、河广、伯兮、有狐、木瓜

  6、王风

  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车、丘中有麻

  7、郑风

  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8、齐风

  鸡鸣、还、著、东方之日、东方未明、南山、甫田、卢令、敝笱、载驱、猗嗟

  9、魏风

  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

  10、唐风

  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

  11、秦风

  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

  12、陈风

  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

  13、桧风

  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

  14、曹风

  蜉蝣、候人、鸤鸠、下泉

  15、豳风

  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

  小雅

  1、鹿鸣之什

  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木、天保、采薇、出车、杕杜、鱼丽

  2、南有嘉鱼之什

  南有嘉鱼、南山有台、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六月、采芑、车攻、吉日

  3、鸿雁之什

  鸿雁、庭燎、沔水、鹤鸣、祈父、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斯干、无羊

  4、节南山之什

  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

  5、谷风之什

  谷风、蓼莪、大东、四月、北山、无将大车、小明、鼓钟、楚茨、信南山

  6、甫田之什

  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辖、青蝇、宾之初筵

  7、鱼藻之什

  鱼藻、采菽、角弓、菀柳、都人士、采绿、黍苗、隰桑、白华、绵蛮、瓠叶、渐渐之石、苕之华、何草不黄

  大雅

  1、文王之什

  文王、大明、绵、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

  2、生民之什

  生民、行苇、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

  3、荡之什

  荡、抑、桑柔、云汉、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昂、召旻

  周颂

  1、清庙之什

  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烈文,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思文

  2、臣工之什

  臣工、噫嘻、振鹭、丰年、有瞽、潜、雝、载见、有客、武

  3、闵予小子之什

  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载芟、良耜、丝衣、酌、桓、赉、般

  鲁颂

  駉、有駜、泮水、閟宫

  商颂

  那、烈祖、玄鸟、长髪、殷武

  文学特点

  现实主义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诗经六义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六义”是《诗大序》(《毛诗序》)最先提出,这个提法又是以《周礼》“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的旧说为根据,对《诗经》中作品的分类和表现手法所做的高度概括。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解释:“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12] ,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1 关于慎行的诗句

关于慎行的诗句 1找几句有关“谨言慎行”的名人名言

·一钱谨慎胜过一磅智慧。 ——德国谚语

·谨慎是智慧的长子。 ——雨果

·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 ——《琼瑶佩语·修己

·勇敢的最重要的成分是谨慎。 ——英国谚语

·艰难之日要坚定,顺利之日要谨慎 ——蒙古

·啊,谁能老是依靠着命运呢?一个人跟着忙碌的世途追逐,常常在不警觉之间就被摧毁了。人总有自知之明——乔叟

·不要对一切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 ——德漠克利特

·小心谨慎,不但可以防备别人侵犯自己,也可自防任性的放纵和腐败。 ——巴克

·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 ——房玄龄

·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 ——德谟克里特

·谨小慎微难成大事 ——培根

·谨慎是勇敢的一部分。 ——佚名

·谨慎并不是延宕。 ——谚语

·任何人的信用,如果要把它断送了都不需要多长时间。就算你是一个极谨慎的人,仅须偶尔忽略,偶尔因循——戴尔·卡耐基

·力能胜贫,谨能胜祸 ——民谚

·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富兰克林

·谨慎的人很少出差错。 ——谚语

·谨慎是安全之本 ——英国

·当竞争与敌视同你比邻而居时,谨慎就会茁壮成长 ——格拉西安

·图大者,当谨于微。 ——吕近溪

·机运永远战斗在谨慎者一边。 ——欧里庇得欺

·人们唯一的防御力量就是谨慎 ——玉外纳

·慎之于始,慎之于终 ——三国志

·谨慎的勤奋带来好运 ——英国

·勇敢而谦虚、谨慎,这是美德。 ——芬伦

·他见的越多,怀疑的东西也就越多。对各种人进行考察时,他常常发现,勇敢无非就是大胆一点,谨慎其实——巴尔扎克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出自:《礼记·中庸》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礼记·中庸》

·事前的谨慎,胜于事后的追究 ——日本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事而慎于言。 ——陆贾

·谨慎毫无用处,除非再加上果断 ——威·布莱克

·谨慎是勇敢的一部分 ——西班牙

·谨慎的人也许能领导一个国家,但 ——罗素

·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不一不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朱自清

·谦虚谨慎自矜其智非智也,谦让之智斯为大智;自矜其勇非勇也,谦让之勇斯为大勇。 ——《弟子箴言·崇礼

·在顺境中要节制,在逆境中要谨慎。 ——佩里安德

·我一辈子全靠谨慎小心,才躲过了许多奇灾异难。你要想安然无恙,也得处处小心才是。 ——谢德林

·老人们最后的和高尚的过错就是妄想把他们的深思熟虑、谨慎小心的美德遗赠给被生活逗得如醉如痴,被享——巴尔扎克

·小谨慎多制胜,感情冲动事多难 ——绪儒斯

·过分谨慎使人未老先衰 ——席勒

·选择朋友要谨慎!地道的自私自利,会戴上友谊的假面具,却又设好陷阱来坑你。 ——克雷洛夫

·一个机敏谨慎的人,一定会交一个好运。 ——培根

·谦虚谨慎和不谋私利,是人们所赞扬的美德,却也为人们所忽略。 ——莫洛亚

·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朱自清

·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 ——雨果

·每一代的人都得有一种美妙的理想让他们风靡。即使青年中最自私的一批也有一股洋溢的生命力,充沛的元——罗曼·罗兰

2关于凌霄的诗句

带有“凌霄”的诗句有:

1明· 竺隐道公 《和御制山居诗》

传得凌霄无尽灯,兰膏烈焰愈辉腾。笺经未逊洪觉范,辅教直追嵩仲灵。

闭户遍探三藏教,入朝分录两街僧。皇恩浩荡深如海,声价奚论十倍增。

2明·周子凉《赠别郭元达》

黄鹄乘天风,飘飘忽高翔。飞飞巢林鸟,刷羽情内伤。岂无凌霄志,六翮不得长。

念子平生意,相送以彷徨。勿言易为别,明发各一方。悲来解佩剑,为子复进觞。

且为游子歌,歌词何慨慷。疾风吹征帆,旭日在衣裳。自古有离别,各言慎行藏。

3明·王叔承《宫词一百首(并序)》

卿云缥缈覆长安,仙仗凌霄颂百官。芝草忽生涵德殿,昭仪捧出侍臣看。

4宋·杨绘《凌霄花》

直饶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妍明。

5明·偶桓《为沈趣庵题画》

溪山深处野人居,小小帘栊草阁虚。洒面松风吹梦醒,凌霄花落半床书。

引申:

1凌霄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里就有记载,当时人们称之为陵苕,“苕之华,芸其贵矣”说的就是凌霄。凌霄花之名始见于《唐本草》,该书在“紫蔚”项下曰:“此即凌霄花也,及茎、叶具用。”

2凌霄花的花语:“敬佩、声誉”,寓意着慈母之爱。

3凌霄花经常与冬青、樱草放在一起,结成花束赠送给母亲,以表达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3形容谨慎小心的诗句有哪些

1、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出自:春秋·佚名《诗经·小雅·小旻》。

译文:不敢空手去打虎,不敢徒步去过河。人们只知这危险,不知其他灾祸也会。面对政局我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就像面临深渊,就像脚踏薄冰。

2、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

出自:战国·荀子《荀子·礼论》。

译文:所以君子严谨的对待生与死,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原则,这是礼义的具体规定。

3、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出自:宋·苏洵《上文丞相书》。

译文:有道德的人一开始就小心谨慎,认真细致,因而以后就不会有什么忧虑。

4、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出自:宋·胡宏《胡子知言·文王》。

译文:做事谨慎,就能使自己志向更加坚定,说话谨慎,就能使自己德行更崇高。

5、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

出自: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译文:人做事要是当地瞻前顾后,行事低调,夹着尾巴做人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挫折。

4关于青衫的诗句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十三

阮籍

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

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

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送郑仆射出节山南

孟郊

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

再招门下生,结束馀病孱。

自笑骑马丑,强从驱驰间。

顾顾磨天路,袅袅镜下颜。

文魄既飞越,宦情唯等闲。

羡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

悠悠去住心,两说何能删。

游泰山六首其六

李白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

想像鸾凤舞,飘飖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5关于谨言慎行的名言

1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宋·胡宏《胡子知言·文王》行为谨慎就能坚固自己的志向,言论谨慎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

2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元·无名氏《举案齐眉三》。

隔着墙壁要防备有人在偷听,行动时须防窗外可能会有人偷看。此句教人要谨言慎行,凡事不可大意。

3 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声音即便再小,也不会不被人听到。行动再为隐秘,也会被人知道。

这句话是说明人应当谨言慎行。4 喝惯了的水,说惯了的嘴。

——刘江川《老人言:让你受益一生的老话》北朝时期贺若敦因为多言,而遭到了杀身之祸,在临死前,其将舌头刺出血,其告诫其儿子贺若弼一定要谨言慎行。5 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

——《礼记·缁衣第三十三》君主爱好某种东西,下面的臣民爱好一定会比这更厉害。说明君主要谨言慎行,做好表率。

6 尽美固可扬,片善不可遏。——唐代孟郊诗《投所知》。

尽善尽美固然是令人称赞的,但是对于微小善也不应当阻止或拒绝。7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书座右二章》千里的长堤,常常由于蚂蚁在那里做穴而倒塌,因此君子应当谨慎行事,防微杜渐。8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无名氏《举案齐眉三》。

这句话是说明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视线中,因此做事应当谨言慎行。9 贵贱贫富,不可求兮。

正身履道,以俟时兮。敬慎无怠,思嗛约兮。

——班昭《东征赋》。人世间的富贵贫贱是不可以强求的。

要洁身自好,坚守正道,敬业慎行从不懈怠,以此来等待时机。

6谁有关于尼采的档案和经典诗句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著名德国哲学家。

他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是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反应,直到下一个世纪—— 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

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尼采哲学在当时曾经被当作一种“行动哲学”,一种声称要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哲学。

他的哲学具有傲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气势。这正是他的哲学被后现代主义欣赏的重要原因。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不是拒斥,就是消解。然而对尼采哲学却情有独钟,后现代主义者从尼采哲学中吸纳了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包括尼采哲学的基本思想观点,甚至尼采的哲学风格。尼采哲学中的消解倾向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支柱,尼采绝没有想到,他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先驱。

1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2 许多东西被我抛却,故而被诸君视为傲慢;若从外溢的酒杯里豪饮,难免洒落许多佳酿,故不要怀疑酒的质量。

3“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

他乐极生悲,可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 4 此人往高处走---他应受称赞!那人总是从高处降临,他活着,自动舍弃赞美,他是从高处来的人! 5 即使是最有良心的人,良心的谴责面对这样的情感也是软弱无力的:“这个或那个东西是违背社会习俗的” 最强者也害怕旁人的冷眼和轻蔑,他是这些人当中受过教育的,而且是为了这些人才接受教育的。

他到底怕什么呢?怕孤立!这个理由把做人和做事的最佳理由打倒 了!---我们的群体本性如是说 6 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于生活的世界,接受了各种体线面,因与果,动与静,形式与内涵。若是没有这些可信之物,则无人能坚持活下去!不过,那些东西并未经过验证。

生活不是论据;生存条件也许原本就有错误。 7 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

8 当心!他一沉思,就立即准备好了一个谎言。 9 大胜的最大好处,莫过于解除了胜利者对失败的恐惧感。

“我为何不能失败一次呢?”他自言自语,“我现在已有足够的本钱了” 10 他现在穷了,原因并非别人剥夺了他的一切,而是他抛弃了一切。缘何如此?---他惯于寻觅。

所谓穷人,正是那些对他甘愿受穷做了错误理解的人。 11 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的---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对待事物。

12 要破坏一件事,最刁钻的办法是:故意用歪理为这事辩护。 13 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

14 智者问傻子,通往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傻子毫不迟疑,就象别人向他打听去附近那个都市之路似的,答曰“自我欣赏,再就是东游西荡。”智者嚷道:“住嘴,你要求太多拉,自我欣赏就够拉!”傻子回答说:“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的欣赏呢?” 15 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

16“噢,我真贪婪!在这个灵魂里安住的不是忘我精神,而是贪求一切的自我,似乎要用许多人帮他观察和攫取的自我,要挽回一切的自我,不愿失去属于他的一切的自我!” “噢,我贪婪的烈焰哟!我多么愿意获得再生,变成一百个人呀!” 谁不能以自身体验理解这位谓叹者,谁就无法理解求知者的激情。 17 哪里缺乏意志,哪里就急不可待的需要信仰。

意志作为命令的情感,是自主和力量的最重要标志。 18 你们根本不明白自己经历之事,像醉汗在生活中奔波,跌倒了,从阶梯上滚下去了。

所幸,你们因为沉醉反而未受损伤。你们的肌肉无力,神智不清,便不象我们觉得阶梯上的石头如此之硬! 19 忠告:你是否旨在博取声望?若是,这信条务请记取:自动放弃名誉,要及时! 20 伏尔泰!人类!白痴!真理和追求真理有点难办,如果弄得太人性了---只是为了行善而追求真理,我敢打赌,那将一无所获! 21 若不是在通向知识的道路上,有如此多的羞愧要加以克服,知识的魅力便会很小。

22 鄙薄自己的人,却因此而作为鄙薄者,尊重自己。 23 要填饱肚子,是人不能那么容易的把自己看作上帝的原因。

24 与怪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因此而变成怪兽。如果你长时间的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25“哪里有知识之树,哪里就有天堂”---最古老和最现代的毒蛇都这样说。

26 克服一种感情的意志,最终只是另一种感情或另外若干种感情的意志。 27 由感觉产生一切信任,一切坦然的心境,一切真理的证据。

28 赞扬比责备有更多的强加于人的成分。 29 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30 其他人的虚荣心只有在和我们的虚荣心相反时,才会令我们反感。

参考: /view/6322htm。

7关于除夕的诗句

1、除夜

宋代: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2、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宋代:吴文英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3、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宋代:吴文英

翦横枝,清溪分影,翛然镜空晓。小窗春到。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古苔泪锁霜千点,苍华人共老。料浅雪、黄昏驿路,飞香遗冻草。

行云梦中认琼娘,冰肌瘦,窈窕风前纤缟。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寒泉贮、绀壶渐暖,年事对、青灯惊换了。但恐舞、一帘胡蝶,玉龙吹又杳。

《诗经: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

婚姻之故,言就尔居。

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

婚姻之故,言就尔宿。

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

不思旧姻,求尔新特。

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注释:

1、蔽芾:树木枝叶细小而密的样子。樗:臭椿树。

2、言:语助词,无实义。就:从。

3、畜:养活。

4、邦家:故乡。

5、蓫:一种野菜,又名羊蹄菜,似萝卜,性滑,多食使人腹泻。

6、宿:居住。

7、斯:句中语助词。

8、葍:一种野草,花相连,根白色,可蒸食。

9、新特:新配偶。

10、成:借为诚,的确。

11、祗:恰恰。

译文:

独自行走郊野,樗树枝叶婆娑。

因为婚姻关系,才来同你生活。

你不好好待我,只好我回乡国。

独自行走郊野,采摘羊蹄野菜。

因为婚姻关系,日夜与你同在。

你不好好待我,回乡我不再来。

独自行走郊野,采摘葍草细茎。

不念结发妻子,却把新欢找寻。

诚非因为她富,恰是你已变心。

赏析: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伦理传统,导致了在家庭和婚姻中女子的被动地位,因而也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突出的文学母题弃妇文学。《我行其野》就是写一个远嫁他乡的女子诉说她被丈夫遗弃之后的悲愤和痛伤。

和《氓》等其他同题材作品的大力渲染被弃前的生活场景所不同的是,《我行其野》的作者更多地表现目前,即此时此刻的情绪。作品开头,作者便把自己情感悲剧的抒写安排在一个似乎暗合其孤独凄凉境况的,生长着樗树和蓫草、葍草的岑寂原野上,以此点明以下所抒写的,只是在抒情主人公经历了被遗弃之变故的打击后,离开伤她心的人,在归家途中的心理活动。

此三章,每章前二句,都是同一个画面的重复或再现。它描画出一个人在点缀着几棵樗树的原野上独行的情景。我行其野,蔽芾其樗从比例和透视关系上讲,无边的原野、凝滞不动的树草(蓫、葍)和渺小无助而又孤独的行人(作者),给读者的是一种自然界的宏大与人类的渺小、原野的寂静和人心的焦虑的对立感。原野因人之渺小而愈显其大、愈显其宁静安谧,人因原野之宏大而愈显其小、愈显其躁动不安。抒情主人公被命运抛弃进而抗争无力的悲剧在这里被放大或具体化了。同时,印象的叠加,也引起人们对隐藏于画面背后之故事的强烈探究欲。

每章后四句,则是对上述画面之深层含义的具体阐释:因婚姻而与你聚首,但尔不我畜,我只能独行于这归里的旷野上。这个阐释在全诗三章的反覆咏唱中,随着人物情绪的波动有被深化的趋势。一、二章里,她仿佛还只是故作轻松的念叨:尔不我畜,复我邦家。尔不我畜,言归斯复。试图把痛苦深埋在心底,强自宽解。但到第三章,她情感的火山终于爆发了,这难以平复的伤痛和无人可诉的委屈,和着苦涩的泪水,在这样一个爱恨交织的时刻,以这样一种爱恨难分的心理,流淌着怨恨: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至此,全诗也在这情绪发展的高潮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只有无限的同情、惆怅和遗憾。

这首诗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了象征、暗示的手法。用行遇樗、蓫、葍等恶木劣菜象征自己嫁给恶人,并以之起兴,暗示自己为人所弃的痛苦心情,融情于景,情景交织。孔疏引王肃云:行遇恶木,言己适人遇恶人也。前人早已注意到了这一点。

今人陈子展谓此篇与《小雅-黄鸟》皆似《国风》中歌谣形式之诗,龚橙《诗本谊》尝独指出《小雅》自《黄鸟》、《我行其野》,至《谷风》、《蓼莪》、《都人士》、《采绿》、《隰桑》、《绵蛮》、《瓠叶)、《渐渐之石》、《苕之华》、《何草不黄》,凡十二篇,皆为西周民风,其说大都可信(《诗经直解》)。诚然。旧说如毛传以为诗旨乃刺周宣王时男女失道,以求外昏(婚),弃其旧姻而相怨,朱熹《诗集传》则谓:民适异国,依其婚姻而不见收恤,故作此诗。姑录之备参。

诗经 野有死麕

《诗经: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

无使尨也吠。

注释:

1、麕 :樟子,与鹿相似,没有角。

2、白茅:草名。

3、吉士: 古时对男子的美称。诱:求,指求婚。

4、朴樕:小树。

5、纯束:包裹,捆扎。

6、舒:慢慢,徐缓。脱脱:缓慢的样子。

7、感:同撼,意思是动摇,帨:女子的佩巾。

8、尨:长毛狗,多毛狗。

译文:

山野有只死樟子,白茅紧紧把它包。

少女春心刚萌动,英俊猎手来追求。

树林里面有小树,山野里有死野鹿。

白茅紧紧把它捆,少女貌美颜如玉。

慢慢悄悄相亲爱,别动我的美佩巾,

别使狗儿乱叫嚷。

赏析:

世上的事情可以这样来划分:能够说清楚的(比如真理),无法说清楚的(比如美),不便于说清楚的(比如隐密)。

谈情说爱,男欢女爱,肯定属于不便于说清楚的事情一类。不便于说清楚,原因多多,甚至原因本身都无法说清楚。男女幽会, 多半在夜里四下无人处,其中的幸福销魂的滋味,只有两个人才能体会,外人永远不可能分享。

不便于说清楚,就有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几分让人心跳的诱惑力。正如黑夜,虽然看不清什么,却总引诱着人去想看清一切,让人在脑子里遇想夜幕下可能发生的一切。

这是神奇的,妙不可言的。

倘若这世上没有黑夜,没有隐秘,没有不便于言说,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坦坦荡荡磊磊落落,那么这世界也就太索然无味,太让人难以面对了。

诗经 殷其雷

《诗经: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注释:

1、殷:声也。

2、雷:喻车声

3、遑:闲暇

译文:

听那隆隆的雷声,在南山的阳坡震撼。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实在不敢有少许悠闲。

勤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

听那隆隆的雷声,在南山的边上响起。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实在不敢有片刻休息。

勤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

听那隆隆的雷声,在南山的脚下轰鸣。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实在不敢有一会暂停。

勤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

赏析:

《毛序》关于此诗的主题,不仅今文学派的三家无异议,而且后来的解诗者也无大的争论。虽然所思念的对象不必如《毛诗序》之泥定为大夫,但从诗中所称君子来看,则这位行役在外者当是统治阶级中人,不可能是平民百姓。

据毛传与郑笺,前一斯字指君子,后一斯字指此地。朱熹承袭此说,释为:何此君子独去此而不敢少暇乎(《诗集传》)而严粲释云:言殷然之雷声,在彼南山之南。何为此时速去此所乎?(《诗缉》)从上下文看,后一种说法更为顺理成章。感叹之后,女主人公又转念为丈夫设身处地着想:只因为了公事,才不敢稍事休息。想到丈夫一心为公事奔忙,故而接下去才有振振君子的赞叹。毛传与郑笺均释振振为信厚。朱熹亦承此说。姚际恒《诗经通论》云:盖振为振起、振兴意,亦为众盛意。而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训振振为振奋有为,似更切合情理。这样振振一词就成了称扬其夫君勤奋有为的赞语了。女主人公作出这样的赞叹之后,却发出了归哉归哉的呼唤,表明女主人公虽然明白丈夫是为公事奔走,但还是希望他能早早归来。这种转折实质上表现了情与理的矛盾冲突。《诗序》称劝以义,就是着眼于其理的一面,以张扬其伦理教化的意义,但忽视了其情的一面,而且是此诗的主要一面,因而受到后人的质疑。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批评了《诗序》的这一偏颇:按诗归哉归哉,是望其归之辞,绝不见有劝以义之意。崔述的《读风偶识》也称:今玩其词意,但有思夫之情,绝不见所谓劝义者何在。然而绝不云云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同样失之偏执。还是朱熹概括得好:于是又美其德,且冀其早毕事而还归也。(《诗集传》)近人陈子展《诗经直解》称此诗既劝以大义,又望其生还,可谓得情理之正者也,诚为中肯之论。

此诗以重章复叠的形式唱出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在反覆咏唱中加深了情感的表达。每章均以雷起兴,却变易雷响的地点,不仅写出了雷声飘忽不定的特点,而且还引逗出对丈夫行踪无定的漂泊生活的挂念,诚如胡承珙所云:细绎经文三章,皆言在而屡易其地,正以雷之无定在,兴君子之不遑宁居。(《诗经后笺》)遑、息、居三字则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忠于职守、不敢懈怠的态度。此诗的每一章虽只寥寥数语,却转折跌宕,展示了女主人公抱怨、理解、赞叹、期望等多种情感交织起伏的复杂心态,活现出一位思妇的心理轨迹,堪称妙笔。初读此诗会不得要领,或以偏概全,产生上文所述的岐见,因而姚际恒会这样批评朱熹:夫冀其归,可也,何必美其德耶!二义难以合并,诗人语意断不如是。殊不知诗作为心灵的自白,断不是非此即彼的逻辑推理,可以说诗人之语正当如是。此诗之妙正在于其上下不一的语意转折,在否定亦复肯定中呈现活的心灵。此外,此诗的语言简洁朴素,齐言中又有长短相错,模拟说话的声口,在一唱三叹中倾吐衷情,颇为传神。

诗经 出其东门

《诗经: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注释:

1、匪:非。存:心中想念。

2、缟衣:白色的绢制衣服。綦巾:茜青色佩巾。

3、聊:且。员:同云,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4、闉闍:曲折的城墙重门。这里指城门。

5、茶:白色茅花。

6、且;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7、茹芦:茜草,可作红色染料。这里借指红色佩巾。

译文:

信步走出东城门,美女熙熙多如云。

虽然美女多如云,没有我的意中人。

只有白衣绿佩巾,才能赢得我的心。

信步走出城门外,美女熙熙如茅花。

虽然美女如茅花,没有我的意中人。

只有白衣红佩巾,才能同我共欢娱。

赏析:

虽然美女如云,却能坐怀不乱,所需要的坚定意志,大概不会逊于疆场上刀光剑影下的英雄气概。英雄可以视死如归,却不一定能身在万花丛中不动。就是皇帝,肉身凡胎,也有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榜样。

普通百姓更不用说了。痴心女子负心汉,这当中肯定包含了不少在美女面前心旌动神颠魂倒的风流故事。

可是,世间偏偏就有生怀不乱的汉子。虽然不多,毕竟有。这也构成了一道人间风景。美丽的花几千万朵,最心爱的只有那一朵。启发其实也很简单:美丽漂亮秀色可餐固然愉快,但不一定可爱。美而可爱,美且韵者,才能打动心灵最深处。漂亮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必定是最合适的。

男子汉当中也有坚贞者,不全负心汉。坚贞应当是对自己的选择有清醒的认识和确认,对自己需要什么有不懈的追求。这有可能是凭直感来进行,也有可能是以深刻的内省为基础。

请相信,男子汉的忠贞也有不可动摇的时候。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唯美诗经句子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164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